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专题

合集下载

记叙文写作专题

记叙文写作专题

记叙文写作专题一专题一【训练目的】了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及写作记叙文的基本要求。

一、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抒情等方式表现实际生活的一种文体。

二、记叙文分类1、以写人为主2、以记事为主3、以写景或状物为主三、基本要求(一)写人记事要交待清楚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的六要素。

这六个要素在每一篇文章中不一定都要具备,而且表现形式也可以灵活多变,根据实际情况在文章中或直接、或间接地回答出来。

(二)写人记事要注意记叙顺序1、什么是记叙的顺序?写人记事,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就是记叙的顺序。

2、记叙的顺序常见的有四种类型。

(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叫顺序。

顺序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组织材料的方法。

要注意顺序不等于文章不分主次地记流水帐。

应做到层次明显,重点突出结构清晰。

比如写《记一次升旗活动》,一般是从旗手擎旗入场开始写到结束,但不等于把参加升旗活动的每一个人及每项步骤写得面面俱到,也就是说,运用顺序的方法时,要注意做好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工作。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写在后面,这种写法叫倒叙。

倒叙方法用得好,能有效地避免文章平铺有叙,能使结构富于变化,引人入胜。

运用倒叙的方法特别要注意的是应在倒叙与顺序相接的地方把时间交代清楚,要有必要的交代语句,使读者觉得头绪清楚。

(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不一致的有关情节,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

插叙部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运用得当能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逼真,叙述内容更详尽易理解。

(4)补叙在一件事叙述完毕后作必要的补充交代。

简称“补笔”,它可以给读者一种豁然开朗的快感。

(三)围绕中心选择材料1、什么是作文的材料?作文的材料就是现实生活中和一切原始素材。

2、什么是中心?中心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即文章的灵魂。

3、中心和材料的关系材料是文章反映的范围,是文章的内容。

话题型记叙文写作专题教案.18-19doc

话题型记叙文写作专题教案.18-19doc

七年级语文《中考语文复习话题型记叙文写作专题教案(怎样打开思路)》讲学案时间: 3、23-24 课型:新授主备人:徐弟强审稿人:齐言国徐婷班级姓名序列号:18、19学情一.导入:记叙文的写作首先是打开思路的问题,从时间、空间、因果、对象四个范畴去考虑,就比较容易打开思路。

二.要点阐释:要打开思路,需从时间、空间、因果、对象四个范畴去考虑,下面以话题“春天”为例具体谈谈:①从时间的角度:可以回忆过去某一年的春天,也可以记述现在的春天发生的事情。

也可以把自己在不同时间春天里的经历,联系在一块来记叙,得出对春天的感悟。

②从空间的角度:故事的发生,可以在春天的北国,也可以在春天的江南,可以在春天的都市,也可以在春天的山村,可以在春光明媚的湖畔,也可以在撒满春光的校园。

③从因果的角度:可以根据话题,推想事物的原因和结果,比如我为什么喜爱春天呢?因为春天里发生了一件令我值得回忆的事,我遇到了一个难忘的人。

我们把握人生的春天会有什么结果呢?因为我的身边有许多由此而成功和幸福的人们。

④从对象的角度:既有大自然的春天,又有人类社会的春天;既有个人人生的春天,又有国家的、民族的、事业的春天。

这各种各样、林林总总的春天既是多彩的自然季节,又是丰富的艺术象征。

三.例文引路:面对小草,白居易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面对落花,龚自珍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面对蜡烛,李商隐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面对石灰,于谦说:浑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面对腊梅,陆游说: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面对高山,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面对流水,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能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思和感悟。

请以“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静夜思就着台灯刺眼的光,我仔细翻阅上高中以来五次大考的成绩。

心跳就像那上下起伏的分数图像一样动荡不安:从写出精彩的自我反省的文章《蜕变》,到今天学习成绩的大幅度下跌,我究竟是“蜕变”了,还是“退化”了?!我究竟是在进军清华的大道上前进,还是蒙着双眼在野地里游荡?!我陷入了痛苦的反思……曾几何时,我对自己是多么的自信:就好像我是迈克·乔丹,飞身灌篮是我的拿手本领;就好像我是《逍遥游》中的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是我的本能;就好像我是盖世奇才,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不过是手到擒来……我如在梦中一样痴呆地等待着成功的眷顾,浑不知自己已像一条无帆无舵的破船,搁浅在浅滩之上。

