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音节与音变

合集下载

普通话的音变

普通话的音变

普通话的音变说话或朗读时,要把音节组成词、句连续发出。

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间、音素之间、声调之间相互影响,就会产生语音变化,这就是音变。

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变调、儿化、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一、轻声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

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的音节失去原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轻声是音节连读时产生的一种音变现象,轻声音节总是出现在其它音节后面,或是夹在词语中间,一般不出现在一个词或句子的头。

所有的轻声音节都要失去它原来的调值,但是轻声音节在音的高低上有会受前面音节调值的影响而产生差异。

一般情况下,前面的音节是上声,后面的轻声就稍高,例如:走着z?uzhe 紫的z?de;前面的音节是阴平、阳平或去声,后面的轻声就低。

轻声使普通话语音变得更加丰富,有些轻声还具有区别词义或区分词性的作用。

例如:东西dōngxi (物体)dōngxī(方向)厉害lìhài (名词)lìhai (形容词)普通话语音有以下几种情况常读轻声:(一)结构助词的、地、得。

例如:我们的愉快地写得好(二)时态助词着、了、过。

例如:笑着哭了学过(三)语气助词吗、吧、啦、呀、嘛、哇、啊等。

例如:好吗去吧行啦好啊(四)名词或代词的后缀子、头、们等。

例如:桌子石头他们(五)名词或代词的方位词上、下、里、边、面等。

例如:墙上地下家里左边(六)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趋向动词来、去、起来、下去等。

例如:进来出去站起来请进来(七)某些量词个、些、封等。

例如:一个有些写封信(八)叠音词的第二个音节和重叠动词的第二、第四个音节。

例如:爸爸看看讨论讨论研究研究(九)作宾语的人称代词你、我、他。

例如:请你叫我找他(十)口语中有一批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例如:葡萄玻璃训练材料(一)抽屉胳膊客气功夫脑袋脾气包袱窗户阔气耳朵亲戚溜达便宜喇叭亮堂俏皮惦记桌子故事合同妈妈拳头什么他们尾巴衣服月亮外甥新鲜热闹星星扑克二、变调音节连续发出时,有些音节地调值会发生变化,就是变调。

声调_音节_音变(1)汇总

声调_音节_音变(1)汇总

三、古今调类和四声平仄
(一)古今调类比较
平分阴阳 浊上变去 入派三声
古四声
平声
上声
浊音
去声
入声
今四声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普通话四声与古四声调类比较表
普通话调类古调 古声母
阴平
边低初婚
阳平
麻龙娘油 房田雄锄
上声
去声
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清声母 浊声母 清声母 浊声母 清声母 浊声母 清声母 浊声母 次浊 全浊 次浊 全浊 次浊 全浊 次浊 全浊
能否 配合 声母 韵母
开口呼 + + +
齐齿呼 合口呼 撮口呼 + + +
双唇音 唇齿音 舌尖 中音
bpm f d t
只拼u 只拼u + + + + + +
n l 舌面前音 j p x 舌面后音 g k h 舌尖后音 zh ch sh r 舌尖前音 z c s Ф 零声母
+ + +
+
+
+
+
(三)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
普短古展 买暖老有 妇稻市旱 变对社盖 帽漏让望 病大助共 割织积哭 泊责急革 百毒浊局 百铁塔谷 必室客制 木纳日叶
(二) 四声与平仄
平:平声 (阴平阳平) 仄:上、去、入声 在汉语中,字分平仄。调动平仄,在我们的 诗词形式发展上起过不小的作用。我们今天既 用散文写戏,自然就容易忽略了这一端,只顾 写话,而忘了注意声调之美。其实,即使写散 文,平仄的排列也还该讲究。“张三李四”好 听,“张三王八”就不好听。(老舍) 强调注意平仄协调也能提高言语的表达效果。

汉字的音变

汉字的音变

音变汉字在实际运用中往往要几个字连在一起,组成词语或者句子。

在这种情况下,连在一起的字在声、韵、调等方面互相影响,使一些字的读音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叫音变。

