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监视雷达原理

合集下载

S模式二次雷达的简单介绍

S模式二次雷达的简单介绍

通信导航监视/CNS S 模式二次雷达的简单介绍Brief introduction to Mode S secondary radar华北空管局高树萍编译2007 年具有S 模式的苏庄一/二次雷达站和百花山单脉冲二次雷达站在民航华北空管局落成,标志着S 模式二次雷达在我国首家使用。

作为S 模式二次雷达站的建设者之一,尤其对S 模式感兴趣。

S 模式二次雷达系统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信息量大,它能实现两个以上雷达站之间的通信,其有为飞机对询问轮流做出应答。

二、S模式的特点S 模式地址唯一。

在S 模式二次雷达中,基于飞机地址唯一可选择性,S 模式询问含有56 位及112位信息串,其中包括24 位的飞机代码位;除了24 位地址位还有32和88 位信息位,任何装有S 模式的飞机都能由波束内的其它飞机分时,信号范围内的所有飞机应答没有重叠,应答录取则不会发生错误。

一机一码,减少或消除了同步干扰,同时防止询问信号串扰其它飞机,提高了检测能力。

(3)S 模式询问消除了来自天线波束范围内其它目标的应答信号,因此大大降低了干扰、应答机占据以及由于反射引起的虚假应ATC 提供数据链以及为VHF 语音通信提供备份的能力,可以应用在ADS-B 和TCAS 防撞等系统中,是二次雷达的发展方向。

一、S模式的定义S 模式即选址模式。

S=Select 选择,是有选择性地询问识别目标。

地面管制雷达站通过轮呼别询问。

因为对每一架装有S 模式的飞机,都分配给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地址,该地址称为技术地址。

全世界有16 777 216 个技术地址可用,并且已由国际民航组织(ICA O)进行标准化。

每次S 模式询问都包含目标飞机的地址,被寻呼的飞机是回答询问的唯一飞机。

答。

(4)S 模式询问较高的飞机数据完整性,得益于S 模式唯一的地址和较安全的数据传输。

当传输期间编码被破坏时,S 模式有更好的编码维修能力。

(5)S 模式询问选择性询问减少了询问次数从而减少了干扰,最(ROLL-CLL)有选择地询问,在地面询问和机载应答装置之间具备双向交换数据功能,这就是说S 模式二次雷达站有能力选择性地寻呼其覆盖范围内的飞机。

ALENIA雷达讲义

ALENIA雷达讲义

第一章SSR原理1.1航路二次雷达SSR原理基本概念:雷达的原意为无线电检测和测距,他起到对目标定位的作用。

以脉冲雷达为例,通过天线发射射频脉冲。

当射频信号遇到目标以后,其中的一部分能量向雷达站方向反射,通过天线进入接收机。

经过雷达的接收系统放大、检测等处理后,可以发现目标的存在,并可以提取其他的参数信息。

测距是基于光速不变的原理。

由于回波信号往返雷达和目标之间,他将滞后于所发射的探测脉冲时间为Tr。

以探测脉冲作为时间基准,目标和雷达站之间的斜距R为:R = C * Tr / 2由上式可见,对目标的测距(系指斜距)和测时是一致的。

测角,对于监视雷达而言系指方位角 ,亦即偏离正北方向的角度。

一般由扫描天线的主波束的指向所确定,在航管雷达系统中常把工作于上述状态下的雷达称之为一次监视雷达(PSR)。

目前一次雷达主要有三大类:A.航路的监视一次雷达,作用距离在300-500公里B.机场的监视一次雷达,作用距离在100-150公里C.着陆雷达(在跑道附近)。

其信号是提供给塔台调度员的,在塔台显示器上观看飞机下滑的全过程,提供信号仰角7度(上下10度)PSR的优缺点:优点:只要有目标存在就可以发现它(不管敌我)缺点:⑴辐射功率很大(要足够大)R与P的关系:R↔功率的四次方根造价要高得多,设备庞大。

