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组织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非营利组织管理复习资料(正式版)

非营利组织管理复习资料(正式版)

非营利组织管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所谓非营利组织,就是以服务大众为宗旨,而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非营利组织有三个基本属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

非营利组织的特征: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

2、筹款管理:(1)筹款是基于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向政府、企业、社会大众或者基金会等,发动募集资金、物资或者劳务的过程。

(2)筹款是市场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个人市场、企业市场、基金会市场、政府市场和联合劝募组织,其中个人市场最大。

(3)筹款的方式按对象大体分为动员组织资源和动员个人资源。

(4)非营利组织的一次筹款活动一般包括五个步骤:成立筹款小组;细分市场,确定目标;设定筹款目标;设计、实施筹款计划;评估、总结筹款活动。

3、营销管理:(1)营销是一个关于市场的概念,其核心是所谓“4p”,即产品、价格、推广和场所。

(2)市场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是策略性营销的第一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重温组织的宗旨,分析组织面对的市场环境,分析组织的优势和劣势。

(3)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是策略性营销的核心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选择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发展有效的有效组合。

4、领导管理:(1)作为管理职能的领导,最一般而言,是指引导和影响人们为实现组织和群体目标而作出努力与贡献的过程。

可见,领导主要涉及的是人的因素。

领导与管理的其他职能相区别的主要之处,表现在与人相联系的方面和特征上。

(2)领导就是在社会共同活动中,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在特定的结构中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等途径,动员下属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

台湾学者江明修还特别给“非营利组织领导”下了定义:决定非营利组织使命和目标,促进组织资源之运作,并引导组织持续、维持、创造和发展的一种动态历程。

5、绩效评估是指,收集、分析、评价和传递有关员工在其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的信息情况的过程。

非政府管理考试资料

非政府管理考试资料

第一章导论——走近非政府组织一、非政府组织的定义与特征(一)非营利性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能进行剩余收入(利润)的分配(分红)不得将组织的资产以任何形式转变为私人财产(二)非政府性独立自主的自治组织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属于竞争性的公共部门(三)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志愿者和社会捐赠是非营利组织的重要社会资源非营利组织活动的社会公开性和透明性非营利组织提供两种类型的竞争性公共物品定义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二、非政府组织的分类三、非营利组织产生与发展的原因(一)市场失灵(P348)是指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得公共物品领域常会出现“搭便车”行为。

私人组织会因提供公共物品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损失而不愿投资,最终导致公共物品的严重短缺。

(二)政府失灵(P350)是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1.政府失灵的几种表现政府难以满足每一个公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存在浪费和低效率问题。

政府行为失范。

(三)契约失灵(P350)契约失灵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仅仅依据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契约,难以防止生产者坑害消费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出现。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都受非分配性原则约束,都能抑制一些市场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但政府提供的绝大多数是公共产品,而非营利组织除了填补政府和市场在公共产品的空白外,还提供一些私人产品。

(四)“新公共管理”的需要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2.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低是有促进作用的。

3. 3.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如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成本、效率分析、企业成果管理,强调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4. 4.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5.(五)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补6.(2)志愿失灵的表现:慈善不足。

非政府组织期末复习题

非政府组织期末复习题

非政府组织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我国,民间组织包括哪三类。

(B)A 、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社会团体B、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C、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D、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2、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成立全国性社会团体和地方性社会团体的活动资金各需要()万。

(A)A、全国性社会团体10万,地方性社会团体为3万B、全国性社会团体10万,地方性社会团体为5万C、全国性社会团体5万,地方性社会团体为3万D、全国性社会团体8万,地方性社会团体为3万3、社会团体的最高权利机构为(A)A、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B、理事会C、常务理事会D、会长办公会议4、成立社会团体,其会员由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应不少()个。

(A)A、50个B、30个C、80个D、60个5、社会团体如要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需有(A)会员或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

A、2/3B、1/3C、1/2D、全部6、以下关于社会团体非营利性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B)A、社团非营利性是指社团不能开展任何营利性活动B、社团非营利性是指社团可以开展营利性活动,但其营利所得不能分红C、社团非营利性是指社团可以开展营利性活动,但其营利所得可以分红D、社团非营利性是指社团在有关部门的允许下可以开展任何营利性活动7、社会团体发起人在接到登记管理机关准予筹备成立的批文后,应在()个月内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

