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电图教学体会

合集下载

进修心电图心得

进修心电图心得
总而言之,这次进修心电图课程对我的专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医疗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实际应用
进修课程结束后,我积极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通过与医生和患者的交流,我可以更专业地解释心电图结果,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在工作中,我的心电图专业知识也受到了同事和患者的认可,为我在临床工作中赢得了更多的信任和好评。
六、展望未来
通过这次进修课程,我对心电图这一专业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平。今后,我将继续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电图解读技能,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进修心电图心得
一、学习动机
作为一名医学系的学生,我对心电图这一专业知识一直都很感兴趣。因此,我报名参加了一次关于心电图的进修课程。通过这次进修,我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心电图的原理和临床应用,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课程安排
进修课程共持续了一周时间,内容涵盖了心电图的基本原理、解读技巧以及常见电图病变的识别和分析。课程设置了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课堂讲解、实际案例分析和心电图示范等形式,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学习收获
在进修课程中,我收获颇丰。首先,我对心电图的各项波形和参数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够准确地识别和标记不同的心电图特征。其次,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心电图结果对心脏病变进行初步判断,并可以及时提出诊断建议。另外,我也掌握了一些心电图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技能提升
通过专业的培训和实践操作,我的心电图解读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我能够更快速地分析心电图,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诊断准确性。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利用心电图数据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心电图实习心得体会

心电图实习心得体会

心电图实习心得体会心电图(ECG或者EK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心电图实习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电图实习心得1经过近一个月的休息调整,我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开始了为期10个月的生产实习.对于我们这些刚刚步出校门的医学生来说,医院的生活是一个理论结合实践的好机会,在医院里,我们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更好的巩固专业技术.而且实习是我们的一个过度阶段,经过这短短的实习之后,我们就将开始真正的医务工作了,所以我很重视这次临床实习.第一个月的实习我没有直接接触临床,而是在辅助科室——心电图室.心电图是临床不可缺少的检查之一,所以对于一名学习临床的医学生来说,扎实的心电图基础是不可缺少的,在这里的一个月我的收获也非常的大.在校期间,学习心电图时,感觉那一条条的曲线是那样的神秘,是如何都不能理解的,很佩服老师可以在那之中看出病人的疾病.而当我来到心电图室,每天都去接触那些神秘的线条时,也开始懂了,知道了一些简单的心电图诊断,经过一个多月,我见过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心梗等许许多多的典型图形,同时,通过带叫老师的帮助还可以看懂一些复杂的心电图,对于一些简单的心电图我也可以作出准确的诊断.学习的时间越长,收获的东西越多.随着和带教老师的接触越多,也月来月喜欢这个科室.在刚开始的这一个月里,我也接触了形形色色的病人,上至耄耋老者,下至黄毛小儿,有宽容\乐观的,也有悲观\暴躁的,但只要你时时以微笑相迎,刻刻为并人着想,你得到的会比付出的还多.要转科了,不知道下一个月里回有怎样的收获,但我相信: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努力之后的我会更加的成熟.加油.心电图实习心得2一个礼拜的心电图实习已经结束,这是我实习的第二个科室,在这个科老师们的指导下,我可以说是获益良多。

