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介绍外宣34页共36页
长三角 - TBOX方案

TBOX产品特性-1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YANGTZE DELTA REGION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ZHEJIANG
TBOX产品特性-2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YANGTZE DELTA REGION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ZHEJIANG
WIFI+BT天 线
GPS/BD 天线
LTE天线
WIFI模块
SIM卡模块 eMMC
加密模块
SENSOR模块 SPI FLASH
(通信模组) 2/3/4G
USB(娱乐主机接入)
音频转 换模块
接
CAN收发器*2
口
CAN/PMU/GN SS MCU
唤醒 B+/ACC
指示灯单元 电池组
电源管理单元
RS232/RS485
“观芮”智能网联平台产品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YANGTZE DELTA REGION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ZHEJIANG
TBOX 与竞品对比
上:观芮TBOX,下:竞品TBOX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YANGTZE DELTA REGION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ZHEJIANG
“观芮”智能车联网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YANGTZE DELTA REGION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ZHEJIANG
背景
工业4.0
新能源汽车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YANGTZE DELTA REGION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ZHEJIANG
浙江省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 一

序号 1
发布机构:浙江省科技厅 发布时间:2011-09-21
名称
依托单位
浙江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
归属部门 批准时间 省科技厅 1991年
2
浙江省饲料及动物营养研究实验室
浙江大学 省科技厅 1992年
3
浙江省核农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 省科技厅 1993年
浙江工业大学 省科技厅 2003年
31
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
浙江林学院 省科技厅 2003年
32
浙江省动物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 省科技厅 2004年
33
浙江省固体表面反应化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师范大学 省科技厅 2004年
34
浙江省现代纺织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理工大学 省科技厅 2004年
院附属妇产科 省科技厅 2005年
医院
40
浙江省有机硅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
杭州师范学院 省科技厅 2005年
41
浙江省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医学 院附属二院
省科技厅
2006年
42 浙江省现代计量测试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 中国计量学院 省科技厅 2006年
43
浙江省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
邵逸夫医院 省科技厅 2006年
浙江工业大学 省科技厅 1999年
22
浙江省安全与冲击工程重点实验室
宁波大学 省科技厅 1999年
23
浙江省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宁波大学 省科技厅 2000年
浙江省环境科
24 浙江省环境污染控制技术重点研究实验室
学 研究院
省科技厅 2000年
嘉兴市第一批科技计划(公益性研究计划)项目安排表

2018/1/1
2020/12/31
李皇保
市直属
16
2018AY32016
大黄素调控Oct4 mRNA m6A甲基化修饰抑制胰腺癌侵袭转移研究
嘉兴市第一医院
2018/1/1
2020/12/1
张浩
市直属
17
2018AY3201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AQP2及钠钾泵的表达
嘉兴市第一医院
2018年嘉兴市第一批科技计划(公益性研究计划)项目安排表
一、应用性基础研究专项(共26项)
序号
计划编号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参加单位
起止年月
项目负责人
归口部门
备注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1
2018AY11001
智能采茶机器人嫩芽识别定位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嘉兴学院
2018/3/1
2021/3/1
陈滨
市直属
2
2018AY11002
基于CYP3基因多态性的阿片类药物个体化应用研究
嘉兴市第一医院
2018/1/1
2020/12/31
沈徐
市直属
14
2018AY32014
大黄素联合5AzA-cdR对胰腺癌抑癌基因以及其对裸鼠移植瘤去甲基化研究
嘉兴市第一医院
2018/1/1
2020/12/31
陈亮
市直属
15
2018AY32015
阿司匹林通过STAT3通路调控胆囊癌细胞的生长增值研究
姜黄素衍生物C66通过CB2受体改善小鼠肝纤维化的免疫机制研究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二医院,温州市中心医院,
2018/1/1
高校技术转移模式探析_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的调研与思考_梅元红

高等学校是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尽管受到体制、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限制,我国高校仍在积极地探索更加有效的技术转移路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转移工作,以求更好地履行科技服务社会的职能。
本文主要结合清华大学的工作实践,就高校技术转移模式进行探析。
高校技术转移是一个多主体、多阶段、多层次、多来源的综合性体系,包含着复杂的结构和各种关系。
技术转移的参与主体主要有:高校、企业、政府、中介机构、投资机构等;技术转移的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技术开发阶段、技术推广阶段和技术应用阶段;技术来源主要有:高校(技术提供方)开发的自主知识产权、企业(技术接纳方)委托、双方合作研发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新技术。
目前我国高校的技术转移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型。
1传统的技术转化模式———点对点的高校与企业直接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指通过高校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努力,寻找到合适的企业;或者企业在高校找到合适的科技成果,将其在企业产业化。
以技术的提供方(高校)为点,对应另一个点———技术的接纳方(企业)。
目前,大多数高校设有科技开发部门,负责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是最广泛、最典型且至今仍在沿用的转化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①点对点的直接转移,即技术直接由技术提供者(高校)传递给技术接纳者(企业)。
②在校企之间传递的技术主要是包括专利技术在内的高校自有科技成果,是典型的技术推动型技术转移。
该模式参与的主体只涉及到大学和企业,从技术转移的过程看,主要是高校已有技术的推广。
由于技术转移主要靠科研人员或管理人员直接与企业联络,合作规模和技术交易额普遍较小,涉及的技术多是较为简单的应用技术。
该模式虽然有其客观不足和一些限制发展的因素,但仍然是高校技术转移的一种主要模式。
据统计,近年来清华大学每年约1400项技术合同中,点对点是主要的合作模式,2008年合同额达到7.8亿元。
具体见图1。
目前,各高校正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和实践,一些新的技术转移模式不断涌现。
浙大计算机学院各大实验室介绍