高中记叙文写作专题指导

高中记叙文写作专题指导

高中记叙文写作专题指导河南师大附中高中记叙文写作专题训练之一学会立象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周易·系辞》一、立象以传难表之意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诗歌为什么需要意象?正是因为“言不尽意”,语言并不能完美地表达作者心中之意,只好“立象以尽意”。

象,指的是具体可感的物象,在诗中是寄托了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

引申到记叙文中,就是用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

在我们想要直接描述无比复杂细腻的情感时,语言和文字往往是苍白无力的。

比如,即便是同一个苹果的味道,如果对方没有吃过,你即使告诉他“这个苹果很甜”,他也不会理解这个苹果究竟是如何甜。

既然直接说说不清楚,那何不换个法子,通过具体的人、事、物的描述,让你自己来体验我体验过的滋味呢?就是在这种思路之下,当李白惊叹于庐山瀑布的壮观时,他没说:“啊!真大啊!”而是说“疑是银河落九天”。

同样,当刘禹锡站在乌衣巷为历史变迁而不胜唏嘘时,他也没说“谢安王导今何在,富贵荣华难久长”而是说:“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而这种方法,在记叙文的写作中也可以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

【示例】一个顽皮的笑,可真耐人咀嚼,许多天过去了,我还未解清味道,让它像颗冰糖,慢慢融化在心上,如同甜甜的泉水,悄悄在岩层下流淌。

(穆仁《调皮的笑》) 【解析】这里,“笑”本来是视觉的抽象的东西,由于作者情感的原因,成了可以“咀嚼”、“像颗冰糖”,还可以“融化在心上”的、“如同甜甜的泉水”的实感的东西。

通过感觉的转移化抽象为实感,把作者难言之“意”通过一个通感意象巧妙地传达出来,给读者无穷的韵味。

二、立意是立象的前提立象,就是将抽象的主观感受、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物象,使之成为可触可感的艺术形象,使难以抒发的感情、难以表达的道理由象来代言。

高中生的记叙文就要借鉴诗歌的“意象”学说,学会形象地表现人、物、情、理。

记叙文写作专题讲课课件

记叙文写作专题讲课课件
这段文字综合运用神态、动作、心理描写刻画了母亲犹豫不决— —无可奈何——痛下决心的心理变化。
(六)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 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 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骂道:‘穷种 啊!’然后她就颠着小脚,乍着两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 下到沟底,将那棵白菜抱了上来。”
时间——1967年冬天; 地点——北方农村; 人物——母亲、“我”;
三、记叙文的六要素
起因——年关已近,为贫困所迫的母亲下决心卖掉原本要留着过年 包饺子的那三棵白菜;
经过——母子俩去集市卖白菜; 结果——因为我多要了买主的一毛钱,白菜被退回,母亲流泪了, 这眼泪让我终身难忘。 在交待清楚六要素的基础上,集中刻画了母亲的形象品质,表达了人穷 不能志气短,再穷也要真诚实在的主题。
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 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
(四)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 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五)神态描写
神态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
“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 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 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 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 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
B、侧面描写:是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 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侧面描写 的好处:有时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有时有锦上添花的作用;有时有利于 突出表现人物的性格。

七年级语文记叙文写作专题(十)校园生活中人和事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记叙文写作专题(十)校园生活中人和事新人教版

