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住宅的规划设计浅析

合集下载

对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浅谈

对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浅谈

对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浅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崛起。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一个优秀的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环境的融合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创造出舒适、便捷、美观且具有可持续性的居住空间。

一、功能布局住宅小区的功能布局是设计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和舒适度。

在规划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如居住区域、公共活动区域、绿化区域和停车区域等。

居住区域应根据户型和面积的不同进行合理规划,以满足不同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的需求。

同时,要保证每个居住单元都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和视野。

公共活动区域是居民交流和休闲的重要场所,包括儿童游乐区、健身区、休闲广场等。

这些区域的位置应便于居民到达,并且要与居住区域保持适当的距离,以避免噪音干扰。

绿化区域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改善小区的生态环境。

合理的绿化布局可以增加小区的氧气含量,降低噪音,调节气温。

停车区域的设计也至关重要,要充分考虑停车位的数量和分布,以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同时避免车辆对小区内部交通和行人造成影响。

二、交通流线良好的交通流线设计能够提高小区的通行效率,保障居民的出行安全。

小区内部的道路系统应清晰、简洁,避免出现复杂的交叉路口和死胡同。

主干道应足够宽敞,以满足消防车、救护车等应急车辆的通行需求。

次干道和支路则要注重与居住单元的连接,方便居民步行和自行车出行。

人行道和车行道应分开设置,并且设置明确的标识和标线,以引导行人与车辆各行其道。

此外,还应考虑设置减速带、交通信号灯等设施,保障交通安全。

在出入口的设计上,要合理规划车辆和行人的进出通道,避免出现拥堵现象。

同时,要考虑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使小区的交通能够与城市交通顺畅连接。

三、建筑外观建筑外观是小区给人的第一印象,它不仅要美观大方,还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气候条件和建筑风格。

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分析

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分析

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和规划也在不断改善和创新,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由于规划不科学、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很多住宅小区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交通拥堵、绿化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

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设计现代住宅小区,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通过对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和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方案,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对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规划原则、设计要素、社区设施规划、绿化与景观设计以及交通便利性等方面的问题,为城市建设和住宅小区规划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字数:261】1.2 研究意义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其在城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现代住宅小区规划与设计的相关问题,挖掘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研究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原则和设计要素,可以探讨如何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

社区设施规划和绿化景观设计的合理布局不仅能够提升居民的居住舒适度,还可以促进社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构建和谐社会关系。

关注现代住宅小区的交通便利性问题,可以有效改善居民出行的便利性,减少交通拥堵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研究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对提升城市居住品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展望是在不断探索创新的基础上,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规划原则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原则是确保小区的功能性、舒适性和可持续发展。

在规划阶段,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居民的生活需求、社区的整体布局以及城市的发展方向。

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分析

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分析

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分析现代住宅小区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提供舒适、便利、安全的居住环境,对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就现代住宅小区规划与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项改进措施。

一、安全性1、防火与逃生现代住宅小区应考虑防火、疏散和灭火要求,通过设置灭火设施和灭火通道,增加建筑物对火势的防御能力。

同时,逃生通道也应设在易见易找的位置,并在紧急情况下通畅,能够迅速疏散居民。

2、安全设施小区应设置门禁系统、社区监控等安全设施,以确保居民的安全。

在小区的空旷区域,应设置安保巡检,加强夜间巡逻,保障住户的安全。

二、居住品质1、户型设计不断提高住房的舒适度和实用性,增加户型的多样性,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住户需要。

同时,重视采光、通风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为住户提供一个优质的居住环境。

现代小区不仅需要提供基本的公共设施,如洗浴、厨房等设施,也需要加强娱乐、健身等方面的配套设施,以丰富居民的生活。

三、交通便利性交通便捷是现代住宅小区的一个重要因素。

小区应考虑周边的交通网络,交通设施应该到达小区附近,便于居民出行。

同时,在小区内部,应合理设计道路走向,方便居民的出行和停车。

四、环境保护小区的建设应注意环保问题,重视绿化、减少污染。

小区内的绿化带可以起到吸收噪音、减少尘埃、降低温度的作用,提高居住者的生活品质。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建议:1、增加花园式社区公共空间,使居民能够享受自然与城市相融合的环境,同时也增加了社区居住环境的美感。

