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三桐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段考历史扫描版无答案
【历史】菏泽市三桐中学高一第一次段考试卷5.doc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段考历史试卷说明: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第II卷为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满分100分,考试吋间60分钟。
第I卷(共65分)1.现在的山东有“齐鲁大地”之称,湖北被称为“荆楚大地”,江浙则被称为“吴越之地”。
这些名称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上溯到A.商朝的内外服制B.西周的分封制C.秦朝的郡县制D.汉初的郡国并行制2.《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严格的等级关系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3.在当今社会有这么一种现象:把男、女的结婚,叫做男婚女嫁;家庭的孩子继承父亲的“姓氏”;把父亲的父母称为家公、家婆,却把母亲的父母称呼为外公、外婆。
与这种现彖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礼乐制度C.郡县制D.宗法制4.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0.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5.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其中“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和“划时代的突破”分别是指A.分封制、郡县制B.宗法制、郡县制C.分封制、行省制D.郡县制、行省制6.史学家吕思勉在论述中国古代的“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
其中“郡县时代”的主要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和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7.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Z特权阶级。
”钱穆所说的“制度”是A.荐举制B.封邦建国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8."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山东省菏泽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二历史试题(B)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2页。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上交答题卡。
2.第Ⅰ卷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第Ⅰ卷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1.下面这幅漫画体现了孔子A.要把自己的思想兜售给统治者B.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C.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D.主张对鬼神要敬而远之2.在北京孔庙,清康熙帝于1684年为孔庙大成殿题“万世师表”匾;1914年袁世凯亲书68字“大总统告令”与“万世师表”匾相对;1916年撤除其他匾额,改悬民国总统黎元洪手书“道洽大同”匾;文革期间,各种匾额毁坏殆尽。
对以上行为的目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A.康熙是为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利于统治B.袁世凯是为其复辟帝制而制造舆论C.黎元洪是利用孔子思想来宣传共和D.文革期间毁坏匾额是为肃清封建糟粕3.漫画《两副面孔》(如图)违背了孔子A.“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B.“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C.“学思结合”的学习思想D.“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4.相传,孔子曾求学于老子,老子问孔子:“你说牙齿与舌头哪个坚硬?”孔子答:“当然是牙齿。
”老子张开嘴:“看看我的牙!”孔子见老子的嘴里牙齿全掉光了,点点头。
然后老子又道:“你看看我的舌头!”舌头完整而灵活。
老子即闭目养神,孔子便悄悄离去。
材料体现了老子A.朴素的唯物论思想B.朴素的辩证法思想C.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 D.主张“人必须顺应自然”5.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所说的孟子的这个正确的思想(如图)是A.“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6.《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三桐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 历史试题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三桐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在其它答案标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原始农业阶段采取的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 C.铁犁牛耕D.休耕2.能反映唐朝发达的农业生产的是( )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②③④3.徐州汉邦公司开辟了一条新疆旅游线路,丝绸之路是这条线路的主要旅游内容,导游在向游客介绍丝绸之路时,通常最先说起的中国朝代是()A.秦朝B.汉朝C.三国时期D.唐朝4. 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A.魏晋B.隋唐C.宋代D.清代5.2009年1月2日电视剧《走西口》在央视开播。
其实在历史上,“走西口”除了是一部分人的生存方式之外,主要指的是一种经商活动。
“走西口”所描写的商帮在古代是与徽商齐名的,它是()A.徽商B.闽商C.粤商D.晋商6.明朝中后期,出现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
说明()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解体 D商品经济的发展7.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有()①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②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③具有男耕女织的特点④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⑤农产品贸易发达A.①②③ B.①②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8.在我国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到私有的转变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A.铁器和牛耕的出现B.公田的大量抛荒C.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D.商鞅变法9.周杰伦演唱的《青花瓷》风靡一时,下列瓷器品种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青花瓷、青瓷、白瓷B.白瓷、青瓷、青花瓷C.青瓷、青花瓷、白瓷D.青瓷、白瓷、青花瓷10.在我国古代手工业几种类型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11.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有①许多技术领先世界②私营手工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③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④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 )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曹县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 历史

高一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页。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第Ⅰ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基础题:(1-15题,共30分)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此“制”是指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2.《千秋兴亡——秦朝》一书中提到:“秦始皇试图将应嬴氏‘家天下’传之永远的想法,不过是一场白日梦。
但他从‘千秋万代,着眼而精心构造的帝制和一整套国家制度,却开创了延续2000年的中华帝国的基业。
”在此,作者肯定的是A.世袭制 B.中央集权制C.郡县制 D.皇帝制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以受封土地为列侯。
此项措施的实施使得A.汉初以来的分封制被废除B.宗法制得以重新确立C.王国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D.土地兼并更加更严重4.如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5.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常用做法。
