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银行发展路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关于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报告

关于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报告

中央财经大学毕业论文关于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论文作者:专业:学号:班级:指导教师:二О一七年月日关于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摘要我国成立最早的民营银行当属1996年1月由全国工商联发起组建中国民生银行,这是我国首家主要由非国有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然而后来随着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金融市场外资银行比中资银行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现今学术界对民营银行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产权结构论、资产结构论和治理结构论三种。

发展民营银行不但利于加强中资银行的发展力量,也是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深入改革的重要的前进方向!现阶段,目前我国的民营银行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发展“民营银行”并且知道如何发展,在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在民营经济大发展以及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深入探究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之路,即研究如何使我国银行领域出现更多、更强的“民营银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营银行不仅需要发展,而且还需要成长进步,而现阶段国内很多民营银行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民营银行出发了解其之前的发展过程以及现在状况,努力解决现状,找到一个适合的中国的民营银行的发展之路,实现其更好更快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民营银行;现状;发展;问题AbstractFounded the first private Banks in China is in January 1996 bythe 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set up China minsheng bank, this is the first major by the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national shareholding commercial bank. Later, with the sweeping into of foreign Banks, however, in a long time, foreign Banks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than the Chinese Banks have some obvious competitive advantage! Academic circles to the definition of private Bank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e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 structure, asset structure and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three. Develop private Banks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exp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bank strength, and is also the important direction of China's current financial system further reform.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bank of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bank\" and know how to develop, now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question, the private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whole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further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Banks in our country, studying how to make the bank appear more and stronger in the field of \"private bank\"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Private Banks need to develop, need to grow, but at present many domestic private Banks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this article embarks from the private Banks understand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present condition, before trying to solve the status quo, to find a suitable way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rivate bank,to achieve its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goal.Key words:China's private bank;current situation;development;problem目录1我国民营银行的理论概述及其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模式的分析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模式的分析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模式的分析私人银行业务是指为高净值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综合金融服务的一种高端金融服务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进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本文将从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模式的现状,主要的经营模式和未来发展方向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目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基础已经奠定,并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选址、人员、专业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企业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并率先结合国内外最新金融理念,开发出了适合国内高至财富的交易法律规则、股权置换、信托产品等专业产品,推广起来也卓有成效。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模式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基于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模式,一种是独立的私人银行模式。

基于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模式是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一种方式。

银行依托原有的业务优势、品牌效应、客户资源和分行网点优势来开展私人银行业务。

因此,这种模式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业务推广难度相对较小,但往往受到银行的用人锁定、体系约束等因素的影响。

而独立的私人银行则采用了自主创新的模式,独立运营,享用庞大的前台和后台资源。

独立私人银行的模式相比银行模式更灵活、容易拓展,因为它不用共享银行客户资源,可以比较自由地发展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与此同时,它的资源消耗和实力要求也相对较高。

二、主要经营模式1. 资产管理资产管理是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经营模式。

通过理财服务,将客户的账户结构调整和投资结构规划,实现资产增值。

提供资产管理服务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稳定的收益,更可以加强对客户的不断服务,尤其在私人银行业务中,资产管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离岸业务随着我国财富的快速积累,很多高净值客户开始考虑将他们的财富转移到境外进行更好的管理和配置。

因此,私人银行业务的离岸管理模式逐渐受到客户的青睐。

离岸业务的特点是,以税收、法律优势作为服务切入点,通过离岸基金等金融产品,满足客户对投资的需求。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及其对策研究--前海微众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为例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及其对策研究--前海微众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为例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及其对策研究--前海微众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为例【摘要】在我国金融业改革过程中,民营银行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业态。

与传统的国有银行不同,民营银行在运营模式、服务对象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以前海微众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为例,探讨民营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营银行;前海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金融市场;对策研究【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reform in China, private banks have become a new format.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state-owned banks, private banks have unique advantages in operation mode, service objects and risk control. Using examples of WeBank and Zhejiang E-Commerce Bank, thisarticle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banks inChina's financial market,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words】Private Banks; WeBank; Zhejiang E-Commerce Bank; Financial Market; Countermeasure Research【正文】一、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状况我国的金融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飞速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型金融业态迅速崛起,成为了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选择

