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公关礼仪课堂笔记(00644)-公共关系礼仪重点-公共关系礼仪自考必备
礼仪知识 重点整理 公共关系

第一组一礼仪的内涵是什么?1,礼仪是人际交往的艺术;2,礼仪是有效沟通的技巧;3,礼仪是约定俗称的规范二中国礼仪和西方礼仪的差异(三个部分,每部分至少三点)。
1,中国礼仪的特点(1)重视血缘和亲情(2)强调共性(3)谦虚谨慎,含蓄内向(4)讲究礼尚往来2,西方礼仪的特点(1)礼仪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2)强调个性,崇尚个性自由(3)尊重妇女,女士优先(4)简易务实(5)平等3,差异体现的方面称谓称呼方面;交际语言方面;宴请方面;禁忌方面;日常行为习惯三沟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目标原则--合作 2,方法原则--交流 3,期待原则--互动 4,主题原则--形象5,障碍原则--文化、经验 6,难题原则--心态四沟通的主要策略是什么?1,尊重是前提 2,微笑时通行证 3,赞美诗润滑剂 4,在倾听中融合 5,塑造阳光心态五握手的时机和不适宜握手的时机分别列出至少三个1,握手的时机被介绍相识时;故友重逢;祝贺别人;对对方表示安慰;公务应酬2,不适宜握手的时机宗教信仰问题;无必要握手;对方不方便;自身手部有创伤六常用的手势有哪些?并说明应用的场景。
1,横摆式:请进,欢迎宾客光临时2,直臂式:给客户指引方向时3,斜臂式:请客户就座时4,双臂式:宾客很多,请所有人入座时七交谈的礼仪规范有哪些?(至少列出五点)双向共感;神态专注;措辞委婉;善于倾听;礼向对方;适可而止;举止得体八介绍他人时注意哪些顺序原则?至少五点将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将年轻着介绍给年长者;将职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将主人介绍给客人;将晚到者介绍给早到者;将未婚的介绍给已婚的九打电话时注意哪些礼仪?1,保持礼貌体态 2,运用良好的表情语言 3,通话语言要规范 4,掌握通话要点5,择时通话 6,注意空间的选择十情景题(安排席位、车内座位、引领陪同等)第二组一、标准站姿、坐姿是什么?标准站姿:1、垂手式。
是最基本的站姿。
它要求上半身挺胸、立腰、收腹、精神饱满,双肩平齐、舒展,双臂自然下垂,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头正,两眼平视,嘴微闭,下颌微收,面带笑容;下半身双腿应靠拢,两腿关节与髋关节展直,双脚呈“V”字型,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中间。
自考公关礼仪课堂笔记(00644) 公共关系礼仪重点 公共关系礼仪自考必备

第一章礼仪概论第一节礼仪的含义与性质礼在中国最初是敬奉神明的一,我国古代礼的概念有三层基本含义:1,典章制度(周礼)。
2,礼节仪式(仪礼)。
3,道德规范(礼记)。
二,仪的含义:1,法度准则。
2,典范表率。
3形式仪式。
4,容貌风度。
5,礼物。
礼仪:人类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式、礼品器物等。
1,礼貌:是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友好的行为规范。
属于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份,侧重内在修养。
礼貌的内容是社会公德核心内容,也是公关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2,礼节:是在交际场合表示尊敬、祝颂、问候等惯用形式。
是礼仪的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内在美的外化。
3,仪表:是礼仪在个人外在形象方面的体现。
可以表现人的精神状态和文明程度。
4,仪式:是交际活动中按礼宾要求用特定的程序方式等表达的礼仪过程。
是组织形式出出,较轰动的部分。
三,礼仪的性质:1,约定俗成的规范性。
2,推陈出新的继承性。
3,民族地方的特殊性。
4,由表及里的功能性。
(礼仪的形式是物质的,含义是精神的。
)四,礼仪的要素:1,礼仪的主体(个人主体、组织主体、临时团体)。
