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患者术后腹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手术后腹胀的护理措施

手术后腹胀的护理措施术后发生腹胀主要是指患者在进行手术过后,自身胃肠蠕动发生减缓或者停止现象,导致胃肠内积气,致使患者出现腹胀感,引发不适感。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引发原因手术后发生腹胀现象,多出现于盆腔和腹腔手术中,其病发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病发因素主要包括(1)患者在麻醉诱导期间吞咽了大量空气;(2)患者自身水、电解质平衡絮乱,伴有低钾血症,在术后导致自身胃肠蠕动减慢或者直接停止;(3)手术本身对患者支配胃肠神经和胃肠道产生一定刺激作用,刺激后的反射性导致患者的胃肠道蠕动受到抑制,进而发生胃肠蠕动减缓或停止;(4)在进行手术时,采用的诱导麻药以及术后使用解痉镇痛或者镇痛泵,导致患者出现尿潴留而引发术后腹胀;(5)患者在手术过后,其胃肠道中的减压管发生堵塞,导致体内气体无法顺利排出,造成积气,进而引发胃肠蠕动减缓或停止;(6)患者伴有低蛋白症,在术后出现腹水,同时该手术吻合渗血和渗液,最后导致腹腔发生积液。
临床表现患者在术后发生腹胀现象,容易致使患者出现腹部气胀、胀满以及发紧等感觉。
腹胀容易致使患者的腹压升高,对患者腹部手术切口的愈合造成不良影响,严重者可发展成切口疝;另外,腹胀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患者肠腔内的压力升高,当患者肠腔内压升高时,会直接影响到患者胃肠吻合口的愈合情况,大大降低患者的手术预后。
对于重度术后腹胀的患者而言,会造成其运动受限或者膈肌上升,进而造成患者肺活量降低,大大增加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患者的手术预后状况。
一般而言,患者发生手术后腹胀,往往会随着患者手术后反应的消失,肛门排气的恢复以及自身胃肠道的蠕动恢复而逐渐缓解,直至消失。
但对于手术后腹胀数天不消失或者仍不排气的患者,就需要额外考虑该患者是否出现腹腔内并发症。
当患者发生手术后腹胀,且不伴随肠鸣音时,通常会出现腹膜炎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肠蠕动减缓和停止;当患者出现手术后腹胀,同时伴随阵发性绞痛,并伴随肠鸣音或气过水声时,就需要考虑是否出现肠道粘连或者因其他因素引发的机械系肠梗阻。
影响肝胆外科护理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更变 体位 , 引起 呕吐 、 避免 返流 、 误吸 。开 始鼻饲或滴 注时 , 养 液用 量宜 小 , 营 浓度 由低 到 高 , 避免 开 始 时就 引起 明显 的液体高渗状 态。鼻饲 后应用 温水 2 3 O一 0毫升 冲净 胃管 , 防
导 ,0 6 3 3 . 20 ,: 7
影响肝胆外科护理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但 鼻饲 进餐前一定 要抽吸 胃液 观察 。观察 胃液 的性 质 , 无 出血 倾 向及 在置人 胃管前应给 予清洗鼻 腔。患 者虽未 经 口腔 进食 , 每 日也 应进 行 口 有
食 物消化 情况 , 胃液 中有血 丝等异 常情况应 及时报 告 医生 , 要时 停止 进 腔护理 。 若 必 餐 , 照医嘱给 予应 用止血药 物。观察 食物 的消化情 况 , 有食 物潴 留应 暂 遵 若 体会 : 胃肠道 内营养 的供 给是人 类 固有 的消 化吸 收利 用 营养 的最佳 途 缓进 餐或减少 进餐量 , 若抽 不 出 胃液时 可用 注射 器从 胃内注 入 1m 空气 , 径。尤其在疾病状态下 , 0l 尽早采取 胃肠内营养, 对恢复和维持胃肠道功能, 置 听诊器 于胃部听气过 水声 判定 胃管 是 否在 胃 内。抽 出 的 胃液不 要 弃去 , 减少静脉 营养费用有益 。
因咽部对 刺激反应 迟钝 , 误人 肺 部 可无 明显 的咳 嗽, 因肺 部 感 染痰 液 粘 常情况 及时停止鼻饲 , 即报 告当班医生 。 或 立 稠, 误入肺部后 痰液堵塞 管道 时也无 明 显 的气泡 溢 出。同时 还 要观 察 胃管 是否盘在 口中 , 若有应及 时拔出后重 新插入 。如患 者同时 吸氧 , 应严 格 区分
赵 蕾
昆明 6 03 502
云南边 防总队医院 , 云南
术后腹胀的护理措施

术后腹胀的护理措施概述术后腹胀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经常出现在腹部手术后的患者身上。
它是由于手术操作导致的腹腔内气体积聚或机械性因素引起的肠道充气所致。
术后腹胀会给患者带来疼痛、不适和消化不良等问题。
在护理中,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腹胀症状,提高其术后康复水平。
导致术后腹胀的原因术后腹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气体积聚:手术中使用的麻醉气体和腹腔内插入的气体导管等原因都可能导致腹腔内气体积聚。
气体积聚会增加腹腔内压力,从而引起腹胀。
2.肠道充气:手术中创口周围组织的肿胀和手术操作引起的机械性刺激都可能导致肠道充气,进而引起腹胀。
3.肠蠕动减弱:手术后患者常常需要卧床休息,导致肠蠕动减弱,进而影响气体排出,导致腹胀。
4.水和电解质紊乱:手术后水和电解质的紊乱也可能导致肠道功能受损,进而导致腹胀。
护理措施针对术后腹胀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护理措施来帮助患者缓解腹胀症状,促进康复:1. 促进气体排出促进气体排出是缓解术后腹胀的重要措施之一。
以下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排出体内积聚的气体:•行走:术后尽早行走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气体的排出。
•腹部按摩:轻柔的腹部按摩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增加气体的排出。
•排气管:对于插入腹腔内的气体管,定期进行排气操作有助于减少腹胀。
2. 控制液体摄入和排出术后患者需要控制液体的摄入和排出,避免水和电解质紊乱。
以下措施可以帮助控制液体平衡:•限制摄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制定液体摄入的限制。
护士需要严格控制患者的液体摄入量,避免过多的液体积聚。