汉语普通话里的音变现象主要有三种:轻声、儿化和变调。

一、轻声:当一个音节失去了原来的声调,念得又轻又短,这就叫轻声。

常见的轻声情况有以下几种:(1)名词性词缀“子、头”和表示复数的“们”等。

例如:沙子的子,舌头的头,我们的们(2)用在句末的语气助词“啊、吗、吧、呀、呢、哇”等。

例如:行吧、好吗、谁呀(3)用在句中的结构助词“了、的、得、地、着、过”等。

例如:走了、美丽的花儿、走过、大得很(4)一些口语中的双音节词的后一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例如:地方、口袋、点心、部分(5)双音节动词(第二个字本身是轻声的),重叠后的第二、第四个音节读轻声。

例如:比试比试、比划比划、休息休息(6)人称的第二个重叠字。

例如:妈妈、爸爸、伯伯、爷爷二、儿化:儿化后的词在词义、词性、情感色彩方面都有变化。

(1)区别词义,例如:灯笼(工艺品)——灯笼儿(中药材)(2)区别词性,例如:盖(动词)——盖儿(名词)(3)表示亲切或者喜爱的感情,例如:小球儿、花儿、小猫儿(4)表示少、小、轻等状态和性质,例如:雪花儿、米粒儿、药片儿三、变调(1)“一”的变调单独使用或者在词尾句末或者表示序数时,读第一声。

例如:一、二后面跟着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的字时要读第四声。

例如:一群后面跟着第四声的字时,读第二声。

例如:一样夹在词语中间要读轻声。

例如:读一读(2)“不”的变调单独使用或者在词语末尾时,读第四声。

后面跟着第一声、第二声和第三声的字时,读第四声。

例如:不能后面跟着第四声的字,读第二声。

例如:不对夹在词语中间时,读轻声。

例如:行不行(与“一”的变调类似)。

普通话中的语音要点与注意事项

普通话中的语音要点与注意事项

普通话中的语音要点与注意事项普通话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

准确地掌握普通话的语音要点和注意事项,不仅可以提高沟通能力,还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

下面将从音调、音节、音变和语音连读等方面介绍普通话中的语音要点与注意事项。

一、音调普通话是一种声调语言,音调的准确运用对于语音的流畅表达至关重要。

在普通话中,有四个基本的声调:平声(第一声)、仄声(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和去声(第四声)。

根据声调的不同,同一个音节在不同的音调下会发生音高上的变化。

在发音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每个音节的声调,并注意声调在词句中的变化规律。

二、音节普通话中的音节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

声母指的是一个音节中在韵母前出现的辅音,例如字母"B"在普通话中是一个声母。

韵母指的是一个音节中单独出现或者出现在声母之后的元音,例如字母"A"在普通话中就是一个韵母。

发音时需要特别注意音节的清晰与准确,特别是在连续的语音中,避免音节的丢失或者模糊,以免影响对话对方的理解。

三、音变普通话中的音变是指因语音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音素变化。

最常见的音变规律是轻声、儿化和元音变调。

轻声是普通话中的一个音变现象,即某些汉字在特定的语境中发音时,声母和韵母的一部分会发生变化。

例如,在“一本书”中,轻声的发音是类似于“一半说”的“半”音。

儿化是指普通话中韵母“i、u”在声母“r”后面发生的一种特殊变化。

例如,在词语“人儿”的发音中,韵母“er”会发生变化。

元音变调是指一些汉字在特定语境下韵母变调的现象。

例如,在词语“好吃”的发音中,韵母“ao”会发生变调,读作“hǎo chī”。

四、语音连读语音连读是普通话中常见的一种语音现象,指的是在连续的语音中,发音之间不加停顿,将两个或多个字进行合并发音。

语音连读使得语言表达更加流畅,并增加了语言的韵律感。

在语音连读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辅音和元音之间进行连读,避免辅音被忽略,同时也要保持发音的准确性。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汉语拼音是一种将汉字音节用拉丁字母表示的拼写方法,方便学习和使用汉语的人们能够准确地发音和标注。