2,礼仪的对象(客体).3,礼仪的媒体(礼仪的媒体也即礼仪的符号)(礼仪媒体是礼仪内容和礼仪形式的统一)(宏观可分为:人体礼仪媒体、物体礼仪媒体、事体礼仪媒体)(语言礼仪媒介是:指运用人类最重要、最普遍的交际工具来传达礼仪信息的媒介)。
4,礼仪的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第二节礼仪的形成与历史一,原始社会的礼仪:1,礼仪在社会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2,礼仪内容广泛,而以各种崇拜尤为突出。
3,礼仪活动具有明确的实用动机。
4,礼仪的等级观念是民主、平等的。
二,奴隶社会的礼仪:1,全民意向被尊君观点取代。
2,民主平等精神被强制与不平等所取代。
3,妇女地位下降,得不到起码的尊重。
三,封建社会的礼仪:1,尊君观念被演绎为君权神授说。
2,对妇女的压迫和禁锢更甚。
《公关礼仪》读书笔记

《公关礼仪》读书笔记公关礼仪,作为一门重要的学问,对于个人和组织在社会交往中的形象塑造和关系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近读了相关的书籍,让我对公关礼仪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公关礼仪,简单来说,就是在公共关系活动中遵循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准则。
它涵盖了多个方面,从个人的仪表仪态、言谈举止,到社交场合的交往礼仪,再到商务活动中的沟通技巧等等。
首先,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公关礼仪的基础。
一个人的外表形象往往是给他人留下第一印象的关键。
这包括得体的穿着打扮、整洁的面容发型以及优雅的姿态动作。
在不同的场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服装,既要符合场合的氛围,又要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品味。
例如,在正式的商务场合,应该穿着西装套装或职业装,而在休闲的社交活动中,可以选择更加舒适自在的服装,但也要注意避免过于随意或邋遢。
言谈举止也是公关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晰、准确、礼貌的语言表达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在与人交流时,要注意语气的平和、语速的适中以及用词的恰当。
避免使用粗俗、低俗或带有攻击性的语言,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
同时,肢体语言也能够传达出丰富的信息。
保持良好的姿势,如挺胸抬头、站直坐正,以及运用恰当的手势和眼神交流,都能够增强沟通的效果,展现出自信和亲和力。
在社交场合中,交往礼仪更是必不可少。
比如,见面时的问候礼仪,包括握手、微笑、点头等,都要做得自然而得体。
介绍他人时,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则,先介绍地位较低的一方给地位较高的一方。
在交谈过程中,要善于倾听,不要随意打断他人的发言,并且能够适时地给予回应和反馈。
此外,用餐礼仪也是社交场合中需要注意的方面,如餐具的使用、座次的安排、点菜的技巧等,都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
商务活动中的公关礼仪则更加注重专业性和规范性。
商务拜访时,要提前预约,准时到达,并且携带必要的资料和礼物。
商务谈判时,要保持冷静、理智,尊重对方的利益,寻求共赢的解决方案。
商务宴请时,要了解不同的餐饮文化和习俗,安排合适的菜品和酒水,并且注意餐桌礼仪。
自考公关礼仪复习资料

自考公关礼仪复习资料篇一:自考公关礼仪复习资料公关礼仪复习详解第一章礼仪概论第一节礼仪的含义和性质一、礼仪的含义我国古代礼的三层基本含义:一是典章制度;二是是礼节仪式;三是道德规范;《周礼》中所说的礼基本上是指典章制度;《仪礼》中所说的礼是指礼节仪式。
《礼记》中的礼是广义礼的概念。
...仪的含义主要有五个方面:①法度、准则;②典范、表率;如《荀子?正论》:“上者,下之仪也。
”③形式、仪.式;④容貌、风度;⑤礼物(特别要注意相关含义的例子)。
礼仪是指人类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礼品器物等。
