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急诊患者收入院制度与流程

合集下载

急诊患者入院制度流程

急诊患者入院制度流程

急诊患者优先住院制度与流程一、为保证急诊患者优先住院工作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急诊科开设并实施绿色生命安全通道,即“急救绿色通道”,对急诊患者实行“三先一后”原则,即先抢救、先治疗、先检查,后补办手续。

二、急救绿色通道抢救范围: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或预见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各类危急重病人。

三、急诊科在抢救通道设定“急救绿色通道”醒目标志,急诊大厅设“急救绿色通道”流程图,方便病人及陪伴等。

四、凡急危重病人接诊后严格按照各项抢救程序做好急诊抢救工作,陪同并护送病人做必要的检查,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协助办理入院手续,护送入院。

五、急诊科值班医生和护士必须坚守岗位,在5分钟内投入抢救,急诊科呼叫院内抢救会诊原则上在10分钟内到达。

六、对重大的抢救必须报告科主任,白天同时报告医务科,夜间报告总值班,必要时有医务科组织医院抢救小组成员进行抢救会诊,也可以由急诊科主任直接请相关的抢救组成员会诊抢救。

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随叫随到,组织协调抢救工作。

七、经急救绿色通道加强的病人处方,各种辅助检查申请单,住院证应注明“急诊抢救”字样,各相关科室应该优先处理,经医务科或门诊部(白天)、总值班(夜间)签字并经收费处登记后可先取药、检查、住院,后付款。

八、对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值班医师必须尊重家属的知情权,及时告知病情及变化,根据病情发给病重或病危同志,并请书面签字。

九、为保证抢救的及时,对绿色通道抢救病人的各类有创操作,值班医师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可以按需要操作后补谈话。

十、抢救病历应由相关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完整并妥善保管。

十一、急诊科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急诊危重病人全力抢救,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延误病人的诊疗。

急诊病人诊疗流程图。

患者入院、出院制度

患者入院、出院制度

患者入院、出院制度
1、入院
1.1入院患者持须持住院证,由导诊护士办理入院手续,并送入病区,急诊患者由急诊导诊护士送入病区。

1.2护送危重患者时应保证安全,注意保暖,输液患者或用氧者要防止中途中断,对外伤骨折患者注意保持体味,尽量减少患者痛苦。

1.3患者进入病区,病区护士热情接待患者,安排床位,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住院环境、规章制度,探视陪护和有关事项;协助患者熟悉环境。

主动了解病情和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及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1.4住院患者遵守病区信息时间,未经医生允许不得私自外出,否则按自动出院处理,外出期间如发生病情变化或其他意外一律由患者负责。

1.5一般患者应根据病情由护理人员协助做好卫生处置,急、危重患者或即将分娩者科简单进行卫生处置,大面积烧伤患者以消毒大单包裹,由急诊科直接送入病房或手术室。

1.6通知负责医生检查患者,及时执行医嘱,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

2、出院
2.1.护士提前告知患者出院时间,做好出院准备。

2.2医生开出院医嘱后,值班护士根据医嘱注销一切治疗卡、结清账目。

2.3指导患者及家属办理结账手续。

2.4责任护士为患者做好出院健康指导和注意事项,出院前征求患者意见。

2.5患者离开病区时,护士要热情送出病区。

2.6清理病床单位永无,做好终末消毒。

入院管理制度与流程

入院管理制度与流程

一、入院管理制度:住院是患者接受医疗治疗的重要环节,入院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于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入院管理制度是指医院对于患者入院相关事项所作出的规范和要求,目的是为了确保患者在入院过程中得到及时、高效的服务,并使医院的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1. 入院流程规范患者入院的流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本人之间的密切配合。

入院流程规范是指医院对于患者入院手续和流程所进行的具体规定,包括患者申请入院、预约床位、办理住院手续、缴费等内容。

医院应当制定详细的入院流程规范,确保患者在入院过程中不发生混乱。

2. 入院准备工作在患者入院之前,医院应当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做好入院准备工作。