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选择
李政 美
( 莱芜职业技 术学院, 山东 莱 芜 2 7 1 1 0 0 )
[ 摘 要] 民 营银 行 具 有 明 确 的 产 权 、 信 息成 本 低 、 经 营机 制 灵 活 等 优 势 , 能 够促 进 我 国金 融 产 业 化 . 满足 三 农 发展 的金 融 需
求, 改善 资 源 配置 的格 局 。民 营银 行 的发 展 可 以吸 收 民间 资 本 纽 建 民 营 化 的农 村 股 份 刺 商业 银 行 . 对现 有 地 方 性 商 业银 行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6 7 3 — 0 1 9 4 ( 2 0 1 4 ) 0 6 - - 0 0 7 7 — 0 1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力 I I 速 和 民 营经 济 的 发 展 .民 营 银 行 的 分 工 』 二 , 与大银行形成协作。 大 银 行 获 得 中小 企业 的信 息 成 本 高 . 发 展 要 求 越 来 越 迫 切 民 背 银 行 的公 司 治 理 结 构 有 别 于 国 有 银 灵 活 性 不 足 . 而 民营 银 行 分 散 在 各 地对 中小 企 业 情 况 较 熟 悉 获 取 行. 不 仅在资本金) } ∈ 源 l 实现 民营化 . 而 且 要 实 现 市 场 化 的 运 作 信 息 的 成 本 较 低 、 运 作 灵 活 。 民 营 银 行 的 出 现将 弥 补 大 银 行 服 务 方 式 发 展 营 银 行 业 仅 有 助 于 规 范 不受 法 律 保 护 的地 下 金 的 遗 漏 . 为 中小 企 业 开 拓 新 的 融 资 渠道
融 .启 动 民 问 资本 . 且 对 于 提 高 金 融 体 系 资 源 配 置 中 的 效 2 . 2 满 足 i农 发 展 的 金 融需 求 . 补 充 国有 银 行 的不 足 率、 推 进 银 行业 结 构 调整 、 金 融 体 制 改革 和 保 持 社 会径 定 具 有 重 国有 商 业 银行 是 计划 经 济 的产 物 .在 市场 经 济 的运 行 机 制 要 意 义 中角 色 转 换 滞 后 . 在原有的信用 机制中 . 由 于 非 公 有 制 经 济 被 排 1 民营 银 行 的优 势 除 在 社 会 经 济 制 度 之 外 .所 以无 法 获 得 国 有 经 济 得 到 的信 用 安 】 . I 明 确 的 产 权 制度 排 ,到 目前 为止 . 金 融 改 革 在 突破 计 划 经 济 时 期 形 成 的 信 用关 系 民 营 银 行 具 有 清 晰 的 产权 结 构 .这 正是 民 营 银 行 的 核 心 竞 不起作用 . 国有 商 业 银 行 仍 然 难 以 向 三农 的 发展 提 供 金 融 支 持 和 争力所在 . 也 是 民营 银 行 生 存 和 发 展 的 制 度 基 础 。 国有 商 业 银 行 服 务 民营 银 行 可 以优 化 现 行 金 融 体 系 下 的 信 用 机制 . 加 大 对 三 缺 乏 具 体 所 有 者 的监 督 . 所有权和 经营权难以彻底 分离 . 而 且 在 农发展的金融服务. 促 进 三 农 的健 康 良性 发 展 短 时 间 内 难 以 通 过 改组 来 改 善 . 建 立 市 场 化 的 经 营机 制 如 果 将 2 - 3 提 高 储 蓄 向投 资 的转 化 效 率 . 改 善 资源 配 置 格 局 民 营 银 行 定 义 为 由 民 间资 本 控 股 的银 行 .民 营 银 行 就 有 了 具 体 民营 银 行 的业 务 经 营及 其发 展 完 善 . 能够 为 民 营 中小 企 业 的所有者 . 避 免 了政 府 对 银 行 经 营 活 动 的 直 接 干预 . 使 银 行 的盈 为 中小 企 业 的 发 展 提 供 外 源 融 资 . 提 利 性 目标 不 受 政 府 的政 策 性 目标 的 干 扰 .能 够 高 效 地 实 现 股 东 的 发 展 提 供 金 融 服 务 支 持 . 高 储 蓄 向 投 资转 化 的效 率 建 立 和 发 展 民 营银 行 . 有 利 于 促进 金 利 益 最 大 化 民 营银 行 由若 干 战 略 出资 人 和 众 多 中小 股 东 共 同 融 资 源 的有 效 配置 . 改 善 由 国 有 金 融部 门垄 断 性 形 成 的 十 分低 效 组 成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从 制 度上 可 以 避 免 政 府 对 其 进 行 制 度 外 的 的 金 融 资 源 配置 格 局 干涉 . 保 障 民营 银 行 实 行 真 正 意 义 的 市 场化 经 营机 制 1 . 2 信息充分 . 成 本 较 低 民 营银 行 的 自身定 位 减低 了获 取 信 息 的成 本 决 定 金 融 业 发 展 的 根 本 因素 是 信 息 以及 建 立 在 信 息 基 础 上 的 信 用 民 营 企 业 主 要 是 大 量 的地 方 性 中小 企 业 . 其分布面广泛 . 经 营 情 况 和 资 金需求状况 千差万 别 , 其管理成 本高 、 信息离 散度高 、 贷 款 需 求 次数频繁 、 计 划性差 、 贷 款 数 额 少 国有 银 行 在 对 民营 企 业 的 服 务上 . 存在 很高的信息收集和更新 的成本 . 缺 乏 规 模 效 益 。 民 营 银 行 在 此 市 场 上 具 有 先 天 的信 息 优 势 . 掌握客户信息全 面 . 极 易 沟通 , 从 而 能充 分 地 利 用 地 方 的信 息 . 很 容 易 克 服 信 息 不 对 称 以 及 由 于 信 息 不 充 分 而 导 致 的 高 交 易 成 本 这 一 障 碍 .显 著 地 减 少 逆 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 便 于 民营 银 行 更 好 地 选 择 贷 款 投 向 . 形 成 高质量的信贷资产 . 建 立 稳 定 的银 企 关 系 . 促 进 银 企 间 的 良性 循