然而,汉语拼音中存在着音变和变调的现象,这对于学习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探讨汉语拼音的音变和变调,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一、音变1. 韵尾音变韵尾音变是汉语拼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之一。

在普通话中,韵尾音/s/和/n/在发音时可能发生变化。

例如,字母“s”在发音时会变成“sh”,而字母“n”在发音时会变成“ng”。

这种变化通常是由于前后音素的影响。

2. 声母音变除了韵尾音变外,声母音变也是汉语拼音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例如,字母“zh”在发音时可能会变成“j”,字母“ch”在发音时可能会变成“q”。

这种变化是由于发音时舌位的不同造成的。

二、变调在汉语拼音中,还存在着音调的变化。

汉字的拼音中共有四个声调,分别是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但是,在实际发音中,有时会出现变调的情况。

1. 语气变调在汉语拼音中,当某个字在特定语境下表达不同的语气时,声调可能会发生变化。

例如,字母"ma"在第一声和第二声时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而在句子中的语气变化时,可能会将本来应该是第一声的发音变成第二声。

2. 语调变调此外,句子的语调也可能会导致汉语拼音中的变调现象。

在汉语中,整个句子的语调起伏和语气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也会影响到拼音的发音。

例如,当句子中存在强调词或感叹词时,可能会导致字母的声调发生变化。

三、解决方法对于学习汉语拼音时遇到的音变和变调问题,学习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进行解决:1. 注重模仿学习者可以多听多模仿标准的汉语发音,尤其是与音变和变调有关的发音。

通过模仿,学习者可以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发音方式。

2. 多练习多进行汉语口语的练习,特别是针对音变和变调的音素。

通过反复练习,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准确的发音方式。

3. 借助教材和工具使用一些专门针对汉语拼音音变和变调问题的教材和学习工具。

学说普通话——变调规律

学说普通话——变调规律

变调规律普通话中每个音节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位,音节和音节连续读出,声调相互影响,或多或少要发生变化,不能保持原来的调值,这种现象叫变调,变调是一种自然音变现象,对语言的表达没有影响。

上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都会产生变调,读完全的上声原调的机会很少,只有在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末尾才有可能读原调。

上声的变调有两种情况: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面变成半上,即只读上声的前一半,后一半消失。

如:首先、祖国、广大、耳朵。

上声在上声前面,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得跟阳平的调值一样。

如:手表、古典、美好、理想。

“一”、“不”变调“一”在单念或在词句末时念原调阴平声。

“一”在去声音节前面,变为阳平。

如:一道、一次、一定、一致、一律、一晃、一动、一并、一刻、一路……“一”在阴平、阳平、上声前面时变为去声。

如:在阴平前:一般、一端、一经、一边……在阳平前:一时、一群、一条、一团……在上声前:一举、一早、一手、一体……“一”夹在重叠式的动词之间轻读。

如:看一看、想一想、问一问、学一学……“不”在单念或在句末时念原调去声。

“不”在去声音节前面,变为阳平。

如:不会、不但、不论、不必、不变、不是、不信、不料、不愧、不错……“不”夹在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夹在动词补语之间轻读。

如:好不好、行不行、看不清、打不开……“啊”是表达语气、感情的基本声音,用于句首或单念时,读音是a;用于句尾时,作为助词,由于受前一个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读音常常发生变化。

变化的规律如下: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 q、o、e、e、i、ü 时,读音变为 ya ,汉字写作啊“”或“呀”。

例如:是他啊!要注意节约啊!真多啊!要好好学习啊!多新的车啊!好大的雨啊!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u(含 ao、iao)时,读音变为 wa ,汉字写作“啊”或“哇”。

例如:在哪儿住啊?真好玩啊!大家跳啊!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n 时,读音变为 na,汉字写作“啊”或“哪”。

