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材料的关系
材料与设计的关系

材料与设计的关系材料和设计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产品的实质和形式。
材料是设计的基础,设计则是材料的灵魂。
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衣裳和人体”来形容,材料就如同人体的血肉,而设计则是衣裳的剪裁和装饰。
只有合理选择材料,并进行精心设计,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首先,材料对设计的影响是巨大的。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性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功能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如果要求建筑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就需要选择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材料,如保温材料或隔热材料;在服装设计中,如果要求服装具有柔软舒适的手感,就需要选择柔软的面料,如棉布或丝绸等。
因此,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了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其次,设计对材料的运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设计不仅仅是外表的美化,更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在工业产品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充分了解材料的特性,合理地运用材料的强度、韧性、耐磨性等特点,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产品。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根据材料的特性,合理地运用材料的抗压、抗拉、抗弯等特点,设计出稳固耐用的建筑结构。
因此,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材料的运用效果。
最后,材料和设计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材料的选择受到设计的限制,而设计又依赖于材料的特性。
因此,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设计师和材料工程师需要密切合作,共同研究和探讨材料与设计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发挥二者的优势,生产出更加优质的产品。
综上所述,材料和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材料是设计的基础,设计是材料的灵魂。
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产品的实质和形式。
只有合理选择材料,并进行精心设计,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因此,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材料与设计之间的关系,以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品质。
设计与材料的关系

设计与材料的关系一,材料与设计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都是设计;可以说设计就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从广度上来说,设计几乎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从深度上看,设计领域里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人的判断,直觉,思维,决策和创造性技能;设计本身包括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它是思维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统一;人类的设计意识与使用材料是共生并存的,任何设计都需要通过材料来实现;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认识的过程,是造物与创新的过程,是应用的过程;材料是设计的物质基础;二,材料的基本特征:任何设计均需通过材料来创造内容,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固有特性;材料的特性包括:一是材料的固有特性,即材料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如力学性能,热性能,电磁性能,光学性能和防腐性能等;二是材料的派生特性,它是由材料的固有特性派生而来的,即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和环境特性;这些特性的综合效应决定着产品的基本特点;三,材料可以促进设计的发展人类步入当代的人工合成材料时代,材料早已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可以说人类设计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人类对材料认知的增长的过程;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现代新型材料不断出现和广泛应用,对于设计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每一种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都会产生不同的成型加工方法和工艺制作方法,从而导致产品结构的巨大变化,给产品设计带来新的飞跃,形成新的设计风格;同时也给产品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形成设计发展的推动力,甚至引发新的设计运动;设计是一种复杂的行为,它涉及设计者感性与理性的判断,而材料提供了设计的起点,材料选择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