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母语 日有所诵
亲近母语 《日有所诵》(五年级上)

思乡类: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偶书:偶然写成。 衰:疏落。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是一首反应外出游子静夜思乡之情 的诗,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思乡作 【唐】布燮xiè 泸[lú]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源自夜月,万里照关山。《水调歌头》
北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 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quē],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 [qióng]楼玉宇[yǔ],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歌颂、赞美柳树。 一树:满树,整树。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意思: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 靠着连绵起伏的群山快要落下去了,黄河水 正滚滚流向东方的大海,要把更远的景色看在 眼里,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一年级推荐阅读的书目

一年级推荐阅读的书目
1、《日有所诵》(长春出版社)
2、《亲近母语经典阅读》一年级版(长春出版社)
3、《南方分级阅读》一年级版(全套五册书)
4、《小熊过桥》一年级上册同步阅读
5《春天的图画》一年级下册同步阅读
6、《海滩上的字》一年级经典美文阅读
7、一年级读名著《神笔马良》(全彩美绘注音版)
8、一年级读名著《爱丽丝慢游奇境》(注音版)
9、《小学生经典晨读100篇》(湖南教育出版社)
10、《十万个为什么》儿童版
11、大英《儿童百科全书》(湖南少儿出版社)
12、《杨红英科学童话》(浙江教育出版社)
13、《杨红英纯美童话》(浙江教育出版社)
14、《安徒生童话》(注音版)
15、《格林童话》(注音版)
16、《唐诗三百首》(注音版)。
四年级日有所诵9

免去了默写生字 也不用再做算术 如果育儿袋里 放几本好看的图书 加上巧克力和香蕉 是天下最好的住处 对,和妈妈商量一下 让她变一只袋鼠 省得她老不放心 从不让我一个人外出
我真盼妈妈 也变成一只袋鼠 把我装进育儿袋 该有多么舒服
吃饭不用洗手 起床不用穿衣服
冬日的林子
艾 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欢喜走过冬日的林子—— 没有阳光的冬日的林子 干燥的风吹着的冬日的林子 天像要下雪的冬日的林子
(冰心 译)
南园十三首(其五)
唐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1、吴钩:兵器的一种。 2、五十州:指当时黄河南北的五十多个州。 3、凌烟阁:唐代皇宫里的一座楼阁。唐太宗贞观十七 年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的画像于凌烟阁。 4、若个:哪个。万户侯:封地里有一万户人家的贵族。
部分句子是反复使用的: 前四句,每一句后面都是 “冬日的林子”,五六句 则在后边重复“是可爱 的”,有一唱三叹的效果。
没有色泽的冬日是可爱的 没有鸟的聒噪的冬日是可爱的 冬日的林子里一个人走着是幸福的 我将如猎者般轻悄地走过 而我决不想猎获什么……
《沙与沫》精选
【黎巴嫩】 纪伯伦
我的房子对我说:“不要离开我,因为 你的过去住在这里。” 道路对我说,“跟我来吧,因为我是你 的将来。” 我对我的房子和道路说,“我没有过去, 也没有将来。如果我住下来,我的住中就有 去;如果我去,我的去中就有住。只有爱和 死才能改变一切。”
四年级
亲近母语 日有所诵
(九)
汉桑城小学 黄晓燕
野菊花
【捷克斯洛伐克】赫鲁宾
白色的野菊花, 一身是白色的细毛毛, 她们姐妹都很相像, 在草地上不停地舞蹈。 风是个会吹笛子的男孩儿, 他和野菊花一起吹着舞着, 风跟她们跳一阵就走了, 因为还有许多野菊花等着他去跳。
《日有所诵》让女儿每天更有灵性的诵读

