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含弘课堂汽车文化
《汽车文化》教案(全)

《汽车文化》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让学生掌握汽车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让学生了解汽车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汽车的发明者及其发明时间汽车的发展阶段及其代表性车型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2. 汽车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发动机:提供动力底盘:支撑车身,保证行驶稳定车身:保护乘客,提供舒适空间电气系统:控制汽车的各项功能传动系统:传递发动机的动力3. 汽车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汽车行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的起源、发展历程、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及代表性车型。
3. 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汽车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汽车的起源、发展历程、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案例资料: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及代表性车型。
3. 讨论话题:汽车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汽车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及代表性车型,让学生了解行业现状。
4. 讨论:让学生探讨汽车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六、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世界各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
2. 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思考其在未来的市场前景。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汽车行业的认识。
《汽车文化》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设计理念和审美趋势。
2. 让学生掌握汽车的各项性能指标。
3. 让学生了解汽车安全知识和驾驶礼仪。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的设计理念和审美趋势汽车设计的基本原则汽车审美的发展趋势我国汽车设计的特点2. 汽车的各项性能指标动力性能:加速性能、最高速度等经济性能:油耗、续航里程等舒适性能:悬挂系统、座椅舒适度等安全性能:刹车系统、防撞梁等3. 汽车安全知识和驾驶礼仪安全带的使用方法驾驶姿势和视线控制遵守交通规则礼让行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的设计理念、审美趋势、性能指标。
《汽车文化》教学教案

《汽车文化》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理解汽车文化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提高学生的汽车知识水平。
3. 培养学生对汽车设计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4. 使学生了解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的启示。
二、教学内容1. 汽车概述:汽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汽车结构: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等基本结构。
3. 汽车设计:汽车外观设计、内饰设计、车身涂装等。
4. 汽车品牌: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的特点和历史文化。
5. 汽车产业: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我国汽车产业现状和未来。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知名汽车品牌的特点和历史文化。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汽车设计创新和产业发展。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生产线,了解汽车制造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汽车文化》相关教材或资料。
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3. 实地考察:联系汽车生产企业,安排学生参观。
4. 网络资源:收集汽车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参观汽车生产线后的感悟和收获。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创新思维。
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汽车概述,汽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第3-4课时:汽车结构,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等基本结构。
3. 第5-6课时:汽车设计,汽车外观设计、内饰设计、车身涂装等。
4. 第7-8课时:汽车品牌,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的特点和历史文化。
5. 第9-10课时:汽车产业,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我国汽车产业现状和未来。
6. 第11-12课时: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生产线。
7. 第13-14课时:小组讨论,探讨汽车设计创新和产业发展。
浅谈高校《汽车文化》公选课程教学

浅谈高校《汽车文化》公选课程教学1 引言为弘扬汽车文化,推动校园和社会汽车文化的发展,以及向大学生普及汽车基本常识,引导大学生对汽车文化形成正确认识,许多高校纷纷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汽车文化》公选课,将汽车文化知识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
本文结合笔者在近年开展的《汽车文化》课程教学实践,运用相关的教学理论,对《汽车文化》课程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组织原则,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进行探析,同时对课程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反思。
2 《汽车文化》公选课程教学实践的基本情况2.1 课程开设与实践海南大学于2005年开始,面向非工科类大学生开设《汽车文化》文化素质教育公选课程,至今已有近十个年头,该课程深受广大大学生的喜爱,选课人数基本上是按学校校选课程的最高额度满额选课。
而且通过近年课程教学实践,对课程建设中涉及到的课程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等问题进行了探析和改进。
2.2 课程教学目标定位汽车文化课程定位为面向全校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公选课程,首先应满足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能满足现代人们对汽车文化的需求。
同时还要突出推进先进汽车文化建设的使命。
所以我们把课程定位为:普及汽车基本知识;扩大大学生的知识面及知识结构,突出科学与人文的文化素质教育;推进先进汽车文化教育普及等。
既可以迎合汽车大发展人们对汽车的结构、养护等基本知识的需求,又可以突出汽车文化课程在文化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满足文化素质教育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机结合的要求,从而深度挖掘由汽车行业延伸出来的创新文化、竞争文化、安全文化和美学文化等汽车精神文化内涵。
2.3 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根据课程定位,汽车文化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比较自由,我们一直以汽车基础知识普及和社会汽车文化热点问题讨论为主。
对于总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要满足现代大学生对汽车文化基础知识的兴趣和需求,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汽车文化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汽车文化》教案

