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真题】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真题
高级中学美术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A. 演示法B. 讨论法C. 比较分析法D. 案例教学法2、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关于“中国民间美术”的教学,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
A. 认识民间美术的种类和特点B. 学习民间美术的制作技巧C. 传承民间美术的传统技艺D. 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作品3、下列哪位艺术家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并倡导“艺术大众化”,对我国近现代美术及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A、徐悲鸿B、齐白石C、张大千D、吴冠中4、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六法”是由哪位画家提出的,被视为品评绘画艺术的标准?A、顾恺之B、阎立本C、谢赫D、吴道子5、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 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B. 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C. 会导致学生过度依赖技术,忽视传统教学方法的运用D. 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节省教师的时间6、下列哪种教学策略不适合用于美术课堂中的“色彩知识”教学?A. 观察法B. 演示法C. 讨论法D. 情境教学法7、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评价方式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最终成果?A. 终结性评价B. 诊断性评价C. 形成性评价D. 同伴评价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画技法中的“六法”范畴?A. 气韵生动B. 骨法用笔C. 应物象形D. 色彩丰富9、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深入理解美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
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符合这种教学要求?A. 观察法B. 演示法C. 讨论法D. 创作法11、下列哪位画家是“扬州八怪”之一,并以画竹闻名?A. 朱耷B. 郑板桥C. 石涛D. 金农13、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A. 传统的示范法B. 案例分析法C. 破坏与重建法D. 重复练习法15、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A. 讲授法B. 练习法C. 案例分析法D. 角色扮演法17、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时,以下哪种方式最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A. 直接照搬教材,不加任何改动B. 对教材内容进行大幅度的修改,增加学生活动时间C. 在保留教材原有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D. 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删减,突出重点和难点19、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美术作品的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比较分析法B. 结构分析法C. 主题分析法D. 情感体验法21、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A. 传统的示范法B. 小组合作讨论法C. 重复练习法D. 严格的规范法23、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A. 传统的讲授法B. 角色扮演法C. 案例分析法D. 美术实践活动法25、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A. 讲授法B. 实验法C. 案例分析法D. 情境教学法二、简答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第一题请简述美术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方法及其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

2019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统考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科目代码:41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题,每题2分,共52分)1.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分类依据,不属于空间艺术的是()。
A.戏曲B.绘画C.雕塑D.建筑【答案】A。
解析: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分为三个类型(1)空间艺术,包括绘画、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
(2)时间艺术,包括音乐、文学、曲艺等。
(3)时空艺术,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和杂技等。
2.如图1,下列书法作品是哪种字体()。
A.隶书B.篆书C.行书D.楷书【答案】A。
解析:隶书,又叫“佐书”、“八分”等。
是书法史上继篆书之后的一种字体。
这种字体较篆书而言横画有了波折,字形由修长变为扁平。
相对于篆书更为简洁和便捷。
隶书的写法有“蚕头雁尾,雁不双飞,蚕不二设”的规矩。
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
大篆是秦代统一文字以前的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简牍书等。
小篆是秦代规范化的篆书。
行书:是东汉后期出现的一种字体。
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
是楷书便捷化的书写形态。
具有简便通俗、流动的特点。
在行书中,楷书字形明显的叫做“行楷”,行书中草化倾向明显的叫做“行草”。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3.如图2,该作品的作者是()。
A.徐悲鸿B.古元C.刘海粟D.石鲁【答案】D。
解析该作品石鲁的代表作品《转战陕北》。
《转战陕北》创造性地以山水为主表现革命主题,毛泽东和警卫员只在山水间占很小的位置。
他通过描绘西北的大山大水,塑造了一个大气磅礴的空间,把观众带到了一个具体的历史情景之中,唤起了观众的联想。
在画面上虽然看不见千军万马,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在大山大壑间隐藏着千军万马,画家用间接的方式暗示出一个宏大的历史场面。
