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及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合集下载

浅谈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与应用3000字符(论文资料)

浅谈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与应用3000字符(论文资料)

浅谈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与应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锂离子电池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磷酸铁锂带电池应运而生,这种类型的电池所具优势明显,如安全性好、没有记忆效应、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以及能量密度大等。

下面笔者就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以及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滇池;性能;磷酸铁锂;储能一、前言目前在锂电池的研究中,所研究的主要正极材料包含有LMin2O4、LiCoO和LiNiO2等,但因钴资源有限,再加上其有毒,在制备钼酸锂上难度较大。

自从磷酸铁锂所具的可逆嵌脱锂特性被报道以后,该材料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关于该材料方面的研究和文献报道也随之增多,和传统锂电池比较,磷酸铁锂电池所具安全性能较好,原材料来源比较广泛,循环寿命长且成本较低等,目前在通信、电网建设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二、磷酸铁锂电池性能分析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由LiFePO4材料所构成,由铝箔连接正极;电池负极为碳石墨构成,由铜箔和负极连接;电池中间为聚合物隔膜,借助于此隔开电池正负极,其中锂电子能经过隔膜,而电子不可经过隔膜,在电池内存在电解质。

于LiFePO4和FePO4间完成电池充放电反应,充电期间,LiFePO4缓慢脱离出锂离子成为FePO4;放电期间,锂离子嵌入FePO4逐渐形成为LiFePO4。

当电池在充电时,自磷酸铁锂晶体电池中锂离子迁移至晶体的表面,于电场力不断作用下开始进入电解液,接着穿过隔膜,而后通过电解液迁移至石墨晶体表面,继而嵌入到石墨晶格。

在此时,电子通过导电体逐渐流向电池正极铝箔集电极,通过极耳—电池正极柱—外电路—负极极柱—负极极耳逐步流向至铜箔集流体,最后再通过导电体流至石墨负极,从而使负极电荷可达到平衡。

电池在放电期间,锂离子脱嵌于石墨晶体,进入电解液,接着穿过隔膜,通过电解液迁移至磷酸铁锂晶体表面,而后重新嵌入至磷酸铁锂晶格中,此时,电子通过导电体逐渐流向至铜箔集电极,通过极耳—电池负极柱—外电路—正极极柱—正极极耳而流向至铝箔集流体,并再通过导电体流至电池正极,以便正极电荷达到平衡。

磷酸铁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磷酸铁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磷酸铁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磷酸铁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它的电解质主要是磷酸铁(LiFePO4),在应用中又称为铁锂电池或LiFePO4电池。

它是一种聚合物电池,具有高安全性、高容量、高可靠性和环境友好等优点。

磷酸铁锂电池具有出色的循环性能、良好的放电性能和热性能。

磷酸铁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磷酸铁锂电池的正极是磷酸铁,负极是锰酸锂。

通常情况下,在正极材料上定义的负价载体接收电子,负极材料定义的正价载体释放电子,并从电源中受电子。

在充放电过程中,电解质介质和电解质之间发生传质反应。

在充电过程中,电解质介质中电子流动使正极材料向负极材料转移,从而形成负极还原物;在放电过程中,负极材料向正极材料释放电子,从而形成正极氧化物。

磷酸铁锂电池的优点
磷酸铁锂电池具有高电压、高安全性、高容量、可靠性强等特点。

此外,它的充放电性能也十分优异:充电深度不需要太多,可以大大提高循环使用寿命;充电速度快,放电平缓,有效降低了抖动;高温性能优异,可以有效抑制由高温导致的放电衰减;放电温度范围广,可以降低放电温度带来的影响。

磷酸铁锂电池还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绿色共生性。

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
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涉及包括了卫星远程通信、汽车新能源技
术、军事装备、能源管理系统、运动器材、电瓶车以及移动设备等,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论
磷酸铁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它的特点是高安全性、容量大、可靠性强、充放电性能优异、环境友好,而且在科技领域、汽车新能源技术、军事装备、能源管理系统、运动器材、电瓶车以及移动设备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应用。

磷酸铁锂电池的研发与应用

磷酸铁锂电池的研发与应用

磷酸铁锂电池的研发与应用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电池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磷酸铁锂电池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广泛应用的电池技术之一。