校园生活中的人和事“清楚具体地叙校园生活中的人和事〞是初中生的作根本功。

生在生之的事,大家很熟悉、有体、有。

而里的关点就在于如何把些事情写得清楚具体,塑造出个性明的生形象。

“清楚〞就是交待得要明白,思路清、次明。

“具体〞是写好叙文的不二法,要做到具体,注意以下几点:要有,要在中表人物的音容笑貌。

要有波,在事件的矛盾推中表文章的主旨。

要有略,重点突出才能人事件留下深刻印象。

互平台切的恋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而有却要肆意“浪〞。

【“失去〞与“有〞的,置念的同直接切入主要事件。

】典礼之后,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再一次游了整个学校。

后操,400米的准塑胶跑道,广的草坪,整的球架,儿曾是我的游园。

中心里面有美教室、音教室、陶教室、小、琴房⋯⋯里曾是每个人梦想的城堡。

【点到止,引起者想。

】不知不,我已走到宿舍楼前。

【“不知不〞言而意丰。

】上到五楼,走那个公共浴室。

推开,阳光透窗仿佛洒了一点金子。

手怜惜地〔改“地〞〕拂,啊,好干啊!是擦拭?昔日被我弄得七扭八歪的放衣服的小板凳整地排在了一起。

以前,里没有外面的浴池敞亮。

听新学校没有浴池,那一定少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一想一走,来到了寝室,一下子躺在床上,往日的故事像放影一重在海中。

六个同学一桌吃,互相交吃的菜,晚上睡不着一屋子人去的寝室“做客〞⋯⋯那些日子,我往外看看的班同学在玩什么,心里不免有了羡慕和愠怒之情。

【呈昔日的景象下文的情感作。

“往日的故事〞一二具体写。

快和“心里不免有了羡慕和愠怒之情〞都下文。

】“影〞没有接近尾声,猛然天色朦了。

太晚了,得回家啦。

拐出宿舍楼,一个熟悉的身影出了,我下意地又回到了角后面。

那个身影是老。

〔可加一段:我自己的感到惊。

我不是已了?什么一到了她的面前,会立刻反省自己?是不是了?是不是那了?哎呀,那种有点忐忑的心情又出了。

我就悄悄地望着她。

〕【不要写清楚言行,要适地融入真的心理描写,下文的情才会理成章。

】然离得很,可她眼角的却清晰可,消瘦了多。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记叙文写作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记叙文写作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记叙文写作一、写作题1.(2024·南宁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汉字,意蕴丰富。

在《现代汉语诃典》中,“品”字有很多解释,其中就有以下几个义项:⑴品质;品行。

⑵辨别好坏;品评。

⑶吹奏(管乐器)。

⑷品尝。

以上解释,哪个义项让你联想到了哪一个人?请围绕其中的一个义项,自拟题目,在事中写人,完成一篇写人的记叙文。

要求: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③不少于600字。

2.(2024·梧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说道:“2023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

”一路走来,岁月的馈赠可能会让你充满回忆和感恩:教室里你埋头苦学的身影,家庭里你体贴关爱父母的孝行,生活中你帮助他人的点点滴滴……都是你书写在岁月长河里的美丽诗行。

梳理过往,你会发现自己收获颇丰!请以“这,也是一种收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从字顺,表达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及学校名。

3.(2024·昭平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你看,小狗在叫、树叶会笑、风声在呢喃,不如好好欣赏一秒迷迷糊糊的浪漫,只要一觉醒来,床单洒满阳光的温暖,不去想,不必想,不用急急忙忙说一个答案,笑一笑就灿烂,唱一句歌就舒展,收集一点一滴小美满都是幸福的花样”是电影《热辣滚烫》中的歌曲《小美满》。

成长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人、事、物,他们都给我们带来许多幸福的感受,哪些是独属于你的小美满呢?请以“小美满”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请把题目眷抄到答题卡指定位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不少于600字4.(2024·北流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砖一瓦盖高楼,一经一纬织锦锻,一锤一斧造巨轮,是平凡而伟大的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孕育优秀文化,推动社会进步。

记叙文写作专题二之以小见大

记叙文写作专题二之以小见大

写作专题——以小见大写作技巧二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

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

“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

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小材料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

课文案例《紫藤萝瀑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散步》: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蝉》:哪管是90年,90天都要好好的活过。

那是蝉的生命意义!《贝壳》: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又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

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衬衫,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深情。

每当我看到它,周总理那高大光辉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捧起它,就不由得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