⑵易受干扰(障碍物,气象)⑶不能对目标识别当两个目标很近时也无法区别。

⑷要得到目标的高度也很困难。

二次雷达设备——第1页二次监视雷达(SSR)和一次监视雷达的区别在于工作方式不同。

一次监视雷达可以靠目标对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射频脉冲)反射,主动发现目标并确定其位置,而二次监视雷达不能靠接收目标反射的自身发射的探测脉冲工作。

他是同地面站(通常称询问机)通过天线的方向性波束发射频率为1030兆赫的一组询问编码(射频脉冲)。

当天线的波束指向装有应答机的飞机的方向时,应答机检测这组询问编码信号,判断编码信号的内容,然后由应答机用1090兆赫的频率发射一组约定的回答编码(射频)脉冲。

《二次监视雷达信号的处理和分析》范文

《二次监视雷达信号的处理和分析》范文

《二次监视雷达信号的处理和分析》篇一一、引言二次监视雷达(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简称SSR)是一种用于航空交通管制的重要设备,通过向飞机发送询问信号并接收其应答信号,实现对飞机的探测、识别和追踪。

在航空交通管理系统中,SSR信号的处理和分析对于保障飞行安全和提高交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二次监视雷达信号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包括信号的接收、处理、分析和应用等方面。

二、二次监视雷达信号的接收二次监视雷达信号的接收是整个处理和分析过程的第一步。

在接收过程中,SSR需要不断地向空中发射询问信号,同时接收来自飞机的应答信号。

这些信号经过空气传播,受到各种干扰和噪声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信号的预处理和滤波。

在接收端,首先需要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数字化处理。

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信号提取和干扰抑制等操作。

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从众多的干扰中提取出有用的SSR信号,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三、二次监视雷达信号的处理二次监视雷达信号的处理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对信号进行解码、识别和参数提取等操作。

首先,需要对接收到的应答信号进行解码。

解码的过程中需要知道询问信号的格式和编码方式,以便正确地将应答信号转换为可识别的数据格式。

其次,需要进行信号识别。

通过对比和分析接收到的信号特征,可以确定信号的来源和类型,例如是民用飞机还是军用飞机,以及飞机的位置、高度、速度等信息。

最后,需要提取信号的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飞机的识别码、位置信息、高度和速度等,对于后续的航空交通管理和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四、二次监视雷达信号的分析二次监视雷达信号的分析是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解读。

通过对SSR信号的分析,可以获得更多的关于飞机的信息和交通状况。

首先,可以对飞机的飞行轨迹进行分析和预测。

通过分析多个SSR信号的数据,可以得出飞机的飞行轨迹和运动状态,从而预测其未来的位置和飞行方向。

二次雷达技术交流

二次雷达技术交流
最大作用距离: 定位点测试:校飞飞机在飞越每个导航台和
强制报告点时,请机组报告,地面统计单雷 达目的显示; C模式代码测试:校飞飞机在穿越每个高度层 时请机组报告高度,地面统计C模式编码显示 高度;
6、二次雷达飞行校验
A模式代码:测试A模式编码0000、1111、 2222、3333、4444、5555、6666、 7777、7500、7600、7700以及SPI测试;
上行询问
下行回答
上行询问 1030MHz 下行回答 1090MHz
1.3、二次雷达工作原理
二次雷达所需目的参数:距离R、方位ɑ、高度、 H
1.3、二次雷达工作原理
问询信号
三脉冲问询体制
P1-P3 模式问询脉 冲 问询波束主瓣
控制波束 辐射P2
P2 旁瓣克制脉冲
(控制脉冲)
尾瓣
询问波束 辐射P1 P3
1.2、SSR与其他监视方式旳区别
二次雷达(A/C/S模式):独立旳、合 作式监视系统 经过地面问询系统根据问询和机 载设备旳应答计算目旳旳距离和方位 角。同步S模式二次雷达增强了飞机寻 址和双向数据链旳功能。
优点:相对一次雷达旳信息愈加详细 缺陷:无法监视没有安装应答机或应答机 失效旳飞机
1.2、SSR与其他监视方式旳区别
2.1、二次雷达总体构造图
2.2二次雷达航空管制信号流程简图
2.3、二次雷达数据信号流程简图
天线座
天线 控制箱
通道切 换开关
询问机 A通道
本地监控显示器 询问机B通道
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监控席位 机场塔台调度席位 其他引接数据使用者
2.4、二次雷达系统工作流程图
目标数据输出 机载应答机
工作模式设置 监控界面