(B )A、6个月内B、3个月以内C、2个月以内D、一年8、社会团体的负责人是指(A )A、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以上的负责人B、会长、副会长C、常务理事以上的负责人D、副秘书长以上的负责人9、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完成筹备工作的社会团体的登记申请书及有关文件之日起()日内完成审查工作。

(A)A、60日B、30日C、15天D、90天10、以下社会团体分支机构的名称哪个是正确的?(A )A、浙江省包装技术协会包装装潢委员会B、浙江省包装技术协会包装金华分会C、浙江省包装技术协会包装印刷委员会金华分会D、浙江省包装技术协会包装装潢委员会设计分会11、跨行政区域社会团体的登记管理机关为(A)A、跨行政区域的共同上一级登记管理机关B、社团住所所在地的登记管理机关C、跨区域的任何一地的登记管理机关D、国家登记管理机关12、以下是我省XX市批准的社会团体,请问哪个名称为(C)A、XX市医药协会B、XX市医药协会筹备组C、浙江省XX市医药协会D、浙江省XX协会13、我省社会团体实行的管理制度是(B )A、单重管理制度B、双重管理制度C、多头管理D以上都不是14、社会团体出现哪些情形,应该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 (D)A、自行解散的B、分立、合并的C、完成社团章程规定的宗旨的D、以上都是15、社团团体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C)A、5日B、10日C、15日D、20日16、社会团体必须执行(D)财务管理制度,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还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

非政府组织管理_自考复习资料_章节复习重点[1]...

非政府组织管理_自考复习资料_章节复习重点[1]...

非政府组织管理 05723章节复习重点汇总非营利组织管理学第一章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概述1.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具备法人资格,以公共服务为使命,享有免税优待,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盈余不分配给内部成员,并具有民间独立性质的组织。

2.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必要性:一,历史原因;二,市场失灵;三,政府失灵;四,社会的多元需求;五,团结一致。

3.非营利组织的特征:(1)设立目的在于服务大众,促进社会进步,推动改革与创新;(2) 组织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捐款人的捐助以及部分的服务收费;(3)非营利组织活动以使命为出发点,组织众多具有共同理想的志愿者来实现使命;(4)提供的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的劳务付出。

4.非营利组织区分为四种类型;1 捐赠互助型;2 捐赠创业型;3商业互助型;4 商业创业型。

5.非营利组织进行营销活动的注意事项:第一,提供最好的服务;第二,尊重个人隐私权;第三,合法明确的基金用途;第四,加强与社会大众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五,避免竞争。

6.非营利组织募款管理要重视三个问题:1误用或滥用捐款人的捐款;2侵犯捐款人的隐私; 3募款人员的薪酬制度。

7非营利组织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一,目标衡量问题;二,组织权责问题;三,成本控制问题;四,财政短缺问题;五,职员激励问题;六,服务绩效评估困难。

8非营利组织的演进有三种环境因素:①政府预算支出方式的改变;②慈善捐款金额的改变③经济环境的改变。

9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内容:①非营利组织的营销管理;②非营利组织的募款管理;③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

第二章非营利组织的生成与发展的基础1 欲求包括经济欲求和社会欲求。

2 交换主体、对象及制度等要素构成一个交换系统。

3交换系统的特征:成员在内部整合的基础上,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创建出内外交换关系的秩序,进而依据交换制度进行各种内外交换活动,来满足内部成员的各种欲求。

4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1忽视价值规律;2滞后性;3刚性;4集权性。

5非营利组织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是:一,非营利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①非营利组织科缩减市场竞争的风险;②非营利组织可抑制市场的盲目性;③非营利组织可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二,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互补;三,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互补:①非营利组织弥补政府行为的不足;②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支援;四,市场、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互补共生”6非营利组织的优势:一,创新的优势;二,深入社会基层,贴近弱势群体的优势;三,承受风险的优势;四,社会沟通的优势;五,灵活调整的优势。

非政府组织管理考试资料

非政府组织管理考试资料

非政府组织管理第一次作业1、题目:谈谈你对非营利组织的理解。

2、要求:字数300-500,直接粘贴于答案说明里。

第二次作业1、题目:介绍一个你所知道的非营利组织。

2、要求:字数不限,直接粘贴于答案说明里。

不定项选择题1、非营利性组织区别于企业最根本属性是(B非营利性)。

2、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具有非营利性的指标主要有。

A.组织的宗旨是否以营利为目的B.组织的利润是否用于成员间的分配和分红C.组织的资产是否可以转变为私人财产3、哈贝马斯是公共领域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公共领域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力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是:(ABC)的讨论A 自由的B 理性的C批判性的4、西方公民社会的价值或原则主要有。