本文将介绍磷酸铁锂电池的研发历程和应用情况,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磷酸铁锂电池的研发历程磷酸铁锂电池是一种锂离子电池,其正极材料是磷酸铁锂。

磷酸铁锂电池最早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设备中。

2008年,磷酸铁锂电池应用于国内一汽大众的混合动力汽车,标志着其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此后,磷酸铁锂电池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主流电池技术之一。

磷酸铁锂电池的研发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1996年,日本小川欣治发现了磷酸铁锂材料的正极性能,但由于其电化学性能较低,一度被认为不具备商业价值。

随着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商业化应用,该技术的研发越来越受到关注。

二、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情况磷酸铁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份额约占全球锂电池市场的30%,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市场份额更高。

磷酸铁锂电池具有安全、稳定、寿命长等优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镍氢电池和铅酸电池。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磷酸铁锂电池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磷酸铁锂电池占比超过90%。

例如一汽大众的途观L,其使用的是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能量密度。

此外,磷酸铁锂电池还应用于储能系统,如江苏常州储能电站。

三、磷酸铁锂电池的未来发展与应用的挑战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的不断发展,磷酸铁锂电池在未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磷酸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和寿命等方面的不断提高,将极大地促进其应用。

然而,磷酸铁锂电池在长续航能力、快速充电、低温性能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

因此,磷酸铁锂电池的未来发展需要不断优化电池组架构、提高材料性能,并采用智能充电技术等手段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通信基站用磷酸铁锂电池

通信基站用磷酸铁锂电池

通信基站用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也被称为锂铁电池或锂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充电电池。

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安全可靠等特点,是通信基站等应用领域的理想能源储备装置。

通信基站是现代通信系统的关键设施,它负责接收、放大、处理和转发信号,使得人们可以进行语音、数据和视频的通讯。

通信基站通常需要长时间地工作,因此需要可靠的电源供应。

传统上,通信基站多使用铅酸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但是铅酸蓄电池存在体积大、使用寿命短、充放电效率低等问题。

而磷酸铁锂电池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磷酸铁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

通信基站常常需要大量的电能供应,因此需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能够提供长时间的持续工作能力。

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相比铅酸蓄电池更高,可以提供更长时间的备用电源供应。

其次,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

通信基站通常需要长时间地工作,而铅酸蓄电池的循环寿命有限,需要经常更换。

而磷酸铁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可以达到几千次甚至更高,可以满足通信基站长时间工作的需求,减少了维护和更换电池的频率。

此外,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通信基站通常需要在户外环境下工作,面临着各种恶劣的天气条件。

而磷酸铁锂电池采用了更加稳定和安全的化学结构,在高温、低温和震动等恶劣环境下表现出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这对于通信基站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电池在工作过程中引发火灾和爆炸等安全问题。

此外,磷酸铁锂电池还具有充放电效率高、自放电率低和较少的容量衰减等优点。

这些优点使得磷酸铁锂电池成为通信基站等应用领域的理想能源储备装置。

总之,磷酸铁锂电池作为通信基站的备用电源具有许多优势,如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安全可靠等。

它可以满足通信基站长时间工作的需求,减少了维护和更换电池的频率。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通信基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磷酸铁锂电池在通信基站等应用领域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一、工作原理锂电池是一种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电池。

它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组成,其中正极材料通常是锂化合物,如锰酸锂、钴酸锂或磷酸铁锂等;负极材料一般是碳材料;而电解质则是锂盐的溶液。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锂离子的运动。

在放电过程中,正极材料的锂离子会脱离正极,通过电解质传导到负极,在负极与电解质反应后形成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电子,经过外部电路进行工作。

而在充电过程中,电流反向,负极材料的锂离子会重新回到正极。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以下步骤概括: 1. 放电:正极材料脱离锂离子,锂离子传导到负极形成化合物,释放电子。

2. 电子流动:释放的电子沿外部电路流动,产生电能供给设备使用。

3. 充电:电流反向,负极材料的锂离子再次回到正极。

4. 正极材料再次可使用:一次放电结束后,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被重新嵌入,准备下一次充放电循环。

二、应用领域锂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轻质化和长周期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锂电池的主要应用:1. 便携式电子设备锂电池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有广泛的应用,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由于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能够为这些设备提供持久的电力支持,同时锂电池的轻质化也满足了便携设备的需求。