二次监视雷达原理

二次监视雷达原理
一 概述
1、电磁频谱资源
代号
频率范围
波长
HF VHF UHF
L S C X (I) Ku K Ka V W mm
3 - 30 30 - 300 300 - 1000
1 -2 2 -4 4 -8 8 - 12 12 - 18 18 - 27 27- 40 40 - 75 75 - 110 110 - 300
L:
波束窄,噪声低,空中警戒及监视雷达的首选。
S:
波束窄,受雨杂波的影响大,气象雷达和监视雷达。
C:
S和X的折中,对空警戒和精密跟踪。
X:
带宽宽,可产生窄脉冲,设备尺寸适中,高分辨雷达。
Ku、 K、Ka:波束窄带宽大,雨杂波及大气衰减大,作用距离短的
场合,如机场SMR。
毫米波: 波束窄带宽宽,大气衰减大,空间及作用距离不大的场合
R2ctr 15m00.1k5m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1、常规雷达
二 雷达原理
发射脉冲
回波
tr
tr
t 噪声
t
雷达测距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二 雷达原理
1、常规雷达
目标角位置的测量 目标角位置指方位角, 在雷达技术中测量这个角位置基本上
都是利用天线的方向性来实现的。 雷达天线将电磁能量汇集在窄波束内, 当天线波束轴对准目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一 概述
3、雷达视线
雷达信号传播受影响
常规使用的信号传播是直线的。 雷达信号会受到阻挡和遮蔽。 还会受到来自飞机和地面反射信号的干扰。
水平视线 杂波和遮蔽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3、雷达视线
一 概述
天线高度
雷达水平最大视线距离

浅谈航管二次雷达航迹和点迹相关的基本原理

浅谈航管二次雷达航迹和点迹相关的基本原理

科技资讯2016 NO.22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信 息 技 术7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航管二次雷达系统是对空中目标鉴别与监视的系统,在空中的目标识别与跟踪和空中交通管制等很多方面都有极大的应用。

1 航管二次雷达的航迹跟踪现在,边扫描边跟踪已经成为航管二次雷达的必备能力,对于多个目标的跟踪,可以在它监视的空域范围内,针对各个需要跟踪的目标建立对应的相关航迹文件,将每次扫描得到的点迹、航迹与文件里面的航迹进行相关性对比,然后把跟踪目标现在的坐标位置进行优化,与此同时,用新的目标报告得到的估值参数将原来的航迹进行更新。

2 航迹和点迹的相关在进行点迹和航迹的相关处理之前,首先应该仔细研究点迹报告与所存的航迹报告中含有的信息,后续相关的计算都要按照这些信息来进行。

雷达处理单元中存在的航迹报告和雷达录取器中存在的点迹报告主要含有下列信息,见表1。

2.1 唯一代码相关由于一问一答的询问接收方式是民用航管二次雷达所采用的,所以其中询问与回答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信息量,大家可以对携带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且将其解码,这对点迹与航迹的相关起到了特别重要的帮助作用,使相关计算量变得简单。

可以猜测在这些关联中最好的情况,比如,唯一代码的相关,就是说点迹报告或者是航迹报告里面的所有码位都是高置信度,代码c4与d1位置上最少有一位是非零位,点迹报告里面的代码交换位是零,而且仅有一个目标报告的a码和唯一代码的航迹可以匹配,还要符合以下条件:Δρij ≤Δρp ;ΔO ij ≤ΔO p ;Δh ij ≤1/2Δh max (有代码交换位标记);Δh ij ≤Δh max (无代码交换位标记)。

其中,Δρij 表示第i个点的点迹报告和第j个点的点迹报告在距离上的差值,ΔO ij 表示它们在方位上的差值,Δh max 则表示它们在高度上的差值。

AMS SIP-S航管二次监视雷达系统分析

AMS SIP-S航管二次监视雷达系统分析

图1雷达头设系统配置图1AMS SIR-S雷达系统概述1.1系统介绍AMS SIR-S雷达系统采用单脉冲技术,使得测角精度大大提高,理论上分析一个雷达回波就可以确定目标的到达角,从而可以大大减少地面站的询问率,使得异步干扰进一步减少。

