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历年获奖项目-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在生物传感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在生物传感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佚名【期刊名称】《硅酸盐通报》【年(卷),期】2015(34)2【摘要】生物传感技术在生命分析、食品分析以及环境分析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左小磊研究组致力于生物传感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
近期,应权威综述杂志Chemical Reviews邀请撰写了综述论文(Chem.Rev.,2014,114(15),7631-7677),并被选为当期的封面文章。
基于三明治夹心法(Sandwich assay)的生物传感技术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在生物检测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纳米技术和生物探针技术的发展,三明治夹心法也融入了新的概念和技术。
【总页数】1页(P511-511)【关键词】生物传感技术;物理研究所;应用;上海;Reviews;中国科学院;环境分析;食品分析【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2.6【相关文献】1.生态环境中心"高效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获"CAIA"奖一等奖/高能物理研究所发现一新共振态/固体物理研究所在"KDP"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昆明植物研究所抗SARS化合物X-61研究取得新进展/周口店遗址附近发现"田园洞人"化石/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离子液体研究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微生物研究领域获突破/上海分院封松林、徐军获第四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物理研究所全固态高功率宽调谐蓝光源的研制获重要进展/物理研究所提出一种新的量子点形成机制/物理研究所在SiC单晶生长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成 [J],2.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基础研究和医学应用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J],3.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基础研究和医学应用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J],4.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基础研究和医学应用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J],5.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在滤膜材料智能表征和抗污染方面取得进展 [J], 樊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研究所简介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应用物理所)的前身是成立于1959年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2003年6月经国家批准定为现名。
上海应用物理所是国立综合性核技术科学研究机构,在核科学技术领域从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开展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致力于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的研究发展,致力于同步辐射光源和自由电子激光的大科学装置研制、运行与利用,致力于核科技前沿交叉的研究与核技术应用,以期将研究所建成我国独具特色、不可替代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机构。
上海应用物理所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光源(SSRF)的工程承建和运行单位,并建有“中国科学院核辐射与核能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观界面物理与探测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低温超导高频腔技术重点实验室”;拥有两大园区,分别坐落于上海市科技卫星城嘉定区和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占地面积共700余亩。
上海应用物理所目前的三个战略重点是:(1)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不仅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新征程的一个突破点和着力点,更是国家面向未来的一项战略安排,是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影响的项目。
(2)光源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及科学研究,包括上海光源后续线站、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用于肿瘤治疗的质子加速器研制以及开展相关跨学科研究。
今后5-10年是大科学装置重要的发展时期,依托上海光源、上海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建设国际上最重要的光子科学中心之一,使之成为对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的综合性科研基地,是研究所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
(3)核科技与前沿交叉研究取得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核技术在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核物理、水科学、生物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促成新兴交叉学科的蓬勃发展。