那是1972年8月3日的夜晚。

我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留神插进了快行线。

突然一声紧急刹车,一辆大型“红旗”轿车紧贴着我身体的左侧,嘎地停住了。

我刚扭过头,这辆车后座旁的窗帘唰地拉开了。

周总理那慈祥的面容立即跃入了我的眼帘。

啊!我仔细再看看,真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周总理正亲切地注视着我,目光中充满了关切,充满了爱护,像在询问:同志,碰着了吗?受伤没有?这时,总理的司机走下车来,站在我身旁问我:“同志,碰着没有?”我赶忙回答:“没事儿!没事儿!”有关人员迅速察看了现场,决定留下另一辆“红旗”轿车送我去医院检查,总理的车才开走了。

其实,我只是让汽车剐了一下,衬衫剐破了,后背蹭破了一点皮,有啥要紧?自己回家上点药就行了。

可是,遵照总理指示留下处理这件事的工作人员,却坚持让我坐进“红旗”轿车,并且脱下衬衫叫我穿上,他自己只穿个背心。

我百感交集,思潮翻滚。

一个普通工人,由于自己的不慎,蹭破点皮,却受到这样的关怀、照顾,如果不是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不是遇到这样的好总理,哪会有这种事呢!汽车很快开到了医院。

专题06“一件事作文”写作模板与作文题记写作技巧-初中语文作文模板与技巧点拨

专题06“一件事作文”写作模板与作文题记写作技巧-初中语文作文模板与技巧点拨

专题06:“一件事作文”写作模板与作文题记写作技巧初中记叙文主要以记事为主,也有不少写人的文章。

一般来讲,记事的文章,要着力对事件意义的探求,要在事件所具有的多方面的思想意义中找出最重要、最动人的“闪光点”;写人的文章,要着力于对人物思想的发掘,要努力从刻画人物形象中表现出人物的“精神美”。

为了中考记叙文的成功,必须高度注意构思的技能与技巧。

下面介绍记叙文常用的、基本的模板,可以灵活地借鉴、运用。

“一件事作文”写作模板一、第一部分:(第一段,大约100字)1.题目下面一行写一个题记,题记12行。

例如:如今,岁月逝去的光阴,依然按盖不住我对父爱的依恋。

——题记“怕”让你成功。

人生就是这样,只要你执着,踏实地走稳每一步,就一定有回报的那一天。

——题记千万不要低估沉默者的力量,有时候,巨大的能量皆发源于无声无息的蕴积。

——题记我们可以失望,但决不能盲目。

——题记2.第一段一定要用流畅的语言,引起主题,引起下文。

这种开头方式其实很简单。

建议同学们每人准备或者背下来属于自己的一套开头方法。

(3行左右)例如:记忆的碎片,在青春的思绪里泛起,往事涌上心头,眼前仿佛又出现XXX的一幕。

那是人生之路的一个路标,是心灵海洋的一朵浪花,是精神世界的一处花园。

它使我懂得什么是爱、责任和奉献。

二、第二部分(2—4段,大约400字)A、讲述故事。

交待时间、地点、人物、时间等。

(大约70字,3行左右)B、分层次讲故事,这一段是主要叙事段。

出现各种描写、修辞。

(100字左右,5行左右)(可设置一个过渡句段,单独1句话,1行即可)C、故事的深入,这一段也是主要叙事段。

出现各种描写。

(100字左右,不超过5行半)D、故事的高潮,这里必须有心理描写,因为这个故事最终使你有所感悟。

(100字,不超过5行半)(提醒:故事的叙述过程中要注意多与题目中的核心词照应,就是多点题。

特别是故事之后的议论抒情部分。

)三、第三部分(结尾,大约100字,45行)1.末尾段无疑是抒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事要有点波澜
——记叙文写作指导“悬念”专题
学习目标:
1、了解作文设悬念的作用;
2、学习设悬念的方法;
3、运用设悬念的手法构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位老太太过生日,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