..二、LH礼仪与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的关系礼貌比较侧重内在修养。
礼貌属于社会公德的核心内容,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礼节是礼仪的具体的外在的表现形式;仪表是礼仪在个人外在形象方面的体现;三、礼仪的性质(简答,并且还要掌握相关性质的例子)①约定俗成的规范性②推陈出新的继承性③民族地方的特殊性④由表及里的功能性四、LH礼仪的要素(名词)1)2)3)礼仪的主体是指各种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的操作者和实施者。
.....礼仪主体的类型有个人主体、组织主体、临时团体。
礼仪的客体是指礼仪活动的指向者和承受者。
.....礼仪的媒体是指礼仪活动时所依托一事实上的媒介和媒体;礼仪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宏观上可以将礼仪媒体划分为人体、物体、事体礼仪媒体。
语言礼仪媒体是指运用人类最重要、最普遍的交际工具来传达礼仪信息的媒介。
4)某市医院学习世界首富沃尔玛连锁店的服务,要求服务时的微笑要露出8颗牙。
你对此举有何看法?答:任何礼仪均应视具体环境而定,因为礼仪环境对礼仪有制约的作用,一是实施何种礼仪要由环境决定。
二是具体礼仪如何实施也要由礼仪环境决定。
本案例就是对具体的礼仪环境不如研究,心中无数,盲目地生搬硬套。
要求服务时微笑固然重要,但是当病人打听急救室在哪儿时,护士依然露出8颗牙微笑,便可能招致投诉。
自考00644公关礼仪自考核心考点笔记自考重点资料

00644公关礼仪(样本,完整版13页) 笔记依据教材【主编】李兴国【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在中国最初是【A 】A .敬奉神明的B .用作社交的C .用作敬奉祖先的D .用在比赛中的 1.2.《周礼》中所谈的“礼”基本上是指【B 】A .礼节仪式B .典章制度C .道德规范D .敬奉神明 1.3.《仪礼》中所谈的“礼”一般是指【A 】A .礼节仪式B .道德规范C .敬奉神明D .典章制度 1.4.《礼记》中所谈的“礼”一般是指【C 】A .礼节仪式B .典章制度C .“礼”的三种含义兼有D .狭义的“礼”的含义 1.5.《现代汉语词典》对“礼”的释意保留了《辞海》中的【B 】A .两项B .三项C .四项D .六项1.6.英文中的“礼仪”原意是【D 】A .奉神明B .礼节C .法庭上的用语D .法庭上用的一种通行证 1.7.“仪”的含义主要有【C 】A .三个方面B .四个方面C .五个方面D .六个方面 1.8.“置此以为法、立此为仪,将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仁与不仁”中的“仪”是指【B 】A .典范B .准则C .形式D .礼物 1.9.“上者,下之仪也”中的“仪”指的是【A 】A .典范B .容貌C .风度D .仪式 1.10.“仪表堂堂”中的“仪”指的是【C 】A .形式B .仪式C .容貌D .表率 1.11.对于“礼仪”最狭义的理解是【D 】A .礼节和仪式B .社交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C .礼节和仪式、风俗D .行礼之仪式 1.12.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表示敬重友好的行为规范是【B 】A .礼节B .礼貌C .仪式D .仪表1.13.在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敬、致意、问候等所惯用的形式是【C 】A .仪式B .仪表C .礼节D .礼貌 1.14.礼仪的具体的、外在的表现形式是【D 】A .礼貌B .仪表C .仪式D .礼节 1.15.表达对对方尊重和友好的最合理、最易使对方接受的形式是【B 】A .仪式B .礼节C .仪表D .礼貌1.16.社会公德的核心内容是【A 】A .礼貌的内容B .礼节的内容C .仪式的内容D .仪表的内容1.17.公关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即是【A 】A .礼貌的内容B .礼节的内容C .仪式的内容D .仪表的内容1.18.礼仪在个人形象方面的体现是【C 】A .仪式B .礼貌C .仪表D .礼节 1.19.