2. 电动工具和交通工具锂电池在电动工具和交通工具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无人机等。

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长周期特性使得它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并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满足了电动交通工具的需求。

3. 太阳能储能系统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普及,太阳能储能系统也成为了重要的应用领域。

锂电池能够高效地储存太阳能,提供连续的电力供应,使得家庭和商业用途的太阳能系统能够更加可靠和稳定。

4. 医疗设备锂电池在医疗设备上也有广泛的应用,如心脏起搏器、假肢等。

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小型化使得它能够满足医疗设备对电力支持的需求,并且锂电池的使用寿命较长,减少了更换电池的频率。

三、总结锂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轻质化和长周期特性,成为了各个领域中最重要的电池之一。

高压直流供电系统中磷酸铁锂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_移动_高健

高压直流供电系统中磷酸铁锂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_移动_高健

谈磷酸铁锂电池工作原理及在高压直流供电系统中实际应用来源:机房360 作者:高健石伟宏武亚波更新时间:2011-7-7 15:42:01摘要:磷酸铁锂电池基本原理,就是在充、放电的过程中,对应的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来回的嵌脱,完成对负载的供电。

磷酸铁锂蓄电池内部的电解质为不流动的六氟磷酸锂,运行时环境温度范围宽,没有记忆效应;比能量较高且具有大电流充放电能力。

磷酸铁锂蓄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量密度高、密封好、无泄露、无记忆效应、放电性能高、自放电率低、充电迅速、循环寿命长、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宽、节能和绿色环保等特点。

磷酸铁锂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正极中的锂离子(Li+)通过电解质,穿过隔膜向负极迁移;在放电过程中,负极中的锂离子(Li+)通过电解质,穿过隔膜向正极迁移。

一、磷酸铁锂蓄电池的结构磷酸铁锂蓄电池是由正、负极板(正极为磷酸铁锂材料,负极为石墨材料)、隔膜、电解质、极耳和铝塑膜组成。

正负极板是电化学反应的区域;隔膜、电解质提供Li+的传输通道,通过化成等工艺处理后电池极板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SEI膜(也叫固体电解质界面膜);极耳是在电池导电时使用。

橄榄石晶体结构的磷酸铁锂材料作为电池的正极,通过粘结剂附着在铝箔上,为电池的充放电提供Li+;正负极之间是聚乙烯隔膜(或者是聚丙烯和聚乙烯复合隔膜),它把正极与负极隔开,充放电过程中Li+可以通过其孔隙,而电子e-和其它离子不能通过;石墨材料作为电池的负极,通过粘结剂附着在铜箔上,为电池的充电提供孔隙接收嵌入的Li+。

电池电解质的电解质是六氟磷酸锂。

二、磷酸铁锂蓄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池充电时,Li+从磷酸铁锂材料中迁移到晶体表面,从正极板材料中脱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进入电解质,穿过隔膜,再经电解液迁移到负极石墨晶体的表面,然后嵌入负极石墨材料中。

与此同时,电子流通过正极的铝箔,经极耳、电池极柱、负载、负极极柱、负极耳流向负极的铜箔电极,再经导电体流到石墨负极,使负极的电荷达至平衡。

磷酸铁锂电池用途

磷酸铁锂电池用途

磷酸铁锂电池用途磷酸铁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安全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将从电动车、储能系统和便携式电子设备三个方面介绍磷酸铁锂电池的用途。

一、电动车:磷酸铁锂电池作为电动车的动力来源,得到了广泛应用。

与传统的铅酸电池相比,磷酸铁锂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循环寿命,能够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稳定的性能。

磷酸铁锂电池还具有快充性能好、低温性能好、自放电率低等特点,能够满足电动车对高功率和高能量密度的需求。

因此,磷酸铁锂电池在电动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主流的电动车动力源之一。

二、储能系统:磷酸铁锂电池在储能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电网调峰、峰谷填平等领域。

磷酸铁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安全性高的特点,非常适合作为储能系统的能量储备。

与传统的铅酸电池相比,磷酸铁锂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和更低的维护成本,能够提供更稳定可靠的储能服务。

三、便携式电子设备:磷酸铁锂电池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今,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磷酸铁锂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轻巧便携和安全性高的特点,成为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首选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具有快充性能好、低温性能好、自放电率低等优点,能够满足人们对便携式设备长续航时间和快速充电的需求。