普通话音变现象的分析

普通话音变现象的分析

普通话音变现象的分析音变是指在于六种,连着念的音素、音节或声调因为前后互相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里谈的音变是共时的语流音变,主要是连读音变。

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普通话中的音变!1.什么是音变说话时不可能一个个音节按原有的声音发出来,因为在语流中,音节相连时相互之间会受到影响,产生一些语音的变化,这就是普通话语音的音变。

常见的音变现象有音节的连音变化和声调的变化。

2.音变的种类(1)上声的变调上声是曲折的降升调型214,在实际语言里一般很少发出这样完整的曲折调型,它的变调是随着后面相连音节的声调决定的。

①上声字在阴平、阳平、去声字前面变为211,只降不升,如:阴平前,法规f?guī、美观měiguān阳平前,法庭f?tíng、美德měidé去声前,法院f?yuàn、美妙měimiào②上声字在上声字前面(两个上声相连)变为像35,只升不降。

如:上声相连,法典f?di?n、美好měih?o上声字只有在单独成句或者处在句尾才会读出完整的降升调型。

(2)“一”“不”的变调关于“一”的变调①“一”的基本调是阴平yī,但在实际语言中它和其他声调的音节相连时,会产生变调,一共有三种变调现象。

如:②单念、在词句末尾和作序数时,读原调阴平55。

一、二、三、……长短不一住在一楼(第一层楼或第一号楼)③后一个连续读音节是去声时,读阳平35。

一唱一和一律一件④后一个连读音节是阴平、阳平、上声时,读去声51一生一张一同一层一举一板一眼⑤嵌在尝试态(短时态)动词之间时,读轻声。

听一听看一看关于“一”的变调①“不”的基本调是去声bù,但在实际语言中它和同声调去声音节相连时,会产生变调。

如:②单念,在词句末尾,以及后一个连读音节是阴平、阳平、上声时,“不”读原调去声51。

“不!不!不!”他一连说了三个不。

不!决不!不依赖不同意不管③后一个连读音节是去声时,读阳平35。

一成不变不上不下不去④夹在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夹在动词与补语之间,读轻声。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

(三)轻声词语的辨记 哪些词要求读轻声呢?一般地说,新词、科学
术语没有轻声音节,口语中的常用词才有读轻声 的。下面一些成分,在普通话中通常读轻声。 1. 后缀 〈1〉子(名词与某些量词的后缀轻) 矮子、包子、虫子、 稻子、房子等〈2〉头(方位词、名词的后缀轻) 里头、前头、后头、上头 木头、念头、拳头、石头、枕头、 锄头、对头、跟头、骨头、罐头、浪头、码头、苗头、丫头、
二、变调(调值发生变化) (一)上声的变调
上声字单念或在词语末尾时,读原调 走 你 想 甩 海 嘴 铁 晓 日场 抓紧 而且 寻找 听讲 全体
上声在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前都会产生变调,其变调规律是:
1. 上声音节在阴平 阳平 去声(非上声音节) 前,丢掉后半段上升的尾巴,调值由214变为半上声21。例如: 上声+阴平:百般 保温 打通 纺织 海关 上声+阳平:祖国 旅行 导游 改革 朗读 上声+去声:广大 讨论 挑战 土地 感谢
〈3〉~婆:老婆、小老婆 〈4〉~夫:姨夫、姐夫、丈夫、大丈夫 〈5〉~子:孙子、外孙子、婶子、小姨子、嫂子、
侄子、妻子 〈6〉其他:丈人、嫂夫人、外甥、外甥女、女
婿、舅母
5. 量词“个” 这个、哪个、那个、一个劲儿 6. 趋向动词(来、去、下去、起来) 进来、进去、出来、出去、豁出去、过来、过去、回来、回去、 下来、看起来、站起来 7. 实不轻虚轻 巴——干巴、眨巴、嘴巴、结巴、哑巴、下巴、尾巴、翘尾巴
5. 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的-i(前)的,读作“啊”(za); 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的- i (后)的,读作“啊”(ra)。
今天来回几次啊(cì za)! 你有什么事啊(shì ra)! 你怎么撕了一地纸啊(zhǐ ra)!
掌握“啊”的变读规律,并不需要一一硬记,只要将前一个 音节顺势连读“a”(像念声母与韵母拼音一样,其间不要停顿) 自然就会念出“a”的变音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音节的结构

