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电大中国法制史第三次作业与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史》作业3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史》作业3第九章——第十二章一、名词解释1. 大札撒:指的是成吉思汗法典,又称雅萨法典、青册,世界上第一套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成文法典。
2. 厂卫:明朝内廷的侦察机构。
厂,指东厂、西厂、内行厂。
卫,指锦衣卫。
合称厂卫3. 明大诰:《明大诰》又名《御制大诰》,是朱元璋亲自编纂的一部重刑法令。
用以严惩臣民犯罪,弥补律文的不足。
4. 鱼鳞图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土地登记簿册,将房屋、山林、池塘、田地按照次序排列连接地绘制,标明相应的名称,是民间田地之总册。
由于田图状似鱼鳞,因以为名5. 刑名幕友:是指在国家各政府部门、衙署中协助主管官员办理诉讼案件的书吏和幕友,其对实际司法进行控制和操纵。
6. 摊丁入亩: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标志着中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丁税)的废除。
7. 《大清律例》:是我国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君主专制王朝清王朝的国家法典。
草创于顺治三年,以《大明律》为基础,前后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修订后始定型。
经过高宗御览鉴定后,正式“刊布中外,永远遵行”,形成清朝的基本法典。
8. 《钦定宪法大纲》:晚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共计23条,由“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构成。
9.《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民法编纂,条文稿共分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五编,1569条。
10. 预备立宪:指的是清政府迫于压力,在辛亥革命前夕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亦称“筹备立宪”。
二、问答题(每小题10 分,共60 分)1. 试述《天盛律令》的法律文化特征。
答:《天盛律令》是以唐朝的法律为蓝本制定的内容包括,刑事行政管理,军事民事等相关内容的具体条文,党项民族的传统特点,对法律进行完善,西夏法律编撰是诸多法律的原则,对债务,管理、对外贸易,军事制度,官员制度等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作业3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作业3参考答案1、试比较《钦定宪法大纲》和《十九信条》。
答:在体例与内容上均有不同。
一是采纳英国式“虚君共和”的责任内阁制;二是形式上限制了皇权,扩大了国会权力。
规定皇权以宪法明定者为限,皇位继承顺序由宪法规定,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皇帝颁行宪法修正提案权归国会,总理大臣由国会公选,皇帝任命,皇帝直截了当统海陆军,但对内使用,颁依国会议决这专门条件。
国际条约非约国会议决,不得缔结,官制官规以法律规定;三是它属临时宪法,《大纲》仅是清廷对立宪要求的一个许诺,以此作为九年以后制定宪法的准则,面《十九信条》则已成为一种临时宪法,具有宪法性质。
它明确规定关于国会权限条文,“国会未开会往常,资政院适用之。
”即在国会成立前,由资政院代行国会权力,清廷重新起用袁世凯,即据《十九信条》于1911年11月8日“选举”袁世凯,并由皇帝任命其为总理大臣的。
但《十九信条》仍以“大清帝国之皇帝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为差不多精神,人民的民主权益只字未提。
2、清末修订法律馆主持指定的法律有哪些,要紧内容是什么?答:(1)《大清现行刑律》与《大清新刑律》,一为删修旧律旧例,改订刑罚制度,废止一些残酷的刑种和明显不合潮流的制度,这一方面以公布《大清现行刑律》为代表,一为制定并公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大清新刑律》。
(2)商律:《钦定大清商律》由商部制定,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五日(1904年1月21日)奏准颁行,《公司注册试办章程》由商部制定,光绪三十年五月(1904年6月)奏准颁行;《商标注册试办章程》与《商标注册试办章程细目》由商部制定,光绪三十年六月(1904年7月)奏准颁行,《破产律》由商部起草,于光绪三十二年四月(1905年5月)奏准颁行。
