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雷达技术交流
二次雷达原理ppt课件

应答码
相应模式A的回答为应答识别码,其顺序为A、B、C、D。 一共有4096个不同的组成。 应答码有三组代码定义为危急码,不能选作识别码。当地
面站收到这三种危急码时,终端处理设备将优先予以处理, 并在显示器上闪烁告警,提醒管制员采取应急的措施。这 三组码为:
7500 表示飞机被劫持 7600 表示飞机通信系统故障 7700 表示飞机故障危急
器约125微秒),或旁边询问35微秒抑制期,不接受任 何询问,造成目标丢失。
接收机旁瓣抑制( RSLS)
解决异步干扰问题。 异步干扰主要(约三分之二)来自询问机天线的旁瓣。控制波瓣的增益将大于除询问天线主
瓣以外的尾瓣增益。 安装和Σ接收机特性一致的Ω接收机。 比较旁瓣和控制波瓣收到的回答信号,旁瓣收到的信号必然小于控制波瓣收到的信号。 接收机放大检测对这两个信号比较判决。 如果Ω接收机输出的信号大于主接收机(旁瓣收到)信号,就可以判定该信号是旁瓣信号且
管制员从二次雷达上很容易知道飞机的二次雷达应 答机代码、飞行高度、飞行速度、航向等参数,使 雷达由监视的工具变为空中管制的手段,二次雷达 的出现是空中交通管制的最重大的技术进展。
二次雷达基本工作原理
二次监视雷达(SSR)和一次监视雷达的区别在于工作方式不同。
一次监视雷达是依靠目标反射雷达发射的电磁波而主动发现目标并确定其位置。 二次监视雷达则不能靠接收目标反射的脉冲工作。
( interlace )),不译码。
滑窗检测
用于常规二次雷达目标检测。 常规二次雷达测角通常采用波束最大法来
确定目标的方向(方位)。 进行数字化处理,使用滑窗技术对天线波
束的最大指向进行估值。 雷达波瓣扫过同一目标,接收到N个应答信
号,在数量上进行相关积累。 当积累数量达到设置门限时(第二门限),
二次雷达技术交流

强制报告点时,请机组报告,地面统计单雷 达目的显示; C模式代码测试:校飞飞机在穿越每个高度层 时请机组报告高度,地面统计C模式编码显示 高度;
6、二次雷达飞行校验
A模式代码:测试A模式编码0000、1111、 2222、3333、4444、5555、6666、 7777、7500、7600、7700以及SPI测试;
上行询问
下行回答
上行询问 1030MHz 下行回答 1090MHz
1.3、二次雷达工作原理
二次雷达所需目的参数:距离R、方位ɑ、高度、 H
1.3、二次雷达工作原理
问询信号
三脉冲问询体制
P1-P3 模式问询脉 冲 问询波束主瓣
控制波束 辐射P2
P2 旁瓣克制脉冲
(控制脉冲)
尾瓣
询问波束 辐射P1 P3
1.2、SSR与其他监视方式旳区别
二次雷达(A/C/S模式):独立旳、合 作式监视系统 经过地面问询系统根据问询和机 载设备旳应答计算目旳旳距离和方位 角。同步S模式二次雷达增强了飞机寻 址和双向数据链旳功能。
优点:相对一次雷达旳信息愈加详细 缺陷:无法监视没有安装应答机或应答机 失效旳飞机
1.2、SSR与其他监视方式旳区别
2.1、二次雷达总体构造图
2.2二次雷达航空管制信号流程简图
2.3、二次雷达数据信号流程简图
天线座
天线 控制箱
通道切 换开关
询问机 A通道
本地监控显示器 询问机B通道
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监控席位 机场塔台调度席位 其他引接数据使用者
2.4、二次雷达系统工作流程图
目标数据输出 机载应答机
工作模式设置 监控界面
浅谈地区间二次雷达信号传输的技术应用

浅谈地区间二次雷达信号传输的技术应用作者:刘丽芳来源:《科技视界》2018年第31期【摘要】本文论述了如何应用摩托罗拉Vanguard系列路由器及思科交换机设备组成传输网络,并进行地区间二次雷达信号的传输和使用。
利用Vanguard路由器组成语音数据网络,通过Vanguard路由器接入光端机在地区间传输雷达信号。
同时,利用思科交换机设备和ATM 技术组成ATM数据网,通过MGX8800系列交换机接入光端机实现地区间雷达信号传输。
此外,ATM数据网和华北语音数据网之间实现了互通,起到了很好的互备作用,有效保障了信号的不间断性。
【关键字】雷达信号;VG数据网;ATM;雷达引接;传输中图分类号: TN957.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31-0043-003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18.31.020【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use Motorola Vanguard series routers and Cisco switch equipment to form a transmission network and to transmit and use secondary radar signals between regions. The voice data network