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如何快速构思(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议论文写作第一课:构思拓展,摆脱思维定式

议论文写作第一课:构思拓展,摆脱思维定式

议论文写作第一课:构思拓展,摆脱思维定式文题回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

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

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构思要求:1.立意要明确(用一个完整的单句或一个简单的复句表达)、有针对性。

2.构思要体现全文的骨架,所以构思要有明确的分层,或横向展开,或纵向深入,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3.层次之间要有明确的事理逻辑关系,避免简单拼凑之感,避免分论点的交叉、重复(如:自信能助人成功/自信能助人摆脱逆境,勇往直前)。

立意举例第一则:1.人才成长需要自由广阔的空间,狭小的空间束缚人的成长,广阔的空间助人成就梦想。

缺少一个最终的结论,或者说,缺少针对性。

所以我们应从自己的小空间走出去,将自己融入更广大的世界里。

或:所以我们应尽量为人才成长提供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

思维定式:提到狭小的空间就想到中国的应试教育,想到家庭、学校的束缚;提到广阔的空间就想到美国的教育,想到更多的自由狭小的空间还可以指什么?只有个人情爱而无家国天下的生活只有名利得失而无精神追求的生活只有家长里短而不知奉献为何物的生活只有攀比、嫉妒、数数于个人荣辱的生活只相信理性而无视情感的生活只迷信情感而无视理性的生活只钟爱虚无缥缈的来世,只向往彼岸生活而将当下视为无尽苦难的生活被工作捆住了手脚的生活,被社会分工异化为机器,甚至成为机器的机器的生活被疾病束缚住了活力、而失去了想象和创造之乐趣的生活被恶劣的社会环境或人生际遇所压迫的生活…………概括说来,“狭小空间”可分为两大类:因个人智慧的欠缺、眼界的狭隘、灵魂的逼仄而造成的生活的局限;因外在环境的狭小恶劣而造成的生活的局限。

怎样快速进行作文构思

怎样快速进行作文构思

怎样快速进行作文构思1. 选取最佳表现角度。

文章讲究新,新意主要表现在材料、语言和结构上。

一篇短小的文章,不可能全方位地展现事物的全貌,只能选取一个或几个侧面。

究竟选取那些侧面,这就是角度问题。

而结构则是调整角度的旋纽,我们所说的构思实际上就是要掌握这一旋钮,以便调整到最佳表现角度。

角度的变化实际是视点的变化。

无论什么文体都有个角度问题,因为我们无法把生活原封不动地搬进文章中去,只有选取最能体现新意的角度,文章才能新颖别致,否则就跳不出人云亦云和枯燥无味的窠臼。

角度选准了,也就解决了文章题材、主题、观点的问题。

2.运用创造性思维构思作品。

我们的思维往往容易形成定势,如果不改变定势方向,就很难写出出类拔萃的文章来。

如我们写记叙文,常常不讲究叙述的方法和主次的区别,从头如实道来,即使原本比较生动的事件也变得味同嚼蜡。

这是因为没有突破平面思维、线性思维的模式。

写作构思要用辐射思维,进行全方位扫瞄,不断改变定势方向,使读者不断产生新的期望,这样你的文章就决不会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了。

辐射思维具有三大扩散特性:流畅性、变动性、独特性。

朱自清闻到荷花的香味,他觉得这是阿梵铃上奏出的歌声。

这是因为客体信息经过主体变动了的结果。

再如宋代画院以“踏花归去马蹄香”命题,富于辐射思维的人不画文人仕女在花丛中骑马穿行,而只画几只追逐马蹄的蝴蝶,就使得画面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因此我们构思时要写人所欲言而又不能言的东西。

在构思时还要善于运用逆向性思维。

我们往往遵循形式逻辑的思维模式,根据常识的正规化流程来构思作品,而不善于运用发掘与常识性相悖的现象。

苏轼说“文以反常合道为趣”,道出了逆向性思维在写作中的作用。

运用逆向性思维能使论述更为精辟全面,人物性格呈主体形态,事件波澜起伏曲折动人。

比如陆游的《咏梅》同写“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孤独清高,不与统治者同流的苦闷情怀;而毛主席的《咏梅》则全反其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

