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注水可注性鉴定报告
回归煤矿煤层注水可注性论证报告

贵州天健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沙县源村乡回归煤矿一采区煤层注水可注性论证报告编制单位:金沙县源村乡回归煤矿一采区通风科编制时间:二〇一八年元月一、矿井所在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 (1)二、矿区自然地理情况 (2)三、煤层及地质条件 (2)四、矿井概况 (6)五、煤层注水可注性鉴定 (7)六、煤层不注水之论证 (9)七、矿井综合防尘措施 (10)八、完善防尘管理制度 (13)一、矿井所在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金沙县源村乡回归煤矿位于金沙县城正东方位,直线距离约50km,行政区划隶属金沙县源村乡管辖。
矿区地理坐标:东径106°35′13″~106°38′24″;北纬27°26′39″~27°27′18″,矿区面积1.4248km2。
矿山距源村乡11km;距沙土镇约22km;经沙土至遵义县三合约42km;经沙土至遵义南站57km,至遵义市城区约70km,交通运输较方便(见插图1)二、矿区自然地理情况1、地形地貌回归煤矿位于贵州高原西北部,侵蚀作用为主、切割作用为次的高中山山岳地貌类型。
总体地势北高南低,南界附近的最高山顶海拔高1020.8m,最低处在矿区的南西角海拔高908m,相对高差为112.8m。
矿区外附近最低侵蚀基准面,海拔850m。
矿区山脉走向总体呈南北向排列,与区域地质构造线走向趋于一致。
2、气象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根据金沙县气象站资料,区内年平均最高气温为33.5°C,最低为12.1°C,年降水量为880.2~1824.6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日照时数较少,全年仅在1050~1180小时之间,阴雨天气多达215天。
3、水系矿区位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上游支流偏岩河东北侧,区内及其附近地表无水库、河流等地表水体存在,仅在矿区西部存在一条自北而南的溪沟,沟水主要由大气降雨补给,由大气降雨汇集而成,其流量受大气降雨控制,枯水季节为1~3m3/h甚至干枯,雨季为5~30m3/h。
煤层注水防尘技术试验研究报告

煤层注水可注性测试报告

**************煤层注水可注性测试报告编制:生产技术科总工程师:矿长:编写日期:2017年2月*******煤矿煤层注水可注性测试报告**********************矿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02°15’00″、北纬26°55’00″。
矿区有矿山公路3公里经益门镇与川滇(108线)公路干线相接。
煤矿南距会理县城34公里,北距西昌市160公里,到成昆铁路永郎站57公里,交通极为方便。
一、地质构造*******矿井范围内断裂发育,共查明大小断层25条,沉积环节复杂,为山间凹陷陆相沉积,煤层厚度及夹矸在走向和倾向变化极大,地质构造程度为复杂详见下表:二、煤层、煤质************含煤地层为三叠系白果湾组,厚442.76米,含煤16层,自下而上编为C1至C16,广布于本区王家坪、老山坪、打白龙洞、祝家坝、核桃湾以及曾家坪、罗家坪诸地段,主要可采煤层为C1、C2、C3、C6、C11、C12、C16。
各煤层延长1000米至6300米不等,共厚一般在50.32一83.87米。
另一为侏罗系益门组(J1y)砂岩层中夹有煤线数层。
在所有煤层中,单煤层很少,仅C1、C10、C15和C16四层,余皆属复煤层,更确切地说为复杂与单一相交变化的煤层。
1、可采煤层特征矿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为C1、C2、C3、C6、C11、C12、C16,共计7层煤。
其中C6、C16号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C1、C2、C3、C11、C12号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现将各煤层特征叙述如下:C1煤层:赋存于白果湾组底部,距下覆地层顶界3.79-7.95m,矿区内均有分布,走向长度约2500m,倾向宽度约450m。
该煤层在矿区Ⅴ线和ⅩⅩⅩⅡ线之间内因煤层薄化(煤层厚度0.09-0.35m)不可采其余地段均可采,可采厚度0.77-12.35m(采用厚度,下同),平均厚度3.89m。
顶板为黑色、深灰色炭质粘土岩、砂质粘土岩、细砂岩为主。
煤层注水可注性鉴定方法