is composed of Vanguard routers, which are used to access optical terminals to transmit radar signals in the ground. At the same time, the ATM data network is composed of Cisco switch equipment and ATM technology, and the MGX 8800 series switches are connected to optical terminals to realize inter-regional radar signal transmission. In addition, the ATM data network and the North China voice data network have realized intercommunication and played a very good role in mutual backup, effectively ensuring uninterrupted signal.【Key words】Radar signal; VG data network; ATM; Radar connection and transmission0 引言随着石家庄国际机场客货吞吐量的快速增长和民航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得管制员对航班的精确引导变得非常重要。
浅谈二次雷达S模式及其抗干扰性能

12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①作者简介:何帅(1985,10—),男,汉族,江苏江都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信号处理。
DOI:10.16661/ki.1672-3791.2004-9956-9985浅谈二次雷达S模式及其抗干扰性能①何帅(中电科技扬州宝军电子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25003)摘 要:当前,在航空事业中已普遍应用二次雷达系统,该系统能更好地帮助指挥人员完成飞机的起飞、降落和识别等工作。
而二次雷达系统也在不断地改善和更新,使其能够抵抗复杂信号的干扰并对编码信息进行及时响应等。
该文从S模式二次雷达的概述入手,探究了其具有的特点、工作原理和抗干扰性能,以期为更好地提高二次雷达的使用性能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从而促进航空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S模式 二次雷达 工作原理 抗干扰性能中图分类号:TN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1(b)-0012-03Discuss S Mode of Secondary Radar and Its Anti-JammingPerformanceHE Shuai(Zhongdian Technology Yangzhou Baojun Electronics Co., Ltd., Y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225003 China)Abstract: At present, the secondary radar system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aviation industry, which can better help the commander to complete the takeoff, landing and identif ication of aircraft. The secondary radar system is constantly improved and updated to resist the interference of complex signals and respond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in time. Starting with the overview of S-mode secondary radar, this paper explores its characteristics, working principle and anti-jamming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lay a certain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bette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secondary radar,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viation industry.Key Words: S mode; Secondary radar; Working principle; Anti-interference近年来,随着飞机密度的不断上升,空中管制也越来越严格,在这个过程中二次雷达系统被航空业广泛应用。
