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的亚文化

合集下载

日本动漫传播和中国的动漫亚文化

日本动漫传播和中国的动漫亚文化

62一、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和兴旺日本是世界文化产业第二大国,日本国民十分喜爱漫画,漫画文化非常发达。

据日本三菱研究所的调查,日本有87%的人喜欢漫画、有84%的人拥有与漫画人物形象相关的物品。

 日本有一个著名的口号:“让三岁到八十岁的人都有漫画看”,由此可见漫画在日本受欢迎的程度。

而据90年统计,日本有漫画周刊、半月刊78种,月刊2246种,共2324种。

每月出版漫画单行本约300种。

全年漫画书刊销量为35,8892,0000,0000册,占全部书刊总销量的45%。

漫画读者的年龄结构,从幼儿到40岁左右的中年人。

漫画在日本超乎寻常的流行,有历史的原因,也与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紧密相关。

漫画艺术在日本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木版印刷技术被发明之后,图画就成为一种大众传媒手段,日本人养成了利用画面来讲故事的习惯,有证据表明这就是动漫在当今的日本社会风行的源头。

由漫画、动画、图书、音像制品和特许经营周边产品在日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产业链”,推动着日本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从经济角度看,动漫不仅早已成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产品,动漫产业更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

2002 年,全球动画产业的产值是268 亿美元,2003 年是 310 亿美元。

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2003 年日本对美国动画出口产值达到43.59 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四倍[1]。

而另一方面,在动漫文化成为主流文化之一的日本,在其兴起之初,它也曾经只被看作某种娱乐的工具,而非什么文化,因为日语中的文化是专门指称主流文化的。

但是随着日本动漫在外国的广受欢迎,日本动画界出于长期发展的考虑,首先将动漫升格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并将它作为传播日本文化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动漫作品在近来的50年中,成为了继日本绘画、日本音乐、日本电影之后的最成功的日本文化代表之一,扬名世界。

日本经过五十多年的磨练和积累,从开始的同人志形式发展到今天的企业化规模,从技法和表现手法上形成了日本风格漫画体系,并对世界漫画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萝莉现象:一种值得警惕的动漫亚文化

萝莉现象:一种值得警惕的动漫亚文化

萝莉现象:一种值得警惕的动漫亚文化作者:骆君来源:《内蒙古教育·理论研究版》2008年第06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我国文化交流、文化产品进口日益增多和频繁,在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社会发展和青少年教育方面的新问题。

日本动漫作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我国,就受到青少年的青睐和追捧,越来越多的日本动漫作品占据荧屏,越来越多的日本动漫形象深入青少年心灵,甚至开始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

一些动漫作品对青少年的励志作用与积极影响我们当然不能视而不见,但是许多动漫作品中的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内容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动漫亚文化现象需要我们高度关注。

近些年在我国青少年中流行的萝莉现象,就是一种值得警惕的动漫亚文化。

一、萝莉的出现和发展萝莉一词来源于伏拉地米尔·纳波科夫(Vladimir Nabokov)的小说以及同名电影《洛莉塔》( Lolita,又名《一树梨花压海棠》),描述了一个中年男子迷恋一位12岁少女最终导致自我毁灭的故事,小说和电影因其阴暗而声名大振。

从此,Lolita成为了集天真、挑逗、明亮、邪恶、成熟于一身的性感美少女的代名词。

萝莉(loli)传入动漫业发达的日本后被“发扬光大”,成为了日本动漫作品中的重要元素,诞生了很多大受欢迎的萝莉动漫作品。

最初的萝莉动漫作品以造型可爱的孩子作人物形象是为了使内容更为简单易懂,更好地向读者展示其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但这种纯真漫画后来越来越色情化,恋童成分的比例越来越大,以至于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动漫迷类型——萝莉控(Lolicon)。

萝莉控,专指那些会对小女孩产生妄想的人,那些会对年纪轻、未发育、天真无邪、惹人怜爱的可爱女生产生欲望和兴奋的人。

萝莉现象实质上是一种恋童现象。

萝莉作为一种被恋对象,有着相对固定的服饰和形象,其主要特点是为了突出可爱和性感。

萝莉服饰类似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宫廷服饰,上面缀满层层叠叠的花边和蕾丝,并且分为两大系列,分别是“光”与“闇”。

