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设计与编绘——交通网制图综合

合集下载

基于路段重要度评价的道路网自动制图综合研究

基于路段重要度评价的道路网自动制图综合研究

基于路段重要度评价的道路网自动制图综合研究王志岗;蔡国林【摘要】Auto‐generalization of road networks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problem in GIS .It presents the effects of road importance on the generalization of road networks ,constructs the dual topology model by using the complex networks theory based on dual topology ,and proposes a method for evaluating road importance .Based on this ,a generalization method of road networks is given based on road importance .The results show the suggested method can meet the generalization of road netw orks for different scales effectively .%道路网自动综合是G IS研究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

顾及道路重要性对路网制图综合的影响,采用基于对偶拓扑的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城市路网对偶拓扑模型,并基于该路网模型建立路段重要度评价方法,进而提出一种基于路段重要度评价的路网自动制图综合方法。

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完成不同比例尺下路网的自动综合。

【期刊名称】《测绘工程》【年(卷),期】2015(000)007【总页数】4页(P61-64)【关键词】制图综合;道路选取;路段重要度;复杂网络【作者】王志岗;蔡国林【作者单位】四川科技职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101;西南交通大学遥感信息工程系,四川成都 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08道路自动选取是制图综合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其难点在于如何确保所选取的道路能较好地保留路网原始的几何形态和拓扑连通性[1]。

交通网的制图综合的若干思考

交通网的制图综合的若干思考

交通网的制图综合的若干思考1 引言交通网是地图中除了居民地之外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是连结居民地的纽带。

交通网络在国民经济建设、政治及军事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国内各地区及同国外进行政治、文化、经济交往的重要条件,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地图上表示的交通网,包括陆地交通要素(铁路、公路和其它道路)、水上交通(海洋航线、内河航线、港口及通航起迄点)、空中交通和管线运输等几类。

地图上要求正确显示交通网的类别、等级、位置和形状、结构特征、通行程度和运输能力,以及与其它要素的相互关系等。

准确的制图综合可以提升地图的美感,准确识别地图上的要素,提高地图的使用价值。

2 交通要素选取的原则2.1线状道路要素的取舍要与居民地的取舍相适应道路与居民地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一般地说,每个居民地应有道路相连接,并反映贯通情况。

只有在个别情况下,才允许居民地无道路相连。

例如,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个别独立分散的小居民地;在小比例尺地图上,一些用圈形符号表示的小居民地,才允许没有道路相连而独立存在。

当有两条以上道路与居民地相连接而又必须舍去其中一条时,应保留等级高的一条;如果道路等级相同,应保留通向较大居民地的道路,或保留居民地间距离最短的道路。

通向小居民地的唯一道路,应与小居民地的取舍相一致,若保留了居民地,则道路也应保留;若舍去了小居民地,则通向该居民地的道路也要相应舍去,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出现道路尽头无地理实体的悬挂道路。

选取道路时,还应反映居民地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即优先选取通向行政中心的道路。

