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宽容心包容犯错误的孩子
用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用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宽容是一种美德,它能让人们更加和善、更加包容。
对于孩子们来说,宽容更是一种珍贵的品质,因为他们需要这样的信念和态度来接受自己,理解他人,和解决问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用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感受到爱与理解,从而培养出积极的品质和态度。
用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意味着我们要接纳他们的不同。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
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不把他们都一概而论,不要期望他们都按照同样的标准来发展。
我们要用宽容的心态来看待孩子的差异,让他们能够在自己独特的光芒中绽放。
用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意味着我们要理解他们的需要和情感。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扰,他们需要理解和支持。
我们应该用宽容的心来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困扰和焦虑,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无论是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还是在人际关系中遭遇挫折,孩子们都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关心,我们应该用宽容的心态来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爱。
用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意味着我们要给予他们成长的空间和自由。
孩子们需要自由探索和发展,他们需要有机会去尝试和犯错。
我们应该用宽容的心态来包容孩子们的错误和过失,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和学习的空间。
我们也要给予他们成长的自由,让他们有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优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宽容的心态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行。
用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意味着我们要以身作则,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榜样。
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自己也需要用宽容的心态来对待自己和他人,以此来影响孩子。
我们要用宽容的心来对待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挑战和困难。
我们也要给予他人宽容和理解,不要轻易批评和指责,而是用理解和关怀来帮助他人。
这样,我们就能成为孩子们的榜样和引导,教导他们用宽容的心态来对待自己和他人。
【邂逅美好】用宽容和爱感化犯错的学生

【邂逅美好】用宽容和爱感化犯错的学生用宽容和爱感化犯错的学生卷首语新教育倡导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赏识者,我们要本着一颗爱心真正地去赏识每一个学生。
因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可贵的、与别人不一样的一面,我们要善于发现、懂得欣赏,哪怕是点滴的进步。
只有用宽容和爱才能感化犯了错误的孩子,才能轻而易举地走进他们的心灵。
人活在世上,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在我们身边的人谁没有犯过错误呢,学生本身是未成年人,犯错误更是在所难免。
我认为:小孩子和大人相比,最大的资本就是允许犯错误,而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减少学生的错误。
既然这样认为,那么在我们的学生犯错误时,我们就不用声嘶力竭地骂学生了。
我班李顺豪同学以前作业经常不做,记得刚开学时,课代表又向我报告全班只有李顺豪同学作业没做。
我想如何处理这件事呢,如果课堂上直接呵斥,批评他,只能使师生关系更加紧张,使他更加反感语文课。
上课了,我来到教室,大家端端正正坐在座位上。
我看了李顺豪一眼,发现他正紧张地低着头不敢看我。
我说:“昨晚大家的作业做得很好,但是李顺豪同学没做。
”我发现他的头更加低了,“那么大家想知道他没做的原因么?”“想”大家异口同声,“那是因为我给他布置了别的作业,并且他做的也像大家一样好”,这时我偷看了李顺豪一眼,我看到他的眼神中先是迷茫,然后充满了感激。
这节课他表现得相当好,下课了我把顺豪叫到办公室对他说:“顺豪能说一下为什么没做作业吗?”“我昨晚上和哥哥玩的太晚了所以没做。
”“那今晚的作业能做完吗?”“能”他说道,我接着说“今天老师没有在教室批评你作业的事,是因为你这一段上课表现很好,回答问题积极,但是一个真正优秀的学生,作业应不应该按时完成呢?”“应该。
”他斩钉截铁地说。
第二天他的作业破天荒地交了!后来我不断地给他鼓励,给他信心。
现在的他呀,作业做得很好,是他们小组的进步之星呢。
教学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认为,转化后进生,首先,需要教师有一颗博爱的心,用爱心呵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犯错误的学生;其次,要求教师有耐心,用耐心引导学生改正错误,进而使学生少犯错误,并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最终使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用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用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宽容是人类最基本的美德之一,也是一种善良、宽厚和谅解的态度。
对于孩子们来说,宽容更是一种关爱和教育方式。
