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蹈的音乐与形体的融合(一)
浅谈舞蹈与音乐的关系

浅谈舞蹈与音乐的关系舞蹈是一门以人体为媒介的表演艺术。
舞蹈通过人自身来展现,以动作为表现手段。
德国艺术史家格罗塞指出:跳舞的特质是动作的节奏的调整,没有一种舞蹈没有节奏。
”在舞蹈艺术中舞蹈与音乐想好依存,互为因果又相辅相成。
一、舞蹈中的节奏与旋律舞蹈是一门艺术,它除了舞蹈本身以外,还包括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其基本组合是舞蹈与音乐,它们二者是一种生来的天然组合关系。
舞蹈既是视觉艺术,又是听觉艺术。
在舞蹈中,节奏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段,而舞蹈中动作的节奏常常是以音乐旋律的节奏为基础的。
在舞蹈作品中,甚至可以说没有成功的音乐就没有完美的舞蹈,而节奏正是它们结合的纽带。
富有韵律美的舞蹈动作,是建立在节奏的基础上的,而音乐的节奏,又需要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形象的地展现。
节拍、节奏是音乐整体的骨架,舞蹈整体要用节奏、节拍来组织,音乐也是如此。
音乐和舞蹈都属“动”的艺术,它们都受不可停止的进程所制约,就是说,在整体或完整的部分进程中,一般不能停下来,停下来就意味着终止结束。
这是舞蹈与音乐结合的基础,同时因为听觉和视觉的感觉不同,音乐能弥补舞蹈的“局限”而舞蹈则使音乐获得某种可能的视觉印象,给音乐作出可见的解释,从一定意义上说,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则使音乐的形体,一个有形无声,一个有声无形,它们的结合反应了人的智慧。
舞蹈与节奏补课分割。
一部舞蹈作品的音乐与舞蹈,它们所担负的使命是共同的。
都是为创造同一艺术形象,抒发同一内心情感,描绘同一特定环境,向着同一最终目标而相互统一为一个整体,其统一的程度势必超过音乐与舞蹈两者自身的范围。
二、音乐在舞蹈中的作用1. 配合并帮助舞蹈在整个过程中表达情绪,体现性格,烘托气氛,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和强化。
离开音乐,舞蹈是难以充分表达情感的。
舞蹈家对于自己表演的作品的组成部分的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进一步激发内心的的感情,通过外在的形体动作表现出来。
音乐还可以加强舞蹈的感情色彩,可以帮助理解舞蹈的内容,并且使舞蹈显得更加生动而富有魅力。
浅析音乐与舞蹈的融合

一
一
一
一
4 膺 乐教 蔫 与勘 作 o 9 2 々 2 0 l
均 衡 、灵 活 、富有 变 化 。作 品 主 总结 ,要起 到 点 明 主体 和 深 化 主 题 渗 透 在有 形 可见 的 动 作语 言 之 题 的作 用 ,还 要 耐 人 寻味 。 编 导 中 。音 乐 声 中 ,大 幕 徐 徐 开 启 , 采 取 了静 中结 束 。 动作 设 计 为柔 深 情 的 “ 思 恋 … ・ 朗诵 随 之 和 的长 线 条 ,深 沉 的情 感 中 带 着 我 ” 回响 ,展 现 在 观众 眼 前 的是 一 幅 远 离故 乡 的 游子 思 恋 的痛 苦 了 无 优 美 清纯 而 充 满情 感 的 剪影 ,每 奈 ,使 主题得 到进一 步的深化 。 个形 象 仿 佛 是 雁 过 无 声 的倾 诉 : 音乐 还 可 以 启 发 舞 者 灵 魂 。 “ 思念 ,我思 念 … … ” 我 。又 仿 佛 在 进行 表 演 时 ,舞 者 都会 陶 醉 在 每 个层 次在 呼喊 : “ 妈妈 ,妈妈 。 或 优美 抒 情 、或 激 情 雄壮 、或 悲 妈 妈 … …” 观众 的 注 意 力被 很 快 哀 沉重 音 乐 中 ,激 发 内心 深 刻 的 的吸 引 到舞 蹈 的 意境 中 ,根 据 歌 情 感 ,并 将 他带 人 舞 姿 中 。当 然 曲内 容 ,每 一段 动作 柔美 、亲 切 、 这 也不 是 说 舞 者 的情 感 只靠 音 乐 飘 逸 ,带着 浓 郁 的 自然 美 感 。第 激 发起 来 的 ,但 音 乐 在这 方 面 确 二 段 则 有几 个 小 情节 组 成 … …看 实起 着 巨大 的作用 。