2、在小区内采用智能家居,以提高住户的便捷性和舒适性,提供更高端的居住方式。

3、对小区内的电缆、管道等基础设施进行整治,减少市容污染。

4、加强小区管理,制定管理规定和办法,加强对居民和建筑规划单位的管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应该紧紧围绕着居民的舒适、安全、环保、便利等方面设置,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完美的生活环境,从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城市。

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分析

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分析

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分析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土地利用、建筑设计、基础设施规划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针对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

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需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供应越来越紧张,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需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可以通过律动规划,即尽量减少住宅小区的空隙,使得小区的容积率更高,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还可以通过合理设置绿化空间和公共设施,使得小区更加舒适宜居。

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要注重居民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现代住宅小区不仅是居民居住的地方,还是居民休闲娱乐、社交交流的场所。

规划与设计时需要注重居住环境的质量,包括小区的绿化率、景观设计、噪音控制等方面。

还要合理设置公共设施,如健身设施、游乐场、社区活动中心等,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交需求。

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要考虑到交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现代住宅小区离居民的日常工作、学校、商业中心等地点的距离较近,因此交通的便利性可以提高住宅小区的吸引力。

规划与设计时可以考虑设置地铁站、公交车站等公共交通设施,方便居民的出行。

还要注重交通安全,例如设置交通标识、行人过街设施等,保障居民的安全。

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社会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也不能忽视环保的考虑。

可以采用节能建筑材料,设置太阳能发电设备等,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还要注重垃圾分类和处理,提高垃圾的再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涉及到土地利用、建筑设计、基础设施规划等多个方面,需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注重居民的舒适性和便利性,考虑交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更加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住宅小区。

浅谈现代化小区中的建筑规划设计

浅谈现代化小区中的建筑规划设计

浅谈现代化小区中的建筑规划设计现代化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是一个综合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涉及到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结构的设计,更需要考虑到小区整体布局、功能分区、绿化环境、交通配套等诸多方面。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整体形象。

本文将就现代化小区中的建筑规划设计进行浅谈,以期为相关从业者和业主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一、小区整体规划在现代化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小区的整体规划布局。

一个好的小区规划应该从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城市的发展规划出发,合理地确定小区的功能分区,确保小区内部设施的完备和便利。

可以在小区规划中设立商业区、休闲娱乐区、教育文化区、居住区等,以满足居民生活的多样化需求。

还要合理规划小区内的道路、停车场、绿化带等公共设施,保证小区内部的交通畅通和居民的休闲娱乐空间。

二、建筑外观设计小区的建筑外观设计是小区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小区的美观程度和城市的形象感受。

在现代化小区的建筑外观设计中,应该注重建筑的整体风貌和立面设计,力求在保持个性化的同时又能够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

建筑外观的色彩、造型、材料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精心设计,充分考虑到建筑的功能需求和居民的生活感受,使之成为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三、景观绿化设计现代化小区的景观绿化设计是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在景观绿化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小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居民的需求,合理布局绿化带、花园景观、休闲广场等公共设施,打造一个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

也要注重植物的选择和种植方式,力求营造出四季常绿、花香草美的景观效果,提升小区的整体品位和居住舒适度。

四、交通配套设计小区的交通配套设计是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出行便利和交通安全。

在交通配套设计中,应该合理规划小区内部的道路布局和停车设施,确保车辆和行人的通行畅通和安全有序。

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分析

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分析

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分析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现代住宅小区已经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城市规划中,住宅小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它不仅关系到居民的居住质量和生活品质,更关系到城市空间的利用和城市功能的完善。

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规划的角度以及设计的角度对现代住宅小区进行分析。

一、规划分析住宅小区的规划是整个小区发展的基础,其规划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居住品质以及小区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 合理的布局结构:住宅小区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和地形地貌,合理选择建筑的布局结构。

合理的布局涵盖了建筑之间的距离和朝向、绿化空间以及交通布局等,通过合理的布局可以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和生活品质。

2. 完善的配套设施: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因此需要在规划过程中考虑到各种配套设施的设置,例如学校、医院、商业区、休闲娱乐设施等。