日本亚文化

日本亚文化

日本亚文化浅谈摘要:近年来,针对日语词汇大量被汉语引进这一现象,很多学者做了深入的研究。

但以往在研究语言的过程中,研究者往往忽视了意识形态在实际语言活动中对语言结构系统的持续渗透,巴赫金提出将语言符号与个人行为,具体语境和意识形态结合起来,从语用学维度分析词语的具体含义和使用规律。

笔者在本文中将尝试阐述日本动漫亚文化对日语与汉语的影响,旨在探求亚文化的蓬勃发展背后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日本动漫;亚文化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09-01一、引言中日两国的交往源远流长,中国的《隋书》里记载“大业三年,其王多利思比孤遣使朝贡,使者曰: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这是“有史以来,日本第一次正式派人来和中国订交”。

自此以后,日本展开了向中国学习的一段历史。

但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在中日文化交流领域,开始出现了逆流的现象。

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以及语言交流中,中国方面开始更多地接受日本文化以及语言的影响。

有数据现实,现代汉语中仍在使用的社会和人文方面的名词以及术语中,由日本引进的竟高达70%之多。

这些词传入汉语后,被吸收成汉语自己的词汇,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增强了汉语的表达形式。

二、日本动漫亚文化亚文化,亦称“副文化”“小群体文化”。

因社会或自然因素而形成的,在某些方面有别于整体文化的地区文化或群体文化。

既具有整体文化的基本特征,又有其独特性。

众所周知,日本的动漫文化是日本亚文化中的最重要一个环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过调查研究,于2008年发布了《日本蓝皮书》。

其中指出,“仅2008年一年,日本动画部门的应征作品总数达就到了346部之多。

”这其中尚未包括以个人或者团体创作并发行的动漫作品。

在这方面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企及的。

《日本蓝皮书》同时还指出,“近年来日本漫画、动画片、游戏等大众文化发展迅速,30多年前被认为是面向小孩子们的动画概念,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日本动画这种亚文化正在各种场合向主流文化升华”。

《2024年后亚文化视域二次元文化传播研究》范文

《2024年后亚文化视域二次元文化传播研究》范文

《后亚文化视域二次元文化传播研究》篇一后亚文化视域下的二次元文化传播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后亚文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多元化、数字化的时代,二次元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逐渐在广大年轻群体中形成热潮。

本文将从后亚文化的角度出发,对二次元文化的传播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后亚文化的定义与特点后亚文化,即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和特定价值观念的亚文化现象。

这一现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个性突出、价值观多元化、跨文化融合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推动等。

三、二次元文化的内涵及特点二次元文化源于日本,指动漫、游戏等虚拟世界中的文化现象。

其特点包括:丰富的故事情节、独特的视觉冲击力、丰富的情感表达等。

在传播过程中,二次元文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成为年轻群体的一种重要文化符号。

四、后亚文化视域下的二次元文化传播(一)传播途径与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二次元文化的传播途径和方式日益多样化。

从传统的动漫、游戏到社交平台、短视频等新媒体,二次元文化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

同时,跨文化融合的趋势使得二次元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二)传播过程中的互动性在后亚文化的背景下,二次元文化的传播过程具有很强的互动性。

通过弹幕、评论、同人创作等方式,粉丝们积极参与到二次元文化的传播和创作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互动现象。

这种互动性不仅增强了粉丝之间的联系,也推动了二次元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三)跨文化传播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二次元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日益频繁。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在二次元领域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景观。

这一现象有助于打破文化壁垒,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后亚文化视域下的二次元文化传播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广泛的影响力。

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二次元文化的传播途径和方式不断拓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互动现象。

网络时代的亚文化

网络时代的亚文化

网络时代的亚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亚文化也越来越成为网络时代的一部分。

亚文化通常是由某些群体或者个人所拥有的一种文化,因为其与主流文化有着较大的分歧,因此被称为亚文化。

在网络时代,亚文化也因为其普及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在网络上出现和传播的频率更加的高,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

网络时代的亚文化种类繁多,例如:动漫、游戏、漫画、音乐、二次元文化等等。

每一种亚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粉丝群体,它们通过网络互相交流、传播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并在网络中形成独特的文化生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二次元文化。

