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福铁路安徽段弃渣场稳定性评价调查统计一览表
合福铁路(安徽段)4标四分部大临工程和施工组织安排

合福铁路(安徽段)4标新建工程(DK158+100~DK166+600)大临工程和施工组织安排二0一0年四月二十一日合福铁路(安徽段)4标新建工程37.592公里,中铁二十四局合福铁路工程指挥部四分部施工起讫里程为DK158+100~DK166+600,正线长8.5公里,合同造价约3.6亿元。
工程分布在芜湖市南陵县工山镇。
铁路设计等级为国家I 级、双线,设计时速350km/h。
主要内容为“1隧4桥4路基”。
主要工程量:隧道1座/2580m(子谦山隧道全长3810m),特大桥2座/3520m(泉山垄特大桥2520m、余村特大桥1000m),大桥2座/400m(祠堂缪1号大桥190m、祠堂缪2号大桥210m),路基4段合计2000m。
工程特点:桥隧为主,地势平坦,隧道不良地质较多。
重难点工程:子谦山隧道。
第一施工临时设施部署根据本标段实际情况及现场调查,本着节约用地,降低成本、永临结合、尽量利用既有设施的原则,本段计划设置大型混凝土搅拌站1座;施工便道长6.47km;便桥1座,长24m;临时施工场地6处;变压器7座,共计容量3345KVA;临时租用土地106亩(不含取弃土场)。
房屋拆迁区施工便道受场地限制,在墩台位置需绕行,施工中尽量加快进度及时回填基坑,保证便道通畅。
一、大型混凝土搅拌站全线在X70县道11公里标(离铁路3公里)处(对应里程DK160+850),设置大型混凝土搅拌站1座,辐射全段范围,进行砼集中生产、供应,(该处位于县道旁,连通S320省道,交通便利,地势相对较高,全线重难点工程位置,砼方量集中),租地面积约20亩,安装2+2立方搅拌楼两条生产线,满足高峰期日产2000立方砼的需用量。
二、施工便道全线从隧道出口沿桥侧红线外拉通新修施工便道干线,总长约6.47km,需租用土地约70亩,便道宽度5m,尽量不占用路基桥梁红线,困难地段采取临时绕道措施;施工前做好地表排水疏干,尽量利用路基挖方段山皮土石混合料填筑,上铺10cm厚碎石或废矿碴路面碾压成型,便道高出原地面0.5m,两侧做好排水沟,排水沟断面不小于0.3m2,并保持水流畅通,经过跨水地段,要埋置钢筋混凝土圆管或搭设简易便桥,沿线施工便道相隔400~500m设会车平台,具体设置情况如下:1、DK160+680(子谦山隧道出口)~DK163+300(泉山垄特大桥福州台)段从既有X70县道引入沿桥向修筑施工便道,长2.62km。
路基堆载预压方案

中铁四局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一标路基堆载预压施工方案编号:版本号:发放编号:编制:复核:审核:批准:有效状态:中铁四局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一标项目经理部八分部年月1 编制依据和原则 (1)1.1 编制依据 (1)1.2 编制原则 (1)2 工程概况 (2)3 施工部署 (3)3.1 施工准备 (3)3.2 人员配置 (4)3.3 机械设备 (5)4 进度计划 (5)5 施工方案 (6)5.1 技术要求 (6)5.2 堆载预压 (7)6 施工监测 (9)6.1 施工监测目的 (9)6.2 施工监测内容 (9)7 进度、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5)7.1 进度保证措施 (15)7.2 质量保证措施 (16)7.3 安全保证措施 (16)1 编制依据和原则1.1 编制依据⑴ 合福铁路路基工点设计图及设计交底等设计文件;⑵《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⑶《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 】241 号;⑷ 合福线合肥至福州段施工图设计路基工程参考图集;⑸《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 -2003 ;⑹《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实施细则》⑺现有施工技术水平和资源。
1.2 编制原则⑴ 京福公司和局工程指挥部要求的总体工期、质量目标的原则;⑵ 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
认真核对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⑶ 严格按照铁路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上级有关安全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要求,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措施,确保施工安全;⑷ 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工艺,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⑸遵循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原则;⑹遵循本企业贯标机制的原则。