礼仪的外在的、比较轰动的部分是【D 】A .仪表B .礼貌C .礼节D .仪式1.20.礼仪规范要得到社会成员一致认同的最有效的途径是【D 】A .强制的权力来维持B .社会舆论C .新闻媒介D .共同议定,众人习用1.21.“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突出了礼仪的【B 】A .继承性B .推陈出新C .规范性D .功能性1.22.礼仪的形式是【A 】A .物质的B .精神的C .超意识的D .超物质的1.23.礼仪的含义是【B 】A .物质的B .精神的C .物质与精神共存的D .二者皆无的 1.24.礼仪行为和活动得以进行的特定时间和空间是【D 】A .礼仪主体B .礼仪对象C .礼仪媒体D .礼仪环境1.25.运用人类最重要、最普遍的交际工具来传达礼仪信息的媒介是【D 】A .物体礼仪媒体B .形体礼仪媒体C .界域语言媒体D .语言礼仪媒介1.26.用文字的形式传递礼仪信息的媒介是【B 】A .语言礼仪媒介B .书面语言礼仪媒体C .界域语言媒介D .形体礼仪媒体 1.27.用礼仪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位置来传达礼仪信息的媒介是【B 】A .形体礼仪媒体B .界域语言媒介C .语言礼仪媒介。
公共关系学_公关礼仪知识分享

No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女士服饰标准
No Image
女士商务着装时,需要注意的细节是:干净整洁。女士在着 装的时候需要严格区分女士的职业套装、晚礼服及休闲服。着正 式商务套装时,无领、无袖、太紧身或者领口开的太低这样的衣 服应该尽量避免。衣服的款式要尽量合身。 女士在选择丝袜以及皮鞋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丝袜的长度一 定要高于裙子的下摆。皮鞋应该尽量避免鞋跟过高或过细。
在社交场合,得体的服饰是一种礼貌,一定程度上直接 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影响着装效果的因素,重要的一是 要有文化修养和高雅的审美能力,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 华”。二是要有运动健美的素质。健美的形体是着装美的天 然条件。三是要掌握着装的常识、着装原则和服饰礼仪的知 识,这是达到内外和谐统一美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携带纸巾。随身携带纸巾,或者携带一块手绢,可以随时清洁 自己面部的污垢,避免一些尴尬场面的出现。
公文包。它的式样、大小应该和你整体的 着装配合。男士一般的一些物品,像手机、笔记 本、笔可以放在公文包中,男士在着西装的时候, 应该尽量避免在口袋中携带很多的物品,这样会 使衣服显得很臃肿,不适合商务场合。
穿西服要配以皮鞋,杜绝出现运动鞋、凉 鞋或布鞋,皮鞋要保持光亮、整洁。要注意袜 子的质地、透气性,同时袜子的颜色必须保持 和西服整体颜色协调。如果穿深色皮鞋,袜子 的颜色应该以深色为主,同时要避免出现比较 花的图案。
No Image
男士携带必需物品的标准
公司的徽标。公司的徽标需要随身携带,它的准确佩戴位置 是男士西装的左胸上方,这是男士在选择西装时需要搭配的物品。
个人的自我修养。
No Image
服饰
古今中外,着装从来都体现着一种社会文化, 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一个人 的身份、气质、内在素质的无言的介绍信。从某 种意义上说,服饰是一门艺术,服饰所能传达的 情感与意蕴甚至不是用语言所能替代的。在不同 场合,穿着得体、适度的人,给人留下良好的印 象,而穿着不当,则会降低人的身份,损害自身 的形象。
公关礼仪知识点总结

公关礼仪知识点总结公关礼仪是指在商务活动、社交场合中,人们在与他人打交道时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礼貌礼仪。
良好的公关礼仪可以提升个人形象,增加信任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商务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商务活动、社交场合两个方面总结公关礼仪的相关知识点。
一、商务活动中的公关礼仪1. 会议礼仪(1)准时参会。