A 个人主义 B多元主义C 开放性 D公开性E 参与性和法治原则5、最早的非宗教性质的操作类非营利组织则是1863年由亨利·杜南特在经历索佛利诺战役之后组建的(B)。

B国际红十字会6、1998年,( A)被授予在联合国大会上享有除投票权以外的所有成员国资格的权力。

A巴勒斯坦解放组织7、宋代在民间出现了各种互助性、慈善性的民间组织,其中包括(BC)。

B.义仓 C.义社8、关于20世纪初到1949年阶段的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情况的表述正确是(ABC)。

A. 多数由民间团体和个人自发组织B.具备一定的自治特性和独立地位C.包括互助与慈善组织、学术性组织、政治性组织、文艺性组织等9、下列关于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的特点正确是(CD)。

C.非营利组织的资产的利用是否高效率合理会受到相应的监督 D.非营利组织的战略具有公开、透明的特点10、下列关于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的表述正确的是( ABCD )。

A.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过程包括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B.战略规划的制定是战略实施的前提和基础C.战略实施又是战略评估的依据D.战略评估为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一种后续保障机制11、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 ABCD )。

非政府组织管理

非政府组织管理

<<非政府组织管理>>课程要点以下内容只是个简单参考,具体复习内容要根据课程考核目标的要求来复习。

第一章1.非政府组织的概念?P2 名异而质同的若干概念P2-42.非政府组织的一般特性?P5-83.应用:把握真正非政府组织的客观标准4.国际上主要的NGO分类体系有哪些?领会对于ICNPO非政府组织分类方法的评价5.国内有关规范角度的NGO分类方法?12-136.领会:国际和国内的两种规范分类方法的比较7.非政府组织的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社会作用及可能消极因素?P16-20第二章1.识记: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P212.识记:公民社会及其本质(P23)市场失灵(P26)政府失灵(P26)(非分配约束(P28)第三方管理模式(P29)3.人际交往的本质原因?P214.人的社会属性对非政府产生的影响?5.非政府组织现象与公民社会本质的关系?6.非政府组织现象与多元治结构要求的关系?P247.韦斯布罗德及其理论?P26-278.领会:汉斯曼及其理论P28 “合约失灵”P289.应用:志愿失灵10.领会:政府-NGO组织关系理论、三部门相互依赖理论、两维度四组合的理论P30-32第三章1.了解国外非政府组织的起源2.识记:基督教传统、人道主义传统、慈善传统与政府组织的名词3.国外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阶段(识记)4.自然发展阶段民间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5.识记:《联合国宪章》第71条;世界宣明会;环境NGO论坛P756.扩张与合作阶段非政府组织的主要特征7.全球化的主要特征?8.导致NGO全球发展的时代因素?P479.简述发展中国家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有哪些?P4810.非政府组织发展不平衡的原因P4911.应用:非政府组织的国际事务参与机制第四章1.早期结社和互组组织包括哪六类?P53-542.识记:“三个增长波”3.幸免外在我国大陆的非政府组织的组织类型有哪4种?P574.非政府组织的能力与作用是什么?P57-595.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P60-626.非政府组织管理中的问题有哪些?P63-657.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P668.对境外来华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原则P669.实行科学分类的三个标准?三个登记平台10.领会政企分开P7111.管理行为改进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关系P71-73第五章1.登记管理的制度设计分为哪些?注意小点P74-752.登记管理的一般原则有哪些?P76-773.登记管理的机构设置可分为?P784.非政府组织设立、变更与注销的一般规范的内容?79-805.中国社会团体登记的范围?P83-846.社会团体变更登记的内容?P847.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的条件、程序?P85-888.国内基金会的登记管理P88-909.识记:印度非政府组织登记管理分为?P90-9210.识记:澳大利亚非政府组织登记管理[94-9510.应用:国外非政府组织登记管理第六章1.税赋优惠的原因和管理原则?P97-1012.税赋优惠的管理要件?P102-1042.税赋优惠的税种和标准?P101-1043.中国对非政府组织的税赋优惠包括?P104-1064.对相关捐赠者的税赋优惠包括?[106-1095.针对非政府组织的税赋管理环节有哪些?109-1106.应用:对国外有关非政府组织税收政府的理解111-117.识记:美国、日本有关非政府组织的税收优惠P112-1148.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有关非政府组织的税制有哪些P11-116第七章1.