•观察尿量:及时观察患者的尿量和尿液情况,如果出现尿少或尿液颜色异常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3. 保持腹腔内环境适宜保持腹腔内环境适宜有助于减少腹胀症状,以下方法可以帮助维持适宜的腹腔内环境:•饮食调整: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的调整,避免过多油腻食物和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豆类和碳酸饮料等。
•保持排便通畅: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便秘的情况,保持排便通畅有助于减少肠道充气。
腹腔镜术后腹胀原因及护理对策

腹腔镜术后腹胀原因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腹腔镜术后腹胀原因,评价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2015年1月~2015年8月,随机对照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不特别针对腹部肿胀给予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
结果:干预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自觉肠蠕动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均为100.0%,干预组中度、重度腹胀合计发生率68.89%低于对照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加速肠道功能恢复,减轻腹胀。
【关键词】腹腔镜;腹胀;护理腹腔镜术后并发腹胀风险较高,二氧化碳、术后早期饮食等都可能导致腹胀[1]。
腹胀发生原因较复杂,积极预防对症护理对于降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试分析腹腔镜手术后腹胀原因,总结护理对策。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5年1月~2015年8月,医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年龄18~75岁,男女不限;②腹腔镜手术;③无肠道手术史;④未合并其他类型危重症;⑤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急诊手术,无法开展干预;②高危手术,需会诊;③术前诊断不明,探查性操作。
退出标准:①中转开腹,手术失败;②术中严重受损,手术并发症,如误伤大血管。
共入选患者180例,其中男54例、女126例,年龄18~74岁、平均(43±12)岁。
妇科手术75例、普外科54例、肝胆外科51例。
ASA等级:Ⅰ级174例、Ⅱ级85例、Ⅲ级21例。
据入院顺序,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9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类型、麻醉风险等级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不特别针对腹部肿胀给予护理干预。
干预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
1.2.1 术前干预安排个体化肠道准备。
更积极的术前肠道准备,择期手术者术前3日半流质或流质食物,确保术前6~12h禁食水。
肝胆外科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分析

肝胆外科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分析作者:董力军来源:《今日健康》2014年第01期【摘要】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究防治方法,力求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方法: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间共发生肝胆外科术后并发症20例,分析这20例患者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寻找防治对策。
结果:术后胆漏的患者有9例,占45.0%、术后梗阻性黄疸胆管炎的患者有6例占30.0%,术后出血的患者有2例占15.0%,术后胆道逆行感染的患者有2例,占10.0%。
结果表明,我们在患者的手术过程及术后后续治疗的过程中都要做好严密防范,防治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在手术过程中术中,所有对胆道的切开及缝合步骤都要做到规范严谨,术后加大对患者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并发症指征并立即救治。
【关键词】肝胆外科手术;并发症;防治;分析【中图分类号】 R256.4 ; R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038-01肝胆外科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可严重威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其中造成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为手术过程中实施的各种必要的切开及缝合。
血管的结扎不牢靠,结扎线脱落,胆道缝合不严密,术后引流管的脱出等,都会造成严重后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手术中和手术后都要谨小慎微的施行操作,从根源上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笔者通过对我院20例肝胆外科术后并发症患者的分析研究,寻找合理的防治措施。
力求降低肝胆外科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过程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例肝胆外科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均为均为我院在2010年8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患者。
