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5627职业辅导个人笔记
自考工作分析笔记

自考工作分析笔记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1、工作分析的概念⑴工作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工作是指在某一段时刻为了某个目的所从事的活动,即任务task.广义的工作是指个体在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总和,通常由一系列专门任务组成。
工作的特点:①工作是组织的细胞②工作是责任和权益的统一体。
完成任务是履行组织所给予的职责,而权益是履行职责的组织保证③工作是同类职位的总称④工作是人与组织之间的桥梁工作分析的含义:工作分析也称职务分析、职位分析或岗位分析,它是全面了解组织中一项工作特点的治理活动,即对该项工作的有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综合的一个系统过程。
工作分析的实质确实是区别组织中一项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差异,其目的是为组织内每项工作制定一份全面、正确并符合组织需要的工作说明书,同时为组织提供工作分析报告。
⑵工作说明书一样由两部分组成:工作描述与工作规范工作描述是反映某项工作的性质、任务以及责任,可称为TRDs工作规范是反映从事该项工作的任职资格,也可称为KSAOs工作分析报告是通过工作分析发觉组织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组织有效性的诊断提供依据的一种书面文件。
2、与工作分析相关的差不多术语①微动作:指涉及差不多的动作②要素:指工作活动中不便再连续分解的最小单位,工作要素是形成职责的信息来源和分析基础,并不直截了当表达于工作说明书之中。
比如秘书接听前拿成是一个要素③任务:指工作活动中为达到某一目的而由相关要素直截了当组成的集合,是对一个人从事的情况所做的具体描述。
任务是工作分析的差不多单位,同时它常常是对工作职责的进一步分解。
④职责:由某人在某一方面承担的一项或多项任务组成的相关任务集合。
⑤职权:指给予完成特定任务所需要的权力。
⑥职位:由一个人完成的一项或多项相关职责组成的相关集合,又称岗位。
⑦工作:也称职务,指要紧职责在重要性和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统称。
(同一职务,多个职位)⑧工作族:企业内部具有专门广泛的相似内容的相关工作群,又被称为职位族、工作群。
05627 职业辅导

05627 职业辅导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0685)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职业辅导》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求职问题的阐述引导应考者全面、理性地考察职业,并通过一定程序和步骤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达到个人与职业的最佳匹配。
本课程在内容上没有采用惯常的课程体系,泛论职业指导理论、方法、原则,而是按照求职活动的实际需要和基本环节来谋篇布局。
本课程内容共分为四大板块:求职启动、职业定位(包括职业心理评估、职业探索、职业定位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谋取(包括就业信息的收集与评估、谋职材料的制作与投递、面试的准备与应对)、入职准备。
其中职业定位、职业谋取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在形式上,本课程既不同于普通的理论课程的教授,也不同于实践课程的操作训练,它更多的属于体验式的活动。
它不局限于系统理论的介绍、讨论,也不单纯强调特定技术或操作程序的演练,它非常注重学习者对职业指导的主动参与,并在参与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和心得,逐步澄清自我形象、职业形象,进而思考、实施自我的职业规划与职业选择。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着力培养应考者的职业选择能力,为此重点突出三方面内容:(1)引导应考者关注求职过程的系统规划,特别是职业的定位。
(2)引导应考者关注理念的构建、维度的分析,教会他们如何用现代的理念、从独特的视角去评估自我、考察职位、确定职业起点等。