宽容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们的需求和成长过程中的挑战,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所以,我们应该用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要理解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性格、兴趣和能力。
我们不能用同一标准衡量每个孩子,而是应该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理解他们的特点和需要。
有些孩子可能天生就比较活泼好动,有些孩子可能比较内向、害羞。
我们要用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和尊重他们,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发展的空间。
不要强求孩子们都变成一个样子,而是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健康发展的能力。
宽容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孩子们的错误和挑战。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犯错误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一部分。
我们要用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和包容他们的错误,并引导他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可以和他们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引导他们思考正确的行为方式,并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宽容和谅解,我们能够建立起和孩子们之间的信任和亲密关系,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宽容的心态有益于培养孩子们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
孩子们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未来。
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要通过宽容的心态引导和教育孩子们,培养他们正确的品德和价值观。
当孩子们犯错或做出不当行为时,我们不要对他们进行过度批评和指责,而是要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错误,并引导他们明白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通过宽容和谅解,我们能够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
以宽容心态对待孩子的错误

以宽容心态对待孩子的错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的错误。
宽容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正确理解错误的本质、培养宽容心态的方法以及宽容心态对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以宽容心态对待孩子的错误。
一、正确理解错误的本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错误抱有消极的态度,认为错误代表着失败和不良品质。
然而,错误实际上是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部分。
孩子犯错误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好,相反,错误是孩子在探索世界、学习知识和培养技能的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部分。
正确认识错误的本质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处理孩子的错误,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
二、培养宽容心态的方法1. 充分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在犯错时通常会感到自责和焦虑,这时家长要以理解的态度和孩子沟通,不断传递积极的能量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支持。
2. 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意见:在纠正孩子错误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倾听他们的解释和思考,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能够提升孩子的自尊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家长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错误,并在孩子面前坦诚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不仅能够教育孩子正确看待错误,还能够树立良好的榜样。
4. 提供正确的反馈和指导: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原因和后果,并引导他们思考改正错误的方法。
三、宽容心态对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1. 增强自信心:宽容的态度能够让孩子感到家长对他们的肯定和支持,使他们更加自信。
这种自信心将激励孩子积极尝试,勇于面对困难,不断发展自己的潜能。
2.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宽容的心态鼓励孩子面对错误,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并提供改进的机会。
这样,孩子将逐渐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出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宽容的心态帮助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起坦诚、互信的关系。
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

对人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而对孩子宽容,则不仅是美德,还是一种教育艺术。
在工作中,我发现:有时孩子犯错误并非是有意的。
有时是出于好奇或无知。
