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隆中对

合集下载

隆中对注音版文言文

隆中对注音版文言文

隆lóng中zhōng对duì亮liàng躬gōng耕gēng陇lǒng亩mǔ,好hǎo为wèi《《梁liáng 父fù吟yín》》。

身shēn长cháng八bā尺chǐ,每měi自zì比bǐ于yú管guǎn仲zhòng、乐lè毅yì,时shí人rén莫mò之zhī许xǔ也yě。

惟wéi博bó陵líng崔cuī州zhōu平píng、颍yǐng川chuān徐xú庶shù元yuán直zhí与yǔ亮liàng友yǒu善shàn,谓wèi为wèi信xìn然rán。

时shí先xiān主zhǔ屯tún新xīn野yě。

徐xú庶shù见jiàn 先xiān主zhǔ,先xiān主zhǔ器qì之zhī,谓wèi先xiān主zhǔ曰yuē:“诸zhū葛gě孔kǒng明míng者zhě,卧wò龙lóng 也yě,将jiāng军jūn岂qǐ愿yuàn见jiàn之zhī乎hū?”先xiān主zhǔ曰yuē:“君jūn与yǔ俱jù来lái。

”庶shù曰yuē:“此cǐ人rén可kě就jiù见jiàn,不bù可kě屈qū致zhì也yě。

将jiāng军jūn宜yí枉wǎng驾jià顾gù之zhī。

”由yóu是shì先xiān主zhǔ遂suì诣yì亮liàng,凡fán三sān 往wǎng,乃nǎi见jiàn。

隆中对文言文翻译

隆中对文言文翻译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而袁绍之徒,虽强,皆非英雄也。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吾观今日之世,曹操、刘备、孙权,三人者,实为英雄。

操以王佐之才,挟天子以令诸侯,此乃非常之人,英雄也。

备虽出身寒微,而有雄心壮志,此亦非常之人,英雄也。

权据江东,地方数千里,精兵数万,此亦非常之人,英雄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险阻之地,虽未能广纳英豪,然其精兵足备自守。

今我欲与将军共图大业,将军以为何如?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今将军起兵,天下可传檄而定。

吾虽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为将军辅翼。

成大事者,不唯有天时,亦有人力。

将军既已起事,宜与曹操、孙权并争天下。

今操北征乌桓,未还;孙权远在江东,未暇北顾。

此时不取,后必为患。

宜从缓图之。

将军何不按兵束甲,北取冀州?此亦曹孟德所争,今已破荆州,威震华夏,又有刘备、关羽为羽翼,不能久安。

将军若能以信义招揽英雄,广纳贤士,必能一统天下。

吾与将军,共图大业,岂不美哉!翻译如下:自从董卓篡权以来,英雄豪杰纷纷崛起,但像袁绍这样的人,虽然强大,却不是真正的英雄。

真正的英雄,应当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具有包容宇宙的胸怀,吞吐天地的抱负。

我看现在的世界,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位确实称得上英雄。

曹操凭借辅佐天子的才能,挟持天子来号令诸侯,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是英雄。

刘备虽然出身寒微,但有着雄心壮志,这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是英雄。

孙权占据江东,拥有数千里之地,数万精兵,这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是英雄。

如今曹操已经拥有百万之众,挟持天子来号令诸侯,这确实是不可与之争锋的。

孙权占据江东,地势险要,虽然未能广泛收纳英雄豪杰,但他的精兵足以自守。

现在我想与将军共同图谋大业,将军认为如何?将军既是帝室之后,信义在四海之内都有所闻。

现在将军起兵,天下可以传檄而定。

我虽然才能有限,愿意效犬马之劳,为将军辅佐。

成大事者,不仅需要天时,也需要人力。

2019初三语文文言文:隆中对译文及注释

2019初三语文文言文:隆中对译文及注释

2019初三语文文言文:隆中对译文及注释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019初三语文文言文:隆中对译文及注释《隆中对》选自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去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

这一千古名篇。

*译文及注释译文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

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

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

”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

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

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

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

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

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

文言文隆中对翻译全文

文言文隆中对翻译全文

原文:先主未遇时,常身自劳苦,不避风霜。

诸葛孔明见而异之,谓先主曰:“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何不遂了此事?”先主曰:“吾虽汉室之胄,今欲信顺天命,以取天下,必先取荆州,然后取益州,二者不可得,吾将退守巴蜀,徐图进取。

愿闻吾子良策。

”孔明对曰:“将军既已如此,何不内修政理,外结英豪,广纳贤才,以备不时之需?荆州虽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养尊处优之所。

将军既得荆州,又治益州,然后北伐中原,民企望之,天下可定也。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何不遂了此事?”先主大悦,遂拜孔明为军师。