清华大学餐饮产业领导者管理研修班

清华大学中国餐饮产业领导者管理研修班招生简章主办单位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是清华大学和深圳市合作创建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直属清华大学,为清华大学的唯一异地办学机构,是清华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设有7大学部、27个实体实验室,共有12位院士、280余位双基地教师,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3000余名,在职进修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8000余名;课程简介在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由投资驱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以及城镇化持续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服务行业由跨越式高速发展向平稳可持续发展过渡,服务行业市场环境、竞争格局、需求模式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企业也必将面对国内外更广层面、更深层次的竞争:从产品到服务,从营销到运营,从团队到资金,从商业模式到战略创新,竞争将深入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并逐步向纵深化发展;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领域,中国餐饮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餐饮企业逐步摆脱了以单店经营为主的运作模式,正在向个性化、品牌化、连锁化方向发展,国际国内资本市场也加大了对餐饮业的投入;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发展时期,餐饮产业的企业家们必须具备更丰富的知识、更高瞻的视野、更深入的洞察力以及更娴熟的资本运作能力,本课程将经典企业管理理论与中国餐饮行业发展实践相结合,深入剖析国际国内领先餐饮企业成功经验,帮助餐饮行业的企业家们拓展视野、整合资源、深度挖潜,打造一批具有广阔视野、创新思维和产业整合能力的餐饮企业家,推动中国餐饮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课程特色◇获取全面、实战、实用的餐饮行业专业知识,并紧跟前沿管理经营理念,内容丰富,学员收获更多;◇教师阵容强大,以中国最优秀的实战派行业大师及清华大学优秀教授团队为核心组成,领略学贯中西的大师风采;◇开阔思路,激发思维,提升行业整合能力及全面的综合管理能力、领导才能和决策能力;◇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充分了解餐饮行业发展环境及企业管理的前沿问题;◇利用清华大学综合学科优势,有机结合现代管理科学和技术创新最新成就,寻找商业契机;◇丰富的班级活动,促进学员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分享高层次的校友网络资源;教学方式核心课程教授、互动案例解析最新热点案例、专题讲座论坛;战略眼光,独特视角——由着名教授、专家及业内资深人士授课,传递真知灼见;封闭学习,浓缩精华——最新教学方式,互动授课与案例分析结合,突出实践应用;课程对象餐饮企业和养生休闲产业的投资者、董事、总裁、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总厨、人事总监、财务总监及高级行政人员;有意向在餐饮产业发展的企业家、投资家;有志于寻求更大发展的餐饮产业精英;课程内容核心师资部分来自清华大学等高级名校资深管理教授及知名实战派专家,传授精彩理念,提供前沿解决方案;部分来自餐饮行业专家及管理顾问,提供实战利器;部分课程师资及讲座师资介绍韩秀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餐饮产业班课程主讲;林威雄:台湾辅仁大学教授,连锁经营权威、连锁界的奇迹大师,麦当劳、肯德基大中华区首位总经理,麦当劳大学连锁启蒙教育导师,1000家宝岛眼镜连锁店总经理;张文: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工商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案例究员;:清华大学农业国际化咨询中心首席咨询师,实战派品牌管理专家;程绍珊:着名营销实战专家,北京和君营销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特聘教授,美的集团特邀高级讲师;戴宛辛: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清华新闻传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深圳研究生院、长三角研究院、河北研究院EDP专题课程教授;姜旭平: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餐饮企业网络营销、互动营销、网络整合营销传播课程主讲;彭剑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中国管理咨询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着名管理咨询专家;艾学蛟:实战派危机管理专家、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课程主讲,清华深圳研究生院餐饮班主讲专家;冯恩援:现任中国烹饪协会秘书长、中国烹饪协会工会主席、中国烹饪协会清真烹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于干千:博士,教授,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导师,被授予“云南美食文化大师”荣誉称号,曾获得全国餐饮教育成果奖,主讲强势品牌塑造与餐饮营销课程;侯兵:管理学博士,扬州大学餐饮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烹饪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餐饮业标准建设委员会委员等职;金海峰:长春大学国学研究发展中心主任,长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人文企业家国学班特聘导师;翟山鹰:中国特色金融理论思想的资本运营实操专家,颐和资本集团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原建银国际中国公司投行部总裁;在建行上市、回归等具体工作中和创建国内数只产业化基金的过程中,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陈玮:曾任深圳创业投资同业公会会长、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总裁、CIVC Fund合伙人,中新基金和创新软库基金董事长及投资决策委员会主任等,现任东方富海投资公司董事长;但斌:现担任东方港湾董事长兼总经理,擅长把握结构性机遇及上市公司内在的价值投资;董关鹏:现任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所长;清华-奥美公共形象战略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外宣办暨国务院新闻办全球传播高级研讨班联合主讲人;教学管理学制:6个月,每月上一次课,每次4天,核心课程共24天,增值讲座6天,总学时240学时;最新开课时间:2012年09月22-23日上课地点:深圳、香港、北京、上海、重庆、台湾课程形式:游学加考察各地餐饮市场;证书授予:学习期满,考核合格后,颁发“清华大学中国餐饮产业领导者管理研修班”钢印结业证书;案例论文:学员结业后须提交一份结业论文,从而带着问题与思考参加研修,并做到学以致用;补课规定:学员因故不能参加特定课程学习,需按学员守则相关规定进行请假,经批准后可安排在其他班级或下期补修该门课程;入学流程先填写完整的报名申请表附后资格审核: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收到申请材料后3日内组织审核;录取通知:我院将于资格审核结束2个工作日内向通过审核的申请人发送录取通知书、交费通知和入学报到须知,或退还全部申请材料;缴纳学费:学员接到交费通知书后,请将学费汇入以下账户,交费底单上注明学员姓名和班号,并将汇款凭证复印件传真到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学费到账后由我院财务统一开具发票;户名: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开户行:平安银行深圳华新支行帐号:0142 1003 24889学习费用RMB 32000 元/人,包括课程学习、报名费、户外拓展、教材、讲义、书包、校服、结业证书、纪念品等费用; 报到开学前一周周末报到,报到时请带齐:身份证复印件一式2份学历证明复印件一式2份或单位推荐信原件小两寸蓝底彩照4张联系咨询咨询电话:010-联系人:刘老师清华大学中国餐饮产业领导者管理研修班招生简章报名表咨询电话:010-联系人:刘老师。
长三角城市空间联系网络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长三角城市空间联系网络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目录1. 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3 文献综述 (5)2. 长三角城市空间联系网络概述 (6)2.1 长三角区域概况 (7)2.2 城市空间联系网络定义 (8)2.3 研究区域选择与数据来源 (9)3. 长三角城市空间联系网络时空特征分析 (10)3.1 时空特征概念与研究框架 (11)3.2 空间联系网络构成要素 (12)3.3 历史数据与趋势分析 (13)3.4 空间联系网络演变特征 (14)4. 长三角城市空间联系网络影响因素分析 (15)5.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17)5.1 研究方法选择 (18)5.1.1 数据分析方法 (19)5.1.2 网络分析与模拟 (20)5.2 数据处理技术 (21)5.2.1 数据收集与整理 (23)5.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6. 长三角城市空间联系网络时空特征实证分析 (25)6.1 数据与案例选择 (26)6.2 研究范例分析 (27)6.3 分析结果与讨论 (28)7. 长三角城市空间联系网络影响因素案例研究 (30)7.1 研究区域案例选择 (31)7.2 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32)7.3 分析过程与结果讨论 (33)8. 结论与建议 (35)8.1 研究总结 (36)8.2 对长三角城市空间联系网络发展的建议 (38)1. 内容概览通过对交通基础设施数据、经济数据及人口移动数据等多维度的分析,该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空间联系网络表现出显著的时空动态特性,如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强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某些城市在特定时期内作为交通、经济以及文化交流的关键节点显现出来。
交通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影响网络演变的核心因素,而政策导向、经济政策和环境政策则是影响城市间联系的关键宏观因素。
本研究的成果不仅为理解长三角城市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区域规划、城市网络优化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浙江大学介绍2