着设计的内在和外观质量;材料的种类多,量大面广,在选择材料时,首先应当遵循科学的原则,了解材料的物理属性和加工方法,根据设计的特点,定位层次,风格特征来选择合适的材料,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有机地和整个设计结合起来;在设计中材料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发觉材料为设计服务的潜力,使设计在色彩,形态,制造工艺方面所受的限制大幅度降低,使设计的可能性不断扩大;如果在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不当,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甚至性能和品质,最严重的甚至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危害人类身心健康,所以在设计中材料选择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设计材料的选择原则:1实用性原则:1材料的外观:材料的外观主要考虑材料的感觉特性;根据设计的特点,风格,时代特征以及区域特征,选择不同质感,不同风格的材料;2材料的使用性能:材料的使用性能主要由材料的固有特性决定;所选材料的固有特性应满足产品的功能需求,结构要求,安全要求以及环境要求;2工艺性原则: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符合设计中成型工艺,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的要求,应与加工设备及生产技术相适应;3经济性原则:材料的生产成本和价格直接影响着产品的竞争力;应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成本,优先选用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材料;4环境性原则:材料的选用要从环保的角度考虑,符合绿色设计要求,选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材料;5创新性原则: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赋予了设计新的品质和内涵,新材料的出现为产品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前景;新材料对设计的影响和作用:1在设计进一步电子化,集成化,小型化的趋势下,新材料为突破传统结构提供了无限的可能,甚至能够引起一场材料与技术的革命,产生新的设计风格;2新材料的使用可以对设计产品的外观起到新颖,美观,独特的装饰作用,使设计本身变得更简洁,具有时代感;3材料在与功能相适应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触感和操作性,新材料能够赋予产品新的魅力;4不断开发传统材料,能使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突破传统,独树一帜,开拓创新;四,设计可以激励材料科学的发展材料设计的方式:一是从原材料出发,思考如何发挥材料的特性,开拓产品的新功能,甚至创造全新的产品;二是从设计的功能,用途出发思考如何选择或研制相应的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便出现了根据需要设计新材料的设计方式,一改以往根据产品功能来选择材料的方式,而是建立一种由设计需要来研发材料的新观念;这种材料的研发可以从组成,结构和工艺来实现设计的要求;例如,人们为了隐形飞机的概念设计一直进行基础材料的改良开发和复合材料的开发,以尽量减少或消除雷达接收到的有用信号;五,总结设计的实现离不开材料的支撑,没有材料,设计将会永远停留于创意的阶段;材料与设计的关系非常紧密,材料是设计的基础,设计同时又促进材料的进一步发展,材料与设计之间有着相互推动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产品设计与材料工艺的关系

产品设计与材料工艺的关系产品设计与材料工艺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功能和外观。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工艺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成本、性能和使用寿命。
材料工艺对产品设计起着决定性作用。
不同的材料工艺适用于不同的产品,因此在设计产品时,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工艺。
例如,对于需要高强度和刚性的产品,可以选择使用铸造或锻造等工艺,而对于需要精密度高的产品,则可以选择使用数控加工或精密注塑等工艺。
产品设计也会对材料工艺有所要求。
当设计师确定产品的功能和外观时,需要考虑到材料工艺的限制和要求。
不同的材料工艺对产品的形状、尺寸和结构有着不同的要求。
例如,在设计塑料制品时,需要考虑到注塑成型的可行性,避免出现壁厚不均或内部应力过大等问题;而在设计金属制品时,则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可加工性和焊接性能。
材料的选择也会对产品设计产生影响。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因此在产品设计时,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例如,在设计需要耐高温的产品时,可以选择使用高温合金或陶瓷材料;而在设计需要导电性能的产品时,则可以选择使用金属材料。
在实际的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的功能、性能、成本和制造工艺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工艺。
这需要设计师具备一定的材料工艺知识和经验,以便能够在设计中充分发挥材料工艺的优势,避免或减少材料工艺带来的局限性和问题。
产品设计与材料工艺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通过合理的材料工艺选择,可以满足产品的功能、性能和外观要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材料工艺的特点和应用,以便能够在设计中合理选择和应用材料工艺,实现产品设计的最佳效果。
工业设计与材料的关系