议论文的构思方法和步骤

议论文的构思方法和步骤

议论文的构思方法和步骤一、议论文的构思方法 议论文的构思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联想法 有些事物,孤立去谈,易平淡、枯燥;如果展开联想,由这个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个事物,在它们的相互联系中,去突出事物的特征,发掘事物的本质,这样不仅可以使议论更深入,而且可以使思路变得活泼而开阔。

除了古今联想以外,还可进行类似联想(有相似的特点或本质)、对比联想(有相反的性质)、因果联想、连锁联想等等。

(二)分类法 看到比较抽象的论题,笼统地谈,议论就很难展开。

这时候可以考虑将所要讨论的事物分一分类。

比如对“友谊”一词,人们并不陌生,但难以深层论述。

这时,可将不同类型的友谊分一分类,这样就可打开思路。

友谊,按不同时代,可以分成“伯牙摔琴”、“桃园结义”式的反映封建伦理道德的友谊,“基督-博爱”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友谊,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典范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友谊。

按不同的目的,可以分成为了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利益而建立的友谊,为了阶级、国家、民族的利益而产生的友谊。

按不同的性质,可以分成在共同的奋斗中,互相深刻了解建立起来的友谊;在一起吃喝玩乐中,互相吹吹拍拍建立起来的“友谊”。

按不同的内容,又可以分成:在你工作遭受挫折时给你帮助,生活遇到烦恼时给你安抚的友谊;在你一帆风顺时给你捧场,在你自鸣得意时为你叫好的“友谊”;“患难与共、生死相托”的友谊;“利则相攘(偷窃)、患则相倾(坑害)”的“友谊”;君子之间“淡淡如水”的友谊;小人之间“甘言如饴”的“友谊”…… 有了分类,可供议论的内容一下子变得丰富多了。

分类,不仅打开了你的思路,而且使你看到了问题的深入。

由此看出,分类法是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认识事物的性质,把那些抽象的论题具体化的一种方法。

(三)层递法 层递法,是一种把论题加上其他成分,进行变形思考的方法。

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如果只就这个概念来谈就很容易使议论空泛、不深入。

这时候,可以考虑采用“层递”的方法,缩小议论的,使文章层层深入。

教术论文写作的构思_论文格式_

教术论文写作的构思_论文格式_

教术论文写作的构思(一)谋篇构思的思路与要求1.构思要围绕主题展开若要使论文写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必须要使全文有一条贯穿线,这就是论文的主题。

主题是一篇学术论文的精髓,它是体现作者的学术观点学术见解的。

论文影响读者主要就是靠其主题来实现的。

因此,下笔写论文前,谋篇构思就要围绕主题,构思要为主题服务。

正如法国的画家米勒(millet)所说:“所谓构思,是指把一个人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的艺术”。

可见这一条十分重要。

2.构思论文布局,要力求结构完整统一在对一篇论文构思时,有时会发现需要按时间顺序编写,有时又会需要按地域位置(空间)顺序编写,但更多的还是需要按逻辑关系编写,即要求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符合科学研究和认识事物的逻辑。

但不管属于何种情形,都应保持合乎情理、连贯完整。

有时,构思出现几种写作方案,这就需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化,写作思路又会经历一个由庞杂到单纯,由千头万绪到形成一条明确线索的过程,此时,应适时抓住顿悟之机,按照古人之去“应机立断,须定一途”的精神,确定一种较好方案。

