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网络上人际交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学设计与反思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学设计与反思
(3)课程标准还提到了“了解我与他人、我与自然、我与社会的道德规范”、“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2.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本节教材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它既承接着第一、二单元“学生人际关系树轮图”的内容,也起到启下作用,即:第四单元交往艺术新思维。在学习本节内容的过程中需要与之前和之后的内容综合,提高学生组织、归纳、整理知识点的能力。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人教版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
第一节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作者及工作单位
作者:熊齐尧
工作单位:重庆市潼南县太安中学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或者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简述即可,指导思想和依据的教育理论应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明确体现出来。本部分内容必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避免出现照搬课标中整个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等情况
提高实践能力,学会做一个文明、合法的网民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并识记网络交往的特点。
2,明确网络交往的双重作用。
3,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做网络的主人?
4,上网成瘾的人的共同特征。
5,认识到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危害。
6.如何克服网络游戏的危害?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的撰写应避免对教学设计思路、指导思想的再次重复。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6课 第一框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6课 第一框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感受网络生活与传统生活的不同,了解只有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才能享受多姿多彩的生活。

(2)初步感受网络交往与传统交往的不同,了解现代人特有的多种交往方式。

【教学环境】多媒体及通用环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让学生将调查事先做好,便于课堂交流;分组采访教师、工程师、医生、公司职员、广告商、各级干部等,了解他们是如何利用网络为自己的生活工作服务的;让学生搜集身边或最近媒体上报道的因为网络使用不当导致身心受伤害的案例。

如果条件有限,老师事先准备好相关事例。

题目: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新课导入]情景设计1:(请看大屏幕或教材)小梅突然得了一种“怪病”,住院后,医生难于确诊、试用了很多疗法都不见效。

她的同学非常着急,他们通过互联网向世界各地发出求救信,在信中详细描述了小梅的症状及发病前后的情形。

很快,同学们收到来自世界各地医生的回复。

三分之二的意见认为,这种怪病可能是因为某种金属中毒所致。

小梅的同学迅速将这一消息转她所在的医院。

小梅得救了!探究题目:小梅得救与互联网有什么关系?互联网还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学生探究:(略)教师点拨:设想如果生活在古代,他们两人身上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此问题的讨论,属于发散性思维。

可指导学生先独自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而后老师可将小组讨论的结果记录在黑板上,最后做适当分类。

如工作、学习上,业余生活上;如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

)教师评解:(通过对比,感受网络对现代人生活的积极影响。

)如果没有互联网,小梅的病症很难做出准确诊断,很可能延误治疗时间,从而失去生命。

有了互联网,小梅得到了世界各地医生的帮助,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这是在互联网时代发生的佳话。

由此可见,网络给人们带来的种种方便。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网络沟通无极限(板书)教师导语:打开网页,就等于与世界握手。

看新闻、办商务、结交朋友、查询资料、求医问药,不用舟车劳顿,不用费时周折,我们的愿望就可以实现。

八年级上册政治第六课知识点: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八年级上册政治第六课知识点: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八年级上册政治第六课知识点:网络上的人
际交往
(1)网络交往的特点:
①无限性②两面性两面性包括先进性和危险性
(2)网络的优势:
网络,使大容量的信息得以快速传播,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3)如何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①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

②不把时间浪费在无益的网络交往上。

③学会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

不良诱惑。

④善于利用网络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危害:
①影响身心健康。

②荒废学业。

③诱惑欺诈。

(5)网络交往对象的特点:
①虚拟性②间接性③隐敝性
(6)怎样克服网瘾:(参考)
①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
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②努力在现实中创造成功的记录,培养
自尊心与自信心。

③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多和外界接触,充实生活内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④ 多与父母和老师谈心,在生活和学习上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指点。


⑤ 以健康的心态对网络。

通过对八年级上册政治第六课知识点: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的学习,是否已经掌握了本文知识点,更多参考资料尽在!。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1框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1框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的两大特点,网络交往的规则,网上自我保护的知识2、能力目标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与陷阱的分辨能力;能够正确使用网络,使之为生活、学习服务;网上自我保护的能力3、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下交往与网络交往。