识记:宗旨检验法比例限制法非常规交易资产复归2.领会: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范围分为?P118-1213.非政府组织的报告制度有哪些?122-1244.识记:报告的区别对待NGO年度报告5.应用:关于非政府组织报告的原则性要求有哪些?122-1236.中国对社会团体的监督、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监督、对基金会的监督(识记,领会)7.中国对基金传统监督的总体内容(应用)8.国外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领会:日本、南非、美国、新加坡对NGO的监督)9.国外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监督实践第八章1.评估的含义和类型?2.传统的评估理论分为?要领会3.应用:非政府组织评估的目的的意义4.组织诚信评估指标和组织战略使命评估指标有哪些?141-1425.应用:组织战略使命的评估指标6.组织能力评估指标和综合性评估指标体系有哪些?7.应用:第三方综合性评估中几个有代表的指标体系8.欧盟通用评估框架指标体系的内容与主要特点?9.对非政府组织评估的方法和程序有哪些?(识记和领会)第九章1.识记:理事会治理中的相关概念155-1572.应用:会员制组织与非会员制组织的性质比较?3.建立理事会的目的和作用?1574.有效理事会的标志?1585.理事会成立的条件要求有哪些?160-1616.理事会成立的限制条件?7.理事会的章程内容与细则?162-1638.理事的职责、素质?1659.招募理事的步骤有哪些?16510.理事会治理责任和招待主任管理责任的区别16811.非政府组织各角色相互关系169-170(识记领会)12.理事会的决策规范?171 识记领会第十章1.非政府组织战略管理程序有哪些?识记173-1752.非政府组织战略管理的一般程序?P1733.非政府组织战略管理分析工具有哪?177-179 识记4.应用麦克米兰矩阵、SWOT分析5.目标市场的选择与定位?识记应用1846.4P策略识记1857.非政府的营销策略8.非政府组织营销渠道的扩展分?186-187 识记9.非政府组织公共关系的本质、作用?18910.非政府组织新闻发言人制度领会11.非政府组织公共沟通渠道有哪些?识记19212.“雄鹰“式公关的原则?识记P19213.非政府组织公关沟通的内容和程序P193第十一章1.非政府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识记P1942.非政府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特点?3.非政府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环节P195 应用4.岗位分析和人员规划的必要性P196-1975.员工招聘的步骤1986.非政府组织员工开发包括类型?1997.非政府组织员工招录、培训与开发?应用8.员工薪酬、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基本薪酬、辅助薪酬(识记)9.非政府组织员工绩效评估的指标、机制?20010.非政府组织员工绩效证估的方法?应用11.非政府组织的劳动关系的实质?20112.非政府组织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13.志愿者的含义特性20214.非政府组织招募的程序性包括哪些内容?P20614.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管理的环节、任务和方法?第十二章1.非政府组织财务管理特征、目标和功能?2.非政府组织预算管理的步骤、条件和主要方法?3.非政府组织资金管理必须注意的要点有?识记领会214-2154.非政府组织财务分析的意义与方法?215-2165.非政府组织的成本分析和效益分析216、6.识记: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7.外部审计的一般步骤有哪些?2228.审计人员的主要任务?2229非政府组织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识记各小点10.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原则?22211.应用: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2012.12月非政府组织概论期末复习材料(5篇)

2012.12月非政府组织概论期末复习材料(5篇)

2012.12月非政府组织概论期末复习材料(5篇)第一篇:2012.12月非政府组织概论期末复习材料非政府组织概论期末复习指导考试形式:半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题型:1、多项选择:15题,每题2分,共30分。

2、简述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3、论述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

4、案例分析:1题,共10分。

考试题库:一、简述题(每题6分,共5题,30分)(温旭老师提醒:简述题的答案都经过我反复推敲,尽量简化。

请同学们整理到A4纸时一字不漏。

)1、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的重点是什么?P33 从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看,在推进公共管理社会化的过程中,重点应放在以下四个方面:1)在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的建设中,要引入市场机制,大力推进公共管理社会化。

