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交通运输的历史与发展
交通运输的发展

人类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期人类使用步行、骑马和驾驶牲畜驮运东西。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不断发明和改进交通工具,使运输变得更快、更容易和更安全。
在古代和中世纪,陆地交通主要依靠马车和骑马。
这些交通工具可以跨越长距离,但速度较慢,而且对天气和道路状况非常敏感。
海上交通主要依靠帆船和桨船,而空中交通则没有。
在工业革命期间,铁路和船舶的发明大大改变了运输方式。
铁路使陆地运输变得更快、更稳定,而船舶使海上运输变得更快、更安全。
同时,发明了汽车和摩托车,使个人交通更加便利。
20世纪初,飞机的发明使空中交通成为可能,并在20世纪50年代得到了大量应用。
随后,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桥梁和隧道的建设使陆地运输变得更快、更便捷。
现在,交通运输发展到了新的阶段,电动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空中出租车、高铁和其他可持续的交通运输技术正在不断发展。
比如说,自动驾驶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可以减少交通事故和提高交通效率,电动汽车和公共交通系统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还有很多其它科技正在研发和应用,如飞行汽车、气垫船、磁悬浮列车等,都是朝着更快、更安全、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交通运输的发展史

交通运输发展史自从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就有人类从事运输活动的记载。
原始社会中,我们的祖先为了取得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搬运及狩猎是必不可少的活动。
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前,是以肩扛、背驮或以头顶的方式进行运输的;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知道了利用动物来驮运货物来减少人类的负担。
利用动物来运输,使运输的发展进入文明时期。
到轮轴的发明、车辆的出现,揭开了现代陆路运输发展的序幕。
一、铁路运输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条行驶蒸汽机车的永久性公用运输设施,英国斯托克顿——达灵顿的铁路正式通车了。
斯托克顿——达灵顿铁路的正式开业运营,标志了近代铁路运输业的开端。
铁路以其迅速、便利、经济等优点,深受人们的重视。
在它的发源地英国自不必说,修筑铁路成为最热门、最时髦的事情。
进入19世纪,西欧各国和美国都进入了铁路建设的高潮,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就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
到19世纪后半叶,铁路热已经扩展到非洲、南美洲和亚洲各国。
在铁路的快速发展下,高铁也开始了它的发展。
1964年,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速度超过200km/h的高速铁路---东海岛新干线。
随后,各个国家也开始了自己国家高铁的发展。
中国铁路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从其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1881年通车之时算起,已经有118年了。
百余年来,中国的铁路事业经历了新旧两个根本性质不同的社会。
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这都决定了它在其发展历程中必然会遭遇到两种迥然不同的命运和前途。
新中国的铁路事业虽以旧中国的铁路设备为其物质基础,但由于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一贯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70年代后期以来又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仅迅速而彻底地改变了旧铁路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而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铁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在新的路线和新的方针、政策指引下,铁路事业推陈出新,突飞猛进。
二、水路运输水路运输有着悠久的历史。
交通运输交通简介、含义、起源、历史及发展

(交通运输)交通简介、含义、起源、历史及发展(交通运输)交通简介、含义、起源、历史及发展随着交通工业和运输网的发展,运输工具迅速增加。
1983年末全国铁路有机车10671台(其中内燃机车2734台,电力机车407台),客车1.7万辆,货车28万辆。
全国有民用汽车232.6万辆,其中载货汽车69.4万辆,客车47.8万辆,特种车15.4万辆。
水运部门拥有机动船和驳船1480万吨,其中远洋船舶1005万吨。
航空运输方面有飞机387架。
通信设备有市内电话机373万部,农村电话机从无到有,已发展到133万部。
铁路、车站、港口、机场等运输技术装备也都得到发展。
1983年末,铁路复线里程增加到9183公里,复线率由1949年的3.9%上升到17.8%。
安装了自动闭塞的铁路线路有6615公里,全国单线铁路基本采用半自动闭塞信号。
全国90多个编组站绝大部分建有驼峰调车场。
