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1.1地理位置

枣强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衡水地区南端。东隔清凉江与景县、故城县相望,西邻冀州区,西南与邢台南宫市相接,北接桃城区和武邑县。县境位于北纬37°08′~37 °35′、东经115°35′~115°58′。以县城为起点北至首都北京约272km,西北至省会石家庄市约124km。县域南北两端狭窄,中部较宽,总面积892.3km2。

本项目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肖张镇肖张村北(肖张工业园区内),其中心点坐标为北纬37°36′31.14″,东经115°43′7.54″。厂址距离较近的村庄主要为南侧670m的肖张村,西南侧1260m的程杨村,西北侧1050m的半壁店村,东北侧860m的西李纸房村,东北侧东780m刘家纸房村,厂址周边关系情况见附图2。

厂址所处区域为平原地形,地势空阔,交通便利。评价区域内无国家及省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重点保护文物及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项目厂址地理位置见附图1。

4.1.2 地形地貌

枣强县属于河北省中南部平原,全境除索泸河两岸有少许沙丘外,地势平坦,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黄海高程)23~29m,地面坡降七千分之一。本县由古代河流冲积而成,地势总体平坦,但微地貌较复杂,存在有不少洼地。

本项目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肖张镇肖张村北(肖张工业园区内),区域地势平坦,满足项目建设需求。

4.1.3 气候气象

该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春季干燥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候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2.7℃,七月气温最高,平均为26.8℃,一月气温最低,平均为-4.3℃。多年极端最高气温42.7℃,多年极端最低气温-23℃。年平均降雨量510mm,年蒸发量1321.9mm,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份。全年无霜期212天。

多年平均风速2.16m/s,年主导风向SSW风,频率为10.3%,次主导风向为S风,频率为9.35%,全年以NW风向频率最低,为6.13%。全年静风频率为24.76%。

4.1.4地表水系

该区域属海河水系黑龙港流域,境内有两条河流,东为清凉江、西为索泸河,均为季节性排沥河道,除雨水较多年份外,长期干涸。境内有三条人工渠道,即卫千渠、娄官渠和营南干渠,其中卫千渠和营南干渠穿越镇区中心。

清凉江:位于大营镇东侧,现为南水北调东线干渠。属黑龙港流域南大排河水系,起自河北省威县牛家寨,上游接老沙河、东风渠,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流经威县、清河、南宫、故城、枣强、武邑、景县、阜城、泊头等县(市),在泊头市乔官屯注入南大排河。全长355 km,流域面积1176.7km2。南由与故城县、南宫市交界的大营镇前油故村入该镇,由北沿东部边界由陡河村入新屯乡。

索泸河:旧有广川长河、沙河等名称,全称为索泸河——老盐河,南起河北省威县侯贯,流经南宫市、冀州,枣强县,至桃城区过石德铁路桥,以上称索泸河,以下称老盐河,经武邑县至泊头市,在泊头市文庙村与清凉江汇合,全长190.8 km,控制流域面积4936.5 km2。由大营镇范家堤村入枣强县,岳家圈村流出大营镇,镇内河长仅1.05 km。

卫千渠:亦称卫千引水工程,是衡水市由卫运河向衡水湖输水的干渠,现亦作为南水北调东线支渠。1985年进行开挖,上游起自故城县和平闸,经辛堤干渠与西里屯渠穿越清凉江入枣强县,沿原老官道渠、向阳渠在单仓口村北入中干渠,向西至冀州区王口闸入衡水湖,总长度73.83km。此渠穿越镇区中心。

营南干渠:东接清凉江,西与索泸河相接,全长12.93km,沿邢(台)德(州)公路北侧开挖,在工业聚集区的南部穿越镇区,设计排水流量,黄路至后马庄段为63 m3/s,后马庄至张米段为29m3/s。

引黄入湖路线:卫千渠是引黄入湖渠道,该渠从马屯镇西侧通过。根据《衡水市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管理办法》,衡水湖为衡水市市民饮用水源地,划分一、二级保护区,与卫千渠相关保护范围划分情况为:卫千渠等引水渠最高引水线两侧70m内输水渠为一级保护区,卫千渠等引水渠道两侧一级保护区界线外500m为二级保护区。本项目距卫千渠距离在1.0km以上,位于保护区边界外,不会与引水工程发生冲突。根据衡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取消衡水湖东湖饮用水水源地的通知》衡政字[2015]1号,衡水市政府决定取消衡水湖东湖(及相应引水渠道)作为衡水市地上水水源地,饮用水水

源地保护范围还未取消。项目选址不再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范围之内。境内地表水除营南干渠外均为自南向北流向,营南干渠为自西向东流向。

4.1.5 水文地质

枣强县地处华北地区的临清坳陷区,跨越了三个四级构造单元,西部属南宫凹陷,中间部分属明化镇凸起,东南部属大营凹陷,基底埋深1000~4500m。其中第四系厚度450~550m,自下而上划分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全新统。

枣强县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上部有大面积的咸水体(矿化度大于2g/L,咸水体顶板埋深0~45m)底板埋深30~158m。咸水体上部分布有部分浅层淡水,浅层淡水主要受近代河流的制约,大致呈北东一南西向宽条带状分布,在枣强县境内,主要分布于沿清凉江以西地带。

浅层淡水区(矿化度小于2g/L),在张米以西、吉利、王均、嘉会一带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型水,在吉利以北为重碳酸氯化物苯乙烯盐型及重碳酸氯化物型水。浅层微咸水和咸水区,矿化度均大于2g/L,最大值肖家镇为8.59g/L,水化学类型以苯乙烯氯化物重碳酸型和苯乙烯氯化物型为主。浅层水的氟离子含量县城附近比较大,大于1g/L,尤其是枣强镇杜烟村氟离子含量大于 2.0g/L,属小面积的高氟区。其它区域氟离子含量小于1.0g/L。

深层地下水区,从南至北依次为重碳酸型——重碳酸氟化物苯乙烯型一一氯化物苯乙烯重碳酸型水,呈条带状展布,矿化度小于2 g/L。氟离子含量南部比北部大,王均,恩察以南大于2g/L,以北小于2g/L。最大值为新屯乡蔡屯,为2.91 g/L。区域地下水流向为自西南流向东北。