《日有所诵》是弯弯的课外诵读书籍,作为孩子的妈妈,我觉得这套书是给孩子量身定做的儿童诵读教材,与其它的一些诵读教材相比,它有其经典性,文本体裁较为丰富多样,里面有儿歌、童谣、童诗、中外诗歌、古诗词曲、晨读对韵等等,同时里面还有精选的《论语》、《孟子》、《老子》、古代寓言、及古代散文,这些内容都很易于儿童记诵,很多的章节孩子更能接受。
这套书籍,根据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有序的阅读,这里能让孩子读到他们真正该读并适合读的东西。
书里为了方便孩子使用,将每学年分为一册,每册分为上下两卷,每卷都有十六单元,基本是国学经典启蒙,比较相似课程化的安排。
为了让孩子能够喜读,爱读,乐意读,里面充分择选音韵和谐,也很朗朗上口,更能打开儿童的心灵,也能使儿童阅读更加有灵性。
每当弯弯阅读此书时,我就想要引导弯弯对《日有所诵》的有更多兴趣,觉得应该让弯弯每天都应该去诵读,持之以恒的养成好习惯,才能让弯弯觉得诵读是一种习惯养成而不是额外的负担,让弯弯在每天诵读新的篇章的时候,再温故而知新,这个诵读也需要经常不断的复习才好。
再有就是熟读成诵,用各种的形式加强弯弯的记忆,培养语言的感受能力,像一些儿童诗、现代诗、中外散文,我让弯弯一定要能熟读,不一定要求能够背诵,弯弯渐渐长大了,学的知识更多,这样就以后可以水到渠成、熟读成诵了。
在弯弯熟读的同时我也会在旁不断的指导,也就是弯弯对日有所诵有更多兴趣和效果,让弯弯能大致理解,不必字字都认得,也就是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而已了。
最后,弯妈我特别的提醒妈妈们,不能强求孩子每篇都能记诵,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指导,一定让孩子感兴趣,切莫成为负担哦,因为孩子的诵读就是日积月累的一个过程,使用方法得当,会获得更多收益。
所以,我就期望弯弯能通过日有所诵,进而来丰富弯弯的底蕴和语感,亲近母语亲近世界的优秀文化,但我更期望通过优质的母语教育,让更多的孩子走向优秀、走向幸福的人生。
让我们期待,让我们行动,一起来体验朗朗书声,朗朗乾坤,这是更有灵性的诵读。
亲近母语 日有所诵(第六版)五年级

《亲近母语日有所诵(第六版)五年级》教材是我国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的一部分,该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母语的理解和认知,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和自信心。
本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诗词、古文、现代文等不同文体,内容涵盖了各个芳龄段学生的兴趣点,是一部非常优秀的语文教材。
一、教材内容《亲近母语日有所诵(第六版)五年级》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了古诗词、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从而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中,古诗词部分涵盖了唐诗宋词等经典诗词,通过朗诵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韵律感和朗诵能力;古文阅读部分选材优美,语言简练,通过阅读古文,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古代文化的了解,提高语文修养;现代文阅读部分紧跟时代潮流,选材广泛,既有现代作家的作品,也有古代名著的改编,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材特点1.内容生动丰富:教材内容生动丰富,包括了许多与学生生活和成长经历相关的内容,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体裁多样:教材形式多样,包括了古诗词、古文、现代文等不同体裁,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3.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教材不仅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和自信心,通过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建议1.注重朗诵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安排时间进行古诗词的朗诵训练,让学生能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之美,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