截至2012年底,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物所共有在职职工1090人。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中国政府每年颁发的最高科技奖项之一,旨在表彰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团队和机构。
以下
是一些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名单,供参考:
一等奖:
1. 2019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团队,获得了5G技术创新及产
业化一等奖。
2. 2018年,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团队,获得了微小
卫星技术与应用一等奖。
3. 2017年,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团队,获得了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与应用一等奖。
二等奖:
1. 2019年,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团队,获得了超快激
光科学与技术二等奖。
2. 2018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团队,获得了蛋白质科学与技术二等奖。
3. 2017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团队,获得了载人航天工程技术与应用二等奖。
三等奖:
1. 2019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团队,获得了数字地球科学与技术三等奖。
2. 2018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团队,获得了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三等奖。
3. 2017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团队,获得了计算机软件新技术与产业化三等奖。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举例,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每年都会有不同的获奖项目和获奖者。
获奖项目涵盖了各个科学技术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航天航空、能源环保、农业科技等。
每年的获奖名单都会在相关部门和媒体进行公示和报道。
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拟转化项目及成果简介

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拟转化项目及成果简介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拟转化项目及成果简介系列电子辐照加速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从事研制和使用高压静电加速器己有三十多年历史,拥有研制加速器的雄厚技术力量,是我国最早研制生产工业辐照电子加速器的单位之一。
我所制造的电子辐照加速器己先后在烟台电缆厂、常熟电缆厂、溧阳电缆厂、昆明电缆厂、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鲁能泰山曲阜电力电缆有限公司等国内近20家单位投入运行。
这些加速器性能稳定可靠、运行状况良好,经济效益显着。
2003年研制成功的超大功率燃煤烟气脱硫脱硝电子加速器,是我国迄今为止引出束流最大的加速器。
我所生产的电子辐照加速器型号和技术指标见下表。
电子辐照加速器技术指标电子辐照加速器目前在国内主要用于辐射交联电线电缆和热收缩材料的辐照加工,在国外己广泛应用于聚乙烯发泡材料的交联,轮胎橡胶的处理、复合材料与涂层的固化,烟气脱硫,食品保鲜和医用材料消毒等领域。
订购我们制造的加速器在合同生效后十个月内供货,安装调试时间不超过三个月。
我们还可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研制特殊用途的加速器设备,我们热忱欢迎国内外加速器用户前来洽谈定购。
服务内容DD-型电子辐照加速器采用了多重安全联保措施,确保加速器的安全运行。
DD-型电子辐照加速器采用计算机控制,能够与束下系统实现联控,确保产品质量和加速器系统安全运行。
为用户提供加速器运行和维修人员培训,使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能够独立解决加速器运行和维护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为客户提供的维修及操作手册,内容详细具体,操作性强。
保修期内提供及时的免费维修服务。
并提供终身售后维修服务,使用户无后顾之忧。
我们在全国各地安装的DD-型电子辐照加速器均达到设计指标,为客户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受到客户的广泛好评。
放射性新药:铼[188Re]依替膦酸盐注射液放射性新药:注射用铼[188Re]硫混悬液低分子量壳聚糖及相关产品彩色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热收缩材料辐射改性热塑性弹性体SBS新型膜生物反应器X射线荧光(XRF)微区镀层测厚仪基于CZT探测器的X光能谱分析设备基I 镀PLC控制技术的应用。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的重点研究机构之一,成立于1957年,是以研究应用物理为主的综合性研究所。
该所致力于研究与开发应用物理相关的技术和产业,为国家的高新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凝聚态物理、光电子学、超导电子学、量子信息、材料物理与软凝聚物理等领域。
在凝聚态物理方面,该所主要研究固体物理、低温物理和表面物理,其中包括研究新型材料的物理性质、新型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制备等。
在光电子学方面,该所致力于研究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激光物理与技术等,旨在提高光电子技术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在量子信息方面,该所研究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传感等,旨在发展更加安全和高效的通信方式和计算方法。