4.1.6 区域生态概况

枣强县境内土地已经多年耕种,基本无自然植被,该区域土壤肥沃,县内以粮食作物为主,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经济作物为棉花、豆类、蔬菜等,林木多为人工种植,主要物种有白杨、槐树、榆树、杨柳等,近年来果树种植量也有增加。野生植物主要有狗尾草、稗草、苋菜、车前子、苦菜、刺儿菜等。该区域主要野生动物有野兔、青蛙、蛇、田鼠、蛇、麻雀、灰喜鹊、布谷鸟、猫头鹰、刺猬、鹰等。未发现稀有动物存在。该区域土壤肥沃,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生物多样性较贫乏。

4.2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枣强县佰弘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委托河北拓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7年10月25日-10月31日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地下水环境及声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并出具了环境质量现状检测报告,报告编号:拓维检字(2017)第102521号,监测点位、监测因子与数据的时效性均满足本项目要求。河北拓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具有河北省计量认证的环境监测资质,监测数据有效,引用监测资料时段符合有关规定要求。本次评价根据其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4.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2.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点的设置

本项目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位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监测值能反映评价区域范围内的大气环境污染的水平和规律。本次评价布设监测点位及监测项目见表4.2-1,监测布点见附图。

表4.2-1 项目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分布一览表

(2)监测因子

监测因子为PM10、TSP、SO2、NO2、CO、O3、非甲烷总烃、H2S。PM2.5为引用枣强县大气常规监测因子。

(3)监测时间及频次

检测时间为2017年10月25日至10月31日连续7天,检测PM10、TSP、SO2、NO2、CO24小时平均浓度,平均浓度每天采样不少于20小时;PM2.5引用数据监测时间为2017年6月17日至6月25日连续7天,平均浓度每天采样不少于20小时;O38小时平均浓度,至少有6小时平均浓度值;NO2、SO2、CO、O3、非甲烷总烃、H2S1小时浓度,每天监测4次,每次采样不低于45分钟。

(4)监测及分析方法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相应方法要求进行。监测采样及分析方法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执行。同时给出各因子检测方法和检出限。监测期间同步记录当地的风速、风向、总云量、低云量、气温、气压等气象数据。具体监测方法及检出限见表4.2-2。

表4.2-2 环境空气监测分析方法

4.2.1.2 环境空气现状评价

(1)评价标准:本次评价采用具体标准值见表4.2-3。

表4.2-3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取值一览表单位:μg/m3

(2)环境空气监测结果统计分析

1、24小时平均浓度结果统计分析

①TSP

TSP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见表4.2-4。

表4.2-4 TSP监测数据统计表

由表4.2-4可以看出,监测期间共获得24小时均值21个,其浓度范围为0.049~

0.290mg/m3,最大浓度占标百分比96.7%,各监测点位均无超标。

②PM10

PM10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见表4.2-5。

表4.2-5 PM10监测数据统计表

由表4.2-5可以看出,监测期间共获得24小时均值21个,其浓度范围为0.040~0.285mg/m3,最大浓度占标百分比190%,三个监测点位均出现超标,最大超倍数为90%,主要原因是监测期间受北方大面积雾霾气候影响所致。

③SO2

SO2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见表4.2-6。

表4.2-6 SO2监测数据统计表

由表4.2-6可以看出,监测期间共获得24小时均值21个,其浓度范围为0.018~

0.033mg/m3,最大占标率为22%,各监测点位均未超标。

④NO2

NO2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见表4.2-7。

表4.2-7 评价区NO监测数据统计表

由表4.2-7可以看出,监测期间共获得24小时均值21个,浓度范围为0.019~

0.033mg/m3,最大浓度占标百分比41.2%,各监测点位均未超标。

⑤CO

CO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见表4.2-8。

表4.2-8 评价区CO监测数据统计表

由表4.2-8可以看出,监测期间共获得24小时均值21个,浓度范围为0.6~

1.1mg/m3,最大浓度占标百分比27.5%,各监测点位均未超标。

2、1小时平均浓度结果统计分析

①SO2

评价区SO21小时浓度监测结果的分析见表4.2-9。

表4.2-9 SO1小时浓度监测结果统计表

由表4.2-9可以看出,监测期3个监测点共获得1小时监测值84个,其浓度范围为0.020~0.056mg/Nm3,最大占标率为11.2%,各监测点位均未超标。

②NO2

评价区NO21小时浓度监测结果的分析见表4.2-10。

表4.2-10 NO21小时浓度监测结果统计表

由表4.2-10可以看出,监测期3个监测点共获得1小时监测值84个,其浓度范围为0.018~0.060mg/Nm3,最大占标率为30%,各监测点位均未超标。

③CO

评价区CO1小时浓度监测结果的分析见表4.2-11。

表4.2-11CO1小时浓度监测结果统计表

由表4.2-11可以看出,监测期3个监测点共获得1小时监测值84个,其浓度范围为0.5~1.3mg/Nm3,最大占标率为13%,各监测点位均未超标。

④O3

评价区O31小时浓度监测结果的分析见表4.2-12。

由表4.2-12可以看出,监测期3个监测点共获得1小时监测值84个,其浓度范围为0.022~0.063mg/Nm3,最大占标率为31.5%,各监测点位均未超标。

⑤非甲烷总烃

评价区非甲烷总烃一次容许浓度监测结果的分析见表4.2-13。

表4.2-13 非甲烷总烃一次容许浓度监测结果统计表

由表4.2-13可以看出,监测期3个监测点共获得一次容许浓度监测值84个,其浓度范围为0.20~0.65mg/Nm3,最大占标率为32.5%,各监测点位均未超标。