在这个科里,我学会了以下心电图室是我当前来实习最忙的一个科室,一天忙到晚,但心里很充实,通过在这个科室的实在心内科实习完的基础上,我们更进一步掌握心电图分析。

临床心电图实习教学体会

临床心电图实习教学体会
关键词 : 临床心电图 ; 习; 实 教学
中图分类号 : 4 . 4 R50 4 G6 2 4  ̄ 4 . 1 文献标识 码 : B 文 章编号 :10 —4 9 2 0 )40 4 —2 0 82 0 ( 0 8 0 —7 30
心 电图学是 临床各 科 医生的重要 诊断技 能之 一 , 对各 种
第 2 卷 第 4期 1
20 0 8年 8月
华夏医ຫໍສະໝຸດ 学 Vo . 1 N O 4 12 . Au . O 8 g 2O
Ac a M e cna S n c t dii e i ia
临床 心 电 图 实 习教学 体 会
廖 虹, 李燕丽
( 西 医科大 学 第五 临床 医 学院 , 西 柳 州 5 5 0 ) 广 广 4 0 1
的。所谓 “ 故知新 ” 只 要学 生把 以往 的知识 点进 行全 面复 温 , 习 , 以很好 地掌握 心电图知识 。在心 电图教学 中 , 师应把 可 教 基本概念讲透彻 , 把关 键问题讲清 楚 , 然后根据学生 已有的 知 识设置 一些 临床常 见问题 深化 学生 对心 电图的认识 , 系 统 变
模 拟 , 瞬 间 变 化 进 行 定 格 分 析 , 些 处 理 增 加 了 学 生 对 知 识 对 这
讲 授为重点讲授和 自学相结 合 ; 生亦可 以根据 已有的知 识 , 学
提 出 各 种 或 易 或 难 的 问题 。这 些 问题 先 由 学 生 自 己查 阅 书 籍 来 回答 , 后 由教 师 进 行 综 合 概 括 。通 过 这 些 问 题 , 师 可 以 然 教
发 现学生 的知识 兴趣 点和薄 弱 点 , 时予 以相关 知识点 的强 适
化 和 拓 展 。因 此 , 医 学 生 初 次 学 习 心 电 图 时 , 过 “ 问 题 为 在 通 以

心电图进修个人总结

心电图进修个人总结

心电图进修个人总结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通过记录心脏在不同时间内的电活动,可以反映心脏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在医学进修学习中,我对心电图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总结了一些个人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交流。

首先,对于心电图的基本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包括心房、心室的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通过导联的记录来反映心脏的电生理活动。

在解读心电图时,需要了解心电图的基本图形,包括P波、QRS波群、T 波等,以及各个导联的特点和意义。

只有对心电图的基本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够准确解读心电图,判断心脏的生理和病理情况。

其次,心电图的临床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在临床诊断中,心电图可以用于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判断心脏的节律和传导情况,诊断心脏病变等。

通过心电图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心脏病变,指导临床治疗,对于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作为临床医生,我们需要深入学习心电图的解读技巧,提高对心电图的认识和应用水平,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好的帮助。

另外,心电图的解读需要综合分析。

在解读心电图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有些心电图的改变并不一定意味着心脏病变,可能是生理性的改变或者其他非心脏原因所致。

因此,在解读心电图时,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情况,排除干扰因素,做出准确的判断。

最后,不断学习和实践是提高心电图解读水平的关键。

心电图的解读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需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解读水平。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需要多观察、多思考,结合临床实际,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电图解读水平,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帮助。

总之,心电图是临床医生必备的一项技能,对于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对心电图的认识和应用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临床诊断学心电图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临床诊断学心电图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临床诊断学心电图教学的实践和体会范平,罗健,彭伊,杨斌,陈冰心(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功能科,乌鲁木齐830054)摘要:心电图教学是诊断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存在教学方式陈旧、理论抽象难记以及临床对心电图技能及学习关注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该提高学生对心电图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教师熟悉授课内容,结合有效的教学手段,密切联系临床,引导学生正确阅图的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诊断学;教学方法;心电图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1450(2012)11-0867-02DOI:10.3969/J.ISSN.2095-1450.2012.11.29心电图检查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项目,它对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肯定价值,它的准确诊断可为临床医生争取时间,对患者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

心电图检查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诊断技能,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也是执业医师考试技能操作的内容之一。

心电图的学习是诊断学学习中的重点,但心电图教学又具有其特有的难点,如心电图理论抽象复杂难以理解,图形变化多样,多数学生死记诊断依据,阅图能力差等[1]。

因此,本文结合7年来对临床医学生的心电图带教经验和体会,针对临床心电图学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做一总结,希望为心电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提供参考,提高心电图课堂教学的质量。

1心电图教学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1.1教学方式陈旧传统的心电图教学主要是结合教科书进行板书授课,理论讲解和重难点阐述,尤其是心电图的基础知识,涉及到心脏解剖学和心电生理学,如果教师按照教科书上按部就班,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正确引导,使学生觉得枯燥单调,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2]。

传统心电图的教学模式是先上理论课后上实践课,但是心电图的基本理论比较抽象又难以理解,而操作却相对来说简单地多,因此容易形成学生听课时感到乏味、枯燥、难以集中精神。

在课时分配上,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比例失调,理论课时数占的比例高,理论知识抽象深奥,枯燥难记,临床心电图变化多种多样,使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均感到困难。

心电检测实训总结报告范文

心电检测实训总结报告范文

一、引言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临床医学中一种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在正常和异常情况下电活动的变化,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

