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和论述
行政法简答题和论述题.doc

简答题和论述题1、简述行政法的特点答:(1)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2)以多种多样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是由不同效力等级的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3)行政法律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4)具有明显的易变性; (5)是行政法特有的一类行为规范,与行政实体性规范通常交织在一起,共存于同一个法律文件之中。
2、简述行政法的作用答:(1)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促使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
(2)贯彻实施宪法, 推动民主政治过程,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3)促进经济文化建设,保护社会经济、文化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简述行政法的法源。
答: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部门规章、地方性的行政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国际条约。
4、试着论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
答:(1)在行政法律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法律预先规定的;(3)具有不对等性;(4)行政主体的权力与义务具有统一性;(5)行政法律关系引发的行政争议,在解决方式与程序上有其特殊性。
5、简述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特点。
(1)普遍性(2)基础性(3)特殊性6、论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答:(1)行政法性原则是贯穿于全部行政法具体规范之中,是调整和决定行政主体全部行为的基本准则,具有普遍性、基础性等特点。
其具体要求为1)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2)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3)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
(2)论述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不仅仅要合法,而且要合理。
其具体要求为: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法律目的,无论有无成文的法律规定,行政机关运用权力时必须符合法律目的;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
7、简述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答:(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法律目的,无论有无成文的法律规定,行政机关运用权力时必须符合法律目的;(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要有正当的动机;(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
简答题及论述题

【简答题及论述题】1.《氓》以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1)对比的焦点一是双方对对方不同的态度,二是两个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前后变化。
(2)通过前后对比、相互映衬,显出两个人的善恶美丑及彼此间的强烈反差。
2.以被弃为界,分析《氓》的女主人公形象:以结婚为界,分析氓的形象:(1)女主人公由单纯、天真、热情而略带软弱转变为成熟、理智、冷静而坚毅刚强。
(2)氓在婚前“信誓旦旦”急于成亲,婚后“至于暴矣”终至遗弃,暴露了他忠诚是假,虚伪是真的本质。
3.分析《国殇》第一段,全景鸟瞰,局部特写,动静结合的特点:(1)第一段写激战。
①描写旌旗蔽日、敌军压境的壮阔场面,有鸟瞰全局之势。
②在此背景下描写敌我短兵相接:陷入泥潭的战车、死伤的战马、楚军鼓手不屈不挠的身影,如一组组特写。
③“严杀尽兮弃原野”激战之后的寂静与先前激战的场面形成强烈对比,动静结合。
(2)第二段礼赞为国捐躯的战士。
前段为后段的铺垫,后段为前段的升华。
外形描写与精神赞美相结合。
4.分析《哀郢》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即怎样通过流亡历程的叙写表达深沉的思想感情:(1)在叙述自己流亡过程的同时,不断抒发对故都的思念和对楚国命运的忧虑。
(2)表现为:离开郢都频频回首,思君念国;至洞庭湖向东,梦魂思念,离都日远;到了陵阳,恍恍惚惚,忧愁相接。
然后总结郢都沦陷、百姓流亡、自己流放的原因在于君王亲近小人,小人日进,诬陷贤者,贤者日益疏远。
5.《冯谖客孟尝君》如何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刻画冯谖、增强文章趣味:(1)抑:冯谖“无好”“无能”,弹铗而歌,诛求无厌,有了车则招摇过市,炫耀于人。
(2)扬:而后收债于薛,市义而归,棋高一着;深谋远虑,“复凿二窟”。
可见冯谖奇异性格与不凡的见识。
6.分析《项羽本纪》项羽形象的性格特征:(1)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和乌江自刎等场景,刻画了项羽缺乏智谋、勇武粗豪的性格。
尽管他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所向无敌,不可一世,然而,勇武有余而谋略不足。
金融学简答题和论述题大全

简答题1、如何理解金融范畴。
答: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与货币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货币制度也建立在信用制度之上,没有不含货币因素的信用,也没有不含信用因素的货币,任何信用活动也同时都是货币的运动。
信用的扩张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信用的紧缩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减少,信用资金的调剂则影响着货币的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的部门构成和地区构成。
当货币的运动与信用的活动不可分析地联系在一起时,就产生了由货币和信用相互渗透而形成地新范畴——金融。
因此,金融是货币运动和信用活动地融合体。
2、简述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答: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在宏观与微观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表现在1)在宏观经济方面:①利率能够调节货币供求;②利率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③利率可以调节储蓄与投资;2在微观经济方面:①利率可以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②利率可以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答:(1)第一次明确提出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2)推出货币需求函数,即:Md=M1+M2=L1(y)+L2(r), 说明的是,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收入水平Y 的函数,且与收入正相关;而由投机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则是利率水平R 的函数,且与利率负相关。
4、怎样运用宏观紧缩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答:(1)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段包括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和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2)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段包括削减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3)运用紧缩性的收入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段包括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管制或冻结工资以及运用税收手段。
5、如何理解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答:金融发展对经济的作用:(1)金融发展有助于实现资本积聚与集中,可以帮助实现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经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2)金融发展有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率。
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区别是什么