二次元文化是源于日本的亚文化,原本是指在动漫、游戏和漫画中出现的虚拟世界。

但是在近年来,二次元文化已经超越了动漫、游戏和漫画领域的限制,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二次元文化在网络时代的大力推广和支持下,形成了庞大的用户群体,通过二次元的艺术风格、语言体系、文化符号等形成的特殊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粉丝,成为了网络亚文化中的热门主流。

那么,为什么二次元文化能如此受到关注,成为网络亚文化的主流呢?首先,二次元文化的艺术气息很明显,自然流露的文化符号、奇幻的设定、极度可爱的动漫人物等等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和粉丝。

其次,二次元文化让人们看到了理想中的世界、展现了人们心灵的安宁,它的世界充满着和谐、温暖和欢乐。

与此同时,二次元文化也给年轻人带来了一些心理上的安抚,许多追求二次元文化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困扰,而二次元文化中的人物和主题的出现,可以让他们逃避现实,找到一些心灵上的安慰。

最后,二次元文化对于年轻人和粉丝来说,也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社交方式。

通过网络平台和现实中的活动,他们可以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喜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构建了自己的小型亚文化区域。

不过,“二次元文化真的是一种文化吗?”这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对此,也有人认为二次元文化不足以成为一种文化,只是一种虚假的、空洞的文化现象。

动漫亚文化的文化体系

动漫亚文化的文化体系

动漫亚文化的文化体系一、动漫亚文化的概念与背景动漫亚文化,通常是指以动漫作品、动漫角色、动漫元素等为主题的一种次文化。

它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和日本,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

动漫亚文化不仅包括了动画、漫画、轻小说等文学作品,还涵盖了cosplay、动漫音乐、动漫游戏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二、动漫亚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1、动漫作品及角色动漫亚文化最为基础的表现形式就是各类动漫作品和角色。

从日本的《海贼王》、《火影忍者》到美国的《超级英雄》,这些作品通过丰富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角色设定,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虚拟世界。

2、Cosplay文化Cosplay是动漫亚文化中一种非常典型的表现形式,它指的是人们对动漫作品中的角色、服装、道具等进行精细的模仿和再现。

Cosplay不仅体现了动漫爱好者对作品的热爱,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

3、动漫音乐动漫音乐是动漫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音乐、歌曲等方式为观众带来了丰富的听觉享受。

许多经典的动漫音乐作品,如《天空之城》、《龙猫》等,即便脱离了动漫本身,依然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4、动漫游戏动漫游戏是动漫亚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将动漫作品中的角色、情节、世界观等融入游戏之中,为玩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沉浸式体验。

像《塞尔达传说》、《精灵宝可梦》等经典动漫游戏,不仅传承了动漫亚文化的精髓,还在游戏中设置了丰富的互动和挑战,吸引了无数玩家的喜爱。

三、动漫亚文化对受众的影响和意义1、丰富年轻人的文化生活动漫亚文化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娱乐方式,使得他们的课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欣赏动漫作品、参与Cosplay活动、体验动漫游戏等,年轻人能够在虚拟世界中感受到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动漫亚文化不仅在本地传播,还跨越国界,成为了世界各地年轻人共同喜爱的文化形式。

通过分享和交流动漫作品、音乐、游戏等,年轻人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acg文化是什么意思

acg文化是什么意思

acg文化是什么意思acg 文化是一种亚文化acg 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动漫在中国风靡流行了好几年。

虽然很多人只把动漫当作小孩子看的玩意儿,其实里面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的,而且有些方面我们还不知道。

动漫除了带给大家快乐之外,更多地展现了另外一种生活态度:真诚、勇敢、热情、友谊、努力……这些才是二次元的精髓所在吧。

如果你想要走进二次元,体会二次元生活,那么首先就得先接受二次元文化的熏陶。

二次元不是纸醉金迷,不是灯红酒绿,不是纸醉金迷,不是灯红酒绿,也不是纸醉金迷,二次元的生活没有规则,每天都充满惊喜,只要用心去感受,相信你会爱上二次元的!下面来介绍一下二次元文化。

acg 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动画”这个词,最早出现于《新华字典》(1985年版)第11版,指的是一种综合艺术,包括动画、漫画、电影、游戏等等。

