青岛版小学科学《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摆的秘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摆幅大小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长,摆动慢,摆线短,摆动快。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明确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动手操作、交流汇报、得出结论等环节。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缜密思考、严谨实验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注重建立融洽人际关系、注重加强团队合作交流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摆摆动的快慢与摆幅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长,摆动慢;摆线短,摆动快。

教学难点:学生对摆在摆动过程中能量转化的认识理解。

三、课前准备铁架台、线、钩码、小药瓶、水、烧杯、螺丝帽、橡皮泥、秒表,分组实验记录单。

四、教学方法引导法:引导法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在课堂中,引导是一种自由自在,自觉自为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孩子们适时地引导,打开学生的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探究的乐趣,同时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是科学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不仅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增进孩子们之间的友谊,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给同学们播放一部分关于倒霉熊的视频。

让同学们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小企鹅在秋千上摆来摆去2、像秋千这样摆来摆去的运动我们叫做摆动,摆动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运动。

举出生活中摆动的例子。

多媒体出示钟表的摆锤、海盗船、灯摆等图片。

3、教师讲述伽利略的故事。

大约四百多年前,意大利有一位科学家,名叫伽利略。

有一天他在一个大厅里看见一盏吊灯在风的吹动下不停的摆动。

这件事引起了他的兴趣,于是他用右手按住自己左手的脉搏,计算吊灯摆动一个来回的时间,观察吊灯的摆动有什么规律。

《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摆的秘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摆的秘密》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本节课一共设置三个活动,分别是“做一个摆,研究它的秘密”、“摆为什么长时间不停地运动又慢慢的停下来?”、“说说生活中类似摆的现象”。

课本中还设置了一个自由活动“做一个听话的摆”。

此活动放在研究摆的秘密之后进行,目的在于学生明确了摆动的快慢跟摆线的长短有关,跟摆锤的重量无关后,学生可以控制摆线的长短制作听话的摆。

活动中让学生学以致用,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活动的自由度,从而进一步巩固实验探究的结论。

二、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而与摆的轻重没有关系,摆线越短,摆动得越快。

科学探究目标: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能设计简单的表格记录实验数据;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性相比较;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乐于和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2.在研究摆的活动中能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教学难点: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而与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四、课前准备铁架台、细线、钩码、秒表,分组实验记录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一个已经制作好的摆。

师生谈话:老师有这样一件物品,你可以让它动起来吗?(学生演示)看到老师的这个装置,你们说说在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物体也像它一样运动?(学生自由发言,比如:玩过的秋千;在奶奶家见过的钟摆;邻居家小孩躺的摇篮……)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像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就叫做摆动,这样的装置就叫做摆。

你以前玩过摆吗?(学生自由发言:有......),有一个科学家也对摆进行了研究,他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伽利略。

欣赏伽利略研究摆的故事,(课件出示资料)然后导入新课。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摆的秘密》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摆的秘密》教案

一、观察导入。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每天我们都能见到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物体。

你们发现了吗?自然界的物体都是运动的,运动的方式又是各种各样的。

如:足球在草坪上滚动;乒乓球在桌面上跳动;树叶在风中摇动;星星在天空移动,你还能举几个物体运动的例子吗?(请学生举例)下面老师还有几个例子,你们看看这些物体在做怎样的运动。

(播放课件,出示灯摆、钟摆、秋千)学生观看画面并相互交流。

2、你能用手模仿这类物体的运动吗?学生模仿。

3、老师总结:这种像灯摆、钟摆、秋千似的摆来摆去的运动我们叫摆动,这类物体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摆。

那你认为摆有几部分构成?(学生谈想法)老师从黑板上画摆的结构图示,边说:我们把这根细线叫摆线(板书:摆线),下面的重物叫摆锤(板书:摆锤),摆在摆动的时候,有时摆的幅度大,有时摆的幅度小,我们把摆摆动的幅度大小叫摆幅。