《汽车文化》教案(完整版)第一章:汽车基础知识1.1 汽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汽车的组成部分与工作原理1.3 汽车类型与分类1.4 汽车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第二章:汽车品牌与制造商2.1 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及其特点2.2 汽车制造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2.3 汽车品牌战略与市场竞争2.4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三章:汽车技术与创新3.1 汽车动力系统技术与发展趋势3.2 汽车电子技术与智能驾驶3.3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3.4 汽车安全技术与舒适性第四章:汽车市场与销售4.1 汽车市场概述与市场环境4.2 汽车销售渠道与模式4.3 汽车市场营销策略与案例分析4.4 汽车售后服务与客户满意度第五章:汽车驾驶与安全5.1 汽车驾驶基础与操作技巧5.2 交通法规与驾驶行为规范5.3 汽车安全驾驶与应急处理5.4 汽车事故理赔与维修保养第六章:汽车零部件与系统6.1 发动机系统6.2 传动系统6.3 制动系统6.4 悬挂系统与轮胎6.5 电子控制单元(ECU)与车载网络第七章:汽车维修与保养7.1 汽车维修基础知识7.2 常用维修工具与设备7.3 汽车保养项目与周期7.4 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7.5 汽车维修职业道德与服务质量第八章:汽车产业政策与法规8.1 我国汽车产业政策概述8.2 汽车生产许可与认证8.3 汽车排放标准与环保法规8.4 交通安全法规与行驶证、驾驶证管理8.5 国际汽车产业政策与合作第九章:汽车金融服务与保险9.1 汽车金融服务概述9.2 汽车贷款与融资租赁9.3 汽车保险类型与条款9.4 保险理赔流程与注意事项9.5 汽车金融服务创新与发展第十章:汽车行业趋势与未来10.1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10.2 自动驾驶技术与发展前景10.3 车联网与智慧交通10.4 汽车共享经济与管理10.5 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第十一章:汽车设计美学与内饰11.1 汽车设计原则与风格11.2 车身造型与空气动力学11.3 内饰设计与人机工程学11.4 汽车色彩与材质选择11.5 汽车设计趋势与创新第十二章:汽车赛事与文化12.1 汽车赛事的历史与发展12.2 著名汽车赛事与规则12.3 赛车技术特点与竞技策略12.4 汽车运动与文化内涵12.5 我国汽车赛事与国际交流第十三章:汽车行业竞争与国际市场13.1 国际汽车产业格局与竞争态势13.2 跨国公司的战略布局与市场拓展13.3 我国汽车企业国际化进程13.4 汽车贸易政策与关税制度13.5 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第十四章:汽车环保与可持续发展14.1 汽车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14.2 汽车尾气处理与净化14.3 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环保优势14.4 汽车生产与回收再利用14.5 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第十五章:汽车伦理与社会责任15.1 汽车伦理问题的内涵与外延15.2 汽车安全与乘客权益保护15.3 汽车制造商的社会责任15.4 汽车使用与交通文明15.5 汽车社会影响与未来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汽车文化》教案全面覆盖了汽车领域的多个方面,从基础知识到行业未来趋势,每个章节都包含了重点和难点内容。
《汽车文化》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汽车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文化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2. 掌握汽车文化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
3. 激发学生对汽车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汽车文化的定义和内涵2. 汽车文化的发展历程3. 汽车文化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4. 汽车文化的创新与发展5. 汽车文化与环境保护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有关汽车的纪录片或者展示一些汽车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对汽车的认识和了解。
2. 汽车文化的定义和内涵(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汽车文化的定义和内涵,包括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和消费品的双重属性,以及汽车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汽车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意义。
3. 汽车文化的发展历程(20分钟)通过讲解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教师向学生呈现汽车文化的演变过程。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汽车事件或者汽车品牌来介绍,让学生了解汽车文化的多样性与变迁。
4. 汽车文化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3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汽车文化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包括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引导他们思考汽车对城市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旅游业等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5. 汽车文化的创新与发展(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当前汽车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动态,包括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等方面的进展。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创新对汽车文化的影响,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
6. 汽车文化与环境保护(2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汽车文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汽车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未来汽车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环保汽车设计方案。
7. 小结与延伸(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对汽车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思考汽车文化的相关问题。
专业选修课《汽车文化课程简介》

