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明寺导游词范文
大明寺导游词

大明寺导游词
大明寺位于扬州蜀岗——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的蜀岗中峰,南临瘦西湖,是集园林风光、文物古迹和宗教建筑于一体的游览胜地,大明寺始建于南北朝大明年间,故名“大明寺“,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古刹名寺,目前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大明寺景区主要由寺庙古迹、栖灵塔、鉴真纪念堂、仙人旧馆、西苑芳圃等五部分组成,游览线路是:牌坊——山门殿——大雄宝殿——鉴真纪念堂——欧公祠——西园遗址——乾隆碑亭——第五泉——康熙碑亭——平山堂——文章奥区——栖灵塔——东门出口。
首先,我们来到了牌楼,上面的四个篆体字写的是“栖灵遗址”,讲的就是栖灵塔。
背面有“丰乐名区”,是多么好的字句,描绘了这里的地名。
牌楼东侧的围墙上,石刻有“淮东第一观”,出自北宋诗人秦少游的“游人若论登临美,须做淮东第一人”的赞美诗句,这里的“观”并不是道教的“观”,大明寺是佛教。
下面分别讲“山门殿”和“大雄宝殿”等佛教方面
——按导游词讲解。
再分别讲平山堂、栖灵塔、鉴真纪念堂、欧公祠、西园景点中之一
——按导游词讲解。
扬州大明寺导游词文档4篇

扬州大明寺导游词文档4篇Guide words of Daming Temple in Yangzhou编订:JinTai College扬州大明寺导游词文档4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江苏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1:扬州大明寺导游词文档2、篇章2:2:扬州大明寺导游词文档3、篇章3:3:扬州大明寺游记文档4、篇章4:扬州大明寺导游词文档扬州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区西北郊蜀岗。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扬州大明寺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章1:1:扬州大明寺导游词文档大明寺之所以名扬海内外,其悠久历史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里曾经出了一位大德高僧,他就是唐代的鉴真和尚。
鉴真和尚曾在大明寺讲律传戒,名闻遐迩,为僧俗所景仰,有着崇高威望,享“江淮化主”之誉。
为了兴隆佛教,弘法东洋,他接受日本僧人邀请,欣然率领众僧东渡扶桑。
大师东渡弘法是义无反顾的。
当时,他的弟子们因道路遥远,“沧海淼漫,百无一至”,而犹豫踟蹰。
鉴真却毅然决然:“为是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足见他的深远识见和坚强决心。
鉴真大师不畏艰险,五次东渡失败,却毫不灰心,决不退缩,终于在天宝十二年(753),以双目失明之66岁高龄成功抵达日本,实现夙愿。
他的百折不回的坚强意志,令后人无比景仰与敬慕。
鉴真在日本传播佛教戒律、兴造寺庙佛像、广授书画技艺、推广医药饮食、弘扬大唐文化,被日本人民奉为“文化恩人”。
鉴真大师是传教弘法的光辉典范,是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
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罕见的杰出人物,也是大明寺最大的荣耀和骄傲。
扬州大明寺英文导游词中英对照

扬州大明寺英文导游词中英对照篇一:扬州大明寺导游词大明寺位于扬州西北郊的蜀冈之上。
它既是一座佛叫庙宇,也是一方风景名胜,由大雄宝殿、平远楼、平山堂、御园、鉴真纪念堂、栖灵塔、天下第五泉等组成。
大明寺殿内迎面坐着释迦牟尼等三尊大佛;背面为海岛,上有观音脚踏鳌头的立像。
殿内东西两侧分列着十八罗汉,这里常年香烟缭绕,经声不断,每年元旦前夕,常有日本客人来此撞钟,以求幸福。
栖灵塔西隋朝时,隋文帝杨坚笃信佛教,仁寿元年(601)他过生日,曾下诏在全国建立三十座供养佛舍利的塔,扬州栖灵塔,便是其中之一,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登临此塔,赞叹道:“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称赞宝塔气势磅礴。
白居易、刘禹锡同游该塔,两人同龄,都是55岁的人了,但精神很好,兴致很高,在扬州玩了半个月,登栖灵塔是他们这次游览的高潮,白居易写诗道:“半月腾腾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
共怜筋力尤堪任,上到栖灵第九层”。
刘禹锡写诗道:“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
他们是以登上栖灵塔为自豪的,现在该塔修复,塔身方形,总高度为70米,共9层。
塔为仿唐式塔,东西南北每面四柱三间,一门二窗,平座腰檐,出檐深远,屋面平坡,腰鼓形柱,直棂形窗。