2.引导学生多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进行阅读练习,通过阅读古文、现代文等,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3.注重写作训练:教师可以设置不同形式的写作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四、总结《亲近母语日有所诵(第六版)五年级》教材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多样,既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语文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和自信心,是一部非常优秀的语文教材。
日有所诵读后感10篇

日有所诵读后感10篇《日有所诵》是亲近母语研究院基于儿童诵读课程的内容建设,为儿童精心编选的诵读教材,以下是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日有所诵》,一本亲近母语的书籍,一本充满新鲜丰富语言的书本。
在《日有所诵》里,我们徜徉着,陶醉着,投进中国母亲的特有的带着灵性的汉字里遨游。
汉字输入法的一横一坚、一撇一捺,总是饱含着它们的情谊。
看着汉字、读着汉字,似乎眼前就出现了这汉字的意思。
看着“落英缤纷”,似乎眼前就出现了落叶落花飘落着的美丽情景,读着“幸福”二字,似乎眼前就出现一家人和和美美,幸福安康的景象。
当然,要学会诵读它们。
美美地诵读着母语时;你会感到无比快乐,身心都受到熏陶。
琅琅书声,朗朗乾坤,要与汉字融入到一起,这样才能读进去。
当你仿佛就身入在文章的情景交融时,你就能控制好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
你已经到达忘我的境界时,神态运作都会发生变化。
就像《青草回旋诗》和《朋友》一样,《青草回旋诗》国作者写出了对青草的热爱,想必作者也同样热爱大自然。
而《朋友》一文中想必作者应该拥有着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
自从我读书了《朋友》一文后,就觉得一股脑的把自已的烦恼发泄给别人是自私的。
要知道别人也有心事,如果这样做,那么别人的心是否也“库存”不下了?心事就像滚滚长江,也有装不下的时候,那么别人像你倾诉心事的时候,你也应该用心倾听着别人的心事。
快满出来了,承受不住了,不妨试试去与大自然中的某物交流、倾诉。
小草小花、小猫小狗,它们听了你的心事后不会去“泄密”,也不会悲伤。
而你倾诉完之后,也会心情舒畅。
所以,我们也要与大自然做朋友。
暑假读了《日有所诵》这本书,让我的脑海里又增添了许多好词好句。
这本书分为十五个部分,其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是第三部分的宇宙到底有多大。
宇宙到底有多大:山林里大象可算大,大卡车也装不下。
如果和高山比起来,唉,就像点点蚂蚁房上爬。
头顶上的高山可够大,白云朵朵头上挂。
要是和地球比起来,呦,不过是烧饼上的小芝麻。
日有所诵二年级第六版

日有所诵二年级第六版
《日有所诵二年级》第六版全书分上下两卷,每卷16个单元,每单元包括5篇清浅的童谣、童诗、晨读对韵和古诗,编选了符合儿童心性的,有节奏、有意韵、具有文学之美和自然之美的诗性文本;同时,每单元挑选2篇撰写“赏析”,帮助儿童理解文本。
经过亲近母语团队全新修订,替换了少量和当下孩子的生活有些距离的选文,补充了内容更佳的选文,符合儿童的阅读发展规律,能充分唤起孩子的诵读兴趣,让儿童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爱上诵读,积累语言,形成语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诗性和定力,实现精神成长。
为呵护儿童用眼健康,第六版《日有所诵》放大字号、增加行距,符合新国标要求;特别邀请青年插画师绘制多幅插画,清新童趣。
每天5分钟,日有所诵,缓坡而上。
“日有所诵”汇报学习发言稿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亲近母语”点灯人大学名师工作坊学习心得首先,由我抛砖引玉,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这个题目很大,培训时老师的介绍不是长篇大论的面面俱到,而是选择与“吟诵”有关的历史重点解说。