《大清商律草案》亦称《志田案》,《交易行律草案》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起草,《破产律草案》宣统元年完成,《保险规则草案》于宣统二年八月(1910年9月)奏交资政院审议,《改订大清商律草案》农工商部拟订,宣统二年十一月(1911年1月)奏交资政院审议,《银行则例》度支部订,光绪三十四年正月(1 908年7月)奏准颁行,《银行注册章程》度支部订,光绪三十四年六月(1908年7月)奏准颁行,《大小轮船公司给照章程》20条,邮传部订,宣统二年三月(1910年4月)奏准颁行,《运送章程》农工商部起草,宣统二年八月(1910年9月)奏交资政院审议,十二月奏准绳颁行。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制史》问答题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制史》问答题题库及答案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西周法律规定的结婚制度有哪些主要内容?答:(D男女双方必须严格服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男女双方必须达到一定的年龄。
《周礼》记载: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
(3)必须合乎“六礼”的要求。
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
(4)同姓不得通婚。
2.何为八议?具体内容是什么?答:(1)八议就是八种人犯罪依法享有减免刑的特权。
这八种人包括:(2)议亲(皇帝宗室亲戚)(3)议故(皇帝故旧)(4)议贤(有封建德行的人)(5)议能(有大才干的人)(6)议功(对封建国家有大功勋的人)(7)议贵(大官僚贵族)(8)议勤(为封建国家服务卓著勤劳的人)(9)议宾(前朝统治者及其后代)3.明代法律是如何严惩贪官污吏的?答:(1)朱元璋出身社会底层,深知贪官污吏会激起农民反抗,故严加惩治贪官污吏。
具体办法如下:(2)对贪赃官吏加重处罚。
(3)-般赃罪80贯处绞刑。
(4)监守自盗赃满40贯处斩刑。
(5)风宪官犯赃加重二等。
4.试述《法经》的主要内容、阶级本质和历史意义。
答:(1)《法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粗具体系的法典,由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制定。
《法经》共有盗、贼、囚、捕、杂、具六篇。
(2)阶级木质:锋芒指向劳动人民,《法经》开宗明义规定盗、贼两篇,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表明镇压盗贼是地主阶级专政的主要任务;维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等级制。
(3)《法经》在我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木原则和体系,是后世封建法典的蓝本;其次,《法经》对当时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5.试述“十恶”的内容。
答:⑴谋反。
(2)谋大逆。
(3)谋叛。
(4)恶逆。
(5)不道。
(6)大不敬。
(7)不孝。
(8)不睦。
(9)不义。
(10)内乱。
6.试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及意义。
答:⑴特点:①临时约法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改总统制为实际上的责任内阁制;②为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参议院的职权;③为防止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
2019年电大期末测试《中国法制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年电大期末测试《中国法制史》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金朝在法律封建化的进程中,由金熙宗主持制定并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C)A.《重熙条制》B.《咸雍重修条制》C.《皇统制》D.《泰和律义》2.1911年颁布的《十九信条》采纳了(A)式的虚君共和模式。
A.英国B.日本C.法国D.比利时3.在夏朝,肆无忌惮地杀人称为(C)A.昏B.墨C.贼D.杀4.制定于(A)的《麟趾格》正式将格上升为国家法典。