在材料物理与软凝聚物理方面,该所研究材料的结构与性质、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等,旨在研究新型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促进材料科学的发展。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在国内外的科学研究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该所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比如,在超导电子学领域,该所曾经成功地研发出中国第一台超导电子计算机。
在激光物理与技术领域,该所为国家的激光研究和应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量子信息方面,该所的研究成果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除了科学研究,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还重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该所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机制,为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才提供了平台。
与此同时,该所还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开发和创业孵化,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
总之,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是我国应用物理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之一,其在凝聚态物理、光电子学、超导电子学、量子信息、材料物理与软凝聚物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同时,该所还重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为培养优秀人才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1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荷韵 (2014年第一季度)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荷韵(2014年第一季度)活动篇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足球联赛圆满谢幕王亚星(2011级硕士)2013年11月8日下午13时,随着主裁一声哨响,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3年秋季足球联赛全部结束。
本次比赛由SINAP足协和学生会联合组织举办,吸引了不同部门的学生、职工50余人参加。
比赛采取5人制积分循环赛制,从9月开始准备,10月开始比赛到11月结束,期间是工作人员的辛勤组织和队员的团结苦练奋力拼搏。
比赛队员们都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在赛场上顽强拼搏、团结奋斗的竞技精神体现出我所职工、研究生的良好精神风貌,活力在这一刻释放,青春在这一刻绽放。
最终由堆材料部学生队以3胜1负的战绩获得本次联赛冠军,田佳甲带领的学生队和放化部沈华带领的职工队分获二、三名来自科研处的职工张东华、放化部的沈华、陈雨各以4球并列本届联赛射手榜榜首。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学生在2013中科院上海分院乒乓球赛获得佳绩郑官豪杰(2012级硕士)11月2日,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在中科院上海分院主办的乒乓球团体赛获得佳绩。
比赛于2日下午一点半准时在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开始,基于选手们刻苦的训练和充分的磨合,在前两场比赛中选手直下两盘,大比分3:0战胜技物所和计算所,基本奠定了晋级的基础,虽然之后在与植生所的比赛中以2:3的比分负于对手,但最终以小组第一的成绩晋级八强。
11月10日,中科院上海分院乒乓球团体赛的淘汰赛在虹口体育馆举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选手挑战的对手是天文台代表队。
比赛开始,我所选手胡佳2:1战胜对手拿下一分,而随后天文台发起强势进攻连追两场,反超比分。
在第四项的男单比赛中,研究生选手王飞顶住压力战胜对手拿下宝贵的一分,将比分扳平。
遗憾的是经过焦灼的比拼,我所最终以2:3的比分负于天文台,无缘四强。
通过此次团体兵乓球赛事,选手之间的那份难得的默契、信任和包容都得以体现,彼此之间同心协力并肩拼搏的精神得以彰显。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固态电池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固态电池《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固态电池:革命性能源解决方案的探索》近年来,能源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发展的重要议题。
为了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科学家们积极探索新的能源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革命性能源解决方案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固态电池是一种采用固态电解质而非传统液态电解质的电池。
相比传统液态电池,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高的安全性和更长的寿命。
然而,由于固态电池中电解质材料的特殊性质,以及电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界面问题,固态电池的研发一直面临诸多挑战。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突破。
他们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固态电池设计方案,利用高温固态电解质和高性能电极材料来实现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电池系统。
他们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固态电解质材料,成功地解决了传统固态电池中电极材料与电解质之间的界面问题,大大提高了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团队还通过引入新型纳米材料,改善了固态电池的动力性能。