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区别是什么
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区别
1、篇幅程度不同
论述题就是要长篇大论,跟写议论文一样有例证最好,尽量详述。
而简答则是要把论点概述出来,用最少的话说最明白的道理或事。
2、大体方向不同
简答题一般是要你列出关于这个题目的几点1、2、3、4,一般是答对一点给一定分,全列出来了才给全分。
论述题一般是给一个题目,让对这个题目做一些分析,拓展等。
3、重点位置不同
简答题要求简明扼要,将答案的重点突出回答即可。
而论述题就是在简答题的基础上,将重点加以论述或举例说明,最后概括。
政治考研简答题与论述题

简答题:1、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P30答:其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其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其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其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
2、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P45答:(1)生产方式是一定的生产力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
其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水平;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第一,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二,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则阻碍生产力发展。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具体表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而生产方式的发展又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这一规律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P85答: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企业。
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第四种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4、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
P88答:①含义:经济全球化又叫世界经济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同化趋势。
②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1)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2)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3)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4)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5)信息传播的全球化6)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论述题和简答题有什么区别

论述题和简答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区别:
一、简答题由于出题较为直接,对考点的考查也比较明显,所以考生在进行回答的时候主要是将所考察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整理回答出来即可,不必进行其他的拓展,即问什么就回答什么。
二、论述题则相对难度较大,不仅在于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更在于回答时更是存在一定难度。
在回答论述题时,题目考查的点往往不够明确,所以考生回答应有发散性思维。
回答内容不仅要紧密结合着考点,更要将相关的考点一并回答上。
同时,考生也必须将所回答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理解性的转述一遍。
三、两者命题形式有不同,从字数上看,简答题一般字数比较少,语言简洁明了,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短短的一句话就能将题目意义点明。
而论述题相对来讲字数较多,往往需要两三句话进行表述。
简答题和论述题

第一章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从预期目标的角度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归纳为三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党和全国名族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五章简答题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答:(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它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在生产力方面,包含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关系方面,包含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社会主义本质论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提高效率,通过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来体现社会公平,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是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的充分体现。
(2)我们在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时,还要注意理解它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的关系。
公有制与按劳分配等并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它们只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途径与方式。
只有坚持按公有制与按劳分配占主体,才能使生产力更快发展,才能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所以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与按劳分配占主体。
政治简答题与论述题汇编

政治简答题与论述题汇编1. 简述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答案: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2. 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答案: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因为:(1)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国家性质,符合我国国情。
(2)它有力地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3)它动员全体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4)它保持了国家的独立和稳定。
3. 简述我国的政党制度。
答案: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有:(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3)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4. 简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政治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 为什么说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答案: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因为:(1)它有利于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2)它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货币乘数经济因素: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均由中央银行直接决定,通常,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
2超额准备金率e商业银行持有的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称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存在相应减少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超额准备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越大。
3现金比率大,流通中与商行活期存款的比率负相关,现金比率越高,说明金银退出存款货币的扩张过程而流入日常量大,因而导致日贷货币量减少,制约存款派生能力,货币乘数减小
4定期存款比率大,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间的比率,通常定期存款小于活期存款,在法定存款准备金不变的情况下影响货币乘数,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就变大。
通货膨胀的类型:按表现形式(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性通货膨胀)按原因(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治理:
1.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开展公开市场业务)
2.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削减政府支出、发行公债)
3.物价和收入管制政策(冻结物价和工资、管制物价和工资、指导物价和工资、制止垄断价格、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降低关税)。
4.供给管理政策
5.国际紧缩政策
6.货币改革政策(废止旧货币,发行新货币)
7.收入指数化政策。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原因:1政府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的财政赤字,靠透支弥补2国内投资总需求超过国内总储蓄和外国资本流入之和,投资膨胀3国内消费总需求超过消费品的供给和进口消费之和,消费膨胀4从货币因素考虑,经济运行对货币需求大大减少,即使货币供应无异常增长,原有货币存量也会相对过多,在货币需求量不变时,货币供应量增加过多。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区别:1性质不同,中央银行具有国家机关的性质,商业银行是企业法人,具有企业性2职能不同,商业银行是以货币对象,获得利润目的的金融企业,具有信用中介,支付中介职能,变货币为货币资本以及创造信用流通工具职能,而中央银行是发行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3地位及相关关系不同,中央银行处于核心地位,是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商业银行是主体,是处理金融服务与服务对象关系4业务方面的区别,第一,目标,经营目的不同,第二业务对象不同,央行是以政府与商行为对象的,商行是以企业和个人为对象的,第三,经营业务的重点不同,商行以盈利为目的,央行注重流动性,第四,业务资讯的公开程度不同,央行对公众是公开的,透明的,商行的一举一动的秘密的。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平均利润率,货币资金供求关系,经济运行周期,国家经济政策,特价水平,信用的期限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