所以我的学习分享主题细化为《古典诗词的吟诵与吟唱,在历史上的起源与作用》。
根据时间段可以把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分为:上古——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代——元明清。
上古时代的口头歌谣大都起源于人类各项劳动,这也侧面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论》。
到了先秦,诗歌发展出现两大源头: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代表作家:屈原)。
《诗经》原名诗,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因而又称诗三百。
汉代被尊为经典,因有诗经之称。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分为风、雅、颂,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
《诗经》的句式特点:四言为主,重章复沓,《诗经》的语言特点:双声叠韵,韵律和谐。
由这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我们来了解一下吟诵的历史溯源。
诗歌吟诵在我国由来已久,在周代,诗歌吟诵已是官办学校的必修课程。
我国最早的诗总集《诗经》中的每首诗都可入乐,《墨子公孟》曰:“颂诗三百,弦xián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
此处不得不简单介绍一下商代灭亡的一段历史,才能明白“周礼”在周代为何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周代诗歌吟诵为何是官办学校的必修课程?周人严格来说是华夏民族的入侵者和征服者,周人是华夏所谓的戎狄,善战善养马,商朝时周人与其他戎狄部落不断交锋,损失惨重被迫内迁。
后被商朝庇护并受封西岐qí。
大家请看商代地图,当时的周人只是幅员辽阔、实力强大的殷商的一个小小诸侯国,严格意义上说只是一个外族蛮夷小部落。
商纣王帝辛兵败于周军真正原因并非传言所论“暴政”之故,而是帝辛原本有支强劲军队遣往东南征淮夷驻防之际,周军趁机进兵急袭商邑yì·朝zhāo歌,令帝辛不能及时调度到足够兵力与之抗敌,临时调度来自淮夷的奴隶充当兵员,然淮夷奴隶不比商军亲兵忠诚,未战即溃散倒戈,帝辛见大势已去而自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
童诗、韵文
节奏、变化 方法、兴趣
三、四年级 哲理诗——《飞鸟集》 《沙与沫》精选
易水歌
(战国) 荆轲
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 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易水歌》与《易水送别》:同样的内容, 不同的吟唱者,不同的心境。然而,水之 “寒”,士之“壮”则是相同的。 《易水歌》与《易水送别》:孩子们对荆 轲刺秦的故事比较熟悉,读正确后,紧扣 “壮”的感觉进行诵读。
一年级童谣
老鼠抬花轿
民间童谣
八只老鼠抬花轿, 两只老鼠放鞭炮, 四只老鼠来吹号, “呜哩哇啦”真热闹。 老猫听见来贺喜, 一口一只全吃掉。
老鼠抬花轿
民间童谣 八只老鼠抬花轿, 两只老鼠放鞭炮, 四只老鼠来吹号, “呜哩哇啦”真热闹。 老猫听见来贺喜, 一口一只全吃掉。
老鼠抬花轿
民间童谣 ( )抬花轿, ( )放鞭炮, ( )来吹号, “呜哩哇啦”真热闹。 ( )听见来贺喜, 一口一只全吃掉。
从今天起,每天更新一次博客 复制你一卷一卷读书的收获 粘贴你一里一里行走的享受 上传你从来不曾中断的关于幸福的 感悟和印证 然后告诉每一个好友和陌生人 告诉整个世界,也告诉自己 我是一名教师——一个幸福的人
何必,何必等到明天 夜太长,梦太多,明天太遥远 通往幸福的路 就从今天、就从此刻——起程
谢谢倾听 敬请指导
需要什么
【意大利】贾尼·罗大里
做一张桌子, 需要木头; 木头从哪里来? 需要大树; 大树从哪里来? 需要种子; 种子从哪里来? 需要果实; 果实从哪里来? 需要花朵; 做一张桌子, 需要一朵花。
《需要什么》:读两遍: 一、正确、流利。 二、做一张桌子,需要木头,需要花一 朵,你更喜欢哪种说法?
《飞鸟集》精选
亲近母语
书香童年
何谓“母语”?