例 如舞 蹈 《 命 远处 袅袅 炊烟 ,小路 上坐 车赶 集 , 运 》 ,受 《 运》 命 交响乐 的启 发 ,通 听竹 笛 ,捉 迷 藏玩 耍 ,夏 夜仰 望 过 自身 的舞 蹈 表 现 ,创造 了一 个 星空 等 ,再 现 了故 乡生 活 的 意趣 充 满抗争 与 搏斗 精神 的动 人形 象 , 和纯 朴 的 乡情 。 在轻 柔 的 “ 就 这 个 形象 不 仅 属 于舞 蹈 ,而且 属 那 是我 - ・ 声 中 ,表 达 了 思 恋着 于 音乐 。 …- 乐 对 战 乡 的 美好 记 忆 和 深 切 怀 念 。 二 、 音乐 的 风 格 与舞 蹈 的 风 高 潮部 分 ,在 第 一 、二 段 的 基 础 格 融为一 休 上 ,歌 曲 第 三段 旋律 突 然 转 为 高 般 而言 ,一 个 舞蹈 作 品 自 亢 ,进 人 高潮 。高潮 应 该 是 整 个 始至 终 都 离不 开 音 乐 。舞 蹈新 作 舞 蹈 中 最 感 人 ,最 精 彩 的 部 分 , 的诞生 要经 过 编导 的创作 、构 思 、 是 炙热 情 感 的尽 情 抒 发 ,在 此 编 实践 、修 改 、不 断 完善 而 成 。有 导 采 用现 代 舞 的编 导 手 法 ,如 爆 些编 导 起 初构 思 的 根据 往 往 是 音 发 、旋转 、扩 展 、弹跳 、悬 止等 , 乐 ,音 乐不 仅 为 编 导提 供 了 节奏 在 情 感 淋漓 尽致 的抒 发 后 突然 停 的基 础 ,而且 提供 了思 想 、情感 、 止 ,构成 了一 幅造 型 图 画 ,像 是 性格形 象和结 构。 塑 像 的凝 固。造 型 构 图 上采 用 了 民间 舞 丰 富 多彩 ,民 族 风格 三 个 层 次 的点 斜式 。第 二个 层 次 浓郁 ,总 体来 说 ,由南 柔 北 刚 的 为 斜线 ,右边 为 最高 ,表演 以 仰 、 区别 ,影 响 民 间舞 蹈风 格 有 很 多 跪 、倒 、伏 等各 种 姿 态 构 成 了一 因 素 ,音 乐 的特 点 是 民间 舞 蹈 风 声 强烈 的 呼喊 : “ 就是 我 ” 把 格形成 的一个 重要 因素 。 那 情 感 的 宣发 推 向 顶峰 ,给 观众 以 如西 藏 舞 蹈 ,在 我 们 所 熟 悉 强烈 的 震 撼 。结 尾是 整 个 作 品的 的 四重 藏 民 间舞 蹈 中 …… 堆 谐 、
音乐感觉在舞蹈教学中重要性[论文]
![音乐感觉在舞蹈教学中重要性[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985f226e2bd960590c67770.png)
试论音乐感觉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摘要:音乐是舞蹈的先导和基础,是舞蹈的灵魂。
舞蹈动作的连续贯穿,节奏的变化、艺术形象情绪的表现和展示都依赖于音乐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的变化。
而在实际舞蹈教学中,对于音乐艺术和舞蹈技能之间的侧重关系,学生往往很难将两者平衡起来,不是偏重音乐情绪、忽略舞蹈动作表现,就是机械地以动作来表现音乐节奏而忽略以舞蹈语汇表现深刻丰富的音乐情绪,即舞者的整个形体表演缺乏音乐感觉。
本文将对音乐感觉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舞蹈;音乐感觉;重要性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117-02任何一位卓有成就的舞蹈家,都应该受过良好的音乐教学,有着较高的音乐修养。
而这种教育,在培养舞蹈演员的过程中,不仅体现在音乐基础理论的学习、音乐欣赏课,以及视唱练耳和钢琴课的设置上,最重要的也是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的,就是体现在每天进行着的舞蹈基本训练的教学中,当学生们在舞蹈课堂里合着音乐的节拍,学习各种复杂的舞蹈技巧时,对学生进行音乐感的训练也同时开始了。
因此要想培养学生具有卓越的舞蹈表现能力,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音乐感受能力。
一、舞蹈与音乐的关系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
舞蹈离不开音乐,舞蹈总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示出来。
舞蹈与音乐共生存,不存在没有音乐伴随的舞蹈。
音乐为舞蹈起着渲染和烘托气氛的作用,给舞蹈人物应有的性格刻画,与舞蹈共同完成塑造艺术形象的任务。