由于利用OBA信息和更为强大的计算能力,使得雷达录取时抗击假目标和同步干扰目标性能也大大提升,雷达的水平覆盖范围是0.5-256海里,垂直覆盖角度为0.25度—40度,检测概率不小于99%。

AMS SIR-S雷达系统包括天线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101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群,SIR-S 单脉冲二次监视雷达,双雷达头处理器(RHP),雷达维护监视席位,本地控制和监视系统,以及双以太局域网,其连接如图1所示。

1.2发射机单元发射机单元由两个发射机组成:一个为主发射机,也是和通道发射机;一个是辅发射机,也是控制通道发射机。

发射机采用全固态发射机,并且使用了插接式连接。

发射机输出功率衰减分为8个等级,从-12dB,以2dB 为步进,也可以完全关断输出功率。

输出功率可进行方位编程,每周扫描分为128个扇区,相应每个扇区为2.8度。

在每个扇区对P1-P3和P2的输出功率进行控制。

发射机具有BITE(built in test equipment)自检功能,可向RPCM 发送状态报告,并接受RPCM 控制,其检测可到达LRU (least replaceable unit)级别。

发射机的频率为1030MHz+0.01MHz;输出功率大于62dBm。

如图2为发射机单元原理方框图。

1.3接收机单元接收机采用全固态接收机,并且使用了插接式连接。

接收机单元包含三个匹配的对数通道,分别是Σ通道,Δ通道和Ω通道。

另外还包括了相位检测器。

三个通道各向RPCM 送出两路视频信号,向相位检测器送出一路视频信号。

二次监视雷达天线HPD—VPD优化测量及应用研究

二次监视雷达天线HPD—VPD优化测量及应用研究

二次监视雷达天线HPD—VPD优化测量及应用研究作者:魏月军来源:《电子世界》2013年第06期【摘要】从二次监视雷达测试应用工程的实际背景出发,研究分析了天线水平极化图(HPD)和垂直极化图(VPD)外部测量法与内部测量法的优缺点,以及波瓣发生变形产生的种种后果,进而对外部测量法进行相应的改进。

提出了一套基于RASS—S测试软件结合外场测量法和内部测量法测量二次雷达现场信号的实验方案,对二次雷达上下行链路HPD/VPD进行测量,并对计算处理数据进行分析,证明了数据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SSR;HPD;VPD;外部测量法;内部测量法二次监视雷达在民航空管领域的重要性勿需置疑,但由于该系统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对其设备各级单元及系统整体性能的测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目前中国民航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系统性的雷达综合测试系统,更不可能更多地去研究、优化系统测试方法。

同时,目前民航有关部门正在建立空管设备系统测试评估平台,并且有关部门还在筹备建设雷达合资工厂,雷达天线性能测试系统作为其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展开建设,是目前建设者需考虑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此,本文着重从二次雷达天线HPD/VPD测试方案进行研究。

