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020中国水处理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沿学术论坛

合集下载

第三届全国水处理与回用学术会议成功召开

第三届全国水处理与回用学术会议成功召开

第三届全国水处理与回用学术会议成功召开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9年第7期3月29—31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和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主办,中山大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等7家单位承办的第三届全国水处理与回用学术会议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

中国工程院钱易院士、曲久辉院士、侯立安院士以及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环保企业和管理部门的专家学者近800人出席了会议。

我国面临严峻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破坏和水空间萎缩等水安全问题。

污水再生利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代表了环境领域新的发展方向,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已成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碧水保卫战”等国家重大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需求和发展潜力巨大。

本次会议以“水回用与水环境长效治理”为主题,设置12个分会场、1个科技写作工作坊和3个学术沙龙,围绕水处理与回用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核心技术、水循环系统理论、管理标准和学者个人事业发展进行深度交流。

会议还颁发了“水处理与回用领域年度全国优秀中文论文奖”和“第三届水处理与回用学术会议优秀会议论文奖”,以鼓励我国最新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环境保护工作。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王志华在致辞中表示,碧水保卫战是2019年污染治理的重头戏。

在碧水保卫战中,如何做好水处理与水回用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需要从宏观到微观、从技术到政策综合考虑水生态、水环境和水资源问题,需要全国水处理与回用领域的专家学者们群策群力,共同推进。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主任胡洪营介绍,国内水处理与回用领域正处于鼎盛发展时期,但同时也面临迷茫与挑战,要充分利用学术年会这一平台,团结所有水处理与回用领域专家学者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为技术研发、标准体系建设和工程实践的开展提供保障。

曲久辉院士做了题为“微场耦合的水处理新原理和新方法”的特邀报告,针对我国面临的重金属废水、有机废水难处理等重大现实问题,提出了从微观尺度精细设计和微反应空间的角度强化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电子传递和利用效率的方法,并创建了与传统方法相比更高效、更可控、更清洁、更绿色的微场耦合的浓缩式新型工艺和反应器,分享了该研究的技术细节和应用成果。

给水处理的新技术和水厂发展的新理念观后感

给水处理的新技术和水厂发展的新理念观后感

给水处理的新技术和水厂发展的新理念观后感1. 引言1.1 概述水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而其安全和可持续供应则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挑战之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清洁、安全的饮用水需求日益迫切。

传统的给水处理方法在面对日益复杂的水质问题时显露出局限性,并且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

因此,寻找新技术和新理念以提高给水处理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环境影响变得尤为重要。

1.2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涌现出了许多新技术在给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这些新技术包括但不限于膜过滤、高级氧化、电化学、纳米材料等,在去除污染物、杀灭病原体及改善水质方面表现出极大潜力。

同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传统水厂也面临新理念引领下的改革与创新。

1.3 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新技术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水厂发展的新理念对提升水处理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对具体新技术的介绍和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了解其带来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

同时,深入研究水厂发展的新理念演变历程,探讨这一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分享成功案例。

最后,在观察整个行业现状之后,我们将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个人观点和建议,展望未来给水处理领域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撰写和研究,可以为相关专业人士、环境保护部门、决策者等提供有关给水处理新技术和水厂发展新理念的重要参考信息,进而推动我国和全球给水处理领域更加高效、可持续地发展。

2. 新技术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2.1 具体新技术介绍: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逐渐应用于给水处理领域,为提高水质和提供可持续的清洁饮用水资源提供了新的机遇。

以下是一些在给水处理中常见的新技术:1.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是一种通过物理屏障来分离悬浮物、胶体、溶解物和微生物等杂质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大部分有害污染物和微生物,并能够保留有益矿物质,提供高品质的饮用水。

第14届水处理行业热点技术论坛圆满收官

第14届水处理行业热点技术论坛圆满收官

SPECIAL TOPIC丨专题第14届水处理行业热点技术论坛圆满收官2019年3月21-22日,“2019(第14届)水处理行业热点技术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八百人大教室顺利举行。

来自全国的40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以“聚焦水处理技术进步“为主题,围绕“行业政策与发展趋势”、“现有工艺设施与装备的提质增效”、“未来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三大主题展开研讨,共同为水处理技术行业奉献了30余场专题演讲以及1场精彩对话。