在舞蹈剧和舞剧中担负着交代和展现剧情的任务。
只有对音乐有深刻的感受能力,才会有创新和创造。
俗话说得好:“有感而发”。
舞蹈是一种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艺术。
舞蹈形象的创造是通过音乐所提示的情感,用人的“外在”肢体、身段、眼神和面部肌肉的动作来表达出可以“看得到”的艺术形象。
在诸多的艺术门类中,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尤为密切.舞蹈中舞者所表现出的良好的“乐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学习磨练而形成的一种能力,是人们对舞蹈音乐节奏的感觉能力和对舞蹈音乐的想象能力,以及对舞蹈音乐风格的表现能力的综合反映。
最新论文《浅谈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摘要:舞蹈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一个完整的舞蹈艺术应具备音乐、灯光、舞美、服装等等元素。
好的音乐即是舞蹈成功的一半,所以音乐是舞蹈艺术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
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使得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得到了丰富,而且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求又满足于两者相结合以后绚丽多姿的综合艺术中。
舞蹈和音乐的这种“共性”为它们的结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舞蹈;音乐;修养一、什么事舞蹈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
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
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 / 求偶、祭祀、礼仪等。
在人类文明起源前,舞蹈在仪式,礼仪,庆典和娱乐方面都十分重要。
中国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舞蹈,它产生于奴隶社会,发展到秦汉之际已形成一定特色二、什么是舞蹈音乐顾名思义,舞曲就是指用来跳舞的音乐。
舞蹈与音乐的起源颇有渊源,历史很悠久,依性质可分四大类:第一种是仪式的舞曲,大部分早期的原始民族在祭典上一定会跳舞,舞蹈一直是仪式的一部分。
第二种是表演的舞曲,譬如芭蕾。
第三种是社交的舞曲,主要流行于 18-19 世纪的欧洲。
第四种是民俗舞曲,如各个国家不同的民族舞蹈舞曲。
三、音乐与舞蹈的关系1.舞蹈与音乐的相同之处舞蹈与音乐之间存在的共同点是律动性。
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同的节奏,都有一定的力度,这是它们结合的自然基础。
舞蹈需要音乐来强化节奏感,同时舞蹈节奏感也可以更好的表现优美的旋律。
在舞蹈课程中,舞蹈音乐的节奏的培养,能够增加学生的艺术修养,对于学生修身养性,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舞蹈与音乐都是时间的艺术。
音乐是靠音符的联系来表达内容和情绪的进程的,而舞蹈则是依靠动作的连续。
而动作的连续与音符的连接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艺术魅力。
在舞蹈艺术中,音乐就像舞蹈的声音,舞蹈则是音乐的形体,密不可分。
2.舞蹈与音乐的不同之处舞蹈是视觉的韵律,音乐是听觉的韵律;舞蹈是肢体艺术,音乐是听觉艺术(情感艺术)。
简论舞蹈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简论舞蹈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摘要:古往今来,舞蹈在艺术舞台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艺术地位。