2)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发挥社会自身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3)放松对市场的限制,扩大准入的领域。

4)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化。

2、请简述中国各民主党派的特征?P112 中国各民主党派一般说来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1)各民主党派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阶级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的,爱国、民主是其重要的特征。

2)各民主党派都代表一定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阶级性、阶层性也是其具有的共同特征。

3)在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方面,各民主党派表现出与中国共产党的荣辱与共的特征。

3、行业自律组织设立的条件是什么?P1921)合法性。

组建行业自律组织首先要符合我国的宪法、法律以及社团登记管理的各项政策、法规。

2)要有一定的代表性。

无论是设立行业协会还是商会,必须在某一行业或某一定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

3)非盈利性。

行业协会和商会都属于非盈利性社团组织,因此坚持非营利性准则就成为其设立的一个重要条件。

4、社团管理机关的主要职能是什么?P203民政部门在管理社团方面的主要职责包括:1)草拟社团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2)承担行业协会、商会的登记、日常管理和监督的职责。

3)协调业务主管部门与社团之间的关系。

非营利组织管理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非营利组织管理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非营利组织管理期末考试重点整理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1-6章1、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它并不是一个具有明确内涵和外延的术语。

三个基本属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

2、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在内涵和外延上一致,可以互换使用。

所不同的是,非营利组织强调的是和企业的区别,非政府组织强调的则是和政府的区别。

3、比较国家体系和市场体系,非营利组织作为第三部门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1)无论国家体系还是市场体系,都是相对独立的整体,第三部门却不构成一个整体,它们更像是一盘散沙、无所不包。

2)非营利组织所动员的社会资源无论在规模上、构成上还是能量上,都远不及国家体系和市场体系。

3)非营利组织无论作为整体还是个体,其权力分配都难以与政府、企业相抗衡,因而在它们之间还难以形成真正平等的相互关系。

(简答题)4、非营利组织分类的标准:一、根据NG(活动的导向;二、不同的发起者;三、根据非营利组织国际分类(ICNPO体系;四、根据“起源”分。

(P16)(不考结果考标准)5、早期非营利组织产生与发展的直接背景,就是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及其发展。

美国是非营利组织高度发达的国家。

&法国著名政治学家托克维尔的代表作:《论美国的民主》(P21)7、(简答题)国际非营利组织的判断标准:1)该组织是否具有国际性的目标;2)该组织会员中是否有国际会员;3)该组织有既定的章程,其管理机构及理事会的成员应有会员定期选举产生;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开展的活动应是可持续性;4)该组织的理事会成员在一定期间内可由同一国家的公民担任,但在一定期限之后必须实行轮流制。

5)该组织开展活动的资金的主体部分应来自三个以上的国家。

6)当该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建立了一定的隶属关系时,仍始终能开展独立活动,且在其理事会中享有独立的席位。

7)该组织的活动一直在继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政府组织管理期末复习资料复习思考题第一章非政府组织概述:公共治理的视野1、非政府组织的基本属性P11答:1、非营利性。

非营利性是非政府组织有别于企业的根本性属性。

非政府组织的非营利性集中体现在不以营利为目的上,它的目标在于推动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

非政府组织的非营利性体现在:第一,不以营利为目的;第二,不能进行剩余收入(利润)的分配(分红);第三,不得将组织的资产和产生的利润以任何形式转变为私人财产。

2、非政府性。

是其第二基本属性,是指非政府组织不是政府及其附属机构,组织的决策和行为不受政府机构的控制。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都属于公共组织的一部分,但非政府组织不属于政府组织,而属于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非政府组织的非政府性体现在:第一,是独立自主的自治组织;第二,是自上而下的民间组织;第三,属于竞争性的公共部门(提供竞争性公共物品)。

3、自治性。

是其第三个根本属性,是指非政府组织不附属于其他组织、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组织活动的特性。

体现在:第一,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不受政府干预;第二,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不受营利组织的干预;第三,非政府组织的经济独立问题。

4、组织性。

组织性是指有一套内部规章制度的设立,有明确的角色与任务的分配;有职权等级体系,以保证使每个成员的行为与组织目标相符合;有交往体系,即体现不同成员之间的相互从属关系;有目标准则,用于评估和检查组织的成果以及组织中个体的活动成果。

非政府组织的组织性体现在:第一,有正式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第二,有成文的章程制度以及固定的人员。

