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系统

合集下载

周围神经疾病【113页】

周围神经疾病【113页】
• 肌电图(EMG):主要用于诊断和鉴 别诊断神经源性损害和肌源性损害
• 神经传导速度(NCV)
周围神经活检:一般用于定性困难者,可 判断周围神经损伤部位,如轴索、神 经膜细胞、间质等。
分子生物学活检
辅助检查
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EMG)
• 可早期诊断亚临床神经病 • NCV有助于病变定位 • 鉴别神经源性与肌源性肌萎缩 • 鉴别轴突变性与脱髓鞘
周围神经疾病 Diseases of the Peripheral Nerves
本章重点
1.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治疗 2. 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治疗 3. Guillain-Barré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诊断&鉴别诊断\治疗
本章难点
1.三叉神经痛的鉴别诊断 2.GBS的鉴别诊断
扳机点
临床表现
2. 严重病例伴面肌痛性抽搐(tic douloureux) ➢ 可伴面红\皮温高\结膜充血&流泪 ➢ 可昼夜发作, 夜不成眠
临床表现
3. 病程呈周期性 ➢ 发作期--数日、数周或数月 ➢ 缓解期--数日~数年
➢ 病程愈长, 发作愈重, 愈频繁 ➢ 神经系统检查无体征
辅助检查
无特殊辅助检查
(1)神经阻滞(药物无效,而不宜手术): 传统的治疗方法用无水酒精、甘油等注射于神经干或半 月节神经纤维使节细胞凝固及蛋白质变性,以阻断神经 传导通路而止痛。
(2)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 CT导向射频电极针经皮插入半月神经节 通电加热至65oC~75oC (1min) 破坏节后无髓鞘痛温觉Ad & C细纤维 保留有髓鞘触觉Aa & b粗纤维 疗效90%以上
并发症: 面部感觉异常\角膜炎\咀嚼无力\复视\带状疱疹

周围神经系统解剖学及答案

周围神经系统解剖学及答案

周围神经系统解剖学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腰骶干:第4腰神经前支的部分纤维和第五腰神经前支并入骶丛,合称为腰骶干。

2.鼓索:为面神经的重要分支,在面神经出茎乳孔前约0.6mm处发出,穿经鼓室至颞下窝,向前下加入舌神经,管理舌前2/3味觉的传导和舌下腺、下颌下腺的分泌。

3.交感干:由交感神经的椎旁节和节间支串联而成的串珠状结构,位于脊柱两侧,左、右交感干的下端在尾骨前方汇合于奇神经节。

4.交通支:是指脊神经与交感干相连的一段神经纤维,内含内脏运动纤维和内脏感觉纤维,分白交通支和灰交通支两种。

5.内脏大神经:内脏大神经是由穿经第5~9胸交感神经椎旁神经节而出的节前纤维相互聚合而成的一条神经,该神经穿过膈后,止于腹腔神经节(椎前神经节)。

6.牵涉性痛:指内脏的病变表现在一定皮肤区域的感觉过敏或疼痛反应。

二、填空题1.脊神经所含的四种纤维成是躯体运动纤维,躯体感觉纤维,内脏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

2.脊神经前支形成的神经丛有_____颈丛,臂丛,腰丛______和__骶丛_______。

3.膈神经是_____混合_____性神经,其运动纤维支配___膈肌________。

4.膈神经感觉纤维主要分布于___心包____、__胸膜_______及膈下面中央部的腹膜。

5.肱骨外科颈骨折易损伤___腋神经__神经,损伤后可能形成__方形____肩;肱骨中、下端骨折易损伤___桡神经__神经,损失后可能导致_垂腕__征;肱骨髁上骨折易损伤__尺神经__神经,损失后可能出现___爪形____手。