⑥H2S

评价区H2S一次容许浓度监测结果的分析见表4.2-14。

由表4.2-14可以看出,监测期3个监测点共获得一次容许浓度监测值84个,其浓度范围为未检出~0.009mg/Nm3,最大占标率为90%,各监测点位均未超标。

3、8小时平均浓度结果统计分析

O38小时平均浓度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见表4.2-15。

由表4.2-15可以看出,监测期间共获得8小时均值21个,其浓度范围为0.022~0.046mg/m3,最大占标率为28.7%,各监测点位均未超标。

4、引用自动在线监测数据结果统计分析

本项目引用数据监测点为枣强县环境保护局,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建设北路143号,引用数据监测时间为2017年6月17日到2017年6月25日的监测数据,具体监测数据见表4.2-16。

表4.2-16引用自动在线监测数据统计表

由表4.2-16可以看出,监测期间枣强县环境保护局的PM2.5日均值在33~69μg/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92%,监测点位监测因子均未超标。

5、评价结果

综上分析可知:评价区监测点位各监测因子PM2.5、SO2、NO2、TSP的24小时平均浓度、O38小时平均浓度和SO2、NO2、CO、O31小时平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PM10的24小时平均浓度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主要原因是受北方大面积雾霾气候影响;非甲烷总烃一次最高容许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二级标准要求;H2S一次最高容许浓度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19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一次最高容许浓度限值要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较好。

食品安全现状调查报告

食品安全现状调查报告 按照《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调整的要求,自6月起*县食药监局承担了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面对新的监管领域和新的职能,如何保证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是我部门面对的一项新课题。我局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基础上,把调查研究当作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问路石”,集中利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采取摸底调查、重点抽查、座谈走访、典型分析等方式方法,深入企业、深入基层对全县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餐饮服务行业具体经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汇总分析形成了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概述 *县辖区面积约2540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辖28个乡镇(处),469个行政村,农村人口约47万,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全县尤其是农村、边远山区的餐饮服务业整体水平较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有固定店面的餐饮总数为862家,其中有许可证的为560家,无许可证的为302家,即将转让的为13家,获证率约为%。在所有餐饮单位中大型企业18家,中型企业15家,学校食堂40家,农家游199家,绝大部分为小型餐饮单位,占全县餐饮单位总数的96%。从数据统计来看,我县餐饮单位基本呈金字塔状,塔顶端的大、中型餐饮单位数量最少,中间部分为较为规范

的小型餐饮单位,最底端则是数量庞大的流动性强、从业人员不稳定、设施设备缺乏、自我管理水平低下的“五小”(小餐馆、小吃店、小饮品店、小农家乐、小食堂)餐饮单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数量众多、布局分散,无证经营现象突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生产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对方便快捷的就餐需求越来越大,餐饮服务形式也呈现多样化发展,除较规范的酒店外,绝大多数是家常风味店、特色小吃店、休闲餐厅、烧烤店、大排档、农家乐等,而这些小型餐饮单位常常抱着“省钱经营”的心态去经营,投入少、成本低、分布广、条件差,加之多数业主法律意识不强,存在事先不申请,不管卫生条件符合与否,不经许可即行开办的现象,有的企业则是被查处时才被迫办证,不查不办,更有甚者是遇到检查,听到风声不对,干脆“收兵回营”,躲过检查后再继续经营,导致我辖区内存在着一大批未办证的餐饮单位。 (二)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健康体检不到位。目前,我县餐饮业的从业人员,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从业人员,多数是低文化层次的群体,其中初中、高中文化的居多,部分从业人员甚至连最基本的法律法规和起码的卫生知识都一无所知,大多是凭着自己的经验操作;有的企业不为从业人员办理健康证明,或者为了应付办证,节省体检费用,从业人员体检几个就算了事,不符合全员体检的规定,加上从业人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广州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断面设置 在该项目污水纳污河道A河设置5个监测断面,分别为该项目污水排口A与B河交叉处、排污口、排口下游1000米、排口下游2000米、排口与C河。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为:水温、pH、SS、石油类、总磷、COD、BOD5、DO、NH3-N、硫化物、TN,共11项。 3、采样时间、频率及分析方法 监测分析方法按《地表水及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 2002)中有关规定进行。 二、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 1、监测点设置 布设3个监测点,厂区范围内一个点,及厂区附近两个点。 2、监测项目 地下水监测项目为: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大肠菌群、铅、铬、镉、汞、砷,共13项。 监测分析方法按《地表水及地下水监测技术规范》中有

关规定进行。 三、大气环境现状监测 1、监测点布设 拟建厂址上风向、下风向及保护目标区域布设4个测点,主要考虑评价区范围内的主要居民敏感点,在敏感点处要布点监测。 大气监测布点一览表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为NO2(小时值和日均值)、SO2(小时值和日均值)、PM10(日均值)、氨气、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乙二醇、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三乙胺、甲苯、甲醇、二苯醚(小时值),同时记录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参数。

3、监测频率及时间 小时浓度每天四次;日均浓度按国家标准和导则要求采样七天; 4、监测方法 污染物分析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方法进行。 四、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在场界四周布设4个监测点(厂界四周各一个),连续监测两天,昼夜各一次。测量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进行。 五、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在场界内及周边共布设2个监测点; 监测因子:pH、铜、铅、锌、铬、镍、汞、镉、砷; 监测频率:采样一次。 六、底泥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在排口位置布设1个监测点; 监测因子:pH、铜、铅、锌、铬、镍、汞、镉、砷; 监测频率:采样一次。

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自然环境概况 3.1.1地理位置 偃师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的洛阳盆地东隅,行政区划隶属洛阳市,介于东经112°26′~113°00′和北纬34°27′~34°50′之间。偃师市东邻巩义市,西连洛阳市洛龙区和孟津县,南依嵩山与登封、伊川接壤,北隔黄河同孟州市相望,全市东西长约44km,南北宽约34km,总面积668.58km2。 本项目位于偃师市产业集聚区北园内,厂址西侧紧邻杜甫大道,南侧、东侧紧邻集聚区规划道路,北距连霍高速偃师出口2.1km。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 3.1.2地形地貌 偃师境内地表形态复杂多样,大体可分山地、丘陵、平原三大类型,其中平原面积占31.4%,丘陵占51.9%,山区占16.7%。北部为邙山丘陵,面积约22.97万亩,中部是伊洛河冲积平原,面积约44.42万亩,南部为万安山低山丘陵和山前洪积冲积坡地,面积约77.08万亩,偃师市境内整个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南北高,中间低,略呈槽形。 集聚区北园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以陇海铁路为界,南侧用地相对平坦,北侧用地存在一定的坡度,局部需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才可作为建设用地。中州渠从园区内穿过,是偃师市北部重要的泄洪通道。 项目厂址位于陇海铁路北侧,场地北高南低,中间存在沟壑,建设单位拟将厂区北侧高地推平至南侧,场地平整后适合本项目建设。

