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探测报警器电路及工作原理
红外报警器的原理

红外报警器的原理
红外报警器主要依靠红外线的感应原理来实现对异常行为的监测和报警。
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
1. 红外探测器:红外报警器内部含有一个红外探测器,一般使用红外传感器或红外探测开关。
红外探测器能够感知红外线并将其转变为电信号。
2. 发射与接收:红外报警器通常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即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
发射部分会产生红外线,并将其发射出去。
接收部分则用于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线。
3. 防区设置:在安装红外报警器时,需要设置监测的防区范围。
通常,红外报警器会将监测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块,每个块都有一个对应的发射器和接收器。
4. 感应和分析:当有人或物体进入红外报警器所设定的防区范围内时,红外线会被物体反射回来,并被接收器接收。
5. 比较和判断:红外报警器中的电路会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比较和判断。
通常,它会将接收到的信号与之前设置的基准值进行对比,以判断是否出现异常。
6. 触发报警:当红外报警器检测到异常信号时,例如有人或物体经过时,它会通过触发器或控制器将报警信号发送出去,例如触发警铃、报警器或发送警报通知相关人员。
红外报警器的原理基于红外线感应技术,通过感知红外线的反射或衰减来判断是否有人或物体进入防区,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用于安防系统、入侵检测和物体检测等领域。
红外线报警器

红外线报警器(电子狗)实训指导书红外线报警器能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当有人进入报警器的监视区域内,报警器即可发出报警声,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仓库、实验室等比较重要场合防盗报警。
一、红外线报警器工作原理红外线报警器是由红外线传感器、BISS0001红外传感信号处理器集成电路、延时电路和音响报警电路等组成。
当红外线传感器探测到前方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由红外线传感器的2脚输出微弱的电信号,送入集成电路BISS0001的14脚经运算放大器OP1作第一级放大,然后由C15耦合给运算放大器OP2进行第二级放大,再经由电压比较器COP1和COP2构成的双向鉴幅器处理后,检出有效触发信号Vs去启动延迟时间定时器(BISS0001内部框图见图4),BISS0001的输出信号Vo经二极管D1送入音乐片,音乐片受触发工作,音乐片工作后,其输出端输出内储“嘀”声电信号,经晶体管Q1、Q2放大后驱动蜂鸣器发出响亮的报警声。
输出延迟时间Tx由外部的R10和C12的大小调整,每一次报警持续时间由式Tx≈24576R10C12计算;触发封锁时间Ti由外部的R11和C13的大小调整,触发封锁时间的值由式Ti≈24R11C13计算。
该装置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其印制电路图如图2所示。
R151MC10103C1510uF RT 30KR433KC347uFR 8560KC11103R 91.5MR347KC5103C9103C247uFD24148R 1539K R 12560KR 161MC1410uFC110uFR233KD14148Q39014R61.5M R1368KQ19014Q21015C410uFVCCR 10620KR 111M C 12102C 13104123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BISS0001音乐片传感器R175K图1 红外线报警器电气原理图图2 红外线报警器印制电路图二、主要器件介绍1、BISS0001红外传感信号处理器集成电路BISS0001是一款具有较高性能的传感信号处理集成电路,它配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少量外接元器件就可构成被动式的热释电红外开关、报警用人体热释电传感器等。
红外报警器工作原理

红外报警器工作原理一、引言红外报警器是一种常用的安防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商业场所等地方。
它通过红外感应技术能够检测到人体的红外热能,一旦有人体进入监测范围,就会触发报警。
本文将详细介绍红外报警器的工作原理。
二、红外传感器红外报警器主要由红外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报警器组成。
其中,红外传感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起到感知人体红外热能的作用。
红外传感器内部有一个红外发射器和一个红外接收器。
红外发射器会发射出一束红外线,而红外接收器则会接收到红外线的反射或散射回来的信号。
当有人体进入红外传感器的感知范围时,人体会发出红外热能,红外线会被人体吸收并产生温度变化,从而导致红外线的反射或散射发生变化。
红外接收器会检测到这种变化,并将信号传递给信号处理器。
三、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是红外报警器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负责接收红外传感器传递过来的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和判断。
信号处理器会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以排除一些干扰信号。
然后,它会根据预设的阈值,判断红外线的变化是否达到触发报警的条件。
如果达到触发条件,信号处理器会向报警器发送触发信号,使其进行报警。
四、报警器报警器是红外报警器的输出部分,它通常是一个声音或光线设备,用于提醒人们发生了异常情况。
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有人体进入监测范围并触发报警时,信号处理器会向报警器发送触发信号。
报警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发出声音或光线信号,以引起注意并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五、工作原理总结红外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1. 红外传感器发射红外线;2. 人体进入监测范围,红外线被人体吸收并产生温度变化,红外线的反射或散射发生变化;3. 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红外线的变化信号;4. 信号处理器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判断;5. 如果达到触发条件,信号处理器向报警器发送触发信号;6. 报警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发出声音或光线信号。
六、应用场景红外报警器的工作原理使得它在安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红外线探测报警器