为了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我们参加了心电检测实训课程。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目的1. 掌握心电图的原理和操作方法;2. 学会使用心电监护仪进行心电信号的采集、分析和处理;3. 了解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和诊断价值;4. 提高临床思维和诊断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心电图原理及操作方法(1)心电图原理: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的过程。

心脏在正常情况下,心房和心室的电活动是按照一定顺序、规律地进行的。

心电图反映了心脏电活动的过程,是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依据。

(2)心电图操作方法:首先,受检者需平躺在检查床上,暴露前胸,将电极贴在相应的部位。

然后,打开心电图机,设置好参数,开始记录心电图。

记录完成后,进行分析和诊断。

2.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1)心电监护仪简介:心电监护仪是一种集心电监护、呼吸监护、血压监护等功能于一体的医疗设备。

它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呼吸、血压等生理参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心电监护仪操作方法:首先,打开心电监护仪,连接好电极和导联线。

然后,设置好监护仪参数,开始监护。

在监护过程中,密切观察心电波形、呼吸波形和血压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 心电图临床应用及诊断价值(1)心电图临床应用:心电图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肌病等心脏疾病。

(2)心电图诊断价值:心电图具有以下诊断价值:①诊断心律失常:心电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心脏节律的变化,为心律失常的诊断提供依据。

②诊断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早期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③诊断心肌病: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肌病的电生理改变,有助于诊断。

四、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心电图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学会了使用心电监护仪进行心电信号的采集、分析和处理。

临床心电图带教体会

临床心电图带教体会

Ab ta t0betv Su sr c: jcie: mma ie rn hi h lcrc rig a ciia ia c n e c ige p re c e h n e h lcr cr ig a t e rzsmy ba c t eee to a do rm l cl d n ea d ta hn x ein e,n a c st eeeto ado rm h n n gu

按 摩 与康 复 医学
2 1 . 1 中) 00 1 (
C ieeMaiu t n& R hblao d ie 2 1 , o3 h s np l i n ao ea i t nMein 0 0 N .2 i i t c
临床 心 电图带教体会
张 瑾 何 小莲
( 东 省广 州 中 医药大 学第 一附属 医院 广 州 5 0 0 ) 广 1 4 5
gud n e a d t a h n u l y M e h d : k s t e ee to a do r m n h l ia e a in i h u d n e a d t a h n t e e p a i le r e r i— i a c n e c i g q ai . t o s Ta e h l c r c r i g a a d t eci c l lto t e g i a c n e c i g,h m h sse e t o d o t n r n a
g a i o t n e Ta st e mu tme i e c i g wi b t a tee to a dig a t e r iu l a i n vv d{ k s t eh u it e c i g a d t ec s r m mp r a c ; ke h li d a t a h n , l a s r c l c r c r o r m h o y v s ai t i i Ta e h e rsi t a hn n h a e l z o c d s u so e c i g; k st u d n ea d t a hig t a h rt eo e a I u l y r ie Re ut Enh n e h t d n o t eee to a do r m h au , i c s i n t a h n Ta e o g i a c n e c n e c e h v r l q ai as . s l t s: a c d t e s u e t h l cr c r i g a t ev l e t ha n p r d t e s u y e e t o a d o r m n e e t h sg a p d t e ee to a d o r m a i rn i l , r i e h t d n o b g n a i t n n e e d s i s ie h t d lc r c r i g a i t r s , a r s e h lc r c r i g a b scp i cp e ta n d t e s u e tt e i bl y a d id p n — i e ta a y i a i lc r c r i g a n n l ss b sc e e t o a d o r m a i t n e e d n l .C n l so bl y i d p n e ty o cu in:E l r s h t a hng m e h d n e sn y n h o e a d mp a ie i xp o e t e e c i t o u c a igl ,o t e n h n e h s s z s u e ts s u y i t r s , n t e o e h n h mp a i u d n e a d t a h n e c rsme h d,s d e h o d i e to lc r g a h g ia c n t d n ’ t d n e e t o h n a d t ee h ss g ia c n e c i g t a he ’ t o i o st e g o nt n i n ee t o r p u d n e a d t a h n r h u r n e . e c i g wo k t e g a a t e Ke wo d : e e e t o a d o r m Te c i g M u t di t a h n y r s Th lc r c r i g a a hn li me a e c i g

临床心电图教学论文

临床心电图教学论文

临床心电图教学体会[摘要] 心电图是《诊断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我单位通过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透彻阐述心电基础知识、强调大量读图、结合临床,等方法,尝试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及掌握其临床应用性。