3月22日上午,论坛继续探讨“现有工艺设施与装备的提质增效”主题,该主题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污泥安全处置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许国仁和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魏源送主持。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污泥安全处置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许国仁做题为《污泥安全资源化技术与发展趋势》的报告,就污泥处理处置的新技术及发展方向做了深度分析。

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瀚、普拉克环保系统(北京)有限公司工艺工程师陈蓉、石家庄金士顿轴承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青峰、上海昊沧系统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智慧工业事业部总监梁军、大连宇都环境技术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冬梅、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翼飞、南方中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国仁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污泥安全处置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魏源送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爱木中科館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SAR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水处理高级工程师周华领等嘉宾先后做了主题演讲。

演讲内容包括中小城市水务环境建设实践、国产空浮风机技术优势介绍及在污水处理中的节能应用、市政污水数字化之路的思考与实践等。

3月23日下午的论坛主题为“未来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该主题由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王爱杰和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光明先后主持。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王爱杰做题为《非碳源依赖型污水深度脱氮技术》的报告。

环境保护中的水处理工艺技术应用案例

环境保护中的水处理工艺技术应用案例

环境保护中的水处理工艺技术应用案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水资源的日益短缺,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其中,水污染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水处理工艺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几个环境保护中的水处理工艺技术应用案例,以期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案例一:超滤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超滤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物理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某市的饮用水处理厂为例,该厂采用了超滤技术,通过一系列超滤膜将水中的污染物从水中过滤出来,包括悬浮颗粒、细菌、病毒等。

通过超滤技术的应用,该市的饮用水质量显著提高,满足了当地居民对清洁饮用水的需求。

案例二:生物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活性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的方法。

某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厂采用了生物处理技术来降解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

通过在处理系统中引入合适的微生物并控制系统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氧气供应等),该污水处理厂成功地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去除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并提高了废水的可回用性。

案例三: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水处理技术。

某化工厂的废水处理系统引入了膜生物反应器技术,通过膜的孔径选择性和生物反应器的降解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去除。

该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果和水质净化程度,还减少了处理系统的占地面积,并节约了能源和化学品的使用。

案例四:去盐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凸显,海水淡化技术越来越被重视。

其中,去盐技术是海水淡化的关键。

以某地区的海水淡化厂为例,该厂采用了反渗透膜技术,通过在高压作用下,将海水中的盐分通过半透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分离出去,从而获得淡水。

通过去盐技术的应用,该地区解决了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提供了可持续的淡水供应。

以上案例只是环境保护中水处理工艺技术应用的一些典型例子。

水资源管理中的技术转型与创新

水资源管理中的技术转型与创新

水资源管理中的技术转型与创新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生态破坏等。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有效管理,技术转型与创新成为了关键。

在过去,水资源管理主要依赖传统的技术和方法,如人工监测、经验判断和简单的工程措施。

然而,这些方法在应对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系列新技术和创新手段正在水资源管理领域崭露头角,为解决水资源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首先,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水资源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使得水资源的监测和数据收集更加实时、准确和全面。

通过在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部署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水位、流量、水质等关键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上传至云平台进行存储和分析。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海量的水资源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从而发现水资源的变化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气象信息,可以预测未来的水资源供需情况,提前做好水资源的调配和规划。

其次,水资源管理中的智能化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智能水网系统通过将传感器、控制器和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水资源的智能化监测、控制和调度。

例如,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土壤湿度、气象条件等因素自动调整灌溉量和灌溉时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智能水表的普及可以实现对用户用水的实时监测和计量,为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持。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水质预测和污染源识别,提高水资源保护的效率和准确性。

再者,水资源的处理和回用技术不断创新。

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往往存在处理效果不佳、成本较高等问题。

而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如膜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等,为提高水质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

膜技术可以高效地去除水中的杂质、微生物和溶解性有机物,为提供高质量的饮用水和工业用水创造了条件。

保障水环境安全:我们共同的责任——第三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暨水处理新技术与设备博览会侧记

保障水环境安全:我们共同的责任——第三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暨水处理新技术与设备博览会侧记
为推进城镇节水