A.东魏C.北魏D.北齐5.清朝在中央设置的处理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事务的机构是(A)A.理藩院B.宗人府C.内务府D.军机处6.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为(A)A.质剂B.券书C.傅别D.判书7.春秋时期最先公布成文法的国家是(A)A.郑国B.晋国C.楚国D.秦国8.战国时期,“改法为律”者是(B)A.李悝B.商鞅D.吴起9.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最完整的最具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是(D)A.《武德律》B.《开皇律》C.《贞观律》D.《永徽律疏》10.登闻鼓院作为受理直诉的机关设立于(C)A.秦朝B.唐朝C.宋朝D.清朝11.南京国民政府普通法院实行三级三审制,其中称为“事实审”的为(D)A.第一审B.第二审C.第三审D.第一、二审12.西周时期的刑事诉讼称为(B)A.质B.狱C.剂13.男方请媒人向女方送礼求婚,在中国古代“六礼”中被称为(A)A.纳采B.纳吉C.纳征D.请期14.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者是(D)A.赵鞅B.赵盾C.荀寅D.子产15.汉朝有权纠察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并可直接弹劾三公的监察官是(D)A.御史大夫B.御史中丞C.刺史D.司隶校尉16.传达皇帝制诏有所篡改谓之(B)A.不敬B.矫制、矫诏C.僭越D.犯跸17.唐朝把国家机关广泛适用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称为(D)A.律B.令C.格D.式18.法律明文规定法官回避制度始于(B)A.隋B.唐C.五代十国D.宋19.太平天国分配土地的标准是按(A)A.人口B.丁男数C.职位D.资产20.秦朝掌管朝廷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事务的是(B)A.廷尉B.典客C.少府D.宗正21.唐律中犯罪已被发现或已在服劳役的期间再重新犯罪的行为称(D)A.又犯B.重犯C.再犯D.更犯22.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始于(A)A.《中英五口通商章程》B.《中美望厦条约》C.《马关条约》D.《马凯条约》23.系统地规定唐朝官制的政书是(D)A.《武德律》B.《贞观律》C.《永徽律疏》D.《唐六典》24.明朝废除宰相后,中央实际上的决策机构是(A)A.内阁B.六部C.都察院D.通政使25.南京国民政府宣称,立法的最高原则是(A)A.三民主义B.三权分立C.民主共和D.五权宪法26.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工农民主政权时期的土地立法是(C)A.《中国土地法大纲》B.《五四指示》C.《兴国县土地法》D.《陕甘宁边区土地条例》27.汉律中由官吏指示司法机关立案审理的诉讼行为称为(B)A.告B.劾C.诉D.公诉28.凌迟刑作为一种刑罚,最早出现于(B)A.唐朝B.五代十国C.北宋D.南宋29.明朝重在审查和处理有贪酷行为的官员的考课是(B)A.考满B.考察C.殿试D.会试30.清雍正时颁行的《大清律集解》将康熙年间颁行的条例编为(D)B.钦定例C.则例D.增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制史》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制史》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中国法制史》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我国,首次制定赎刑是在( )。
A.夏朝 B.商朝C.西周 D.秦朝2.改“法”为“律”是战国时期的( )。
A.韩非 B.赵鞅C.商鞅 D.屈原3.“云梦秦简”发现于( )年。
A.1973 B.1974C.1975 D.19764.最早规定帝制时期五刑的法典是( )。
A.《唐六典》 B.《北周律》C.《大业律》 D.《开皇律》5.《唐律>在涉外案件的处理原则中规定,两个不同国籍的外国人相互侵犯时,则按( )的法律处理。
A.其中一国 B.两国C.唐朝 D.第三国6.充军创始于( )朝。
A.宋 B.元C.明 D.清7.在我国,程序法和实体法分开是始予( )。
A.清朝初期 B.清朝末年C.中华民国 D.太平天国8.太平天国后期的施政纲领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C.《十款天条》 D.《太平刑律》9.在政权组织方面实行“三三制”原则的宪法性文件是( )。
A.《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C.《华北人民政府施政纲领》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0.解放战争时期刨设的刑种是( )。
A.管制 B.拘役C.褫夺公权 D.罚金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昏、墨、贼,杀”中的罪名是( )。
A.昏 B.墨C.贼 D.杀12.商鞅在秦国第二次变法的内容包括( )。
A.进一步强调分户居住B.取消分封制,建立郡县制C.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D. 统一度量衡13.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包括( )。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三四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三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西周的“九刑”即在五刑的基础上加上鞭、扑、赎、流四刑。