确保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在本项目工程施工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2 工程概况区间路基( DK25+000 ~DK32+058 )堆载预压情况统计见下表。
弃土弃渣场稳定性评估报告参考规范

弃土弃渣场稳定性评估报告参考规范废弃土弃渣场稳定性评估报告参考规范
废弃土弃渣场稳定性评估报告作为一种环评证明性文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
本文提供可作为废弃土弃渣场稳定性评估报告的参考规范,希望能够对评估者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报告的必要性
对于废弃土弃渣场的稳定性评估,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通过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土弃渣场的稳定状况,确定存在的隐患,并找出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废弃土弃渣场的建设与运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二)报告的内容
废弃土弃渣场稳定性评估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1)地质地貌特征:介绍废弃土弃渣场位置、地层构造、土层及地下水等地
质地貌特征,可与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相结合,分析土弃渣场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及其承受能力。
(2)地基处理:对地基的前期处理方法及其技术性能、执行情况和效果说明
细致叙述,同时用定量数据说明废弃土弃渣场能否承受挖方开挖带来的影响。
(3)土弃渣场结构:详细叙述废弃土弃渣场的结构规划,包括土层结构、整
个挖穴场的构造体系、砂砾渣的存储情况及施工过程等,以及推荐土弃渣场的正确施工方案。
(4)结构模拟计算:对表层管、沉管等重要结构,进行结构模拟计算和力学
分析,确定管道在高坡度地质结构下的稳定性,以及其承受挖开施工影响的计算。
(5)稳定性评估结果:说明废弃土弃渣场各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并对废弃土
弃渣场的整体稳定性进行总结,以及介绍废弃土弃渣场评估所需要额外采取的措施,并给出技术建议。
(三)报告的格式
废弃土弃渣场稳定性评估报告应采取规范的字体,分清楚每个段落的标题,加入专业的术语说明文字,突出汇报关键信息。
合福铁路安徽段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开展的主要问题与整改措施分析

- 50 -CHINA RAILWAY 2016/071 工程概况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和运行试验是一项涉及多系统、多任务、技术难度大的系统工程[1]。
合福铁路北接合肥枢纽经合蚌客专衔接京沪高速铁路至北京,中与宁安城际、杭长客专、杭黄客专、南三龙铁路相交,南连福州枢纽至福州,构筑了京福快速铁路大通道。
对于优化完善我国高速铁路网布局,发挥运输网络系统效益,促进中部崛起和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战略,全面带动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合福铁路正线全长约852 km,其中安徽省境内约382 km,上海铁路局管段约350 km。
沿线各车站依次为合肥北城、合肥西(合福场)、合肥南(合福场)、长临河、巢湖东(合福场)、无为、铜陵北、南陵、泾县、旌德、绩溪北(合福场)、歙县北(合福场)、黄山北(合福场)共13座车站。
(1)合肥南站(不含)—黄山北站(含)正线全长306.557 km(K1000+672.335—K1307+229.581),其中路基52.076 km,桥梁195.960 km,隧道58.521 km。
(2)同步建设的蚌福联络线、合肥西联络线,蚌福联络线(K959+660.23—K998+201.07,即HBDK110+280—HBDK148+196)为合蚌客专与合福铁路联络线,属合福铁路正线,长38.536 km;合肥西联络线是合肥西站宁西场与合福场的联络线,长0.252 km。