5、志愿性。

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是非政府组织的第五个基本属性,也是非政府组织最具特征的一个属性。

非政府组织的内在驱动力是以志愿精神为背景的利他主义、互助主义。

是组织化的志愿精神。

体现在:第一,组织的志愿性;第二,活动的志愿性;第三,服务的志愿性。

2、界定中国非政府组织应遵循的原则P7答:第一,国际化原则;第二,本土化原则;第三,现实性原则;第四,超前性原则3、公共治理变革下非政府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原因答:1、非政府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2、非政府组织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3、公民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催生了非政府组织4、各国政府与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加速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4、非政府组织的“志愿失灵”表现的几个方面P53答:1、慈善不足。

组织所能募集到的资源与非营利活动所需要的开支之间有着相当大的缺口。

2、慈善组织的特殊主义。

由于非营利组织服务的狭隘性,使得其公益只是组织所服务的特定对象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整个社会的公益,甚至出现为了本组织的共同利益而去损害社会其他成员利益的情况。

对于缺乏发言权的弱势群体,他们是最需要慈善帮助的群体,但往往由于无力建立维护自己利益的组织,致使他们无力维护自己的利益。

3、慈善组织的家长式作风。

慈善组织往往具有很强的父权心态,那些控制着慈善资源、掌握慈善组织经济命脉的人员对于如何使用资源具有很大的发言权,他们往往只是凭借自己的偏好和利益作决策,忽略了组织的宗旨和社会的需求,由此往往导致提供了许多富人喜爱的服务。

而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

内部决策过程会出现非民主化和非透明化的倾向,最后往往是富人偏好取代了社会需求,强势群体的需求掩盖了弱势群体的需求。

4、慈善组织的业余性。

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常常将其职能定位为弥补政府无力或不能涉及的领域,但这些领域提供服务往往需要更加专业的技能。

志愿组织受资金、现实表现不尽如人意等的限制难以吸引专业人员的加入。

非营利组织的工作往往只能由富有爱心的业余人员来承担,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志愿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是资源难以发挥最大的效用。

5、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治理的效应和作用的看法?如何定位今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方向?答:第二章非政府组织的理论基础1、公民社会的价值和原则P42答:公民社会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有着独特的社会价值和原则,恰恰是这些价值和原则使得公民社会最终独立于国家和市场。

1、个人主义2、多元主义3、公开性和开放性4、法治原则2、市场失灵的表现P46答:1、外部性2、垄断3、分配不公平4、宏观经济的不稳定5、信息不对称3、政府失灵的类型P49答:1、政府机构低效率。

首先,政府机构缺乏竞争机制。

其次,政府机构缺少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

最后,政府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督。

2、公共政策失效。

第一,公共政策所要实现的目标不能代表公共利益。

第二,决策信息不完全导致政策失败。

第三,政策执行存在障碍。

3、政府的内部性。

所谓“内部性”是指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追求自身的组织或自身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的现象。

非市场领域内部性的存在,意味着政府组织的“私人”的成本和利润很可能支配了他们的公共决策行为,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那些意志薄弱的行政部门和贪图享乐的政府官员,诱使其行为准则可能偏离服务的宗旨,以致以他们很可能无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致使政府失灵。

4、寻租。

是指政府的无意创租、被动创租和主动创租可使经济中产生巨额租金,经济人通过各种政治的或经济的、合法的或非法的手段从政府官员处获得某种垄断特权或者是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直接凭借其垄断特权而取得的非生产性利润活动。

5、政府职能定位不当。

其一,政府任意扩大自己的职能范围,滥用政府权力。

其二,政府行为未能及时与政府职能更新同步,造成干预不足。

其三,政府干预市场的一些政策手段之间相互牵制,难以实现预期效果。

4、志愿失灵的表现答:1、非政府组织慈善不足:非政府组织活动所需要的开支与所能筹集到的资源之间存在巨大的缺口。

就获取资源的方式而言,政府的特征是“强制”,营利组织的特征是“自愿”和“互利”,而非政府组织的特征是“自愿”和“公益”。

非政府组织用来“生产”公共产品的资源有三个来源:社会捐赠、政府资助和收费。

通常志愿捐款只占非政府组织开支的很少一部,服务性收费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过高则很容易使公民反感,会受到公民的抵制,而且这不符合非政府组织的初衷,一般来说,非政府组织不会将其作为主要资源来源。