工业设计与材料的关系姓名:李大伟班级:10级产品一般学号:201010010037指导老师:王丹花在工业设计发展的早期,材料在产品中的作用主要还是用于维持产品的结构组合和使用功能。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设计师的探索,材料在产品中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以前的那些功能了。
经过设计师的巧妙组合在给产品赋予不同的材料后是产品的有了自己的个性,灵气逼人。
在设计中,材料和设计是密切相关的。
材料是产品设计的物质技术条件,是产品设计的基础和前提。
设计通过材料及工艺转化为实体产品,材料及工艺通过设计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材料作为一个包括产品——人——环境的系统,以其自身的特性影响着产品设计,不仅保证了维持产品功能的形态,并通过材料自身的性能满足产品功能的要求,成为直接被产品使用者所视及与触及的唯一对象。
任何一个产品设计,只有与选用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加工工艺性能相一致,才能实现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在这里我要讲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材料的一方面特性肌理——是由天然材料自身组织结构或人工材料的人为组织设计而成的,在视觉或触觉上可感受到的一种表面材质效果。
它是产品造型美观构成的重要因素,肌理是物质的表现形式之一,体现材料的特性和个性,在产品造型中具有极大的艺术表现力。
即肌理是通过物体表面的组织构造,使人得到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
是质感的最主要的特征。
根据材料表面形态的构成特征,肌理可分为自然肌理和再造肌理、材料肌理的组合。
设计师可以在一个产品上面赋予不同的肌理以达到不同的效果与感觉。
以下我用茶杯的不同材质与肌理来探究工业设计与材料的关系第一:陶制茶具紫砂茶具. 紫砂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茶具。
中国是陶瓷之国,自陶制茶具出现以来,历代名人雅士、制陶名匠,不断寻找泡茶的陶土。
特点:一、紫砂陶是从砂锤炼出来的陶。
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蕴。
二、砂质茶壶能吸收茶汁使用一段时日能增积“茶锈”,所以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三、便于洗涤日久不用,难免异味,可用开水泡烫两三遍,然后倒去冷水,再泡茶原味不变。
材料与设计的关系

材料与设计的关系材料与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在工程设计中,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设计师需要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功能要求和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加工,以实现产品的预期性能和效果。
首先,材料的选择对产品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产品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例如,在机械零件的设计中,如果需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就需要选择高强度的金属材料或者工程塑料;而在耐腐蚀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则需要选择耐腐蚀性能良好的材料,如不锈钢或耐酸碱塑料等。
因此,设计师需要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选择具有合适性能的材料,以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其次,材料的选择对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
优质的材料能够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低质量的材料则会导致产品的性能下降甚至出现故障。
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设计师需要选择具有良好质量的材料,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加工,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最后,材料的选择对产品的成本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不同材料的价格差异很大,而且不同材料的加工成本也不同。
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的使用要求和成本预算,选择既能满足要求又能控制成本的材料。
有时,设计师还需要通过优化设计,减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产品的成本。
总之,材料与设计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设计师需要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材料的选择、设计和加工等因素,以实现产品的预期性能和效果。
只有合理选择材料,并对其进行合理设计和加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性能,实现产品的优化设计和制造。
新材料与工业设计的关系

新材料与工业设计的关系一、概述距今约七八千年前,随着多种材料的发现以及制陶、炼铜、冶铁等方法的出现,人类创造的手工艺设计被用在简单的生活用品和装饰品上;18世纪,机械化和劳动分工的出现使得设计成了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19世纪,由于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引入,许多物品可以用新材料和新的生产技术来制造,取代了先前昂贵的材料和熟练地手工艺;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制造业的发展和家庭小型化趋势所带来的消费模式也使得材料和技术成为重要的工业设计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信息爆炸新时代的冲击和挑战,工业设计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