参加会议的人员应该准时到达会场,延误会议时间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2)注意仪容仪表。
参会人员应该穿着得体,注意仪表仪容,展现出专业和礼貌的形象。
(3)主动参与讨论。
在会议上,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发言,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不要打断别人发言。
(4)注意言行举止。
在会议期间,应该保持礼貌,不要大声喧哗或者做出不雅的行为。
2. 商务拜访礼仪(1)提前预约。
在进行商务拜访时,应该提前与对方预约时间,不要随意闯入对方的办公室。
(2)注意着装。
在商务拜访时,应该穿着得体,不要太随意或者太隆重。
(3)提前准备工作。
在拜访之前,应该对对方公司的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对方的需求和利益点。
(4)积极倾听。
在拜访过程中,应该积极倾听对方的需求和问题,倾听对方的意见并及时回应。
3. 商务宴请礼仪(1)主人礼仪。
在主持商务宴请时,应该主动为客人安排座位,关心客人的饮食、饮料需求。
(2)客人礼仪。
在受邀参加商务宴请时,应该尊重主人,不要拿起电话或者做出令人不快的行为。
(3)敬酒礼仪。
在商务宴请中,酒宴是常见的交际方式,敬酒礼仪要注意,不要贪杯或者强迫他人饮酒。
(4)感谢礼仪。
在商务宴请结束后,应该向主人表示感谢,客人可以在宴请结束后寄去感谢信。
4. 商务礼品礼仪(1)选择得当。
在赠送商务礼品时,应该选择得当的礼品,避免选择过于昂贵或者过于廉价的礼品。
(2)注意包装。
商务礼品的包装应该精美,符合商务礼仪,不要包装简陋或者过于繁琐。
(3)送达方式。
赠送商务礼品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方式送达,不要在不合适的场合赠送礼品。
二、社交场合中的公关礼仪1. 宴会礼仪(1)礼仪准则。
公关礼仪的资料介绍

《公关礼仪》课程笔记第一章公关礼仪概述1.“公共关系”一词来自英文 Public Relations ,简称PR;2.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科学,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已、敬人的完整行为。
礼仪是塑造个人形象的艺术。
礼仪是公共关系的分支。
4.礼仪的核心是尊重为本。
5.礼的意思是讲尊重,在人际交往中,尊重自己尊重别人;仪实际上就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
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这个礼和仪互为因果,你光说你尊重,你不表现出来不行,你光说你表现你不懂得尊重别人也不行。
礼仪是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
6.礼所谓礼仪,既指一定社会或时代的典章制度,也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交往中形成的、为人们所认同和尊重的律己敬人、协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程式的总和。
7.公关礼仪,就是公关人员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尊重他人,讲究礼节的礼仪程式或规范。
二、公关礼仪的原则1.原则之一:诚信诚信,就是讲求信用、信誉,待人真诚、诚实、诚恳;也就是在交往中开诚布公、言行致、言而有信,不矫揉造作、阿谀奉承、虚情假意,不圆滑世故、“八面玲珑”、信口开河。
2.原则之二:谦恭圣哲孔子说,“礼者,敬人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敬人于先,而后才能获得别人的尊敬。
谦恭是礼仪的情感基础,是人际沟通的桥梁和润滑剂。
因此在社会交往中,要示人以敬,敬人之心常存,不要狂妄自大、蛮横傲慢,要注意维护他人人格的独立和尊严。
3.原则之三:宽容宽即宽厚、宽宏、宽松,容是对人的包容和容忍。
在社会交往中,宽容就是要胸怀博大、宽宏大度;讲求同存异,不强求一律、求全责备、斤斤计较;当他人与自己的观点、行为相左时,多体谅、多理解、多换位思考,多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4.原则之四:平等待人讲求道德与人格的平等。