因此,不论是历史还是现在,政府补贴一直是非政府组织的主要来源,在其预算开支中占主要地位,并还处于上升趋势。

但由于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政府重塑运动,政府越来越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来过多地支持非政府组织了。

2、特殊主义:作为政府失灵的一种补充,非政府组织活动的对象往往只是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如特定的种族、特定的宗教、特定区域的居民、特定的性别和年龄。

由于不同非政府组织筹集资金、组织动员能力不同,不同群体受到的服务肯定会不同。

3、慈善的家长制作风:非政府组织往往存在家长作风,实际掌握经济资源的人对如何使用资源有较大的发言权,他们所做的决定往往既不征求多数人的意见,也不必对公众负责和接受监控。

4、业余主义:。

非政府组织强调的是志愿性,义工服务,工作常常由有爱心的志愿人士担任,这不可避免影响组织绩效和服务产品质量。

同时,由于非政府组织不能提供有吸引力的工资待遇,因此很难吸引专业人员加盟,这也影响非政府组织功效的发挥。

5、造成志愿失灵的原因P55答:1、利益的驱动。

2、非营利组织的相对弱势地位。

3、不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4、组织的不稳定性6、产权具有的功能P58答:1、激励和约束功能2、资源配置功能3、外部性的内在化7、如何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答:(一)推进改革, 实现政社分开, 拓展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空间。

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来讲, 处理好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然而, 如前所述, 政社不分使大量非政府组织具有“官民二重性”的特点, 政府选择相对于社会选择明显占优势, 同时双重管理体制的存在, 以及对政府资金的严重依赖, 使我国非政府组织更多地扮演着政府部门延伸机构的角色。

因此, 发展非政府组织, 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政府改革,真正实现政社分开, 还非政府组织以应有的性质, 创造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 拓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空间, 提高其独立性与自主性。

推进政府改革, 真正实现政社分开, 是我国非政府组织能够发展的先决条件。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我国政府职能进行了重大转变, 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越来越注重社会的自主管理, 如城市中的社区建设等。

但是, 政府的越位现象依然大量存在, 这就影响了社会的自我管理, 限制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也加大了政府管理的成本。

同时由于政府对某些问题不恰当的介入, 也削弱了政府的形象。

政府应进一步转变职能, 把一部分职能转移给社会, 实现职能互补, 这是政府管理改革的一个方向, 也是关系到非政府组织能否获得发展空间的关键。

所以, 以实现政社分开为目的的政府管理改革必须进一步推进。

(二)制定和完善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和法规, 对非政府组织依法进行管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我们必须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这就要求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体现依法管理的理念, 从而实现对非政府组织依法进行规范和引导。

非政府组织的成立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履行必要的程序, 这是其得到国家认可、取得合法性的前提条件。

政府在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 要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进程, 根据现阶段非政府组织的实际情况, 逐步制定和形成配套的、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体系, 明确非政府组织成立的必备条件、登记管理的机关及必经程序; 用法律形式明确非政府组织的性质、宗旨、地位、组织形式、经费来源、权利、义务等, 使非政府组织及其运作合法化、规范化。

政府通过对非政府组织依法规范、引导和监督, 可以彻底扭转把非政府组织当作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来管理的传统做法, 使非政府组织的运行和管理尽快走上法制化轨道, 使非政府组织的日常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需要注意的是, 在立法中不仅要规范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和监督, 还应更多地体现对非政府组织社会自治能力的培育, 反映其代表的利益关系。

总之, 政府需要通过加强和完善立法, 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模式。

(三)完善非政府组织的治理结构和自律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我国非政府组织能力较弱, 其中, 固然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 但是, 与自身问题的关系更为密切。

因此, 加强非政府组织能力建设, 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完善各种机制。

一是要完善治理结构。

我国的官方非政府组织虽然有理事会等治理结构, 但相当多一部分组织的理事会只是形同虚设, 组织的重大决策基本上是由少数领导人决定, 甚至由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决定; 而极少数“草根组织”由于各种原因, 更是由个别领导人独断专行, 缺乏责任机制, 这是目前一些非政府组织决策失误、贪污腐败、缺乏社会信度、难以筹集资金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 我国的非政府组织要发展, 必须完善治理结构, 同时应该建立责任机制。

按照现代组织的结构模式完善治理结构, 形成科学规范的决策和执行机制, 为积极有效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制度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