6.肋间神经共____11_____对,各自行于相应的__肋间隙_______内。

7.胸神经前支T2分布于____胸骨角平面_;T6分布于___剑突平面__;T10分布于_脐平面_____。

8.臀大肌受_____臀下_____神经支配, 臀中肌受__臀上________神经支配。

9.坐骨神经出骨盆后,于臀大肌深面,经__股骨大转子__和__坐骨结节____连线的中点,在股肌后群深处下行。

周围神经系统’概论

周围神经系统’概论

桡神经在桡骨中段骨折时易受损伤。
1)运动障碍:不能伸 腕伸指,拇指不能外展, 前臂旋后功能减弱;
2)抬前臂时,出现 “垂腕”症;
3)感觉障碍:“虎口 区”皮肤感觉丧失。
二、胸神经前支
共12对,第1~11对位 于相应肋间隙中,称肋间 神经,第12对位于第12肋 下方,称肋下神经。
皮支分布于胸、腹壁 皮肤,皮支在胸、腹部呈 环带状的节段性分布。
二、颈丛 cervical plexus 颈丛(C1~C4)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
枕小神经
耳大神经 皮支
颈横神经
分支
锁骨上神经
肌支 膈神经
5.膈神经(C3–C5)
支配 膈肌的运动 心包、纵隔胸膜、膈胸 膜和膈部的腹膜
损伤 剌激
同侧膈肌瘫痪 呃逆
四、臂丛 brachial plexus (C5~T1)
第十八章 周围神经系统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分类
脑神经 一
脊神经
概述
连于脑 连于脊髓
躯体神经

传入神经
内脏神经
交感神经
传出神经 副交感神经
一、神经节
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聚集构成了神经节。
包括 脑神经节 脊神经节 内脏神经节
二、神 经
概念 在神经系统中,由神经纤 维聚集构成了
浅支在肱桡肌深面下行, 伴桡动脉至前臂中、下1/3 处转向手背。
深支绕桡骨颈外侧,穿 旋后肌至前臂后部。
发支支配肱三头肌、肘肌、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
发出臂后皮神经、臂外 侧皮神经、前臂后皮神经。
桡神经浅支 分支布于手背桡侧半
以及桡侧二个半手指近节 背面的皮肤。 桡神经深支

神经系统(周围神经部分)

神经系统(周围神经部分)

神经系统(周围神经部分)2014-12-11 09:26:45人体“九大”系统之五——神经系统(周围神经部分)【【周围神经系统概述】】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植物神经周围神经分布于全身,把脑和脊髓与全身其他器官联系起来,使中枢神经系统既能感受内外环境的变化(通过传入神经传输感觉信息)。

又能调节体内各种功能(通过传出神经传达调节指令),以保证人体的完整统一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神经细胞),而神经元的活动和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的传输则表现为一定的生物电变化及其传播。

例如,外周神经中的传入神经纤维把感觉信息传入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把中枢发出的指令信息传给效应器,都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送的,而神经冲动就是一种称为动作电位的生物电变化,是神经兴奋的标志。

【【脑神经】】与脑相连的神经叫脑神经,共有12对,主要支配头面部器官、皮肤和肌肉等处的感觉和运动。

只有一对很长的迷走神经沿颈部下行,分布在胸腔的大部分腹腔的内脏器官上,人能看到周围事物,听见声音,闻出香臭,尝出滋味,以及有喜怒哀乐的表情等,都必须依靠这12对脑神经的功能。

12对脑神经连接着脑的不同部位,并由颅底的孔裂出入颅腔。

具体是:嗅神经经过筛板进入颅腔;视神经经视神经管进入颅腔;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外展神经经眶上裂进入颅腔;上颌神经经圆孔,下颌神经经卵圆孔进入颅腔;面神经、位听神经经内耳门进入颅腔;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经颈静脉孔进入颅腔;舌下神经经舌下神经管内口进入颅腔。

这些神经主要分布于头面部,其中迷走神经还分布到胸腹腔内脏器官。

各脑神经所含的纤维成分不同。

一、分类(按所含主要纤维的成分和功能的不同)1、感觉神经,包括嗅、视和位听神经;2、运动神经,包括动眼、滑车、展、副和舌下神经;3、混合神经,包括三叉、面、舌咽和迷走神经。

研究证明,在一些感觉性神经内,含有传出纤维。

简述幼儿周围神经系统的特点

简述幼儿周围神经系统的特点

简述幼儿周围神经系统的特点幼儿周围神经系统是人体中最重要的部分,它起着重要的作用,塑造着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周围神经系统的特点进行简要介绍。

