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出生体重儿护理

合集下载

超低出生体重儿护理PPT课件

超低出生体重儿护理PPT课件

胃肠道功能维护
给予促进胃肠道蠕动的药物,保持胃肠道通 畅,预防便秘和腹胀。
预防感染
注意奶瓶、奶嘴等喂养用具的消毒,预防胃 肠道感染。
监测生长发育
定期监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身长等生 长发育指标,及时调整喂养方案。
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监测
神经系统检查
定期对超低出生体重儿进行神经系统检查,评估神经发育情况。
03
出院后家庭护理指导
家庭环境准备及改进建议
01
02
03
04
室温控制
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避 免过低或过高导致宝宝体温波
动。
通风换气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 空气新鲜,避免宝宝感染呼吸
道疾病。
清洁卫生
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卫生,定期 消毒宝宝用品和玩具,避免交
叉感染。
安全防护
检查家中安全隐患,如锐器、 电源插座等,确保宝宝生活安
超低出生体重儿护理
汇报人:xxx 2024-03-17
目录
• 超低出生体重儿定义与特点 • 住院期间护理要点 • 出院后家庭护理指导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康复训练和早期干预方法 •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01
超低出生体重儿定义与特点
定义及诊断标准
01
超低出生体重儿(VLBWI)指的 是出生体重小于1000克的新生儿 。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生理特点使得 其护理难度较大,需要医护人员
具备更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患儿家属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对护 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 医护人员更加注重患儿家属的沟
通和心理疏导。
医疗资源不足、医疗费用高昂等 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超低
出生体重儿护理工作的开展。

超低出生体重儿护理

超低出生体重儿护理

护理实践:在护理 过程中,医护人员 采用了恒温箱保暖、 呼吸机辅助呼吸、 营养支持等先进的 护理技术,确保了 患儿的生命安全。
案例分析:该案例 的成功得益于医护 人员的专业素养、 团队协作和先进的 护理技术。同时, 也说明了超低出生 体重儿护理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
护理经验总结与反思
护理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案例分析的启示与思考 护理效果评估与改进措施 护理团队建设与协作的重要性
定义与特征
超低出生体重儿是 指出生体重低于 1000克的婴儿
生理特征:器官发 育不成熟,免疫功 能低下,生命体征 不稳定
护理难点:保暖、 喂养、感染控制等 方面的问题
生长与发育:需要 特别的护理和关注 ,以确保其健康成 长
常见并发症
感染:由于免疫系统不成熟,容易 感染
喂养困难:吸吮和吞咽能力较弱, 需要特殊喂养方式
喂养与营养
喂养方式:根据 超低出生体重儿 的吞咽和消化能 力选择合适的喂 养方式,如母乳、
配方奶等。
喂养量:根据 宝宝的体重、 胎龄和生长情 况来确定喂养 量,遵循少量 多次的原则。
营养补充:在医 生的指导下补充 维生素、矿物质 等营养素,以满 足宝宝生长发育
的需要。
监测与评估:定 期监测宝宝的体 重、身长、头围 等指标,评估宝 宝的生长情况, 及时调整喂养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呼吸困难:可能出现呼吸窘迫综合 征
体温调节障碍:体温调节中枢发育 不完全,容易发生低体温或发热
护理的重要性
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促进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 减轻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
Part Two
护理要点
保暖措施
维持适宜的环境温度:保持室内温暖,使用保温箱或保温设备 穿着适当:给超低出生体重儿穿上足够的衣服,注意遮盖好身体各部位 监测体温:定期监测体温,确保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体温稳定 避免过度包裹: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升高,保持适当的散热

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策略

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策略

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策略超低出生体重儿(VLBW)是指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的婴儿,这些婴儿由于早产等原因,生长发育较为不健全,因此需要特殊的护理干预策略来提供充分的营养支持。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护理干预策略:1. 评估婴儿胃肠道的成熟度:根据婴儿的胃肠道发育情况,可以确定是否适合开始肠内营养支持。

通常需要通过观察婴儿的吮吸能力、排气情况以及粪便状况等方面的表现来判断。

2. 利用母乳:母乳是最理想的婴儿食物,对于VLBW婴儿更是如此。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能够提供充分的营养支持,并增强免疫力。