这些设施的完善往往能够提高小区的人气和居住质量。

3.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包括节能减排、水资源利用、垃圾处理等,通过合理的规划可以提高小区的生态环境和居住品质。

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小区未来的容量和扩展性,避免因为规划不足而导致后期难以扩建和改造的问题。

二、设计分析1. 合理的建筑设计:住宅建筑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居住需求和舒适度,包括建筑的朝向、采光、通风等。

建筑设计还应该注重建筑的节能性和环保性,通过合理的设计降低建筑的能耗,提高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

2. 宜居的室外空间设计:室外空间是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因此宜居的室外空间设计尤为重要。

室外空间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绿化、景观、休闲设施等方面,打造宜居的户外休闲空间,提高居民的居住品质。

3. 完善的交通设计:住宅小区的交通设计关系到居民的出行和交通安全,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到交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浅析现代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浅析现代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浅析现代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良好的住宅小区不仅是人们居住的场所,更是人们生活品质的体现。

它需要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生活便利、社交互动等多方面的需求。

现代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

一个理想的小区应该位于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的区域。

比如,靠近学校、医院、商场等,这样可以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

同时,小区周边的自然环境也很重要,如公园、河流等景观资源能够为居民提供休闲和放松的空间。

在小区的整体布局方面,要注重合理性和人性化。

建筑的排列方式应该充分考虑采光、通风和视野等因素。

行列式、围合式、点群式等不同的布局形式各有特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比如,行列式布局可以保证较好的采光和通风,但可能会显得较为单调;围合式布局则能够营造出相对独立和安静的内部空间,但可能会影响部分房屋的采光。

此外,还要合理规划小区内的道路系统,确保交通流畅,并且实现人车分流,保障居民的行走安全。

小区的绿化景观设计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绿化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改善小区的生态小气候。

在规划设计时,要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和层次感,通过乔木、灌木、草坪等的搭配,营造出四季有景的效果。

同时,可以设置一些休闲步道、小广场和景观小品,为居民提供户外活动和交流的场所。

在功能设施方面,现代住宅小区需要配备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这包括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社区活动中心等。

儿童游乐设施要保证安全性和趣味性,让孩子们能够在小区内尽情玩耍;健身器材要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锻炼需求;社区活动中心则可以为居民举办各种活动提供场地,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停车位的规划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小区内的停车位需求日益增长。

合理规划地下停车场和地上停车位的比例,确保足够的停车空间,同时也要考虑停车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在建筑设计方面,要注重外观的美观和户型的合理性。

浅析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

浅析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

浅析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在现代社会,住宅小区不仅仅是人们居住的场所,更是人们生活、社交和休闲的重要空间。

一个规划设计合理的住宅小区,能够为居民提供舒适、便捷、安全和美观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因此,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至关重要。

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众多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居民需求、建筑风格、交通规划、配套设施等等。

首先,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是影响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因素。

小区的选址应该考虑到交通便利性、自然环境、噪音污染等因素。

例如,靠近主干道的小区需要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以减少交通噪音对居民的影响;而位于山区或河边的小区,则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景观,打造独特的居住环境。

居民需求是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核心。

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家庭结构的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小区内的教育资源和儿童游乐设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对于老年人来说,便捷的医疗服务和无障碍设施则更为关键;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便捷的交通和丰富的商业配套可能更具吸引力。

因此,在规划设计时,需要充分调研和了解居民的需求,以提供个性化的居住体验。

建筑风格也是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风格应该与当地的文化、气候和环境相适应,同时也要满足居民的审美需求。

现代简约风格、欧式古典风格、中式传统风格等各种建筑风格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但在选择时需要考虑到小区的整体定位和居民的喜好。

此外,建筑的外观色彩、材质和造型也需要精心设计,以营造出美观、和谐的小区景观。

交通规划是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合理的交通流线可以提高小区内的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

小区内应该设置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保障行人的安全;同时,要规划足够的停车位,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

此外,公共交通站点的设置也应该方便居民出行,鼓励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配套设施是提升住宅小区生活品质的关键。