患者年龄在27-52岁,平均为36±2.3岁,其中有女性患者9例,男性患者8例,发生并发症的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在年龄分布,性别组成等基本情况与整体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关于肝胆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

关于肝胆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摘要】肝脏和胆是人体内部器官的重要部位,对人体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并且肝脏和胆两者在功能上还有着互相弥补,互相协调的的关系。
肝胆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肝胆疾病一旦发现,大多都要做手术,肝胆外科病人手术后,不仅需要较好的治疗,而且还需要很好的护理,因此肝胆外科病人的护理也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谈谈对肝胆外科手术病人护理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肝胆外科;手术;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047-02一、肝胆外科手术病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一)、医院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1、医院人满为患,在肝胆外科的护理这一方面没有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导致在护理肝胆外科病人时出现责任推脱,不能安全、可靠、有责任心的去护理肝胆外科病人。
2、肝胆外科病人所居住的医院的护士在护理方面人员短缺。
3、护理部门的管理者缺乏责任心,出现失职,不能起到很好的领导监督的作用。
如肝胆外科手术病人出现紧急情况,管理者不能及时,快速的做出应急措施,缺乏指导经验。
(二)、护理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
1、肝胆外科病人的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
2、肝胆外科病人的护理人员相关专业知识缺乏,不能专业护理肝胆外科手术病人。
3、肝胆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人员遇到紧急事情不能沉着面对,在处理应急情况时不能及时,准确的采取抢救措施。
或者不能很好的报告,错失最佳抢救时机。
(三)、肝胆外科患者自身存在的因素。
1、患者手术后情绪不好,导致护理难度加大。
2、肝胆外科病人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过高,导致护理人员无法做到,因此会影响患者治愈速度。
二、肝胆外科手术病人护理的主要措施肝胆外科手术病人在护理时有很多的难度,护理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只有正确把握肝胆外科病人护理的主要措施,才会安全,快速的治愈患者疾病。
因此,在护理时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1、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应及时接诊,及时准确收集患者信息,首先积极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和各项住院规章制度,有针对性地询问与患者病情有关的问题:(1)了解患者的健康问题:了解生命体征和心、肺、肝、肾功能;各种化验结果;女性患者月经来潮日期以及患者的情绪等。
术后腹胀的护理措施

术后腹胀是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腹部膨胀、隐痛、不适等症状。
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以下是术后腹胀的护理措施:一、心理护理1. 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关心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告知患者术后腹胀是常见现象,不必过于担忧,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二、饮食护理1. 术后初期,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小米粥、面条等,避免进食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2.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过渡到普食,注意食物的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3. 指导患者少食多餐,避免过量进食,以免加重腹胀。
三、活动护理1. 鼓励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
对于不能下床活动的患者,协助其在床上进行肢体活动。
2. 遵医嘱给予患者胃肠减压,减轻腹胀症状。
四、药物护理1. 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患者促进消化的药物,如多潘立酮片、复方消化酶胶囊等。
2. 对于肠道粘连或炎症反应引起的腹胀,可使用促进肠道蠕动的药物,如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乳果糖口服溶液等。
3. 如有感染症状,应给予抗感染治疗。
五、观察护理1.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腹痛、腹胀、排气、排便等情况。
2. 如发现患者腹胀加重,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六、健康教育1. 向患者讲解术后腹胀的原因、护理措施及预防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