所以说现代设计与新材料、新技术的关系是相互刺激、相互促进的,而工业设计学科更是一门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与应用性强的新学科,下面举一些例子来说明三者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新技术、新材料对工业设计的影响1、新材料对工业设计的影响形状记忆合金,是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合金的形状被改变之后,一旦加热到一定的跃变温度时,它又可以魔术般地变回到原来的形状。
途中这些餐具的把柄便采用了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材料,能与各种手型自动吻合,还可以根据不同人的手指、握力等任意改变其形状,以最佳形态适合不同手的把握,从而带来舒适的进餐效果。
这种新型材料在餐具上应用,保证了高龄人、残疾人以及幼儿都能够从最适合的角度将食物送入口中。
它还被广泛应用在航天、生物医学、机械电子产品等领域中,给工业设计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从20世纪60年代起,塑料成了工业设计最热门的材料,苹果电脑公司在世界上最先推出了塑料机壳的一体化个人计算机,引领了时代潮流。
近几年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逆向工程技术、快速成型技术以及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突飞猛进。
像苹果公司生产的一系列产品便是最好的例子:笔记本电脑采用的铝合金材料和哑光质感,一体化的整体结构和预装软件,iphone的多点触屏等全新的交互技术等等,无不一一展示了新技术和新材料对于优秀产品呈现的重要作用。
材料与设计的关系

设计和材料的关系作者:jack改编来源:互联网尊敬的网友,欢迎阅读装酷网文章,装酷网是专业装饰建材网在装饰设计中,对材料的选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尤其在家装中,材质的选择与搭配往往必须承载起业主对生活和家庭的理解。
因此,一个优秀的设计师,需要在用材上有着自己特有的看法,这是构成设计个人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一个作家会有自己特有的用词风格一样。
一、用材重在恰当应该说,很多设计师都不缺乏创意天分,真正缺乏的是对各种材料的理解和应用。
其实,中国的建筑师自古就有用材得当的传统,尤其在木材和石材的应用上更是轻车驾熟。
比如以故宫、颐和园为代表的木建筑,不仅外形美观,更兼经久耐用;苏州园林更是用材高手的杰作。
对石材的应用方面,赵州桥更是一个杰出代表。
用材不在多,也不在新,重在恰当,尤其在公共建筑方面,用普通的材料设计出经典的作品,才见真功夫。
著名建筑大师贝律铭设计位于北京西单路口的中国银行时,内外墙装饰仅用了一种材料:意大利罗马洞石,其色调以米黄居多,使人感到温和,质感丰富,条纹清晰,促使装饰的建筑物常有强烈的文化和历史韵味,曾被世界上多处建筑使用。
二、材料应走经典朴实路材料分为两大类:基础材料和表现材料。
基础材料是塑造空间的基础,是一个空间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表现材料就很丰富了,可谓百花齐放。
在用材上应该坚持自己的本质观点:让材料自己去说话。
但是这并不是说用材料来表达空间。
很多时候,材料和空间是一对矛盾,空间需要空出来,而材料需要占用空间;材料是一种空间划分手段,在保证空间的前提下,材料应该是越少越好。
值得强调的是,基础材料(比如水泥、乳胶漆、质感板材等)不应是一种流行时尚的东西,而应该走经典朴实路线,平实、朴素的材料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相对而言,设计就很容易过时,不停的追逐新潮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所以,设计师应该学会“偷懒”。
三、用材巧妙是设计成熟标志一个成熟的设计师应该用材巧妙,这主要体现在一是用低档的材料作出高品味的设计;二是用普通的材料作出新的创意。
设计与材料的关系

◆设计与材料的关系1、材料是造型的物质基础;2)造型是对材料的应用。
产品造型设计的过程实质上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认识的过程,是“造物”与“创新”的过程,是应用的过程。
3)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肌理——是由天然材料自身组织结构或人工材料的人为组织设计而成的,在视觉或触觉上可感受到的一种表面材质效果。
它是产品造型美观构成的重要因素,肌理是物质的表现形式之一,体现材料的特性和个性,在产品造型中具有极大的艺术表现力。
即肌理是通过物体表面的组织构造,使人得到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
是质感的最主要的特征。
根据材料表面形态的构成特征,肌理可分为自然肌理和再造肌理、材料肌理的组合。
自然肌理:材料自身所固有的肌理特征,包括天然材料的自然形态肌理(如天然木材、石材等)和人工材料的肌理(如钢铁、塑料、织物等)。
自然肌理突出材料的材质美,价值性强,以“自然”为贵。
再造肌理:材料表面经过面饰工艺所形成的肌理。
通常运用喷、涂、镀、贴等手段,改变材料原有的表面材质特征,以满足产品设计的多样性和经济性,在现代产品设计中被广泛使用。
再造肌理突出材料的工艺美,技巧性强,以“新”为贵。
在产品设计时可通过再造肌理:a.模仿天然材料肌理,赋予人工材料天然材料的质感,满足人们对天然材料的心理或视觉要求;b.也可用具有韵律美的人工肌理,增强产品的美感;c.起到防滑(凹凸肌理)、心理暗示等功能(恰当的纹理设计可暗示和引导使用者正确使用产品)。
在产品设计中,合理选用材料肌理的组合形态是获得产品整体协调的重要途径。
如同一肌理的材料组合,相似肌理的材料组合,对比肌理的材料组合等。
___________功能性◆工程塑料的成型方法简介注射成型挤出成型压制成型吹塑成型压延成型浇铸成型真空成型塑料的二次加工塑料的表面处理与表面装饰对塑料制品进行表面装饰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着色,包括木纹、大理石纹、金属质感等特种着色,与成型同时进行,属一次装饰;另一类是在成型后进行的第二次装饰,如镀饰、涂装、电镀、真空镀、烫印、压花、彩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与材料的关系
一,材料与设计
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都是设计。
可以说设计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