他们利用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能,制备了高性能的电极材料,进一步增加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固态电池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推动了固态电池领域的发展,同时也取得了实际应用上的重要突破。
他们成功地将固态电池应用在了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等领域。
这些应用的成功验证了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固态电池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以说,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固态电池研究为能源领域的革命性技术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案。
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长寿命特性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推动新能源时代的到来。
相信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将继续为固态电池领域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_企业报告(业主版)

2023-07-10 2023-06-14 2022-10-20 2022-09-22 2022-10-21 2022-09-19 2023-07-10 2023-07-14 2022-08-29
(2)办公消耗用品及类似物品(28)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采购电子验收单公示
目标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报告时间:
2023-08-16
报告解读: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网站公开的招标采购 项目信息,基于招标采购大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报告从目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供应 商、代理机构、信用风险 5 个维度对其招标采购行为分析,为目标单位招标采购管理、采购效率 监测和风险预警提供决策参考;帮助目标单位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中介机构等快速了解目 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竞争和风险水平,以辅助其做出与目标单位相关的决策。 报告声明:本数据报告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各数据指标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报告仅供参考!
企业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 营业范围: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研究核科学,促进科技发展。同步辐射研究核能科学技术研究核物理与交叉学科研究放射学 与辐射化学研究应用核技术科学研究相关辐射检测相关学历教育、博士后培养、继续教育、 专业培训与学术交流《核技术》、《核技术》(英文版)、《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出 版
1.2 需求趋势
近 3 月(2023-06~2023-08):
近 1 年(2022-09~2023-08):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16 日 生成
1/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所历年获奖项目
中国科学院
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计划处
一、在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上海市科学大会上, 获上海市重大科学技术成
果奖(奖状):
1. 溶剂吸收法净化氪--85气体(中间试验)
2. YSJ--76液体闪烁计数器
3. 从堆照二氧化钍中提取铀--233及其工艺流程试验
4.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和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制备
5. 多通道穆斯鲍尔谱仪
6. 200千伏中子发生器
7. 七二八工程零功率实验装置及其实验
8. 辐射化学法改善木材尺寸稳定性研究
9. 4096道脉冲幅度分析器
10. 探矿用半导体水中氡气测量仪
11. 地下油管同位素检漏
12. 七二八核电站燃料元件组件试验件
13. 质子激发X射线分析
14. 加速器制备放射性同位素
15. 高分辨率α谱仪
16. 镓--67衰变的γ分支比及其放射性比度测定
17. 聚四氟乙烯γ辐照效应及其应用
18. (n,γ)反应方面的理论研究
19. 半导体探测器--面垒探测器及同轴锗锂探测器
20. 稳压变压器
二、我所协作完成, 在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上海市科学大会上获上海市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奖状):
1. 含氟材料及应用
2. 离子注入技术及其应用
3. 反应堆安全保护装置研制
4. X射线(光)分析测钙仪
5. 同位素碘--131示踪探测家白蚁
6. SR型辐照聚乙烯绝缘射频电缆
三、在一九七八年三月全国科学大会上受奖的成果(奖状):
完成的成果:
1. 200千伏中子发生器
2.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和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制备
3. 七二八工程零功率实验装置及其实验
合作完成的成果:
1. 含氟高分子材料合成及应用
2. 离子注入技术
3. 标记固醇类激素的合成
4. 《核素图》
5. FD--3002测氡仪
6. 核数据编评和理论研究
7. 天然铀石墨水堆压力管低压密封材料的研究
8. HYS--73微弱β、α测量仪
四、一九七八年中国科学院授予《重大科技成果奖状》的成果:
1. 含氟高分子材料合成及其应用
2. 离子注入器
五、一九八0年获中国科学院一九七八---七九年重大科研成果二等奖:
1. 高比度氚标记前腺素F2 α等重要生化试剂研制(曹蓉珍