民营银行的SWOT分析整理

民营银行的SWOT分析整理

民营银行的SWOT分析整理一、含义民营银行就是由民间资本控制与经营的,权、责、利统一的现代金融企业,或者说民营银行是由民有、民治、民责、民益四有构成的统一体。

民有:指银行的产权属于民间投资者;民治:由民间投资者决定公司的治理;民责:指民间投资者对银行的经营成败负全责;民益:指银行经营的利益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分配。

二、民营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对比的SWOT分析(1)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S(优势)分析1.灵活的经营机制优势:与国有银行相比,民营银行规模相对较小,管理成本较低,决策迅速,能更好地适应中小企业生产的特点。

2.信息和成本优势:民营银行交易成本远低于国有银行。

其在此市场上具有先天的信息优势,对客户知根知底,极易沟通,从而能充分地利用地方的信息存量,最容易克服信息不对称和因信息不充分而导致的高交易成本这一金融服务的障碍。

3.产权制度优势:民营银行以民间资本为主体,有具体的所有者,脱离了国有资产对银行管理的负面影响,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独立面对市场。

4.技术等方面的“后发优势”:在采用先进技术,构筑全国统一和全国联网的电子化网络平台成本较低,相比于国有银行而言,在技术和流程上处于领先地位。

5.其他优势:A.民营银行打破了传统金融的垄断局面。

B.可和其他银行“联姻”。

例如,浦发银行和腾讯、民生银行和阿里巴巴等。

C.通过银行改革,更好的避免钱荒。

(2)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W(劣势)分析一、内部劣势1.易发生关联交易和道德风险:民营银行可能成为控股企业自身的取款机,存在道德风险,易引发信用危机。

