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妊娠的筛查及管理方案

合集下载

高危妊娠的筛查监测与管理

高危妊娠的筛查监测与管理
高危妊娠的筛查监测与管 理
当妊娠有某种并发症或致病因素可能危害 孕妇、胎儿与新生儿或导致难产的妊娠则称为 高危妊娠(High risk pregnancy)。具有高 危妊娠因素的孕妇则称为高危孕妇(the high risk gravida),高危孕妇通常占妊娠的10% ,即使在发达国家,50%的产科危急重症患者 由于诸多原因得不到及时合理的抢救,是导致 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对如何降低高危孕产 妇死亡率一直是产科学者关注的热点。
(2)严重的二尖瓣狭窄,有肺动脉高压,反复咳血者。
绝对的不可干预,而是干预的效果很差或起效的时间很短,如 妊娠合并NID并非绝对的不可干预,而是干预的效果很差或起效的时间很短,如妊娠合并各种晚期恶性肿瘤,现有的一些治疗方法如手 妊娠合并各种晚期恶性肿瘤,现有的一些治疗方法如手术、放 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可以短时期内抑制甚至消除患者临床症状或体征,但大多使妊娠不能继续,若干预措施本当,甚至最终却
NID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以下特点:
(1)妊娠合并 NID疾病谱的动态性: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
作用下,不断有新生的NID出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 重症者或不能很好控制者,尤其是心血管症状明显者若治疗不当或不治疗妊娠后会加重甲亢症状,使心力衰及甲亢危象多见,且产科 并情发况出症 时如应新死及胎时兴、终死止的产妊、娠治早;产疗、IU方GR、法PIH和均多手见。段得以完全治愈或部分治愈一些NID, 6凝m血m向功ol能/LP,检I餐测D后的或2完小善时者,<6均C. 有I助D于转早期化。因此表现出疾病谱总量稳定,而个体易变 的特点; (2)血压>150/100mmHg,使用降压药仍不能降至正
一、高危妊娠疾病分类
(2)识别妊娠期可能发生的换瓣后并发症。

高危妊娠管理规范

高危妊娠管理规范

高危妊娠管理规范引言概述:高危妊娠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由于各种原于是面临较高风险的情况。

为了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高危妊娠需要进行专业的管理和护理。

本文将介绍高危妊娠管理的规范,包括早期筛查、定期监测、综合干预、分娩方式选择以及术后护理等五个方面。

一、早期筛查:1.1 详细问询孕妇的个人和家族病史,了解潜在的风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1.2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尿常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的检测,以及超声波检查等。

1.3 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对有遗传病史的孕妇进行基因检测和胎儿畸形筛查,以及羊水穿刺等操作。

二、定期监测:2.1 孕期定期产前检查,包括每月一次的产检,检测孕妇的血压、体重、尿蛋白等指标,以及胎儿的发育情况。

2.2 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进行血糖、血脂、心电图等特殊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2.3 高危妊娠需要定期进行超声波检查,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羊水量、胎盘功能等情况,及时发现胎儿异常。

三、综合干预:3.1 针对高血压妊娠,及时控制血压,避免发生并发症,如子痫前期和子痫等。

3.2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进行饮食控制、运动指导和胰岛素治疗,保持血糖稳定,预防胎儿宏大畸形。

3.3 针对妊娠期贫血,进行铁剂补充和营养指导,维持足够的血红蛋白水平,预防贫血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四、分娩方式选择:4.1 对于高危妊娠,应根据孕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如阴道分娩或者剖宫产。

4.2 对于子痫前期和子痫等严重并发症的高危妊娠,应优先选择剖宫产,以避免胎儿窘迫和母婴双重危(wei)险。

4.3 在分娩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和胎儿的心率,及时处理并发症,保障母婴的安全。

五、术后护理:5.1 对于剖宫产的高危妊娠,术后应加强切口护理,预防感染和伤口裂开等并发症。

5.2 对于阴道分娩的高危妊娠,应加强产后护理,监测子宫收缩和出血情况,及时处理产后出血等并发症。

高危妊娠的筛查、诊断、处理

高危妊娠的筛查、诊断、处理

高危妊娠的筛查、诊断、处理1、高危妊娠的筛查、诊断、处理高危妊娠的筛查、诊断、处理一、高危妊娠的定义高危妊娠是指可能危害母婴健康或导致围产期预后不良的妊娠。

高危妊娠的早期识别及处理是围产保健的重点之一。

处理得当可使高危妊娠转化为低危妊娠,改善母婴预后。

二、高危妊娠的筛查与诊断(一)一般资料:年龄小于16岁或大于35岁,身高小于145厘米,从事有毒职业者,有烟、酒或某些药物成瘾者。

(二)既往病史:有心血管、肝、肾、呼吸、内分泌、神经、精神病史者或有重大外科手术病史者,家族及本人遗传病或先天异常者。

(三)既往孕产史:有月经失调、不孕症史;多次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畸形病史;难产、产后出血史者。