舞蹈艺术它是多种艺术的结合品,它不光有着自己独立的艺术特征,也汲取了其他艺术的文化内涵,它的美具有多样性。
在现如今社会,舞蹈艺术通过与其他艺术文化特征相融合,境界和层次在得到不断的提升,那舞蹈艺术家必然要具有全面的艺术修养,才能让自己舞蹈的艺术有更好的造诣。
舞蹈家在提升自己品位的同时,也要让自己的舞蹈形式不断地创新,这样才会形成自己独有的舞蹈风格。
关键词:舞蹈艺术;其他艺术;关系舞蹈在艺术界的的地位很高,他的表现形式及其丰富多样,从舞蹈艺术的身影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有音乐的节奏美、美术的静态美、文学的内涵美等,它像了一杯红酒,有无限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欣赏它。
事物都有共同性,艺术也一样。
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反映当下的社会现状及人类内心的情感;但他们的不同点就在他们的表现形式上,他们用自己的独有的艺术特征来让人们区分出他们与其他艺术的不同。
如音乐最明显的就是它的韵律感,美术最明显的就是它的画面感等。
他们和舞蹈的相融合都让舞蹈的艺术形象更加鲜活和饱满。
舞蹈与其他艺术的融合使他的艺术境界得到了更好的提升,也让他的文化内涵更加多元化。
所以,把舞蹈艺术称为“一切艺术最大综合性的艺术”。
一、舞蹈与音乐的关系(一)乐曲和节奏人们常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来,音乐与舞蹈之间重要的相通性。
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很密切,通常人们都说舞蹈是音乐的姊妹艺术。
我们不难发现,只要有舞蹈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音乐的出现,音乐变成了舞蹈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是舞蹈创作的“意象”。
舞蹈跟随着音乐伴奏,翩翩起舞,通过点、线、形来表达舞蹈内在的情感以及舞蹈的动作形体。
欢快的乐曲表现出这个舞蹈的情感是愉悦的;悲伤的乐曲表达出这个舞蹈的情感是忧郁的,对于乐曲不同的处理会体现出舞蹈的不同情感和境界。
音乐赋予了舞蹈灵魂和生命力,它让舞蹈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层次和境界。
舞蹈肢体语言

舞蹈肢体语言在舞蹈创作和欣赏中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彭。
但舞蹈的起源应早于音乐,舞蹈的风格、类型不直接受音乐的影响。
舞蹈的灵魂并非是音乐,而是舞蹈肢体语言的独立性。
我认为: 人体动作才是舞蹈欣赏的直接对象。
舞蹈是通过形体运动表达情感的一门艺术;是时间和空间紧密结合的一门动的视觉艺术。
从条件上讲:舞蹈必须借助人体为工具;必须是在自然和社会中进行。
其次从人的功能上说:是人类智力的高级游戏;是情感世界的回味、宣泄和体验。
从舞蹈自身特征来看:需有及强的身体控制力;需有超常的“内模力”和感受力;需具有一定的情感逻辑或情感体验。
舞蹈既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人体美和艺术美的审美活动。
舞蹈审美活动的内涵成分十分丰富和复杂,在此我只想从三点略加阐述。
一、舞蹈动觉舞蹈动觉是指舞蹈运动中的自我感觉。
动觉是心理学中感觉里面的一部分,心理学称为“筋肉感觉”,又叫“第六感觉”。
是对运动中力量的大小、阻力的大小、运动范围的宽阔等等,来认知自身筋肉关节的地位、彼此关系及和空间的关系。
无论是反射运动或随意运动都受其指导。
1、舞蹈动觉是对人体动态的认知。
舞蹈的训练过程就是对人体的认知过程。
体态的定位、肌肉状态、骨骼的位置都需经过漫长的磨合和训练过程,从心理动觉的训练入手,通过“内视”神经系统来感觉体态的状态,达到自觉和熟练的运用人体,并借助这种运用、把握的程度来判断演员的表现力。
骨骼的开掘和定位是人体可塑的外部条件,大量的、最重要的是筋肉感觉的控制和使用。
在舞蹈中,我们可以被《孔雀舞》手臂的表现力所慑服;可以被“闪、转、腾、挪”的技术、技巧所震撼,它所呈现出的事实正是对舞蹈动觉的高级驾御力。
舞蹈中动觉的细腻运用程度(脚趾、手指、眼神、气息的位置等);驾御认知的深度(从骨骼到体态、从立点到力点);有序的训练过程是舞蹈独具和无与伦比的。