本例介绍的红外线探测报警器,能在距离障碍物1·5m时发出警示信号,可作为盲人行路提醒器或汽车倒车警示用。
电路工作原理该红外线探测报警器电路由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和音频振荡器组成,如图6-222所示。
红外发射电路由单结晶体管VU2、晶体管V和红外发射二极管VL2-VL4等组成。
红外接收电路由红外接收光敏二极管VLl、集成运算放大电路IC和有关外围元件组成。
音频振荡器由晶体管VUl、结型场效应管VF和有关外围元件组成。
整个红外探测报警器由两组6V电池组(GBl和GB2)供电。
接通电源开关=S1(其两组触头为S1-1和S1-2 后,红外发射电路按一定频率振荡工作,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VL2-VL4产生的红外线辐射脉冲。
在红外接收光电二极管VLl前方无障碍物时,IC的6脚(输出端)无信号输出。
当VLl距障碍物1·5m以内时,VL2-VL4发射的红外线信号经障碍物反射后被VLl接收,VLl将该红外线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送人IC进行放大。
lC放大后的电信号,再经二极管VDl、VD2和电容器C5等倍压整流后,使音频振荡器工作,驱动扬声器BL发出警示声。
结型场效应管VF和稳压二极管VS用来稳定VUl的工作电压。
调节电位器RP的电阻值,可改变音频振荡器的动作阀值。
电阻器R4和电容器C6的数值决定若音频振荡器工作频率的高低。
元器件选择Rl-R6均选用1/4W碳膜电阻器;R7选用1/2W碳膜电阻器。
RP选用小型实心电位器。
Cl-C5、C8均选用耐压值为25V的铝电解电容器;C6、C7选用涤纶电容器或独石电容器。
VDl、VD2均选用1N4007型硅整流二极管。
VLl选用型号为PH302型的红外接收二极管;VL2-VL4选用与PH302配对的红外发射二极管SE303。
VS选用0·25W、6·8V的2CW55或1N4099型稳压二极管。
VUl、VU2选用型号为BT33的单结晶体管(双基极二极管)。
红外报警器原理

红外报警器原理
红外报警器是利用红外线的原理来感应和检测物体的运动,从而发出警报信号的一种安全设备。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红外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和报警器三个部分。
红外传感器是红外报警器的核心部件,它能够感知红外线的变化。
通常采用的是被动型红外传感器,其主要由红外感应元件和焦平面探测器组成。
当有人或物体经过时,它会发射出红外线,红外感应元件会检测到红外线的变化,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信号放大电路接收到红外传感器产生的微弱电信号后,将其放大,并进行滤波和处理,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信号放大电路主要由放大器、滤波器和比较器组成。
放大器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到较高的电平,提高信号的灵敏度。
滤波器则通过滤除杂波和干扰信号,确保只有目标物体的红外线信号被放大和传递。
比较器则用于对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比较,并触发报警器。
报警器是红外报警器的响应装置,当信号放大电路输出的信号超过预设的阈值时,报警器就会发出警报信号。
报警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声音警报器、光警报器或者联动其他安防设备实现报警。
总的来说,红外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红外传感器感知红外线的变化,然后由信号放大电路对红外信号进行处理和放大,最后由报警器发出警报信号。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红外报警器在安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地保护了人们的安全。
电子红外线报警器工作原理

电子红外线报警器工作原理电子红外线报警器是一种智能安防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
它利用红外线技术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发出警报,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红外线报警器的工作原理。
1. 基本原理电子红外线报警器采用了被动红外线(PIR)技术。
被动红外线是指设备只接收红外线信号,而不发射。
当有外部物体进入红外线的监测范围内时,物体会发射红外线辐射,被红外线传感器接收到。
2. 红外线传感器电子红外线报警器的核心部件是红外线传感器。
红外线传感器一般采用双元素热释电探测器,也就是使用两个热敏元件进行探测。
这两个元件受到红外线热能的影响,产生微小的电压变化。
3. 信号处理红外线传感器将接收到的信号传递给信号处理器。
信号处理器会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区分真实的人体运动信号和其他干扰信号,确保报警的准确性。
信号处理器通常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SP)和模式识别算法。
4. 报警系统一旦信号处理器判断出有可疑的人体运动信号,电子红外线报警器就会触发报警系统。
报警系统可以通过声光报警器、短信通知或联动其他安防设备等方式,向使用者发出警报,提醒他们注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防遮挡技术为了提高红外线报警器的稳定性,防止被恶意遮挡导致误报警情况的发生,现代的电子红外线报警器采用了多重防遮挡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红外线穿透、微波感应、双技术防护等,有效减少了误报警的可能性。
6. 适用场景电子红外线报警器适用于各种室内和室外环境,如住宅、商店、办公室、仓库等。
它可以监测人体和大型动物的活动,有效检测入侵行为,并及时采取措施。
7. 注意事项在安装和使用电子红外线报警器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首先,应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避免遮挡和干扰物体。
其次,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最后,应妥善设置报警系统,确保及时收到报警信息。
总结:电子红外线报警器利用被动红外线技术,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感知环境的变化,经过信号处理后触发报警系统。
红外线报警器原理