2.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不良因素。
3. 告知患者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促进排便。
七、并发症护理1.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尿潴留,如有,及时给予排尿训练、热敷等方法缓解症状。
2. 注意患者有无水、电解质紊乱,如有,及时纠正。
3. 如发现患者出现伤口感染、愈合不良等问题,及时处理。
总之,术后腹胀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活动护理、药物护理、观察护理、健康教育及并发症护理。
通过全面、细致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腹胀症状,促进康复。
腹腔镜术后腹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腹腔镜术后腹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发表时间:2015-09-24T10:59:28.467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3期供稿作者:庞红芳1 郑振兰2 [导读] 1.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361003; 2.厦门市中医院腹胀症状的诊断标准包括:患者腹部感到明显胀气感,利用腹围测量方法可见患者腹围明显增加。
轻叩患者腹部,可以听到鼓音。
庞红芳1 郑振兰2(1.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361003; 2.厦门市中医院 361001)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导致腹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方式,从2014 年1 月至2015 年5 月来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病历当中选出69 例,对可能引发腹胀的各类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
结果:本次研究中,患者年龄小于40 岁的发生腹胀几率较大,而腹胀的持续时间与手术时间、血钾浓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其中手术时间超过2 h 并且在术后24 h 内患者的发病几率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血钾浓度低于3.5mmol / L 的患者腹胀持续时间较长。
结论: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和血钾浓度与腹胀有着一定的联系,是治疗后重点观察指标。
同时还要为患者采用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吸氧治疗、体位和按摩护理、等方法进行干预,降低患者腹胀几率。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术后腹胀;发生原因;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13-02本文即是对69 例腹腔镜术后腹胀患者的发生原因和护理对策进行研究,其具体如下: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是从2014 年1 月至2015 年5 月选出的69 例患者病历,患者的年龄从19 岁至62 岁不等,平均年龄为(32.17±7.31)岁。
1.2 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方式,对69 例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麻醉方法血钾浓度影响腹胀比例、术后腹胀时间、腹胀持续时间等因素进行详细分析[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胆外科患者术后腹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6-02-24T13:53:44.4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作者:周梅莲苏海瑕赵婵[导读]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人民医院分析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引起腹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人民医院广西灵山 535400腹胀是腹部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也是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占手术后的8%-28%[1]。
由于腹胀使膈肌上升,压迫肺部,气体交换受损,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并使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如不及时处理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肠黏连、肠源性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2]。
因此如何解除术后腹胀,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成为临床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由本人负责广西卫生厅自筹科研课题《肌注维生素B1联合大黄敷脐法解除腹部术后腹胀的临床研究》,通过研究,分析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引起腹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在肝胆普外科行腹部手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即胆石症各6例,肝肿瘤切除术各7例,脾切除各5例,阑尾切除各12例,病例纳入标准:均为首次接受腹部择期手术,术前无长期便秘或伴有严重心、脑、神经系统疾病。