2.2 保持道路网平面图形的特征不同地区构成的道路网平面图形是各不相同的。

在选取道路时,应注意其平面图形特征,保证经选取后的道路网图形与资料图上的图形基本相似。

如我国北方平原区,多呈规则的矩形网状。

在丘陵地区,因受地形条件的制约,道路也构成多种形状不同的网状。

在山区,主要道路沿谷地穿行,次要道路翻越山岭,多交织成四边形网状。

地图设计与编绘

地图设计与编绘

第五章1.地理变量可以分为四类:1)点位数据:以单独的位置存在的事物用点位数据来描述。

2)线性数据:赌徒上表达的只具有一维特性的数据,他们是线性的。

3)面积数据:面积数据研究现象的区域范围,它是二维的,是把宽度和长度作为同等概念看待。

4)体积数据:体积是三位的概念,地图上是在面积数据的基础上加上第三维的值来表达体积数据的。

2.量表系统(按精度排序):1)定名量表:在众多事物中只根据固有特征进行区分时,可采用定名量表,即在区分制图现象时只根据定性关系,而不涉及定量关系。

2)顺序量表:按某种标志把制图物体或现象排序,表现为一种相对的等级,称为顺序量表。

3)间隔量表:如果给顺序量表赋予一定的量的概念,即利用某种单位对顺序增加距离信息,就成了间隔量表。

4)比率量表:这是一种完整的定量化的方法,不但有计量单位,而且有起始点,可以描述客体的绝对量。

3.使用数据进行制图时对数据进行的加工处理:1)把来源不同的数据换算为可比的数据:这项工作通常被称为对制图数据的预处理;2)将地理数据转换为制图数据;3)数据的分级表示:数据分级是对数据的进一步加工。

①分级数量的确定:分级后的数据用符号表达在地图上应使读者能很顺利地辨认出它们的大小。

符号表示时,一种艺术符号或线状符号分3级,几何符号5-7级。

分级统计图用颜色表示时,同一颜色最多5级,两个色版7-8级。

分区统计图表,粗略分为3级,最多不超过7级。

②标定分级界限的方法:设定左闭右开或右闭左开的形式。

③分级系统的种类:根据分级系统的数字特征,分为四个系统:①等间隔分级,②其间隔有系统的向量表的高端变大或变小的分级,③按某种变量系统确定间隔的分级,④按需要自由的分级。

④分级结果的检验:一般用两种标志来衡量分级的优劣:①各级中样本数呈正态分布或均匀分布,②同级区域的连通度。

4.图形设计:基本图形变量构成地图符号设计的理论基础,但地图符号仅仅是构成地图的语言,给地图符号赋予定性或定量的含义并在平面上配置他们,使之相互配合,他们就有了地理意义,这个过程构成地图图形设计的主体。

其它要素的制图综合

其它要素的制图综合
选取原则? 道路图形概括的方法、原则? 道路之间的关系处理
3
(一) 陆地交通网的内容及分类 陆地交通网包括:道路及其附属设施。
道路
陆地交通网
铁路 公路
主要公路、一般公路 普通公路、简易公路 高速公路、等级公路、等外公路 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
其他道路:机耕路(大车路)、乡村路、 小路、时令路
34
35
5、境界两侧的地物及其注记不应跨越境界线,保持 在各自的一方。
三、国界的表示 1、国界以我国政府公布的标准国界图(中国地图
出版社出版)为准。 2、制图时应保持国界位置的高度精确,不得对标
准国界图进行图形概括。 3、出版带有国界符号的地图必须经过国家测绘主
管部门审查批准。
36
四、国内行政境界的表示 1、国内行政境界也应精确表示; 2、国内行政境界的表示应符合境界表示的一般
通过桥梁、涵洞符号,也可以通过道路符号本身。
23
对立体交叉的道路,可作较大化简。
4、在不同平面上平行时,可采用保持高级道路不动, 移动低级道路,或共边线表示。
24
二、其它交通网的制图综合
(一)水上交通的综合
水上交通包括内河航线和海上航线。 内河航线只在城市图上完整绘出。地形图上一般只表示通 航起讫点,表示相应的码头等。 大比例尺地图绘出港口、码头、海上航线及里程,小比例 尺地图一般只表示海上航线及里程。
12
(3)其他道路的选取 其他道路主要为低等级道路,这些道路是制图综合的主要
舍去对象。大中比例尺普通地图上选取这些道路主要是为了补 充道路网的密度,更好地反映制图区域道路网的分布特征和密 度对比。
道路的极大密度不应超过“2cm/1cm2”的标准。
13

注册测绘师-综合-第九章-第3节-地图编绘

注册测绘师-综合-第九章-第3节-地图编绘

第九章第3节地图编绘知识点一:地图数据1 地图数据及地图数据库概念地图数据包括三个基本信息范畴:图形数据、属性数据和时间因素。

其中,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也叫做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它们构成了地图数据的主体。

1.图形数据1)含义图形数据是用来表示地理物体的空间位置、形态、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几何类型的数据。