鼓励和支持婴儿的母亲进行母乳喂养,同时提供必要的乳房护理和心理支持。

3. 逐步启动肠内喂养:对于胃肠道功能较为成熟的婴儿,可以逐步启动肠内喂养。

初始阶段,可以以极小量的母乳或配方奶进食,并逐渐增加量和浓度,以适应婴儿的消化能力。

4. 监测肠道反应:在肠内喂养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婴儿的肠道反应和消化状况,包括观察婴儿的引流情况、腹部肿胀、呕吐等症状。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喂养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 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对于VLBW婴儿,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尤为重要。

根据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临床需要,调整肠内喂养的量和配方,确保婴儿获得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6. 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功能:对于尚未完全成熟的胃肠道系统,可以通过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功能的方法来改善其功能。

通过早期皮肤接触、轻柔的按摩和体位调整等方法,刺激婴儿的肠道运动和排气,促进肠道蠕动。

7.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早产婴儿由于肾脏功能不健全,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因此需要密切监测婴儿的尿量和电解质水平,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肠内喂养液的配制。

8. 进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由于早产婴儿存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考虑在肠内喂养液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来补充。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近年早产儿管理已成为新生儿病房的重要问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胎龄<32周或出生体重<1500克的小早产儿病死率仍然较高,临床处理仍存在较多问题,本文讨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一些主要临床问题及管理。

一、保暖出生后即予保暖,产房温度应保持26~28oC,湿度50~60%,出生后迅速将全身擦干,放在预热棉毯中,尽量不让患儿裸露,立即放在预热的暖箱中。

维持恒定的适中温度对早产儿非常重要,早产儿适中温度根据不同出生体重和日龄在33~35oC左右,暖箱相对湿度70~80%,对超低出生体重儿湿度要80-90%。

为保持暖箱温度恒定,各种操作尽量在暖箱中进行,如须暂时离开暖箱亦应保暖。

二、呼吸管理1、头罩或鼻导管吸氧:吸室内空气时血氧饱和度低于85%者,应给予吸氧,一般用头罩吸氧,应尽可能采用有空氧混合的头罩气源,总流量为4-6L/min,根据SpO2或血气检测调整吸氧浓度,对日龄较大者可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0.5-1.0L/分。

要严格控制吸入氧浓度,监测血氧饱和度,一般将SpO2维持在90%左右即可,不宜高于95%。

2、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对轻症或早期NRDS、湿肺、呼吸暂停、感染性肺炎等病例可使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CPAP能使肺泡在呼气末保持正压,有助于萎陷的肺泡重新张开,压力以3-5cmH2O为宜,吸入氧浓度尽可能低一些,及时使用CPAP可减少机械通气的使用。

3、机械通气:如用CPAP后病情仍继续加重、PaCO2升高、PaO2下降,则改用机械通气,一般先用常频通气,根据病情和血气分析调节呼吸机参数。

如常频通气效果不理想,可改用高频通气。

4、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诊断或疑诊NRDS者应给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要早期给药,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呻吟,即可给药,不要等到X线出现典型NRDS改变。

剂量每次100mg/kg左右,按需给药,如吸入氧浓度>0.4或平均气道压>0.78 kPa (8 cmH2O),可重复给药,间隔时间约10-12小时,有些病例需给2-3次。

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策略

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策略

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超低出生体重儿(VLBW)是指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的婴儿,占所有早产儿的10%。

这类婴儿由于未充分发育,生命体征较不稳定,需要特别关注和护理。

在早产儿中,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率和发育水平较低,因此需要及时有效的护理支持。

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是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产儿由于未完全发育,其肠道吸收功能不健全,营养摄取难以满足。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在临床护理中,护理干预对于提高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率和生长发育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法,并进行定期监测和调整,以确保患儿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本文旨在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策略,以提高这类患儿的生存率和健康发展水平。

通过对早产儿的护理干预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早产儿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建议。

具体的研究目的包括:1.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超低出生体重儿健康的影响,评估其在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方面的作用;2. 分析护理干预在肠内营养支持中的价值和重要性,探讨如何提高护理水平,确保营养支持方案的有效实施;3. 研究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法的依据和方法,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4. 探讨如何监测和调整营养支持方案,确保早产儿获得充分的营养,促进其健康发展;5. 总结护理干预策略的价值,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提高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质量,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2. 正文2.1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超低出生体重儿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这些婴儿常常由于早产或其他原因导致生长发育不良,需要额外的营养支持来促进他们健康的发展。