GB482煤层煤样采取方法
MT/T39岩石真密度测定方法
MT/T40岩石视密度测定方法
MT/T42岩石吸水率测定方法
MT/T49煤的坚固性系数测定方法
3术语
3.1原有水分original moisture
煤层在未开采时含有的全水分(包括防灭火灌浆后煤层中含有的水分)。
3.2孔隙率porosity
煤样孔隙的总体积与煤样总体积的比率。
煤层注水可注性鉴定方法
Judging method of infusibility for coal seam infusion
自2006-12-1起执行
目次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
4可注性判定指标
5煤样采取
6送检煤样的验收和分类
7测定方法
8判定规则
9鉴定报告
附录A(规范性附录)纪录及报告格式
前言
记录及报告格式
A.1原始煤样标签的内容
原始煤样包装上必须贴有或系上不易损坏和污染的煤样标签。原始煤样标签包括下列内容
煤层名称:
采样地点:
煤样编号:
采样日期:
采样人姓名:
供样单位: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A.2送检煤样的登记
A.3鉴定报告的格式
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编写。
煤层注水可注性测试报告

**************煤层注水可注性测试报告编制:生产技术科总工程师:矿长:编写日期:2017年2月*******煤矿煤层注水可注性测试报告**********************矿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02°15’00″、北纬26°55’00″。
矿区有矿山公路3公里经益门镇与川滇(108线)公路干线相接。
煤矿南距会理县城34公里,北距西昌市160公里,到成昆铁路永郎站57公里,交通极为方便。
一、地质构造*******矿井范围内断裂发育,共查明大小断层25条,沉积环节复杂,为山间凹陷陆相沉积,煤层厚度及夹矸在走向和倾向变化极大,地质构造程度为复杂详见下表:二、煤层、煤质************含煤地层为三叠系白果湾组,厚442.76米,含煤16层,自下而上编为C1至C16,广布于本区王家坪、老山坪、打白龙洞、祝家坝、核桃湾以及曾家坪、罗家坪诸地段,主要可采煤层为C1、C2、C3、C6、C11、C12、C16。
各煤层延长1000米至6300米不等,共厚一般在50.32一83.87米。
另一为侏罗系益门组(J1y)砂岩层中夹有煤线数层。
在所有煤层中,单煤层很少,仅C1、C10、C15和C16四层,余皆属复煤层,更确切地说为复杂与单一相交变化的煤层。
1、可采煤层特征矿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为C1、C2、C3、C6、C11、C12、C16,共计7层煤。
其中C6、C16号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C1、C2、C3、C11、C12号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现将各煤层特征叙述如下:C1煤层:赋存于白果湾组底部,距下覆地层顶界3.79-7.95m,矿区内均有分布,走向长度约2500m,倾向宽度约450m。
该煤层在矿区Ⅴ线和ⅩⅩⅩⅡ线之间内因煤层薄化(煤层厚度0.09-0.35m)不可采其余地段均可采,可采厚度0.77-12.35m(采用厚度,下同),平均厚度3.89m。
顶板为黑色、深灰色炭质粘土岩、砂质粘土岩、细砂岩为主。
煤层注水可注性测试报告