地图图形可以按几何特点分为点、线、面几种元素,其中点是最基本的图形元素。

图形数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信息,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空间定位、空间量度间结构和空间关系。

2)基本形式图形数据包括矢量和栅格两种形式。

3)栅矢转换2.属性数据属性数据又称非空间数据,用来描述地理实体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数据。

属性数据通常是以特征码形式表现的。

所谓特征码即为根据地图要素的类别、级别等分类特征和其他质量特征进行定义的数字编码。

2地图数据制作1.数据获取将编图的资料扫描输入计算机,或直接将地图数据(包括gis数据库地图数据、野外数字测量地图数据、数字摄影测量地图数据、gps数据等)、图像数据(如遥感影像数据)输入计算机。

2.数据处理(符号化编辑)通过对数据的加工处理,建立起新编地图数据。

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数据预处理。

即对数字化后的地图数据进行检查、纠正,统一坐标原点,必要时进影变换,进行比例尺转换,不同地图资料的数据匹配归类等,使其规范化。

(2)数据编辑处理。

包括地图数学基础的建立,数据的符号化(图形表达),地图要素图综合,图形编辑、地图符号化、注记的配置和图廓整饰等。

(3)数据印前处理。

包括数据格式的转换,以及地图符号、注记的压印透明化处理、拼版、组版、喷绘样图等。

3.数据输出输出方式主要有:(1)直接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地图。

(2)将地图数据传输给打印机,喷绘彩色地图。

(3)地图数据传输到激光照排机,输出供制版印刷用的四色(cymk)菲林片。

(4)传送到数字式直接制版机(compute卜to—plate,ctp),制成直接上机印刷的印刷版。

地图的编辑与编绘

地图的编辑与编绘

地图大纲 编辑员在接受上级下达的任务以后,通过对编图任务 书的研究和对已成图的分析等,确定地图的用途和对地图 的要求,并想象和构思出它的大体面貌。然后,收集各种 可能取得的资料,研究制图区域的地理情况,对制图资料 进行分析评价,选择地图投影,进行地图的分幅和图面设 计,制图工艺方案的设计,内容选择和图例设计,制图综 合指标图的拟定,地图的整饰设计等。工作过程中积累了 量的资料,它们可能是文字说明、图表、略图、计算数据、 试验样图等形式,经过编排、对比和相互协调、即可构成 最后的设计文件 —— 地图大纲。 普通地理图和大部分的专题地图,由于没有统一的规 范和图式,一般需要制订这种作为制作地图全部作业过程 依据的编辑文件。
4、地理底图:编绘地理底图所甩的资料,底图的比 例尺,编绘的程序和方法,底图的种类和数量等; 5、其它专业资料:如果是专题地图集,还要涉及其 它的专业资料,其中要说明所涉及的专业资料的 种类,对于专业资料的要求,专业资料收集的程 序和方法等; 6、图集的编制:在编辑大纲的这一部分中并不涉及 编制工作的具体问题,只说明整体的工作程序, 各阶段的时限和要求,总的经费预算等; 7、图集编制的组织领导形式与分工。
• 地图编辑:为了能使所有参加者按照统一的目标充分协调 的工作,就产生了对制图生产的规划与组织的问题,这些 工作称为地图编辑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工作者称为 地图编辑员。地图编辑完成从研究制图任务、拟订地图的 设计方案到印刷成图的整个制图生产过程中的组织领导工 作。 • 专业编辑:在编制某些专题地图时,常常需要涉及其主题 内容方面的专家在生产过程中与地图编辑相配合,这些专 家被称为专业编辑,负责制图资料的处理、制作作者原图 并在整个制图过程中协调与专业内容有关的工作。 • 根据编辑工作的阶段性,我们把编辑工作分为:编辑准备 工作(以设计书的编写为中心的工作阶段),编绘过程中的 编辑工作,出版准备阶段的编辑工作,地图出版阶段和出 版以后的编辑工作。