3.1.3地质、矿产 3.1.3.1地质 偃师市在地质构造上位于洛阳断陷盆地东部;大地构造处于中朝准台地西南部,华北中断坳西北缘——嵩箕中台隆西北部,嵩山背斜之北翼;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之嵩箕小区。地层出露较全,各期构造明显,并有相应的岩浆活动。 偃师市境内的构造形态历经多次造山运动的影响,地质构造发育十分复杂。南部山区为伊川郭嘉窑大背斜的北翼,区内表现为一系列向北倾斜的单斜地层。就其基底和盖层两大部分来看,前者为太古界登封群,下元古界嵩山群,后者为中元古界五佛山群,乃古生界地层。岩层倾向一般为东段略偏东,西段略偏西,倾角19~20度,境内褶皱及断裂构造比较发达。偃师市地区地震烈度为Ⅵ度。 北园地层出露较全,主要为古生界寒武系,各期次构造主要为上古生界二迭系。岩石为紫红色粉砂岩、石英砂岩夹页岩及灰白、褐黄色长石石英砂岩,粉细砂岩与紫红、黄绿色页岩、泥岩互层,与中上统石碳整合接触。不存在地震引发的地基液化、震陷问题,无人防工程,场地稳定,适宜建筑。 3.1.3.2矿产 偃师市在古地质史上为一浅海沉积地带,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沉积矿藏,如铝土矿、煤、石灰岩、白云岩、耐火土等。同时由于后来历次造山运动影响,形成各色各样的火成岩矿藏,如花岗岩、石英岩、钾长石等20多个品种。铝土矿经探明的有夹沟、焦村两大矿区,探明储量5200多万t;煤田储量为7.9亿t,经探勘地质储量约7亿t,可采储量达4亿t;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南部万安山区,全市总储量7亿t;石灰岩主要分布于南部浅山区,总储量10亿t;白云岩总储量在2~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广州发展鳌头分布式能源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MEP 国环评证:甲字第2801号 二○一二年八月

目录 1 拟建工程概况 (1) 1.1 工程基本情况 (1) 1.2项目规模及工程组成 (1) 1.3 主要工艺流程 (2) 2区域环境功能属性与评价标准 (2) 2.1 区域环境功能属性 (2) 2.2环境质量与污染控制标准 (3) 2.3 评价工作等级 (3) 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 3.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 3.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4) 3.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4) 3.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4) 4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5) 4.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5) 4.2 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5) 4.3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5) 4.4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5) 5.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6) 5 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6) 5.1大气环境 (6) 5.2声环境 (6) 5.3地面水环境 (7) 5.4地下水环境 (7) 5.5固体废物 (7) 5.6电磁环境 (8) 6 污染防治措施 (8) 6.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8) 6.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8) 6.3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8) 6.4地面水环境保护措施 (9) 8选址合理合法性分析 (9) 9综合结论 (10)

1 拟建工程概况 1.1 工程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广州发展鳌头分布式能源站项目 (2)项目建设地点:广州从化鳌头镇鳌头工业基地人和片区内。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1。 (3)项目性质:新建。 (4)项目总投资:20,000万元。 (5)项目规模:首期建设2台15MW级天然气热电联产机组,并预留二期扩建条件。拟建项目以天然气为燃料,对鳌头工业园区实施集中供热、供冷,投产后全厂总热效率达80%以上。主要建设内容包括2台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天然气高压站等。 (6)定员及班制:建设项目劳动定员40人,全年工作330天(约8000h),厂区不设员工宿舍。

环境情况调查报告3篇精选

环境情况调查报告3篇After reading or practice, get the feeling, and after reflection and summary,to guid the work or life. 姓名: 班级(单位): 日期:

环境情况调查报告3篇 温馨提示:本文是通过读书或实践后,对某个事件、某个现象、某个问题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性文章。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后套用。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下面是由笔者为大家整理的环境调查报告, 大家参考。 这几天, 我围绕我们周围的空气受污染的程度以及空气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调查。我根据珠海周围的环境特点和所发现的问题, 上网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来分析, 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受到了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工厂烟囱排放的黑烟, 机动车辆排出的尾汽。这些污染源排放出来的什么污染物呢?对人们的健康有什么危害呢?我查阅了有关资料, 懂得了许多有关空气污染的知识。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若是超过一定的标准, 就会危害人们的健康。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 说明空气良好, 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限值, 为一级优, 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一些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空气污染指数大于50, 小于100, 表明空气质量一般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限值, 为二级良好, 符合城镇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 防治大气污染, 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其主要途径有:工业合理布局, 搞好环境规划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生

2021年学校安全现状调研报告

学校安全现状调研报告 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集体场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必须有坚实的安全防范工作做保障,否则,不仅会破坏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甚至会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 该乡共有中小学7所,笔者通过对这7所学校的实地查看,以及对相关负责人的走访,对该乡中小学安全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 全乡义务教育阶段校舍建筑总面积23080平方米,危房703平方米,D级危房占校舍总面积的3.05%。xx年建淮中心小学、万圩中心小学、蚌山中心小学共维修校舍面积521平方米,新建校舍283平方米,共计投入28万元。xx年投入9万元维修三河尖初级中学校舍300平方米,投入7.56万元维修正和希望小学校舍252平方米。并规划投入26.08万元为三河尖乡直小学新建校舍567平方米。就总体而言,校舍安全状况较前些年有了明显的改观。目前多数学校已经告别了破旧不堪的老房子,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校园建筑造成的安全隐患正在逐步减少。 操场是学生活动和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在校园安全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xx年三河尖乡直小学新建了水泥地面的篮球场,并新建了环行跑道。新的操场使得学生的活动及体育锻炼多了些安全保障。但是,部分学校的操场还存在安全隐患:篮球架是用石头压住