在社会交往中,对交往对象要一视同仁,不要因地位高低、高贵贫贱的差别而有厚此薄彼之举。
既不曲意谄媚、攀龙附凤,也不故显高傲、盛气凌人,做到不卑不亢,礼贤下士,亲切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礼仪概论第一节礼仪的含义与性质礼在中国最初是敬奉神明的一,我国古代礼的概念有三层基本含义:1,典章制度(周礼)。
2,礼节仪式(仪礼)。
3,道德规范(礼记)。
二,仪的含义:1,法度准则。
2,典范表率。
3形式仪式。
4,容貌风度。
5,礼物。
礼仪:人类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式、礼品器物等。
1,礼貌:是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友好的行为规范。
属于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份,侧重内在修养。
礼貌的内容是社会公德核心内容,也是公关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2,礼节:是在交际场合表示尊敬、祝颂、问候等惯用形式。
是礼仪的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内在美的外化。
3,仪表:是礼仪在个人外在形象方面的体现。
可以表现人的精神状态和文明程度。
4,仪式:是交际活动中按礼宾要求用特定的程序方式等表达的礼仪过程。
是组织形式出出,较轰动的部分。
三,礼仪的性质:1,约定俗成的规范性。
2,推陈出新的继承性。
3,民族地方的特殊性。
4,由表及里的功能性。
(礼仪的形式是物质的,含义是精神的。
)四,礼仪的要素:1,礼仪的主体(个人主体、组织主体、临时团体)。
2,礼仪的对象(客体).3,礼仪的媒体(礼仪的媒体也即礼仪的符号)(礼仪媒体是礼仪内容和礼仪形式的统一)(宏观可分为:人体礼仪媒体、物体礼仪媒体、事体礼仪媒体)(语言礼仪媒介是:指运用人类最重要、最普遍的交际工具来传达礼仪信息的媒介)。
4,礼仪的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第二节礼仪的形成与历史一,原始社会的礼仪:1,礼仪在社会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2,礼仪内容广泛,而以各种崇拜尤为突出。
3,礼仪活动具有明确的实用动机。
4,礼仪的等级观念是民主、平等的。
二,奴隶社会的礼仪:1,全民意向被尊君观点取代。
2,民主平等精神被强制与不平等所取代。
3,妇女地位下降,得不到起码的尊重。
三,封建社会的礼仪:1,尊君观念被演绎为君权神授说。
2,对妇女的压迫和禁锢更甚。
3,伪善。
4,封闭。
第三节公共关系与礼仪公共关系礼仪:是礼仪在公共关系领域的运用与发展,是社会组织同公众交往时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公关礼仪知识是公关从业人员最基本的知识、最基本能力、最基本素质、公关组织的基础最重要的日常工作。
一,公关礼仪对人际关系的促进:1.可增强人际关系的现代意识。
2,可增加处理人际关系手段方法。
3,可开拓处理人际关系的视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4,可促进人际关系的国际化进程。
企业文化:指企业在建设和发展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企业文化的层次有四个:1,表层的物质文化。
2,浅层的行为文化。
3,中层的制度文化。
4,深层的精神文化。
CIS 5个要素:MIS理念识别系统---心。
BIS行为识别系统---手。
VIS视觉识别系统---脸。
AIS听觉识别系统---声音。
EIS环境识别系统----家。
二,情商:指个人对自已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驾驭,以及对人生的乐观程度和承受能力。
三,公关礼仪的基本原则:1,遵时守约原则(首要原则)。
2,公平对等原则。
3,和谐适度原则。
4,遵守公德原则。
5,宽容自律的原则。
6,系统整体原则。
7,尊重公众原则。
8,尊重习俗与风俗禁忌原则。