沈阳、北京、郑州、南翔铁路枢纽安装了机械化的减速装置,提高了列车编解能力。
铁路牵引动力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柴油机车和电力机车已占机车总台数的20%。
铁路装卸机械化比重已达40%之上。
水运方面,交通部直接管理的15个海港至1983年末共有泊位336个,其中万吨级之上的泊位148个,且建设了煤炭、石油、木材、粮食和集装箱等专用泊位,基本上实现了装卸机械化。
公路方面,铺设路面和晴雨通车的公路比重已达70%之上,高级、次高级路面达18万公里,桥梁基本上实现永久化。
航空运输方面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十多个航空港都能够在复杂的气象条件下起降大中型喷气式客机。
客货运输量的增长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客货运输量迅速增长。
1983年全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比1949年分别增长33倍和19倍;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比1949年分别增长15倍和51倍。
1983年电信业务中长途电话和电报分别为2.65亿次和1.8亿份,比1949年分别增长28.5倍和15倍。
中国古代的历史交通与运输发展

中国古代的历史交通与运输发展中国古代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文明古国,它在交通与运输方面有着令人瞩目的发展。
着重从水路与陆路两个方面展开,本文将带领读者回顾中国古代在历史上的交通与运输发展。
一、水路交通的发展水路交通在中国古代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源于中国地域广阔、河流众多的地理特点,使得水路交通成为主要的交通方式。
1. 早期的水路交通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就开始利用木筏、竹筏等简易的船只进行水路交通。
随着农业的兴起和社会的发展,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开始兴修大规模的航道工程,比如秦国的始皇渠,为水运奠定了基础。
2. 运河的开凿封建时代,运河的开凿成为中国水路交通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公元前5世纪末期,越国的吴起首先主持开凿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运河——广陵运河,这条运河连接了长江与淮河,大大方便了交通运输。
而在隋朝时期,著名的大运河的开凿更是将中国东部各地相连,成为古代最重要的水路。
3. 海上丝绸之路除了内陆水路,中国古代还有重要的海上交通线路。
丝绸之路早在汉朝时就开始形成,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通过海上贸易远销世界各地。
唐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达到了鼎盛时期,使得中国与东南亚、阿拉伯等地形成了繁荣的海上贸易网络。
二、陆路交通的发展除了水路交通,中国古代的陆路交通也有较为显著的发展。
在交通技术和道路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1. 驿站制度中国古代建立了完善的驿站制度,这是一种驿站与驿站之间设立驿站点,用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交通行车的制度。
驿站提供马匹和休息场所,使得交通运输更加高效和便捷。
唐朝时期,随着国家统一政权的形成,驿站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改善。
2. 道路建设中国古代在道路建设方面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秦朝时期,始皇帝开始进行修筑万里长城的工程,这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道路之一。
公元前3世纪,秦朝还开始推行修筑大型官道的政策,比如著名的秦官道、邹衍官道等,为陆路交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 马车与船运中国古代的陆路交通主要依靠马车和人力运输。
中国古代交通运输的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交通运输的历史沿革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其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也十分漫长。
从最初的马车、船只到现今的高铁、航空,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沉淀与发展。
在中国古代,交通运输一直是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古代交通运输的历史沿革。
一、陆上交通运输的发展自古以来,人们的出行方式就是徒步,那时代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封建制度,交通运输主要依靠马车、牛车等畜力交通工具,同时也出现了人力车和轿子等。
其中,马车是交通运输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
马车的出现使得交通运输能够更快速地运输商品,也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
唐代时期,交通运输的发展更加迅速。
因为唐朝的长安市成为了亚洲最大的城市,因此长安也成为了当时的交通枢纽。
唐朝时期还出现了驿站,这些驿站不仅能够更好地管理城市的交通运输,还为当时的“邮局”提供了便捷的线路基础。
驿站既可以为商家提供安全保障,又可以为旅客提供休息和食宿等服务。