2.经营风险较大:由于民营银行成立的时间比较短,其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一般不健全。

3.资本金不足,发展规模受限:民营银行的主要资金来自民间资本,而民间资本的数量通常较小,加之民营银行组建的时间较短、国家的扶持力度较小,故民营银行的资本金比较缺乏,发展容易受到影响。

二、外部劣势1.民营银行存在与发展的配套环境不够宽松,缺乏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在资金来源上,由于我国尚缺少一个保障公众利益,防范信用风险的风险防范体系,因此,民营银行在吸收公众存款上存在一定困难。

浅析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浅析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浅析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摘要】中国民营银行作为新兴力量,在金融领域逐渐崭露头角。

本文从民营银行的定位与特点出发,探讨了其在面临的发展挑战中所展现出来的韧性和创新能力。

通过对发展现状的分析,揭示了民营银行在政府政策支持下不断壮大的态势。

未来,民营银行有望在更多领域获得发展机遇,预计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强调了民营银行的发展势头良好,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展望未来发展的方向。

中国民营银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值得金融行业和投资者密切关注。

【关键词】关键词: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前景展望、定位、特点、发展挑战、政府政策支持、发展现状分析、前景预测、发展势头、应对策略、展望未来1. 引言1.1 民营银行的兴起民营银行的兴起源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开放度的增加。

19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金融体制也在不断改革,逐渐向着多元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为了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金融需求,民营银行开始崭露头角。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监管政策的支持,民营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发展势头迅猛。

未来,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民营银行将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发展现状目前,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和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民营银行在金融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已有数百家民营银行获得了开业批复,并且不断增长。

这些民营银行在服务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客户方面表现突出,成为金融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民营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作为新兴金融机构,民营银行仍然面临着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短板,影响了其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监管政策不够明确和完善也成为了民营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

政府对于民营银行的监管需要更加规范和透明,以保障其健康、稳健的发展。

我国私人银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私人银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私人银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不少于1000字我国私人银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高净值客户数量的增加以及财富管理意识的提高,私人银行业越来越受到关注。

不过与发达市场相比,我国私人银行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强自身能力和管理水平,跟上国际市场的步伐。

下面就我国私人银行业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我国私人银行业的现状1.发展速度较快:我国私人银行业自2013年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推出私人银行服务,私人银行业务量逐年递增,这也反映出中国的高净值人群逐渐增多。

2.高净值趋势明显:我国的富豪数量稳步增加,高净值人群投资意愿旺盛,相对于国外发达市场,我国的高净值人群相对较年轻,他们对于财富的保值增值需求也更加迫切。

3.业务发展水平不高:目前,我国私人银行从业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员工素质还有待提高。

此外,私人银行在人才引进、专业技能培训、财富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与国外同行存在一定差距。

造成了业务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

二、我国私人银行业发展对策1.提升服务水平: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是服务质量,通过提升服务水平,消除客户痛点,增强客户忠诚度,从而提高业绩。

具体可以采取培养专业人才、扩大产品线、完善业务流程等措施。

2.增强创新力度: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提速,私人银行业务也需要不断创新,探索符合市场需要的新型财富管理模式。

例如,推出更多针对客户的全面金融服务,促进信息化、智能化和区块链技术等的应用。

3.加强合规管理:合规是私人银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银行要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因开展私人银行业务而影响自身的声誉。

加大合规监管力度,完善业务流程和独立风险管理体系。

4.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是提升私人银行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将有助于提高交易速度、精准识别风险、强化客户体验等方面的能力,推动私人银行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转型步伐逐渐加快,我国私人银行业也将进入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

银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银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银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一、背景分析1、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呈现出新的状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中国民营企业开放的频度也在提升,几乎覆盖全国各地。