四,礼仪在公共关系职业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1,礼仪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
2,礼仪可以安邦治国,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3,礼仪是个人道德水准和教养的重要标志。
4,礼仪是搞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桥梁。
5,礼仪是塑造组织形象的重要工具。
6,礼仪运用是优质服务的保证。
7,礼仪的运用可提高组织良好的效益。
第二章个人礼仪第一节仪表仪表:指人的外表,包括仪容、表情、举止、个人卫生。
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
一,仪表的作用:自我标识、修饰弥补、包装外表形象。
第二节服饰一,TPO原则:是日本男用时装协会于1963年提出来的。
T:时间。
P: 地点。
O:场合。
时间是线型概念。
地点是面型概念。
场合是线面兼容的概念。
体现了服装艺术最后效果的综合体。
二,职业服饰具有:实用性、审美性、象征性等职业报馆的基本特征。
三,全身饰物最好不要超过三件,不要戴两只以上的耳环,男子礼服有:晨礼服、小礼服、大礼服。
女子礼服有:常礼服、小礼服、大礼服。
第三节化妆礼仪一,化妆的礼节:1,整洁是最基本的礼貌。
2,必须注意化妆的礼貌。
3,不在异性面前化妆。
4,不要非议他人的化妆。
5,上班时不宜使用浓香型化妆品。
6,不宜过份热情帮他人化妆。
7,男女化妆品不得混用。
8,必须注意仪容与行为举止的一致。
第四节个人在媒介中的形象而对新闻界的介入,亮相的实质是展现你的素质,新闻媒介以其客观公正性、权威性和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会最广泛地对公众和社会舆论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一印象只需6秒即可形成。
85%靠人们交往中的体语即表情、姿态、服饰等方面形成。
11%靠听觉的表达和语言的内容。
4%触觉嗅觉。
一,面对新闻界应注意的事项:1,注重语言参与(诚实可信、切境、有效),2,沉着冷静(克服不良恐惧心理、不抢话头、防止轻率、注重使用手势)。
3,实事求是。
克服恐惧心理最好方法:1,一慢(没有想好不要开口)。
2,二看(留意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
3,三通过(尽量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而留下好印象的有效方法就是聆听)。
抢话头是最容易引起公众反感的一种表现。
第三章交际礼仪第一节交际礼仪的概念、特点、地位及其作用交际礼仪:指人们从事交际活动的行为标准和规范。
一,交际礼仪的特点:1,交际礼仪具有规范性。
(道德规范、等级规范、次序规范、场合规范、行为规范。
2,交际礼仪具有广泛性。
(交际礼仪无处不在—空间概念、交际礼仪无时不在---时间概念。
)3,交际礼仪具有沿习性。
4,交际礼仪具有差异性。
二,交际礼仪的作用:1,体现并调节着行为主体的道德水平。
2,规范并控制着行为主体的交际行为。
3,美化并调整着行为主体的形象。
第二节交际原则交际礼仪是实现文明交往的纽带,但它的前提条件是相互间的平等对待,其核心问题是尊重以及满足相互获得尊重的需求。
一,交际原则:1,平等互动原则。
2,注重沟通的原则。
3,,诚实守信的原则(首要、基本要求、核心内容). 4,遵守时间的原则。
5,尊重风俗的原则。
6,理解宽容的原则。
7,遵纪守法的原则。
8,维护形象原则。
第三节交际礼仪的内容一,交际礼仪的内容具体包括:邀请应邀礼节、见面礼节、交际时间与空间、宴请及参加宴会礼节、馈赠礼节。
见面礼节是人们进入交际状态实施的第一个礼节。
握手礼是交际中最常见的礼节。
鞠躬源于中国(是下级对上级或同级间)。
举手注目礼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帝国。
致意是公关人员经常使用的见面礼节。
二,交际时间在公关交往中的作用:1,遵守时间按时赴约是向对方发出的礼貌信号。
2,时间表示如何对待人们的地位和权威。
3,时间还可以确立或发展人际关系。
4,时间是最伟大的评论家。
5,守时是极重要的礼节。
三、空间、方位与距离在公关交往中的意义:1,空间的大小可以显示人的地位。