幼儿园低出生体重儿的处理措施

幼儿园低出生体重儿的处理措施

幼儿园低出生体重儿的处理措施1.引言低出生体重儿是指体重在出生时低于2500克的婴儿。

这些婴儿出生后需要特殊的关注和照顾,以确保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在处理低出生体重儿时应采取的措施。

2.早期干预针对低出生体重儿,幼儿园应该在儿童进入学校之前进行早期干预,以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发展能力。

2.1营养支持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后需要更多的营养支持来满足他们的生长需求。

他们可能需要额外的母乳或配方奶,幼儿园应该确保提供足够的饮食摄入,并监测他们的体重和生长情况。

2.2健康监测低出生体重儿容易受到各种健康问题的影响,幼儿园应该定期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包括测量体温、血压、呼吸等指标,以及密切观察他们的发育情况。

3.心理支持低出生体重儿因为生理上的不足,可能面临心理上的挑战。

为了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适应环境,幼儿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供心理支持:3.1温暖关怀幼儿园教师可以给予低出生体重儿更多的关爱和关注,鼓励他们自信地面对困难,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3.2同伴互动低出生体重儿在与同龄儿童的互动中可能存在困难,幼儿园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游戏和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同伴关系。

4.学习支持低出生体重儿在学习方面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持和帮助,幼儿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供学习支持:4.1个性化教育计划针对低出生体重儿的特殊需求,幼儿园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根据他们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提供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4.2家校合作幼儿园应积极与家长合作,了解低出生体重儿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并与家长密切沟通,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以促进孩子的学习进步。

5.专业支持幼儿园在处理低出生体重儿时,应该寻求专业支持和指导,确保提供最合适的帮助和护理。

5.1医疗团队合作幼儿园可以与医疗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邀请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士提供医疗服务,监测低出生体重儿的健康状况,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5.2康复治疗针对低出生体重儿可能存在的运动发育问题,幼儿园可以安排康复治疗师进行个别训练,帮助他们克服运动障碍,提高身体功能。

基层医院早产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基层医院早产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剂 减 少 血 容 量 、 轻 心 脏 负 荷 的过 程 中要 密 切 观 察血 压 、 减 中心 静
脉 压 、 电解 质 及 酸 碱 平 衡 的 变 化 。在 保 证 血 容 量 、 疗 低 血 水 治 压 、 持水 电解 质 及 酸 碱 平 衡 时 要 避 免 使 用 对肝 肾毒 性 的 药 物 , 维 以免 加 重 肝 肾 功 能损 害 。
保 持 呼 吸道 通 畅 是 救 治 工 作 的重 点 , 保 要
中, 医护人员应互相 合作 , 积极配合 , 以抗感染 、 予 抗休克改善组
织 供 血 、 氧 , 持 呼 吸 道 通 畅 , 用抗 凝 剂 、 充 凝 血 因 子 、 供 保 使 补 成 分输血 、 边 C R 床 R T等 治疗 过 程 中 , 够 正 确 、 时 给 药 , 格 能 及 严
・ 6 ・ 5 2
CHI NES GENERAL NURS NG, e r a y 2 1 18 No 2 E I F b u r , 0 0 Vo . . C
达 到 预 期 目标 , 足 临床 补 液 的 需 要 。5月 2 满 3日撤 除 呼 吸 机 及
标 本 , 时 检 查 监 测 血 生 化 、 常 规 、 血 功 能 、 气 , 据 检 验 定 血 凝 血 根 结 果 调 整 置换 液 中钾 、 、 、 的入 量 , 维 持 内环 境 的稳 定 。 钠 钙 碱 以 2 4 药 物 治疗 的护 理 . 及 早 应 用 镇 静 剂 以解 除 病 人 的 焦虑 和
2 5 心 理 护 理 因 病 人 病 情 危 重 、 情 变 化 迅 速 , 人 及 家 属 、 . 病 病
心 理 压 力 大 , 此 医 护 人 员 在 抢救பைடு நூலகம்现场 应 保 持 安 静 , 论 病 情 应 因 讨