到了明清时期,社会不断进步,陆路交通更加发达,不同车辆的使用也得到了拓展,如平板车、人力三轮车等。
同时,滑轮被广泛使用,覆盖了更广阔的运输范围,也使得斜坡上的货物运输更加方便。
二、水路交通运输的演变中国地域广袤,河流纵横,因此从古代起,水路交通便占据了重要地位。
黄河与长江等主要河流被民众广泛利用,用来运输货物和生产资料,这些陆路交通无法到达的地方便借助水路交通来实现运输。
春秋战国时期,磨擦火柴的发明为水路交通运输提供了新途径,轮船的出现也为水路交通带来了很大的改进。
唐代的运河也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随着运河技术的进步,运河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形成了一条大规模的内河运输网,许多城市、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都建造了联接运河航运的“商沟”。
元、明时期,经济发展和海外经贸交往不断增强,人们也为此创造了海上交通运输工具,例如木造的海船、长江三角帆船等。
虽然海上运输的飕飕之流,但与陆地运输相比,海上运输的风险和成本也更高。
三、交通运输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交通运输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也对文化交流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古代的交通与运输发展

中国古代的交通与运输发展中国古代作为一个繁华的帝国,其交通与运输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古代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方式来满足其运输需求。
从发展初期的水路交通到后来的陆路交通网络,中国古代的交通与运输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本文将从古代水路交通、陆路交通以及交通运输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古代水路交通古代中国地势复杂,水系众多,因此水路交通一直是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竹筏、独木舟等简单船只来进行水路运输。
随着秦汉时期的统一和对运输需求的增加,大型运河开始兴建。
其中最著名的运河是大运河,连接了长江和黄河流域,成为重要的交通纽带。
水路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繁荣,也为文化交流和政治往来带来了便利。
二、古代陆路交通除了水路交通,古代中国也有发达的陆路交通网络。
最早的陆路交通是人们徒步或骑马的方式,但随着车辆的发明和马匹的利用,道路的建设和改进也日益重要。
古代中国的道路系统较为完善,包括大道、衢道、官道等不同等级的道路。
例如丝绸之路连接了中国与西亚、中亚和欧洲,成为中国与世界间的重要通道。
陆路交通的发展使贸易与文化交流更加便利,同时也促进了政治和军事的往来。
三、交通运输的影响古代中国的交通与运输发展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繁荣。
商人可以通过水路和陆路交通快速将商品运往各地,从而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其次,交通也带来了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的便利。
通过交通工具的运输,书籍、艺术品和学术思想等可以在不同地区之间交流,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创新。
此外,交通运输的发展也促进了政治和军事的往来。
统治者可以通过良好的交通网络更好地掌控疆土,并调动兵力进行战争。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交通与运输发展经历了水路交通和陆路交通两个阶段。
水路交通凭借众多的河流与运河成为主要的运输方式,而陆路交通则通过道路系统连接了多个地区。
这种发展为社会经济的繁荣、文化交流和政治往来提供了基础。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我国交通运输业是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
从古代的水路运输到现代的高速公路、铁路、民航等多种交通方式,经历了漫长而充实的发展历程。
以下是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一、古代交通运输1.马车交通马车交通是古代中国的主要交通方式,也是连接各地的主要手段。
马车被用于商贸、人员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对于古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水路交通由于我国地势复杂,地图纵横交错,水路交通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古代,我国的内河水运极其发达,许多重要河流上都有父辈水上运输船只穿梭。
水路运输在连接我国北方和南方、东部和西部、内陆和海上交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3.官道交通为了畅通内部交通,加强边防管理,古代中国修筑了许多官道。
这些官道较为坚实,适合车马通行,易于驰骋。
后来,这些官道发展成为了交通干线的形态。
二、近代交通运输1.铁路交通1865年,中国人首次接触了铁路技术,随后,我国的铁路建设开始逐渐加快。
铁路交通在我国的尤其是在我国西部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改变、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快捷的交通手段。