[关键词] 心电图;教学;诊断[中图分类号] r540.4+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心电图是《诊断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其临床应用广泛,特别是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及掌握其临床应用性,意义重大[1]。

仅将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概述如下。

1 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教学传统心电图理论课教学立体感差,缺乏生动形象性,特别是诸如对心电六轴系统、二次投影、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的成因,等进行讲授时,学生理解困难。

近10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我们在心电图教学中适时、适当、适度应用多媒体教学,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明显提升授课效果。

例如:l)以动画形式演示离子运动过程、电偶产生运动特点及心电向量运行轨迹,使心电活动形象化;2)以三维效果演示心电向量、心室除极、复极顺序及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使心电活动立体化;3)将传导系统与心脏解剖图谱相结合,将心肌梗死定位诊断与冠脉解剖图谱相结合,将心电图与心音图及血流动力图相结合,力求使心电知识与既往的解剖学、生理学及物理诊断知识相结合,使知识点彼此连接,更为系统化。

如在讲解心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时,插入一张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图,指出从窦房结发出的冲动是先传导至右心房肌,然后再传导至左心房肌。

学生就较为容易的理解为什么左心房肥大,心电图表现为“ p波增宽,呈双峰型”;而右心房肥大,心电图则表现为“p波高而尖”。

多年的教学实践显示:青年教师计算机应用技能熟练,但教学经验欠缺,中老年教师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但多媒体课件制备技术不熟练。

为此,我们通过加强预讲、集体备课、授课后讨论及与学生沟通、体味学生反馈等方式,共同制备理论课多媒体课件,同事注重每年加强软硬件的配置和更新,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提高心电图的多媒体教学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心电图教学体会
在医学教学中,学生普遍认为难学的专业课之一就是《诊断学》,而此学科中的心电图部分
则是最难学的。

如何把难而复杂的问题在教学中使之简单化,让学生能够在形象的教学当中
学会、学懂,这是当前任课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特别是普通中专学校层次低,基础差,并且学生就业去向基本面向农村的基层医院。

而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心电图
检查在各层次的医院均已列为常规检查,临床上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心脏疾病主要根据心电
图检查来确定诊断,因此做为教师,如何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心电图的应用,为将来
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一强调心电图的实用性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逐年增多,威协生命的主要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常见疾病之一就是
冠心病。

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演变是诊断心肌梗塞可靠而实用的方法。

心电图主要反映心
脏激动的电学活动,因此对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的诊断分析也具有肯定价值,到目前为
止尚没有任何其他方法能替代心电图在这方面的作用。

房室肥大、心肌受损和心肌缺血、药
物和电解质紊乱等都可引起一定的心电图变化。

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还未接触心电图之前
就先从思想上意识到学好心电图在将来的临床工作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二在教学中体现心电“图”的应用价值
1 心电图之所以重要,关键在于它的实用性。

因此讲心电图之前,在实验室先为每位学生做
一份心电图,保证每人手中一份图,这份心电图是其它任何教学辅助工具及现代教学课件所
不能代替的。

在做心电图过程中,现场直观讲解心电图导联的位置、导联的连接方法、顺序
及注意事项,让学生自已亲自动手连接肢体导联、胸导联及心图机的操作方法;同时告知学生,在以后的心电图授课过程中要以每名学生的心电图做为教学工具,通过十几年的教学观
察发现,采取这种方式的教学可以使心电图教学达到以下效果:
(1)使学生学会心电图导联的连接方法、连接的顺序及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和步骤。

(2)使学生知道了心电图导联的种类、名称以及各导联在心电图纸显示图形的序顺,为以
后教学中标示导联奠定基础。

(3)通过学生自已做心电图,很容易记住心电图图纸的的起始端方向及了解标准电压、走
纸的速度。

(4)操作期间学生之间互相交换看心电图,发现他们的心电图图形没有完全一样的,激起
学生发问“这是为什么?”的好奇心,并且激发学生看心电图的兴趣和学习如何看心电图的欲望。

(5)学生最想知道一个内容:“我”的心电图是否正常?这样就把学生学习心电图的兴趣提
高到最高点,让学生们带着很迫切的心情想学习心电图知识,渴望着尽快知道答案的结果。

这种潜在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方式,远比老师枯燥的去强调学习心电图如何重要的效果要好
得多,而且这种兴致是无法抵挡的。