(板书:摆幅)二、制作摆1、师:你想不想亲手做个摆?(想)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像小锁、螺帽之类的小物体,以及细线同学们带来了吗?师:现在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下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制作摆。

师:下面请大家用最短的时间来做个摆.咱们看哪个组做的又快又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制作)三、初次玩摆师:看来咱们的“摆”都已经制作完成了,下面谁来介绍一下你们的摆。

师:现在赶快让你的摆摆动起来吧,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师:你发现了什么?(摆摆动有快有慢……)看来大家的发现还真不少.可是老师有个疑问,你知道怎样才是摆一次吗?师演示:拿起摆锤,摆线要直,听到开始实验的时候,手轻轻一松,不要用力推,摆出去再摆回来,往返一次叫摆动一次,没摆回来,不计数。

下面跟老师一起数摆摆动的次数。

(师生练习数摆)四、探究摆的秘密1、指导学生认识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1)下面我们来试一试。

你们组的这个摆在10秒内摆动多少次。

老师用秒表计时,到10秒钟结束的时候秒表就会发出“嘀”的声音,各组停止数数,记录员同学把数据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一)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因为各个小组要一起实验,所以数数时要默不出声,以免互相干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摆的秘密 青岛版(六年制)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摆的秘密  青岛版(六年制)

《摆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

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则快。

2、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3、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过程与方法:1、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2、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设。

3、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4、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

5、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认识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

3、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在变量控制的条件下搜集证据,验证假设。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搜集有关摆的资料学生准备:铁架台、细线、螺丝帽、橡皮泥、秒表、实验记录单、量角器等课时准备:1课时教学过程描述:上课之前,想用两三分钟的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位英国著名的物理科学家霍金先生,霍金的一生非常坎坷,他21岁就患上了肌肉萎缩症,医生说他最多只能活三年,但他不惧死亡,凭着对科学的热爱,在黑洞理论和宇宙大爆炸上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被誉为继牛顿、爱因斯坦后最伟大的物理科学家。

不幸的是,就在去年霍金先生去世了,享年76岁,(课件)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一位女记者提不无悲悯(min)地问这位已经瘫痪了30多年的科学巨匠一个这样的问题:“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您不认为命运让您失去太多了吗?”霍金先生是这样回答的: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希望他对生命的顽强、对科学的热爱也能激励我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

上课(先板书课题)一、任务驱动,问题导入同学们,上周末的时候老师回了趟老家,并且从老家带回来一件老古董,这件老古董可是我们家的传家宝,一起来看一看?!是什么?(),严格来说我们应该叫它摆钟。

青岛版小学科学《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摆的秘密》教学设计11.摆的秘密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并使学生重新认识转动,晓得Chalancon颤抖的规律――同一个Chalancon颤抖的快慢就是一定的;转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酌定毫无关系,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长的转动得慢。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应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摆摆动的规律)和归纳概括能力(从反复实验的数据中归纳、概括摆摆动的规律)。

3.并使学生体会至:人只有重新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可以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难点:学会在探究过程中通过控制变量去展开对照实验教学准备工作:支架、细线、钩码、螺丝帽、橡皮泥等、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情境引入:春天,天气逐渐变暖,人们纷纷到户外进行各种活动,同学们请看(播放视频:荡秋千),他们在干什么呢?荡秋千是怎样摆动的?能用手势表示吗?1、同学们看看屏幕(课件展现图片),这就是秋千的图片,你玩玩过秋千吗?2、联系生活: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像秋千一样来回的运动呢?(播放视频:摆钟、微风吹拂下的门牌……)(课件展示摆钟)3、老师总结:同学们,这些都就是Chalancon颤抖现象。