因为孩子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时老师需要从心底里宽容孩子的过错。
我以前总是要求每一个孩子做得一个样,上课时都必须像一座钟似的坐在座位上,不准乱动,课堂上常常因为学生坐不住而发脾气。
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孩子进行“修剪”,这样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发展。
那么怎样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呢?一、包容学生的错误,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按实际情况给予宽容,为孩子的错误行为找出合适的理由,让孩子有台阶可下,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为孩子的错误保守秘密,从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二、指出学生的错误,给予正确的引导。
宽容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而不是置之不理,更不是包庇纵容。
所以,老师要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今后怎样改正,这样孩子才会心悦诚服地改正缺点。
三、允许孩子的行为反复,以爱已之心爱人。
反复性是青少年的特点之一,是其心智发展不成熟的反映。
因此,宽容不是一次性的行为,不能以为孩子犯了错就不再宽容了。
孩子的行为有所反复,这时就更需要老师保持一颗宽容、善待孩子的爱心。
其实大多数学生犯了错误,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哪怕这个学生是教师和同学眼中的差生。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
”哲人之言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
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让我们在工作上心存宽容,关爱每一个学生吧。
1. 宽容是一种信任一天,一名学生家长向教师汇报说他的孩子新买的球拍被偷了,要求老师在班级里好好查一查,把小偷揪出来,好好教育教育。
教师听了并没有立即展开调查,而是请学生讨论该如何找这幅球拍,结果有名学生说应该把全班同学的书包、抽屉都搜一遍。
对此,学生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此时教师及时引导,让学生开场辩论会。
以宽容的心对待犯错误的学生

以宽容的心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去年的9月的某一个星期二的第四节课是我的英语课,和往常一样,复习、提问、讲课等,这是每天都要进行的教学步骤。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我突然发现班上倒数第三排的一个女生黄某在玩手机,因为她玩得比较入迷,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
当时我没点她的名字,打算轻轻地走到她旁边,但在我走到她身边前,她的同桌早就提醒她,马上叫她收起来,我叫她下课把手机给我。
她用眼睛瞪着我,还有点不服气。
说她根本没玩手机,态度非常恶劣.接下来,当我在讲课时,她就在跟旁边的同学小声说笑.看到此情况,我一下子火了, 大骂她一顿,谁知她的一位好友也帮她顶撞我, 其他同学就好像在看表演.下课后,我把她俩叫过来,我问黄某:“刚才课堂上发生什么事,为什么你课堂上玩手机还不承认?”接着,我问潘某,刚才课堂上你帮忙骂老师,是不是因为你有正义感,朋友间感情好?你觉得你这样做是帮朋友了吗?你们知道该如何对待老师,对待长辈呢?......最后她俩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且说了声: “对不起,老师.我们以后不会这样做啊.”这堂课上的突发事件是我新当班主任的第二个月遇到的,我觉得自己处理得不够恰当.反思:课堂上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应把学生看作有独立人格的人,以平等的眼光和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尤其是对待那些违反班规或课堂纪律的学生。
粗暴简单的批评、惩罚会像一把刀子伤害他们的自尊。
用爱心和智慧给学生一个走出错误的台阶,用宽容去呵护他们的自尊,则会让他们改变,从而实现师生间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一味地批评责骂学生只会导致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地僵硬,批评不是教育的目的.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目的是期望学生获得教益,有所长进,而不仅仅是宣泄自己的情感.从这一层讲,单凭感情用事,我们的行为结果与行为目的很可能会背道而驰.人们做错了事,受到惩罚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关于教育学生,很多时候,宽容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 曾经有人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诠释宽容: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宽阔无比。
以包容的心来看待孩子犯错

以包容的心来看待孩子犯错
何圭品儿子昨天犯错了,在苏宁电器商场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碰翻了一台陈列的饮水机,被商场销售员带着找上门来见家长。
看到儿子一脸诚惶诚恐的模样,带着儿子一起去看了现场,销售员一边指着被摔乱的饮水机一边讲述他们几个小伙伴的劣迹,在问了儿子确认是他碰翻后,对儿子的过失行为我向销售员作了道歉,并承诺协调返厂维修或全价购买。
处理完毕,还没骂儿子,他可能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眼泪开始止不住的往下掉。
见此情景,想着儿子是过失犯错,没有批评他,只是摸着他的头告诉他,做错了事情不要哭,哭不能解决问题,做错了事情要勇于承担责任,即使不是故意的,损坏别人的东西也是要赔偿的,做错了就要吸取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回到家里,向他妈妈报告了事情的经过,他妈妈忍不住数落了他几句,让他面壁思过,儿子去到房间一个人呆在墙角。
良久,仍是泪水涟涟,见状,我去安抚他:“做错了事情还哭啥哭啊?”没想到儿子来了句,“我才第一次犯错唉!”
听到儿子似有些委屈的回答,我说:“正因为是第一次犯错,所以爸爸才没有骂你啊,你妈妈批准你两句,你还不服气,难道你做错了事情还想要别人表扬你不成?”