(3)引导应考者积极参与实践。
通过操作性较强的活动设计,帮助应考者切实提高相关能力。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职业指导包括的丰富内容以及求职的一般流程;2、理解并掌握职业心理动力系统、效能系统以及风格系统中包括需要、兴趣、价值观、智力、气质以及性格等方面的内涵及评估手段;3、理解职业探索中两方面的内容:宏观上包括产业、行业及职业的探索,微观上包括工作单位和工作职位的探索;4、了解生涯与角色的内涵,掌握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的一般原理,能适当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身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
05627职业辅导自考笔记

第一章生涯辅导概述一、生涯及其相关概念1、工作:由个体自身的需要及环境的要求共同作用而产生,通过个体有意识的努力并与环境相互配合协调,从事具有分工性和角色性的活动和任务的过程。
(霍特:是有意识的努力,目的在于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效益;(张添洲)工作是个人所从事的活动或任务,是为进行某种活动或完成某项任务需要扮演的某些角色及所分配的若干职位。
(汉迪)5种类型:1工资工作,指依据时间和努力而取得报酬的工作,工资工作所取得多少与工作的结果没有直接联系;2报酬工作,指依据工作结果取得报酬的工作,如记件工作或者销售提成;3家政工作,指在家里从事的工作,例如抚养儿童或照顾老人;4志愿工作,指志愿的或慈善的工作,是把工作当成馈赠的礼物;5学习工作,指研习新技能。
包括有报酬和无报酬两类。
工作是有目的的、有结果的,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而且持续一定时间的。
不仅仅具有维持生存的经济性功能,而且具有满足心理需要、促进健康和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心理性功能、生理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
2、职业:指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的某一类确定的工作活动。
3、岗位:指在一个组织中个人所从事的一组任务,有一系列重复出现或持续进行的任务相伴随的一个工作单元。
一个人可以在一种职业中的不同职位上工作。
4、生涯:(美国国家生涯发展协会)个人通过从事工作所创造出的一个有目的的、延续一定时间的生活模式。
(金树人)指一个人一生所扮演的一系列角色与职位。
(舒伯)是一个人在职前、在职期间和退休后所经历的一系列主要职位的整体历程,包括与工作有关的角色,生涯满足人们3种主要的需要:人际关系的需要、活动的需要和生活的需要5、生涯的6个特性:方向性(一个人的生涯发展是沿着某个路径前行);时间性(体现了个体的历史发展);空间性(生涯是一个综合了一个人方方面面的概念,是一个以工作和职业为核心的概念);独特性(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是独一无二的);现象性(主观认定的存在,有生涯意识的时候,才彰显独特意义);主动性(尽管生涯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人们并不是完全被动地甘愿听从这些因素的安排)。
职业辅导笔记

职业辅导笔记职业辅导:是指政府机构、教育机构和咨询机构为个人或群体所提供的、旨在促进其人生积极发展的一系列服务。
生涯辅导:帮助人体发展决策技能,关注自我概念,在进入职业世界前对自己的潜能、价值观、和职业抱负有清楚地了解,以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
生涯干预(课程):指任何能够促进一个人生涯发展或帮助个体作出更有效地生涯选择决定的(而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提供信息,自我指导性活动,各种教育课程或工作坊、团体辅导、个体辅导)生涯咨询:帮助来访者将对自己和环境的了解加以整合,并运用其作最适当的职业选择和适应。
(帮助人体作出适当的职业决定的人际交往过程)生涯规划:指有意识地计划个人的整个生活,包括工作、学习、闲暇及各种关系,并采取行动,在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实施这些计划。
生涯发展:是一系列连续的个体在整个生命全程的关于职业选择的决定。