4.中国绘画史上董其昌提出的是()。
A.南北宗论B.六法论C.画山水序D.写心论【答案】A。
解析:明代画家董其昌以佛教禅宗分南北二宗为喻,推出了山水画的“南北宗论”,认为唐以后的山水画分水墨和青绿两种风格流派。
2019下半年高中美术教师资格面试真题汇总

2019下半年高中美术教师资格面试真题汇总一、考题回顾题目:高中美术《兰亭序》3基本要求:(1)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2)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地互动环节;(3)教学方法需灵活;(4)试讲时间为10分钟左右。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采用引经据典的方法,教师讲述“入木三分”的典故:王羲之为人写匾,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样,送去叫人雕刻。
刻工发现字的墨渍竟渗入木板里面约有三分深。
于是人们用“入木三分”的成语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用它来比喻对事物见解、议论的深刻。
顺势提问:究竟是怎样的笔力,能够达到入木三分的效果呢?一起了解王羲之的作品《兰亭序》,进而导入课题。
活动二:描述分析1.内容(1)引导学生回忆知识,提出问题:《兰亭序》主要记叙了什么内容?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2)展示书法作品《兰亭序》,简单介绍作品概况,并提出问题:作品是什么书体?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兰亭序》是行书,给人潇洒流利、遒媚飘逸的感觉。
2.章法、用笔、结构(1)多媒体继续展示《兰亭序》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①找一找作品中的“之”字,看看有什么特点?(各不相同)分别有什么不同?②放大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局部,说一说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认真观察并回答,教师总结:通篇20个“之”字,各不相同,变化迥异,字形时正时侧,变化多端,错落有致。
(2)继续引导学生欣赏《兰亭序》并思考:兰亭序的用笔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笔笔规矩,全篇用笔或露、或藏,点画精劲。
(3)追问:《兰亭序》中行与行有什么变化?学生探讨,教师总结:前松后紧,通篇行气贯注,一气呵成。
活动三:总结解释1.师生共同回顾《兰亭序》的特点,并说明地位:《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2.提出问题: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欣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书法作品可以从结体、点画、章法、用笔等方面进行分析。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下列哪位画家的作品以其独特的“点彩”技法而著称?A. 梵高B. 修拉C. 莫奈D. 塞尚答案:B解析:修拉是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作品如《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等,通过点彩技法将色彩以极小的色点排列,让观众在视觉上混合色彩,从而创造出丰富的色彩效果和独特的画面质感。
梵高以表现主义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著称;莫奈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以捕捉光影变化和自然景色为主;塞尚则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其作品强调物体的几何形状和构图结构。
2.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四君子”?A. 梅B. 兰C. 竹D. 荷答案:D解析: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四君子”指的是梅、兰、竹、菊,这四种植物常被用来象征文人的高洁品质。
梅代表坚韧不拔,兰代表清雅淡泊,竹代表正直虚心,菊代表傲霜斗雪。
而荷花虽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但并不属于“四君子”之列。
3.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应具备的美术核心素养之一是?A. 美术技法B. 审美感知C. 考试成绩D. 绘画速度答案:B解析: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应具备的美术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方面。
其中,审美感知(或审美判断)是核心素养之一,它强调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悟美术作品,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美术技法虽然重要,但并非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考试成绩和绘画速度更不是衡量美术素养的标准。
4.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三大名锦”?A. 南京云锦B. 四川蜀锦C. 苏州宋锦D. 杭州丝绸答案:D解析: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三大名锦”指的是南京云锦、四川蜀锦和苏州宋锦。
这三种锦缎以其精湛的工艺、丰富的图案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南京云锦因其“织金”技艺而著称;四川蜀锦则以图案丰富、色彩艳丽而闻名;苏州宋锦则以质地细密、色泽典雅而著称。
2019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模拟卷: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卷一

日本艺术与技术中心海报(日本)福田繁雄
吉列剃须刀宣传广告(1949 年)
6
A.格勒兹
B.夏尔丹
C.华托
D.布歇
12.油画作品《倒牛奶的女佣》出自哪位画家之手?( )。
A.中国 林风眠
B.法国 塞尚
C.荷兰 维米尔
D.荷兰 梵高
13.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设置的教学哪些系列和模块是( )。
A.5 个系列 8 个模块
B.6 个系列 8 个模块
C.6 个系列 9 个模块
D.5 个系列 9 个模块
D.美术表达
18.王老师在《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鉴赏课中,发现学生对画家作品风格感兴趣,因势利
2
导,将启发学生识别作品风格作为教学目的,此教学行为的目标取向属于( )。
A.预设性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过程目标
D.结果目标
19.韩老师在美术鉴赏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画撷英》的导入环节,对唐代阎立本《步
28.艺术鉴赏的功能有哪些?