初步认知S模式二次雷达

初步认知S模式二次雷达摘要:未来建设S模式二次雷达的必要性:工作20多年来,亲历了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由原来航路NDB导航到CVR再到DVR/DME导航,这是落后的程序管制范畴,后来建立了雷达管制,大大缩小了航空器之间的距离,满足了民航飞速发展的要求。
但对于目前使用的A/C模式雷达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信号干扰、有限的信息编码、串扰和异步应答等问题,制约了自动化航空管制系统的使用。
而S模式二次雷达可以解决诸多以上问题,S模式二次雷达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下面是笔者对S模式二次雷达的粗浅认知。
关键词:S模式;S模式询问;S模式应答;S模式的应用1 S模式S模式二次雷达的开发起源于美国和英国,当时飞机数量大量增加,自动控制ATC系统中涌现众多异步干扰问题,为此科研人员将每架飞机编上离散地址码,对雷达扫描波束内的目标进行点名性的询问,被点到名的飞机才予以回答。
这样就可以避免A/C交互模式中的A、C两种模式相关问题,大大降低雷达的询问率,进一步减少异步干扰问题。
S模式二次雷达安装了数据链通信功能,提高了管制系统自动化水平。
为此,将S模式询问定义为离散选址信标系统,雷达询问是针对于特定地址编码的目标进行定向呼叫的询问。
安装S模式应答机的飞机都有特殊的地址码,飞机对雷达询问的应答信息中必须包含本机地址码。
因此,每次询问都相关飞机地址码,实行点名询问和对应的应答,这样就从根本上排除了同步窜扰问题。
S模式询问和应答形成完整的地空数据链系统,便于实现地空双向数据交互。
S模式二次雷达应答信息和询问,采用信息数据链报文格式多达24种,相关应答信号和询问信号含有56位二进制(长报文)或(短报文)的数据块,完全可以满足不同数据传输的需要。
2 S模式询问形式雷达S模式询问方式对应的是S模式应答机,原有的A/C 模式应答机收获后将不予应答。
S模式在P2脉冲之后增加了一个P6长脉冲,用来发送上行数据,脉冲宽度为16.25us或者30.25us。
二次雷达IISLS 技术及应用

1引言IISLS (Improved Interrogator Side Lobe Suppression )为改进型询问旁瓣抑制,其作为ISLS 功能的一种改进,用于二次雷达抗反射干扰的方法。
IISLS 技术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也有它的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利弊影响。
2机载应答机应答情况分析二次雷达IISLS 技术前,先了解下机载应答机的应答情况。
①询问脉冲间隔标准值(见表1)。
表1询问脉冲间隔标准值②机载应答机有>90%概率应答情况,如下:第一,P3与P1幅度关系:P3<P1为1dB 以内,或P3>P1为3dB 以内。
第二,P1后1.3~2.7us 内无脉冲,或P1超过此区间内的脉冲幅度9dB ,如图1所示。
图1P1与可能P2位置和幅度关系第三,接收到一个正常询问脉冲幅度应超过应答机不能识别的随机脉冲干扰10dB ,随机脉冲指不能被应答机识别为P1、P2、P3的脉冲。
③机载应答机不应答情况:第一,P1~P3间隔超过标准值±1us ,询问脉冲间隔标准值见表1。
第二,当接收到任意单脉冲时,其幅度变化条件不能近似一个正常询问条件。
④机载应答机拒绝应答情况,P2脉冲幅度大于等于P1脉冲幅度。
⑤机载应答机可应答也可不应答情况,P1脉冲幅度大于P2但没有超过9dB 。
3ISLS 存在的不足二次雷达具有ISLS 时,在主瓣波束内有巨大反射物(如高山,机场附近高大楼房等)导致反射,使得询问到的飞机没有落在主瓣波束内。
在一些情况下,飞机在二次雷达波束旁瓣收到询问,雷达录取器进行计算处理并应答此信号。
飞机在旁瓣,主瓣波束内有巨大反射物,且无IISLS 情况分析。
①飞机应答机先收到二次雷达询问机Ω通道询问,即P2脉冲。
②飞机应答机后收到二次雷达询问机Σ通道询问,即P1~P3脉冲。
情况一:P2可能滞后P1(反射路径延迟小于2us ),如图2所示。