红外线报警器原理
红外线报警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技术进行监测和报警的安防设备。
它主要由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信号处理电路和报警装置等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线的特性来监测目标物体的活动,并在发现异常时触发报警。
红外线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红外感应和信号处理。
首先是红外感应部分。
红外感应是利用红外线发射器发射一束红外线,然后由红外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线。
当有物体进入红外线的监测范围内时,会影响红外线的传播,导致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会被传输到信号处理电路中进行处理。
其次是信号处理部分。
信号处理电路会对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比较处理,以确保信号的稳定和可靠。
一旦检测到异常信号,比如有人或动物进入监测范围,信号处理电路会立即触发报警装置,发出警报信号。
红外线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红外线的特性和物体的活动,因此它在安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家庭、商业、工业等各种场所的安防监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红外线报警器利用红外感应和信号处理的原理来监测和报警,通过对红外信号的处理和比较,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异常情况并触发报警。
它的工作原理简单而有效,适用范围广泛,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安防设备。
红外报警器工作原理

红外报警器工作原理红外报警器(Infrared Alarm)是一种常用的安全防护设备,主要用于检测人体或其他物体的存在。
其工作原理是基于红外线辐射的检测和接收。
以下将详细介绍红外报警器的工作原理。
一、红外线的基本概念红外线是指波长在0.76微米到1000微米之间,频率在300 GHz到400 THz 之间的电磁辐射。
它位于可见光波长的下方,人眼无法直接感知。
二、红外报警器的组成部分红外报警器主要由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和处理电路组成。
1.红外发射器:它通过电流激发,产生红外光波的辐射。
常用的红外发射器有红外二极管等。
2.红外接收器:它接收发射器发射的红外辐射,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常用的红外接收器有红外二极管和红外光电二极管等。
3.处理电路:它负责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判断,以确定是否触发报警信号。
三、红外报警器的工作原理红外报警器主要通过红外辐射的检测和接收,判断是否有人体或其他物体进入监控区域,从而触发报警。
1.发射红外辐射红外报警器通过发射红外光波来实现检测。
当红外发射器被激活时,它会产生一束红外光波,并将其照射到红外接收器的监控区域内。
2.接收红外辐射当有人体或其他物体进入红外接收器的监控区域时,它会接收到该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
物体的温度与辐射的红外功率成正比,因此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通常会比周围环境的强。
3.转化为电信号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红外辐射后,会将其转化为对应的电信号,用于后续的处理。
4.放大和滤波接收到的电信号会经过放大和滤波处理,以增强信号的强度和提高抗干扰能力。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基于环境温度和其他干扰因素的误报。
5.信号判断处理电路会对信号进行判断,即判断接收到的红外辐射信号是否超过了预设的阈值。
如果超过了阈值,处理电路则会认为有人体或其他物体进入监控区域,并触发报警信号。
6.报警处理一旦处理电路确认有人体或其他物体进入监控区域,它会通过触发报警装置(如声音报警器、闪光灯等)向用户发出警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线探测报警器电路及工作原理
报警器能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当人进入报警器的监视区域内,即可发出报警声,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仓库、实验室等比较重要场合防盗报警。
红外线探测报警器工作原理
该装置电路原理见图1(点此下载原理图*.Sch)。
由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延时电路和音响报警电路等组成。
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1 探测到前方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由IC1 的②脚输出微弱的电信号,经三极管VT1 等组成第一级放大电路放大,再通过C2 输入到运算放大器IC2 中进行高增益、低噪声放大,此时由IC2①脚输出的信号已足够强。
IC3 作电压
比较器,它的第⑤脚由R10、VD1 提供基准电压,当IC2①脚输出的信号电压到达IC3 的⑥脚时,两个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比较,此时IC3 的⑦脚由原来的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IC4 为报警延时电路,R14 和C6 组成延时电路,其时间约为1 分钟。
当IC3 的⑦脚变为低电平时,C6 通过VD2 放电,此时IC4 的②脚变为低电平,它与IC4 的③脚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它低于其基准电压时,IC4 的①脚变为高电平,VT2 导通,讯响器BL 通电发出报警声。
人体的红外线信
号消失后,IC3 的⑦脚又恢复高电平输出,此时VD2 截止。
由于C6 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故通过R14 向C6 缓慢充电,当C6 两端的电压高于其基准电压时,IC4 的①脚才变为低电平,时间约为1 分钟,即持续1 分钟报警。
由VT3、R20、C8 组成开机延时电路,时间也约为1 分钟,它的设置主要是防止使用者开机后立即报警,好让使用者有足够的时间离开监视现场,同时可防止停电后又来电时产生误报。
该装置采用9-12V 直流电源供电,由T 降压,全桥U 整流,C10 滤波,检测电路采用IC5 78L06 供电。
本装置交直流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