(3)铜陵北联络线是宁安城际与合福铁路联络线,长4.557 km。
主要技术标准如下。
(1)铁路等级:高铁;(2)正线数目:双线;(3)最大坡度:20‰;(4)最小曲线半径:4 000 m;(5)到发线有效长度:650 m;(6)速度目标值:300 km/h;(7)牵引种类:电力;(8)机车类型:动车组;(9)列车运行方式:自动控制;(10)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2 联调联试方案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关于新建合福铁路线名、里程体系、线路允许速度、管界的复函》(运工综技函[2014]314号)专业管界划分:(1)调度、工务(含防灾监控)设备、通信设备和牵引供电设备以黄山北站上行进站信号机钢轨绝缘接头及相对位置(绝缘接头由上海铁路局维修管理)分界,即K959+660.23—K1307+229.581由上海铁路局维修管理,K1307+229.581—K1341+626(皖赣省界)段由南昌铁路局维修管理。
关于弃渣场稳定性计算方法的几点探讨

关于弃渣场稳定性计算方法的几点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基础工程建设形成了许多弃渣场,确保弃渣场稳定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弃渣场稳定性评估是确保弃渣场稳定的重要评价工作。
因此,为了弃渣场稳定性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选取正确的计算方法、合理的岩土参数及合适的计算工况来进行弃渣场稳定性评估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弃渣场;稳定性;计算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基础工程建设形成了许多弃渣场,按照水利部司局函水保监便字[2016]第20号文及中国铁路总公司铁总发改函[2018]137号文内容,对工程建设范围内弃渣量超过50万立方米或最大堆渣高度超过20米或弃渣场下游有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工业企业或居民点等的弃渣场均需进行弃渣场稳定性评估,目前弃渣场稳定性评估工作没有专门的规范可依据,还处在摸索的阶段,下面就弃渣场稳定性计算方法作几点探讨。
一、计算工况的确定根据区域调查查明的工程地质环境条件,综合确定其弃渣稳定性及其边坡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对稳定性和变形破坏起主要作用的影响因素主要受弃渣本身性质以及大暴雨的影响。
故选取以下两种工况进行弃渣场的稳定性计算:1、正常工况(天然工况):视弃渣场勘查时所处的状态为现时状态,亦指弃渣场内无水的情况,当弃渣场堆渣体堆渣不均匀时,容易在弃渣场内部发生滑坡的工况;2、非正常工况(暴雨/连续降雨+地震工况):即弃渣场堆渣体边坡处于暴雨或连续降雨条件,此时考虑堆渣体的状态时,视其全部处于饱水状态,计算采用其饱和重度,同时考虑暴雨状态下的渗透力对坡面稳定性的影响,当评估区地震烈度在 7度及以上时还需按抗震设防烈度要求考虑地震效应。
二、计算参数的取值本次计算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包括弃渣场基底岩土体、渣体的重度和抗剪强度。
弃渣场基底岩土体的相关参数在对弃渣场周边调查的基础上,参照《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构造地质学》(谢仁海等编,2007年第二版)中常见岩土体物理力学相关参数,结合临近铁路工程的勘察资料以及部分弃渣场勘察工作得到的室外、室内试验成果进行综合取值;弃渣场渣体的相关参数则根据弃渣物质来源、现场弃渣物质调查,参照《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 51018-2014)中弃渣堆积自然安息角,结合部分弃渣场勘察工作得到的室外、室内试验成果进行综合取值。
弃渣场失稳风险评估工作流程

弃渣场失稳风险评估工作流程
哎呀呀,咱今天就来好好讲讲弃渣场失稳风险评估工作流程,这可太重要啦!
你看哈,就像盖房子得先打牢地基一样,弃渣场要是没做好风险评估,那可不得了!想象一下,如果不认真对待,就好像走在独木桥上还不看路,多吓人呀!
首先呢,咱得去实地勘察一番。
可不是随便逛逛啊,得仔细观察弃渣场的地形地貌,看看有没有裂缝啊、滑坡的迹象啥的。
嘿,这就好比医生给病人做全面检查,一点小毛病都不能放过。
比如说,咱看到有块地面有点下陷,那可得赶紧记下来,这可能就是个大隐患呢!
然后呢,收集各种数据。
什么降雨量啦、地质结构啦等等,这些都像拼图的小块,少一块都不行!这就像做饭得有各种食材搭配才好吃一样。
咱得把这些数据都整理清楚,不然怎么知道问题出在哪呀!