翻译:在刘备尚未得志的时候,他常常亲自劳苦,不避风霜。

诸葛亮见到这种情况,觉得刘备与众不同,就对刘备说:“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已经疲弱不堪,这大概是天意要资助将军,将军为什么不趁机完成这件大事呢?”刘备说:“我虽然是汉室的子孙,现在想要顺应天命,夺取天下,必须先夺取荆州,然后是益州。

如果这两个地方不能夺取,我就退守巴蜀,慢慢图谋进取。

希望听听您的良策。

”诸葛亮回答说:“将军既然已经这样打算,为什么不从内部加强政治治理,外部结交英才,广泛吸纳贤才,以备不时之需呢?荆州虽然北接汉水和沔水,南至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这是一个用武之地,不是安享富贵的地方。

将军一旦得到荆州,再治理益州,然后北上中原,百姓都会期待,这样天下就可以平定了。

如果能够同时拥有荆州和益州,保护其险要之地,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部与孙权结好,内部加强政治治理,那么天下三分的局面,益州的疲弱,这大概是天意要资助将军,将军为何不完成这件大事呢?”刘备听后非常高兴,于是任命诸葛亮为军师。

初中教材文言文系列——隆中对

初中教材文言文系列——隆中对

隆中对朝代:魏晋作者:陈寿原文: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隆中对译文及注释译文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

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yuè)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

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是确实这样。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

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可如同一条卧着的龙啊,将军是否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

【最新】初三语文文言文翻译:《隆中对》-范文word版 (2页)

【最新】初三语文文言文翻译:《隆中对》-范文word版 (2页)

【最新】初三语文文言文翻译:《隆中对》-范文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初三语文文言文翻译:《隆中对》《隆中对》译文全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

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

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

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

”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

于是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皇上逃难出奔。

我没有估记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衡量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

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几个州郡、几个城池的人的数不胜数。

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薄弱,但是曹操最终能够战胜袁绍,凭借薄弱的条件成为强者,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争胜。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一带地方,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荆州的北面控制汉、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思吗?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的。

《隆中对》阅读理解

《隆中对》阅读理解

《隆中对》阅读理解《隆中对》阅读理解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1)将军宜枉驾顾之()(2)欲信大义于天下()(3)遂用猖蹶()【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小题3】刘备说自己“智术浅短”,你怎么看?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2分)参考答案【小题1】(1)拜访(2)通“伸”伸张(3)因此【小题2】因此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小题3】刘备并不是一个“智术浅短”的人(这是他自谦的说法),从“欲信大义于天下”中可以看出刘备志向远大;从“三顾茅庐”中可以看出他求贤若渴;从“志犹未已”中可看出他有恒心有毅力。

(2分,观点正确,理由中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顾”“信”“用”皆是古今异义字词,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概括语境判断。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试题分析:把关键字词“由是、遂、诣、凡、见”理解准确,翻译后要疏通句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试题分析:抓住文中关键的语句如“欲信大义于天下”,再从刘备“三顾茅庐”的行为来分析说明刘备并非“智术浅短”。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隆中对》阅读理解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12分)时先主屯新野。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隆中对》知识讲解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隆中对》知识讲解

《隆中对》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陈寿,字承祚,晋朝安汉人,史学家,生于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死于晋惠帝元康七年。

他在蜀汉做过官,三十岁时,蜀汉政权灭亡,入晋后做过晋平令、著作郎。

陈寿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可利用的他人成果并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

我们阅读《三国志》时,就会发现陈寿有史料不足的困难,内容显得不够充实。

《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

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争夺朝廷大权,地方军阀割据称雄,政治日趋黑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反抗的星星之火遍布全国。

黄巾军起义就是一个代表。

这次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地方割据势力却因此得到增强,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

课文中刘备说的“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刘备也是靠镇压黄巾起义起家的,但他的兵员既少,又没有地盘,在当时算不上割据势力。

他很有才略,然而志不得伸,曹操说他是“人中之龙”,而生平“未尝得水”,这是很恰当的评价。

二十余年间他一直过着流亡的生活。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他决定从寻求谋士入手。

经徐庶推荐,他三顾茅庐,请求诸葛亮出山帮助他。

知识积累重点实词1.对:回答、应对。

2.躬:亲自。

3.陇亩:田地。

4.好.(hào):喜爱。

5.为:唱。

(好为.《梁父吟》)6.许,承认,同意。

(莫之许.)7.友善:友好,关系好。

8.谓:对……说。

9.信然:确实这样。

(谓为信然..)10.屯:驻军防守。

11.器:器重,重视。

12.谓:对……说,告诉。

(谓.先主曰)13.俱:一起。

14.就:接近、趋向。

就见:到那里拜访。

15.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

致,招致、引来。

16.枉.(wǎng):委屈。

17.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

18.顾:拜访。

19.诣.(yì):去,到。

这里是拜访的意思。

20.屏.(bǐng):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隆中对
初中文言文:隆中对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