超低出生体重儿护理

超低出生体重儿护理
早产儿皮肤特点: 皮肤营养差 脂肪和锌是保持皮肤完整性及皮 肤健康的重要营养成分 妊娠后三个月储存于胎儿体内
18
皮肤护理
早产儿皮肤损伤的因素: CPAP辅助呼吸 呼吸机辅助呼吸 心电监护、温度探头、血样探头 的使用 血管收缩药、静脉营养的使用
19
皮肤护理
预防早产儿皮肤损伤的措施:
1.尽量减少胶布的使用 使用具有般透明膜特性敷料(3M 敷料)固定PICC导管、留置针、中 心静脉导管、鼻导管、胃管
31-40 32 70
27
控制不显性失水
使用双壁暖箱
提高周围环境温度
使用皮肤保湿剂,如赛 肤润
28
发展性照顾
使患儿所处的环境与子宫尽量相同 帮助患儿以有限的能力适应宫外环境
29
发展性照顾
噪声对新生儿的影响:
呼吸急促或呼吸暂停 心动过速或血氧饱和度下降 惊厥 颅内出血 影响智力发育
1997年美国儿科学会环境健康委员 会建议NICU最安全的声音水平为
32
发展性照顾—袋鼠式护理
33
小结
精心 护理
关注 细节
提高早产儿护理 质量
与时 俱进
34
我科26周01床陈果梅毛毛
35
36
37
脐静脉导管与PICC导管联合应用
38
39
40
谢谢观看
41
15
皮肤护理
早产儿皮肤特点: 真皮与表皮的链接欠紧密 胶原纤维数量少→表皮与真皮 的链接欠紧密 揭胶布时容易受伤,甚至皮肤剥 脱,出现水疱
16
皮肤护理
早产儿皮肤特点: 真皮的不稳定性 胶原在妊娠后三个月积沉于真皮层并防止水分滞 留于真皮层 真皮层缺乏胶原,弹力纤维也较少,容易出现水 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少,起渗透性屏障的作用
精选ppt课件
24
控制不显性失水
1.胎龄低于30周的早产儿角质层发育不成熟,经皮肤丧失 水分较多 40-129ml/(kg.d) 2.胎龄24-25周的早产儿经皮肤丧失水分的量为足月儿的10 倍
精选ppt课件
25
控制不显性失水
1.胎龄23-24周的早产儿生后第一天在湿度为 50%的环境中可丧失相当于体重13%的水分 2.超低出生体重儿在湿度85%-95%的环境中丧 失水分仅是周围环境湿度50%时候是水分的10%
精选ppt课件
10
体温护理
预防体温下降措施: 使用转运系统转运患儿 袋鼠式转运或袋鼠式护理
精选ppt课件
11
体温护理
预防体温下降措施: 接触患儿一切物品必须先预热 (温箱、手、听诊器、床单、被服) 婴儿戴帽子 称体重前须以温热的毛毯铺在体重秤上
精选ppt课件
12
体温护理
预防体温下降措施:
产热少 散热增 加
精选ppt课件
体温下降
8
体温的护理
低体温的危害:
不利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肺透明膜病发生率偏高或 病情加重 低血糖
缺氧
酸中毒
硬肿症
肺出血
精选ppt课件
9
体温护理
预防体温下降措施:
及时更换湿衣物、毛巾
保持分娩室和婴儿室环境温暖
尽量缩短产房和新生儿科距离
在复苏和转运过程中,从头到脚覆盖 塑料薄膜
19
皮肤护理
预防早产儿皮肤损伤的措施:
1.尽量减少胶布的使用 使用具有般透明膜特性敷料(3M 敷料)固定PICC导管、留置针、中
心静脉导管、鼻导管、胃管
使用包裹的方法固定探头及肢体 夹板
在皮肤上贴水胶体敷料,再将胶
布贴在水胶体敷料上,避免胶布与
皮肤直接接触
精选ppt课件
20
精选ppt课件
21
皮肤护理
精选ppt课件
26
控制不显性失水
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暖箱温度和湿度
日龄(d)
1-10
温度
35
湿度
100
11-20 34 90
21-30 33 80
31-40 32 70
精选ppt课件
27
控制不显性失水
使用双壁暖箱 提高周围环境温度
使用皮肤保湿剂,如赛 肤润
精选ppt课件
28
发展性照顾
使患儿所处的环境与子宫尽量相同 帮助患儿以有限的能力适应宫外环境
足月儿对寒冷的反应
四肢血管收缩 血液停留在身体核心部位 防止血液通过 体表散热