随后,“动画”又被广泛运用到各类艺术领域中,比如电视剧、舞台剧、音乐剧、芭蕾舞、歌剧、交响乐等。

这样一来,“动画”便具备了更为丰富的含义,既可以指动画片,也可以指连环画、动漫画等其他动漫衍生品。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艺术门类,而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民文化。

与此同时,“动画”的概念开始扩散,成为一种普遍认可的艺术形式。

因此, acg 文化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狭义的动画,即以动画形象为核心载体;二是广义的动漫文化,包括游戏、音乐、电影、舞蹈、服饰、动画周边产品、动画论坛、 cosplayer、同人志、手办模型、动漫展览会等等。

日本动漫在中国风靡流行了好几年。

虽然很多人只把动漫当作小孩子看的玩意儿,其实里面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的,而且有些方面我们还不知道。

动漫除了带给大家快乐之外,更多地展现了另外一种生活态度:真诚、勇敢、热情、友谊、努力……这些才是二次元的精髓所在吧。

如果你想要走进二次元,体会二次元生活,那么首先就得先接受二次元文化的熏陶。

二次元 acgn亚文化圈专门用语

二次元 acgn亚文化圈专门用语

二次元 acgn亚文化圈专门用语
1.奈非天:指一位长得太美的宇宙少女。

2.小气鬼:指胆小或者习惯节约的人。

3.平民服饰:指普通人穿着的服装,往往有当季的潮流。

4.呆萌:指可爱又萌的样子。

5.粉丝团:粉丝团是指非官方的社区,主要是由热爱某个主题的人组成的。

6.萌娘:指有着可爱的外表的少女,给人带来温暖的感觉。

7.偶像:指热爱的艺人、歌手或其他娱乐人物。

8. CF(Cosplay Fever):指Cosplay热,是模仿真人或动画角色,佩戴服饰、扮演其角色行为的一种爱好。

9.呆毛:指某些动漫、游戏里的可爱角色,它们具有一颗简单的心。

10.2D老婆:在ACGN圈里指的是未婚妻,也就是主角的女友,让人很羡慕的女友或粉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主流文化对动漫亚文化的影响 广电局通过资金支持、技术指导、发展规划,对动漫产 业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使动漫亚文化在我国社会发展环节 中逐渐向主流的大众文化相适应,并向其靠拢。
这世上每一种文化的产生,都是因为有一定 的受众在其背后默默支持。不管是大众文化还是 规模较小的亚文化,因为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点, 所以存在。 经过1周的研究讨论,我组对动漫亚文化这一 课题有了自己的新认识: 面对一种新的亚文化我 们不能采取过于偏激的态度。切忌过于盲目追从, 使自己在动漫中迷失,进而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并且也不可对动漫亚文化全盘否定,毫无涉猎。 因此,有选择的对待动漫亚文化,你将会从动漫 中有所收获。

2.

动漫人物性格对青少年人格的形成 Cosplay 放松心身 模糊了现实与虚幻世界的界限,影响社会化进程 3. 外来动漫与青少年民族精神的养成 如何做 发掘民族资源 关注现实,体现时代特征

1、 动漫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影响 (1)对语言文化的影响 萌、萝莉、正太等动漫语言已逐渐被主流文化所接 受,并开始大量运用于新闻报道,电视广播节目之中。“宅 男“一词更实在2010年1月被编入《汉英大词典》中。 (2)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媒体 社团、展览

青少年的认同 快节奏生活的催热

电脑等高科技的应用可动漫产业化政策推 动漫亚文化
生产效率↑ 质量↑ 数量↑
批量生产
动漫产业↑
动漫亚文化 产生
1. 以美日动漫为主要内容 2. 逐渐向大众文化过渡 3. 教育性、腐蚀性并存 动漫亚文化是一的认同 关系 社会 同伴 e.g.提供 幻想世界 前卫的科技概念 热血 时尚元素
十年的时间真的很长,它可以让 我们从学生进化成社会人士,让我们 褪去童真变得成熟老练。但时至如今,
你还记得那些当年陪伴你走过花季、
雨季的经典动画吗?还记得那些为你 编织了无数个梦幻世界的热门动漫吗?
传媒141班-3组
动漫亚文化的来源 动漫亚文化的特征解读 动漫亚文化的群体分析 对这些群体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