总结起来,磷酸铁锂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在电动车、储能系统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安全性高的特点,使其成为各个领域的首选电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增长,相信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磷酸铁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磷酸铁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磷酸铁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磷酸铁锂电池的结构。

磷酸铁锂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组成。

正极材料通常采用的是磷酸铁锂,
负极材料则是石墨,电解质是无水溶液型的磷酸盐电解液,而隔膜
则用于隔离正负极,防止短路。

当磷酸铁锂电池工作时,正极的锂离子会向负极迁移,而负极
的锂离子则向正极迁移。

这是通过充放电过程中正负极材料的化学
反应来实现的。

在充电时,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会脱离出来,通过
电解质迁移到负极材料中嵌入,同时电池外部提供电能,使得电池
内部储存的能量增加;在放电时,负极材料中的锂离子会释放出来,通过电解质迁移到正极材料中嵌入,同时电池释放储存的能量,为
外部设备提供电能。

此外,磷酸铁锂电池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电解质和隔膜的作用。

电解质是电池中的导电介质,它能够传导锂离子,同时阻止正负极
之间的直接接触,防止短路。

隔膜则起到隔离正负极的作用,防止
它们直接接触,同时也要保证锂离子的传导。

总的来说,磷酸铁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正负极材料之间的
锂离子迁移和化学反应来实现的,同时电解质和隔膜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种工作原理,磷酸铁锂电池能够实现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良好的安全性,从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磷酸铁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过程,它的性能优势得益于正负极材料之间的化学反应、锂离子的迁移以及电解质和隔膜的协同作用。

这些原理的深入理解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和发展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推动电池领域的进步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及系统的原理与应用传统的阀控式密封铅酸电池以其成本低廉、技术成熟、维护方便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基站应用场景的复杂化,传统的蓄电池逐步显现出体积大、对环境温度要求苛刻等劣势。

磷酸铁锂电池系统由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高温性能突出,循环性能优异,可高倍率充、放电,绿色环保等众多优点,更适用于环境温度高、机房面积及承重小等恶劣的基站环境。

同时,在末端供电磷酸铁锂电池也可作为铅酸蓄电池的有效补充。

一、目前通信后备电源面临的问题1、传统铅酸蓄电池对环境温度要求比较高目前市内宏基站的站址选择越来越难,室外一体化基站开始大规模建设。

传统的铅酸蓄电池对环境温度要求比较高的特点造成传统的铅酸蓄电池很难适应室外高温等恶劣天气。

另外,除了铅酸蓄电池外,室内宏基站的其他设备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范围都比较宽。

机房空调就是为了给铅酸蓄电池提供适当的环境温度。

为了节能减排,目前已开发出蓄电池保温箱等蓄电池专用的小型空调设备。

如果能找到一种对环境温度要求不高的电池作为后备电源,不仅能解决室外一体化基站后备电源的问题,而且还能省掉机房专用空调,这样既节省了工程初期购买空调的投资,也节省了基站运行时的大量电费开销。

2、传统铅酸蓄电池对机房面积和承重要求高室内宏基站设备中,电源设备占比最大,而电源设备中提及和占地面积最大的就是蓄电池。

室内宏基站的机房大多采用民房,根据结构专业的统计计算,民房的承重设计一般为150~200kg/m,而铅酸蓄电池对机房的承重要求不低于400kg/m,所以在现有的民房内摆放铅酸蓄电池都需要经过加固处理。

这样一方面加大了工程量,另一方面也加大了选址难度。

另外,目前通信设备逐步向小型化、分散化的方向发展,末端设备的功耗越来越小,要求后备电池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3、传统铅酸蓄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较差目前电网质量越来越完善,很少出现市电大面积长时间停电的状况,而基站的停电往往是由于市政项目的频繁建设所造成的短时间频繁停电,这需要蓄电池短时间大电流高倍率放电,而传统铅酸蓄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较差。

二、磷酸铁锂电池的基本原理1、磷酸铁锂电池的结构磷酸铁锂电池是由正、负极板(正极为磷酸铁锂材料,负极为石墨材料)、隔膜、电解液、极耳和铝塑膜组成。

正负极板是电化学反应的区域;隔膜、电解液提供Li+的传输通道,通过化成等工艺处理后电池极板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SEI膜(也叫固体电解质界面膜);极耳是在电池导电时使用。