(四)本次妊娠经过:孕早期有出血、病毒感染、服过某些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或接触放射性物质者。

(五)本次妊娠检查发现异常者包括有内外科合并症如心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内分泌、血液系统疾病及外科疾患、也包括有产科并发症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胎妊娠、胎儿宫内发育异常(受限或加速)、胎盘异常、羊水异常、胎位异常、骨盆狭窄、软产道异三、高危妊娠的处理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为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进一步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工作,我院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制定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具体如下:1.实行孕期首诊负责制,开展早孕、中、晚(或临)高危妊娠评分筛查,指导孕期产前检查。

2.查出高危孕妇,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凡高危孕妇应增加产前检查次数,根据存在的高危因素给予治疗监护;重症高危孕妇,门诊不能处理或难做出诊断的应及时指导孕妇转上级医院进一步确诊治疗。

3.由有经验的医师专人管理高危孕产妇,科主任要按期出高危妊娠门诊。

4.在产前检查中,对高危孕妇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并实行专案管理,5.查出高危孕妇要及时登记、预约下次检查日期。

6.做好高危孕妇孕期保健知识宣传。

7.做好宣传动员,使孕妇和家属明白高危妊娠对母亲和婴儿的危害,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

卫生部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卫生部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高危妊娠管理,提高孕产妇保健水平,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保障母婴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高危妊娠是指孕妇在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可能发生对母儿健康有严重危害的妊娠。

高危妊娠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孕产妇保健机构。

第三条高危妊娠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个体化治疗的原则,确保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安全。

第二章高危妊娠筛查与评估第四条孕产妇保健机构应建立健全高危妊娠筛查制度,对孕产妇进行全面评估。

第五条高危妊娠筛查内容包括:(一)孕妇基本信息采集;(二)既往病史、家族史、婚育史询问;(三)体格检查;(四)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等;(五)超声检查;(六)必要时进行其他检查。

第六条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应进行详细评估,明确高危因素,确定高危等级。

第三章高危妊娠管理第七条高危妊娠管理分为一级管理、二级管理和三级管理。

第八条一级管理:对一般高危孕妇,由基层医疗机构负责,定期随访,指导孕期保健。

第九条二级管理:对中度高危孕妇,由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负责,进行定期检查,必要时转诊。

第十条三级管理:对高风险孕妇,由专科医院或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负责,进行严密监测和治疗。

第十一条高危妊娠管理措施包括:(一)制定个体化孕期保健方案;(二)加强孕期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三)实施孕期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四)开展孕期心理辅导,减轻孕产妇心理压力;(五)对高危孕妇进行产后访视,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后并发症。

第四章监督与管理第十二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高危妊娠管理的监督检查,确保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第十三条各级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高危妊娠管理档案,定期分析、总结高危妊娠管理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第十四条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医疗机构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理。

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妊娠期产前筛查与高危妊娠管理

妊娠期产前筛查与高危妊娠管理

案例二
高危妊娠管理的成功案例。一位孕妇在怀孕期间被诊 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这是一种严重的高危妊娠情 况。医生为她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 疗、饮食调整、休息和运动等。同时,医生还密切监 测孕妇的病情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在医生的精心管理下,孕妇的病情得到了有效 控制,胎儿也顺利降生。
营养评估
对孕妇进行营养状况评估 ,了解其是否存在营养不 良或营养过剩等问题。
饮食指导
根据孕妇的营养需求和饮 食偏好,制定个性化的饮 食计划,指导其合理搭配 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营养补充
对于存在营养不良的孕妇 ,适当补充营养素,如维 生素、矿物质等,以满足 母婴的营养需求。
心理干预与辅导
心理评估
对孕妇进行心理状况评估,了解 其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
孕妇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熬夜和 过度劳累。
定期产检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 潜在问题。
健康生活方式
孕妇应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保持心情愉悦。
处理方法与技巧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降压、解痉 、镇静等治疗措施,必要时终止妊娠 。
妊娠期糖尿病
通过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和药物治疗 等方式控制血糖水平,同时加强胎儿 监护。
流程
孕妇在医疗机构建档后,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表进行各项筛 查。医生会根据筛查结果,对孕妇进行分类管理,并提供相 应的干预措施和随访计划。对于筛查出的高危孕妇,将转入 高危妊娠管理流程。
02
高危妊娠识别与评估
高危因素分类
孕妇因素
包括年龄、身高、体重 、孕产史、家族史、疾
病史等。
胎儿因素
胎儿发育异常、胎位异 常、多胎妊娠等。