舞蹈人体动态有两个方面:(1)、静态上的舞姿造型依赖于舞蹈动觉的调控。
(2)、协调性、韵律感、延伸感是舞蹈动觉中动态关系需要强化训练的重点。
零基础形体舞蹈(上)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广西师范大学

第一章测试1.下列哪个选项是从体质的类型来判断体型的?()A:运动型B:苹果型C:沙漏型D:梨型答案:A2.通过形体舞蹈基础知识的学习,让我们了解到形体舞蹈训练是融合了()、舞蹈、音乐等艺术元素,是一个感受美和享受美的过程。
A:柔道B:散打C:武术D:体操答案:D3.躯干运动的各种位置主要包括:( )A:躯干活动的角位B:躯干活动的方位、角位和自转位C:躯干活动的自转位D:躯干活动的方位答案:B4.目前,大部分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们认为形体美的评价标准是什么?()A:体型美B:姿态美C:站姿美D:坐姿美答案:AB5.形体舞蹈训练的特点是什么?()A:适用性B:艺术性C:灵活性D:单一性答案:ABC6.人体自身及各部位的运动方位、角度和自转位与人体的哪些运动轴有着相互的联系?( )A:垂直轴B:圆状轴C:矢状轴D:额状轴答案:ACD7.人体运动的动作方向主要有哪些?()A:四肢相对运动的方向B:斜方向C:中间方向D:基本方向答案:ABCD8.形体美是通过长期规范的训练形成的,它是由健美的体型、良好的姿态、敏捷灵活的动作、高雅的气质和风度等方面构成。
()A:对B:错答案:A9.自转圆平面是指围绕人体的矢状轴运动的平面,其中各位为角位。
()A:对B:错答案:B10.前上举是指臂前举与上举之间45°的方向。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低头也可以称为:()。
A:头部的后屈B:头部的左屈C:头部的右屈D:头部的前屈答案:D2.一臂保持弧形上举,一臂保持弧线前举,这一描述属于芭蕾手位的几位手?()A:三位B:五位C:四位D:二位答案:C3.常用的下肢基本姿态主要包括哪些基本脚位?()A:芭蕾的基本脚位和正步位、大八字步、丁字步B:常用的基本脚位C:芭蕾的基本脚位和常用的基本脚位D:芭蕾的基本脚位答案:C4.在头部基本姿态的练习中,我们进行了以下哪些动作的练习?()A:向左、向右的倒头B:低头和抬头C:头部的绕环D:向左、向右的转头答案:ABCD5.下列哪个选项属于芭蕾手型的动作要求?()A:大拇指与食指平行,并在一个平面上B:手腕到指尖为圆滑的弧线C:五指并拢D:食指与中指相错靠拢,后三指轻轻靠拢答案:ABD6.进行上肢基本姿态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有:()A:各手指的间隙较大B:肘腕部太过僵硬或太过松弛C:手臂位置不准确D:肩部紧张答案:ABCD7.下肢基本姿态练习时,常用的基本脚位动作有:()A:小八字步B:丁字步C:并立(也称正步位)D:马步答案:ABC8.头部绕环动作的做法是向左转头、倒头、经抬头、右倒头、低头做360°头部绕环的动作,然后还原。
描写舞蹈随心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

描写舞蹈随心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名句)舞蹈,是一种用身体表达灵魂的艺术形式,它拥有无限的魅力和无穷的韵律。
而舞蹈随心则是指那种独特而自由的舞蹈风格,舞者们在其中可以尽情地展现内心情感,感受到舞蹈的美妙和魔力。
让我们一起来描写舞蹈随心的句子,唯美而(精选100名句),感受舞蹈的奇迹之美吧。
1. 微风轻拂,舞者的身姿宛如舞动的花瓣。
2. 灵动的指尖,勾勒出舞者独特的舞蹈图案。
3. 音乐的节奏,让舞者的身体如波涛般起伏。
4. 舞蹈的舞台上,情感随着音符的跃动流转。
5. 舞者的身体,仿佛化身成了无拘束的灵魂。
6. 舞动的步伐,编织出一幅动人的画卷。
7. 舞者的目光中,倾注着无尽的激情和自由。
8. 舞蹈如一首诗,诉说着心底最深的情感。
9. 演绎的每一刻都是舞者与舞蹈的完美交融。
10. 舞者的身影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仿佛不受任何束缚。
11. 舞蹈的美妙旋律,渗透进每个观众的心灵深处。
12. 舞者的动作如飞鸟般自由,展现出舞蹈的本真之美。
13. 舞者的每一个动作都像是一幅抽象的画作。
14. 舞蹈的韵律,将舞者和观众紧密相连。