首先,幼儿周围神经系统有着丰富的功能,主要负责维持身体机能的稳定,比如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热量,调节血液压力,维持肌肉收缩等,是机体生理平衡的重要部分。

其次,幼儿周围神经系统表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能够与其他系统紧密联系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从而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行。

此外,幼儿周围神经系统的发育迅速,可以控制和调节体内许多器官细胞的活动,对幼儿举动、思维等心理特点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幼儿周围神经系统还有一些特殊特点,比如有些神经系统细胞会在脱离机体后仍然存活,某些神经细胞还可以分裂形成细胞团,而其他细胞则形成聚状细胞等特性,这些特性显著提高了幼儿神经系统的功能。

最后,幼儿周围神经系统的细胞比较敏感,容易受外界刺激影响,有可能引起神经紊乱,从而影响生理机能和心理特点的发育。

综上所述,幼儿周围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点表现在具有丰富的功能、表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发育迅速、具有一定特性等方面,但是其敏感性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因此,幼儿在生长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的生理机能,保护好孩子的神经系统,使之健康发育。

幼儿周围神经系统是人体中最重要的部分,它起着重要的作用,塑造着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周围神经系统的特点进行简要介绍。

首先,幼儿周围神经系统具有丰富的功能,它主要负责维持身体机能的稳定,比如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热量、调节血液压力、维持肌肉收缩等,它是机体生理平衡的重要部分。

其次,幼儿周围神经系统表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能够与其他系统紧密联系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从而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行。

此外,幼儿周围神经系统的发育迅速,可以控制和调节体内许多器官细胞的活动,引起幼儿举动、思维等心理特点的发展。

此外,幼儿周围神经系统还具有一些特殊特点,比如有些神经系统细胞可以在脱离机体后仍然存活,某些神经细胞还可以分裂形成细胞团,而其他细胞则形成聚状细胞等,这些特性显著提高了幼儿神经系统的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96页)

周围神经系统(96页)

腰丛 lumbar plexus
• 组成:T12前支一部分
L1~3前支 L4前支的一部分
• 位置:腰大肌深面腰椎横突前 • 分支—走行和分布
1、 髂腹下神经 2、髂腹股沟神经 3、股外侧皮神经 4、股神经 femoral nerve 5、闭孔神经 6、生殖股神经
•股神经
femoral never
• 共12对,分为肋间神经 intercostal nerves 和肋下神经 subcostal nerve
• 肋间神经 走行及分支
胸神经前支分布的特点:节段性和重叠性
T2 – 胸骨角平面 T4 – 男性乳头平面 T6 – 剑突平面 T8 – 肋弓平面 T1Biblioteka – 脐平面 T12-脐与耻骨联合
连线中点平面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152021/5/152021/5/15May- 2115-M ay-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5/152021/5/152021/5/15Saturday, May 15,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5/152021/5/152021/5/152021/5/155/15/2021
镫骨肌神经
翼腭神经节和下颌神经节
• 位置 • 纤维性质 • 副交感神经
其节后纤维的支配
Ⅷ 前庭蜗神经 vestibulocochlear nerve
• 感觉性神经 • 核团组成:前庭神经核和蜗神经核 • 神经在脑桥小脑三角连于脑,经内耳门
入颅
Ⅸ 舌咽神经 glossopharyngeal nerve
下颌神经mandibular n.
1. 耳颞神经 2. 颊神经 3. 舌神经 4. 下牙槽神经 5. 咀嚼肌神经

解剖学-神经系统-周围N脊神经

解剖学-神经系统-周围N脊神经
损伤:爪形手
4) 桡神经 走行:
桡 神 经
桡神经分支及分布: 桡神经 肌支:支配上肢的伸 皮支分布区
肌。支配肱三头肌
皮支:分布于上肢背 面、手背桡侧半和桡 侧两个半指皮肤。
手背面 手掌面
P215图9-26
桡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前臂肌瘫痪,不能伸腕、 伸指,呈垂腕姿态。感觉 障碍以手背第1、2掌骨之 间的皮肤最明显。
阴部神经
骶 丛
臀下神经
的 分
坐骨神经