病例排除标准:1)脐部、臀部皮肤有溃烂者除外。
2)并发有其它系统的疾病者除外。
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种体质及麻醉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2 术后腹胀的原因分析
2. 1 麻醉药物的应用肝胆外科的手术多数为大、中手术,手术的时间长、故使用的麻醉药的量较多,手术时肠管受到麻醉药物的影响,胃肠蠕动麻痹迟缓,导致腹部积聚大量气体不能排出而引起腹胀。
2.2 手术干扰肝胆外科的各种手术绝大多数都会对肠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患者,胰腺及胰周坏死组织,腹腔大量炎性渗液,其炎症使附近的肠管麻痹,或因肠管浸泡在含有大量胰液、坏死组织和血性的腹水中,导致麻痹性肠梗阻 [3],使患者出现重度腹胀,如不及时处理,往往危及生命。
2. 3 患者对术后恐惧或因病情未能尽早下床活动患者术后早期由于引流管多,病情较重,需要卧床休息时间长,所以肠蠕动慢而引起腹胀。
另外,患者担心过早下床活动会增加切口疼痛(如阑尾切除术后的患者),故患者不愿意尽早下床活动,也是导致术后腹胀的原因之一。
2. 4 营养失调肝胆外科的手术需禁食,使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其能量消耗比基础于负氮平衡状态。
据报道 [4],在肠内外营养起重要作用的条件氨基酸,其中谷氨酰胺的缺乏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最重要的因素。
2.5 电解质紊乱及抗酸药物的使用术后禁食、胃肠减压及腹部各种管道的引流,如 T管引流、腹腔引流管等的引流导致大量体液丢失,造成水电解质紊乱,临床上常见的低钾血症而引起腹胀。
另外,应用抗酸药等药物,使胃液 pH改变,导致胃内细菌繁殖和腹内压增加,是静脉血流受阻及胃肠道淤血而引起腹胀 [5]。
3 护理对策
3.1 合理使用麻醉药物及减少手术的干扰麻醉师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及手术的难易程度计算所需的麻醉药物。
麻醉药过少,达不到手术的要求,并增加患者的痛苦;麻醉药过多,抑制患者的呼吸及胃肠蠕动,加重患者的腹胀程度,严重时危及患者的生命。
手术医师应熟练掌握各器官的解剖位置和对各种手术的操作步骤,尽量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干扰,使患者能尽早康复。
3.2 心理护理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因人而异做好心理护理,热情、耐心向患者解释手术是治疗必要手段,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意义和作用,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及护理,适当在床上活动四肢,病情允许时,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达到减轻腹胀的目的。
3. 3 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及保持腹腔引流管的通畅患者术后常规禁食,使胃肠道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或减少对胰腺分泌的刺激。
持续保持胃管通畅及负压引流器处于负压状态,及时引流积聚在胃肠道的液体、气体,并将负压引流器固定低于肩部的位置,使之更有效地保持负压引流,促进肠蠕动恢复,减轻腹胀。
另外,要保持腹腔引流管的通畅,防止引流管脱落、受压、扭曲,及时更换引流袋、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并记录引流液量、色泽、性质, 3.4 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电解质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腹部伤口的情况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严格记录 24 h出入量,遵医嘱准确执行安全补液,避免或减少使用排钾利尿药,防止低钾。
因此,定期复查电解质,听诊肠鸣音,警惕低钾发生。
如有低钾血症,需遵循补钾的原则。
3.5 加强机体营养摄入术后早期以静脉营养为主,当肠蠕动恢复时,应少量多餐,给予丰富营养、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当肠道完全适应后,应根据患者口味,准备肉汤、菜汤及色、香味俱全的饮食等。
3. 5 术后尽早应用减轻腹胀的药物术后第一天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1肌注Bid,每次100mg,并联合采用制作好的大黄贴敷盖脐部,用胶布固定,热敷腹部,自右下腹起向上顺时针反复按摩,通过研究发现,该方法使腹部术后的患者尽早排气、排便,减轻腹胀和痛苦,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顾克敏.术后腹胀几种治疗方法的比较.哈尔滨医药,2007,27(2)22.
[2] 杨金镛,崔自介.普通外科诊疗术后并发症及处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91-395.
[3] 顾沛 .外科护理学(二)[M].第 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752178.
[4] 顾沛 .外科护理学(二)[M].第 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752178.
[5] 李水英,廖燕 .老年病人机械通气并发腹胀的相关因素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6):569. 基金项目:广西卫生厅自筹科研课题 NO:Z2013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