29.在高中美术课上,你是如何带领学生进行作品赏析的,以一幅作品为例,你将从哪些方面讲解。
30.什么是基本的美术素养? 4
三、案例分析题(共 2 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31.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张老师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了解民间美术的 艺术特点,张老师在课前收集许多民间美术作品并打印发放给学生们,让学生先感受一下不同种类的民 间艺术作品。之后又带领学生们从作品的题材、功能、情感等多种角度对画面进行分析,以此作为教学 的切入口,引导大家对民间美术特点进行讨论、思考。 问题:该教师的教学哪里值得学习?
和没带面具的普通人头像。并且提问:你能判断哪些是面具吗?面具又是什么呢?随后引出新课。朱老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试题(网友回忆版)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试题(网友回忆版)[单选题]1.以(江南博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分类依据,不属于空间艺术的是()A.戏曲B.绘画C.雕塑D.建筑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或平面上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以此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艺术家思想情感的一门艺术。
美术又被称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和静态艺术。
广义上的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书法等种类。
由此可知绘画、雕塑、建筑均属于空间艺术的范畴,故本题选A。
[单选题]2.如图1,下列书法作品是哪种字体()A.隶书B.篆书C.行书D.楷书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依据图示作品的字体特征,可知该字体应属于隶书的范畴,故本题选A。
[单选题]3.如图2,该作品的作者是()。
A.徐悲鸿B.古元C.刘海粟D.石鲁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图示作品为《转战陕北》,是石鲁于1959年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而创作的。
此画构思非常独特,且意境深远,石鲁用传统山水画的形式表现了革命历史重大题材,令人耳目一新。
这幅画通过独特的构图方式,塑造了毛泽东的革命胸怀和英雄气概。
[单选题]4.中国绘画史上董其昌提出的是()A.南北宗论B.六法论C.画山水序D.写心论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华亭人,官至礼部尚书,活跃于明朝时期,代表作品有《青卞图》《秋兴八景图册》《仿大痴秋山无尽图》。
他精于鉴赏,富于收藏,又擅长书法,并致力于山水画。
董其昌的巨大影响还在于他的画论,在系统总结文人画历史经验的过程中,推出了以纯化文人画为宗旨的“南北宗论”,建构了以南宗文人山水画为绘画最高境界的理想模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单选题]5.如图3,该作品表现的题材是()A.抗日战争B.红军长征C.抗美战争D.解放战争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图示作品为雕塑家潘鹤于1956年创作的《艰苦岁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以下关于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强调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B. 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学习需求的满足C. 以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D. 提倡通过美术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答案:C解析: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并不仅仅以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它更加注重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学习需求的满足,通过美术学习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
选项C的说法过于狭隘,忽略了美术教育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2、在美术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透视原理,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哪种方法?A. 直接讲授透视理论和公式B.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自然景物中的透视现象C. 让学生反复练习绘制透视图形D. 以上方法均可,但应综合使用答案:D解析:在美术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透视原理,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直接讲授透视理论和公式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自然景物中的透视现象,通过实际观察来增强理解。