3.要作读者分析撰写并发表任何一篇科技文章,其最终目的是让别人读的,因此,构思时要求做“心中装着读者”,多作读者分析。

有了清晰的读者对象,才能有效地展开构思,也才能顺利地确定立意、选材以及表达的角度。

一般说来,读者可分为专业读者、非专业读者、主管领导或科技工作主管机构负责人等,人们对科技文章的要求与评估标准各异。

对于学术论文来说,其读者对象为同行专业读者,因此,构思要从满足专业需要与发展的角度去思考,确定取舍材料与表达深度与广度,明确论文的重点。

如果一篇论文包含有重要性不同的几个论题,作者应分清主次,考虑如何由次要论题向主要论题的过渡,以能引起专业读者的兴趣。

(二)如何提高构思能力很难想象,一个思维不清晰的作者会写出条理清晰、脉络分明的论文来。

因此,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写作实践训练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构思论文的能力将随之提高。

议论文快速构思

议论文快速构思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
键在于勤的程度。懒惰勤者会永怎远么不会样在事业上有所建
树,永远不会使自己聪明。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 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 自己聪明。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 也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的能力。”只要勤, 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 我想每一个渴望得到真知和成功的人,是一定能够 体会到勤的深刻含意的。
宽容是一种美德。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中, 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能深受众人的欢迎。向周 恩来这样的好总理,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全 国人民的爱戴和尊敬。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 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像周 恩来那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由于 各种主客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 如果在日常的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以宽容对待,就 等于给对方提供改过的机会。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在 一定意义上就是依靠这一点得到众臣鼎力相助的,从而 开创了唐代盛世。在唐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励太子李 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地位后, 不记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 其力用”,为李唐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
的演为说家什。么宋要代勤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
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50个 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他不懒不怠, 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 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表 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 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以话题“诚信”为例,对“追问”法作说明:
“诚信”是滋养民风的土,是阴蔽路人的树,是美化
生活的花,是温暖人心的太阳,是黑夜中的月亮,是风雨难撼的 山岳,是润物无声的春雨,是抚去尘埃的清风。如泉,涓涓流淌; 如歌,传唱不绝;如诗,意境优美;如画,让人倾倒。是一种美 德,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气度,一种修养。是符合道义的 行为,是健全人格的表现,是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是真善美的 体现,是人的魅力的要素,是为人处事的原则,……

议论文的构思步骤和文体训练方法

议论文的构思步骤和文体训练方法

议论文的构思步骤和文体训练方法福建省连城一中吴健许多考生写议论文时,或无从下笔,或中途滞涩,或无法兼顾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这都属于构思不明、文体不清的问题,可按下面的构思步骤和文体训练方法进行有效的训练。

一、构思步骤叶圣陶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考生行文前的审题构思应从中得到启示。

有些考生看完题目,提笔就写,是“乱走”,不符合思维规律。

正确的构思应以中心为定点,然后辐射,添加,完善。

如图所示:开头结尾四个步骤依次展开如下:第一、定点:确立中心——你的看法态度;第二、辐射:想好分论点——准备从哪几个不同角度或侧面或层次或阶段展开;第三、添加:举例引用——准备为各分论点举哪个典型事例引哪句切合名言;第四、完善:提炼开头结尾——行文前先拟好总领全文的开头和收束点旨的结尾。

这样,行文就简化为有条不紊地把上面的思维表述出来,用语言加以美化。

二、文体训练方法学生审清话题把握题意拟好题目后,用类似于填空的方式将文章的中心、开头、论点、事例、名言、结尾一一想好列出。

如下表:题目:中心:开头:论点①:事例:名言:论点②:事例:名言:论点③:事例:名言:结尾:这是写好议论文的关键。

学生列出上面各项内容,就等于为全文搭好了架,铺好了路,胸有成竹。

行文便简化为步步整合,层层美化,有利于发展等级分数的追求。

为了设置亮点,中途停下,进行细细的修饰、润色、包装,也不会影响思路、气势。

值得注意的是:1、开头段要明快、简洁,三句内点题。

让阅卷教师一看就能明了你的作文符合题意,中心明确,能做到“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接下去的工作主要是看看这篇作文发展等级情况,有多少亮点可以增加多少分。