塔雄踞蜀岗之上,气势雄伟,古朴典雅,远观似孤峰耸秀,矗入云霄;登临则眼界顿开,胸襟旷达。
鉴真纪念堂扬州鉴真纪念堂是为纪念唐朝律学高僧鉴真而建。
鉴真是当时淮南地区极有名望的佛教首领,他拜唐代律宗祖师道岸为师,受请东渡日本传法,于奈良东大寺设坛传戒,又创建唐招提寺,成为日本律宗初祖。
鉴真是友好使者,他曾六次东渡,历时十年,虽双目失明而矢志不渝,在日十年不仅辛勤传法,而且把唐代绘画、书法、雕塑、医药、工艺、印刷、建筑等成就的文化带至日本,实际上是一僧团形式的文化代表团。
他使魏晋以来中日两国人民互相友好的夙愿和以圆满的实现。
1963年鉴真圆寂1200周年,中日双方商定,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我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和日本佛教首领大谷莹润分别代表两国鉴真纪念委员会,商定在此建造纪念堂,1973年动工,1974年竣工。
扬州大明寺景点导游词(六篇)

扬州大明寺景点导游词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去参观大明寺。
一听到大明寺这个名字,人们一定会认为它是一个单纯的佛教寺庙,其实不然,大明寺是国内罕见的一处集园林风光、文物古迹和宗教建筑于一体的游览胜地。
大明寺位于扬州城区西北郊蜀冈风景区的中峰,从停车场到寺庙门口有一小段路程,让我们沿着这条平缓的石坡拾级而上,在这段时间里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大明寺的概况: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故称“大明寺”。
后来乾隆帝巡游扬州,见“大明”两字,很不高兴,便亲笔将“大明寺”改成“法净寺”。
直至____年,为迎接鉴真大师像从日本回扬州探亲,又复名“大明寺”。
各位游客: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庄重典雅的牌楼,正面横匾上篆刻着“栖灵遗址”____个字。
再看背面有篆书“丰乐名区”____字,这是因过去这里属大仪乡丰乐区。
牌楼东侧的墙上,石刻“淮东第一观”,这个“观”可不是道教的观,这是北宋诗人秦少游的诗句,是对这里的赞美。
西侧的墙上有“天下第五泉”,全国号称第一的可多了,但像这么说自己是第五的倒不多见。
牌楼前两只石狮按皇家御用规格雕刻,说明大明寺的赫赫身份——皇上行宫旧址。
游客们:同一般寺庙有所不同的是大明寺的山门殿同时也兼作“天王殿”。
请大家进殿内参观,进门首先看到正面供奉着弥勒佛坐像,两侧有一副对联:“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此联为明太祖朱元璋所撰。
弥勒的后面站像是护法神韦驮。
在大殿的东西两侧排列着四大天王。
扬州大明寺景点导游词(二)各位请随我进入殿内,大家看,坐在正中莲花高台上的是释迦牟尼。
站在大佛东侧的是迦叶,西侧是阿难,他们都是释迦牟尼的得力弟子。
大佛东面是药师佛,主管“东方净琉璃世界”;西面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
各位游客:唐朝著名高僧鉴真是中日交往的友好使者。
为了纪念鉴真在中日友好史上的历史功绩,____年在大明寺内建造了鉴真纪念堂。
纪念堂按唐代建筑风格并参照日本招提寺“金堂”的风格设计,由正殿、碑亭和回廊组成。
大明寺导游词

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来到大明寺参观游览。
大明寺地处城北蜀冈中峰,它以悠久历史和优美环境,依山面水,享有“淮东第一胜境”的盛名。
众多的文物古迹,迷人的山水景观,是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的游览胜地,古往今来高僧辈出,君王贤圣,骚人墨客,国内外风雅名流,曾云集于此,游览观光者无不流连忘返,虔诚祈求者,无不吉祥如意,福寿无量。
大明寺初建于南朝宋大明年间(457~464年),故称“大明寺”。
隋建“栖灵塔”,故“大明寺”又称“栖灵寺”;又因大明寺在隋宫、唐城之西,亦称“西寺”。
唐时,栖灵塔毁于雷火,宋代重建,不久又废圮。
于后,寺名亦由栖灵寺复名大明寺。
至清代(1765年),乾隆皇帝南巡,改名为“法净寺”。
1980年鉴真和尚塑像从日本到中国展出,称之为“回国探亲”乃恢复大明寺原名。
大明寺风物景观,由寺庙、文章奥区(栖灵塔塔院)、鉴真纪念堂。
仙人旧馆、西苑芳圃五部分组成。
请各位朋友,随我沿导游线路一一游览。
[栖灵遗址牌楼]现在我们已来到大明寺山门前,这座庄严典雅的木制牌楼,依山面水,极为壮观,四柱三楹。
中门之上朝南有篆书“栖灵遗址”四字;北有篆书“丰乐名区”四字,丰乐之名源于此地旧属大仪乡丰乐区。
[山门殿]牌楼北约20米,即大明寺正门,黄墙三门,额“大明寺”,门东侧围墙嵌有“淮东第一观”石刻,取北宋秦观诗句“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
清代书法家蒋衡书;西侧墙上嵌“天下第五泉”石刻,为清代书法家王澍书。
进庙门,便是天王殿。
正中供奉袒胸露腹、笑口常开的弥勒佛,背后是佛教护法神韦驮立像;大殿两侧供奉四大天王雕像,分别为: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均为佛门护法神,分掌风、调、雨、顺之权。