使用教材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教材
汽车文化
杨屏
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
部门意见:
审核意见:
《汽车文化》专业选修课程简介
开课部门:机电装备系
课程名称
汽车文化
主讲教师
课程编号
02061041
周学时
2
选课对象
1பைடு நூலகம்级
学分
2
开课学期
秋季
可开班数
2
考试方式
考查
教室要求
任课教师梯队情况
任课教师
职称/学历
单位
主要研究方向
课程简介:《汽车文化》课程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先导作用,从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训练的角度观察,该门课程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准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条件,同时,承担着培养学生职业兴趣和职业认同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本课程作为一门其他专业和校际间的公修课,不仅起着传递汽车文化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汽车鉴赏能力,更负有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能力和欣赏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内容主要涉及汽车历史文化、著名公司和汽车品牌文化、汽车外形和色彩文化、名车名人文化、汽车时尚文化、汽车与社会、汽车新技术与未来几个方面,全面准确地反映汽车文化的基本内容,揭示汽车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在教学中充分重视汽车文化与社会实际的关系,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实现有机结合。
《汽车文化》全套教案

《汽车文化》全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汽车文化》教材的第二章“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第三章“汽车结构与原理”。
具体内容包括:1. 汽车的发展历程:从第一辆汽车的诞生,到现代汽车的设计与制造。
2. 汽车结构与原理:详细介绍汽车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认识汽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掌握汽车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汽车知识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汽车行业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汽车结构与原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汽车发展历程的掌握,汽车基本结构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汽车模型、PPT、视频资料。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汽车发展历程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1)汽车发展历程:讲解从第一辆汽车诞生至今的发展变化,强调汽车对社会的影响。
(2)汽车结构与原理:以汽车模型为例,详细讲解汽车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汽车发展历程:1.1 第一辆汽车诞生1.2 汽车设计与制造的发展2. 汽车结构与原理:2.1 动力系统2.2 传动系统2.3 制动系统2.4 悬挂系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汽车发展历程。
(2)说明汽车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 答案:(1)汽车发展历程:从第一辆汽车诞生至今,汽车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
(2)汽车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汽车主要由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组成。
各系统协同工作,使汽车得以正常运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例题、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汽车发展历程和基本结构。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汽车文化》教学教案