接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啦!哎呀,这可不能马虎。
就像解一道超级难的数学题,得一步一步慢慢来。
分析这些数据,看看哪里最容易出问题,会不会有泥石流呀、崩塌啥的风险。
万一没分析好,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再之后,制定应对方案呀。
不能光发现问题不解决呀,那可不行!这就好像生病了得吃药打针一样。
针对风险点,想出各种办法来预防和解决。
最后,得定期复查哟!可不能以为一次就完事了。
就像汽车要定期保养一样,弃渣场也得时刻关注着。
总之,弃渣场失稳风险评估工作那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呀!千万不能马虎,得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咱可不能让它变成一个随时会爆发的“定时炸弹”呀,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合福铁路安徽段建设期无线直放站网络优化方案

1 概述合福铁路安徽段(上海铁路局管内)正线自合肥南站—黄山北站,另含蚌福联络线(合肥北城站—合肥南站)及铜陵联络线,包含合肥西、长临河、巢湖东、无为、铜陵北、南陵、泾县、旌德、绩溪北、歙县北、黄山北等11个新建车站,其中正线343km,从铜陵北到黄山北区段多为山区隧道,采用漏缆和直放站较多。
全线无线网络建设情况如下:GSM-R系统新设基站控制器(BSC)设备1套,新设基站收发信台(BTS)设备94套,直放站设备近端机40套、远端机115套,通信铁塔127座。
合福铁路安徽段GSM-R系统在合肥南通信站新设BSC/PCU设备,在上海核心网节点设置码型转换和速率适配单元(TRAU)设备,在铁路沿线设置基站及直放站设备,实现单层交织冗余网络的无线覆盖。
基站接入合肥南新设BSC/PCU设备,并通过在上海新设的TRAU 设备上连至上海交换中心。
为减少枢纽内跨BSC切换,本工程在合肥枢纽内新设设备均接入合肥既有BSC/PCU 设备(既有设备为诺西公司设备)。
2 时延色散干扰问题分析随着合福铁路安徽段无线系统初步网络优化(简称网优)工作的推进,在解决了工程施工质量产生的问题,并对天馈和无线子系统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后,系统服务质量(QoS)指标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截至2015年1月18日,测试指标尚未全部达标。
1月19—22日,网优小组利用轨道车进行全线拉通测试后,对拉通测试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在此期间出现的掉话和通信质量差的情况大部分发生在直放站覆盖区段。
虽然在全数基站覆盖情况下,通过优化参数可避免指标不合格现象的出现,但是在半数基站条件下,部分地点通过多次调整天线或系统参数后指标仍然不合格。
网优小组通过对设计方案和系统时延参数进行计算分析,初步判断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无线直放站是数字设备,信号进入数字设备后要经过A/D转换,再经过数字信号处理,从设备输出时又要做D/A转换,这种过程需要时间较长,因此一般数字设备的时间提前量(TA)都比较大。
新建铁路合福线合肥至福州段施工图轨道变化说明

2010-11新建铁路合福线合肥至福州段施工图轨道变化说明一、据最新铁道部研究成果,轨道结构型式有改变,铜陵长江大桥及以南的无砟轨道由原暂定的CRTS I型板式和CRTS II型板式改为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有砟无砟轨道结构分段表1、采用盆式橡胶支座H=直线段轨道结构高0.679m+梁高+0.065m(梁顶调平层)+支座高+0.025(0.03)m(0.025(0.03)m为支座施工无收缩砂浆找平层厚度。