CASVE循环: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认为,生涯决策过程包括沟通C、分析A、综合S、评估V和执行E等兴趣:习得的对个体或一种活动的情感反应。
能力:指人的潜能,是人先天就拥有的或通过学习获得的,是个体能够把事情做好的可能性。
技能:指通过学习和练习发展起来的能够完成某项活动的可能性以及熟练程度。
人格:对情境做出一致反应模式的一个人或群体所具有的系列特征。
劳动力个体作为一个劳动者所具备的劳动能力,是个体的体能、知识、技能、品德、性格、态度等的综合。
劳动力市场:在符合相关法律要求的前提下,劳动力的提供者和需求者自由、自愿地对劳动力进行买卖,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
标准化评估:使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对来访者的各方面特质如能力、兴趣、人格、价值观等进行量化的评定,以了解当事人在生涯发展方面的现状及问题。
非标准化评估:通过一些非标准化的工具来对受测者的特质进行评估的方法。
生活形态评估:与来访者就其目前的工作经验、教育课程、关心的事件以及休闲活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交流,对其生涯成熟、工作意愿、自我概念、决策形态等心理特质进行深入分析、评估的过程。
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05627《职业辅导》历年真题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职业辅导试卷(课程代码05627)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1分,共12分)1、1917年,在上海创立了第一个职业指导教育社区团体,提出“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社训的中国著名职业教育家是(A)1-9A.黄炎培B.庄则宣C.张伟远D.金一鸣2、提出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是清楚了解自己、清楚了解环境、把握自己与工作的关系的人是(A)1-7A.帕森斯B.霍兰德C.克朗伯兹D.舒伯3、在生涯辅导的实施干预阶段,咨询师分析收集到的信息时所依据的是(B)3-41A.各种干预技术B.各种生涯理论C.自己的价值体系D.已有的职业认知或生涯认知4、在生涯辅导的第一阶段,咨询师要与来访者(D)3-39A.相互寒暄、接受对方B.共同学习、共同提高C.识别问题症结D.建立工作联盟5、决定我们应该做什么的心理特质是(B)4-50A.能力与技能B.价值观C.兴趣D.人格类型6、美国劳工部编制的《职业名称词典》将职业分为(B)5-68A.8大类B.9大类C.10大类D.12大类7、下列属于标准化兴趣测验的是(A)6-82A.《自我导向探索SDS》B.《加州心理测验CPI》C.《工作环境偏好量表》D.《军事服务职业能力倾向综合测验ASVAB》8、一般认为,个体身份认同的重要阶段是(C)7-99A.学龄前阶段B.小学阶段C.中学阶段D.大学阶段9、在自我探索和职业世界探索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最终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
这一阶段是大学生涯发展的(C)8-120A.探索阶段B.过渡阶段C.决策阶段D.执行阶段10、无领导小组讨论在实施过程中一般分成四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A)9-141A.轮流发言阶段B.报告阶段C.独立思考阶段D.自由讨论阶段11、生涯发展阶段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当个体的生涯转变时,会对组织造成影响,而组织的变化也会对个体的发展造成影响,提出这一观点的是(C)10-147A.费德曼B.克莱姆C.薛恩D.霍尔12、学校、家庭、工作场所、同伴以及在这些特定环境中的活动、角色、人际关系模式是发展生态学理论的(C)11-155A.宏观系统B.外系统C.微观系统D.中间系统二、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3、在下列选项中,符合汉迪(Handy)所描述的工作类型有(ABCDE)1-1A.工资工作B.报酬工作C.家政工作D.志愿工作E.学习工作14、在生涯辅导实践中,下列做法基于发展取向理论的有(ABDE)2-22A.聚焦来访者的困扰,收集相关信息B.评估来访者的工作角色及其重要性、工作角色与其它生活角色的关系C.