音节
韵头
声母和主要元 音之间
声母 韵母
韵腹
主要元音
声调
韵尾
主要元音后边
5
二 音节的结构
a阿 an 安 ai 爱
韵腹 韵腹+韵尾
韵腹 +元音韵尾 韵腹 +辅音韵尾
xia 下
xiao 小 xian 先
声母+韵头+韵腹
声母+韵头+韵腹+韵尾
声母+韵头+韵腹+
元音韵尾
声母+韵头+韵腹+ 辅音韵尾
• 12 .声母+韵头+韵腹+辅音韵尾
7
三 音节的拼写、拼读
1.改写 2.加写
3.省写一 4.省写二
以i开头或以u开头的韵母 iα、ie、 iu的组 yαeuo零成i、、、的y声韵以uuio零e母α母üu、n声领、i、音、y母头uiiαnα节u音的、nne、,节、韵nin、yg,母写iuα、nu写与n作,uαg作j、n音、y、gyüα节iq、、u、、α、开üyuy、ienx头ee、组、nu、的ügo合yαy组i、nn、成αg、成ou、w、αü是wni、u、
在去声音节前,调值变为35: • 一半 一带 一旦 一道 一定 一度 一共 • 一贯 一律 一向 一再 一阵 一并 一切 在非去声音节前,调值变为51:
一般 一边 一身 一生 一些 一心 一端 一瞥 一举 一起 一手 一口 一体 一统 一早 一准
14
3、“不”的变调
• 普通话的“不”字,在单念或在句末时和在非去声前,读原调51。 • 不安 不公 不堪 不惜 不单 不禁 不甘 不休 • “不”字在去声前,调值变为35。 • 不过 不料 不幸 不要 不够 不利 不断 不屑
11
上声字变成阳平:214变为35
• 上声+上声
• 粉笔 稿纸 古典 水果 讲解 鼓掌 稳妥 饱满
• 处理 管理 指导 采取 影响 尽管 勉强 笔挺
• 上声+上声+上声:214+214+214变35+35+21
• 展览/馆 蒙古/语 虎骨/酒 管理/组
手写/体 草稿/纸 选举/法 勇敢/者
• 上声+上声+上声:214+214+211变211+35+214
• 很/理想 小/两口 老/保守 小/拇指 孔/乙己
• 耍/笔杆 纸/雨伞 好/总理 小/海岛 冷/处理
12
三个以上上声音节相连:
• 永远/友好 请/往北/走 我/很/了解/你 • 请你/给我/打点儿/洗脸/水。 • 展览馆/里/有/好几百种/纸雨伞。
13
2、“一”的变调
• 普通话的“一”字,在单念或在句末、在序数词中读原调阴平(55)。如: • 第一 万一 三百五十一 少一罚十 • “一”的变调变化如下:
值很少出现,只有在单念时,或处在
词语、句末时,上声字才读原调。当
一个上声字处在阴平、阳平、上声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去声字前时,这个上声字的调值都要
发生变化。具体变化如下:
10
上声字变成半上声:214变为211 • 上声+阴平 • 火车 剪刀 子孙 主编 启发 检修 紧张 美观 • 老师 小说 首先 指挥 普通 主观 眼光 纺织 • 上声+阳平 • 古人 厂房 美德 语言 总结 转移 整齐 敏捷 • 女人 旅行 可能 小时 委员 仿佛 本来 有时 • 上声+去声 • 景色 海外 简化 暖气 保护 鼓动 请假 涌现 • 讨论 感谢 马上 表示 美丽 掌握 反映 整个 • 上声+轻声 • 奶奶 姐姐 码头 枕头 老实 里边 体面 买卖 • 尾巴 脑袋 耳朵 椅子 老婆 马虎 伙计 喇叭
15
注意
•“一”嵌在重叠动词中间读次轻 说一说 想一想
•“不”嵌在动词或形容词中间或 充当补语时读次轻
看不看 好不好 看不见 起不来 干 不了
16
4、部分形容词的变调
• (1)AA式和AA儿式
• AA式一般读原调
慢慢mànàn
好好hǎohǎo
满满mǎnǎn
早早zǎoǎo
• AA儿式第二个音节一般读阴平
慢慢儿mànmānr 好好儿hǎohāor
满满儿mǎnmānr 早早儿zǎozāor
17
• (2)AABB式:后A和后B变读轻声 • 漂漂亮亮 轻轻松松 大大咧咧 • 大大方方 规规矩矩 清清楚楚
18
(二)轻声
• 阴平+轻声:桌子;阳平+轻声:盘子
• 常见轻声词分类
• 上声+轻声:椅子;去声+轻声:帽子
6
二 音节的结构
• 1 .韵腹
• 2 .韵腹+元音韵尾