第一章地图设计与编绘

第一章地图设计与编绘

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过程
从数字制图技术的应用水平看,可以把现有的制图软 件归纳为三大类: 通 用 图 形 类 软 件 , 如 CorelDraw 、 Illustrator 、 Freehand、Photoshop:这类软件在地图的生产中运 用很普及,它的重点在通用图形设计上,它有强大的 图形、图象、文本编辑功能、丰富的图型数据接口, 可生成印刷工业标准的图形文件PS或EPS,但它不是 针对地图制图的,在使用前必须做很多准备工作,如
二. 地图的分类
地图按包含的区域范围分类:按自然区划分为世界地图、 大洲地图、自然区域(如青藏高原)地图等;按政治行政 区划分为国家地图、省(区)地图、市图、县图等。
地图按用途分类:通用地图、专用地图 地图按使用方式分类:桌面用图、挂图、野外用图、屏
地图按存储介质分类:纸质地图、塑料地图、丝绸地图、 沙盘地图、缩微地图及磁(光)盘地图等。
一.地图的定义及其基本特性
2 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
地图符号系统称为地图的语言,它们是按照世界通 用的法则设计的、同地面物体对应的是经过抽象的符 号和文字标记。而风景画和照片则都是写真的,常常 由于比例缩小无法辨认。地图由于使用了特殊的地图 语言来表达事物,使之具有风景画和照片都无法比拟 的直观性的优点。
字,以便由计算机存储、识别和处理。当前使用的数 字化方法基本上是两种,第一是以联机方式用手扶跟 踪的方法进行数字化;第二是自动扫描的方法。两种 方式各有其优缺点。由于两种输入方式获得的数据可 以相互转换,扫描方式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注意。制图 用的统计数据可直接用键盘输入计算机。制图资料经 过数字化以后,建立数据库,供计算机处理和应用。
GIS类软件,如ARC/INFO、MapInfo:这类软件具有 强大的地理属性管理能力,它的目的不是地图生产, 而是空间数据的分析应用。因此,GIS中地图制图功能 要求较低,不能满足地图正式出版的要求。例如,其 图象及文字的编辑处理功能较差,输出的文件格式缺 乏统一标准。

地图设计与编绘——制图综合

地图设计与编绘——制图综合
2、保持各线段上的曲折系数和单位长度上的弯 曲个数的对比。
3、保持弯曲图形的类型特征。 4、保持制图对象的结构对比。 5、保持面状物体的面积平衡。
Here comes your footer
25
五、制图综合对地图精度的影响
• 1、地图上的图形是有误差的,误差的来源:
① 资料图的误差; ② 展绘地图数学基础的误差(使用的仪器和
• 3、编图时点状符号也会与线状符号发生矛盾,
要用符号矩阵来判断。
Here comes your footer
16
四、地图符号矩阵

地图符号的编码,不仅是建立数据库时所
必需的,也可以用来确定该符号所代表的物体
的重要性。
01010302
亚类
同一符号中的细目
要素的大类
图式中有编号的符号
• 符号的重要性基本可以通过编码反映出来,
Here comes your footer
5
2、 概括
a、含义:指的是对制图物体的形状、数量和 质量特征进行化简。分为如下三类:
b、形状概括:去掉复杂轮廓形状中的某些碎 部,保留或夸大重要特征。
c、数量特征概括:是引起信息数量标志发生 变化的概括。
d、质量特征概括:表现为制图表象分类分级 的减少。
需要夸大一些本来按比例应当删除的碎部。
Here comes your footer
13
• 2、 数量特征的概括
制图物体的数量特征指的是物体的长度、面积、 高度、深度、坡度、密度等可以用数量表达的标 志的特征。
数量特征的概括是隐含在选取和形状概括之中 的结果,并不需要制图者采取任何的综合动作。
• 3、质量特征的概括
质量概括的结果,表现为制图物体间质量 差别的减少,以概括的分类分级代替详细的分类 分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比例尺地图上,火车和汽车渡口都应表示,否则,会给地图 用户以表示,但可以按长度确定其选 取标准。隧道只许选取不许合并。桥隧相间出现时,还要注意它们 之间的长度对比关系以及它们与地貌间的关系。
(1)
(2)
(3)
道路的形状概括 (一)
制图综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智能化过程,为了实现制图综合的 科学化,它还要受到一系列条件的约制:地图用途、比例尺、景观 条件、图解限制和数据质量,并使用约定的方法。
交通网概述
交通网是各种运输通道的总称,它包括陆 地上的各种道路、管线,空中、水上航线及各 类同交通有关的附属物体和标志。
陆地交通网的主体是道路,也包括管道和电 讯线路。通常称为道路网。
4)道路附属物的选取
道路的附属物包括火车站、桥梁、渡口、隧道、涵洞、里程碑 等。在大于1:10万的地形图上,应表示全部的火车站,比例尺再缩 小就要对它们进行选取。
桥梁与道路密切相关,只有选取道路时才考虑选取与之相连的 桥梁。大比例尺地图上,双线河上的桥梁一般都要选取。在桥梁被 舍弃的条件下,道路应连续通过。