抑恶扬善,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本课安排依据:1、学生面临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

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吸引是强烈的。

其中,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关系,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上;而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负面信息扑面而来,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导致各种违纪某某现象频繁发生,造成很多家庭与社会问题。

学校教育必须关注这一问题。

沉溺于网络的垃圾信息、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乃至网恋的中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缺少关爱,或缺少朋友,或缺少成就感,现实生活对他们而言,是失意或失败的,是痛苦与烦恼的,这类同学容易沉溺网络寻找寄托与慰藉。

对此,必须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一方面,网络环境不干净,学生没有一定的自制力,很容易迷失自己;另一方面,处于各种情感饥渴状态的学生不少,他们一旦上网,容易陷进去不能自拔。

因此,针对学生的现实成长问题,教材设计了这一课。

2、课标要求:课程标准中“具有世界眼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目标;“了解我与社会的道德规X”的“知识”目标。

网络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技术发明,正得到全世界人们的普遍欢迎与使用。

它的便捷性、高效性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

现代学生都应尽快掌握这一先进高效的工具,培养他们的世界眼光;网络对于提高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是一个十分有用的途径;网络社会,虽然是虚拟世界,但因为背后的使用者是现实生活中的成员,所以,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X,才能有一个适合人交流与沟通的舒心的虚拟环境课时安排:本课需三课时,第一框2课时,第二框1课时。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总结: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交往的 领域、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 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
小明的父母说为什么会产生分歧? 你怎么看待上网这件事?
小明是个初三的学生,他希望家里有 电脑能上网,但小明的爸爸说:“网络不 是什么好东西,都是假的,骗人的,而且 孩子小,没什么自控能力,很容易玩游戏 上瘾,我不赞成买电脑上网。”而妈妈说: “网络能使孩子增长见识,获得更多更及 时的信息,还能用来上网校学习,培养学 习的自主性,再说了,以后电脑越来越普 及,他不懂电脑,不会上网,怎么和别人 交流,怎么适应社会呢?我看上网很好, 我赞成。”
2002年6月16日凌晨,北 京“蓝极速”网吧的一场大 火吞噬了25条年轻的生命, 且其中绝大多数是北京科技 大学学生,而纵火犯刘某、 宋某、张某均是未成年人。 二人交代,他们经常去网吧 玩,两周前在“蓝极速”网 吧与服务员发生纠纷,于是 起意报复,在火灾现场附近 的加油站买了1.8升汽油。
一些青少年因受了非法网吧之毒,学习荒废、 精神萎靡、不思进取,影响身心健康,甚至走上违 法犯罪的道路。多少家长老师心痛的呼喊——“电 子海洛因毁掉了我们的孩子的一生!” 类似悲剧的发生,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面对网吧的诱惑,还有许多涉世未深的学生身陷其 中,不能自拔。
*小波该如何处理玩网络游戏与学习的关系? 答:学习放在第一位,在休息时间里,以愉悦身心为目的地玩网络 游戏,绝不能因为游戏而影响学习。明确自己的学习责任与发展 任务;发展多种业余爱好,不把眼光只盯在网络游戏上;学习是 大事,消遣是小事,而网络游戏更是小事中的一个选择而已。 *网友的邀请可能给我们带来危害,我们应怎样理智地面对? 答:我们应当坚持原则:不道德的、违法的行为绝对不能够参与。 对于违法违纪,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一定要果断拒绝;对于违 背自己意愿的事情,自己实在不感兴趣,也要学会说不;为了所 谓的义气也不能带来双方犯错、自己后悔的事。当然也可提出可 行的合情合理合法的替代办法,建议网友尝试。如果这时对方不 接受,自己就离开。 活动七: 过于沉迷于网络,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答:补充:加重家庭的解决负担;对眼睛视力不好,对身体不好; 容易结交损友…··· (从当前生活,未来生活;自己的心理健康、道德品质与身体健康; 自己的学业与其他素质的发展;自己对家人、社会的责任等方面)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PPT课件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PPT课件
如果你买手机,会选那一款?
说说你的理由
菲利普非智能
这款,相信你认识
你熟悉这些 术语吗?
术语
含义
QQ E----mail
CPU Internet
DL
电子邮件 互联网
下载 中央处理器
聊天
七嘴八舌话时尚
你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 ?
MM
GG
=女性
PK
东东 =男性
酱紫
=决斗
=东西
=这样子
88
9494
CU
=bye bye
用,实现人生价 值……
(两面性)
网络的负面作用 : 诱惑欺诈、丧失
公德、违法违纪 行为蔓延……
(点击图标链接到组图)
南昌一名高三学生余斌,在其他同学进入紧 张复习迎接高考的情况下,他却每天背着书包到 网吧“上学”。2001年4月17日,余斌在网吧玩网 络游戏过程中猝死。
2004年10月21日,南京一名大三学生猝死在 宿舍里。据了解,该生此前曾前往附近的网吧包 夜三天,回宿舍睡觉后便没再醒来。
a.性格内向 b. 不善交往 c. 没有特长 d.因环境变化导致成绩下降又难以适 应的青少年学生
• A.abc B.abd C.bcd D.abcd
小结
超越空间
网 络 上
网络沟通无极限: (无限性)
平等交往 广泛交往 自由选择