宋代为分割宰相权力而设置的是A.三司使B.节度使C.通判D.转运使6.“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那个庞然大物”是指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 C.宦官集团 D.胡惟庸集团7.下面有四副有关五四运动的对联,其中哪一副对联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A. “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 “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C. “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D.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8.《十二铜表法》表八第3条规定: “如果手或棒子打断自由人的骨头, 则应缴纳罚金三百阿司, 如为奴隶, 则为一百五十阿司。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三桐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命题人(高二历史组),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日期(2014年10月)第Ⅰ卷(选择题,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而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按顺序它们分别是:()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2.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下列各项明显符合法家主张的是()A.人性本恶,仁义教化B.以法为教,今必胜昔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万物虚无,祸福相倚3.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A.仁者爱人B.忠恕之道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者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有时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B.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C.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D.儒佛道出现融合趋势5.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6.17世纪三位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7.下列体现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言论有()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③“制天命而用之”④为政以德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④8.西方汉学家称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为“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三桐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政治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模拟考试政治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60分。
1.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伟大,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昭通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B.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立中国特色法治体系C.2014年11月10日,苏州相城荣获“中国曲艺之乡”D.2014 年“双十一”光棍节淘宝总交易额达到创纪录的600多亿元2. 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
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这表明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物质力量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A. ②③B. ①②C. ①③D. ①④3.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共同举办了“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
从文化角度看,举办这次活动的原因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C.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影响个人成长国家发展D.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4. 2014年沉淀了很多流行语,如:“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有钱就是任性”“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等。
这些流行语背后,都有一段令人产生共鸣的故事。
这表明A.文化是对社会生活现象的如实反映 B.不断注入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要求 C.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5.“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清朝李静山这首《节令门·端阳》说明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②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A. ①②③B. 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6. 如右图所示,每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都可以由内而外,从最核心的精神文化做起,直至最表层的物质文化,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三桐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 历史试题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三桐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在其它答案标号.第Ⅰ卷(共36题,54分)1.人们在梭伦的塑像上刻下了这样的铭文:“摧毁过无数骄横的波斯侵略者的萨拉米斯岛生育了梭伦,这位伟大的立法者。
”下列叙述能说明梭伦是位“伟大的立法者”的是( )①颁布“解负令”②推行财产等级制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④创立“陶片放逐法”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2.西方人文精神起于古希腊,古希腊之所以能产生一批先哲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C.希腊城邦制的出现 D.古罗马法律的影响3.梭伦改革前最尖锐的社会矛盾是( )A.国王与贵族 B.贵族与平民 C.贵族与奴隶 D.国王与奴隶4.“我给了一般人们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富豪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伤害。
”这段话体现了梭伦在改革中坚持( )A.公平原则 B.中庸原则 C.民主原则 D.财产原则5.克里斯提尼改革以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有的4个血缘部落,表明其改革( )①削弱了氏族贵族对地方政权的控制②促进了不同部落之间公民的融合③以地域组织代替了氏族组织④为国家政权机构的改革奠定了基础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6.在克里斯提尼改革中,最能体现人民权威的是( )A.成立公民法庭 B.五百人议事会取代四百人议事会C.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D.“陶片放逐法”7.《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作用 B.春秋时期私田的开垦越越多C.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8.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 )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入农业 B.鼓励人民从耕织,求功名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 D.满足发动兼并战争的需要9.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 )A.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B.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小农经济D.按军功授爵,废除贵族特权10.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相符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鲜卑族封建化进程的深化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的发展11.北魏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的内容包括( )①易服装②讲汉话③改汉姓④通婚姻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2.时人描写孝文帝改革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山东省菏泽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word版含答案

高一历史试题(B)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每年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烧香、叩拜进行祭祖的习俗,这起源于我国古代的A.分封制B.礼乐制C.宗法制D.郡县制2.从右面地图中提取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①黄河流域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中心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③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④分封制造成了周初分裂割据的局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说法错误的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B.监察制度杜绝了官僚队伍的腐败C.都察院是明清时期的监察机构D.监察权来源于皇权,代表君主个人的意志4.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示儿》诗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按两宋中央官制,主要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A.尚书省B.御史台C.枢密院D.三司使5.下列制度中旨在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A.西周实行“封邦建国”B.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C.宋代文臣出任州郡长官D.清朝设立军机处6.“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
”材料反映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A.小国寡民B.独立自治C.人民主权D.轮番而治7.在雅典城邦,只有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才能参加公民大会;在雅典,只有父母均为雅典公民者,儿子才能成为雅典公民。
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A.具有身份限制B.具有暴政色彩C.属于直接民主D.人民主权8.有学者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