情况二:P2也可能超前P1(反射路径延迟大于2us ),如二次雷达IISLS 技术及应用Secondary Radar IISLS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黄飞(中国民用航空桂林空中交通管理站技术保障部,广西桂林541100)HUANG Fei(Technical Support Department of Guilin Air Traffic Management Station,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Guilin 541100,China)【摘要】论文对二次雷达IISLS 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其实现原理。
indra s模式单脉冲二次雷达

• 141•ELECTRONICS WORLD・技术交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航空运输业越发繁忙,同步而来的安全运行保障压力与日俱增。
由于新航线的开辟及各航线上飞行器数量的增加而带来飞行高度层和距离压缩,以前的AC模式单脉冲二次雷达处理能力的不足显现而出。
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对于雷达监视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目前,我国民航系统为了解决当下的状况,对现有AC模式单脉冲二次雷达进行原址更新成S模式单脉冲二次雷达,并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加装新型雷达系统。
对重要的飞行航线进行两重甚至多重雷达覆盖,以缓解日益增长的航班量所带来的飞行安全风险。
S模式单脉冲二次雷达相对于传统的AC模式单脉冲二次雷达有着不可替代的优点:(1)二十四位地址码可到达1677万个识别码,AC模式只有4096个;(2)询问方式的改变(选呼),根本解决“应答混淆”现象;(3)选呼后降低了询问重复频率(PRF),减少“异步干扰”;(4)传输信息更加丰富;(5)接收数据更加精准可靠.本文主要探讨S模式单脉冲二次雷达的主要组成及部分模块的功能。
INDRA雷达系统组成:由于现在民用S模式二次雷达站大多数采用无人值守的运行方式进行工作,所以雷达监视系统有本地端和遥控端两部分组成。
现将本地端系统的架构总结如下:1、单脉冲天线系统;2、天线驱动系统;3、S模式询问系统;4、接口适配单元系统;5、中央时间系统;6、本地局域网系统;7、本地管理和控制系统SLG;8、雷达视频VR3000图形显示系统。
遥控端有以下系统组成:本地局域网系统、本地管理和控制系统。
单脉冲天线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辐射柱、射频分配网络、射频滤波器和障碍灯。
天线安装在基座上,通过伺服马达驱动天线顺时针(5-15转/分)匀速旋转覆盖360度方位角。
天线用于发射询问机产生的1030MHZ信号,并接收飞行器应答1090MHZ信号。
发射和接收分别涉及到三种信号(和、差、控制),和波束利用天线的主瓣发射和接收询问及应答信号;控制波束结合和波束进行接收和询问,实现旁瓣抑制功能;差波束只用于发射,通过结合和波束实现单脉冲功能。
二次监视雷达原理

飞机的气压高度; 飞机紧急告警信息,如飞机发生紧急故障(7700) 、无线电通信失效(7600)、飞机被劫持(7500)。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二
2、二次雷达
工作框图
定时脉冲 发生器 二次雷达
雷达原理
RF询问 编码器 发射机 接收机 译码器
RF应答 显示器 地面询问机 接收机 发射机 机载应答机 识别信息 高度信息 编码器
二次监视雷达
一 二
概述 雷达原理
三
机载应答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
1、电磁频谱资源
代号
HF VHF UHF L S C X (I) Ku K Ka V W mm
概述
波长
10 – 100 1 – 10 0.3 – 1 15 – 30 7.5 – 15 3.75 – 7.5 2.5 - 3.75 1.7 - 2.5 1.1 - 1.7 0.75 - 1.1 4 - 7.5 2.7 - 4 1 - 2.7 m m m cm cm cm cm cm cm cm mm mm mm 29cm
雷达的目标检测能力受到噪声的影响。
民航内蒙古空中交通管理局
一
5、雷达目标检测
概述
门限检测是一种随机检测,雷达接收机输出是一个随机 过程,雷达根据接收输出端的振幅是否超过门限来判断 有无目标存在,可能出现以下4种情况:
存在目标时判为有目标,称为发现,它的概率称为发现概率Pd; 存在目标时判为无目标,称为漏报,它的概率称为漏报概率Pla; 不存在目标时判为无目标,称为正确不发现,它的概率称为正 确不发现概率Pan; 不存在目标时判有目标,称为虚警,它的概率称为虚警概率Pfa。
经过双程传输后,目标信号是很小的(反比于R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束
谢谢大家!