道路上的弯曲按比例尺不能正确表达时,就要进
行概括。地图上应在保持道路位置尽可能精确的条件下,
正确显示道路的基本形状。
大比例尺地图上,道路符号在图上占据的宽度和实 地差别不大时,道路的实际弯曲可以正确表示出来。当 符号宽度大大超过实地宽度时,例如,1:10万地图上要 超过近10倍,1:100万地图上超过约80倍,道路的弯曲 会自然的消失掉,为了保持各地段道路的基本形状特征, 必须对特征形状有意识地加以夸张放大。
我国铁路网密度极小,从地形图直至1:400万的小比例尺的普 通地理图,都可以完整地表示全部的营运铁路网,要舍去的只是一 些专用线、短小的支叉线等。
2)公路的选取 公路的选取较为复杂。在我国大中比例尺地图上,普通公路基本
上可以表示出来,只会舍去一些专用线、短小支叉、部分的简易公 路。在进行公路网改造的地区,新修的高等级公路线路拉直,老线 又没有废弃,二者距离往往很近,中比例尺地图上也可能舍去这些 并行的公路。
地形图--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地物、地貌平面 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虚线路与其他道路、居民地符号及图廓相连时,应实 部相接。可用打断、补丁、个别微调线型等方法处理。
概括道路的方法有删除、夸大具有特征意义的弯曲、 移位、共线或缩小符号(特殊的表示手法)。
概括道路形状的基本原则:保持道路特征转弯的精 确位置和形状;概括后的道路形状要与有关的要素相互 协调;要正确反映各段道路曲折的对比关系。
(1)
(2)
(3)
道 路 的 形 状 概 括 (二)
➢ 道路上 的小弯曲可 以根据尺度 标准给予删 除从而减少 道路上的弯 曲个数,但 是要注意保 持各路段的 弯曲对比。
这里主要介绍陆地上的各种道路的制图综 合。
(1)
按轨数 按轨距 按牵引方式 按通行能力 按综合标志 按交通部标准
单轨铁路 标准轨铁路 电气化铁路