2、若同一题目大家一起做,因所定中心所列论点所举事例所引名言不同,还会起到同题换写互通有无交流积累的作用。

叔本华说:“谁想得清楚,谁就说得清楚。

”这话很有道理。

考场上,谁想得清楚,谁就写得清楚;谁写得清楚,谁就能得高分。

快速构思法议论文

快速构思法议论文

快速构思法议论文议文的快速构思法众所周知,写文章,尤其是议文,是费心的是行文前的构思,最关键的也是行文前的构思。

2、多角度立意法辐射思维(发散思维)在写作过程中体现为多角度立意。

一个角度体现为思维的一个出发点,就是指反映客观事物基本特征的某个侧面,也就是看问题的着眼点。

任何一个事物,就其特征来说,往往是立体感的,多侧面的。

“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的这两句诗,精辟地道出了每个客观事物都具有多侧面(多角度)的固定特性。

发散思维有助于从某一事物不同的角度去描写事件,说明事理,发表观点,这正如一面多棱镜,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折光来。

训练题目:《生活是写作的老师》《功夫在文外》《谈人才》3、思维求异法所谓“思维求异法”,就是关注现象之间的差异,暴露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提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别的一种思维,即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地思考问题,并在多种思维的比较中,选择富有创造性的、最能有效地表达造就思维的思路。

在写作上,清代刘熙载在《世概·诗概》中提出的“写反面”,鲁迅于诗中常用的“活剥”术,现代作家赞赏的“反弹琵琶”法,都属于“求异思维”的范畴。

“求异”的特征,一般而言,一是对人们认为是完美无缺的定持怀疑的态度;二是能打破思维的程序。

其具体表现为:“富有独创性——思路不落俗套,善于标新立异、独辟路径;富于多向性——思路宽阔辐射,善于多方求索,别具一格;富于灵活性——思路活泼多变、善于联想推导,随机应变。

”这里所说的“求异”思维,裨上是创造性思维。

常见的有纵向求异、横向求异、逆向求异和多向求异等几种形式。

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历史到未来,不断揭露事物的矛盾,对一些旧的传统和旧的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认识的深化,常常能从中求出新意,这点与之相似的相关的他现象或他事物,经过比较和联想,产生新的思路,进行新的创造,这种思维发现某人们不知道和彼此相似的东西,并把该事物的特征转嫁于另一事物,从而产生新的飞跃。

高考议论文写作技巧

高考议论文写作技巧

高考议论文写作技巧一1、找论据,定论点①根据审题立意时确定的论题搜寻论据找事实论据注意既要有历史事实材料,又要有现实材料,不要厚古薄今。

②从论据材料中提取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根据论点筛选论据如果在审题立意时已经初步拟定了中心论点,但在一时难以找到材料证明中心论点或某个分论点的,应以你掌握的材料为依据,重新确立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如果继续使用原来的中心论点或者分论点,那就可能使文章因缺少论据而论证无力,也有可能出现论据无法论证论点的错误,甚至可能有观点错误的危险。

2、定模式①基本采用三段论的结构模式文无定法,但是,初学和应试者要学有方法。

应试者应该采取最简捷的方式布局谋篇,才能保证在考场上快速构思,快速入题,开亮“视窗”,成就美文。

⑴“三段论”由“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依次组成。

一般说来,“引论”即开头部分,它要提出问题(论题或者中心论点)“是什么”;“本论”即本体部分,它要分析问题“为什么”;“结论”即结尾部分,它要解决问题“怎么办”。

⑵立好结构框架的标准有三条:①“三论”( “引论”、“本论”、“结论”)齐全,结构完整。

②布局严密紧凑,段落层次分明,上下衔接自然。

③全文首尾圆合,段落首尾呼应。

集中突出论点。

虽说“三段论”的模式基本规范了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的写法,但是写作者仍然可以在三段论基础上创造出多种结构模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高考议论文写作技巧二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指作者的观点。

论点一般是很简洁的,整篇文章都是为了证明这个观点(即论点)是正确的。

定义: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形式:针对话题的带有明确的表态性的完整的判断句1.议论文的格式:议论文的格式应由三个部分组成:立论部分;论证部分;结论部分。