臀上神经






神 经




走行:
坐骨神经本干分布于髋关节和股后群肌。
在股二头肌深面下降到腘窝上角分为胫 神经和腓总神经。











(1) 胫神经 其分支支配小腿后群肌(小腿三头肌)和足 底肌,并分布于小腿后面和足底皮肤。 在内踝后方分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






2-11胸 的

神经前支 分 布



颈丛 组成:
(1)皮支
分布到颈前外侧、 肩、枕部、耳廓等 处的皮肤。
P213图9-21
(2)肌支
膈神经:经胸廓上口入 胸腔,沿肺根前方, 心包的两侧,下行至 膈。
膈 神 经
P213图9-21
(2)肌支

膈神经的运动纤维

支配膈肌;感觉纤

维主要分布到胸膜
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的皮肤。

股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周围神经系统名词解释

周围神经系统名词解释

周围神经系统名词解释
周围神经系统(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是指除中枢神经系统以外、分布于全身各处的神经结构和神经组织。

它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内脏神经系统。

脑神经与脑相连,共12对,按出入颅腔的前后顺序分为嗅神经、视
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各1对。

其中嗅神经、视神经和位听神经是纯感觉成分,将嗅觉、视觉、听觉冲动传向中枢;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是运动性成分,把中枢的信息传给感受器;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既有感觉成分,又有运动成分,是混合性神经,其中运动性神经支配眼肌、舌肌、咀嚼肌、表情肌、咽喉肌,也有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

脑神经损害会产生许多病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1~T6)中间外侧核的节前纤维,在交感干内上升至颈部, 在颈部椎旁神经节换元;
(T6~T10)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至其它胸部交感神经节换元; (T11~L3)在交感干内下降,在腰骶部交感神经节换元。
③穿过椎旁节后,至椎前节换神经元。
周围神经系统
-9-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3种去向:
①发自交感干神经节的节后纤维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 随脊神经分布至头颈部、躯干和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 肌等。31对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都有灰交通支联系,脊神 经的分支一般都含有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一、内脏运动神经
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支配器官
内脏运动神经 平滑肌、心肌、腺体
(不受意志控制)
躯体运动神经 骨骼肌
(受意志控制)
纤维成分
两种: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只有一种
神经元数目 纤维粗细不同 分布形式
两个神经元 低级中枢→植物神经节→效应器 薄髓(节前纤维)和无髓(节后纤 维)的细纤维 节后纤维以神经丛形式分布
肠系膜上神经节 腰神经节
腰内脏神经 骶神经节
颈上神经节
心丛
胃 腹腔神经节 小肠
-13-
周围神经系统
(3)腰部 有 4 对腰神经节,发出分支
有2~3对骶神经节 和一个奇神经节,发 出分支: ①经灰交通支,随骶
尾神经分布。 ②一些小支加入盆丛
→盆腔器官。
胸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腰神经节
腰内脏神经 骶神经节
系 统
中 脑干 枢
内脏感觉中继核(孤束核) 一般内脏运动核(副交感低级中枢:动眼神经副核,
上、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心血管运动调节中枢(延髓) 呼吸运动调节中枢(延髓、脑桥)
部 间脑 情绪行为、体温摄食、水平衡、心血管、内分泌
生物节律调节中枢
大脑 边缘叶、新皮质内脏功能调节中枢
周围神经系统
-3-
④ 3对颈交感干神经节分别发出颈上、中、下心神经,下行进
入胸腔,加入心丛 .
-11-
周围神经系统
(2)胸部: 胸交感干 位于肋骨小头的前方 胸神经节 10~12个(交通支随12对胸神经分布于胸腹壁的血管、汗腺、竖毛肌
②第1~5 胸交感神经节→胸主动脉丛、食管丛、肺丛、心丛等
2、来自脊髓胸 6~12 节段中间外侧核的节前纤维,更换神经 元后,其节后纤维支配肝、脾、肾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 化管。
3、来自脊髓腰 1~3 节段中间外侧核的节前纤维,更换神经
元后,其节后纤维支配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盆腔器 官和下肢的血管、汗腺、竖毛肌。
-15-
周围神经系统
(二)副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 颅部:
胃 腹腔神经节
小肠
(4)盆部
① 经灰交通支随 5 对腰神经分布。 ② 穿过腰神经节的节前纤维 — 腰内脏神经 →肠系膜上、下 神经节,节后纤维→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及盆腔器官。
周围神经系统
-14-
总结: 1、来自脊髓胸1~5节段中间外侧核的节前纤维,更换神经元
后,其节后纤维支配头颈、胸腔器官和上肢血管、汗 腺、竖毛肌。
一个神经元 低级中枢—→效应器 比较粗的有髓纤维
以神经干形式分布
周围神经系统
-4-
后根 脊神经节
肌梭
前根 腹腔神经节
骨胳肌 运动终板
周围神经系统
-5-
脊神经节 后根 前根 灰交通支 白交通支
交感干神经节
内脏运动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一)交感神经 1.交感神经概观 (1)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T1~L3 中间外侧核
内脏运动神经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或植物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2-
内脏神经系统组成概括如下:
交感神经(颈、胸、腰、盆部)
周 围
内脏运动神经
颅部:行于动眼、面神经、舌咽、
副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内
骶部:盆内脏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脊神经节 脑神经节 膝神经节、舌咽神经下节、迷走神经下节