治污 和减排

之 后 的又

次重 要 会议


会议邀请百

世 界 各 国水 领 域 学术界 和 企 业 界 的交


改善城 镇 水 环 境 质 量

保 障饮
余 名 国 内外 政 府 官 员
专家学者

流与合作

有效缓 解我 国面 临的水资

用 水安全
促进 城镇 水务行业 健 康发
际 知 名 的水 务 和 环 保 专业 人 士 做 主 题

城 市 雨 水 管网 系统 与暴 雨 洪 水 控
污泥处理 处置 与资源化利用技
成 本 监 管办 法 要 出 台
并 开 始 尝试 行

课 题 的拟 承 担 单 位 的 科 研 任 务 实力

技术


业 内部 的水 务 和 产 业 基 金
这个时
研 究基 础 和 最 新 研 究成 果

城 镇 供 水 设 施 升 级 改造 与 饮 用 水
立 雅水 务全 球 副 总裁 雷 杰 卡迈 斯
各种投资纷 纷 进来
大 家都 愿 意到这

北 京 首 创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总经 理 潘 文 堂
个市场上 投入



在这个市场 上 有所 作




政 策 的执 行

法律 建设和

分 别在会 上致 辞

世 界银行驻 华代 表


制 度等 等

些 方面

彩 的主 题 报 告

长三角村镇污水处理解决方案热点论坛于上海环博会火爆召开

长三角村镇污水处理解决方案热点论坛于上海环博会火爆召开

长三角村镇污水处理解决方案热点论坛于上海环博会火爆召开论坛签到处2021年4月20日,第22 届中国环博会于上海新国际博览 中心举办。

本次展会汇聚超 2100家国内外知名环保企业, 展出超3万种环境治理解决方 案,展出规模达18万平方米。

展会同期举办了 40多场专业会议论坛,其中第四届(长三角) 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解决方案 热点论坛现场的听众络绎不绝, 场面十分火爆。

该论坛由中国 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 分会水工业委员会、中国环博 会主办,《水工业市场》媒体 平台、中关村中科水环境保护 技术创新推广中心承办。

论坛 召开首日便吸引了 300余位听 众前来参加。

首日论坛由中科院生态环境 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梅雪主持, 共9位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发表 演讲报告。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 研究员陈梅雪发表题为『业机 构与行业标准化发展》的报告。

报告介绍,2020年,产业机构 在推动行业标准化、搭建政产学 研高层次交流对接平台、产学研 合作推进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模 式研究、提升技术研发水平与管 理能力、凝聚行业中坚力量、国 际合作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未 来,将进一步推进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采取互联网+线下相 结合模式进行运维培训;同时开 展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与设备的 现场快速性能评估工作;以及开展区域论坛与行业焦点论坛交 流、专家委员会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云南合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文生作题目为〈〈城市分散 式和城市资源化的新产品》的报 告。

当前,城市分散式污水处理 产品需求主要包括:应满足与城 市环境、景观相融合,无臭味、 无噪音,智慧化的自动运行等。

合续环境城市贝斯TUNE 是一款 万吨级城市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 中心产品,它具有满足以上需求 的各种优势,包括:铝合金型材 和钢结构为主体,标准化装配式 产品,工期短;设计紧凑立体,吨水占地低;可根据?地形状特 点,灵活设计产品形态;备选纯 膜/泥膜工艺、A /0-M BBR 工 艺、SND 工艺等多种成熟工艺, 因地制宜,因水而异;同时还配 智慧水务控制云平台,全程在线 智能运营。

浅谈我国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及水处理新技术 魏亚兰

浅谈我国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及水处理新技术 魏亚兰

浅谈我国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及水处理新技术魏亚兰发表时间:2020-08-05T14:34:18.94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作者:魏亚兰刘丹[导读] 摘要:水处理在国民生产生活中所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这不仅仅是对水资源生态保护的根本方法,同时水处理服务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作为一个新兴领域有光明的创新发展前景,因此水处理工艺的先进与否,衡量着一个国家环境质量达标的水平。

陕西长青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陕西宝鸡 721405摘要:水处理在国民生产生活中所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这不仅仅是对水资源生态保护的根本方法,同时水处理服务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作为一个新兴领域有光明的创新发展前景,因此水处理工艺的先进与否,衡量着一个国家环境质量达标的水平。

关键词:水污染;水处理;新技术;应用1我国常规给水处理工艺1.1混凝技术混凝技术可以说是工业污水废水处理的最基本也始终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混凝水处理技术一般是通过无机混凝剂以去除原水中的胶体物质(粘土、矿物质以及二氧化硅等)。