一般说来,议论文可分三个基本段落来写:第一段引出话题;第二段立论且加以论证;第三段给出明确的结论。

第二段是中心段落,应试者应将主要的内容放在第二段中,同时也要注意开篇及结尾段落的完整性,且应尽量做到首尾呼应,切忌前后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写作如何快速构思(第一课时)一、课程要点回顾(一)为什么要学习写作议论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哈尔滨市《初中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对初中学生以论文写作提出了“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有理有据”的要求。

可见。

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是初中即将毕业的学生必须攻克的难关。

(二)怎样快速构思一篇议论文呢?第一步:理清论点思路第二步:搭建行文框架第三部:夯实论证基石1.什么是理清论点思路?就是以论点为中心,围绕论点展开的对论点内容的逻辑梳理。

2.为什么要先理清论点思路?议论文不只是一种文章样式,更是表达思想的工具。

理清论点思路就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

如果说文章结构是一篇议论文的“骨骼”,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那么论点就是议论文的“灵魂”。

理清论点思路就是对“灵魂”地一种梳理。

通过理清论点,可以让读者一下子明白作者的观点和理由,不会使读者如坠云雾,不知所云。

3.如何理清论点思路?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样)(1)从是什么的角度:参照示例:中心论点:人要有敬业精神①定义:敬业精神是指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的态度。

②是什么:可以由外在表现的心无旁骛、废寝忘食和发明创造挖掘出对应的精神实质,即专心致志、坚韧不拔、勇于创新。

也可以从反面的外在表现马马虎虎、拈轻怕重和好逸恶劳挖掘出没有踏实的精神、没有责任担当的意识和缺乏吃苦耐劳的思想的精神实质。

小结:可以从具体行为、精神实质、职业表现以及反面角度理清论点思路。

(2)从为什么的角度:可以提高自身能力可以体现自身价值可以获得心灵满足可以收获事业辉煌可以赢得别人尊重可以使人生更有意义除了从正面分析敬业的好处,也可以从反面进行思考不敬业的危害。

(3)从怎样做的角度:要有远大理想要有踏实态度要有坚韧意志要有牺牲精神除了思想层面,也可以从方法层面去分析: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职业技能挑起工作重担克服工作困难也可以从反面分析怎样做:不能好逸恶劳不能得过且过不能拈轻怕重不能畏惧困难总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树立信心,走好议论文写作的第一步。

二、同步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15——19题。

(共14分)我说我迟子建①我生来是只“丑小鸭”,因为生于冰天雪地的北极村,所以不惧寒冷。

小时候喜欢犟嘴,挨过母亲的打。

挨打时,我咬紧牙关不哭,已是坚强,气得妈妈骂我:“让你学刘胡兰呢?”②我幼时淘气,爱往山里钻,爱往草滩钻,捉蝴蝶和蝈蝈,捅马蜂窝,钓小鱼,采山货,山野花,贪吃贪玩。

那时曾有一些问题,令我想不明白:树木吃什么东西能生长?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游?鸟儿为什么能在天空飞?野花如何有差紫嫣红的颜色?如今看来这些问题我仍旧没想明白,可见是童心未泯,长进不大。

③父亲是小学校长,在哈尔滨堵的中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烟稀少的大兴安岭,他就是秀才了。