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

唐伯虎挥笔写下:
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
九天仙女下凡尘喝彩
儿孙个个都是贼惊怒
偷得寿桃献至亲拍手叫好
短短四句,跌宕生姿,起起伏伏,吊足胃口.
什么是设悬念? 设悬念,是逗引读者好奇心的一种手法。

二、课文引路
《枣核》一文,设置了哪些悬念?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索枣核——悬念一
“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

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我问起枣核的用途,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见枣核——悬念二
“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他的后花园”。

两个“分手快有半个世纪”的同学不去倾心长谈,为何踏访花园?话枣核——悬念三
“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解开悬念
悬念的用法是:先把疑问提出来,把矛盾摆出来,直至高潮,再解开疑问,写出结局。

小结悬念的作用:
内容上陡然掀起波澜,立刻吸引眼球;导出故事原因,推出连锁反应;
形式上为引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
三、感受妙处读文章,猜情节
车子愈往南驶,我愈觉得不对劲。

司机始终不怀好意地透过后视镜瞅着我,恐怕我是上了贼船了。

报纸上几乎天天有出租车司机在荒郊野外劫财抢色,甚至还要伤人的报道,为什么我这么大意?
果然,车子刚开不久,我就感到异样了。

司机一再从后视镜瞅我,瞅得我心底发毛。

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他的右手从方向盘挪开,往下伸,不知在摸什么东西,大概是扁钻或刀子吧?车窗外一片漆黑,正是苗栗一带的山间,歹徒下手最理想的所在。

要动手了吧?我下意识坐直身子,冷汗开始往外冒。

可什么事也不曾发生。

他的手又伸了上来,放在方向盘上,没有拿什么东西。

我看到,他又从后视镜飞快地掠了我一眼。

这一眼非常狠毒。

我有生以来不曾看过更狠毒的眼神,使我再度直冒冷汗,再度后悔自己的莽撞。

情节会怎样发展呢?
我要去的地方终于到了。

当出租车在公路局车站前一停,我立刻打开车门冲了下去。

松了一口气,才想到还没有付钱给司机,便绕过车后,走到司机窗口,伸手到旅行袋里掏钱。

突然,车子往前冲,迅速拐一个弯,消失在不远的街角。

我最后看到的,是司机无比惊惶的神色。

怔怔地站那里,莫名其妙地把车钱再度放入旅行袋,我才看见旅行袋的右方开口突出一截枪管。

那是我在台北特地为孩子买回来的玩具枪,枪管太长了,无法全部塞进旅行袋。

小结:文章中如何用悬念
三步法:步骤一:设悬念步骤二:探悬念步骤三:释悬念
四、实战训练
1、下面四种情景,任选一个,用上悬念法说一段话。

他在说我坏话老师偏心了钱是他偷了他肯定在舞弊
小结一错再错误会重重真相大白
2、续写故事《风波》
儿子上学走时,母亲拿出家中仅剩的三百元钱给了儿子,就在儿子接过钱的一刹那,母亲想对儿子说些什么,但还没来得及说,儿子已经拿着钱跑了出去。

中午,当母亲正卖力地在麦当劳工作时,她却发现人群中有一个十分熟悉的背影,就在不远处的餐桌旁和朋友吃着麦当劳。

……
儿子忽然回过头看见了正在向他走来母亲,儿子条件反射地把脸扭了过去,儿子的脸红了。

朋友问他怎么了,他只是说:“没事。


晚上,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慢慢向家走。

儿子看见母亲回来了,便连忙迎了上去。

母亲生气地推开儿子,找了个地方坐下来。

只见儿子从口袋里拿出在麦当劳舍不得吃的鸡块递给母亲,母亲一脸疑惑,原来儿子和朋友在上学的路上拾到一个大钱包,失主为了感谢他们俩就请他们去麦当劳吃饭。

“儿子,怎么没告诉我啊!让我误会了你……”
那晚的月亮特别地圆,这次巧遇让贫寒的母子俩的心更近了。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
教师归纳
六、作业
从下边的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运用设置悬念或者制造误会的手法,写出一定的波澜。

1、使我__(气愤、惊异)的一件事
2、出人意料的一件事
3、重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