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拉开了新的篇章。

民营企业的注册定位范围广泛,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

投资性的民营企业也逐步发展壮大,企业管理制度也得到显著改进,科学管理形式和经营现代化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保护,另一方面也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

随着政府的政策推进,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和鼓励。

而银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2、银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实现了对民营企业的大力支持,成功实现了再融资政策、贷款政策、信用支持政策和事中事后监督政策的全面推进。

中国银行业积极通过制定新的法规和政策,完善支持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

银行以低息贷款和金融工具的形式,帮助民营企业稳定发展和促进发展,拓宽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同时,银行也积极开展量化、分类管理,进一步完善其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服务。

三、调研结论与建议1、调研结论(1)银行支持的民营企业发展对于提升中国的经济实力具有重要作用,社会效益也得到显著提升。

(2)面对激烈贸易竞争的背景下,中国民营企业发展需要财务投资方面更多的支持。

(3)银行业对中国民营企业的支持政策已经开始有效地发挥作用,但仍需要在完善监管制度、实施更多友好的政策制度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以进一步向民营企业提供更大投资。

2、调研建议(1)银行应该加强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持,提升民营企业的财务投资水平,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完善的金融服务。

(2)银行应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管,加大识别风险和处理风险的力度,确保民营企业的发展安全可持续,促进民营企业健康的发展。

(3)银行应该制定更多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比如支持民营企业减税增补贴、支持民营企业扩大内需消费等方面的政策,提高民营企业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营银行发展路径的比较研究
摘要:建立和发展民营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完善我国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科学地选择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

增量发展路径和存量发展路径,都存在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应是多元化和混合型的。

民营银行发展应以存量改革为主,兼顾增量改革,待进入成长期后,则以增量改革为先导带动存量改革。

关键词:民营银行;发展路径;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一、民营银行发展路径概述
(一)增量发展路径。

从理论上讲,增量发展民营银行的模式,可以促进银行业的竞争,督促国有银行改善管理,推动国有银行的产权改革。

新组建民营银行有许多优点。

第一,一张白纸,没有负担。

没有那些不合理的制度约束,没有既得利益集团的钳制。

第二,比较容易通过市场来选择经理人员。

第三,没有不良贷款的历史包袱。

(二)存量发展路径。

从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看,开放民营银行的风险是很高的。

许多国家,在没有相应的政治、经济和法律配套体系的情况下开放民营金融,都造成了严重的金融混乱。

从我国国情看,上个世纪90年代初盲目发展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结果造成这些机构短期行为严重,经营管理混乱,最后只好
进行撤销、关闭、兼并和重组,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因此,金融改革必须要有一个底线,即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改革,这是我国渐进式改革道路成功的精髓所在。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需要由现有银行的市场化和引进民间资本进入两个轮子推动。

(三)混合发展路径。

一些学者认为,构建民营银行不能急于求成,应该采取渐进式的发展战略,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一是对国有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注入民营成分;二是吸引民间资本入股现有的中小银行,逐步实现中小银行民营化;三是在条件成熟时设立完全以民营资本投资入股、按市场机制经营的民营银行。

二、民营银行发展路径的比较研究
(一)增量发展路径评价。

增量发展民营银行有许多优点,如可以增加金融领域的竞争活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权限上收、资金外流和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但是,我们更应看到,新组建民营银行,不仅在市场准入方面有着高昂的代价,还有可能重蹈过去随意办金融而引发惨痛教训的覆辙,更主要的是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这个我国金融改革应首先考虑的问题依然存在。

1.增量发展民营银行并不能启动银行业的竞争机制。

对于一般企业来说,改革中的增量部分是一种可以自我调节的有机整体。

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生存下来的民营企业都极富生命力,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从而带动国有企业改革。

而银行业则不同,我
国目前银行是进难退更难,退出就意味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2.增量发展民营银行并不能从根本上减轻国有银行的历史包袱。