1.2、SSR与其他监视方式的区别
ADS-B和雷达的比较:
监视手段
定位方式
机载设备
地面设备投资
精度
更新率
基础设施要求
建设和维护成本
二次雷达
询问应答
应答机
约1000万
200海里:388m 60海里:116m 18海里:35m
4s
高
高
ADS-B
GPS
GPS+数据链 设备
约100万
30m
1s
低
低
1.3、二次雷达工作原理
3.2、二次雷达假目标及来源
假目标:雷达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的并不存 在的目标。 假目标的主要来源:异步干扰、同步窜扰、 同码环绕 、多路径(反射)
3.2、二次雷达假目标及来源
异步干扰(Fruit ):应答机对多部询问 机;(雷达脉冲重复周期参差 )
Omnidirectional Omnidirectional Reply Reply
6、二次雷达飞行校验
最大作用距离: 定位点测试:校飞飞机在飞越每个导航台和 强制报告点时,请机组报告,地面记录单雷 达目标显示; C模式代码测试:校飞飞机在穿越每个高度层 时请机组报告高度,地面记录C模式编码显示 高度;
6、二次雷达飞行校验
A模式代码:测试A模式编码0000、1111、 2222、3333、4444、5555、6666、 7777、7500、7600、7700以及SPI测试; 通道切换、点迹、航迹、目标状态、航路覆 盖测试等通过飞行程序相应阶段和航班来检 查。
雷达参数装订 监控界面
默认参数
目标数据输出
点/航迹处理
定时信号产生
应答处理
激励产生
视频预处理
多级功率放大
应答信号接收
询问信号发射
机载应答机
收发 开关
机载应答机天线
天线
3、二次雷达主要参数及相关概念
3.1、二次雷达主要参数 3.2、二次雷达假目标及来源
3.1、二次雷达主要参数
参数: 发射频率:1030MHz 接收频率:1090MHz 峰值功率:2KW 距离精度:29m 方位精度:0.05度 方位分辨率:0.6度
F1 C1 A1 C 2 A2 C 4 A4 X B1 D1 B 2 D 2 B 4 D 4 F 2 SPI
0.45s 1.45s
20.3s
4.35s
1.3、二次雷达工作原理
F1,F2:框架(帧)脉冲 表明一个回答的存在。每次回答必须发射 A,B,C,D:信息脉冲 表明一个回答的数据。模式A和模式C的含义不 同。
优点:相对一次雷达的信息更加详细 缺点:无法监视没有安装应答机或应答机 失效的飞机
1.2、SSR与其他监视方式的区别
ADS-B: 飞机上安装的ADS-B设备使 用GPS确定其位置,通过与 飞机铰链获取替他数据。 通过发射机以发射向外自己 的位置,同时还有身份、高
度、速度和其他数据
专门的ADS-B地面站,能够 接收到发射的数据并转发给 空中交通管制员以准确跟踪 该飞机
非合作性:被监视目标无须安 装任何相关的设备 优点:更加稳定可靠,故障只发生 于地面雷达系统设备 缺点:对ATS应用具有局限性
1.2、SSR与其他监视方式的区别
二次雷达(A/C/S模式):独立的、合 作式监视系统 通过地面询问系统根据询问和机 载设备的应答计算目标的距离和方位 角。同时S模式二次雷达增强了飞机寻 址和双向数 NMiles
SITE B
3.2、二次雷达假目标及来源
同步窜扰:两架飞机相隔较近,应答脉冲重 叠;(和、差信号幅度分辨:解码)
3.2、二次雷达假目标及来源
多路径(反射):地形、和地面反射物对应答信 号发射造成(设置固定反射物文件、功率程 序控制)。
Reflected Interrogation Omnidirectional Reply
1.3、二次雷达工作原理
询问信号 -模式询问脉冲的间隔决定询问模式 -无论任何模式P2脉冲距P1为2微秒 -在相邻询问周期采取不同的询问模式 称模式交替询问 -ICAO规定民用航管二次雷达只采用 模式A和模式C交替询问
1.3、二次雷达工作原理
回答信号 回答信号格式除了F1和F2包括X位由13 个脉冲(位)组成
5、二次雷达相关行业标准
5.1、《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5.2、《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雷达工作规 则》。 5.3、《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 验管理规则》 相关行业标准文件可到民航空管局、法规标 准栏自行下载。
6、二次雷达飞行校验
校飞主要内容: 顶空肓区 水平覆盖 垂直覆盖 最大作用距离 定位点测试 A、C模式代码测试等
Traffic Control Radar Beacon System)。通过地面询问机 (interrogator)
和机载应答机(transponder) 反馈的信息来发现 和识别目标 .