包括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医院的相关规定和服务内容、核对患者的病史和资料、安排床位等。

入院准备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患者在入院后能够及时接受治疗,并提供周到的服务。

3. 入院登记和办理手续患者到达医院后,需要进行入院登记和办理手续。

医院应当设计合理的登记流程,包括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收集患者的医疗资料、缴纳相应费用等。

入院登记和办理手续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患者的医疗记录得到完整记录,并为患者提供后续治疗做好准备。

4. 床位安排和护理安排患者入院后,医院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安排合适的床位和护理人员。

医院应当建立科学的床位管理制度,确保床位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同时,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护理安排制度,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5. 住院费用管理入院后,患者需要缴纳相应的住院费用。

医院应当制定严格的费用管理制度,包括收费标准、费用核对、费用结算等内容。

医院应当积极引导患者理性消费,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6. 入院宣教和心理支持患者入院后,医院应当向患者提供相应的宣教和心理支持服务。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宣教体系,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医院的治疗方案和服务内容,并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信念。

同时,医院应当建立心理支持机制,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

院前急救和急诊科交接制度和流程

院前急救和急诊科交接制度和流程
(2)定期组织会议,讨论分析急救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8.2优化培训与教育
(1)根据急救工作的实际需要,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法,提高急救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2)加强急诊科医护人员对院前急救知识的教育,提高整体接诊水平。
九、急救质量控制与监督
9.1质量控制指标
(1)制定明确的急救质量控制指标,包括反应时间、救治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等。
(1)急救车辆应配备标准化的药品和器械,以满足不同急救场景的需求。
(2)制定严格的药品和器械管理制度,包括储存、运输、使用和报废等环节,确保药品和器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七、院前急救与急诊科信息系统的整合
7.1信息系统建设
(1)建立院前急救与急诊科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患者信息、急救资源、救治过程等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
(2)流程应涵盖从急救车辆出动到患者交接完毕的全过程,确保急救工作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5.2院前急救操作规范
(1)急救人员在进行院前急救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急救措施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2)规范应包括现场评估、紧急处理、患者转运等环节,并明确各项操作的优先级和具体要求。
5.3急诊科接诊标准化
(1)急诊科接诊医生和护士应遵循标准化接诊流程,确保患者得到迅速而准确的评估和治疗。
三、制度保障
3.1定期培训
(1)急救中心定期组织急救人员培训,提高急救技能和业务水平。
(2)急诊科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接诊能力。
3.2质量控制
(1)急救中心设立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院前急救工作进行质量评估。
(2)急诊科设立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接诊工作进行质量评估。
3.3信息共享
(1)急救中心与急诊科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患者信息、急救资源的实时共享。

急诊科医疗服务与处理流程制度

急诊科医疗服务与处理流程制度

急诊科医疗服务与处理流程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急诊科的医疗服务与处理流程,确保患者能够及时、科学、规范地接受急诊医疗服务。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医疗行业标准和医院内部管理规定进行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急诊科的医疗服务与处理流程,全部急诊科医务人员、护理人员以及相关支持人员必需遵守本制度。

第二章急诊科医疗服务流程第三条急诊接诊与分诊1.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由接诊人员进行初步登记,核实基本信息。

同时接诊人员应尽量安顿患者及其家属,供应必需的心理支持。

2.接诊人员依据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和特征,进行初步分诊,并布置就诊优先级。

3.急诊医生依据分诊结果,对患者进行进一步评估、诊断和治疗。

4.如有需要,急诊医生可以请示主治医生或专家,进行会诊和协商治疗方案。

第四条医疗诊断与治疗1.急诊医生应依据患者病情,及时进行必需的辅佑襄助检查,如试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2.急诊医生应订立认真的诊疗计划,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并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