那挂的转动存有哪些规律呢?这一节课我们就去共同研究:挂的秘密(板书课题)3、老师提一个问题:你知道摆钟的摆有什么作用吗?学习完这一节课就知道了。

(教师板书:摆的秘密)二、实验探究(一)动手制摆,研究挂的共同组成(1)展示摆:同学们请看,这是老师制作的摆。

(现成的,钩码)(2)学生按建议搞挂:恳请大家利用课桌上的材料,每个小组制作一个挂。

(各个小组制作挂,教师在黑板上板书1组与……6组与)(3)讲解摆的组成。

同学们都搞好了挂,非常不好。

下面同学们恳请看看自己制作的挂。

挂由两部分共同组成,上面的这根线叫做摆线(板书),下面装设的重物叫做摆锤(板书)。

(4)讲解摆动一次拎起至摆锤,拉直摆线,手轻轻顾澄,摆锤摆出去,再摆回来,来往一次叫做转动一次(板书),去咱们一起数一数。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摆的秘密》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摆的秘密》教案

摆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探究的问题;能根据假设设计探究实验,并能利用实验结果解释假设;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并将探究结果与假设进行比较。

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合作的愉快,并能通过现象及时发现科学规律;能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3.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能对问题作出假设性的解释,能做控制变量的实验并作记录。

【教具、学具】学具准备:每组:铁架台、钩码三个重量相同)、毛线、秒表、量角器、实验记录表等。

教师准备: 摆的装置、实验表格,收集、整理与摆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根据生活情境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类似摆的现象,谁能说一下你在哪里见过?玩耍时,你是怎样使它动起来的?预设:学生有可能会直接说出摆动,教师可以演示它是怎样摆动的。

2.让学生根据现象提出质疑并说出自己的设想,如:海盗船、钟摆,我们看到的荡秋千等等。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能晃动或能来回摆动。

3.多媒体出示各种生活中的摆,并研究摆的结构:摆锤、摆线、摆幅等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学生回答,用动作或者语言均可)4.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总结引出探究的问题:这种像荡秋千、钟摆似的摆来摆去的运动,我们叫它摆动。

摆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运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摆的秘密。

(板书:摆的秘密)二、认识规律,演示实验(一)认识摆1.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秋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然后教师出示摆的装置,帮助学生认识摆的结构。

2.教师小结:秋千就是生活中一个典型的摆,秋千的底座是摆的摆锤,绳子是摆的摆线。

(二)制作一个摆。

1.谈话:下面,我们就亲自制作一个摆,研究摆究竟隐藏着哪些秘密。

2.教师提出要求,做摆的演示实验。

(1)出示大屏幕:10秒摆能摆动多少次,边做实验边填写大屏幕的上的表格。

青岛版小学科学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摆的秘密一、教与学的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熟悉摆动,明白单摆摆动的规律--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必然的;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短的摆动得快,摆线长的摆动的慢。

2.培育学生的实验能力(应用对如实验的方式研究单摆摆动的规律)和归纳归纳能力(从反复实验的数据中归纳、归纳单摆摆动的规律)。

3.使学生体会到:人只有熟悉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

二、教学预备1.分组实验材料:(1)支架:在铁架台固定带有刻度的量角器。

(2)单摆:6个,用细线和垫片做成。

细线一端系有效回型针制作的钩子,另一端打一个结,使其成为一个套,能挂在支架上。

每组预备长短不同的线两条,质量相同的垫片3—6个。

(3)秒表:6块,保证每组一块。

2.挂图或课件:摆钟、小孩荡秋千。

三、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一、教师出示钟摆实物,引导学生交流并用手做出摆的动作二、故事激趣,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伽利略探讨摆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二)探讨新知一、活动一:熟悉“摆”播放课件:摆的结构,学生边介绍教师讲解摆各个部份的名称:摆线、摆锤、摆幅师:此刻咱们对摆已经有了些了解。