出口山门殿(天王殿)北门,为一大庭院,院中正殿为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三楹三檐,三层檐下悬“大雄宝殿”横匾。
屋脊嵌有宝镜及砖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
大殿前后为双步梁,加走廊。
大殿正中供释迦、药师佛、阿弥陀佛三尊大佛,三佛背后奉侍南海观音,大殿两侧为“普种福田”的十八罗汉雕像,栩栩如生,形象逼真。
扬州大明寺景点介绍

扬州大明寺景点介绍扬州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佛教寺庙,也是扬州市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大明寺建于东晋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南方地区最为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
大明寺以其悠久的历史、宏伟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大明寺占地面积广阔,建筑规模宏大,是一座具有典型中国传统寺庙风格的建筑群。
寺内的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钟鼓楼等。
其中,大雄宝殿是大明寺的主体建筑,也是寺内最为重要的建筑之一,其建筑风格典雅庄重,内部供奉有佛像和经书,是僧侣们诵经礼佛的场所。
另外,大明寺还有一座古老的藏经楼,内有大量珍贵的佛经和历代高僧的法器,对于研究佛教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除了宏伟的建筑群,大明寺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大明寺塔,这座古老的砖塔建于唐代,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之一,也是扬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大明寺塔高约70米,共有九层,每一层都雕刻着精美的佛教题材浮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登上大明寺塔,可以俯瞰整个大明寺和周边的风景,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除了建筑和文物,大明寺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大明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佛教的重要寺庙之一,寺内保存有大量珍贵的佛教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献,对于研究中国佛教的发展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大明寺还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寺内保存有大量古代的石刻、碑文和书画作品,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精髓。
总的来说,扬州大明寺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佛教寺庙,其宏伟的建筑、珍贵的文物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大明寺不仅是一座重要的宗教场所,也是一座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宗教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前来大明寺参观,不仅可以欣赏到宏伟的建筑和珍贵的文物,还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佛教文化的魅力,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
扬州大明寺景点导游词

扬州大明寺景点导游词扬州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大明寺街,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寺院。
下面是一份____字的扬州大明寺景点导游词,希望能够带您领略到大明寺的魅力。
大明寺,又称文化寺,始建于东晋咸康年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寺内保留着许多古建筑和文物,是扬州乃至江苏省的重要文化遗产。
大明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首先,让我们来到大明寺的正门。