张年宝庄道玲林奋智沈德福张雨龙)
2. 在氘16MeV回旋加速器上用陶瓷真空电容降频获得
3.5MeV质
子束(常宏钧益关琪裘惠泉等)
3. 全自动质子激发X射线分析系统(李民乾盛康龙金柏康等)
4. 240eV Si(Li)探测器及X射线能谱仪(王国干薛缪栋等)
六、一九八0年初获上海市一九七八---七九年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
1. 辐射接枝与交联方法制备特种选择性透过膜
2. 核物理四效应的应用
3. 回旋加速器制备枸椽酸67 Ga注射液
4. 填充床电渗析处理低放废水
5. 正比计数管式X射线荧光分析测定水泥生产中的钙铁成份
6. 低水平α测量仪
7. 放射性废物实验焚烧炉(我所为研究单位之一)
七、一九八0年初获国防科委科研成果奖(一九七八年---七九年):
1. 七二八工程元件定位格架攻关(三等)
2. 七二八燃料组件水力振动试验(三等)
3. 控制棒驱动线冷态对中试验(四等)
4. 核电站安全保护装置试验样机(四等)
5. 核测量电子仪器一套(四等)
6. 堆芯长钒自给能探测系统试验样件(协作)(四等)
7. 235 U等核裂变平均瞬发中子数υp 理论计算评价(四等)
八、一九八二年七月获上海市一九八0---八一年重大科技成果奖:
1.十八种新的氚标记化合物研制(二等奖、奖状)
(赵夏令郭子丽唐国忠曹蓉珍张年宝庄道玲等)
2. 辐射接枝制备聚乙烯、聚丙烯毡--丙烯酸电池隔膜研究及其
扩大生产(三等奖、奖状)
3. 带电粒子活化分析研究及其应用(三等奖、奖状)
4. 碘化汞晶体(上海科大,我所协作)(三等奖)
5. YSJ--SH79低本底全自动液体闪烁计数器(三等奖)
(与华东师大共同完成)
九、一九八二年十月获中国科学院一九八0年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奖状):
1. [碳--11]缬氨酸、亮氨酸的快速合成及小鼠脏器内分布研究
(陈声洋叶义芳孙棋薰等)
2. YSJ--SH79低本底全自动液体闪烁计数器(潘浩昌魏世俊等)
十、一九八0年获一九七九年度江苏省和无锡市奖状:
1. 中子辐射屏蔽材料(一九八0年江苏省奖状)
2. 含硼聚乙烯中子辐射屏蔽材料(二等奖、奖状, 八0年无锡市人
民政府)
十一、一九八一年二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奖状:
1. N--PEB15型中子辐射屏蔽材料(四等奖)
十二、一九八三年十月获中国科学院一九八一年重大科技成果奖:
1. 半胱氨酸、胱氨酸对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dTMP)和胸腺嘧啶
辐射保护效应机理的电子自旋共振(ESR)研究(一等奖、奖
状) (林念芸李学鹏屠铁城等)
2. 放射性核素碘--123的制备及其制剂碘化钠[123 I]的研制和药
理研究(二等,奖状) (李永键孙祺薰沈德群樊发生王永川)
3. 恒压变压器研制与系列化(二等, 奖状)
4. Si(Li)X射线能谱仪(二等, 奖状)
5. 回旋加速器上氚年代测定(二等, 奖状) (周善铸潘浩昌林
俊英吴解征)
十三、一九八四年四月获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一九八三年上海市重大科技
成果奖(奖状):
1. 用内充气正比计数器装置绝对标定氚水和氚气的比活性(一
等)
2. L--B低本底αβ测量装置(三等) (协作: 市计量技术研究所
上海市卫生防疫站)
3. 新型半导体清洗剂811和812的研制及清洗半导体表面杂质
的研究和应用(三等)
研究单位: 1.本所
2.复旦大学
3.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化工三厂
4.上无七厂
协作单位: 1.上无十四厂
2.新港半导体器件厂
十四、一九八四年八月获中国科学院1982年重大科技成果奖:
1. 偏简单溶液理论(一等奖) (王之昌)
2. 用内充气正比计数器装置绝对标定氚水和氚气的放射性比活
度(二等奖)
3. Φ200mm陶瓷--钛加速管工艺段(二等奖) (李民熙王红兵
等)
4. L、B低本底α、β测量装置(二等奖) (王章智等)
十五、一九八五年九月获中国科学院1983年重大科技成果奖:
1. FMJ--81型放射免疫γ计数器(二等奖)(严昌运赵勇张仁伯
等)
2. 100KW高频平衡转换器(二等奖) (高文照等)
十六、一九八二年十一月获广东省科委一九八二年科技成果奖:
1. 模拟气功治疗仪(医名SM--01型生命信息治疗仪)
十七、一九八三年十二月获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优秀新产品奖:
1. 恒压变压器系列(三等奖)
2. NF2 均相阳离子交换膜(三等奖)
十八、一九八三年获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奖(金龙奖):
1. 标记化合物制备
2. 电池隔膜
十九、一九八五年获首次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1. 1·2米固定能量回旋加速器改造为30MeV(P)等时性可变能量
回旋加速器工程(二等奖) (常宏钧陈茂柏刘玉堂
姚崇觉等)
2. 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示踪剂----氚标记化合物及其应用(二
等奖) (赵夏令唐国忠郭子丽曹蓉珍庄道玲)
3. 恒压变压器系列及其应用(二等奖) (伍春熙)
4. 用内充气正比计数器装置绝对标定氚水和氚气的放射性比活
度(三等奖) (翁守清孔祥海谢炳华)
二十、一九八六年二月获一九八五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1. 七二八工程核燃料组件定位格架(78型)机械加工工艺(三等
奖)
二十一、一九八六年五月十五日获国家计委. 国家经委. 国家科委. 财政部纪念证-----全国完成"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1.辐射食品卫生学安全评价研究
二十二、一九八六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1. DNA辐射保护与敏化‘三转移机理’的新进展
(林念芸张加山刘仁忠李学鹏等)
2. 苹果辐射保藏技术(徐志成刘仁忠赵德耀等)
3. 辐射接枝聚乙烯碱性电池隔膜推广应用
三等奖: 1. 共振群理论方法的发展及其在少体核反应等中的应用
2. 秦山核电站反应堆整体模型水力试验(洪忠之等)
3. YSJ系列液体闪烁计数器推广
4. 液体闪烁核活度计量仪
5. 人发中微量元素分析方法比对
6. 蔬菜类食品的辐射保鲜技术
二十三、一九八七年三月获一九八六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1. 无载体203 Pb制备及其在分析化学和医药中的应用(三等
奖)
一九八七年度获奖项目
一九八八年度获奖项目
一九八九年度获奖项目
一九九0年度获奖项目
一九九一年度获奖项目
一九九二年度获奖项目
一九九三年度获奖项目
一九九四年度获奖项目
一九九五年度获奖项目
一九九七年度获奖项目
一九九九年度获奖项目
2000年度获奖项目
2001年度获奖项目
2002年度获奖项目
2004年度获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