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沐浴》阅读答案(二)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阅读理解语文综合试题带答案

八年级下册阅读理解语文综合试题带答案

八年级下册阅读理解语文综合试题带答案一、八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文学作品阅读老赛与瓦子蔡楠①这个夏季的傍晚,每当白洋淀上的太阳没入莽莽苍苍的芦苇尽头,一群瓦子(方言,学名“须浮鸥”)就互相招呼着飞到老赛的农家院休闲岛。

瓦子先是在他养蟹池的上空像海鸥一样振翅飞翔一番,接着就在农家院环场一周,飞过菜园,飞过草莓园,飞过果园,飞到点菜的食客面前“哦——哦——”长叫一阵,然后,就飞到休闲岛厨房后窗口对面的核桃树上歇了,唧唧短叫。

瓦子们知道老赛在厨房里在给客人炒菜。

瓦子们还知道,一旦老赛发现它们来了,就会把手里的活计交给一旁的儿子,然后顾不得洗手,就会跑出来和它们相聚。

②那真是人鸟一天内最快乐的时刻。

老赛光着黝黑的膀子,晃着一身的肌肉提着一把铁锨,朝一口大铁锅走去。

他掀开锅盖,用铁锨将锅内早就准备好的饲料搅和均匀,铲出一铁锨,向核桃树下扬去,然后又是一铁锨……饲料就被老赛扬成了一张又一张的网,散落在核桃树下。

A瓦子们翅膀铺展开,哗地从树上落下,带着一阵风,扑向了饲料,然后又收拢翅膀,伸出尖尖细细的长嘴,啄出了一地的“音乐”。

(批注:________)老赛听着“音乐”,扶着铁锨,望着鸟们愣神。

愣神间,发现一只瓦子被挤出了啄食的“音乐”圈儿。

他近前一看,是一只翅膀受了伤的瓦子。

别的瓦子都长着淡紫色的嘴,而这只瓦子的嘴却是醒目的红。

红嘴儿瓦子抢不上食物,望着老赛沙哑地低鸣。

老赛就进了厨房,端来了满满一碗小河虾,送到了那只受伤的瓦子面前……③本来老赛的农家院就是在千里堤上的,只是后来搬到了淀里。

按他儿子赛舟的话说,这叫人挪死,院挪活。

儿子整个春天都没闲着。

他在老赛承包的五亩苇地上大兴土木。

刨了苇根,挖了一个大池子,筑土为台。

池子里蓄水养蟹,台子上搭起了一排钢结构板房,建起了淀上农家院休闲岛,有吃有住有玩儿的。

院子里种了蔬菜,种了果树,种了草莓,美其名曰采摘园。

休闲岛与千里堤有一道壕沟相隔,儿子空出十只柴油桶,上面焊上一块厚厚的钢板和护栏,中间设计两条长长的锁链,一个轮渡就制成了。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7《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7《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7、《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习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覆盖(fù) 匿笑(nì) 攲斜(jī) 徘徊(pái huí)B.祈求(dǎo)膝盖(qī)并蒂(dì) 笑嘻嘻(xī)C.荫蔽(yìn) 遮拦(zhē)姊妹(zǐ)花梗(gěng)D.莲蓬(peng) 沐浴(mù) 花瓣(bàn) 菡萏(hàn dàn)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沐浴嗅到花梗乖凉B. 阴影披散莲篷菡萏C. 适意慈怜摇摆并蒂D. 复盖遮蔽繁杂心绪3.下列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B. 你会/嗅到/这花香C.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D.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4.对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我暗暗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偷偷地笑)B.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花带来的好兆头)C.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

(倾斜,歪斜)D. 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了,愈下愈大。

(停止不动)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万物在黑压压的森林怀抱中,沐浴着宁静的夜色酣睡了。

B.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成绩大有提高,在倒数的名次内徘徊。

C.绿叶丛中,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娇羞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

D.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努力了,才有可能摘取成功的果实。

6.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

(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B. 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把“刻画”改为“描绘”)C. 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四川省自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自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答案在最后)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追思时刻”环节从里约首创,到平昌的发散,再到东京的隐喻,这三个先例都为即将开始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提供了直观的样本。
(摘编自《回顾近三届奥运会闭幕式,展望北京冬奥会闭幕式“追思时刻”》,腾讯网2022年2月18日)
4.下列关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缅怀”环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缅怀环节始于“折柳送别”情境的生动演绎,表达了对参赛运动员的惜别之意。
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缅怀”环节一开始,80个圣洁姑娘款款走上地屏,脚下拖带出一枝枝柳条,同时在屏幕上画出古画般的垂柳图,微风吹过,柳絮纷飞,飞到屏幕四周,此时,365个男女老少出现了,他们手里捧着发光的柳条,从四周向中间缓缓行走,一直到地屏的正中央。同时,105束光冲天而起,形成“光的丰碑,也让中国人不由想起给逝去亲人扫墓的情景。黄辉补充道:“设定365个人,意在365个日日月月年年的思念,日日月月年年的更迭,强调中国人生生不息的生命观。”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通过品读经典培养高尚的心灵,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

《最后的阳光》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最后的阳光》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最后的阳光》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1923年春天的一个午后,一位中年男子神情疲备地走在柏林的一条大街上,他患有严重的肺痨,生命对他来说已经所剩不多。

一个小女孩坐在地上,哭泣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小女孩扔掉了心爱的洋娃娃,那个洋娃娃是她用积攒了一年的零花销买的。