嘴上如是说,心里却在想,孩子在已意识到错误的情况下,做父母的再加批评和责骂确实是毫无益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不说孩子,就是大人尚且如此。
所以在孩子犯错后,我们要根据孩子犯错的性质来加以区别对待,如果是犯了一些原则性的错误,我们要给孩子严惩和教训,要让孩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对于一些过失性的犯错,基于孩子的天性,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并以一颗包容的心来宽恕孩子,引导孩子知错能改,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宽容犯错误的孩子,但不纵容

在家庭教育中宽容是指孩子做了错事以后,家长以一种宽大的胸怀接纳孩子的过失,并不去计较追究,只是及时地、技巧性地引导、提醒、启发,使孩子的内心深处受到自责,感到悔恨,促使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纵容则是对待孩子的错误和不良习惯,家长不是进行批评教育,而是鼓励、表扬,纵容孩子天马行空、我行我素、一错到底。
实践证明,学会并利用宽容的教育方法要比纵容孩子的教育方法好得多。
小亚在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和妈妈说过这样一件事:班级开班会,老师让大家说说自己都做过什么不对的事,比如拿过别的同学的东西等。
小亚很自豪地继续对妈妈说,自己曾拿过同桌同学的一块橡皮,很好看,在班会上还给同学了,老师还当场表扬了自己。
妈妈心里很奇怪:孩子并不缺少什么,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在班会上自己承认了,还以受到老师的表扬为荣,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和孩子爸爸商量后,取得一致的意见:孩子还不懂得拿别人的东西这件事本身就不对,是不应该做的;在班会上,自己承认了错误,承认错误本身是对的,但事情的前提是自己做错了事,不应该因为这件事受到老师的表扬而感到自豪。
小亚的爸爸妈妈并没有声色俱厉地批评孩子,也没有表扬孩子,而是借用后来生活中的一些事,来让孩子明白了这个道理。
对孩子宽容,就是不能过度批评孩子。
孩子犯的多是无心之错。
即使是故意犯错,孩子也没有想到有多么严重的后果,只是觉得好玩、有趣。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只要指出问题的本身就行了,不要过分地夸大错误的性质和危害,以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形成对外部世界的恐惧,造成不敢大胆做事、缩手缩脚。
父母对待孩子宽容,绝不等于放纵,也不等于对孩子犯的错误不闻不问。
这里所说的宽容,是指父母对孩子所犯一般性错误行为暂时不做指责和批评,经过父母和孩子双方冷静思考后,再来共同确定或者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父母对孩子宽容的教育方法,就是要求父母对孩子的过失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再发表意见。
这种后处理的办法既体现家庭教育的正确性,同时也给孩子留有审视自己正确与否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宽容心包容犯错误的孩子
低年级的学生常会犯一些小的错误,如上课迟到、课上说小话、作业不认真、课间喜欢追逐等。
面对犯了错的学生,以前常常疾言厉色地训斥,还动辄罚站罚抄,甚至请家长。
这么做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好。
可实际效果如何呢?学生挨骂受训,不仅不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反而将好心当成了歹意,心里怨恨老师,甚至“明知故犯”,和老师唱对台戏。
师生关系恶化。
我想,与其这样,不如老师换一种眼光来看待学生的这些错误,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包容这些错误。
告诉他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久而久,相信犯错误的孩子会越来越少!另外,我们还要从正面树立榜样,让错误逐步消失。
比如:铃声响了,班上孩子仍在唧唧喳喳的吵闹着,惟有一个孩子坐好了,这时,,我说:“表扬某某某孩子坐得特别端正!”相信其他孩子马上也做好了。
早读时,班上只有几个孩子在认真读,大部分孩子还没有从朦胧的睡意中意识过来,我及时表扬“某某某声音最宏亮,奖励红花一朵!”班上的声音顿时亮了起来。
我们班有个男孩子黄子涵,特别调皮,自由散漫,不守纪律,很让人头疼。
课间喜欢僻静;根本不听老师的管教。
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找黄子涵的姐姐了解情况,原来父母经常不在身边,是爷爷奶奶照顾他,由于爷爷奶奶过分溺爱,犯了错误不仅不批评反而护着他,导致子涵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对子涵这样的学生我以宽容大度来对待。
在课堂上,他有时不听课,趴着睡觉;有时钻在课桌底做自己的事情,回答问题不举手,大声喊,对他的行为我是不予理睬,让他觉得无趣,渐渐改掉这些恶作剧。
后来有一次,我就让他帮我发作业本,没想到他干得很认真,我在班里大大的表扬了他,他很高兴。
从此,子涵主动帮我干一些活,同时我总要对他进行一番教育,课后与他聊天,慢慢地他能听进我的话了,言行没以前那么不懂事了,渐渐在朝好的方向转变。
我在与子涵触的过程中,发现他还是喜欢学习的,但又苦于学习有些枯燥不肯努力。
他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喜欢引起老师的注意,所以在课堂上表现的那么与众不同。
通过努力,现在他有了小小的转变,成绩也逐渐进步。
作为教师,每天都应以一种宽容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从心底去赞美学生,多了解学生,多接近学生,多听听学生的心声,用宽容的心去打动学生,多疏导、少堵截。
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