铁路在我国的建设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的铁路建设已经做到了不断的扩容和完善。
2.公路交通公路交通在我国建国后发展起来的非常快,是我国连接各地的主要手段之一。
公路将我国的各个省份、市县、乡村等连接起来,使得社会人员、货物等得以更为便捷地进行运输和转移。
3.民航交通民用航空来到我国是在20世纪三十年代。
但是1949年后,民航事业开始得到重视和发展,截至2021年,我国民用航空已成为了连接我国内外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三、现代交通运输1.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中国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规划和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速公路建设速度逐渐加快。
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世界上最长的高速公路网络,我国现有的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20,000公里以上。
交通和运输历史的发展和成就

交通和运输历史的发展和成就交通和运输是人们移动和物流的重要手段,是现代社会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交通和运输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漫长历程。
无论是人类史前时代的人类迁徙,还是现代全球化时代的信息流动,交通和运输一直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交通和运输领域取得的成就看似普通,但却是由不同民族、文化、历史和技术的结晶,历久弥新。
马车时期的交通在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交通方式莫过于徒步和骑马。
马车的出现对人们的移动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的改善了交通的状况。
在19世纪早期,马车运输逐渐发展起来,特别是在欧洲和美洲。
马车的产品类型繁多,涵盖了油漆,竹制品和制鞋等。
蒸汽机车的引进18世纪末期,蒸汽机和铁路的发明加速了交通和运输的革命。
蒸汽机车的出现,标志着机械化时代的到来。
1830年,英国的莱斯特城和斯托克托普纳特共建英国第一条公共铁路,铁路运输一跃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
汽车时代的到来20世纪初期的汽车技术突飞猛进。
Model-T是一款1908年到1927年生产的汽车,被誉为一款“人民的汽车”。
它是世界上第一个量产汽车,其产量达到了1500万辆。
它牢固地树立了大众汽车的品牌形象。
船舶运输水路运输一直是人们最主要的物流运输方式。
历史悠久的航海工业不仅促进了全球贸易,而且还支持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流。
在大航海时代,欧洲航海家开始探索新世界,航海成为国家王权争夺的重要手段。
随着全球贸易的加剧,21世纪的大商业战争已不仅限于石油和钢铁贸易,而是包括转基因工程和商业软件等新兴科技领域。
航空运输20世纪初,人类在建立了第一架飞机后,就开始了飞行的经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飞机已成为全球旅游、贸易、研究和教育交流等方面最为普及的运输工具。
现在,商务舱和全球管理机票的在线企业已成为实现高效运输和全球化大规模人员移动的重要基础。
交通和运输的发展历程与成就与我们人类的文明发展息息相关。
交通和运输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人力资源流动和经济繁荣,而且极大地增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学
LPG出租车市场调研
13
第二节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
*全面发展阶段(1981~1990年) *发展的新格局(1991年~) 2、发展成就
2006年末的统计数据: 公路方面:
交通运输学
LPG出租车市场调研
14
公路运输
2006年末,全国高速公 路里程达4.5万公里。除西藏 自治区外,各省(区、市)都建 有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含县道、 乡道、村道)里程已达30 2.6万公里;全国通公路的乡 (镇)、建制村分别占全国总数 的98.3%和86.4%。全 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已达2333 万辆,比2002年末增长14 0.8%。
交通运输学
LPG出租车市场调研
4
第一节人类交通运输发展历史
二、各种运输方式发展简介 1、道路运输 道路运输是指利用交通工具在道路上运动来完
成的运输。 ➢ 道路的发展
*1892年前,人力、畜力和马车进行低效率的运 输生产。
*1892年~1932年,汽车的出现使道路运输成为 独立的运输方式。
*1932年后,高速公路的出现,使道路运输的发 展有了一个飞跃。
第二章 交通运输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章 交通运输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章 交通运输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 人类交通运输发展历程
交 通
第二节 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中国交通运输布局
运
第四节 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输