小区内应该配备完善的商业设施,如超市、餐厅、药店等,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时,也要有休闲娱乐设施,如公园、健身器材、游泳池等,为居民提供放松身心的场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住宅的规划设计浅析
发表时间:2015-12-04T16:03:48.0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作者:王丽君[导读]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房制度的变革、社会观念的更新。

王丽君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50101 摘要:本文针对住宅区的现状,探讨了做好住区规划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现状;分析1 住区规划设计1.1 住区规划现状与解决方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房制度的变革、社会观念的更新,住区的开发与建设与以往相比,房地产商的品牌意识、环境意识有了很大提高,购房者愈趋理智、成熟,规划与建筑设计水平也不断进步,人居环境与质量有了质的变化,但还存在着容积率过高、建筑密度过大、绿地率偏低等问题,尽管建筑师们挖空心思、绞尽脑汁,采用了错位、退台、扭转等手法,在满足了房地产
商欲望的同时也达到了有关部门在间距、绿化、交通等方面的各种理论上规定要求,但事实上只是满足了最低要求,居住环境、日照采光与通风等卫生条件并不好,住宅楼间相互影响干扰大;为赢得更大的利润,南向沿街建筑过长,北向沿街建筑过长、过高,直接影响了居住环境。

这些规划问题的解决,首先要求有关政府部门在制订规划指标、审批时严格把关;其次是房地产开发商要正确对待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的关系,注重品质的提高;第三,作为建筑师在规划方案设计时,要加强社会责任感,进行理性的分析研究,尤其要注意的是一些有纯商业性策划公司介入规划设计的项目。

1.2 住区规划应重视环境的均好性住区规划设计上存在着公共绿地公园化倾向,并在其中卖弄各种概念,喧宾夺主,作为宣传与销售上的卖点。

尽管在总体技术经济指标上来看,建筑密度、容积率并不高,绿地率也不低,但对于作为整体组成部分的各个组成区域来说,却是相对建筑密度与容积率偏高、绿地率偏低,缺少近距离内的公共交往与活动空间。

这是一个概念性、原则性的错误,忽视了住区总体居住环境、卫生健康、邻里交往的均好性要求,背离了以人为本的住区规划设计原则,是以牺牲大部分住户的利益来满足少部分人的欲望。

事实上对于中心绿地周围的住宅,在私密性、安静性方面并不好,早晨有老人锻炼、中午有儿童玩耍、晚上有各等人群活动,特别是对于工作较忙的人,白天无暇顾及窗外美景,早晚却受噪声与灯光干扰之苦,多花了钱,却是弊大于利。

因此,在住区规划设计中,必须强调居住环境的均好性,尽可能使各家都能享受到美好的景色,包括自然景色与人工景色;都能具有充足的日照,良好的自然通风;缩小大规模的中心绿地,扩大到方便住户的院落空间、幢间空间,这些小的公共空间围合性强,形态变化丰富,具有相对的归属性与较好的安全性,便于老人与孩子休息、锻炼、游玩和居民间邻里交流,使住户既能享受到现代住宅与住区带来的生活便利,又能体会老院落、老墙门的韵味,达到私密性与公共性、静与动、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的和谐性。

1.3 环境设施
要创造卫生健康的居住环境,还应积极为住户提供健身场所与器材;应有行之有效的垃圾收集办法与环境保护措施。

2 住宅建筑设计
现行《住宅设计规范》在卫生健康方面有许多条文规定,包含了日照、天然采光、自然通风、保温隔热、隔声、管道设施、暖通、排废排污等内容,但列入强制性条文的很少,故住宅建设中往往重视不够。

要达到卫生健康住宅的设计,以下几方面应引起重视:2.1 建筑师要加强社会责任感目前的房地产开发市场,给了建筑师以较大的自主权,有了更为广阔的发挥才能的空间。

我们应该加强研究,以人为本,主动积极与房地产商、有关部门沟通,积极出谋划策,并把自己放在居住者位置来优化设计,使自己的设计理念转化为现实作品。

2.2 组织好南北穿堂风平面布置时要组织好各套内组成单元的南北穿堂风。

自然通风并不是有了外窗就能解决问题,而应该是有组织、有控制的自然通风,使室内外空气能直接流通。

在此,要避免一单元多户的布置,不出现单朝向的套型;要控制进深,避免出现无自然采光与通风的部位;门窗位置既要便于使用、保证各功能空间的合理与完整,又要根据当地主导风向起到组织穿堂风的作用,如一梯二户对称户型,门窗也对称布置,不考虑当地主导风向,必定至少有一套户型是不合理的;门窗的尺寸、选型要符合窗地比、通风面积规定要求,现在常用的普通推拉窗有效通风面积仅占洞口面积的45%左右,于日常使用也很不方便。