用见习、实习等方法了解职业及职业环境D.用质性评估的方法确定来访者的自我概念和生活主题E.进行规划并付诸实施15、下列属于生涯辅导服务方式的有(BCDE)3-37A.角色扮演B.自助活动C.工作坊D.生涯课程E.个别生涯辅导16、舒伯(Super)的《职业价值观问卷》所包括的维度有(ABE)4-48A.内在价值维度B.外在价值维度C.中性的工作价值D.内在报酬维度E.外在报酬维度17、关于SII,下列表述正确的有(BCD)4-50A.诞生于19世纪20年代B.是《斯特朗兴趣量表》的英文缩写C.有男性量表和女性量表D.是目前仍在应用的历史最悠久的职业兴趣量表E.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职业兴趣量表18、在政策方面能够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ABC)5-64A.人口政策B.经济政策C.户籍管理政策D.科技发展E.文化传统19、目前,我国大学生涯发展现状是(ABCD)8-118A.专业认识不够清晰B.自我了解还需提升C.对现实,特别是职业世界缺乏足够的了解D.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缺乏E.职业决策能力有待提高20、一般来说,简历中的工作经历可以包括(ABCDE)9-128A.实习B.志愿者工作C.科研经历D.社团组织E.社会工作21、在生涯发展的中期阶段,造成个体在组织中升迁受阻的原因有两类: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下列属于个人层面的有(DE)10-149A.组织中的高级职位极少B.升迁带来激烈的竞争C.“年轻化”的晋升条件D.对升迁没有强烈的渴望E.缺乏必要的技能22、澳大利亚心理学家麦克马洪和帕顿提出并完善了职业选择的系统理论,认为个人生涯发展至少涉及了三个彼此有关的系统,它们是(BDE)11-156A.宏观系统B.个人系统C.微观系统D.社会化系统E.环境-社会系统三、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3分,共18分)23、工作坊3-37答:工作坊是一种团体活动方式。
08年到14年自学考试《职业辅导》试题05627

2008.1023、生涯辅导1-524、CASVE循环2-2825、行业5-6726、标准化评估6-7727、职业世界探索8-12028、压力面试9-141/14229、吉斯伯斯等人发展了生涯评估的结构性访谈,具体从哪几个主要方面收集来访者的信息?3-4030、简述一个完整的教育信息应当包含的内容。
5-7131、简述霍兰德的人格类型。
2-1332、简述小学生生涯辅导实践可以利用的资源。
7-9533、简述大学生就业安置工作的具体内容。
8-12634、现代组织常常会聘请相关专家为员工提供生涯辅导,请简要列举这类生涯辅导的主要内容。
10-15435、论述学校咨询员在对高中生进行文理科分班辅导时应注意的内容。
7-111/11236.王东是某大学建筑工程系的三年级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以利于求职就业,三天前主动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来做心理测验。
他的一半能力测验结果显示:与大学生群体相比较,他的数理能力和书写知觉显著优于参照群体,而空间判断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略低于参照群体。
他的16PF结果显示:与大学生群体相比较,他的“乐群性”显著高而“有恒性”显著低。
如果今天由你来向王东解释测试结果,你将会怎么做?为什么? 6-882009.1023.生涯发展1-324.生涯课程3-3725.技能4-5126.劳动力市场5-6227.非标准化评估6-8428.求职信9-13029.请列举各种不同的生涯发展理论的共同主题2-2930.简述价值观与行为的关系4-4731.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机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哪些问题5-6432.标准化评估与非标准化评估的区别有哪些6-8433.个体的生涯决定有哪些具体步骤2-2834.无领导小组讨论在实施过程中一般分为那几个阶段9-14135.