2,空间的大小与每个人的正式地位以及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成正比例关系。
3,空间方位的远近表示人际关系的程度。
4,内外有别是普遍存在的交际规律、四,人们的活动空间:固定空间、半固定空间、活动空间。
固定空间:指人们不能轻易改变的空间,如地理环境、建筑物。
半固定空间:指房间的陈设、墙壁装饰等,可以根据自已的要求和具体情况来改变。
反映了主人的思想情趣。
活动空间:公关交往时双方的位置和距离。
分为:亲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交空间、公共空间。
亲密空间(0.15-0.4米)、个人空间(0.4-1.2米)、社交空间(1.2-6.1米)、公共空间(6.1以外)。
宴请是公共关系交往中最常见的活动形式之一,有:宴请(宴会-正餐、招待会冷餐会鸡尾酒会---招待人数最多、茶会—下午4时、工作进餐---属于工作性质)。
礼宾次序是安排席位的主要依据,国际上习惯是桌次高低以离主桌位置远近而定,右高左低。
我国以职务排列。
按时出席宴请是最基本的礼貌,礼品应以薄礼、淳朴为本,公关活动中向对方馈赠礼物,要以他人能够接受并表示满意为前提。
五,馈赠礼仪的原则:1,明确馈赠的目的性。
2,选择礼物的实用性。
3,礼物适时适人适地适俗性。
4,馈赠要有守纪性。
5,注重礼物的包装和送礼方式。
六,给外商送礼的总是:不必太贵重,不要过分谦恭,除鲜花外都要带包装,送礼时要大方,礼物应当场打开。
第四章语言礼仪第一节谈话礼仪一,谈话的态度:1,诚恳。
2,宽容。
二,谈话中的语言:1,尊敬的语言。
2,礼貌的语言。
3,使用商量或祈使的语气。
三,谈话的距离:1,亲密的距离。
2,个人距离。
3,社交距离。
4,公共距离。
四,谈话的忌讳:1,不用行话术语方言。
2,内容不涉及疾病死亡。
3,不询问妇女年龄婚否。
4,不涉及宗教信仰。
5,避免繁琐拖沓。
五,倾听的作用:1,了解信息事实和他人想法。
2,理解他人思想情感的需要。
3,了解他人改善工作关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使关系得到缓和增进理解,避免纠纷。
六,倾听的方法:1,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接受对方的态度。
2,偶尔提问提示给人鼓励。
3,及时反馈。
第二节招呼礼仪一,礼节合适应注意的问题:1,与场合相符。
2,与自已身分相符。
第三节电话礼仪一,打出电话的礼仪:1,选择恰当的通话时间。
2,通话目的明确。
3,安排通话内容。
4,挂断电话时使用礼貌用语。
二,接打电话6注意:1,拨错号在友好应对。
2,向另一方通报本人姓名和单位。
3,请对方回电话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
4,认真听打电话。
5,向对方介绍自己所处的通话场所和人员。
6,适时结束通话,由打电话方先挂断。
第四节委婉语的礼仪委婉语的直言曲折、目的性强、曲径通幽、追求谦和是它的功能所在。
一,委婉语使用的艺术:1利用比喻双关典故手法代替直接表态。
2,利用含蓄意味深长的语言来表达。
3,运用模棱两可的语言作出具有弹性的回答。
第五节幽默的礼仪幽默语:是运用诙谐的意味深长的语言传递信息的方法。
一,幽默语使用的艺术:1,一语双关。
2,避重就轻。
3,曲解词语。
4,拟人法。
5,巧借话题。
6,反语。
第六节谈判的礼仪谈判:是有关组织、个人对涉及切身利益的分歧和冲突进行反复磋商,寻求解决途径和达成协议的合作过程。
一,谈判的分类:利益归属分:1.私人谈判。
2组织谈判。
3,混合谈判二,谈判的过程:1,导入。
2,概说。
3,明示。
4,交锋(实质性开始)5,妥协。
6,协议。
第七节演讲礼仪演讲中的礼仪表现途径:1,演讲稿中的书面语言。
2,演讲时的个人表现。
演讲:是演讲者借助语言,说明事件阐明道理表达感情从而影响公众的一种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增强感情交流。
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祝酒词祝贺词称谓,尊敬友好的称呼称谓称谓标题称谓开头正文说明事件表示感谢正文说明事件表示感谢称谓开头正文正文阐述成果展望未来结尾再次感谢的情感结尾再次感谢的情感正文表示欢迎阐述成果展望未来结尾再次感谢结尾提议为某人干杯结尾署名日期演讲时以遵循以下要求:1,演讲语言准确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