对于一般国有企业来说,改革主要的障碍是人员负担。

发展民营企业,不仅增加了就业机会,而且随着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有企业中的职工会主动离开,将减轻国有企业的改革压力。

而银行业改革主要的障碍是沉重的不良资产包袱,它不会因为民营银行的发展而减少。

3.增量发展民营银行将加大整体金融风险。

银行的风险不在银行本身,而在于给广大存款人带来的风险。

银行如果经营管理不善,导致支付问题,将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

如果是一般企业,死一批,再发展一批,有利于市场的优胜劣汰,保持生命活力。

但对银行业来说,完全的市场竞争法则,是行不通的。

一家银行倒闭,有可能引发整个银行业的信誉风险和金融危机。

4.增量发展民营银行的经营成本高昂。

从成本核算的角度看,以重新募集资本的形式成立商业银行,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其资本金必须达到十亿元人民币。

这个数额,对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来说,或许不是问题,但在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就成为其市场准入的一大难题。

另外成立一家银行,还需要相应的人员、网点、机具设备等,这是一笔昂贵的费用。

再者,其营业网络的建设、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及机构运转的磨合更需时日,这些都提高了新设立的民营银行的经营管理成本。

由此可见,新成立民营商业银行不具普遍性。

(二)存量发展路径评价。

采用存量发展路径,从改造现有城市商业银行、城信社入手,具有可操作性最强、成本较低、能有效避免可能出现大的金融风险等优点。

国有企业改革攻坚的成功经验表明,相当部分中小国有企业通过转让实现了民营化。

我国资本市场上,一些退市的亏损上市公司利用“壳资源”的优势最终完成重组上市,顺利实现扭亏为盈。

对国有银行的存量改造,可以借鉴国有企业民营化的经验。

但存量发展路径也有缺陷:
1.所有者缺位的问题。

从总体来看,民间资本的积极参与明显成为主流。

但民企参股农村商业银行所能掌控的股权比较少。

为防止一股独大,使农商行成为某一家或几家企业的小金库,农商行对企业参股比例做了严格的限制。

但由此又带来另外一个问题。

由于单个企业所占股份比较少,没有一个相对控股的股东,使得股东普遍对农商行发展缺乏关注。

所有者缺位,虽然改制成商业银行,但和过去信用社时一样,一切仍旧是行长说了算,缺乏内控机制,积聚了潜在的经营风险。

2.存量改造延续的是一种“搭配销售”的策略。

这种策略对于劣质产品生产者是一种占优策略,但对于优质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公平,只不过是强制消费者以更高的价格满足其效用。

而产权的“搭配销售”则可能使总体效用锐减为零。

三、结语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增量发展路径还是存量发展路径,都存在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关键在于哪种方式的成本和风险最小、
收益和效率最高。

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选择应遵循自下而上、自小而大、符合经济发展自身规律要求的原则,其发展战略应侧重以小求大、以点求面、以稳求进。

其发展必须考虑我国经济的现实发展阶段,必须考虑我国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循序渐进、依次推进,过度、过快开放都将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害。

当前的民营经济大部分从事的是竞争性产业,在发展初期,管理不够规范;容易产生政策与制度疏漏,加之民营资本的逐利和扩张动机强烈,极易出现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从而大大损害民营企业的声誉与形象。

而银行在放贷时,借款人的信誉往往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

如果民营企业的声誉不提高,民营银行市场定位选择便很可能偏离民营企业,而民营银行的市场定位必然影响其发展路径的选择。

因此,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应是多元化和混合型的,混合发展路径的优势自然就凸显出来了。

民营银行试点以存量改革为主,兼顾增量改革,民营银行进入成长期后,则以增量改革为先导带动存量改革的渐进式改革是民营银行发展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姜应祥.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成因及解决对策[j].中国金融,2001.
[2]周浩明.民营银行的比较优势及发展路径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2.
[3]詹花秀.我国民营银行的定位及发展取向[j].探索,2003.
[4]张日新.我国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的时机选择与框架设计闭.金
融论坛,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