高危妊娠管理规范

高危妊娠管理规范

高危妊娠管理规范一、引言高危妊娠是指孕妇在孕期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较大威胁的一种妊娠状态。

为了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提高高危妊娠的管理水平,制定高危妊娠管理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二、背景高危妊娠的发生率逐年增加,给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带来了挑战。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高危妊娠管理体系,对于及时识别高危妊娠、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三、目的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高危妊娠的管理流程,提高高危妊娠的识别率和干预效果,最大程度地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四、管理流程1. 高危妊娠的筛查a. 孕妇的基本信息收集:包括年龄、孕次、孕周、孕前身体状况等。

b. 孕妇的病史调查:了解孕妇是否有患有慢性疾病、遗传病史、孕产史等。

c. 孕妇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孕妇的体重、血压、心率等指标。

d. 孕妇的实验室检查:进行常规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

e. 孕妇的辅助检查:如超声波检查、胎心监测等。

2. 高危妊娠的分级a. 根据筛查结果,将高危妊娠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

b. 轻度高危妊娠:孕妇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因素,但对母婴健康影响较小。

c. 中度高危妊娠:孕妇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因素,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d. 重度高危妊娠:孕妇存在较多潜在风险因素,对母婴健康造成较大威胁。

3. 高危妊娠的干预措施a. 轻度高危妊娠:建议孕妇进行定期产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劳累和精神压力。

b. 中度高危妊娠:除了进行定期产检外,还需要进行更加详细的检查,如胎儿心电图监测、胎儿超声波检查等。

c. 重度高危妊娠: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测和干预,如住院观察、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

4. 高危妊娠的随访和复查a. 对于高危妊娠的孕妇,需要定期进行随访,了解孕妇的身体状况和胎儿的发育情况。

b. 随访内容包括孕妇的体重、血压、心率等指标的监测,以及胎儿的胎动情况等。

c. 随访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五、总结高危妊娠管理规范的制定,对于提高高危妊娠的管理水平,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至关重要。

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高危妊娠管理制度为了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工作,我们制定了以下高危妊娠管理制度:一、高危孕妇筛查制度1.所有孕妇都应该在辖区卫生所或乡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建册(卡),并在首次建册(卡)时特别询问既往难产史、生育史、内、外、妇产科病史。

医疗机构在产前检查时必须采集和检查心、肝、肾、血液等病史,按规范认真预约产前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江口县母子保健手册》的相应位置,以便早期发现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

2.产前检查要按照《高危孕产妇评分标准》进行高危因素筛查。

评分在10—30分以上的孕妇应该到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诊治和分娩,并在《江口县母子保健手册》的左上角作特殊标记(△或▲)。

二、高危孕妇首诊负责制度产科门诊医生对高危妇要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高危孕妇要建档管理(专案管理),专人负责,做到早期干预,及时转诊,避免诊治延误。

三、高危孕妇逐级报告制度村级(街道)发现高危孕妇应及时报告辖区医院妇保医生,妇保医生负责全乡(镇)街高危孕妇动态管理,并将高危孕妇每月10日前报告市级保健院妇保科进行动态管理。

四、高危孕产妇追踪随访制度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将收到的XXX产妇信息卡及时反馈到孕产妇所在地医院防保科,妇保医生定期下村(委)跟踪随访高危孕产妇,并做好追访笔录。

五、高危孕产妇护送转诊制度负责转送的医护人员应在转送途中具备初步急救能力,转出单位要使用《高危孕产妇转诊及反馈通知单》。

乡镇卫生院一旦识别出高危孕产妇后应立即与上级产科急救中心联系,及时转诊。

上级产科急救中心要及时向下级单位反馈转诊病人的诊断、治疗、处理、结局等信息,评价转诊是否及时和延误,并指导和纠正不正确的处理方法,不断提高转诊的效率。

六、宣传工作加强高危孕妇孕期保健知识宣传,使孕妇和家属明白高危妊娠对母亲和婴儿的危害,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

XXX于2012年1月8日成立了技术指导小组,希望县乡级各医疗保健机构能够认真执行以上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孕妇高风险筛查和管理制度

孕妇高风险筛查和管理制度

孕妇高风险筛查和管理制度简介本文档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孕妇高风险筛查和管理制度的指导方针。

高风险孕妇在孕期需要更加细致的关注和管理,以确保她们和胎儿的健康。

本制度旨在准确筛查高风险孕妇,并提供相应的管理措施和个性化的护理。

筛查流程1. 孕妇登记:在孕妇首次就诊时,记录详细的个人信息和孕期史。

包括年龄、孕周、既往病史、妊娠次数等。

2. 风险评估:根据孕妇的个人信息和既往病史,进行风险评估。

常见的高风险因素包括高龄孕妇、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

3. 体格检查:对孕妇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血压、体重、心脏听诊等。

必要时,进行特殊检查,如血液、尿液和超声波检查等。

4. 实验室检查:根据孕妇的风险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如血糖、甲状腺功能、肾功能等。