人 际
网络的正面作用:快捷、方便、
更好地被人们利
交 网络交往是一 往 把锋利的双刃剑
• C.网络是毒品市场
D.网络是孩子的知识家园
2。“网络啊网络,飘满红罂粟”,这句话告诉我们在面对网络时,要做生活的补充 b.要有远大理想与志向 • c. 要有上网的明确目的,不做网上游手好闲者 d.做到信息节食

八年级政治上册 6.1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 6.1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课件 新人教版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初中政治课件
在今天的图书馆里,大本大本的卷宗不再是人们最青睐的对象,而书架旁边的电脑前却站 满了噼噼啪啪搜索信息的人。即使在一个温暖的家庭中,昔日作为良好教育象征的大部头书本 也被打入了冷宫。
学习目标
• • • • •
要有既不回避业不沉迷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络进行交往的意识。 乐于进行正常的网络交往,享受健康交往带来的乐趣。 掌握正确使用网络,使之更好地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的能力。 知道网络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的带来极大地便利 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知道网络的优势。
二、小波该如何处理玩网络游戏与学习的关系? 答:学习放在第一位,在休息时间里,以愉悦身心为目的地玩网络游戏,绝不能因为游戏 而影响学习。
三、网友的邀请可能给我们带来危害,我们应怎样理智地面对?
答:我们应当坚持原则:不道德的、违法的行为绝对不能够参与。
经常逗留于网络聊天室,荒废了学业; 沉迷于网络游戏,使身心受到摧残; ………….
过分沉迷于网络,还迷于网络,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过分迷恋网上聊天、游戏或不良网站会造成精神颓废,荒废学 业;影响身体健康,造成经济负担,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你觉得对中学生来讲,网络交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要有健康的心态,正确认识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 培养时间观念;利用网络解决问题, 要有上网的明确目的,学会“信息节食”; 要有远大理想和志向 ...…
互联网还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利用网络的优势

结交网友,网上求助,浏览网络新闻,漫步黄金书屋,享 受网上娱乐,体验网上购物,决胜网上炒股,实现网上求 学、网上求职、 网上旅游、网上招生、网上献爱心……
看新闻、办商务、结交朋友、查询资料、求医问药不用费时周折,我们的愿望就可以实现。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教学设计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教学设计

资源作者:陈祈作者单位:白云区竹料第一中学学科名称:思想品德年级(模块)名称:八年级(模块)章节:第三单元(填单元名称)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第六课(填课题名称)网络交往新空间第一框题(填框题名称)网络上的人际交往关键词(3~5个):网络交往的特点优势网络交往的利弊【资源分析】(一)学情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其中,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网下生活和网络生活的区别,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而目前互联网上信息良莠不齐,缺乏自制力的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导致各种违法现象发生,造成很多家庭和社会问题,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网络、了解网络,初步形成区分网络信息利弊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上网。

(二)教材分析网络上的人际交往”,共分两目。

本框第一目“网络沟通无极限”,主要讲网络的神奇,具体表现为: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交往突破了传统交往的限制,改变了交往领域、交往对象的扩大与交往方式。