2 理论课与”图”的结合
心电图的学习本身是很抽象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抽象的教学变为直观教学。

中专学生接
受能力、理解能力比较差,在十多年的诊断学教学中发现,课堂上心电图的理论教学主要以“图”说话,将理论教学与学生手中的心电图紧密结合起来,便能使心电图教学变为最简捷、
最直观,教学效果会更好。

(1)首先在心电图上按顺序标出心电图导联。

课堂上“心电图导联”部分讲完后,立即让学
生将其手中的心电图按序标出导联,并逐个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2)在心电图中标出各波、段的名称。

这部分内容是学习心电图的基础。

心电图各波段命
名的理论讲完之后,立即让学生在手中的心电图上每一个导联分别找一组完整的图形,并在
该图上准确无误的标出所有的心电图各波、段的名称。

其中QRS波群的图形变化比较复杂,
学生对QRS波群的命名最容易出错误。

此时,许多同学会问相同的两个问题:为什么每一个
导联的图形都不相同?怎样才能知道“我”的心电图是否正常?教师要对这些问题针对每一位
同学做以回答。

(3)在心电图中准确测量各波段的时间和电压。

心电图时间和电压的测量强调“精确”,测
量过程中,将所测得的结果与正常值相比校。

(4)判断心电轴。

让学生通过手中的心电图,先目测法判断心电轴有无偏移,然后再用振
幅法判断自已的心电图是否有心电轴偏移及测出偏移的度数。

部分同学会发现自已的心电轴
有“问题”,此时教师及时向学生讲解正常心电轴的度数及左偏、右偏度数,了解心电轴偏移
的临床意义。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普通中专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在有限的时间内,老师应该非常清楚自己讲授哪些内容,学生更易理解、更易接受、临床上应用更直接。

因此老师在异常心电图讲解过程中,对常见的异常心电图做以总结和归纳,以加深理解和增
强记忆,比如:
1 理解性记忆。

例如左、右心房增大的心电图特点,看似很简单,但是初学者对于这两种心
房增大的心电图表现,具体哪种心房增大是表现时间延长或是电压增高很容易混淆,如果课
堂上讲清楚P波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P波的形成机理,对于记住左、右心房增大的
心电图特点就变得容易得多了,即主要指“二尖瓣型P波”和“肺型P波”的特点,掌握这点对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2 连线式记忆。

教学中心肌梗塞的心电图特点是重点内容,比较好记,也容易理解,但是心
肌梗塞的心电图定位诊断对学生来说比较有难度,学生一时很难完全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为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能够掌握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定位诊断,将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定位诊
断以划线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

具体见下图:
如上图所示,用线分别将“II、III、avF”三组、“I、avL、V5V6”三组、“V1V2、V3 V4、V5V6”三
组连在一起。

不难看出,如果梗死图形出现在上述三条连线上,分别是下壁、侧壁(高侧壁、前侧壁)、前壁(前间壁、前壁、广泛前壁)心梗的定位诊断。

这种连线式的记忆方法,很
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也非常简单明了,比教材中的表格容易多了,学生容易掌握,并且不
易忘记。

3 遵循导联的位置记忆。

如左心室增大的心电图表现特点,主要观察I、AvL、V5、V6的R波振幅增加(导联面向左心室),而面向右心室的导联(V1 V2)则出现较深的S波。

特别要指出的是能反映左心室增大的R波振幅增加的这几个导联,导联的正极分别连接在左上肢、左
侧腋前线及左腋中线与V4在同一水平线,学习时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左心室肥大时R波振幅
增加主要出现在某某导联,而忽略了遵循导联的位置去理解性记忆,一方面很难记住,另一
方面既使记住了,忘掉也快。

4 结合形成机理记忆。

如心电图P-R间期代表心房除极开始到心室除极开始的时间,因此房
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主要观察P-R间期时间及P波之后是否有QRS波群的脱落。

简单理
解就是: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仅表现为P-R间期时间延长;二度房室传导阻滞P波
之后有部分QRS波群的脱落,说明房室传导部分中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P波与QRS波群毫无关系,说明房室传导完全中断。

总之,心电图的形成原理抽象复杂,涉及物理学、电学等知识,图形变化较多。

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上相关探索。

尽管如此,心电图做为《诊断学》中的教学重点、难点,在今后的教学方式、方法上仍需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

参考文献:
[1] 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谢来燕,杨迅,孟凡冬.《心电图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体会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6):151-1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