固定在地面,看上去似乎摇摇欲坠;操场凸凹不平,有些地方还堆积有建筑垃圾。 安全有效的消防设施是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几年来,教育系统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对消防器材进行维修和更新,仅今年上半年就添置灭火器1000个,维修灭火器300个。现在各基层单位的灭火器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消防部门的规定。该乡唯一一所寄宿制学校—三河尖乡初级中学,校园学生宿舍都装有应急灯和安全通道指示牌,。但是有的学校楼房由于建筑年代比较久远,所以没有消防栓,而且因水压不够,建消防井也不起作用,消防隐患比较大,目前采取的硬件措施是增加灭火器数量。 xx年该乡对所有学校的电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废除了过去的老线路,同时更新了各种电气设备,消除了过去老线路的各种安全隐患。但是,各种用电器数量猛增,用电量大大增加,所以也要求我们不能放松警惕。通过实地查看,笔者发现有些学校的墙壁上的日光灯的开关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急需改进。 三河尖乡初级中学有在校生1756人,其中在校就餐的学生占多数,学校xx年新建了学生餐厅,采取私人承包的方式进行管理,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饮食卫生,经常就卫生问题召开承包者座谈会,强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一)

[模拟]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一)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自然植被样方调查要确定样地面积。一般情况下,草地、灌木林、乔木林的面 积分别取______。 A.<1m2 ,<50m2 ,<50m2 B.>1m2 ,>5m2 ,>50m2 C.≥1m2 ,≥10m2 ,≥50m2 D.≥1m2 ,≥10m2 ,≥100m2 参考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植被样方调查要确定样方面积。植物的样方调查和物种重要值:自然植被经常需进行现场的样方调查,样方调查中首先须确定样方大小,一般草本的样地在1m2 以上,灌木林样方在10m2 以上,乔木林样方在100m2 以上,样方大小依据植株大小和密度确定。其次须确定样方数目,样地的面积须包括群落的大部分物种,一般可用种与面积和关系曲线确定样方数目。样方的排列有系统排列和随机排列两种方式。样方调查中“压线”植物的计量须合理。 第2题: 某项目经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计算得出的项目评价区生态系统质量EO值为 58,按EQ值对生态系统进行分级,该区域应划入______。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参考答案:B

式中:EQ——生态系统质量; Ai——第i个生态特征的赋值;N——参与评价的特征数。按EQ值将生态系统分为五级:Ⅰ级100~70,Ⅱ级69~50,Ⅲ级49~30,Ⅳ级29~10,Ⅴ级9~0。 第3题: 根据初始瓶的溶氧量(IB)、黑瓶的溶氧量(DB)、白瓶的溶氧量(LB)测定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等于______。 A.LB-IB B.IB-DB C.LB-DB D.IB+DB 参考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净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第4题: 描述物种在群落中重要程度的指标是______。 A.样方数、采样频次和样方面积 B.相对密度、相对优势度和相对频度 C.种数、种类与区系组成 D.种类总数、样地总面积和样地总数量 参考答案:B

3声环境现状调查评价

5.3 声环境现状调查评价 5.3.1 评价范围内噪声敏感点现状调查 根据拟建项目工可资料及现场踏勘,本项目沿线共有10处噪声环境敏感点(均为村庄),其中主线有8处(均为村庄)和东宁连接线有2处(均为村庄)。 5.3.2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评价 (1)监测点布置 贯彻“以点代线”、“兼顾整体”的原则,根据路段、地形条件、距路距离、敏感程度等因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点进行噪声监测;在全线7处存在改扩建路段情况的声环境敏感点中选择5处(主线4处和东宁连接线1处)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和背景噪声监测,在全线3处新建路段敏感点中选择1处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背景噪声);设置1处衰减断面监测点位(帮宽段),1处24小时连续监测点位(帮宽段)。详见表5-3-1。

表5-3-1 公路沿线声环境监测布点一览表 序号中心桩号名称布点位置执行标准现状代表性备注敏感点监测 主线 1 K59+580-K60+640 (新建路段) 太平川村 路右/村庄临拟建公路第一排民宅窗 前1m,高1.2m处 2类/ 背景噪声 2 K68+640-K68+790 (帮宽段) 闹枝沟村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一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4a类 / 按大、中、小型车 记录双向小时车 流量,同时监测距 道路500m外不受 交通噪声影响的 背景噪声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三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2类 3 K74+100-K74+350 (帮宽段) 神洞村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一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4a类 闹枝沟村路右K69+950-K70+080(4a类区) 神洞村路右K73+960-K74+100(4a类区) 4 K85+600-K86+350 (裁弯取直新建段) 新城子沟村 路右/村庄临拟建公路第一排民宅窗 前1m,高1.2m处 2类/ 5 K90+130-K90+500 (帮宽段) 石门里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一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4a类 闹枝沟村路左K68+640-K70+200(4a和2类区) 新城子沟村路K86+640-K86+730(4a类区)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二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2类 东宁连接线 1 LK1+300-LK1+828 (帮宽段) 东宁镇蔬菜 二村 路左/村庄临公路第一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4a类石门里LK0+500-LK0+900(4a类区) 按大、中、小型车 记录双向小时车 流量,同时监测距 道路500m外不受 交通噪声影响的 背景噪声 LK1+060-LK1+822 (帮宽段) 路右/ 11层楼房的1、3、5、7、9、11 层面向公路侧窗前1m处 4a类/ 路右/ 11层楼房的1、3、5、7、9、11 层背向公路侧窗前1m处 2类 东宁蔬菜二村LK1+300-LK1+828(2类区) 石门里LK0+500-LK0+900(2类区) 衰减断面监测 1 主线K84+930 路左(帮宽段) 地形开阔,无其它噪声源影响处,分别设置距路中心线 20m、40m、60m、80m、120m 5个点位,距地面1.2m。 测定交通噪声随距离变化的衰减规律 24小时连续监测 1 主线K84+930 路左(帮宽段)在距路中心线40m处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