1.二次监视雷达(SSR)工作原理二次雷达为三脉冲体制,它的询问信号为脉幅调制(PAM)信号。

询问脉冲由三个脉冲组成,Pl,P3脉冲为询问信息脉冲,由定向天线发射;P2脉冲为旁瓣抑制脉冲,由全向天线发射。

按照P1和P3脉冲的时间间隔可以分为6种询问模式[1],近代民航的航管二次雷达,一般只用A模式和C模式轮流询问,在雷达显示屏上同时显示出飞机的代号和高度。

我们称这种雷达为A-C模式二次雷达。

2.二次监视雷达天线VPD/HPD测试方法及影响分析二次雷达天线HPD(水平极化图)主要用于测量目标的方位,决定分辨同一距离不同方向上目标的能力和方位精度;VPD(垂直极化图)在二次监视雷达中用于保证不同高度层的距离覆盖,使在正确的高度角发现目标距离最大[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达的任务
探测目标
测量目标参数
斜距测量 目标角位置测量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1、常规雷达
目标斜距测量
雷达原理
雷达发射脉冲电磁波; 电磁波在空间传播,遇物体产生后向散射,形成回波; 雷达接收回波并测量回波脉冲滞后于发射脉冲的时间tr。
ct r R 2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雷达的目标检测能力受到噪声的影响。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5、雷达目标检测
概述
门限检测是一种随机检测,雷达接收机输出是一个随机 过程,雷达根据接收输出端的振幅是否超过门限来判断 有无目标存在,可能出现以下4种情况:
存在目标时判为有目标,称为发现,它的概率称为发现概率Pd; 存在目标时判为无目标,称为漏报,它的概率称为漏报概率Pla; 不存在目标时判为无目标,称为正确不发现,它的概率称为正 确不发现概率Pan; 不存在目标时判有目标,称为虚警,它的概率称为虚警概率Pfa。
Pr max Pr min k 2 2 Rmax Rmin 4002 2 2 160000 倍 k Rmin 1 2 Rmax
以分贝计为: 10logD 10log160000 52dB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2、二次雷达
斜距的测量
雷达原理
雷达从发出询问到接收到应答并检测到目标所用的总时 间为:雷达询问信号到达目标的时间+飞机应答机接收并发 出应答信号的时间+应答信号循原路到达雷达的时间+雷达 接收应答并检测到目标的时间。从总时间扣除应答机响应时 间和检测用的时间得到脉冲双程传输时间,其与电磁波速度 之积的一半即是该目标的距离值。 询问脉冲上行时间——————————上行时间 应答机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 应答脉冲下行时间——————————下行时间 雷达接收到应答并检测到目标的时间——检测时间
SSR是ICAO(国际民航组织)的标准监视 系统; SSR的装备量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2、二次雷达
雷达原理
SSR的发展历史
50年代后期,英国COSSOR公司研制成专供ATC系统用的二次监视雷达(SSR) 60年代初国际民航组织(ICAO)确认了SSR为ATC系统的基本组成设备 60年代中期实现了用雷达管制飞机的飞行间隔 80年代初COSSOR公司率先推出了单脉冲二次监视雷达(MSSR) 机电部783厂首先研制开始,并于1979年研制出常规SSR样机 1987年该厂研制出681A型常规SSR 14研究所从1988年开始研制全固态MSSR,型号为DLD-100,于1991年完成和 通过部级鉴定 2000年底十四所推出其第二代全固态MSSR ,型号DLD-100A 2008研制成功新一代具有基本S模式全固态MSSR,型号DLD-100C
飞机的识别代码;
飞机的气压高度; 飞机紧急告警信息,如飞机发生紧急故障(7700) 、无线电通信失效(7600)、飞机被劫持(7500)。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2、二次雷达
工作框图
定时脉冲 发生器 二次雷达
雷达原理
RF询问 编码器 发射机 接收机 译码器
RF应答 显示器 地面询问机 接收机 发射机 机载应答机 识别信息 高度信息 编码器
反射截面积
概述
定义:在远场条件(平面波照射)下,目标处每单位入射功率 密度在接收机处每单位立体角内产生的反射功率乘以4π。
4
返回接收机每单位立体 角内的回波功率 入射功率密度
雷达截面积:一个等效无耗的各向均匀反射体的截获面积。 对于同一个物体,不同的照射方向具有不同的雷达截面积——目标闪烁
根据接收回波最强时的天线波束指向, 就可确定目标的方向。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1、常规雷达
根据接收回波最 强时的天线波束 指向, 就可确定 目标的方向, 这 就是角坐标测量 的基本原理。
回波最强 天线波束窄精度高
O
雷达原理
目标
角坐标测量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1、常规雷达
雷达原理
雷达波的双程传播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2、二次雷达
分类 按测角方法分
雷达原理
常规二次雷达(SSR):常规SSR实现对一个目标定位需要利 用雷达定向主波瓣中这个目标的所有应答; 单脉冲二次雷达(MSSR):只需要利用一次询问的应答即能准 确定位。
按询问和识别处理方法分
空中交通管制雷达信标系统(ATCRBS)和Mode S系统:
二次雷达工作在L波段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一、设备视图
雷达原理
图7-13 应答机天线
SSR应答机天线系统
SSR询问机及其天线系统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2、反射
概述
常规雷达是通过接收目标的二次散射来发现目标的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2、反射
船舶反射
概述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2、反射
Pd Pla 1
Pan Pfa 1
通常大家比较关注的是发现概率Pd和虚警概率Pfa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Fra bibliotek理局一
6、雷达信号传播
大气波导效应
概述
大气
地面
大气波导效应导致传播路径弯曲,雷达有可能看到视线外的目标。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6、雷达信号传播
雷达信号损失
雷达系统存在的各种损耗 空间传播损耗 大气传播衰减 射频传输损耗
2 2 t 3 min 1/ 4
雷达探测性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发射功率、天线增益、接收灵敏度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雷达原理
2、二次雷达 SSR(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 SSR是高精度的脉冲(时间)测距/测向系 统,它是构成现代空中交通管制的重要监视系 统。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出现SSR,当时叫“敌 我识别器(IFF)”;