同时,反复的练习绘制透视图形也是巩固和深化理解的有效手段。
因此,以上方法均可,但应综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时,以下哪种观点是正确的?A. 评价标准应完全以教师的审美趣味为准B. 应重视作品的创新性和独特性,但不必考虑技术表现C. 应综合考虑作品的创意、表现力和技术运用等多个方面D. 只评价学生是否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了作品答案:C解析: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时,应持有一种全面、客观和公正的态度。
评价标准不应仅以教师的审美趣味为准,而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创作背景。
同时,评价也不应仅关注作品的技术表现或是否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而应重视作品的创新性和独特性,以及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所展现的创意、表现力和技术运用等多个方面。
2019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中国画家中,主张严格训练素描,提倡师法造化的是( )A.刘海粟B.徐悲鸿C.林风眠D.丰子恺【答案】:B【解析】:徐悲鸿把西方艺术学院制度完整地引入中国,建立了较正规、系统的教学体制,而且身体力行地推行素描训练和艺术要以写实方法表现生活的教学主张。
2.《竹林七贤图》最初的材质是( )A.绢B.纸C.石D.砖【答案】:D【解析】:《竹林七贤图》指的是在南京西善桥考古发现的《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画,此画作是现存最早的竹林七贤的组画。
3.下列不属于民间剪纸的常见纹样的是( )A.锯齿纹B.夔龙纹C.月牙纹D.柳叶纹【答案】:B【解析】:常用的剪纸装饰纹样有锯齿纹、月牙纹、鱼鳞纹、涡状纹、云纹、柳叶纹等,而夔龙纹常见于古钟鼎器物上,主要流行于明、清景德镇瓷器上。
4.下列属于宋代画家作品的有( )A.《江亭山色图》B.《夏山高隐图》C.《万壑松风图》D.《富春山居图》【答案】:C【解析】:《万壑松风图》为宋代画家李唐的作品,《江亭山色图》为元代倪瓒的作品,《夏山高隐图》为元代王蒙的作品,《富春山居图》则是元代黄公望的作品。
5.黄宾虹写生稿中山石的主要皴法是( )A.披麻皴B.雨点皴C.斧劈皴D.解索皴【答案】:A【解析】:黄宾虹早期山水画作品学习董源、巨然的披麻皴。
6.西方绘画中运用焦点透视表现空间的经典作品是( )画家霍贝玛的油画《林荫道》。
A.荷兰B.英国C.尼德兰D.意大利【答案】:A【解析】:霍贝玛是荷兰杰出的现实主义风景画家。
7.委拉斯贵支与毕加索都有作品《官娥》,画风差异很大,毕加索的属于(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后现代主义【答案】:C【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请分析周老师教学言行中的问题。 (2)遇到小明这种情况,作为美术教师,你应该怎么做? 32.案例: 胡老师在完成“书法”模块教学后 举办了一个主题为“书写传统”的学生作品 展览会 他要求学生将创作构思写在作品简介上 同时 他还举办了一个座谈会 邀请其他学科老师 家长代表和学生参加“我爱书法”的座谈会 大家分别谈了 自己的看法…… 问题: (1)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评价建议,你觉得胡老师这次 教学的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 (2)你觉得胡老师用了哪些评价建议?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 30 分) 请根据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一课时的教学简案(也可以是单元中的一课)。 要求: (1)请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 (2)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4)至少设计三个课堂提问。
24.王老师上《剪纸》一课时,先在教室四周贴满剪纸作品。这种教学策略属于 () A.美化环境 B.教学评价 C.组织教学 D.情境创设 25.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属于() A.教师的甄别性评价 B.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C.教师的自我性评价 D.学生的终结性评价 26.美术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发展 B.促进教师发展 C.选拔美术人才 D.检测学习进度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28 分) 28.如下图,用线勾勒出图片中人物的大体形象(不能蒙图描摹)。并写出作品 名称,原作现存地点。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9 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划分,艺术可分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和时 空艺术三类。其中,空间艺术指具有空间维度的艺术,包括建筑、绘画、雕塑 园林等。A 项,戏曲属于时间艺术。 2.A【解析】图中作品名为《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 3.D【解析】图中作品为画家石鲁于 1959 年创作的中国画作品《转战陕北》。该 画是一幅以大景山水为主的革命历史画。它以磅礴的气势 以崇山峻岭的雄伟气 魄为烘托 将毛主席置于巍峨的群山之中。山石的章法 皴法 色彩均围绕实现 主题而推陈出新。