高风险孕妇管理1. 个性化护理计划:根据孕妇的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包括饮食调整、运动指导、药物管理等内容。

定期评估和更新护理计划。

2. 定期复诊:高风险孕妇需要更频繁的定期复诊,以监测其健康状况和胎儿发育情况。

复诊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超声波检查等。

3. 专家协商:对于特殊情况的高风险孕妇,建议进行多学科专家团队协商。

确保孕妇得到全面的医疗指导和管理。

4. 孕妇教育:提供孕期护理和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帮助高风险孕妇理解和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

注意事项1. 孕妇的隐私和保密权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严禁泄露个人隐私信息。

2. 护理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最新的高风险孕妇管理指南和技术。

3. 高风险孕妇管理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以确保其符合最新的研究和临床实践。

以上是孕妇高风险筛查和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医疗机构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和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危妊娠的筛查及管理
对每位前来产前检查的孕妇,严格按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认真填写孕产妇系统保健卡(外卡)和产前检查记录单(内卡)按高危妊娠评分标准筛查出高危孕妇,由专人负责治疗追踪、随访,并在保健卡上标出“高危”记号,同时填写高危孕妇登记簿,高危预约卡、将预约卡放入高危预约表内,并向孕妇预约复诊时间,每天由专人负责查看预约表内的预约卡,对于无法及时复诊的孕妇进行电话通知,如电话无法联系则填写高危妊娠联系卡,由居住地乡镇卫生院协助追踪,督促其来院复诊。

一、定义
高危妊娠是指可能危害母婴健康或导致围产期预后不良的妊娠。

高危妊娠的早期识别及处理是围产保健的重点之一。

处理得当可使高危妊娠转化为低危妊娠,改善母婴预后。

二、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有很多,从发生时间上分为:固定的高危因素,指孕前已有的高危因素;动态的高危因
素,指妊娠期间逐渐出现的高危因素。

从危险程度上分为:绝对高危和相对高危
高危因素包括:
1)基本情况:年龄、身高(<1.4米)、体重、步态、胎产次、家族史等;
2)既往史;
3)妊娠分娩史;
4)本次妊娠有异常情况;
5)产程中异常情况。

前三项为绝对高危、固定的高危因素,后两项为动态的高危因素。

因此,对高危妊娠的筛查应进行全面仔细的动态监测,按危险程度给予不同的监测和管理。

孕早期:如不宜妊娠的应终止妊娠。

孕28周以后:全面评估、注意高危因素的发展及胎儿发育。

孕足月:鉴定、制定分娩时间和方式。

三、高危妊娠的诊断
1. 一般资料
年龄小于16岁或大于35岁,身高小于145厘米;从事有毒职业者;有烟、酒或某些药物成瘾者。

2.既往病史
有心血管、肝、肾、呼吸、内分泌、神经、精神病史者或有重大外科手术病史者。

家族及本人遗传病或先天异常者。

3.既往孕产史
有月经失调、不孕症史;多次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畸形病史;难产、产后出血史者。

4.本次妊娠经过
孕早期有阴道出血、病毒感染、服过某些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或接触放射性物质者。

(五)本次妊娠检查发现异常者包括有内外科合并症如心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内分泌、血液系统疾病及外科疾患。

也包括有产科并发症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多胎妊娠、胎儿宫内发育异常(受限或加速)、胎盘异常、羊水异常、胎位异常、骨盆狭窄、软产道异常、胎儿宫内窘迫、早产或孕过期等。

6、胎盘功能不全。

7、妊娠期接触大量放射线,化学毒物及服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8、盆腔肿瘤,曾有手术史。

四、临床检查
1.身高<140cm,头盆不称。

2.G:<40kg或>85kg。

3.骨盆大小,髂前上棘<22cm、髂嵴<25cm、骶耻外径<18cm、坐骨结节间径<7.5cm。

4.子宫大小是否与停经月份相符,羊水过多或双胎、IUGR。

5.足月妊娠胎儿G≥4000g,或<2500g。

6.胎位异常。

7.血压>130/90 mmHg,收缩压增加30mmHg、舒张压增加15mmHg。

8.心脏异常。

9.阴道出口是否过小,外阴静脉曲。

10.妊娠期胎动的变化。

11.常规的化验检查,血尿常规、肝功等。

五、特殊检查
1.孕龄及胎儿发育情况的估计。

2.胎盘功能的检查。

3.胎儿成熟度。

4.胎儿监测。

高危妊娠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