活动增加和肢体屈曲 活动增加→肌肉产热增加 肢体屈曲→减少体表面积→减少散热
棕色脂肪代谢
精选ppt课件
7
体温的护理
早产儿对寒冷的反应
棕色脂肪少或无
糖原贮存少
血管收缩功能差, 血液流经体表散热
肌张力低 肢体伸展 提体表面积大
早产儿可使用化学加热垫保温
注意垫子上先铺上毛巾或床单
尽可能加温和湿化氧气
让婴儿尽量远离窗户
使用双壁温箱
精选ppt课件
13
体温护理
热源选择不当 导致烫伤和医源性高体温的危险
装有热水的瓶子 装有热水的手套 用微波炉加热毯子
精选ppt课件
14
皮肤护理
早产儿皮肤特点:
皮肤角质层薄 足月新生儿皮肤角质层约10-20层 胎龄<30周的早产儿出生时角质层只有2-3层 胎龄<24周的超未成熟儿尚未有角质层
精选ppt课件
33
小结
精心 护理
关注 细节
提高早产儿护理 质量
与时 俱进
精选ppt课件
34
我科26周01床陈果梅毛毛
精选ppt课件
35
精选ppt课件
36
精选ppt课件
37
脐静脉导管与PICC导管联合应用
精选ppt课件
38
精选ppt课件
39
精选ppt课件
40
谢谢观看
精选ppt课件
41
精选ppt课件
17
皮肤护理
早产儿皮肤特点: 皮肤营养差 脂肪和锌是保持皮肤完整性及皮 肤健康的重要营养成分 妊娠后三个月储存于胎儿体内
精选ppt课件
18
皮肤护理
早产儿皮肤损伤的因素: CPAP辅助呼吸 呼吸机辅助呼吸 心电监护、温度探头、血样探头 的使用 血管收缩药、静脉营养的使用
精选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15
皮肤护理
早产儿皮肤特点:
真皮与表皮的链接欠紧密 胶原纤维数量少→表皮与真皮 的链接欠紧密 揭胶布时容易受伤,甚至皮肤剥 脱,出现水疱
精选ppt课件
16
皮肤护理
早产儿皮肤特点:
真皮的不稳定性 胶原在妊娠后三个月积沉于真皮层并防止水分滞 留于真皮层 真皮层缺乏胶原,弹力纤维也较少,容易出现水 肿
超低出生体重儿护理
精选ppt课件
1
目录
血管通路的建立
体温的护理 皮肤的护理 控制不显性失水
发展性照顾
精选ppt课件
2
血管通路的建立
精选ppt课件
体重低于1.5kg的早产儿尽 量予PICC置管
超未成熟儿尽量予脐静脉 置管,保留1-2周后予PICC 置管
维持有效顺畅的输液通路 减少对患儿的疼痛刺激
精选ppt课件
29
发展性照顾
噪声对新生儿的影响:
呼吸急促或呼吸暂停 心动过速或血氧饱和度下降 惊厥 颅内出血 影响智力发育
1997年美国儿科学会环境健康委员 会建议NICU最安全的声音水平为
45DB以下
精选ppt课件
30
发展性照顾
安静时间段:在安静时间段内,将灯光调暗,除 必要的护理操作外,尽量不打扰新生儿
安静时间段婴儿哭闹少,大部分可进入深睡眠, 减少能量消耗,有利于生长发育和疾病恢复
精选ppt课件
31
发展性照顾—“鸟巢式”体位
鸟巢式护理能给予患儿全身温柔的接触,能减少热量散失,维持早产儿各项生理指标的稳定, 使机体能量消耗减少,让患儿安静舒适,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精选ppt课件
32
发展性照顾—袋鼠式护理
预防压疮措施: 水垫
气垫 羊毛毯 (sheepskin)
精选ppt课件
22
皮肤护理
预防压疮措施:
每2至4小时翻一次身 在骨突部位,受压部位贴水胶 体敷料 在骨突部位涂抹赛肤润 鼻塞CPAP患儿,在鼻中隔处贴 水胶体敷料保护皮肤
精选ppt课件
23
控制不显性失水
角质层及其表面的皮脂腺可使通过皮肤丢失的水分大大
3
血管通路的建立
脐静脉导管
PICC导管
精选ppt课件
4
体温的护理
健康婴儿发生低体温的危险性较低 早产儿发生低体温的危险性增高
精选ppt课件
5
新生儿低体温分度
根据核心体温分度 轻度:36-36.4℃ 中度:32-35.9℃ 重度:<32℃
核心温度目标是37℃(世界卫生组织)
精选ppt课件
6
体温的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