人物虽小 但形神兼备 十分突出 真实地再现了毛主席胸中 自有雄兵百万 指挥若定的泰然气派和伟人的风采 热情地赞颂了伟大领袖毛主 席为中国革命事业所做出的丰功伟绩。 4.A【解析】明代画家董其昌在其绘画论著《画禅室随笔》中,提出了“南北宗 论”。 5.B【解析】图中作品名为《艰苦岁月》,是雕塑家潘鹤创作的铸铜雕塑。该作 品生动塑造了艰苦斗争环境中的红军战士信念坚定 开朗豁达的光辉形象。成功 地通过老战士吹笛子 小战士偎依身旁倾听的造型 体现出艰苦年代的革命乐观 主义精神。在三角形构图中。 6.B【解析】图中所示为 19 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席里柯的代表作品《梅杜萨之 筏》。 7.C【解析】《被缚的奴隶》是米开朗基罗于 1516 年创作的大理石雕塑 现收藏 于法国巴黎卢浮宫。这件大理石雕塑塑造了年轻的奴隶扭曲着身体 竭力挣脱臂 上的绳索。肩和背上突起紧绷的肌肉 高昂起的头 执著而坚毅的表情 表现出 他不屈的反抗精神和被压抑的内在激情。 8.B【解析】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 大的庙宇,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 9.B【解析】“巡回画派”是 19 世纪下半叶俄罗斯最主要的进步艺术团体 正式 瓦 B.席里柯 C.米勒 D.罗丹 7.雕塑作品《被缚的奴隶》的作者是() A.罗丹 B.吕德 C.米开朗基罗 D.亨利·摩尔 8.吴哥窟所在的国家是() A.越南 B.柬埔寨 C.老挝 D.印度 9.俄罗斯“巡回画派”产生的时代是() A.17 世纪 B.19 世纪 C.20 世纪 D.21 世纪 10.如下图,①②③所标注的肌肉分别是()
C.电影/电视、电脑绘画/多媒体 D.摄影/影视、动画设计/网页设计 16.下列选项中,属于美术教学论上位学科的是() A.中外美术史 B.普通教育学 C.美术教育史 D.美术教学法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构成美术教学活动要素的是()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设备 D.教学成果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教学基本原则的是()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选拔性原则 D.审美性原则 19.教学目标的完整表述一般包括四个要素:行为主体、实际主体、行为条件、 行为标准,其中,“行为主体”指的是() A.教师与学生 B.课程与教材 C.教师 D.学生 20.下列选项中,《校园风景写生》恰当的技能教学目标是() A.学会运用美术的手法塑造校园形象 B.熟练掌握不同建筑的各种描绘方法 C.初步掌握风景写生以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D.认识校园内不同建筑的外形和结构特点 21.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 美术鉴赏系列的程序和方法是() A.讨论 观察 解释 评价 B.描述 分析 思考 归纳 C.观察 分析 反思 归纳 D.描述 分析 解释 评价 22.在肖像画创作教学时,某同学的作品构思不错,但人物主体偏小。下列选项 中,教师合适的指导语言是() A.“不错,你的作品很完美!”B.“这幅作品的毛病太大了!” C.“不错,人物再突出一点更好!”D.“你画的人物太没气魄了!” 23.朱老师上《风景写生》一课时 提出的作业要求为“寻找并发现身边的风景 绘画工具不限,完成形式不限”。这一作业要求的主要意图是() A.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B.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创作 C.有利于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 D.有利于教师的作业评定
10.A【解析】
11.C【解析】《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作品 全图山石的勾 皴 用 笔顿挫转折 随意宛然天成。长披麻皴枯湿浑成 功力深厚 洒脱的笔墨抒发了 作者的主观意趣 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堪称古代山水画中的巨作 对后代画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影响。 12.D【解析】《溪山行旅图》是北宋范宽的作品。该画中 山石树木运用“雨点 皴”的笔法来表现 笔迹细密 又各有层次。从构图上看 采用高远法 将山的 高大雄伟表现得淋漓尽致。山脚下出现的商旅队伍与高山进行对比,动静相宜。 13.A【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依据普通高中课 程方案的要求 采用必修课程 选择性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组织形 式 增强课程的选择性。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绘画 中国书画 雕塑 设计 工 艺、现代媒体艺术。A 项,美术鉴赏属于必修课程。 14.B【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的教学建议提出:美术是一 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 在普通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 将鉴赏与体验 鉴赏与 动手实践结合起来 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所以 在 每一模块的相关内容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 20%。 15.B【解析】“现代媒体艺术”是运用影像设备与技术 计算机设备与技术以及 互联网络资源表达观点、思想和情感的新兴视觉艺术形式。包括摄影/摄像、电 脑绘画/电脑设计两个学习模块。 16.B【解析】普通教育学是有关教育一般问题的知识体系 是教育科学的基础性 学科之一 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基础 必修课程 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养 成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技能和一定的教育管理与研究能力等。普通教育学既要 研究教育问题 揭示教育规律 也要能够回到教育实践中去。美术学科的教学法 的应用属于普通教育学的教育实践运用,属于普通教育学的下线。故答案选 B。