神 经
脊髓
交感低级中枢(T1~L2或L3中间带外侧核) 副交感低级中枢(S2~S4骶副交感核)
交感干 肺丛
胸神经节
颈上神经节 心丛
颈部交感干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神经纤维的分布:
①随8对颈神经分布至头颈和上肢的血管、汗腺、竖毛肌等。
②直接至邻近的动脉,形成颈内动脉丛、颈外动脉丛、锁骨下
动脉丛和椎动脉丛等,伴随动脉的分支至头颈部的腺体、竖毛
肌、血管、瞳孔开大肌。
③发出的咽支,与迷走神经、舌咽神经的咽支共同组成咽丛。
(2)椎旁神经节(交感干神经节) 节间支
颈部3-4个 胸部10-12个 腰部4个 骶部2-3个 尾部两侧合成1个奇节
周围神经系统
-6-
(3)椎前神经节
腹腔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肠系膜下神经节 主动脉肾神经节
颈中神经节 颈胸神经节
交感干 肺丛
胸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腰神经节
腰内脏神经 骶神经节
②攀附动脉走行,在动脉外膜形成相应的神经丛(如颈内、 外动脉丛,腹腔丛,肠系膜上丛等),并随动脉分布到所支 配的器官。
③由交感神经节直接分布到所支配的脏器。
-10-
周围神经系统
2.交感神经的分布
(1)颈部: 颈上神经节 颈中神经节 颈下神经节 第1胸神经节 颈胸神经节 (星状神经节)
颈中神经节 颈胸神经节
动眼神经核 上泌涎核 下泌涎核 迷走神经背核 骶部: 骶髓2~4骶副交感核
神经系统
第十八章 周围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神经 第二节 脑 神 经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一、内脏运动神经 二、内脏感觉神经 三、牵涉性痛 四、一些重要器官的神经支配
周围神经系统
-1-
内脏神经系统
中枢部 包括
周围部 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内脏运动神经 周围部
内脏感觉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③穿行第6~9 胸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内脏大神经→腹腔神经节
④穿行第10~12 胸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内脏小神经→主动脉肾节
由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节发出的节后纤维分布至肝、肾脾等实质性器官
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
⑤内脏最小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12-
颈中神经节 颈胸神经节
交感干 肺丛
胸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周围神经系统
-7-
颈上神经节
心丛
胃 腹腔神经节 小肠
(4)交通支 白交通支 灰交通支
灰交通支
脊神经节 后根
腹腔神经节
前根
白交通支
交感干神经节
周围神经系统
-8-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3种去向: 中间外侧核—前根—脊神经干—白交通支—交感干
①终止于相应的椎旁神经节,并交换神经元。 ②在交感干内上行或下行后,终于上方或下方的椎旁神经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