2017年环境情况调查报告

2017年环境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环境需要我们全部人一起来保护,增强环保意识,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参考。 这几天,我围绕我们周围的空气受污染的程度以及空气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调查。我根据珠海周围的环境特点和所发现的问题,上网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来分析,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受到了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工厂烟囱排放的黑烟,机动车辆排出的尾汽。这些污染源排放出来的什么污染物呢?对人们的健康有什么危害呢?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懂得了许多有关空气污染的知识。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若是超过一定的标准,就会危害人们的健康。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说明空气良好,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限值,为一级优,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一些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空气污染指数大于50,小于100,表明空气质量一般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限值,为二级良好,符合城镇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

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其主要途径有: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空气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应该怎么办呢?我建议: (1)搞立体绿化,扩大绿化面积,可以搞无土栽培。植物有过滤各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树林尤为显着,所以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 (2)解决燃料问题,尽量使用太阳能等无污染或污染小的能源。 (3)多组织宣传活动,咨询活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4)组织同学利用双休日到街道、市场、广场捡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今天的我们是明天社会的主人,保护和改善周围的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环保的有心人,注意节约资源,回收废品,多参加环保活动,多植树,多种花,做一个名符其实的环保小卫士吧! 更多* 2016环境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王宝仓

京沈客专TJ-9标三工区 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京沈铁路项目部自7月1日进场以来,制定了2014(2015)年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主任,党委书记、副经理、安全总监、总工程师为副主任,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委员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建立了安 全生产保证和监督体系,加强项目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为加强我项目部安全生产,做好各类事故的事前防范、事发应急响应、事中应急处置、事后恢复善后等应急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损失和影响,结合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结果,编制了《应急预案体系》;为了确保各类施工作业人员和各种设备操作、维护保养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正确的安全技术操作方法,实现作业行为标准化,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结合本项目部路基、桥梁、隧道和临建工程施工实际,收集整理编制了《安全操作规程汇编》。同时,随着工程进展,新工艺、机械设备的使用,不 断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内容,并对具体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制定了安全培训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推进实施;在每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针对施工现场实际的施工部位和具体的施工内容编制了安全技术交底。并在施工作业前,在施工现场将施工项目的作业点和危险点、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和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以及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等等讲述给作业人员,让一线作业人员了解和掌握该作业项目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减

少因违章操作而导致事故的可能。深入扎实开展“打非治违”活动,以强化预防、落 实责任、应急管理、基础建设为主要内容,坚持做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技能的各项工作,实现全年无人身死亡事故,无火灾、机械、设备损坏事故,无重大交通事故等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为零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新 建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JSLNTJ-9标三工区施工区域起止里程为 DK565+660.77?DK574+414.21,线路总长度8753.44m。含路基总长3892.89m;涵洞4座;桥梁5座,总长3210.55m,其中特大桥2座,大桥2座,中桥 1座;隧道1。1650m座,长担任该工区项目总监几个月以来,根据现场 的实际情况及自己平时的检查情况,我发现本工区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主 要存在以下问题:缺乏有效的安全运行机制。管理不规范,安全生产责 任制度落实不到位,(一)(二)监督检查体系不完善,人员数量和素质与其所承担的任务不相适应。 (三)对经济发展中新出现的安全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和应对能力,不能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四)安全专业人才严重缺乏,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安全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同时没有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安全管理工作只能在低水平徘徊,这将不利于安全事业的发展。 (五)安全教育培训不严格,特别是对农民工、临时工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是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很多时候不是缺少必须的安全认证、安全培训,就是应付差事走形式,甚至花钱买证的现象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安全教育培训有的部位对进另外,不严格是导致“人失误”

环境污染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我们周围环境的调查资料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环境的恶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如何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地球上每一个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2l世纪的地球公民,我们有责任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以下是实地调查出来的报告: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是:1、公共厕所排出的粪便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让人恶心。2、工厂排出的废水又黑又臭,还浮着一些秽物。3、工厂排出的废气很刺鼻,会散发到小镇的各个角落。4、化肥厂排出的气体中含有粉尘、铅、煤灰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5、公园的草坪上常有游人丢弃的垃圾,既不卫生,又影响市容。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是:废水、废气、粪便、腐肉、塑料袋、木筷,垃圾等。 污染物对环境和生物有很大的危害:使空气变得浑浊,对人的肺部有很大危害;生活垃圾处理不好会滋生细菌,严重影响人的健康;污水会影响生活水,直接侵害人体。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目前的环境有些忧虑呢?对,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保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废弃电池和塑料袋要处理好;多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污染水源据报道,中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我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它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与我们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棘手问题。垃圾不仅造成公害,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每年年产1.5亿吨的城市垃圾中,被丢弃的“可再生资源”价值高达250亿元!北京市现日产垃圾13000吨,全年生产495万吨,而且每年将以8%的速度递增。我国目前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除露天堆放外,还有卫生填埋,这种方法

学校安全现状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4404-12 学校安全现状调查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学校安全现状调查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 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修改和使用。 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集体场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必须有坚实的安全防范工作做保障,否则,不仅会破坏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甚至会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 一、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 该乡共有中小学7所,笔者通过对这7所学校的实地查看,以及对相关负责人的走访,对该乡中小学安全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硬件 1、校园建筑设施 全乡义务教育阶段校舍建筑总面积23080平方米,危房703平方米,d级危房占校舍总面积的3.05%。XX年建淮中心小学、万圩中心小学、蚌山中心小学共