2.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义刑义杀和明德慎罚。
3.西周初期,土地归属王怡人所有,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用、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所谓的“田里不鬻”4.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作质剂,关于借贷方面的契约叫做傅别。
5.西周将婚姻管理机关叫做媒氏。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吕刑》的作者是( D )A.李悝B.商鞅C.邓析D.吕候2.西周奴隶制社会的根本法,即成文刑书是(A)A.《九刑》B.《汤诰》C.《汤刑》D.《周礼》3.西周的判例叫( C )A.决事比B.廷行事C.成D.刑统4.西周有一种法律形式,是指商代法律规定有利周朝统治的那些内容即(D)A.诰B.礼C.遗训D.殷彝5.西周初期,为了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秩序,巩固宗法等级制度,将夏商原有的礼加以补充、厘定使之成为法定的典章制度的那个人是(C)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公D.周康王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以下关于西周的礼与刑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B)A.礼盒刑共同构成西周的法B.西周的礼与刑相比,居于主导地位C.西周的礼不能脱离刑而发挥职能作用D.西周的法要通过礼盒刑的相互作用完成阶级统治2.西周的主要立法有(CD )A.《工律》B.《誓命》C.《吕刑》D.《九刑》3.以下属于西周的法律形式的有(ABCD )A.誓B.礼C.遗训D.殷彝4.以下属于西周时期定罪量刑原则的有(AB)A.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B.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C.关于责任年龄D.自首减刑5.“悼执念有罪不加刑”是西周定罪量刑原则之一,其中“”、“悼”分别指(AC)A.7岁以下B.70、80岁以上C.80、90岁以上D.10岁以下四.简答题(共25分)1.简述西周定罪量刑的原则。
(1)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意即7岁以下,80岁、90岁以上的人犯罪,不处以刑罚。
XXX电大法律文书第三次考核形考任务答案

XXX电大法律文书第三次考核形考任务答案答案:法院经审理认为,XXX与XXX的养父子关系系经法律程序确定的合法关系,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但是,XXX已经成年,不再需要赡养,故XXX无法要求XXX履行赡养义务。
XXX将XXX的电视机搬走,侵犯了XXX的财产权,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鉴于双方关系已经破裂,不利于双方的生活和发展,应当判令双方解除养父子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一、解除原告XXX与被告XXX之间的养父子关系。
二、被告XXX应当归还原告XXX的电视机一台,价值4000余元。
三、本案的诉讼费用由被告XXX承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根据材料,XXX和XXX是叔侄关系,2009年XXX收XXX为养子,并将XXX的户口转至自己所在的城市。
在XXX的工作期间,XXX每月将自己的工资交给XXX,XXX每月给XXX500元零花钱,并购买衣服、鞋子等物品。
2012年9月,由于XXX的恋爱和婚姻问题,XXX搬出了XXX家,不再将工资交给XXX,但仍在节假日去看望他,并购买食品。
2012年12月,XXX因病住院,XXX请假到医院照顾他,并购买食品和生活用品。
但2013年3月,XXX和XXX因XXX的恋爱和婚姻问题发生争吵,XXX声称不会给XXX任何资助。
于是,XXX趁XXX杰出去散步的机会将XXX买来仅二个月价值4000余元的彩电一台搬走。
XXX发现后不满,并在2013年5月11日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养父子关系,并让XXX归还电视机。
经审理,法院认为,XXX和XXX的养父子关系是合法的,但XXX已成年,不需要赡养,所以XXX不能要求履行赡养义务。
XXX侵犯了XXX的财产权,应该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由于双方关系已经破裂,不利于双方的生活和发展,法院判令双方解除养父子关系,并要求XXX归还电视机。