大明寺的正门是一对华丽的朱红牌坊,牌坊上面有着“大明寺”三个醒目的金字。
牌坊的两侧是一对巍峨的石狮,它们栩栩如生的形象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经过大门,我们就可以看到大明寺的中心建筑——天王殿。
天王殿是大明寺的主要建筑,也是佛教寺庙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天王殿的屋顶呈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檐下悬挂着一排木雕的鼻光佛,栩栩如生。
进入天王殿,我们会看到居中供奉着着名的弥勒佛,他面带微笑,双手合十,宛如在给我们传递着美好的祝福。
从天王殿出来,我们进入到大明寺的核心区域,即大雷音阁。
大雷音阁是大明寺最宏伟的建筑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是一座七层的高塔,气势雄伟。
阁内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的塑像,以及许多佛经和佛教文物。
登上大雷音阁顶层,可以俯瞰整个大明寺的景色,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从大雷音阁出来,我们来到大明寺的后山区域。
在这里,有一座名为“天下第一佛” 的黄金佛像,是全球最大的黄金佛像。
这尊黄金佛像高达88米,金光闪闪,辉映着整个城市。
无论是远观还是近观,都令人叹为观止。
它被誉为“扬州新地标”,成为了游客们来扬州必到的景点之一。
除了以上的景点,大明寺还建有多个大殿、小殿和佛塔等,如水月观音殿、法堂、藏经楼等。
这些建筑都充满了佛教的神秘和庄严,让人感受到宁静和美好。
同时,寺内还有多处古树参天,花草繁茂,气氛宜人,是一个理想的休闲观光场所。
此外,大明寺还举办着各种佛教法会和文化活动,如佛诞节、清明节、中秋节等。
扬州大明寺的新鲜讲解词(上)

大明寺作为扬州的一个传统景点特色不仅在它的宗教文化上,它的建筑、它丰厚的人文典故同样是它的一大看点。
首先,这个寺庙建于南朝刘宋大明年间,据今有154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近20个朝代的更替;遭受过唐武宗李炎、后周世宗柴荣毁佛政策的清洗,清代扬州十日的劫难,太平天国烽火的蔓延和十年浩劫的悲剧。
在千年的历史中或兵燹(xian)人祸,或天灾雷火,寺塔虽屡遭毁坏,却屡屡再建,直至今日。
现在看到的寺庙建筑是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由两淮盐运使方浚颐出资重建,再现了当年“江淮化主”的香火盛况。
其次,大明寺建在海拔28米的蜀岗之上,虽然高度有限,但是对于处在里下河洼地的扬州城来说,确是制高点,有君临扬州之势,立于山头放眼四顾远山含翠、长江如练,近处绿扬城市井喧然,引来无数文人雅士、帝王将相为之放歌,为这座千年古寺留下深深的文化烙印。
而这文化首先就表现在大明寺的门楣之上。
这座寺庙在历史上曾经很荣幸的被皇帝赐名为“法净寺”,这件事发生在乾隆三十年,清高宗第四次巡幸扬州的时候,这个名字改的很有些耐人寻味,“法”在扬州应该是暗指史可法,“净”是干净,在文字狱搞的沸沸扬扬康熙、雍正两朝犯忌讳的“大明”没有被改掉,也没有给这个寺庙带来任何麻烦,说明了统治者对于扬州这个经济中心城市的重视程度,在政策操作上的小心翼翼,而乾隆改名则充分反映了统治者对于政权稳定性的信心,已经没有人再最思前朝,江山已经向铁桶一样的牢靠。
现在正门上嵌着“大明寺”三个字,是1980年为鉴真大师坐像回扬“省亲”而恢复的历史原名,当时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说:扬州是文化名城,历史上名家辈出,可选一位,集其字为额。
并建议首选唐代扬州书家李邕,赵老先生对李邕非常推崇,很巧的是历史上还有一位名气更大的赵老先生对李邕的字同样推崇倍至的,他就是元代大家赵孟頫。
但是很可惜在李邕现存的字里边没有找到合适的。
后来从隋代最有名《龙藏寺碑》中集字而成。
康有为对此碑的评价是:金花遍地细碎玲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大明寺导游词范文
扬州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区西北郊蜀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扬州大明寺
导游词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扬州大明寺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明寺之所以名扬海内外,其悠久历史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
里曾经出了一位大德高僧,他就是唐代的鉴真和尚。
鉴真和尚曾在大明寺讲律传戒,名闻
遐迩,为僧俗所景仰,有着崇高威望,享“江淮化主”之誉。
为了兴隆佛教,弘法东洋,他
接受日本僧人邀请,欣然率领众僧东渡扶桑。
大师东渡弘法是义无反顾的。
当时,他的弟
子们因道路遥远,“沧海淼漫,百无一至”,而犹豫踟蹰。