全年办班596期。
中石化、中石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 银行、宝钢集团、包钢集团、昆钢集团、红塔集团、浙江中烟、云南
中烟、大庆油田、上海绿地房产、云天化、北车集团、华立集团、浙
江邮政公司、天山建材、泰昆集团、山东省企业家等大量的国营企业 和民营大中型企业。
浙江大学简介
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教育部直 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 和“985工程” 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
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建于1897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创办的
新式高等学校之一。几经变迁,1928年4月1日改名为浙江大学,1928年 7月1日起,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下设工、农、文理三个学院。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始于1956年,在服务地方经济和人才强国战略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校先后同国家有关部委、大中型企业、地方政府合作共建 了17个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开发了350余个继续教育项目;在省内外 设立了162个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和34个函授站。 目前,我校远程学历教育在校生4万余人,非学历教育培训学员每年5 万多人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社会经济建设急需的高、中级管理和科 技人才,受到教育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个。
浙大由三大学院组成
• 本科生院 • 研究生院 • 继续教育学院
大学的三大职能
• 教学与学术研究 • 科研 • 社会服务
据武书连《2010中国大学排行榜》数据显示,获得前3名的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总得分差距已经缩小为不足0.5%(190.21, 189.43,189.28)。 科研经费2009年达到20.1个亿,2010年达到27个亿以上,2011年达到 28.4亿,仅次于清华大学。 注重创新,连续9年的实用技术专利拥有量居全国各类高校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