试述大学生涯发展的阶段和任务8-118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每个初三的学生都面临人生中的第一次重要选择,即升入普通中学或者职业中学的选择,尽管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大多数学生家长特别是城市学生家长都要求自己的孩子进入普通中学,然后升入大学,但是,国家队职业教育的发展政策以及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良好就业势头也让人们开始理性思考初中毕业后的选择取向问题要求:在此背景之下,请为初中生设计一个帮助其进行升学选择的生涯辅导活动7-1062010.1023.生涯规划1-624.信息加工的金字塔模型2-2725.生涯团体咨询3-3726.职业价值观4-4627.产业5-6728.真实情景面试9-129.综合不同学者的观点,生涯咨询可划分为哪四个阶段3-3930.简述一个完整的职业信息所应当包含的内容5-7131.简述标准化评估的类型6-78综合第-1-页32.简述小学生生涯辅导的方式7-9333.简述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8-11834.简要列举戴维斯和罗奎斯特工作适应理论的主要观点10-14635.试述咨询师在向来访者解释测验结果时所要把握的要领6-8836.案例材料:小徐是是一个师范大学中文专业的学生,立志成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经过三年半的大学学习和实习,已初步具有教师的教学技能。
自学《职业辅导》复习自理资料

1.舒伯认为生涯主要是满足人们活动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和人际关系的需要2.生涯包括工作或职业等的变化体现了个体的历史发展从过去到现在及将来。
这是生涯的时间性。
3发展取向的生涯发展理论强调生涯发展的过程。
4在生涯辅导中强调标准化测验的使用以及恰当的评估工具的选择的理论是特质取向理论5.“价值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它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它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
”提出这个价值观定义的是克拉克宏6.美国的职业分类系统中最有代表、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是《职业名词词典》7.在生涯发展评估中以下哪种测验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当事人了解自己心中重视的生活方式或工作价值进而调整生涯发展以满足价值观需要价值观测验8.生涯辅导中常用的非标准化评估工具是职业组合卡9.面试的形式多种多样按面试形式来分一般有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和半结构化面试.10.一般来说简历的类型有普通型和功能型.11.使组织需求与员工生涯发展计划保持一致甄选并培养高潜力员工提高每个员工的技能、能力和知识水平这是组织实行生涯管理与开发的目标.12.在1977年提出了心理发展的生态学模型的是布朗芬布伦纳.13.信息加工的金字塔模型包含的层次有A关于自我的知识和关于职业选择的知识B一般的信息加工技能E元认知.14、舒伯的职业价值观的3个维度是B内在价值外在价值自我价值外在报酬15。
影响劳动力市场发展变化的因素有政策方面教育培训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经济形势16在非标准化评估中自我评估的方法主要有日记关键事件分析17。
标准化价值观测包括《价值量尺》《个人价值调查》《职业价值观问卷》《工作环境偏好量表》18。
下列活动中哪些可进入高中生的生涯辅导课程理解职业金字塔写作文“我的理想”分析我感兴趣的工作和我能胜任的工作掌握生涯决策技能19、当前对于大学生进行生涯辅导的方式有就业安置个别辅导团体辅导生涯辅导工作坊生涯辅导课堂或讲座20评价中心常用的活动有无领导小组讨论文件筐测验角色扮演演讲21、在面试准备时要了解用人单位某一职位的主要职责工作内容主要任务服务对象晋升途径典型事件。
2023年自考工作分析笔记

工作分析总复习第一章工作分析旳历史与发展1.(多选)许多中外学者如管仲、荀况、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当·斯密等都论述并强调工作分析对提高工作效率、增进个人能力发展和社会发展旳作用。
2.(单项选择)工作分析最初产生于美国旳工业企业中。
3.(单项选择)1747年,狄德罗在编篡百科全书旳过程中实行了一次工作分析,听说他是历史上初次大规模实行工作分析旳人。