煤层注水可注性测试报告巩义瑶岭煤业有限公司煤层注水可注性测试报告煤层注水可注性测试(一)煤层注水原理及要求煤层注水是指在采、掘、巷修等作业前,预先在煤层中施工若干钻孔,通过钻孔注入压力水,使其渗透、扩散入煤体内部,人为地增加煤体的水分,增强煤层黏结性,以减少煤层在采、掘、巷修等作业过程煤尘的产生量和顶煤冒落机率等。
1、注水系统注水系统由矿井防尘管路系统、作业地点注水泵和封孔器及相关连接高压管路等附件组成。
2、注水设备注水设备主要包括钻机、注水泵、封孔器、分流器、高压管、压力表等。
3、注水压力注水压力不超过地层压力而高于煤层的瓦斯压力,目前我矿根据实际情况测试,确定采用的注水泵压力在10MPa左右。
(二)工作面注水测试1、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利用检修班在工作面煤壁每隔6米施工一个注水钻孔,注水钻孔孔深5~8m,每天一个循环,交错布孔。
2、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孔按以下原则布置。
a.煤厚h≥6m时,注水孔呈三花眼布置,上孔布置于煤壁顶梁0.3m处,孔深不小于6m,15采区仰角不小于300,12采区仰角不小于150;下孔布置于煤壁距底板1m处,孔深不小于6m,15采区仰角150~200,12采区仰角00~50;孔间距均为4m~6m。
b.煤厚3m<h<6m时,注水孔布置于煤壁距顶板0.2m 处,孔间距4m~6m,单孔孔深不小于6m,15采区仰角150~200,12采区仰角00~50。
c.煤厚2m<h<3m时,注水孔布置于煤壁距顶梁0.5m 处,孔间距4m~6m,单孔孔深不小于6m,其角度与煤层赋存角度一致。
3、注水孔采用ZQS-65/2.5手持式气动钻机施工,42×1000mm的双螺纹钻杆配钻头直径Φ44㎜。
4、封孔采用直径Φ38㎜、长度1.0m的水力膨胀式封孔器,封孔深度不小于1.5m,确保封孔质量,注水后封孔器如果取不出,可随采面推进取出。
5、必须保证注水时间,采用多孔注水,于交接班前2小时完成注水工作。
煤层浅孔注水在高瓦斯综采工作面的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煤层浅孔注水在高瓦斯综采工作面的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煤矿瓦斯爆炸是煤矿生产中一种常见的事故类型,而高瓦斯综采工作面更是其中的高风险区域。
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深孔注水技术被广泛应用,但是其适用于深井矿区,对于煤层浅埋的煤矿则存在一些问题,如注水效果受到地层条件、注水井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注水量难以控制等。
因此,研究煤层浅孔注水在高瓦斯综采工作面中的应用效果,对于提高采掘安全和保护煤矿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 研究内容(1)煤层浅孔注水在高瓦斯综采工作面中的原理(2)影响煤层浅孔注水效果的因素及其规律(3)煤层浅孔注水对高瓦斯综采工作面通风与瓦斯抽采的影响(4)煤层浅孔注水对高瓦斯综采工作面瓦斯浓度的影响2. 研究方法(1)现场试验法:在高瓦斯综采工作面进行煤层浅孔注水试验,记录煤层浅孔注水对通风、瓦斯浓度等的影响。
(2)数值模拟法:通过建立高瓦斯综采工作面与注水井模型,模拟煤层浅孔注水的过程及其对通风、瓦斯浓度等的影响,分析注水量、注水时间等因素对注水效果的影响。
三、计划进度及可行性分析本研究计划在一年内完成相关试验与分析工作,并撰写论文。
该研究的技术方案已经有了一定的探讨和预期效果,同时可操作性也比较高,因此在时间与可行性方面均是可行的。
四、预期成果与对煤矿行业发展的影响通过本研究,可以对煤层浅孔注水在高瓦斯综采工作面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系统和全方位的研究,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同时也可以为先进采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一些依据,对于新型的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薄煤层工作面注水试验效果分析及综合防尘总结