(见图 8) 28.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评价建议” 以《静物写生》 一课为例,列举三个教学评价建议。 29.以鉴赏课《品析油画——<父亲>》为例,列举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三 种方法。 30.简述高中招贴设计作业评价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31.案例: 周老师上抽象绘画课 在进行到艺术实践环节时 看到小明同学画得很慢 完成 作业似有困难,于是拿过画笔,在小明的画纸上横涂竖抹,很快就把画面铺满。 一幅色彩飞扬的画展现在小明面前 然后他对小明说:“你看哪些地方还需要补 充和修改,你自己来完成吧。”直到下课交作业,小明也没再画上一笔。 问题:
A.隶书 B.篆书 C.行书 D.楷书 3.如下图,该作品的作者是()
(见图片 1)
(见图 2)转战陕北 A.徐悲鸿 B.古元 C.刘海粟 D.石鲁 4.中国绘画史上,董其昌提出的是() A.南北宗论 B.六法论 C.画山水序 D.写心论 5.如下图,该作品表现的题材是()
A.抗日战争 B.红军长征 C.抗美战争 D.解放战争 6.如下图,该作品的作者是()
(见图 4)
(需要找图片) A.腹外斜肌、臀中肌、臀大肌 B.腹外斜肌、臀小肌、臀大肌
C.阔筋膜张肌、臂中肌、臀大肌 D.阔筋膜张肌、臂小肌、臀大肌 11.如下图,黄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图》(局部)主要使用了哪种皴法()
(见图 6) A.折带皴 B.斧劈皴 C.披麻皴 D.荷叶皴 12.如下图,北宋山水画《溪山行旅图》运用的空间表现方法是()
教师资格考试 真题
2019 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 《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2 分) 1.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分类依据,不属于空间艺术的是() A.戏曲 B.绘画 C.雕塑 D.建筑 2.如下图,下列书法作品是哪种字体()
17.D【解析】教学活动通常指的是以教学班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活动。它是学校教 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 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受教者(学生) 施教者(教 师)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教学评价 教学媒体 教学 环境、教学设备等。不包含教学成果,故答案选 D。 18.C【解析】美术教学原则是美术教学的基本准则 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是 用于指导中学美术教学的一般性原理。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有目的性原则 激发 学生兴趣原则 直观性原则 审美性原则 启发创造性原则等。不包含选拔性原 则,故答案选 C。 19.D【解析】略。 20.C【解析】本课是“校园风景写生” 展现的重点是“风景”而不是“校园” 故“初步掌握风景写生以线造型的表现方法”符合本节课的技能教学目标。故答 案选 C。 21.D【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 美术鉴赏系列的教学要求 指出: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地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 材质等) 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 分析 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 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22.C【解析】A 项只是夸赞学生,并没有指出任何问题。B 项和 D 项都是一味的 批评 不符合新课改的原则。C 项既对学生有肯定 也指出了要解决的问题。故 答案选 C。 23.B【解析】题干中朱老师提出的作业要求为“绘画工具不限 完成形式不限”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 体现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 验)课程基本理念中的“体现时代性 基础性和选择性 满足发展的需求”。故 答案选 B。 24.D【解析】题干中王老师上课时 先在教室四周贴满剪纸作品 是想通过情境 创设的方式 再现视觉直观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感染学生的情绪 强化 学生的审美感受,有利于学生从中品味出优秀作品的艺术魅力。 25.B【解析】学生学习档案袋是指学生在学习档案袋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 要资料 包括研习记录 构想草图 设计方案 美术作业 相关美术信息(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