4.(单项选择)系统旳工作分析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作为一项管理工具,它是在美国科学管理之父——F·W.泰勒旳科学管理理论旳基础上发展而来旳。
5.(填空)1950年,赛迪·范提出了“职能职业分类计划”理论。
6.工作分析重要旳措施成果包括:职位分析问卷(PAQ)、功能性工作分析法(FJA)、工作要素法(JEM)、关键事件法(CIT)和工作任务清单(TI)等。
7.工作分析面临旳挑战:A.工作分析者面临旳挑战B.组织体系面临旳挑战C.工作面临旳困难D.工作条件旳变化(社会环境旳变化、技术旳变化、组织经营环境旳变化)8.作为工作分析活动旳主体,工作分析者旳业务素质、责任心以及实践能力等对企业开展工作分析有着重要旳影响。
工作分析者一般有三类:外部专家、主管、工作任职者。
9.(多选、简答)工作分析旳发展趋势①工作分析旳战略化②工作分析信息来源旳扩大化③工作分析技术旳信息化④对客户进行工作分析⑤角色阐明书取代岗位阐明书10.(单项选择)工作分析被誉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旳基石”11.美国旳本杰明·施耐德和安德烈亚·考茨提出了“战略性工作分析”第二章工作分析概述1.(名词解释)工作分析也叫职务分析,是指在组织中通过采用原则旳程序和科学旳措施,通过系统旳岗位调查,搜集有关工作职务旳信息,包括职务旳目旳、任务或职责、权利、从属关系、工作条件、任职资格等全面旳信息,进行分析与整顿,进而制定出岗位规范、工作阐明书、岗位分类图等多种人力资源管理文献,为组织旳人员甄选、员工培训与开发、薪酬设计、劳动关系、工作设计等一系列基础职能活动提供客观根据旳系统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生涯概述1.工作:是有目的、有结果的,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持续一定时间的活动;职业:在不同的环境中从事某一类确定的工作活动;生涯:指人生的发展道路,指一个人一生所扮演一系列角色与职位;它们的区别在于,工作和职业都是独立于个人之外存在的,而生涯是非常个人化的,生涯发展一个人终其一生的过程。
2.生涯指人生的发展道路,是一个人一生所扮演的一系列角色与职位,生涯发展一个人终其一生的过程。
生涯具有6个特性:方向性、时间性、空间性、现象性、独特性、主动性。
3.影响生涯的因素:不可控的环境因素:家庭环境、经济状况、机遇等。
可选择的环境因素:朋友、婚姻后天的学习经验:学习和教育、特殊技能等个人特点:能力、气质、个性、价值观、兴趣。
还有性别因素4.生涯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或工作经验,系统的帮助学生和成人获得有关自我和工作的知识、态度和技能,使个体借此确认、选择、计划和准备工作以及其它生活选择。
生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做更明智的选择和更有意义的规划。
生涯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涯觉察、生涯探索、生涯决定、生涯规划、生涯准备等不同阶段的生涯技能。
5.生涯干预是指能够促进一个人生涯发展或帮助个体做出更有效的生涯选择决定的活动。
它包括:生涯辅导、生涯教育、生涯规划。
6.生涯发展是一个“全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选择、完善、前进的过程。
7.生涯咨询是指帮助在生涯发展方面有问题的个人的一种沟通过程。
8.生涯规划:是有意识的计划个人整个生活的过程,包括:工作、学习、休闲及知种关系等主要生活领域,并积极的采取行动,实施这些计划的过程。
第2章生涯发展与辅导的理论基础1.特质因素理论:是帕森斯提出的职业辅导理论,强调人与环境的匹配,即人的能力、成就、兴趣、价值观与职业条件和要求进行匹配,从而满足个人的需求。
2.工作适应理论:是戴维斯提出,该理论的目的主要是预测工作适应。
当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个人又能满足工作上的要求,个人与环境达到了匹配即工作适应。
3.生涯发展理论:舒伯认为生涯选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发展在某一个时间点上的事件,认为可以根据年龄把人生发展阶段与生涯发展相配合,每个阶段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有不同的职业需要。
为此将生涯分为5个阶段:成长阶段(4-13岁),探索阶段(14-24岁)、建立阶段(25-44岁)、保持阶段(45-65岁)、衰退阶段(65岁以上)4.限制—妥协理论:是戈特福瑞德森提出的职业辅导理论,强调自我概念是职业选择的主要因素。