厨卫的门应在下部能通风。

2.3 公共部位的采光与通风应注意公共部位如楼梯、电梯、电梯厅、前室、走道等的采光与通风。

对于11层及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公共部位的采光与通风条件一般较易满足;12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封闭或防烟楼梯间的乙级防火门在选型时,应保证足够的宽度与间接采光面积,并在平时保持开启状态,使前室在日常使用中有天然采光与自然通风;通廊式住宅现在很少采用;对于一个单元多户的塔式高层住宅,需设置防烟楼梯间与消防电梯,为提高使用面积系数、减少公摊面积,有些设计中楼梯间、电梯厅、前室都位于中间,不靠外墙布置,尽管采取技术措施能满足防火设计规范要求,但对于卫生健康的要求则根本无法满足,且不利于日常使用的方便、安全与住户的心理需求。

2.4 重视洁污分区以往住宅建筑设计比较强调公私分区、动静分区,对洁污分区重视不够。

洁污分区一是厨房要布置在套内近入口处,避免生活垃圾穿越居住与生活空间。

二是要重视入口门斗(俗称玄关)的设计,这是个内外空间、公私空间的过渡场所,也是洁污空间的过渡场所,更是一个心理缓冲场所,被作为当前住宅装修设计中的一个重点与亮点。

一个好的门斗,宜有足够的面积(具体指标需与套型情况与面积结合而定),布置贮物空间(外衣、鞋帽、随手包袋、雨具、擦鞋用品等)、镜子、换鞋用椅凳、装饰品,有可能的话还布置洗手盆;门斗地面铺材宜用易清洗的不吸水硬质材料并与其他室内空间地面有明显区别;门斗内不应开有其它房间的门,避免室内人流穿越产生二次污染。

2.5 重视阳台的设置
住宅的阳台也是一个公与私、内与外的过渡空间,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晾晒衣物等使用。

规范要求每套住宅应设阳台或平台。

对于卫生健康来说,阳光的消毒作用十分重要。

但现实生活中也可看到没有阳台的住宅或将阳台封闭改作他用。

作为卫生健康的住宅,宜设有南北阳台,北阳台设在厨房作为生活服务阳台,南阳台最好设在次卧室并开敞,让居住者亲近阳光、新鲜空气,对于大套型有南向二个及以上阳台的套型,应保证其中一个是开敞阳台。

2.6 采用错位、设置凹口的设计手法
为了保证套内各使用空间的采光、通风,住宅建筑设计中常采用错位、设置凹口的手法。

错位布置时要防止相互间对日照、采光、自然风的阻挡;凹口应有足够的宽度,且深度不宜过大,因为大多数凹口开向北面,主要是为了厨房、卫生间的采光与通风,其三侧集中了2-6个窗户,废气集中且不易散发,成为细菌滋生、传播地,同时凹口过深造成相邻单元结合墙体长度过短于结构不利。

建议凹口深宽比不大于2.1为宜。

2.7厨卫排废排污措施
厨卫的排风通气管道要采用变压式管道,有防支管回流、竖向泄漏措施;卫生间的排水管宜设于本层套内,采用的方式宜为楼板下沉式、后部管道墙式;现在厨房一般已不设地漏,但卫生间、洗衣间、阳台还设有地漏。

现行地漏水封深度浅,绝大部分家庭打扫卫生采用擦地方式,水封内水容易在短时间内挥发形成串气,取消地漏又担心水管爆裂或龙头忘关时不能泄水,因此设计施工时要选择水封深度深的地漏,使用过程中经常补水保持水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社会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营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问题日趋重视。

以上文章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住宅规划设计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与同行参考并共勉
参考文献:
[1]范亚明.建筑节能途径和实施措施综述[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
[2]沈致和.住宅节能原理与设计[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