赶快让你的摆摆动起来吧,看看你有什么发觉?师:你发觉了什么?(摆摆动有快有慢……)看来大伙儿的发觉还真很多.可是教师有个疑问,你明白如何才是摆一次吗?(播放课件:摆摆动一个来回的)咱们把摆摆动一个来回称摆一次!二、活动二:熟悉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必然的教师统一计时,每一个小组分三次测量自己的摆在15秒钟摆动的次数,从而发觉其中的规律: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必然的3、活动三:探讨阻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1)师:你来猜猜什么在阻碍摆呢?(学生:摆线的长短,摆锤的重量,摆幅的大小)师:如何才能验证咱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呢?(做实验)(2)制定实验打算师:可是咱们要如何来实验呢?若是我想研究摆线对摆摆动快慢的阻碍,我应该怎么做呢?能够小组里讨论讨论,帮我想个方法!(学生讨论并交流)(师强调每次实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3)小组合作动手实验师:选好了研究方向,下面咱们是不是能够实验了?有无忘记什么情形呀!对了还有做好实验的记录!(课件播放:实验记录)师:每组实验都要做三次?什么缘故要做三次?那个最后结果应该如何取得?师:看来此刻师万事具有,只欠动手了!动手前,教师想给大伙儿提个建议:选择小摆角,拉开摆线时要尽可能的维持在一个平面内,如此做能够减少摆的晃动,使咱们的实验完成的更顺利!开始吧!(学生动手实验)(4)汇报现象得出结论师:哪个小组来把你们的实验介绍给大伙儿!(学生交流)师:看来大伙儿已经发觉摆摆动快慢的秘密了.咱们一路来总结一下.(课件播放:阻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三、科学与生活一、如何调整摆钟的快慢二、力气大的小孩能荡得快,对不对?体重小的荡得快、体重大的荡得慢,对不对?什么缘故?四、拓展活动两个两个荡秋千的杂技演员能在空中准确对接,可不能掉下来。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摆的秘密》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摆的秘密》教案

《摆的秘密》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摆动,知道单摆摆动的规律——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短的摆动得快。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应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单摆摆动的规律)和归纳概括能力(从反复实验的数据中归纳、概括单摆摆动的规律)。

3.使学生体会到:人只有认识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

二、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1)支架:在铁架台或木支架的横梁上安一个挂钩。

(2)单摆:3个。

用细线和螺丝帽做成,细线一端在螺丝帽上系牢,另一端打一个结,使其成为一个套,能挂在支架的钩上。

在3个摆中,有2个摆摆线长短相同,摆锤轻重不同(用大小不同的螺丝帽);有2个摆摆锤轻重相同,摆线长短不同。

2.演示材料:带摆的钟。

3.课件:摆钟、杂技演员荡秋千、伽利略的故事。

4、实验记录单、计时器5.微视频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难点: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而与摆的轻重没有关系,摆线越短,摆动的越快。

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出示摆钟。

2.谈话:(1)这是什么?(2)这(指钟摆)叫什么?(板书“摆”)(3)钟摆是怎样动的?这种运动方式叫什么?(讲解并板书“摆动”)(4)你还看见过什么物体像钟摆一样摆动?(5)关于钟摆,你有什么问题?3.讲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摆的秘密。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谈话:同学们,每天我们都能见到许多运动的物体,我看到有的同学课间经常玩这个玩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这分别是什么运动?(上下运动、左右摆动)你能用手做出动作表示出来吗?(手演示)对,就是这样。

在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也是这样运动的?(课件)像钟摆、秋千、吊牌这样摆来摆去的运动,我们叫它摆动。

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会摆动呢?讲述:摆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运动。

这节课要一起研究的《摆的秘密》。

(板书:摆的秘密)活动一:认识摆1. 播放微视频:(1)生活中的摆(2)微课程中播放摆的安装方法?内容有:摆在摆动的时候,都有一定的幅度,有时摆大,有时小,大家能给摆动的幅度起个名字吗?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铁架台、线绳、钩码、秒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科学《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摆动,知道摆摆动的规律一一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短的摆动得快。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应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摆摆动的规律)和归纳概括能力(从反复实验的数据中归纳、概括摆摆动的规律)。