限制—妥协理论认为,职业选择是一个减少选择、缩小范围的过程,个人在实施自己的职业抱负时,面对客观现实,或明智的或是不明智的放弃他们的目标。
5.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由克朗伯兹提出,强调学习经验在职业选择中的作用。
该理论认为,影响职业道路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遗传天赋与特殊能力、环境条件与事件、学习经验、任务取向技能。
该理论假定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学习经验模式,这些学习经验导致最终的职业选择路径。
6.信息加工理论经:由佛罗里达的学者们提出,强调在职业问题解决和决策过程中运用信息的能力,提出了信息加工金字塔模型,强调元认知的作用,强调通过学习获得问题解决能力和元认知的重要性。
7. 简述特质取向的生涯理论、代表及其在辅导中的应用?答:特质取向的生涯理论强调人与环境的匹配,是静态的,不考虑发展的问题。
强调人是有差异的,人的差异是可以测量的,人的差异是与职业有关。
代表有: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戴维斯和罗圭斯特工作适应理论、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
特质取向理论都非常强调3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个人特质,其次是环境知识,最后是在此基础上的匹配。
因此在将特质取向理论应用于生涯咨询时,可以从3个方面入手。
第一,自我了解。
在咨询中可以使用测量工具来协助来访者进行自我了解,如兴趣、能力、价值观、人格特征等。
第二,环境知识。
了解工作要求、工作环境满足个体需要的潜在强化物,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等。
第三,人-职匹配。
在咨询中不是帮助来访者简单地选择一个职业,而是在自我了解及环境知识了解的基础上,选择那些与个体特质比较对应的职业。
8.工作适应理论的主张是什么,如何应用该理论进行生涯指导?答:工作适应理论是戴维斯和罗圭斯特提出的理论经,该理论的目的是预测工作适应。
当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个人又能满足工作的需求,个人与环境达到了匹配即工作适应。
应用该理论进行生涯指导时,首先要考察来访者需要满足的个人需求是什么,因此需要对个人特征、能力、价值观进行评估。
其次要了解和评估环境的要求和条件,此外,工作者的灵活性、坚持性也是工作适应行为的表现。
9.霍兰德提出的人格类型理论及其在生涯发展中的作用。
霍兰德的理论可以回答三个问题,第一,人和环境的哪些特征会导致满意的职业选择决定、职业投入和成就,哪些特征会导致犹豫不决、对决定不满意或者缺少成就。
第二,人和环境的哪些特征会使一个人工作稳定或者变化。
第三,为有职业问题的人提供帮助的最有效方法是什么。
职业选择是人格的表达,个人的兴趣类型就是人格类型;职业刻板印象具有可靠的、重要的心理学和社会学意义;同一种类型职业群体有类似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发展史。
因此,职业满意度、稳定性和成就取决于一个人的人格与其工作环境二者之间的适配性。
人格类型与环境类型之间的关系的判断依据内部一致性、分化性和适配性三个重要特征,并且提出其重要性的相对顺序是:人与环境作用的适配性最重要,人和环境的分化性其次,人和环境的内部一致性最次。
因此,适配性的高低可以预测一个人的职业满意度、工作稳定性和工作成就。
10.发展取向理论、代表及其在生涯辅导中的应用?答:发展取向理论是强调过程的理论,发展理论把职业选择看成是一个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的一系列抉择的動態發展過程,而不是單一的靜態決定。
代表:金斯伯格的發展理論,舒伯的生涯發展理論,戈特福瑞德森的限制—妥協理論。
應用:發展取向理論強調的是過程,個體的生涯發展不僅僅包括選擇職業和適應工作角色,也包括了其它生活角色與工作角色的互動。
特別是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生活角色的任務不同,因此在諮詢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生活角色、工作角色與生活角色的相互作用。
而且,生涯決策與其他生活決策有關,整個生命全程都要做生涯決策,因此輔導要提供給各個年齡階段的人。