对球型支座:32m支座压浆厚度2.5cm、24+32m梁24m侧支座压浆厚度3.0cm,以使轨底至支承垫石顶高度相同)。
(二)区间桥上正线CRTS I型双块式无碴轨道轨底至支承垫石顶高度h0分别如下:1、采用盆式橡胶支座2、采用球型支座CRTS I型双块式无碴轨道:轨道结构高度(轨面~梁顶)787m,直、曲线相同,超高值由轨道专业自己考虑,桥梁设计不填超高值。
连续梁见“连续梁参数及支座反力表-2010-11.xls”表格。
(三)桥上道岔区铜陵长江大桥以北正线道岔采用板式道岔,铜陵长江大桥及以南正线无砟道岔采用轨枕埋入式道岔。
到发线无砟道岔采用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岔。
正线无砟道岔轨道结构高度如下表:二、关于设计说明修改1、“二、主要设计标准”-6.轨道类型”: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修改为:CRTS I型双块式无碴轨道。
2、“九、施工注意事项-4、本桥直线地段轨道结构高679mm。
曲线地段超高设置:在圆曲线上左线超高值为XXXmm(对应轨道结构高为XXXmm)、右线超高值为XXXmm(对应轨道结构高为XXXmm),在轨道底座或支承层上设置,在缓和曲线上超高值相应内插。
”修改为:轨道结构高度(轨顶~梁顶高)787mm。
3、下部结构设计二期恒载(双线)⑴CRTSII型板式无碴轨道:直线135kN/m、曲线160kN/m。
⑵CRTS I型双块式无碴轨道:直线147kN/m、曲线164kN/m。
轨底~路肩高度:743 mm.4、梁部结构设计二期恒载(双线)⑴CRTSII型板式无碴轨道:直线、不设声屏障100~120kN/m;曲线、不设声屏障140~160kN/m kN/m;直线、设声屏障120~140kN/m;曲线、设声屏障140~160kN/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级平台、砟脚、砟顶均设排水沟
砟顶平台植草
28
小尖山隧道横洞弃渣场
DK339+220~DK339+580
34
34
20
隧渣-碎块石为主夹石粉
前缘砟脚为混凝土挡墙3*30
3级平台
否
撒草籽
附件2合福铁路安徽段弃渣场稳定性评价调查统计一览表
序号
标段
弃渣场名称
里程
占地面积(亩)
弃渣量
(万方)
最大弃渣堆高(米)
弃渣成份
是否设支挡
是否设平台
是否设排水沟
绿化复耕
1
HFZQ-4标
长龙村弃土场
DK140+780~DK140+950
160
105
24
路渣-碎块石为主夹山皮土
前缘砟脚为现浇砼重力式挡墙1~5*0.6~2.9
166.1
74
40
隧渣及路渣-花岗岩碎块夹全风化花岗岩砂土
前缘砟脚为片石混凝土挡墙6~8*2.0~2.5
5级平台
每级设混凝土平台及挡水台坡面设计流水槽,四周设浆砌片石排水沟
砟顶覆土撒草籽绿、坡面空心砖植草
20
北山隧道际坑 横洞弃渣场
DK256+930~DK257+000
109.3
50
22
隧渣,砂岩、砾岩碎块
63.5
76
18
隧渣-碎块石为主夹石粉
前缘砟脚为混凝土挡墙5*20
是
否
砟顶平台植草
26
西溪南丰乐弃土场
DK304+200~DK304+500
330
110
5
粘土、风化岩层
否
否
否
撒草籽
27
小尖山隧道进口弃渣场
DK335+850~DK336+010
47.82
19.5
25
隧渣-碎块石为主夹石粉
前缘砟脚为混凝土挡墙5*30
56
33
24
路渣-碎块石为主夹山皮土
挡土墙支挡
3级平台
设置排水沟
全部绿化
4
DK140+800弃土场
DK140+700~DK140+850
100
60
35
路渣-碎块石为主夹山皮土
前缘砟脚为现浇砼重力式挡墙
4级平台
否
坡面植草,坡顶裸露,部分植草
5
DK172+650弃土场
DK172+600~DK172+800
DK203+000.0~DK203+300
69.1
21
30
路渣-碎块石为主夹山皮土
前缘砟脚为混凝土挡墙
2级平台
每级平台及砟脚均设
平顶、坡面均覆土,播撒草籽复绿
10
HFZQ-6标
旌德车站弃土场
DK238+160~DK238+480
79.726
70.36
8
路渣-山皮土
前缘砟脚为浆砌片石挡墙
无
设