《汽车文化》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掌握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了解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及特点;(4)认识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2)通过观察、分析,掌握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及特点;(4)通过分析、讨论,认识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汽车文化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2)培养学生关爱汽车、安全驾驶的意识;(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汽车行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汽车的发明背景及历程;(2)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
2. 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1)发动机:工作原理及类型;(2)传动系统: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等;(3)行驶系统:悬挂系统、轮胎等;(4)电气系统:发电机、启动机等;(5)车身及附件:车身结构、车灯等。
3. 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及特点(1)德系车:宝马、奔驰、奥迪等;(2)日系车:丰田、本田、日产等;(3)美系车:通用、福特、雪佛兰等;(4)其他系别:沃尔沃、捷豹、路虎等。
4. 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2)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联网等;(3)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趋势;(4)汽车后市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及特点;(4)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 教学难点:(1)汽车各部分的工作原理;(2)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的技术原理;(3)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的起源、发展历程、品牌特点等知识;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典型车型;3. 小组讨论法:探讨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4. 实践操作法:观察汽车零部件,了解其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简述汽车发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 (20.0分)
第一次变革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推出了T型车,发明了汽车装配流水线,使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从欧洲转向美国。
第二次变革是欧洲的汽车公司针对美国车型单一、体积庞大、油耗高等弱点,开发了多姿多彩的新车型,实现了汽车产品多样化。
第三次变革是日本通过完善管理体系,形成精益的生产方式,全力发展物美价廉的经济型汽车。
2.
简述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20.0分)
21世纪,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重要战略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未来汽车要在摆脱石油危机、环境污染、安全隐患、行驶不畅、成本过高、多样要求(舒适性、娱乐性、美观性等)的困惑中发展,汽车工业面临技术挑战。
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是:汽车质量轻量化;汽车燃料多样化;汽车动力电动化;汽车控制电子化、智能化。
21世纪的汽车应是节能汽车、采用新能源的汽车、安全汽车、智能汽车。
3.
怎样选用汽油? (20.0分)
燃油标号越高,辛烷值越大,燃油的燃烧速度越慢,燃烧爆震越低;反之,低标号燃油的燃烧速度较快,燃烧爆震大。
所以燃油的标号高低,即辛烷值的大小决定了燃油抗爆震的能力,高标号的汽油具有较高的抗燃烧爆震的能力;低标号的燃油具有较低的抗燃烧爆震的能力。
油号的高低和燃油的清洁程度和质量没有绝对联系。
1.
分析甲壳虫形汽车侧偏原理。
(20.0分)
甲壳虫型汽车尾部的侧向面积与箱式汽车相比,其侧向风压中心移到汽车重心的前面,侧向风力相对于重心所产生的力矩,加剧了汽车侧偏的倾向,造成了甲壳虫型汽车横风不稳定性。
2.
汽车保险的险种主要有那些项目?(至少举四种) (20.0分)
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保险、车上责任险、全车盗抢险、新增设备损失险、自燃损失险、
不计免赔特约险
3.
说明大众旗下的品牌有哪些?(至少举四种) (10.0分)
奥迪、宾利、布加迪、兰博基尼、曼卡车、保时捷、斯堪尼亚卡车、斯柯达、西雅特、大众和大众商用车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0.0分)
1.
兰博基尼汽车源自,目前是旗下的品牌。
(4.
0分)
意大利大众汽车公司
2.
英国的劳斯莱斯汽车公司目前被收购,而与其同样命运的
本特利汽车目前被购,路虎汽车目前被收
购。
(6.0分)
宝马汽车公司大众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
3.
法国的知名的汽车公司
有、和。
(6.0分)
标致汽车公司雪铁龙汽车公司雷诺汽车公司
4.
保时捷汽车公司的总部设在,丰田汽车公司的总部设
在。
(4.0分)
德国斯图加特日本丰田市
5.
汽车诞生一百多年来,汽车外形经过
了、、、、、
和等演变。
(14.0分)
马车形箱形甲壳虫形船形鱼形楔形子弹头形
6.
、、被称为中国三大汽车集团。
(6.0分)
一汽集团上汽集团东风集团
1.
至少说明五个以上意大利的知名跑车品牌。
(10.0分)
帕加尼、兰博基尼、玛莎拉蒂、法拉利、阿尔法罗密欧、布加迪
2.
解释ABS的原理及功能。
(10.0分)
在车轮接近抱死的情况下,相应车轮的制动压力将被释放并在要求或测得车轮重新加速期间保持恒定,在重新加速之后逐步增加制动压力。
3.
说明戴姆勒汽车股份公司旗下的汽车品牌。
(至少四个) (10.0分)
吉普(Jeep)、克莱斯勒(Chrysler)、迈巴赫(Maybach)、奔驰(Mercedes —Benz)、斯马特也称作精灵(Smart)、道奇(Dodge)、普利茅斯也称作顺风(Plymouth)、三菱(Mitsubishi)、猎兽(Powler)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0分)
1.
中国的老三样车型是指、、三个车型。
(6.0分)
捷达、富康、桑塔纳
2.
汽车外形有三个因素,
即、和。
(6.0分)
机械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和空气动力学。
3.
当代轿车的车身高度为至 m 。
(4.0分) 1.1至1.3 m
4.
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汽车的色彩最好选
择或,也是安全色较佳的选择。
(6.0分)
黄色或红色,白色
5.
1886的1月29日,德国人发明了世界第一辆三轮汽车。
(2.0分)
卡尔・本茨
6.
色彩三要素是、和。
(6.0分)
明度、色相、饱和度
7.
汽车中的贵族是品牌。
(2.0分)
劳斯莱斯
8.
汽车排放污染物主要
有、、和等。
(8.0分) 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和微粒物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