在采用此理論進行輔導通常要做以下工作:首先集聚于來訪者的憂慮,并對來訪者的信息進行收集;然后考慮和評估來訪者的工作角色與其它生活角色的關系,以及工作角色的重要性;第三步確定來訪者的生涯憂慮,找出作出選擇和執行選擇的資源,用質性評估來評估來訪者的自我概念和生活主題;最后把評估和訪談數據進行整合,并與來訪者的職業憂慮進行比較,從而進一步規劃。
11.簡述舒伯的生涯發展階段理念(生命全程和生活空間)?答:舒伯認為,職業選擇是一個發展的過程,而不是發生在某一個時間點的事件。
他提出了生涯發展階段理認,即生命全程和生活空間理論。
認為根據年齡把人生發展階段與生涯發展相配合,每個階段有特定的發展任務,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職業需要。
為此把生涯分為5個階段:成長階段(4-13歲)、探索階段(14-24歲)、建立階段(15-44歲)、穩定階段(45-65歲)、衰退階段(65歲以上),這就是生命全程,代表不同生活階段中生涯發展的歷程。
生活空間指個人生活的社會環境以及在這些社會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
舒伯強調角色互動,認為一個人的職業問題不僅僅是工作角色問題,還可能與其他角色有關,所以,生涯輔導從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生活設計輔導。
12.克朗伯茲社會學習理論關于影響職業道路發展的因素有哪些?答:1)遺傳天賦和特殊能力;2)環境條件和事件;3)學習經驗;4)任務取向技能。
第3章生涯輔導的實施1.成人生涯發展問題表現在哪些方面?答:1)決策制定2)計畫實施3)工作表現4)工作機構的實施2. 生涯輔導對象:已決定者、未決定者、生涯猶豫者、生涯適應不良者3. 生涯輔導的方式有:提供信息、自助活動、生涯課程、工作坊、團體生涯輔導、個人生涯輔導4. 生涯輔導的基本階段及任務?答:1)建立關系和收集資料2)問題識別和制訂對策3)實施干預4)評估結果和總結階段第4章影響生涯發展的個人因素1. 價值觀:指個體關于什麽是“有價值的”,“值得(做)的”一系列信念,在這一系列信念背后有一整套普遍的、有組織的構念系統。
它是人們對事物的重要性和是否有價值的判斷。
價值觀對行為具有解釋、預測和導向的作用。
行為是價值觀的表現,行為可能影響價值觀。
2. 職業價值觀:是個體超越了“想要”的層次,引導個體通過職業或工作實現人生價值的信念體系。
引導個體選擇與人生價值觀相符的職業,在工作中感到人生從優感的成就和滿足。
3. 生涯規劃:是有意識的計畫個人的整個生活,包括工作、學習、休閒及其他各種關系,并采取積極的行動,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實施這些計畫。
4. 職業認同:個人對自身的目標、興趣及能力擁有一個清晰穩定圖像程度,指個體一能夠將其對職業的渴望縮小至一群較小範圍的職業目標,并據此進行生涯抉擇的自信程度。
5. 影響生涯發展的個人因素有哪些?答:價值觀、職業興趣、能力與技能、人格特征。
6.簡述職業價值觀與職業行業的關係?答:1)職業價值觀與職業選擇。
2)職業價值觀與工作態度。
7. 舒伯的職業價值觀的內容?答:內在價值維度(指工作本身的一些特征,如:智力開發、利他性、創造性、成就、管理等)外在價值維度(指與工作內容無關的外部因素——同事關系、工作環境、監督關係、變動性)外在報酬維度(指在職業活動中能獲得的因素——成就感、工資、安全性、聲望、生活方式等)8.簡述職業興趣測量的用工具?答:《斯特朗興趣量表》、《庫德職業興趣調查表》、霍蘭德《自我導向探索》9. 技能的定義、類型及其在職業選擇中的應用?答:技能是通過后天學習和練習發展起來的,能夠完成某項活動的可能性和熟練程度。
它可以分為:可遷移性技能、專業知識技能和適應性技能。
10.人格是探討完整個體和個體差異的范疇,是研究個體區別與他人的穩定而統一的心理品質。
可分為特質論和類型論。
特質論是指人格由多種基本素,也就是特質組成,每個人的人格中都包含這些特質,只是每種特質的強弱、組合不同而構成不同的人格特點。
類型類主要用以描述一類人與另一類人之間的心理差異。
11.簡述生涯規劃的內容和方法的理論及應用?答:生涯規劃應著眼于以下幾個內容:1)職業選擇。
職業選擇是生涯規劃的核心,個人選擇未來從事什麽職業,就是在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它是生涯規劃的重要內容。
在進行職業選擇時要注意綜合考慮個人的特點、教育和職業信息、環境關系等三個方面的因素。
對個人特點的探索是最重要的,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價值觀、人格類型、興趣、需要等特點,以便能形成職業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