3.急诊医生应及时采取必需的治疗措施,包含予以基础治疗、急救措施等,确保患者病情的稳定。

4.急诊医生在进行诊疗过程中,应依照医疗操作规范进行,注意操作技巧和感染掌控。

5.急诊医生应及时记录患者诊疗的认真信息,包含病情察看、治疗措施、用药情况等。

第五条医疗评估与转诊1.急诊医生应依据患者病情的变动,进行定期或需要时的评估,确保治疗效果的及时掌握。

2.急诊医生在评估结果表明需要转诊的情况下,应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布置转诊事宜。

3.急诊医生应与转诊医院的医生进行沟通,供应完整准确的病情资料和转诊看法。

4.急诊医生应填写好转诊病历和转诊同意书,并征得患者本人或家属的同意。

第六条医疗质量掌控与安全管理1.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急诊科医疗质量掌控与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质量。

2.急诊医生应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依照规定使用医疗设备和药品,确保操作安全。

为急诊患者提供合理,便捷的入院制度与流程

为急诊患者提供合理,便捷的入院制度与流程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为急诊患者提供合理,便捷的入院制度与流程篇一:危急诊患者入院制度与流程危急诊患者入院制度及流程为了确保危急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最大限度的争取抢救的时间,进一步提高危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特制定危急诊患者紧急会诊和优先入院抢救的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危急诊患者入院的服务流程。

1.急诊科为急、危重病人入院设立了绿色通道。

全体人员必须有急诊服务的窗口意识,熟悉急诊科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和技术操作常规,坚守岗位。

2.以抢救生命为原则,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与医疗相关的手续后补办的原则,先救治,后交费。

3.实行首诊责任制,实施抢救科室及检验、输血、放射、药剂、手术等相关辅助科室的医护人员必须全力抢救,无条件为患者提供方便,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患者,延误患者的最佳诊疗时机。

4.在抢救过程中,如需相关科室会诊,抢救科室呼叫院内抢救会诊原则上相关科室医生在10分钟内,紧急情况5分钟内到达。

5.实行上报制度,在进行危重病人和急诊抢救的同时,必须向科主任、医务科报告患者病情及抢救情况,正常工作日报告所在医务科,夜间或休息日报告院总值班,由医务科或院总值班协调相关科室协助抢救,并在必要时组织抢救会诊。

6.急诊科、手术室、icu、药房、血库、检验科和功能影响检查等科室必须对重点病种患者救治的病人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7.各辅助检查科室须及时接受标本和患者,检验常规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30分钟。

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30分钟。

超声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

有关科室在完成上述检查结果之后,须及时电话告知患者所在的科室。

8.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必须熟悉本科室重点病种急诊抢救流程和职责。

凡需多个科室协同抢救的患者,原则上由对患者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的专科科室收治。

如有争议,急诊科医师有权裁决,或由医务科(或总值班室)决定。

急诊科医师收住病人,科室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拒收。

急诊患者入院制度与流程

急诊患者入院制度与流程

急诊患者入院制度与流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急诊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

为了提高急诊患者的诊疗质量,医院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急诊患者入院制度与流程。

本文将以急诊患者入院为主题,探讨相关制度与流程,确保急诊患者能够获得及时的救治。

一、急诊患者入院的背景与意义急诊患者入院是指在急诊科接受治疗,并在医生判断需要继续住院治疗的情况下,完成正式入院的一种制度。

该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提高急诊患者的医疗服务水平,还能够缓解急诊科的人员和资源压力,保证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顾。

二、急诊患者入院的流程与要求1. 首诊评估与医学护理:急诊患者到达医院后,将接受护士的首诊评估。

护士将询问患者的病情、病史等信息,并进行基本的体格检查。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诊断和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症状。

2. 做出入院决定:根据急诊科医生的初步诊断和治疗效果,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住院治疗。

如果需要继续住院治疗,医生将向患者解释相关治疗方案,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3. 疾病分类与费用估算:在决定入院治疗后,医院将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分类,并根据相应的价格标准,估算患者的治疗费用。