混凝技术的原理,先是使所添加的絮凝剂与水中的胶体物质相互凝结为初级絮凝体;在凝结的同时,初级絮凝体继续絮凝形成更加大颗粒的絮体并开始发生下沉,再投加电解质以中和原水中的带电胶体电压下降,最终使得胶体脱稳,达到澄清原水的目的。

1.2过滤工艺随着混凝的作用、根据沉淀池物理作用来分离固体颗粒后,对付微小颗粒,过滤工艺就派上用场。

过滤技术作为一种水处理的常规处理方法,其过滤的方法是指处理水经滤料层和承托层,工艺中气、水同时反冲洗兼有的表面扫洗等运行方式使得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被截留于滤料表面和内层空隙中,从而使水得到净化,降低水质的浊度。

按过滤介质的不同分为V型过滤、微孔过滤、以及膜过滤。

1.3消毒技术消毒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来同样作为一种常用的水处理工艺,主要目的是消除原水中可能带来疾病问题的致病微生物,到今天消毒技术也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如出现了生物消毒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2020中国水处理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沿学术论

【中国环保在线展会报道】为了打破领域和领域间、学科和学
科间的壁垒,为水行业各领域、各专业的相关技术人员提供观点分享、头脑风暴、互相启迪的平台,2016中国水处理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沿
论坛召开在即.
关注2016中国水处理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沿学术论坛
研究气水界面性质能够提高曝气效率节约水厂能耗?研究微观膜水界面的性质可以进一步提升膜材料抗污能力和通量?研究新型微
生物菌种可以让活性污泥法实现革新?
水处理是一门交叉性和集成性很强的综合学科,又是理论与实践
并重的一门学科.但多年来,水的基础研究领域和应用研究领域缺乏
交流与互通,导致应用领域的技术创新得不到基础研究领域的支撑,
基础研究领域的研究也缺乏应用领域需求的导向.为了打破领域和领
域间、学科和学科间的壁垒,为水行业各领域、各专业的相关技术人
员提供观点分享、头脑风暴、互相启迪的平台,由中国科学院应用物
理研究所、南方国家水中心和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共同主办的
“2016中国水处理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沿论坛”将于2016年1月6-7
日在上海召开(6日为《净水技术》杂志社编委会内部会议),本次
会议将通过分享各方研究进展,探讨跨领域合作的可行性,提出具有
前瞻性的技术发展方向.会议诚邀业主单位、水务公司、设计院、创
新水处理产品供应商、工程技术人员等领导、专家、相关学者莅临
参会!
一、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净水技术》杂志社、上海展业展览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上海市供水行业协会、上海市排水行业协会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给排水专业委员会
华东地区给水排水信息网、江苏河马井股份有限公司
二、主要议题
议题一:探讨水科学基础研究与水处理技术创新的结合点
议题二:水处理技术的前瞻性研究成果和应用前景
报告内容:
1、纳米气泡微观性质的研究现状及在水处理应用中的前景预测
2、olnd限氧高效脱氮技术在国内的案例分析和应用前景
3、应用微气泡技术的污泥臭氧稳定化技术的效果和应用前景
4、智慧水务管理新技术对提高运行效能的实践和前景
5、其他最新应用领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动态
6、其他微观领域研究成果与应用领域的结合点
三、演讲专家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久辉院士
2、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二院许嘉炯副总工程师
3、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胡钧研究员
4、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周新宇副总
经理
5、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攀副教授
6、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蒯琳萍教授
7、江苏河马井杯优秀论文奖获奖作者
四、会议时间和地点
会议时间:2016年1月6-7日,(6日下午报道,7日全天会议)
会议地点:上海光大国际大酒店光韵1号厅(上海市漕宝路66号)
五、会务费及回执
普通参会会务费:1200元/人、学生800元/人,12月20日前注册并缴费享8折优惠;
净水技术学会会员免会务费;《净水技术》编委免会务费;净水技术学会会员单位、《净水技术》刊委会各单位免1人会务费;
会务组统一安排食宿,住宿费自理,350元/间,因住宿用房紧张,
请参会代表于12月20日前将参会回执传真或发送电子邮件至会务组,以便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