母语是每一个人最初学会的语言, 也是一个民族的共同语。母语学习的 过程也是一个人精神发展,融入社会, 文化认同的过程。母语教育是一个民 族和国家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
为何要“亲近”
亲近母语有鲜明的价值取向,那就是 要做具有中华民族文化根基的中国人,而 且这个中国人是现代中国人,要把传承、 弘扬、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作为他 们的使命。需要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的道路上不断前行,非常坚定,风雨兼程, 朝着一个目标,那就是为了中华民族文化 的弘扬,中华民族进步的发展。
· — -
l — ——
亲近母语是一个团队,非常可贵的是 这个团队是草根的,是希望的田野。田野 怎么希望呢?是在于草根,在于草根生命 的力量,这种草根性、民间性,恰恰表现 出将来我们国家教育改革,教育科学研究 一个发展的走向。
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刘肖
记得你说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总想问你 ——为何要等到明天 为何不从今天起程
从今天起,每天读一卷书 在书中找寻自己昨天的痕迹 和明天的身影 在心里与主人公默默对话 将所有的困惑一一求证 这些书啊,一卷一卷累计成万卷 在字里行间从容穿行的你 便有了讲台上被放大的人生
从今天起,每天步行一里路 只为让阳光没有遮拦地 从眼睛射进心灵 再让这阳光从心底涌向指尖 黑板前,你的手势便有了温度 被你的手抚摩过的孩子的脸,红了 与你的眼对视过的孩子的眼,亮了 亮得足以照耀成长的万里路程
让诗文和孩子的生活连 接,以帮助孩子认识世界、 融入世界,以清新美好、积 极热情的样子影响世界。
可以尝试:
古诗词吟诵教学
清明
杜牧
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 路 上 行 人 欲 断 魂 借 问 酒 家 何 处 有
l l l — l l l
l
— l
· l
— —— l ——
- —
·
牧 童 遥 指 杏 花 村
对我们来说,亲近母语 教学应落实“四进”: 进学校课程 进教学计划 进教研活动 进考评督导
策略:
亲近母语·书香童年
群文悦读 (多读)
日有所诵 (多背)
语文素养
每日一诵
时间固定 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目标多元
课前三分钟
诵什么内容?
选文原则: 科学性 典范性 可读性 儿童性 序列性 材料来源:
1、临时拼凑
怎么去“亲近”?
建构了一个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所有的课程体 系中,亲近母语的课程体系是比较规范的,比较 科学的。课程改革深化到今天,课程不能再随意 了。在不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其实是随意的, 并不具备课程的规范性,并不具备课程的意义, 把过去的兴趣小组、活动改一个名字叫校本课程, 改一个名字叫社团。但是认为校本课程应该从兴 趣小组活动开始,社团建设应该从兴趣小组活动 开始,但那是初级阶段,到了深化阶段的时候, 你不能再这么简单去做了。课程的科学化,课程 的规范性,已经成为当前课程改革一个非常重要 的任务。
各年级诵读重点:
低年级:诵读节奏、方法,让孩子爱 上诵读。 中年级: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帮助 他们理解诗文意义 。 高年级:让诗文和孩子的生活连接, 以帮助孩子认识世界、融入世界,以 清新美好、积极热情的样子影响世界。
其他操作方法简介:
其他操作方法简介:
做法一: 每日一首或者每周2—3首,每次诵读时间10分钟左右。 基本课型: 1. 童谣、童诗等简单文本以契合文本节奏的各种方式的诵 读为主,目的在于激发兴趣,熟读成诵。注意营造适合孩 子的诵读场境。 2. 古诗、古文等稍有难度的文本仍以诵读为主,但需在熟 读后让孩子粗知大义,然后熟读成诵。
【印度】泰戈尔
夏天的飞鸟, 飞到我窗前唱歌, 又飞去了。
秋天的黄叶, 它们没有什么可唱, 只叹息一声, 飞落在那里。
《飞鸟集》精选:读三遍: 一、正确、流利。 二、夏日的飞鸟在我窗前唱的什么? 秋天的黄叶为什么叹息? 三、对读。
《飞鸟集》精选
1
“海水呀,你说的是什么?” “是永恒的疑问。” “天空呀,你回答的话是 什么?” “是永恒的沉默。”
基本教学模式:
一、复习巩固:复习前一次内容,温故而知新; 二、新课导入:导入今天所学内容; 三、初读文本:教师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整个文本的表达特点; 四、教师领读:通过领读,帮助儿童疏通阅读障碍; 五、自由朗读:儿童自由读,教师巡视; 六、检查了解:点名检查儿童朗读情况,结合正音、断句等; 七、疏释意思:以引导儿童讨论为主,针对儿童接受水平,把握理解程 度,大致会意即可; 八、深入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让儿童用各种方式诵读,如拍手 打节奏等,指导儿童读出理解,读出情感; 九、指导背诵:多种方式练习背诵,要求儿童熟读成诵(散文类文本
为何这样安排? 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华德福 称之为“节奏”,节奏和重复是孩
子们学习知识的重要方式。周二到下周
一的循环方式,意味着周一的诵读的内容与上周相同。 早读时一气呵成、流畅无碍的齐读对形成班级的集体
学习气场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聚精、聚气、聚神。
因此,一周一次“通讲”,扫除诵读障碍必不可少。
推荐各年级诵读的主要内容:
一年级:儿歌童谣 二年级:童诗 三年级:泰戈尔《飞鸟集》 四年级:现代诗、哲理诗 五年级:《新月集》、宋词 六年级:元曲、小古文
怎么有效诵读?