他吹拉弹唱样样都行,喜欢喝酒,顶撞上司,清高自负,极其善良。

因为喜欢曹子建的《洛神赋》,就想当然地把我的名字冠以“子建”二字,幸而我还能写点文章,否则迟家若是出了个叫“子建”的农夫,他起的名字就是一个笑话了。

父亲毛笔字写得好,在永安小镇时,每逢春节他都要铺开红纸,饱蘸笔墨书写对联。

他鼓励已上初中的我编写对联,我欣然从命,有一些被他采纳后龙飞凤舞地写在纸上,贴在寒风凛冽的户外。

看到门楣上贴着的对联内容是由我胡诌的,我便沾沾自喜了。

那算是我最早的作品,编辑和发表者是父亲,我没有一文的报酬,读者只限于家人和左邻右舍。

④我喜欢小动物,养过一只毛色发灰的野猫,将它的腿缚在椅子上,否则它就乱窜乱跳,比老虎还要威风。

我还养过狗。

当然,这是些有兴趣的收养。

最无聊的是养猪养鸡,这些家禽家家户户都养,没什么特点,尤其是猪,它食量惊人,放学后不得不出去给它采菜回来烀食,把人累得头晕眼花的目的无非是让猪长膘,之后把它杀掉当成美餐分食,而食物又化成了田地的肥料,这样循环往复地一想,便觉无趣,觉得人是世界上最无聊的动物。

⑤大自然亲切的触摸使我渐渐对文字有了兴趣。

我写作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它们给我的感动。

比如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你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绸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这时候你就特别想用文字去表达这种情感。

我爱飞雪,爱细雨,爱红霞漫卷的黄昏,爱冰封的河流,爱漫漫长冬的温存炉火。

直到如今,大自然给了我意外的感动后,我仍会怦然心动,文思泉涌。

⑥我出身的家庭清贫,但充满暖意;我出生之地文化底蕴不深厚,但大自然却积蓄了足够的能量给予我遐想的空间;我的祖父和父亲早逝,亲人的离去让我过早感觉到人世间的沧桑和无常。

我明白一朵云聚了会散,一朵花儿开了会谢,河水总是向前流,春夏秋冬,日月更迭,周而复始。

大自然的四季轮回,令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让我们明白它们是万古长青的,而人生的四季戛然而止后,我们还看不到人的轮回,只能用心灵去体悟、发现和领会。

我渴望着年事已高时能做到“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能够在老眼昏花时看到人生真正的绚烂境界,那将是一种大喜悦、大感动。

⑦对于生活,我觉得庸常的就是美好的。

平常的日子浸润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的情感,让你能尽情品咂。

对于文学,我觉得应持有朴素的情感,因为生活是变幻莫测的,朴素的情感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能使作家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而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一个作家最应具备的素质。

15.(3分)文章的题目是“我说我”,那第③段为什么要用较长的篇幅写父亲?16.(2分)文章第⑤段中“湿漉漉的感觉”指的是什么?17.(3分)如何理解第⑥段中“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这句话的含义。

18.(3分)第⑦段中作者认为一个作家最应具备的素质是什么?19.(3分)结合文章情节说说文中的“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二)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1—14题。

(共12分)十二生肖兽首铜像①清乾隆12年至24年,圆明园修建西洋楼时,吸收了欧洲巴洛克的建筑形式,建成“大水法”十景,内有“谐奇趣”、“海晏堂”、“大水法”三大喷泉。

十二兽首铜像位于“海晏堂”楼前的扇形水池中,由欧洲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设计监修,清宫廷匠师制作。

建于乾隆24年的“海晏堂”,是西洋楼中最大一处欧式园林景观。

十二生肖铜像以水报时,闻名世界,自然成为此建筑群的景观精华。

②十二兽首铜像所在的喷泉池,正中是一个高约两米的蛤蜊石雕,池两旁呈八字形各排出6个石座。

每一石座上雕刻兽首人身像,每昼夜十二个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被时人称为“水力钟”。

这组按照我国十二生肖设计的喷泉时钟,设计极为精巧:南岸分别为子鼠、寅虎、辰龙、午马、申猴、戌狗;北岸分别为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鸡、亥猪。