铁路
双轨铁路 多轨铁路
窄轨铁路
其他铁路
(分类) 公路
高速公路 主要公路 普通公路 简易公路

其他道路
国道 汽车专用路 省道 一般公路 县道 乡镇道路
大路 乡村路
小路 时令路
道 路 的 选 取(一)
1、道路的数量描述 编图时常常用网眼面积作为道路的选取指标。道路组成多边形网,网 眼面积指多边形的大小。影响因素有居民地密度、居民地大小和居民地名 称注记的长短。小型密集区1-1.5平方厘米,大型密集区1.5-2平方厘米。 超过3个字时,网眼面积还要放大。
在小于1:100万的地图上,公路会大量的被舍弃,重点是选取那 些连接各省间重要城市的公路,然后以各级行政中心为结点表达它 们的连接关系,注意不同结点上的条数对比。
(1)
道 路 的 选 取(三)
3)其它道路的选取
其他道路是舍弃的主要对象。它们的选取反映地区道路网的特 征,补充道路网的密度,使之达到保持密度对比和网眼平面结构特 征的目的。道路的极大密度不应超过2厘米/平方厘米的标准。
选取又称为取舍,指选择那些对制图目的有用的信息,把它们 保留在地图上,不需要的信息则被舍弃。
概括指的是对制图物体的形状、数量和质量特征进行化简。也 就是说,对于那些选取了的信息,在比例尺缩小的条件下,能够以 需要的形式传输给读者。概括分为形状概括、数量特征概括和质量 特征的概括。
制图综合的目的是突出制图对象的类型特征,抽象出基本规律, 更好地运用地图图形向读者传递信息,并可以延长地图的时效性, 避免地图很快地失去作用。
统称为地形图。其中 1:5000、 1:10000、 1:
25000、 1:50000、
1:100000、1:250000、
1:500000、1:1000000等8种比例尺地形图为我国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为大、中、小比例尺地形图, 分别是1:5万及更大、1:10万和1:25万、1:50万和 1:100万。(具有相对性)。
第七章 交通网制图综合
目录
1 制图综合概述 2 交通网概述 3 道路的选取 4 道路的形状概括 5 相关链接
制图综合概述
制图的基本目的是以缩小的图形来显示客观世界。但当简单缩 小地球表面的现象时,我们想要看到的地理现象的特性和分布规律 并没有出现,却会产生那些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结果,地物的间距、 宽度、长度都同等比例地缩小了,相邻的离散物体挤在一起,复杂 的地物轮廓显得很混乱,增加了事物的复杂性,拥挤不堪。为了达 到地图上能使读者看到清晰的图形,这些图又能反映出地理现象的 特性和分布,这就要进行制图综合,即选取和概括。
移动一般的原则是:移动次要物体保持 重要物体的精确位置;当两物体的意义相同 时,可作相对移位,以确保两物体的互相关 系。
(1)
道路的形状概括(五)
➢ 山区公路的之字形弯曲,为了保持其形状特征又不 过多地使道路移位,可采用共线或局部缩小符号的方法 作特殊处理。
(1)
相关链接
➢ 我国规定大于1:100万(含1:100万)的普通地图
2、选取道路的一般原则 ❖ 1)重要道路应优先选取
道路重要性的标志主要是等级,是相对的,相对于该制图区域内的。
❖ 2)具有特殊意义的道路优先考虑。比如:作为区域分界线的、通向 国境线的、沙漠区通向水源的、穿越沙漠的、穿越沼泽的、通向车站、机 场、港口、渡口、矿山、隘口的......
❖ 3)道路的取舍要和居民地的取舍相适应
二者有密切的联系,居民地的密度大体上决定着道路网的密度,居民地 的等级大体上决定道路的等级,居民地的分布特征则决定着道路网的结构。 大比例尺地图上,每个居民地都应有一条以上的道路相连,中小比例尺地 图上允许部分小居民地没有道路相连。
(1)
❖4)保持道路网平面图形的特征 道路的网状结构,取决于居民地、水系、地貌等 的分布特征。平原地区道路较平直,呈方形或多 边形网状结构,选取后的道路网图形应与资料图 上相似。在山区,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道路会 构成不同的网状。
(1)
(2)
(3)
(4)
道路的形状概括(三)
➢ 对于具有 特征意义的小 弯曲,即使其 尺寸在临界尺 度以下,也应 当夸大表示。
(1)
道路的形状概括(四)
➢ 随着地图比例尺缩小而双线道路符号的
相应增大,图上有些路段无法按道路的中心 线描绘符号,因而只有通过移动道路符号位 置的方法,以反映道路本身的形状特征,及 其与其他靠近物体的正确关系。
❖5)保持不同地区道路的密度对比
基本
选取规律对道路选取也是适用的。密度大的地区
舍去的道路较多,密度小的地区舍去的较少,最
终要保持各不同密度区的对比关系。随着比例尺
的缩小,各地区间的密度差异会减少,但始终要
保持密度对比不可倒置。
(2)
(3)
道 路 的 选 取(二)
3、各种道路的选取 1)铁路的选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