维修校舍面积521平方米,新建校舍283平方米,共计投入28万元。XX年投入9万元维修三河尖初级中学校舍300平方米,投入7.56万元维修正和希望小学校舍252平方米。并规划投入26.08万元为三河尖乡直小学新建校舍567平方米。就总体而言,校舍安全状况较前些年有了明显的改观。目前多数学校已经告别了破旧不堪的老房子,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校园建筑造成的安全隐患正在逐步减少。 2、操场改造 操场是学生活动和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在校园安全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XX年三河尖乡直小学新建了水泥地面的篮球场,并新建了环行跑道。新的操场使得学生的活动及体育锻炼多了些安全保障。但是,部分学校的操场还存在安全隐患:篮球架是用石头压住固定在地面,看上去似乎摇摇欲坠;操场凸凹不平,有些地方还堆积有建筑垃圾。 3、消防设施 安全有效的消防设施是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 评价项目紫金山铜矿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其 中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并伴有植被破坏、土层扰动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与影响矿区生态的问题。 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确定的评价项目有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紫金山铜矿正常情况下的废水排放量为5700~12300m/d,主要污染物有pH、Cu、3Pb、Zn、As 和Cd,排入的地表水体为汀江。汀江年均流量为185m/s(属大河),3水质按Ⅲ类标准控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地表水 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评价内容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废水正常和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选冶废水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 评价因子 (1)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pH、Cu、Pb、Zn、As、Cd。 环境质量现状. 由表4-5可知:汀江及旧县河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说明汀江及旧县河的水质情况良好。%,2002)“Ⅲ类标准”要求,其达标率为100-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

1.1预测模式选取 由于在铜矿排入汀江处建有金山电站,堆浸场废水排入金山电站库区内,520m 中段废水排入发电站下游的汀江,故评价分排入库区和汀江两种情况进行预测,同时考虑金山电站发电期(非发电期)水文情况。 (1)汀江: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岸边排放),混合过程段的长度计算采用(2)式。 M =(0.058H+0.0065B)(gHI)1/2 y 式中:C —预测点污染物浓度,mg/L ; (x,y) Q —废水排放量,m/s ; 3p C -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 p C —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 h x —预测点距排放口的距离,m ; y —预测点距岸边的距离,m ; B —河流宽度,m ; u —河流中断面平均流速,m/s ; M —横向混合系数,m ;/s 2y H —河流平均水深,m ; a —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m ; I —河流坡降; g —重力加速度,取9.81m/s 。 2 (2)金山电站库区:预测模式选用(3)式。 式中:符号含义同前。 )汀江:完全混合段采用河流完全混合模式(3) +Q+CQ/(QC =(CQ hhpphp 式中:符号含义同前。 参数选取1.2 )按导则中推荐的经验公式求取。横向混合系数(M y 水文参数1.3 水文基本特征(1)、/s ,多年日平均最大流量4090m 据上杭县水文站资料,汀江年平均流量186m/s 33 ,年平均含沙993.3mmm ,年平均径流深度,年径流量58.49×108.45m 最小流量/s 338 1370kt 。,年平均输沙量量0.25kg/m 3 旧县河为境内汀江第一大支流,发源于连城莒溪白眉山北麓,经新泉进入上杭县境内,流经南阳、旧县、临城三个乡,在临城乡九州村汇入汀江。上杭县境内流,1090m/s 多年平均流量47.3m/s,多年日平均最大流量域面积716km ,河长45.38km ,323 /s 。最小流量2.23m 3 ,0.0012m/m ,坡降为50m ,平均水深为0.77m 汀江水文基本参数:枯水期河宽为 。0.0026m ·s 粗糙率为-1/3 金山水电站对汀江水文的影响(2),死m ×10100.55×m ,调节库容0.264金山水电站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3388 4.95km 。m0.28×10,正常蓄水位设计水库面积库容238不发电时22:00,和5:00~金山电站正常情况下放水发电时间为每天8:00~12:00 丰(个小时电站下泄流量为零。雨季~13:0014:00,即在一天中有11~间为23:007:00和 24小时放水发电。水期)整天年最枯月平均根据金山水电站的发电情况,本评价考虑最不利情况,选择近10 1。—/s 流量16.7m 作为上游来水量,相应的水库出流(根据径流调节)详见表5 3

学校安全现状调查报告调查研究.doc

学校安全现状调查报告_调查研究 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集体场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必须有坚实的安全防范工作做保障,否则,不仅会破坏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甚至会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 一、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 该乡共有中小学7所,笔者通过对这7所学校的实地查看,以及对相关负责人的走访,对该乡中小学安全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硬件 1、校园建筑设施 全乡义务教育阶段校舍建筑总面积23080平方米,危房703平方米,D级危房占校舍总面积的305%。2006年建淮中心小学、万圩中心小学、蚌山中心小学共维修校舍面积521平方米,新建校舍283平方米,共计投入28万元。2007年投入9万元维修三河尖初级中学校舍300平方米,投入756万元维修正和希望小学校舍252平方米。并规划投入2608万元为三河尖乡直小学新建校舍567平方米。就总体而言,校舍安全状况较前些年有了明显的改观。目前多数学校已经告别了破旧不堪的老房子,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校园建筑造成的安全隐患正在逐步减少。 2、操场改造

操场是学生活动和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在校园安全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06年三河尖乡直小学新建了水泥地面的篮球场,并新建了环行跑道。新的操场使得学生的活动及体育锻炼多了些安全保障。但是,部分学校的操场还存在安全隐患:篮球架是用石头压住固定在地面,看上去似乎摇摇欲坠;操场凸凹不平,有些地方还堆积有建筑垃圾。 3、消防设施 安全有效的消防设施是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几年来,教育系统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对消防器材进行维修和更新,仅今年上半年就添置灭火器1000个,维修灭火器300个。现在各基层单位的灭火器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消防部门的规定。该乡唯一一所寄宿制学校—三河尖乡初级中学,校园学生宿舍都装有应急灯和安全通道指示牌,。但是有的学校楼房由于建筑年代比较久远,所以没有消防栓,而且因水压不够,建消防井也不起作用,消防隐患比较大,目前采取的硬件措施是增加灭火器数量。 4、电路改造 2006年该乡对所有学校的电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废除了过去的老线路,同时更新了各种电气设备,消除了过去老线路的各种安全隐患。但是,各种用电器数量猛增,用电量大大增加,所以也要求我们不能放松警惕。通过实地查看,笔者发现有些学校的墙壁上的日光灯的开关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急需改进。 5、学校饮食安全 三河尖乡初级中学有在校生1756人,其中在校就餐的学生占多数,学校