2、二次雷达
雷达原理
二次雷达动态范围: 能够对接收信号进行检测而又使接收 信号不失真的输入信号的大小范围 Pt Gt Pr 雷达接收功率: 4R 2 表示成距离的函数: P k r R2
应答机的功率都是相同的,二次雷达的接收信号动态范围只受 应答飞机与雷达之间的距离影响。 最小作用距离为 Rmin , 最大作用距离为 Rmax 。 雷达接收信号的动态为: D
考虑接收天线增益 Gr ,在离发射机R处的接收机输入端的功率:
Pt Gt Gr 2 Sr (4R) 2
Pt Gt2 2 (4 ) R
3 4
G r 2 为离雷达R处的接收天线增益。 Ae 4
考虑目标二次反射,即双程的情况,雷达接收机收到的功率信号为:
Sr
为目标的雷达截面积。
概述
旋转关节、转换开关、电缆或波导、滤波器损耗 天线波束形状损失 叠加损失 信号积累时存在噪声 系统不完善损失 发射频带内不均匀,接收通道与信号不匹配(幅度和相位特性)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6、雷达信号传播
大气衰减
衰减 (dB/km)
概述
倾盆大雨 大雨 中雨 小雨 毛毛雨
降水率 (mn/h)
ATCRBS是不加选择地广播式询问目标并识别目标,而且只能 识别目标的代号和高度,有时还会发生混淆。 Mode S则可点名询问某代号或地址的目标和传递管制或飞行管 理信息。 二次雷达是雷达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2、二次雷达
雷达原理
SSR可以获得的主要信息
飞机的距离和方位;
频率范围
3 - 30 30 - 300 300 - 1000 1-2 2-4 4-8 8 - 12 12 - 18 18 - 27 27- 40 40 - 75 75 - 110 110 - 300 MHz MHz MHz GHz GHz GHz GHz GHz GHz GHz GHz GHz GHz

2、二次雷达
雷达原理
雷达波的传播(单程)
离雷达距离R处的电磁波功率密度:
Pt Gt PD 4R 2
距离越远功率密度越小, 距离越近功率密度越大。 雷达接收信号 每倍程为6dB
Pr
1 R2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2、二次雷达
雷达原理
雷达波的传播(单程)
功率密度下降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1、常规雷达
目标斜距测量
雷达原理
R————目标到雷达站的单程距离, 单位为m; tr————电磁波往返于目标与雷达之间的时间间隔,单位为s; c————电磁波的传播速度,c=3×108m/s。 回波脉冲滞后于发射脉冲为一个微秒时, 所对应的目标斜距离R为
R
c tr 150 m 0.15km 2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1、常规雷达
雷达原理
发射脉冲
回波
t 噪声
tr
tr
t
雷达测距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1、常规雷达
目标角位置的测量
雷达原理
目标角位置指方位角, 在雷达技术中测量这个角位置基本上 都是利用天线的方向性来实现的。 雷达天线将电磁能量汇集在窄波束内, 当天线波束轴对准目
标时, 回波信号最强。当目标偏离天线波束轴时回波信号减弱。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4、雷达接收信号
外部
概述
目标反射回波 其它电子设备干扰信号 气象、地物或海浪杂波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