XXX在诉讼中辩称,他向XXX支付了3万多元的工资,但只收到了不到1万元的零花钱和物品。
2019年电大《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资料整理版附答案

2019年电大《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资料整理版附答案单选题1.”昏.贼.贼,杀”是夏朝法律内容,其中”杀人不忌为( B.杀)”。
2.西周时吕刑制定了赎刑和有关刑法原则的内容.吕刑的作者是( B.吕侯)。
3.我国古代首次公布的成文法是在(B.鼎上)。
4.汉代对利率曾有明确规定,超过法定利率这叫做(A.取息过率)。
5.明律规定,对于执行监察职务的所谓”风宪官”的御史,若犯贪污罪比其他官吏处刑要加重(B.二等)。
6.在中国法制史上,”八议”最早规定在( A.(曹) 魏律)。
7.《唐律疏议》第二篇的篇名是( B.卫禁)。
8.中国封建社会国家对某些重要的商品实行专卖的制度,叫做(D.禁榷制度)9.旧中国起草的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刑法典是( D.《大清新刑律》)。
10.鸦片战争后清朝的专门负责司法行政的机关是(C.法部)。
11.夏朝奴隶制国家的第一个国王是( C.启).12.我国古代赎刑最早出现在( A.夏朝)。
13.春秋时期在晋国铸刑鼎的是( A.赵鞅).14.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制定的一部封建法典,叫做( B.法经)。
15.秦朝有一种以极端残忍的死刑与肉刑井用的刑罚是( D.具五刑).16.在《法经》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厩律.兴律三篇的是( C.察律)。
17.清朝每年复审各省死刑案件的司法制度叫做( A.秋申).18.《钦定宪法大纲》的附录是( D.臣民权利义务).19.担任《大清民律草案》的总则.债权和物权三篇起草的外国法学家是( D.日本人).20.《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周有乱政,而作”( C.九刑)。
21.在我国,首次以年龄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是( B.汉朝)。
22.宋代初年出现的官府承认土地私有权的凭证,叫做( A.红契)。
23.中国法制史上,确立”十恶”罪名的法典是(C 《开皇律》)。
24.保存至今一部最早的.最完整的.具有封建国家行政法典性质的文献是( A.《大唐六典》)。
2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是( D.《大清新刑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法制史第三次作业
1. 宋朝施行了一种刑罚,实际上是古代墨刑的复活,这种刑罚叫做(刺配之法)。
试题满分:3 分
第1 空、满分:3 分
2. 明朝在司法制度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就是厂卫)干预司法。
试题满分:3 分
第1 空、满分:3 分
3. 明朝统治者为严惩臣下结党在大明律中专设了(奸党)罪。
试题满分:3 分
第1 空、满分:3 分
4. 忽必烈建元后,接受汉儒的建立,明确提出了法治指导思想,即“参照唐宋之制”,“附会汉法”。
试题满分:3 分
第1 空、满分:3 分
5. 明清时期,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
试题满分:3 分
第1 空、满分:3 分
6. 唐高祖武德四年,政局趋于稳定,根据唐初的社会情况,制定自己的法典,于武德七年完成,称为《武德律》。
试题满分:3 分
第1 空、满分:3 分
7. 明《大诰》由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御制大诰武臣四篇组成。
试题满分:6 分
第1 空、满分:3 分
第2 空、满分:3 分
8. 宋朝立法活动的主要特点是“编敕”和“以敕代律”。
试题满分:6 分
第1 空、满分:3 分
第2 空、满分:3 分
二、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
1. 明《大诰》共(C )。
A. 二篇
B. 三篇
C. 四篇
D. 五篇
满分:3 分
2. 宋朝中央官署可依就某项法令作解释,所作的解释叫做(C)。
A. 断例
B. 指挥
C. 申明
D. 看祥
满分:3 分
3. 唐律关于户籍、赋役、土地、婚姻方面的内容规定在(C)律。
A. 《卫禁》
B. 《职制》
C. 《户婚》
D. 《斗讼》
满分:3 分
4. 充军最早创设于(C)。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满分:3 分
5. 宋太祖统治后以宽恕死罪为借口,为了赦免死罪者的死刑,而用其它刑代替,推行(B)。
A. 折杖法
B. 刺配之法
C. 凌迟
D. 盗贼重法
满分:3 分
6. 《大明律》编修体例上的一大变化是(A )。
A. 篇目改为七篇
B. 名例律列于律首
C. 律后附敕
D. 律疏结合
满分:3 分
7. 隋朝以(B)为中央司法行政机关。
A. 大理寺
B. 刑部
C. 御史台