3.使学生体会到:人只有认识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1)支架:在铁架台或木支架的横梁上安一个挂钩。

(2)能制作摆的材料:细线、钩码,能改变摆锤重量的橡皮泥等。

(3)计时用的表
2.演示材料:制作好的摆,视频展台。

3.课件:荡秋千视频、日常生活中摆的现象视频。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情境引入:春天,天气逐渐变暖,人们纷纷到户外进行各种活动,同学们请看(播放视频:荡秋千),他们在干什么呢?荡秋千是怎样摆动的?能用手势表示吗?
2、联系生活: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像秋千一样来回的运动
呢?(播放视频:摆钟、微风吹拂下的门牌……)
3、老师总结:同学们,这些都是摆摆动现象。

那摆的摆动有哪些规律昵?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摆的秘密(板书课题)
二、实验探究
(一)动手制摆,研究摆的组成
(1)展示摆:同学们请看,这是老师制作的摆。

(现成的,钩码)
(2)学生按要求做摆:请大家利用课桌上的材料,每个小组制作一个摆。

(各个小组制作摆,教师在黑板上板书l组……6组)
(3)讲解摆的组成。

同学们都做好了摆,非常好。

下面同学们请看自己制作的摆。

摆由两部分组成,上面的这根线叫摆线(板书),下面悬挂的重物叫摆锤(板书)。

(4)讲解摆动一次。

拿起摆锤,拉直摆线,手轻轻一松,摆锤摆出去,再摆回来,往返一次叫摆动一次(板书),来咱们一起数一数。

(二)合作玩摆,探究摆的规律
实验一:探究同一个摆的摆动规律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摆动一次,我们来玩一玩,数一数,发现摆有什么秘密?(提出要求:老师为大家计时,看看在10秒钟内自己制作的摆能摆动几次?)
(1)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共做3次,在黑板上记录每个小组的摆动次数)。

(2)观察黑板上自已小组的摆动记录。

你们发现同一个摆在一定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有什么规律?
(3)真棒!同学们不仅具有科学家的实事求是的精神,还能在动手实验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小结:在400多年前有个伟大的科学家名字叫伽利略,他通过实验观察也发现了这个规律: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板书)。

你和大科学家伽利略得出的结论是一样。

实验二、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1、总结现象,发现问题:大家请看,纵向比较各小组的实验记录你能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是lo秒钟,各小组的摆摆动的快慢不同呢?)

2、鼓励学生猜想:你认为摆摆动的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可能与摆线的长短、摆锤的重量有关)
3、指导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按要求分组确定研究的方向(摆线长短或者摆锤重量),并研究制定实验方案(制定方案时提醒学生要研究一个因素,首先要确定,哪个因素是不变的,用什么方法来改变另一个因素)。

各小组交流达成共同的研究共识,设计共同的研究方案。

4、学生汇报交流方案:教师要选取两个不同研究方向(研究摆线长短或者摆锤重量)的实验方案来汇报指导,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实验中的变量和定量。

5、分组实验,探寻规律:提出实验要求(幻灯片展示):①合理分工,1人做摆,1人计时,1人记录,其他同学数数。

②边实验,边做好记录。

③实验后共同分析收集的数据,交流发现。

(1)学生按要求实验、记录。

(2)汇报实验结论(视频展台展示)。

你们组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得出什么结论?
(3)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实验发现摆动快慢与()有关,与()无关(教师板书)。

三、课堂总结
1、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总结:这一节课我们认识了摆,并且通过实验知道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即:摆线越长,摆摆动得越慢,摆线越短,摆摆动得越快。

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四、拓展延伸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摆先是静止的,后来摆动起来,摆动一段时间后,又慢慢静止下来,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摆在摆动的过程中,能量发生了转化,由机械能转化为其他的能量。

在后面的课程中,我们还会继续研究能量转化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
课后深入研究一下。

)
板书设计
10、摆的秘密
摆线
长慢
短快
摆锤
无关
摆动一次
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