鉴真却毅然决然:“为是法事也,
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足见他的深远识见和坚强决心。
鉴真大师不畏艰险,五次东渡失败,却毫不灰心,决不退缩,终于在天宝十二年(753),以双目失明之66岁高龄成功抵达日本,实现夙愿。
他的百折不回的坚强意志,令后人无
比景仰与敬慕。
鉴真在日本传播佛教戒律、兴造寺庙佛像、广授书画技艺、推广医药饮食、弘扬大唐文化,被日本人民奉为“文化恩人”。
鉴真大师是传教弘法的光辉典范,是中国人
民的友好使者。
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罕见的杰出人物,也是大明寺最大的荣耀和骄傲。
栖灵塔共九层,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唐代诗人李白、高适、刘长卿、蒋涣、陈润、刘禹锡、白居易均曾登临,并留下千古绝唱,反映了被誉为“中国之尤峻特者”的栖灵塔气
势磅礴、高耸云天的雄伟气概。
栖灵塔自唐会昌三年(843)毁灭,大明寺只剩“栖灵遗址”,而无栖灵宝塔,香客和游人
深深引为憾事。
到了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僧人可政募集资金建造了一座七级多宝塔。
这座宝塔又于南宋时毁圮,自此,大明寺再也没有重建栖灵塔之举。
时值1980年,鉴真大师像从日本回扬州“探亲”,各界人士倡议重建栖灵塔,励图宏业。
大明寺僧众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多方筹集资金,准备兴建。
1988年,大明寺主持僧瑞
祥法师在该寺东园择址奠基,仪式隆重,并立石为记。
瑞祥法师圆寂后,能修法师赓续其志,募化资金,虔心操作,企求早日建成栖灵塔。
与栖灵塔北台阶相接的甬道直通卧佛殿。
卧佛殿为单檐殿庑式建筑,翘角飞檐,气势雄伟。
卧佛殿建在高高的台基上,檐下正中处高悬“卧佛殿”金字匾,出自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
初手书。
在以大雄宝殿为主体的南北中轴线的偏东位置上,也形成了一个南北中轴线的建筑群体,
它就是以鉴真纪念堂正殿作为主体建筑的一个群体,设计精妙,构制完美,堪称近今建筑
的精品。
平山堂位于大明寺大雄宝殿西侧的“仙人旧馆”内,为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扬州任太守时建,由平山堂、谷林堂、欧阳祠三部分构成,由南至北依次排列。
今堂内还挂有“风流宛在”、“坐花载月”的匾额,堂北檐挂林肇元题“远山来与此堂平”匾额。
游人至此,思古之情油然
而生。
2、扬州大明寺导游词
各位游客:
相传,隋炀帝杨广为纪念其父隋文帝的功业,保佑江山永固、福荫子孙万代,于泰陵旁边创建了此寺。
由于福荫寺的创建有皇帝支持,所以当时规模宏大、气势不凡。
“安史之乱”
后国力逐渐衰弱,福荫寺和其他佛教道场一样,也随之香火日少,武宗灭佛,福荫寺也在
劫难逃,殿宇佛像全部被毁。
明洪武、清乾隆和道光年间,福荫寺曾三次重修和补修,多次兴盛,较以前规模更大,僧
人更多,计有土地一百八十余亩,极一时之胜,清末民初,战乱四起,盗匪泛滥,福荫寺
多处殿宇被毁,仅存三间大殿、六间厢房和钟鼓二楼,有数僧看门而已。
1949年后,寺院尚有僧人住持,有土地二十余亩,殿堂、佛像、钟、鼓齐备,但不幸毁
于“文革”。
1987年由净天法师倡导,在原福荫寺旧址下恢复重建,改寺名为“大明寺”,取
大放光明之意,成为政府批准的合法佛教道场。
此后,在当地政府、村组干部和四方信众
的支持下,特别是香港印行、圣一、悟达等法师在经济上的大力扶持,十多年来修建未辍,发展很快。
现已成为有相当规模的佛教庄严圣地。
该寺现占地12亩建有大雄宝殿5间、
天王殿5间、斋坛两层14间、祖师殿3间、伽蓝殿3间及念佛堂、学戒堂、储经阁、钟
鼓楼等,并有电房、浴室、客舍、厢房等配套设施。
如今的大明寺,已经焕然一新。
这里距县城仅10华里,交通便利。
寺宇依飞凤山塬而建,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南可观太白积雪,西可见西岐後河,北可瞻法门寺真身宝塔,东有
隋文帝泰陵相对。
景致幽雅,气候宜人,花木茂盛。
更奇妙的地方是、寺中央大雄宝殿屋
脊中心的铁尖正对东方的隋泰陵墓顶尖,正东正西,即使用经纬仪看,也不偏丝亳。
这是
古人的刻意杰作,还是天意之合,至今不得而知,但它使人们好奇,更使人们感到神秘。
寺中廊坊顶上长有一参天古柏,悬空而生,数百年来,虽经风雨、战火等种种摧残,但仍
旧枝繁叶茂,香客、游人无不叹为奇观。
3、扬州大明寺游记
各位游客:
欢迎你们来到大明寺。
大明寺位于扬州城西北的蜀冈中峰,是始建于南朝刘宋时期的古刹。
唐代鉴真大师曾主持此寺,传经讲律。
寺内建有九层的栖灵塔。
今大明寺内的鉴真纪念堂为唐代风格建筑,于1963年鉴真圆寂1200周年时奠基,1973年建成,正殿须弥座上供奉的以干漆夹贮制作的鉴真坐像,闭目冥思,神态坚毅安祥。
其前院有一株高丈余的名贵琼花树,树叶繁茂,春天花开白如玉盘,有“扬州琼花,世间无双”之誉。
到了大明寺我看
见那里人流如潮,刚进去就能看到上有一个很大的牌子,上面写着:“大雄宝殿”四个大字,进去之后我们可以拜拜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