地方规划利用
32
9.81
20
碎石-山皮土
前缘砟脚为混凝土挡墙
是
设
植草复垦
14
梅王尖进口弃砟场
DK242+190~DK242+210
25
15
20
碎石-山皮土
前缘砟脚为混凝土挡墙
是
设
植草复垦
15
徽许段弃土场
DK235+030~DK235+080
27.9
40.9
22
路渣-山皮土前缘砟脚为浆砌片石挡墙是设地方规划利用
16
18
HFZQ-7标
蒙坑弃土场
DK249+310~DK249+380
99.9
81
15
路渣-花岗岩碎块夹全风化花岗岩砂土
前缘砟脚为片石混凝土挡墙4~6*1.5~1.8
2级平台
每级设浆砌片石平台及拱形骨架,坡面设计流水槽,四周设浆砌片石排水沟
砟顶、坡面覆土撒草籽绿化
19
绩溪隧道进口弃土场
DK251+920~DK252+050
14
20
25
路渣-碎块石为主夹山皮土
否
2级平台
否
坡面植草,坡顶裸露,部分植草
6
HFZQ-5标
秦琴路基弃渣场
DK199+750.0~DK199+770
49.3
8
约20
路渣-碎块石为主夹山皮土
前缘砟脚为混凝土挡墙
2级平台
每级平台及砟脚均设
平顶、坡面均覆土,播撒草籽复绿
7
DK194+400弃土场
DK194+200.0~DK194+650
3级平台
挡墙外侧设
坡面植草,坡顶裸露,部分植草
2
DK163+700弃土场
DK163+600~DK163+800
24.8
20
28
路渣-碎块石为主夹山皮土
前缘砟脚为浆砌片石挡墙3.5~5*1.2~1.5
无
设置梯形排水沟
砟顶平台植草,利用完后坡面新近覆土
3
牌楼村弃土场
DK173+700~DK173+850
前缘砟脚为浆砌片石挡墙6~7*1.8~2.2
3级平台
每级设浆砌片石平台及拱形骨架,坡面设计流水槽,四周设浆砌片石排水沟
砟顶、坡面覆土撒草籽绿化
21
障山路右侧弃土场
DK268+500~DK270+300
150
109.8
45
站场弃土-红砂岩碎块为主
前缘砟脚为浆砌片石挡墙5~8*3~5
3级平台
是
大部分已作为林地种植树木复耕,最顶端杭黄铁路做为弃土场使用
22
金锅岭隧道进口弃渣场
DK284+612~D284+732
54.733
36.6
20
隧渣-碎块石为主夹石煤
前缘砟脚为浆砌片石挡墙6~8*2.5~3.0
4级平台
有
裸露,局部有燃烧冒烟现象
23
HFZQ-8标
下堡壂弃土场
DK327+600~DK327+800
35
42
20
粘土、弱风化、强风化岩层
前缘砟脚为浆砌片石挡墙6*2
11
大王段弃土场
DK230+010~DK230+060
11.661
17.88
23
山皮土
前缘砟脚为浆砌片石挡墙
是
设
植草复垦
12
柳山隧道弃渣场
DK233+150~DK233+250
36.83
11.33
22
碎石-山皮土
前缘砟脚为混凝土挡墙
是
设
植草复垦
13
金竹岭隧道弃砟场
DK241+468~DK241+500
笔架山进口弃渣场
DK222+000~DK222+150
26
18
20
隧渣-花岗岩碎块夹全风化花岗岩砂土
前缘砟脚为混凝土挡墙
2级平台
挡墙外侧设
播撒草籽复绿
17
笔架山斜井弃渣场
DK222+900~DK223+150
33
42
25
隧渣-花岗岩碎块夹全风化花岗岩砂土
前缘砟脚为混凝土挡墙
2级平台
否
平顶、坡面均覆土,播撒草籽复绿
3级平台
每级平台、砟脚、砟顶均设排水沟
砟顶平台植树植草,坡面植草
24
金家棚弃土场
DK331+435~DK331+685
58.47
32.45
22
土渣--碎块石为主夹土粉
前缘砟脚为混凝土挡墙5*35
3级平台
每级平台、砟脚、砟顶均设排水沟
砟顶平台植树植草,坡面植草
25
五城隧道进口弃渣场
DK340+850~DK341+090
34
20
32
路渣-碎块石为主夹山皮土
前缘砟脚为混凝土挡墙
3级平台
每级平台及砟脚均设
平顶、坡面均覆土,播撒草籽复绿
8
圆和岭隧道出口弃渣场
DK197+650.0~DK197+860
32
18
42
路渣-碎块石为主夹山皮土
前缘砟脚为浆砌片石挡墙
否
沿坡面设砼水沟
平顶、坡面均覆土,播撒草籽复绿
9
骄顶山隧道进口弃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