从广度上来说,设计几乎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
从深度上看,设计领域里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人的判断,直觉,思维,决策和创造性技能。
设计本身包括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它是思维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统一。
人类的设计意识与使用材料是共生并存的,任何设计都需要通过材料来实现。
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认识的过程,是造物与创新的过程,是应用的过程。
材料是设计的物质基础。
二,材料的基本特征:
任何设计均需通过材料来创造内容,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固有特性。
材料的特性包括:一是材料的固有特性,即材料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如力学性能,热性能,电磁性能,光学性能和防腐性能等;二是材料的派生特性,它是由材料的固有特性派生而来的,即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和环境特性。
这些特性的综合效应决定着产品的基本特点。
三,材料可以促进设计的发展
人类步入当代的人工合成材料时代,材料早已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
可以说人类设计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人类对材料认知的增长的过程。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现代新型材料不断出现和广泛应用,对于设计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每一种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都会产生不同的成型加工方法和工艺制作方法,从而导致产品结构的巨大变化,给产品设计带来新的飞跃,形成新的设计风格。
同时也给产品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形成设计发展的推动力,甚至引发新的设计运动。
设计是一种复杂的行为,它涉及设计者感性与理性的判断,而材料提供了设计的起点,材料选择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着设计的内在和外观质量。
材料的种类多,量大面广,在选择材料时,首先应当遵循科学的原则,了解材料的物理属性和加工方法,根据设计的特点,定位层次,风格特征来选择合适的材料,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有机地和整个设计结合起来。
在设计中材料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发觉材料为设计服务的潜力,使设计在色彩,形态,制造工艺方面所受的限制大幅度降低,使设计的可能性不断扩大。
如果在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不当,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甚至性能和品质,最严重的甚至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危害人类身心健康,所以在设计中材料选择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设计材料的选择原则:
1实用性原则:1材料的外观:材料的外观主要考虑材料的感觉特性。
根据设计的特点,风格,时代特征以及区域特征,选择不同质感,不同风格的材料。
2材料的使用性能:材料的使用性能主要由材料的固有特性决定。
所选材料的固有特性应满足产品的功能需求,结构要求,安全要求以及环境要求。
2工艺性原则: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符合设计中成型工艺,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的要求,应与加工设备及生产技术相适应。
3经济性原则:材料的生产成本和价格直接影响着产品的竞争力。
应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成本,优先选用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材料。
4环境性原则:材料的选用要从环保的角度考虑,符合绿色设计要求,选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材料。
5创新性原则: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赋予了设计新的品质和内涵,新材料的出现为产品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新材料对设计的影响和作用:
1在设计进一步电子化,集成化,小型化的趋势下,新材料为突破传统结构提供了无限的可能,甚至能够引起一场材料与技术的革命,产生新的设计风格。
2新材料的使用可以对设计产品的外观起到新颖,美观,独特的装饰作用,使设计本身变得更简洁,具有时代感。
3材料在与功能相适应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触感和操作性,新材料能够赋予产品新的魅力。
4不断开发传统材料,能使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突破传统,独树一帜,开拓创新。
四,设计可以激励材料科学的发展
材料设计的方式:一是从原材料出发,思考如何发挥材料的特性,开拓产品的新功能,甚至创造全新的产品。
二是从设计的功能,用途出发思考如何选择或研制相应的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便出现了根据需要设计新材料的设计方式,一改以往根据产品功能来选择材料的方式,而是建立一种由设计需要来研发材料的新观念。
这种材料的研发可以从组成,结构和工艺来实现设计的要求。
例如,人们为了隐形飞机的概念设计一直进行基础材料的改良开发和复合材料的开发,以尽量减少或消除雷达接收到的有用信号。
五,总结
设计的实现离不开材料的支撑,没有材料,设计将会永远停留于创意的阶段。
材料与设计的关系非常紧密,材料是设计的基础,设计同时又促进材料的进一步发展,材料与设计之间有着相互推动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