它们按十二生肖顺序排列,每隔一个时辰,代表该时辰的兽首口中就会喷水,水呈抛物线状注入池中,即子时时分,鼠首铜像口中喷射水柱;丑时时分,牛首铜像口中喷射水柱。

正午12点整,十二生肖像口中同时涌射喷泉,蔚为奇观。

因此,人们只要看到哪个生肖头像口中喷射水柱,就可知道时间。

整组喷泉,其实就是一个巨大别致的水利时钟,观赏性佳,实用性更强。

③十二兽首铜像均为人身兽首,身躯为人身着袍造型。

原本,郎世宁是要建造具有西方特色的裸体女性雕塑,可乾隆皇帝觉得这样有悖中国伦理道德,勒令重新设计。

郎世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以十二生肖坐像取代了西方喷泉设计中常用的人体雕塑,才有了这组精妙绝伦的生肖铜像。

当时,还遇到一个难题,图案设计好后,郎世宁发现宫内找不到懂青铜器制作方法的工匠,他只能和众工匠查阅典籍,最终十二兽首铜像改由清廷精炼的合金铜铸成。

④当时正值乾隆盛世,清王朝国力强盛,制作工艺处于巅峰,这在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首先,它所用的铜,系宫廷专门炼制的合金铜,内含诸多贵重金属,与北京故宫、颐和园陈列的铜鹤等所用铜相同,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历经风雨而不锈蚀,堪称一绝。

其次,它由专门为皇帝服务的宫廷工匠精心制作,铸工精整。

这些兽首雕像高50厘米,表现为写实风格造型,兽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都是精细錾工刻划,细微之处皆一凿一凿锻打而成,兽首鼻、眼、耳等重点部位及鼻上和颈部皱褶皆表现得十分细腻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

更让人称道的是,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由中国宫廷匠师制造,而设计者是郎世宁等来自欧洲的艺术家,因此铜像既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也融合了西方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稀世珍品。

11. (3分)文中介绍看,对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具有艺术风格和价值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既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也融合了西方造型艺术的特点。

B.有较强的观赏性。

C.能报时,有很强的实用性。

D.当时正值乾隆盛世,体现了清王朝国力强盛。

12.(3分)下列标红的词语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A.建于乾隆24年的“海晏堂”,是西洋楼中最大一处欧式园林景观。

B.正中是一个高约两米的蛤蜊石雕。

C.池两旁呈八字形各排出6个石座。

D.整组喷泉,其实就是一个巨大别致的水利时钟。

13.(3分)下列对说明方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十二兽首铜像均为人身兽首,身躯为人身着袍造型”。

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B.“整组喷泉,其实就是一个巨大别致的水利时钟,观赏性佳,实用性更强。

”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C.“十二兽首铜像所在的喷泉池,正中是一个高约两米的蛤蜊石雕,池两旁呈八字形各排出6个石座。

”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郎世宁是要建造具有西方特色的裸体女性雕塑,可乾隆皇帝觉得这样有悖中国伦理道德,勒令重新设计。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14.(3分)下列表述和推断,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以水报时是建造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的主要意图之一。

B.如果是上午7至9点钟,正喷出水柱的应该是位于南岸的龙首头像。

C.以十二生肖坐像取代原定的裸体女性塑像,是兽首铜像具有浓郁中国传统审美趣味的根本原因。

D.十二兽首铜像主要用料为合金铜,内含诸多贵重金属,其中兽首鼻、眼、耳、等重点部位为特制青铜铸造。

附||3月25日阅读训练参考答案:记叙文参考答案:15.(3分)(1)珍妮看裙子 (2)抵押怀表买裙子遭拒 (3)筹齐买裙的钱却出车祸16.(2分)“点头”是因为她十分喜爱那条裙子;“摇头”是因为她买裙子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妈妈。

17.(4分)示例:老人为了实现小女孩的愿望,用抵押的方法让小女孩明白人生的道理,可以看出老人是一个慈爱、善良、有智慧有爱心的老人(2分)。

珍妮为了送给病中的妈妈一份漂亮的生日礼物,瞒着母亲辛苦赚钱能看出她是一个有孝心、体贴懂事、坚强的孩子(2分)。

18.(4分)(1)“整个七月”,强调时间之长,“流连忘返”,是写珍妮徘徊之久,“定格”是写珍妮目光之专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