D. 宣政院
满分:3 分
8. 清朝每年复审刑部判决的或京师附近的斩监候、绞监候案件的制度,叫(B )。
A. 秋审
B. 朝审
C. 热审
D. 三司会审
满分:3 分
9. 最早确立“十恶”罪名的封建法典是(D)。
A. 《唐六典》
B. 《北周律》
C. 《大业律》
D. 《开皇律》
满分:3 分
10. 朱元璋将重典治乱世的重点放在( A )。
A. 重典治吏
B. 重典治民
C. 重典治商
D. 重典治工
满分:3 分
三、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
1. 唐朝从积极方面规定行为准则的法律形式有(BCD)。
A. 律
B. 令
C. 格
D. 式
满分:3 分
2. 根据宋朝法律规定,典卖与一般卖的区别有(ABC)。
A. 典卖是活卖,一般卖是绝卖
B. 典卖可以收赎,一般卖不可以收赎
C. 典价比卖价低得多
D. 典价比卖价高得多
满分:3 分
3. 唐律除了规定八议特权以外,还规定了(ABCD)免官等法律特权。
A. 请
B. 减
C. 赎
D. 官当
满分:3 分
4. 宋朝的法典编纂开始使用了“刑统”,即以刑律为主,在律文之后分载具有刑事性质的(ABCD)。
A. 敕
B. 令
C. 格
D. 式
满分:3 分
5. 隋朝的主要立法有(ABCD)。
A. 新律
B. 开皇律
C. 大业律
D. 开皇令
满分:3 分
6. 唐朝规定告诉的形式有(ABCD)。
A. 自诉
B. 越诉
C. 直诉
D. 亲属代诉
满分:3 分
7. 宋朝的法律形式除了赦、令、格、式外,还有(ABCD)。
A. 看详
B. 断例
C. 指挥
D. 申明
满分:3 分
8.
元律以赤裸裸的形式宣布各族人民法律上的不平等,并按民族标准把人民划分为四等,即(ABCD)。
A. 蒙古人
B. 色目人(西夏、回回、西域人)
C. 汉人(原来金国统治下的汉人和契丹、女真人)
D. 南人(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和西南地区的各族人民)
满分:3 分
9. 明朝制定了许多经济方面的法律,如在明律中详列(ABCD )。
A. 钞法
B. 钱法
C. 盐法
D. 茶法
满分:3 分
10. 明《大诰》包括(ABCD )。
A. 《御制大诰》
B. 《御制大诰须编》
C. 《御制大诰三编》
D. 《御制大诰武臣》
满分:3 分
四、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10 分。
)
1. 中国古代土地的买卖始于唐朝末年。
B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2. 宋朝的法律形式,除律——《宋刑统》以外,主要有敕、令、格、式以及断例、指挥、申明、看详等。
B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3. 所谓“刑律统类”或“刑统”,即以刑律为主,将其它刑事性质的敕、令、格、式分载在律文各条之后,依律目分门别类地加以汇编的法规化。
B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4. 明律严禁臣下结党和内外官交结。
《大明律》中专设“奸党”条,规定:“若在朝官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皆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
B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5. 唐《永徽律疏》吸收魏晋南北朝隋以来的“八议”、“官当”、“听赎”,并创设“例减”,进一步完善扩大贵族官僚在法律上的特权。
A错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6. 宋朝的“重法地”法,最初以京城开封府诸县为重法地,强化京畿地区的治安。
B. 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7. 朱元璋颁行《大诰》以后,将《大诰》强行于民间,扩大其宣传力度和影响,要求家家户户都要有《大诰》,私塾学校要以《大诰》为课本,村社乡民集会要宣讲《大诰》,科举考试要考《大诰》。
《大诰》包括《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和《御制大诰武臣》。
B. 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8. “禁榷制度”是指中国封建社会国家对某些重要的商品实行专管的制度。
禁榷制度从唐朝唐太宗实行盐铁官营便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制度,到了明、清时期有进一步的发展。
B. 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9. 《宋刑统》的律文,只是《唐律疏议》的翻版,除“折杖法”外,很少增损。
B. 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10. 《开皇律》把“毁损”删除,将“捕断”分为“捕亡”与“断狱”二篇,置于律典最后,使实体法与程序法有所区别。
B. 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