持之以恒 熟读成诵 适当讲解
具体策略:
1、通讲 (一周一次)
2、日诵(每天早晨10分钟左 右的时间诵读本单元内容)
洛阳市吉利区开元小学孔晓艳的做法:
谁去亲近? 亲近母语,谁去亲近?不是老师去亲近。 亲近母语这个概念,本身就有一个主体隐含 在里面,那就是人去亲近母语,尤其是我们 儿童去亲近母语。所以亲近母语背后是一个 大写的儿童,正因为如此,亲近母语提出儿 童本位。
• 亲近母语是指一种以儿童为本位,以儿童 的文学阅读为核心,以言语实践为基点, 以提高儿童母语素养,培育具有中国根基 的世界公民为归宿的教育理念。
每周的周一下午第二节课,是我们班固定的“通讲”时 间。通讲就是带着孩子们一起,把当周要诵读的材料 读正确、读流利、粗知诗意。周二到下周一,早读十 分钟左右,把单元内容正读、倒读一遍后,顺势往前 读。早读时,当周诵读的内容有时会根据学生情况进 行复读(朗读不够流畅)或稍做讲解(从表情中发现 孩子可能不太理解),有时也会做些拓展(孩子们近 期阅读的书籍或课文中有相关内容,或者和季节特征、 生活节日等有联系),但基本以孩子们流畅整齐的诵 读为主。
不要求背诵)。
做法二: 1、每周诵读一个单元。 2、先把该单元五首诗诵读两遍,然后 重点讲其中一首诗。 3、诗文的讲解每天“进”一点。不求 多、求深、求快。重在积累、浸润。
日有所诵共性问题:
低年段:如何激发孩子们的诵读兴趣、带孩 子们读出节奏与韵味? 中年段:选文中有些诗文难理解,如何讲, 讲到什么样程度? 高年段:文章太长,如何诵读?古诗文如何 讲解?怎样把诵读内容与孩子的生命相连 接?
2、自己编写
3、自愿购买
4、学校统购
• 儿童是和文学天然亲近的,亲近母语 的教育内容以儿童文学(童谣、童诗、 图画书、童话、儿童小说等)为主, 也包括适合儿童学习的古今中外优秀 的文学作品和文化资源,如神话传说、 古典诗词、简单的文言文、汉字等。
日有所诵实施原则
以儿童为本位,服从儿 童发展,尊重、满足儿童对 “形象”、“韵律“的需要, 从童谣、童诗开始,六年一 贯,日不间断,缓坡上行, 积学修心。
• 亲近母语关注的何止是一个母语教育的问 题,亲近母语关注的是关于中华民族根基 的培育问题,关于中国把现代化建设植根 在什么土壤中的问题,是让我们的孩子究 竟成为什么样人的问题。亲近母语就是亲 近祖国,亲近母语就是亲近我们自己的民 族,亲近母语就是要做有根基的中国人。
语文教学改革必须要立德树人
课程改革,语文课程改革改来改去,目的是什 么,还不是说亲近母语说的人吗?立德树人首先是 人,要把语文教学改革指向那个人。为什么雷夫先 生在中国演讲,问中国老师教什么课的。老师说我 教语文的,我教数学的,雷夫说不,在我们那里不 是教学科的,不是教语文教数学的,我是教人的, 为什么北京实验学校李校长在回答教师们提问的时 候也这么说,他说我们实验学校老师不是教学科的, 而是教人的呢?是对学科的否定?是对课程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