1.2、SSR与其他监视方式的区别
一次雷达:独立的、非合作式 监视系统 独立性:可自主获取目标的监
视信息
1.1、二次雷达概念
一次雷达(PSR,PrimarySurveillance Radar), 利用 无线电反射回波信息来发现目标,例如气象雷达、 多普勒雷达、着陆雷达及监视雷达. 二次雷达 (SSR,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 也叫空管雷达信标系统((ATCRBS:Air
X:备用位(S模式定义逻辑0)目前恒为逻 辑0 SPI:特殊位置识别脉冲。 由管制员请求(在模式A)发射。
1.3、二次雷达工作原理
识别码:回答信号响应模式A询问是回答识别 码 有4096种不同的组合 -应急码 7700 表示飞机故障危机 7600 表示飞机通信系统故障 7500 表示非法干扰飞行器 高度码: 回答信号响应模式C询问是回答高度码
2、二次雷达总体结构及流程图
2.1、二次雷达总体结构图
2.2、二次雷达航空管制信号流程简图
2.3、二次雷达数据信号流程图
2.4、二次雷达系统工作流程图
2.1、二次雷达总体结构图
2.2二次雷达航空管制信号流程简图
2.3、二次雷达数据信号流程简图
2.4、二次雷达系统工作流程图
雷达 开机 工作模式设置
内容较多,见《二次雷达站半年、年维护 手册》。
4.4、二次雷达故障处理送修
软件故障:计算机软件重刷、数据采集程序 更换; 板件故障:初步判断、技术人员检查维修、 送修。
5、二次雷达相关行业标准
5.1、 《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5.2、 《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雷达工作规则》
5.3、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 理规则》
6、二次雷达飞行校验
顶空肓区:飞机从机场起飞后,从雷达站正 北方向向台飞行穿越雷达站上空,地面人员 记录每个高度层(1200M高度跨越)飞机信 号消失到出现的方位和距离。 水平覆盖:围绕雷达站在2700M高度做半径 20KM的圆周飞行,每10度机组报告一次。 地面人员记录。
6、二次雷达飞行校验
工作频率:上行1030MHz,下行1090MHz 分为地面询问雷达设备和机载应答机两部分 一问一答,获取信息
上行询问 下行回答 上行询问 1030 MHz 下行回答 1090 MHz
1.3、二次雷达工作原理
二次雷达所需目标参数:距离R、方位ɑ、高度、
H
1.3、二次雷达工作原理
询问信号 三脉冲询问体制 P1-P3 模式询问脉 冲 询问波束主瓣
Apparent Position of reflection
4、二次雷达运行及维护
4.1、二次雷达每日检查单
4.2、二次雷达周、月维护单 4.3、二次雷达半年、年维护单
4.4、二次雷达故障处理及送修
4.1、二次雷达每日检查单
4.2、二次雷达周/月维护单
在日维护的基础上增加内容
4.3、二次雷达半年/年维护单
P2 旁瓣抑制脉冲 (控制脉冲)
询问波束 辐射P1 P3
控制波束 辐射P 2
尾瓣
旁瓣
1.3、二次雷达工作原理
三脉冲询问编码
P1 P2 P3
2 s Xs
1.3、二次雷达工作原理
模式询问脉冲含义
P1 P3间隔 询问模式 3s 1 5s 2 8s 3/ A 17 s B 21s 25s C D 询问模式的作用 识别码 军用 识别码 军用 军/民用 识别码 民用 识别码 高度码 备用码
二次雷达技术交流
时间:2016.01.05 地点:绵阳空管站 主讲人:
主要内容
1、二次雷达简介及工作原理 2、二次雷达总体结构及信号流程 3、二次雷达主要参数及相关概念 4、二次雷达运行及维护 5、二次雷达相关行业标准 6、二次雷达飞行校验
1、二次雷达简介及工作原理
1.1、二次雷达概念 1.2、二次雷达与其他监视方式的区别 1.3. 二次雷达的工作原理
垂直覆盖:从机场起飞后,爬升到校飞航线 允许的最低高度,沿航线飞行到雷达标牌消 失,再按照校飞航线盘旋上升到下一个高度, 直到雷达标牌出现,然后保持此高度继续沿 航线飞行到下一个雷达标牌消失点,又盘旋 上升到雷达标牌可以显示的新高度后再向前 飞行,直到过交接点后返航;返航后校验雷 达的垂直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