15. 舞蹈的奇迹,让人们沉浸在无边的艺术享受中。
16. 舞蹈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它能够跨越文化的界限。
17. 舞者用身体书写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和情感。
18. 舞蹈的魅力,让人们仿佛置身于梦幻的世界。
19. 舞者的脚步声,如诗如画地跳跃在舞台上。
20. 舞蹈是一种精神的碰撞,让灵魂与音乐相融合。
21. 舞者的身体,宛如羽毛般轻盈而飘逸。
22. 舞蹈是一种激发内心情感的方式,让舞者自由地表达自己。
23. 舞者的双手,托起了无限的梦想和热情。
24. 舞蹈的姿态让人们感受到一种神秘的力量。
25. 舞者的每一个动作都散发着自信和力量。
26. 舞蹈的节奏让人们顿时进入一种陶醉的状态。
27. 舞者的身体语言,超越了言语的限制,传达着纯粹的情感。
28. 舞蹈是一种能够超越时间的艺术,永恒而美丽。
29. 舞者的眼神中,闪烁着梦想和渴望的火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舞蹈的音乐与形体的融合(一)
多年来,在舞蹈形体训练和对音乐的把握实践中,深知许多经典之作,出自舞者的身心与间乐完美融合的结果。
真乃令人赞叹不已。
众所周知:“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旋律是音乐的灵魂”。
音乐被称作是“声音的美妙组合”,也是我们能够容易理解的表述,然而在舞蹈中能够“驾驭音乐而不成为音乐的奴隶”,这是多么的令人向往啊。
那么如何来理解音乐就成为打开我们“音乐瓶颈”的唯一方法,因为只有舞蹈动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才能彰显摩登舞之魅力,否则只能是鹦鹉学舌般的滑稽之舞了。
谈起音乐,首先不能不讨论什么是“音”?音既是声音的总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使周围的空气产生振动,并向四周传播,形成了一系列的波,这些波引起我们耳膜的震动,使我们才能感受到声音的存在。
自然界中能为我们人的听觉所感受的声音是非常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声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
在音乐中所使用的音,是一系列有固定频率或固定音高的音,这一系列的音称为音列,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发展中形成的。
这些音被组成为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现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种性质。
音的高低是由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频率)决定的。
振动次数多音就高,振动次数少音就低。
一般人耳能够听到的音频范围约为30-17000赫兹。
音的长短是由于振动的延续时间决定的,振动延续时间长音就长,振动延续时间短音就短。
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即物体振动范围的幅度大小决定的。
振幅大音就强,振幅小音就弱。
“音色”是由发音物体所产生的“谐波”决定的,发音物体的性质、形状不同,所产生的“谐波”也不同,因而音色也不同。
旋律是什么?简单地说,不同的音高和不同时值的“单音”的连续进行就构成“旋律”,严格地说,“旋律”是用“调式关系”和“节奏、节拍关系”组合起来的,具有独立性的许多音的单声部进行。
旋律将所有的音乐基本要素(这里指的是调式、音高、节奏节拍、强弱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不要分的统一体。
旋律是连续不断地引导听者,自始至终听完一首乐曲的一根线索,作为舞者在听音乐时必须紧紧捉住这根线索,特别是舞曲音乐的前奏部分,更是我们要加以关注的。
然而大多数舞蹈音乐的旋律,或多或少都包含了一些精心设计的次要素材用以烘托意境,不要让音乐的旋律被伴随它的次要素材所淹没,要在头脑中把旋律从环绕的一切素材中分出来,必须能够听到旋律。