学
交通运输学
LPG出租车市场调研
2
第一节 人类交通运输发展历史
一、交通运输发展沿革 二、各种运输方式发展简介
交通运输学
LPG出租车市场调研
5
第一节人类交通运输发展历史
➢ 运输工具的发展 *人力车 *畜力(两轮) *马车 *汽车
2、水路运输 *自人类进行运输活动以来就开始利用木筏或 独木舟,在水上进行运输。 *19世纪初蒸汽机被应用于水路运输,从此开 始了水上运输的机械化时代。 *现代化水路运输。
交通运输学
交通运输学
LPG出租车市场调研
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
存在的问题: *线路少、质量差、不成网。 *运量规模小、运输效率低、经济效益差。 *交通运输业大都为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所控制。 *地理分布不均衡。
二、新中国交通运输发展 1、发展阶段 *恢复与初步发展阶段(1949~1957年) *动荡发展阶段(1958~1970年) *复苏阶段(1971~1980年)
104.9%、108.1%。
交通运输学
LPG出租车市场调研
17
航空运输
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民用飞机架数达 1614架,比2002年底增长45.1%。 民用航空航线里程为211.3万公里,比2 002年底增长29.1%。民用航空客运量、 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比20 02年增长85.8%、86.9%、7 2.9%和82.9%。
交通运输学
LPG出租车市场调研
7
第一节人类交通运输发展历史
4、航空运输 *人类很早就梦想着飞翔。 * 1852年,法国的吉法尔研制了功率大、质量
轻、可装在气球上的蒸汽机,形成了最初的飞艇。 *在1850年德国人发明了没有发动机的飞机—— 滑翔机。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了飞机。 *1914年在美国首次开辟了从坦帕到圣彼得斯堡 的定期航班。
交通运输学
LPG出租车市场调研
15
铁路运输
截止到2006年底,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7.7万公里,位居世界第 三。国家铁路电气化里程达 到2.3万公里。2006 年,铁路客运量、货运量、 换算周转量、运输密度均位
居世界第一,
交通运输学
LPG出租车市场调研
16
水路运输
2006年末全国主要港口码 头泊位数为10848个,其中万 吨级及以上泊位1108个,比2 002年分别增长28.1%、8 2.0%。全国主要港口完成货物 吞吐量、全国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 吐量、全社会水路运输货运量分别 比2002年增长105.8%、
交通运输学
LPG出租车市场调研
12
1949年前的中国铁路
自1876年吴淞铁路的出现, 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 国大陆仅有铁路23500多公 里。这些铁路大多数被帝国 主义列强取得了实际上的控 制权,铁路成了他们疯狂掠 夺中国资源和财富的得力工 具。1949年以前的中国铁路 深深打着各帝国主义列强的 烙印。
交通运输学
LPG出租车市场调研
8
第一节人类交通运输发展历史
5、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历史最短的一种运输方式。 1865年美国人开始利用管道来送石油。 1971年后,油管运输的货物已不限于原油以及汽
油等油类产品,甚至可采用煤浆管道来运送煤 炭或石灰。
交通运输学
LPG出租车市场调研
9
第二章 交通运输的历史与发展
LPG出租车市场调研
6
第一节人类交通运输发展历史
3、铁路运输 *萌芽期(1825年~1900年),有25个国家, 主要货运、里程短、载重量小。 *蓬勃发展期(1900~1945年),60多国家, 里程迅速增长,技术逐渐成熟,能力增强。 *衰退时期(1946~1964年),近90个国家营 运,行车速度有较大提高,舒适、安全和运输能 能力有显著提高。 *复苏期(1964年~),112个国家,高速、重 载、自动化管理及控制。
交通运输学
LPG出租车市场调研
3
第一节人类交通运输发展历史
一、交通运输发展沿革 古时候,人类的运输主要依靠人力、畜力、风
力等自然力的舟、车进行,构成了原始的运输 阶段。 从17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进入初 步运输化阶段。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至今,工业化处于以机 电和化工为主的发展阶段,大宗能源、原材料 和主要商品的长距离运输能力已充分具备,由 水运、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 系已初步形成,运输指挥和控制逐步实现自动 化和半自动化,进入了现代化运输时代。
第二节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
一、近代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简介 二、新中国交通运输发展
交通运输学
LPG出租车市场调研
10
第二节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
一、近代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简介 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载“陆行乘车,水行乘 船,泥行乘撬,山行乘榉”。 自1840年~1945年,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大致可 分为兴起、初步发展、继续发展和迅速委缩4个 阶段。呈抛物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