网络交往的特点有:超越空间、平等交往、广泛联络、自由选择。

本框第二目,讲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主要讲网络的两面性,两面性体现为网络既有很多优势,如便捷高效、随时随地、资源无限;网络的劣势体现为给学生、家庭造成很多的伤害。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主题是学会交往,而本框“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途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很强烈的,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网民,中学生正处于生心发育阶段,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同时中学生也缺乏自制力,他们一旦上网,很容易陷进去不能自拔,而本课就针对这些问题,给予学生好的建议,让学生正确看待网络,利用网络优势,使网络成为自己学习的好帮手,因此,本框在全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资源分析1、社会资源:在社会上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交流、娱乐、贸易、学习的重要途径,但同时又存在网络欺骗、网络犯罪等不良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网络上人际交往》教学设计
八年级《网络上人际交往》教学设计
八年级《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分两目,两目分别介绍了网络交往新空间的一般特点:即无限性与两面性。

无限性体现为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交往突破了传统交往的限制,改变了交往领域、交往对象、交往方式。

两面性体现为网络既有很多优势,如便捷高效、随时随地、资源无限;网络也有可能造成很多伤害。

针对网络上述的特点,教材提出了如何充分发挥网络积极作用的建议,从正面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特点,扬长避短,网络作为现代最先进的通信技术,确实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而且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丰富我们的生活经历。

【设计理念】
在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要求初中生“具有世界眼光”,“能力”目标有要求“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知识”目标有要求“了解我与社会的道德规范”。

对于学生的现实、未来的健康成长,这一课采取什么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而面对网络交往这样一个现实又敏感的话题,如果单纯地对学生空讲大道理,学生会觉得空洞又反感,自然也收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依据“新课程应该实现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理念,引导学生大力开发信息、资源,来补充新教材的不足之处,使学生在交流合作、质疑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和成长,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和愉悦。

【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对计算机网络已经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但由于受到其社会成熟度等因素的影响,对此问题理解又有一定的片面性。

因此在教学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从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

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相关知识与能力的践行能力,引导学生趋利避害合理利用网络。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步感受网络生活与传统生活的不同,了解只有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才能享受多彩的生活。

通过了解网络的神奇性——无限性,激发学生对网络的向往与探索的兴趣。

能力目标:
学会正确运用网络工具;对某些网络陷阱具有较强的分辨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明确网络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知道如何利用其优势避免其劣势。

【教学重点】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网络的负面作用,了解只有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的人才能真正享受现代文明,从而激发起完善自我的愿望。

【教学策略】本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案例分析法、经验分享法、辩论法、总结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网络图标
提问:你使用过这些这些网站吗?
归纳:看来同学们对网络并不陌生。

网络已不可阻挡地走进千家万户,来到我们的身边。

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走进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揭开网络的神秘面纱。

板书课题: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二、讲授新课
(一)网络沟通无极限(板书)
活动一:网络交往比现实交往优越在哪?
阅读课本P66故事《小梅得救了》,分析小梅的得救与互联网有什么关系?
网络交往比现实交往更便捷更优越,现实交往不能实现的网络交往能够弥补它的缺憾。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网络交往比现实交往优越在哪里?
归纳:网络交往超越空间,扩大了我们的交往领域、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

活动二:多姿多彩的网络生活
思考:网络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学生讨论发言
网络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扩大我们的视野。

(二)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板书)
活动三、网络时代的故事
观看视频:网瘾猛于虎
说一说:过度沉迷于网络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所以说,网络交往犹如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具有两面性。

并非所有的人都会上瘾。

网络成瘾是和某些人的心理因素有关的,所以我们在上网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当我们驾驭好网络成为网络的主人
(三)我们应如何利用网络,成为网络的小主人?(板书)
活动四、自查与反思
结合自身的上网体验,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学会正确利用网络。

网络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我们应该以丰富的交友、学习、健身来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

归纳:1、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

2、学会“信息节食”,抵制网络上的不良诱惑。

3、善于利用网络技术,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4、帮助别人,做对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事情,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一、网络沟通无极限
二、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三、我们应如何利用网络,做网络的小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