橄榄石晶体结构的磷酸铁锂材料作为电池的正极,通过粘结剂附着在铝箔上,为电池的充放电提供Li+;正负极之间是聚乙烯隔膜(或者是聚丙烯和聚乙烯复合隔膜),它把正极与负极隔开,充放电过程中Li+可以通过其孔隙,而电子e一和其它离子不能通过;石墨材料作为电池的负极,通过粘结剂附着在铜箔上,为电池的充电提供孔隙接收嵌入的Li+。

电池电解液的电解质是六氟磷酸锂。

2、磷酸铁锂蓄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池充电时,Li+从磷酸铁锂材料中迁移到晶体表面,从正极板材料中脱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进入电解液,穿过隔膜,再经电解液迁移到负极石墨晶体的表面,然后嵌入负极石墨材料中。

与此同时,电子流通过正极的铝箔,经极耳、电池极柱、负载、负极极柱、负极耳流向负极的铜箔电极,再经导电体流到石墨负极,使负极的电荷达至平衡。

电池放电时,Li+从石墨晶体中脱嵌出来,进入电解液,穿过隔膜,再经电解液迁移到磷酸铁锂晶体的表面,然后重新嵌入到磷酸铁锂的材料中。

与此同时,电子经导电体流向负极的铜箔电极,经极耳、电池负极柱、负载、正极极柱、正极极耳流向电池正极的铝箔电极,然后再经导电体流到磷酸铁锂正极,使正极的电荷达到平衡。

所以磷酸铁锂电池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充、放电过程中,对应的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来回的嵌脱,完成对负载的供电。

图1 磷酸铁锂电池工作原理图图2 化学反应方程式工作原理: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出,经过电解质嵌入到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正极处于贫锂状态,同时电子的补偿电荷从外电路供给到碳负极,以确保电荷的平衡。

放电时则相反,锂离子从负极脱出,经过电解液嵌入到正极材料中,正极处于富锂状态。

在正常充放电情况下,锂离子在层状结构的碳材料和层状结构氧化物的层间嵌入和脱出,一般只引起材料的层面间距变化,不破坏其晶体结构,在充放电过程中,负极材料的化学结构基本不变。

因此,从充放电反应的可逆性看,锂离子电池反应室一种理想的可逆反应。

三、磷酸铁锂电池管理系统原理(BMS)虽然磷酸铁锂电池在短路、过充、挤压、针刺等条件下仍然是安全的,但是会对电池的循环寿命造成极大的影响。

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工艺比较复杂,单体电池的一致性差异会比阀控式密封铅酸电池大,这就造成电池组在充电后期个别单体电池的电压迅速上升,加之通信基站长期处于无人值守状态,不容易及时发现,从而造成磷酸铁锂电池组寿命减短或者损坏的现象,为了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就需要用电池管理系统保障电池的安全可靠。

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BMS),是电池保护和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要保证电池安全可靠的使用,而且要充分发挥电池的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作为通信用的后备电能,管理系统在开关电源和电池之间起到一个桥梁作用。

对电池管理系统的要求必须符合通信电源供电系统的要求,所以电池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对电池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电池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单元、计算以及控制单元、均衡单元、控制执行单元和通信单元,如图3所示。

图3 电池管理系统原理图电池管理系统的基本作用:(1)监测单体电池的工作状况例如检测每个单体电池的电压、充放电电流、电池组的环境温度等。

(2)保护电池,避免在极端的条件下发生电池寿命缩短和电池损坏。

电池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1)过压保护当单体电池充电电压超过允许值时,立即停止充电,断开充电设备与电池组。

(2)过放告警当单体电池放电电压低于告警值时,发出报警提示。

(3)过放保护当单体电池放电电压低于保护值时,立即停止放电,断开用电设备与电池组的连接,并伴有声光告警提示。

(4)过流告警和保护当电池组输入或者输出的电流超过警告值时,发出报警提示。

(5)短路告警和保护当电池组发生短路时,立即停止放电,断开用电设备与电池组的连接,并伴有报警提示。

(6)过温告警当电池温度或环境温度超过警告值时,发出告警提示。

(7)过温保护当检测到环境温度或电池组内部温度超过保护值时,立即断开充电或者用电设备与电池组的连接,并伴有报警提示。

当环境温度或电池组内部温度恢复到允许值后,可通过手动恢复或自动恢复电池管理功能,但不影响电池放电功能。

(8)估测电池组SOCSOC(State Of Charge,电池的荷电状态),即电池剩余电量。

保持SOC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防止由于过充或者过放对电池的损伤,随时监控电池的剩余容量。