• 3 .韵腹+辅音韵尾

• 4 .韵头+韵腹

• 5 .韵头+韵腹+元音韵尾

• 6 .韵头+韵腹+辅音韵尾

• 7 .声母+韵腹
• 8 .声母+韵腹+元音韵尾
• 9 .声母+韵腹+辅音韵尾
• 10 .声母+韵头+韵腹
• 11 .声母+韵头+韵腹+元音韵尾
yww个隔韵音ααe音音n腹节ni、、韵gj字须时 素iuü翻+→,jq→母wy母→省,+译+i,yooeüyi开io,wuü写uuü省i(u在、→fu、→头不α、。(→写衣n(音w是yuij的j为qu淤)iα→e屋αo节u声iununy、)。f)、、母、做→αune,yww韵ynαij不跟代einu头n能辅g替(、。、当音酒iw、作w声)ααu一母n、,g个相、w是音拼o素一时、。, gkiu++xααuu→+→eenüi y→w→→αα(gx(kuuu丫ee蛙in→))→gkuui n((鬼坤))
1


一 什么是音节 二 音节的结构 三 音节的拼写、拼读
四 进一步阅读文献
2
什么是音节
yī hάng bάi lù shὰng qīng tiān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3
一 什么是音节
“音节”就是人们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 音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音节划分
α-i-iα αi-iα
8
四、音变

汉语的每一个字都有固定的读法,人们在说话或诵读时发出的一连串音节,由于音节与音节、音素
与音素、声调与声调的相互影响会发生变化,这就是语音的音变现象。

普通话的音变现象,主要表现在变调、轻声、儿化和“啊”的变读四个方面。
9
(一)变调训练
•1、上声音变
• 普通话上声(第三声)的调值是
214,然而,实际语流中,214的调
• 1、结构助词“的、地、得”:
• 你的 看得清 努力地工作
• 2、动态助词“着、了、过”:
• 跑着 红了脸 说过话
• 3、语气词“啊、呢、呀、吧”:
19
• 4、趋向动词“来、去”: • 回去 出去 下来 回来 起来 • 5、名词后缀“子、头、们、者、家”: • 房子 桌子 儿子 石头 我们 亲家 公家 姐夫 • 6、叠音名词、动词的第二个音节: • 叔叔 爸爸 哥哥 姐姐 想想 看看 听听 瞧瞧 • 7、名词、代词后表方位的词: • 家里 路上 前面 北边 前头 后边 这边 里面 • 8、动词后的某些结果补语: • 打开 站住 关上 解开 锁上 留下 • 9、量词“个”常读轻声: • 这个 那个 三个五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