什么是形体训练?在实际的训练中形体舞蹈是形体修塑和舞蹈的结合,所谓形体修塑就是伴随音乐(一般以舒缓优美,但有时也用一些节奏感强、起伏较大的音乐)做一些针对上肢、头部、颈部、胸部、肩部、臀部、大腿、小腿、足等的修塑动作,使肌肉有弹性,线条更美,动作要求舒展.幅度适当,同时也锻炼动作的协调性,肢体的动作美感,培养外在和内在的气质,使学生具备现代人的健美外形和优雅的举止风范。
这一点最重要,也是我们形体训练的培养目标。
1.大学生一般不具有专业的舞蹈意识和基本能力(如软开度、力度、垂直感、弹跳能力),因此应首先通过基训使学生身体自然素质与舞蹈专业素质间的距离尽快、最大限制的缩小,使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的力量、柔韧性和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控制能力几方面得到开发和提高,同时,掌握舞蹈所需要的基本动态、体态、方位以及基本训练的一些知识。
2.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相结合,音乐与舞蹈结合、姿势相关、动静结合、神富于形、以形表情、神形并重。
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技术训练与舞蹈成品学习相结合、提高列编能力。
舞蹈组合练习是形体训练的更高形式,是学生在得到美的形体的同时,运用身体语言,配合音乐表达内心情绪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舞蹈组合训练,可培养起较强的音乐节
奏感和优美的舞蹈感受,使形体美得到更高层次的表现,也可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信心。
实践证明,形体舞蹈训练的独特作用是其他运动形式所不能替代的。
它能增强学生的体魄,增强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稳定性、节奏感和力量等形体素质。
而要真正使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有机结合,使训练有素的形体把内在的心理品质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让学生拥有形体的姿态美、气质美。
在每周只有2课时又拥有那么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教学的实施是非常具有难度的。
所以,在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中,发现要培养一个真正意义上具有姿态美、气质美和对艺术表现有机结合的综合人才的培养,不应是单纯的模仿训练到外部形态的形成,如果没有对舞蹈文化的深刻认识,没有对舞蹈作品的直观感受,没有点燃触动心灵的舞动,学生就不会有探索欲,也不能把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的有机结合,那我们的教学培养也是不成功的。
作为高职院校的培养人才目标就是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它不是某项专业的技工,而是拥有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职业人才。
我们的教学要伴随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制定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
“外塑形,内塑雅”的教育观念
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强调,人类的美兼容身体健美,精神丰富和道德的纯洁。
其中健美的身体是美的表现的主要载体。
人的身体是有生命和情感的活体,健美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和情感的发展,意味着无穷无尽的美好追求与创造,是推动社会的动力。
在现代社会中,热爱美、追求美,是人们共同的愿望,更是现代人们生活的一大特点。
所以在舞蹈训练课中除“外塑形”的形体训练还应结合“内塑雅”的舞蹈鉴赏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