(9)对电池组中的单体电池进行均衡由于磷酸铁锂电池制造工艺复杂及锂离子的相对活跃性,所以电池组中的单体电池电压就存在不一致的现象。

对电池组中的单体电池进行均衡充电,使电池组中单体电池都达到均衡一致的状态,可以有效地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大大的提高电池组的工作效率(此功能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增减)。

(1O)监控与通信提供与基站监控系统进行通信的接口,传输和显示电池组状态、报警、SOC 等信息,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干预。

四、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组工作原理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组包括三大部分:电池模块电池管理系统(BMS)以及机箱,电池模块由一个或多个电池组合而成。

在通信领域,一般由15或16只只单体电池串联为48V电池系统,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图4 磷酸铁锂电池系统工作原理图在市电电网正常情况下,市电220V输入,经过整流电源模块处理后,主要整流电源模块提供系统和负载需要的功率,同时给电池系统充电;在电网断电的情况下,由电池系统提供电能,保证直流电源系统正常运行,实现不间断供电功能。

同时,电源具备二次下电功能,电池电压过低时电源切断电池供电,保护电池寿命。

在部分具备监控系统的基站中,可以写入相关通讯协议,将电池系统接入监控系统中,对电池系统各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包括:电池状态、单体电压、总电压、电池模块温度、环境温度、电池总电流、总容量、充放电剩余时间、告警和保护信息等。

四、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应用及问题1、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组应用在通信行业,磷酸铁锂电池定位于小型化、分散化、环境恶劣的场景,可作为铅酸电池的有效补充。

通信行业主流电池厂家均已开发出自己的磷酸铁锂电池产品,目前双登生产的铁锂电池容量从10Ah到200Ah,电压等级从12V到48V,供电系统有48V直流供电系统和UPS交流供电系统,安装方式有标准机柜嵌入式、机架式以及壁挂式等多种方式,应用场景包括户外、楼道、弱电井等,供电设备包括末端传输设备、直接放站时而被、RRU等。

同时,也能提供多样化的后备电源系统解决方案。

SDA10-48系列(10Ah~50Ah)铁锂电池系统是双登集团设计开发的通信用后备式铁锂电池系统产品。

该产品是一种新型智能型无人值守备电电源产品,适用于接入网设备、远端交换局、移动通讯设备、传输设备、卫星地面站和微波通讯设备等的备电,它具有集中监控、电池维护和管理的功能,满足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的要求。

双登集团生产的通信铁锂电池系统产品系国内最早批量生产,并最早广泛应用于通讯领域的后备电源产品,受到通信行业的青睐。

它具备以下特点及优势:图5 双登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系统图1.系统内部电池模块采用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LiFePO4)材料的锂离子电芯,该电芯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优良的高温循环性能;2.电池系统装配有高性能的电源管理模块BMS,该BMS具备过放、过充、过流、短路、反接、温度等保护功能,保证电池的安全;3.电池具备开关机键、支持RS232和RS485通讯,系统安装操作简便,具备上电自启动等多项功能;4.充放电自动管理,监控单元自动测量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并对电池进行浮充和均充管理;5.二次下电功能,电池电压低于告警值有告警信息,电压过低时自动下电,保护电池;6.产品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7.全智能设计,配置有集中监控模块,具有三遥(遥测、遥信、遥调)功能,实现计算机管理,可以通过与远端中央监控中心通信,实现无人值守,符合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要求;8.配置灵活:多个铁锂电池模块并联使用,使大容量通信铁锂电池系统进入实际应用成为可能,既提高了系统的输出功率,又延长了系统的后备时间。

9.系统具有非常优越的倍率放电性能,可以使用较小容量的铁锂电池系统来满足大功率负责放电的使用场合;10.系统适用于各类高温,无空调的备电场景下应用,可替换48V体系铅酸电池使用;11.系统内部带加热模块,在充电状态下,环境温度低于0℃时,可对电池单元加热;12.系统采用自冷方式,整个产品具有极低的噪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