医院将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费用构成,并要求患者进行预交费用。

4. 安排住院床位:急诊患者入院需要有相应的住院床位。

医院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房的可用情况,为患者安排相应的住院床位。

同时,医院将做好与患者的交通安排和住院手续办理。

5. 出具住院证明与费用收据:在患者入院之前,医院将准备好患者的住院证明和费用收据。

住院证明是患者住院期间的必备文件,费用收据是患者在出院时的报销依据。

6. 医疗方案制定与执行:患者入院后,医生将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史和检查结果,制定详细的医疗方案。

护士将协助医生执行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护理和照料。

7. 病情观察与记录: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和记录。

医生将每天对患者进行查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和改善。

急诊患者收入院制度与流程

急诊患者收入院制度与流程

急诊患者收入院制度与流程急诊患者是指因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等原因需要立即医疗救治的患者。

在医院中,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急诊患者,制定了一套相应的收入院制度与流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急诊患者收入院的制度与流程。

一、急诊患者收入院制度1.接受范围:根据患者的病情,在急诊科评估后,医生会根据严重程度是否需要收入住院。

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手术或严重病症的患者才会被收入住院。

2.报告与记录:急诊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编写病历报告,并将其送至住院部。

住院部收到报告后会将患者的相关信息录入住院系统以备后续使用。

4.费用结算:急诊患者收入院后,医院会为其提供医疗服务,并根据患者的医保情况、病情等编写费用清单。

患者或家属可以根据清单结算费用,可以选择自费或使用医保进行支付。

二、急诊患者收入院流程1.急诊登记:患者到达急诊科后,首先需要进行登记,提供个人基本信息、主诉和病情描述等。

登记后,会得到一个急诊编号或诊疗卡供后续使用。

2.接诊与评估:接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病情进行初步询问和体格检查,并可能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接诊医生会将患者的病情转交至主治医生。

3.医生评估与决策:主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并决定是否需要收入住院。

如果需要住院,主治医生会编写病历报告,并将其送至住院部。

4.住院部接收与安排:住院部接收到病历报告后,会将患者的相关信息录入住院系统,并进行安排床位。

如果没有空余床位,患者可能需要等待,住院部会尽量提前通知患者或家属。

6.费用结算与押金交纳:为了确保患者的就诊费用能够及时结算,患者或家属需要在登记的时候交纳一定金额的押金。

负责收费的工作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医保情况、病情等编写费用清单,并根据清单结算费用。

7.转运至病房:住院部会安排护士或护工将患者转运至病房。

在转运过程中,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必要的护理工作,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8.院内医疗服务:患者住院后,会由相应的医生和护士进行医疗服务,并根据患者的病情提供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鲁区中医院
急诊患者收入院制度与流程
一、急诊科为急、危重病人入院设立了绿色通道:全体人员必须有急诊服务的窗口意识,熟悉急诊科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坚守岗位。

二、对急、危重病人来急诊科就诊,医务人员必须在急诊科门口接诊,态度和蔼,用语文明。

三、凡急、危重病人接诊后严格按照各项抢救程序做好急诊抢救工作,陪同并护送病人做必需的检查,对严重颅脑外伤、胸腹联合伤、大出血等在抢救的同时做好术前一切准备,必要时送入手术室,危重病人电告病房做好床位准备及抢救的准备工作,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协助办理入院手续,护送入院。

四、护送患者时应注意安全、保暖、人文关怀,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输液、用氧及各管道通畅,对外伤骨折患者注意保持体位,减少痛苦。

五、传染病人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送入病房后要进行终末消毒。

六、送入病房后,应向病房医务人员做好交接班工作,如病情诊断、用药处置、生命体征、辅助检查、各管道通畅情况。

七、接待病人、家属的咨询、问讯,指导医院路线、方向。

急诊病人住院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