摘要:文章简单介绍了闫布煤矿和14305工作面的一些概况,对煤层快速注水参数、注水效果进行分析,并采用了一些薄煤层综合防尘的措施,使工作面的生产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用水量大大降低,粉尘含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工作面快速注水降尘防尘1闫布煤矿概况枣庄市台儿庄区闫布煤矿隶属台儿庄区,位于陶枣煤田西部,地处薛城区邹坞镇境内。
矿井东部和东北部与黄贝井田相邻,南到肖洪公路,西北与陶庄煤矿边界相接,东西长875~1000m,南北宽470~1160m,面积1.08km 2,以1~5号坐标点圈定。
矿井北依山区,南接平原,地面标高+105米至+70米,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地形较平坦,区内发育有许多南北向冲沟。
矿井采用一对立井开拓,近距离煤层分组联合开采,采区前进式区段后退式,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开采水平为-408m,矿井服务年限15年,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主井进风,风井回风。
矿井现开采14下和16层煤,煤尘爆炸指数分别为38.54%和34.52%,属二类自燃倾向性煤层。
矿井瓦斯涌出无异常现象,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无自然发火现象,无高温点,无CO 超限现象。
2实验工作面概况14305工作面位于143运输石门及141主下山右翼,下部为14304工作面,目前正在回采。
该煤层为石碳系太原群,属浅海相沉积,煤层稳定,结构简单,煤层厚度为1.0-1.2m,但煤14下中部含一层夹矸,厚约0.1-0.15m,含硫化铁结核,煤以亮煤为主,镜煤次之,属光亮型煤。
煤14上下层间距为0.8-2.0m,煤层走向NE73°,倾向NW17°,煤层倾角8°-12°,平均为10°。
基本顶上部灰白色,夹燧石层,含纺锤虫、珊瑚虫等化石。
直接顶含植物化石,顶部含碳质,下部灰黑色或页岩,含黄铁矿及硅质结核。
直接底灰色,含植物化石,炭纹,黄铁矿及硅质结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煤业有限公司
煤层注水可注性测试报告
编制人:
通风副总:
通风矿长:
总工程师:
二O一六年五月
XXX煤业有限公司
煤层注水可注性测试报告
一、交通位置
XXX煤业有限公司位于灵石县城东南方向一带,行政区划属灵石县南关镇管辖。
井田地理坐标:
该矿向西17Km可达大运公路和南同蒲铁路线上的南关站,高速公路仁义口距井田约3 km。
交通较便利。
二、煤层概述
XXX煤业有限公司按照初步设计开采10号煤层,采煤工作面均采用长壁综采采煤法,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
支护方式采用锚网喷加锚索支护。
根据山西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测试中心2010年2月4日测试结果:
10号煤层火焰长度55mm,最低岩粉用量70%。
依据AQ1045-2007《煤尘爆炸性鉴定规范》,判定该矿10号煤尘有爆炸危险性。
10号煤层吸氧量0.6396cm3/g,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类,自燃倾向性质为自燃。
依据GB/T20104-2006《煤自然倾向性色普吸氧鉴定法》,判定该矿10号煤层自然倾向性等
级为Ⅱ类,属于自燃煤层。
采煤工作面在回采时会产生大量煤尘,污染环境,给作业工人带来一定的身体危害,长期吸入,会引起尘肺病,因此,应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
煤层注水是减少采煤工作面粉尘产生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
通过煤层注水一般除尘率可达60%~80%,煤尘注水实施较好的工作面,可以将总粉尘浓度减少75%~85%,呼吸性粉尘浓度减少65%以上。
煤层注水是通过钻孔将压力水注入煤层中,使煤层得到预先湿润,增加煤体的水分,减少采煤时粉尘产生的一种技术措施。
在回采工作面回采前首先对10号煤层进行煤层注水可注性测试。
三、测定方法
煤层注水可注性判定指标包括:原有水分(W)、孔隙率(n)、吸水率(δ)、坚固性系数(f)的测试计算。
根据《MTT1023-2006煤层注水可注性测试方法》对煤层取样的要求分别在10号综采工作面和轨道顺槽内均匀布置采样点取样。
1、原有水分的测定
根据《MTT1023-2006煤层注水可注性测试方法》7.1原有水分测定要求,利用CSD20M矿用本安型水分测定仪,10号煤原有水分W为0.61%。
2、孔隙率测定
根据《MTT1023-2006煤层注水可注性测试方法》7.2孔隙率测定方法,按公式(1)计算:
()1001n 12⨯-=ρρ (1)
式中:
n ——孔隙率,%;
ρ1——煤样的真密度,g/cm 3
;
ρ2——煤样的视密度,g/cm 3;
根据勘探地质报告资料和取样化验结果,10号煤层的真密度为1.584g/cm 3,视密度为1.520g/cm 3;10号煤层的孔隙率n 为4.02%。
3、吸水率测定
根据《MTT1023-2006煤层注水可注性测试方法》7.3吸水率测定方法,按照公式(2)计算:
()1001⨯-'=m m δ (2) 式中:
δ——吸水率,%;
m '——煤样自燃饱和吸水后的质量,g ;
m ——煤样的质量,g 。
根据勘探地质报告资料和取样化验结果,10号煤层每样质量10g ,煤样自燃饱和吸水后的质量10.295g ;10号煤层的吸水率δ为2.95%。
4、坚固性系数
根据勘探地质报告资料10号煤层的坚固性系数为f为2~3。
四、结论
根据以上测定结果,10号煤原有水分W为0.61%,10号煤层的孔隙率n为4.02%,10号煤层的吸水率δ为2.95%,10号煤层的坚固性系数为f为2~3。
依据《MTT1023-2006煤层注水可注性测试方法》判定规则,煤样测试结果同时满足W≤4%、n≥4%、δ≥1%和f≥0.4四个条件,则判定取样煤层为可注水煤层。
故XXX煤业有限公司100101首采工作面开采10号煤层为可注水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