第3章 环境概况及环境现状评价

第3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 自然环境基本概况 3.1.1 区域位置 吉安市区地理位置在东经114o48′~115o7′,北纬27o9′30″~27o17′50″内,距省会南昌219km。阳明大桥位于吉安市区内的阳明大道由西向东的延长线上,跨越赣江;河东堤位于吉安市区的河东开发区,参见附图一(项目地理位置图)。 3.1.2 地形、地貌、地质结构 项目位于赣中南丘陵地区中吉泰盆地的北部,地势周高中低,盆地内以冲积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区内零星分布着低丘岗地,地面高程在40~100米,区内最高点高程为106.48m,最低点高程为48.4m,呈波状起伏,整个城区东高西低,向赣江倾斜。本段赣江河道在防洪堤内流向NNW至N至NE,河两岸是漫滩和Ⅰ、Ⅱ级阶地分布区。 项目周围处于吉泰断陷盆地中,基岩多为第四系覆盖。根据区域地质构造资料,离项目最近的一条深大断裂为赣江大断裂,它北起湖口,经新建、新干至吉水,为吉(安)~泰(和)盆地红层所覆盖,据区域地质构造资料,该断裂离项目区较远,且属白垩纪以前的老断层,近期无活动迹象,对项目建设无不利影响。 3.1.3 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沿线地区均小于Ⅵ度区,桥涵及其它构造物均可不考虑抗震设防。 3.1.4 水文 赣江是江西省的第一大河,河道在青原、吉州区境内呈圆弧形,从禾水汇入口由西北转正北,再转北东向流出吉安市,河床一般宽600~800m,最宽处近1000m,河床高程一般在38.8~42m,枯水期水位在41.3~42m。赣江西岸筑有赣西堤、禾埠堤,河东未设防。赣江通航要求为规划三级通航。 赣江4~9月为汛期,5~6月为主汛期,赣江洪水由暴雨形成,4~6月大气环境活跃,冷、暖气流交会,形成历时长,范围大的峰面雨,产生的洪水往往造成赣江中上游峰高量大的大洪水,7~9月为热雷雨,形成的暴雨范围小,一般仅对赣江支流会造成大洪水,对主流影响较小。吉安市水文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8800m3/s(1968年6月25日),实测最高洪水位为52.58m(1962年6月29日)。 3.1.5 气候条件 吉安市属中亚热带丘陵山区季风气候,具有冬春阴冷,夏热秋燥,初夏多雨,伏秋干旱,云系多,光照少,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8.3℃;年极端最高气温达47.2℃,年极端最低气温-8℃。无霜期年平均280天,多年平均日照时间1390小时,

关于校园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校园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内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访问,对第一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以了解大学生对校园安全的认识,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善意见。 调查报告正文: 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问卷调查后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了 解校园安全状况,分析校园安全的各个方面,找出薄弱环节,通过 努力改善校园安全状况,,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校 园安全问题是一个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个学生,使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是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校园安全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并且已干扰了高校的正常办学秩序,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努力维护高校长治久安,为高校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安全的环境。 大学生代表着朝气和希望,大学校园自然也是一个富有活力的地方,但大学校园并不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伴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社会化的发展,高校的安全事故也是屡屡发生,进入人们的视线。

随着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高校在校大学生大幅增加,社会化不断提升,给高效安全工作带来空前挑战,学生自杀、公寓失火、宿舍盗窃、食物中毒、校园暴力等高校校园安全事故频发,造成很多负面影响,成为影响高校乃至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 面对安全问题,我觉得学生本身要注意安全,不要太晚回校,最好和几个朋友结伴而行,以便相互照顾,在校内、校外,不要去太偏僻的地方,晚上出行要尽量在光亮的地方行走。 学校要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在校内要加强巡逻,维护校园安全,对校外人员进出要按照规定进行登记,不让校外人员随意进出,同时要提高治安人员的职业素质,增加行业责任感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学校要加强校园安全问题宣传教育,从问卷调查中反映出在校大学生的治安常识和技能缺乏,学校要着眼于现状,通过安全讲座等形式尽量多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同时,也要注意校园安全的宣传力度,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是校园安全观念深入人心。 安全校园,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也离不开学生的支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打造安全校园。在校大学生安全意识有待加强,缺乏防范意识和警觉性。在公共场合,仍有部分同学太过于大意,为方便并不随身携带自己的财物,从而发生失窃事故。而且大学生对于治安常识和技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在遇到人身财产问题时,不能很

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4.1.1监测点布设 根据当地气象条件、评价级别及区域环境特征,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位共布设4个。具体监测点位见表4-1。 表4-1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位布设一览表 4.1.2 监测因子 监测因子为环境空气中的SO2、NO2、TSP和PM10。 4.1.3 监测时间及频率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由邓州市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9月23日~29日进行,连续监测7天,同时记录了监测时的气象状况(风向、风速、气压、气温)。现状监测因子及频率具体见下表4-2。 注:每次监测的同时观测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要素 4.1.4 监测分析方法 具体监测分析方法见表4-3。

表4-3 环境空气质量分析方法及检出限 4.1.5 评价方法 采用标准指数法对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Pi=Ci/Si 式中:Pi——i污染物的单因子污染指数; Ci——i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m3; Si——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 4.1.6 评价标准 环境空气中SO2、NO2、PM10、TSP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二级标准,具体见表4-4。 表4-4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标准

表4-5 环境空气监测数据一览表 4-3

4-4

4.1.7 监测结果与分析 根据监测报告,各监测点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见表4-5。 根据表4-5监测数据分析可知,监测点的环境空气的SO2、NO2、PM10、TSP、监测值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表1二级标准。 4.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2.1监测断面布设 本次环评监测布设2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监测断面(功能、方位和污染源的距离)的布设见表4-6及图4-1。 表4-6 地表水监测断面布设情况表 4.2.2监测项目、监测时间及频率 地表水质量现状监测由邓州市环境监测站2014年9月23日~25日进行,监测项目、监测时间及频率见表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