男子摸了摸口袋,他居然连一分钱也没有带,只好哄她说洋娃娃没有丢,可能是到其余地方玩去了。

小女孩不听,仍旧哭。

男子皱着眉。

突然眼睛一亮,说:洋娃娃若是过几天还没回来,她就会给你写信的。

给我写信 ?小女孩止住了哭,好奇地看着他。

是的。

男子笑着点头。

小女孩露出了笑脸。

几往后,小女孩果然收到了一封信。

信里,洋娃娃详细地向她描述了自己在哪里玩,沿途都有什么美丽的风景。

她读着,感觉真是奇异极了。

今后,每隔一周,小女孩都会收到一封信,这些信在她的眼前张开了一个奇异的梦幻般的世界。

可是,两个月后,洋娃娃再也没有来信,忧如突然消失了。

小女孩收不到洋娃娃的信,整天哭哭泣啼,饭也吃不进去。

一天,一其中年女子抵达小女孩家,拿出一封信。

信仍是洋娃娃写的熟悉的笔迹,调皮的口吻。

小女孩捧着信,感觉惊诧万分。

女子是男子的遗孀,她在丈夫的遗物时发现了这封未及寄出的书信,所以就依照信封上的地址找了来。

小女孩的妈妈抱过小女孩说:孩子,你知道给你写信的人是谁吗?他就是赫赫出名的作家卡夫卡啊 ! 小女孩可无论这些,她知道自己受了欺骗,洋娃娃再也回不来了时,又伤心地哭了。

几年后,小女孩长大了,从课本里,第一次看见卡夫卡这个名字。

带着好奇,带着一点点激动和迷惑,她开始慢慢走进他的文字世界。

那处是这样的广博和高妙,她读不懂,可她已经模糊地感知到那是一个让她崇拜的人了。

20岁时,女孩已经读完了卡夫卡的所有著作,再今后,她开始研究他,推断他,写了很多关于卡夫卡作品的论述。

她在报纸上开设专栏、初版专著,她演讲、游说,为卡夫卡作品的推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40岁时,已为大学副教授的她接受了一家报社采访,当被问及为什么对卡夫卡的作品情有独钟时,她谈起了 30 多年前那个午后,谈起了那个洋娃娃的故事。

大足区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大足区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大足区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2023-2024学年重庆市大足区九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与运用(30分)1.(9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①语文课本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②在书里,我们邂逅了很多人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见异思迁的白求恩;凭一己之力把一片荒漠变成了不毛之地的植树的牧羊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铁道边,努力攀爬月台的朱自清的父亲;一生勤劳不辍、认劳认怨的朱德的母亲。

在书里,我们领略了泰戈尔笔下匿笑着的金色花;感受了在仓茫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的海燕,欣赏了枝丫绝不旁逸斜出的白杨树以及重峦叠嶂的苏州园林……③这些形象如同璀璨的星辰,发出明亮的光芒,时时在我们的脑海与心间回响。

④它们无声地滋养着我们的生命,指引我们追求真、善、美;教导我们在面对困境时无动于衷;引导我们在抑扬顿挫的人生旅途中,始终怀揣一颗感恩和敬畏的心。

(1)下列词语书写或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3分)A.热忱(chén)勤劳不辍(zuò)B.匿笑(nì)重峦叠嶂(zhàng)C.蹒跚认劳认怨D.仓茫无动于衷(2)上文画横线的词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_(3分)A.见异思迁B.不毛之地C.旁逸斜出D.抑扬顿挫(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___________(3分)A.①B.②C.③D.④2.(4分)2023年央视春晚的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以中国传统五色红、黄、青、白、黑作为节目的五大色系,再从这五大色系中挑选出桃红、缃叶、群青等作为主色,每一种颜色都有自己独特的寓意。

请你参考示例,从下面三个色彩中任选一种色彩进行解读。

示例:缃叶——缃叶是大地的颜色,生机勃勃,一如荷塘边的纸伞,有时典雅别致,有时灵秀婉约,承载着生命中最为欣欣向荣的意蕴。

选择色彩:月白、桃红、群青3.(3分)下列关于《西游记》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被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

2023年《最后一课》阅读答案-《最后一课》阅读理解

2023年《最后一课》阅读答案-《最后一课》阅读理解

2023年《最后一课》阅读答案-《最后一课》阅读理解《最后一课》阅读答案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

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

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

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铁匠华希特带着他的徒弟也挤在那里看布告,他看见我在广场上跑过,就向我喊:“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到学校的!”我想他在拿我开玩笑,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过静悄悄的教室。

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可是一点儿也没有什么。

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朗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

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别的人。

宁德市语文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试卷

宁德市语文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试卷

宁德市语文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试卷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哀朽惜残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表达效果?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减字木兰花·竞渡黄裳(宋)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这首词描绘的是________(填写传统节日名称)的场景。

(2)有评论者认为词中“飞”改为“冲”更好。

你认为有道理吗?请说说理由。

(1)端午节(2)有道理,“冲”比“飞”好。

“冲”字更能表现出在龙舟竞赛时划龙舟人的气势冲天,从众多龙舟中脱颖而出争得第一的豪迈气概,照应题目“竞渡”中的“竞”字,也照应下文的“惊退万人争战气”的“争”字,更加地生动形象有气势。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黄裳的这首词以龙舟竞渡为题材,颇具历史价值。

龙舟竞渡,即赛龙船。

相传伟大人屈原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人民为了纪念他,每逢端午节,常举行竞渡,象征抢救屈原生命,以表达对爱国诗人的尊敬和怀念。

这一活动,后来成为民间的一种风俗。

当地居民准备轻便快船,选拔优秀船员,到节日,在附近江河举行竞赛活动。

男女老幼,官员百姓,纷纷集聚赛区观赏助兴。

这首词描会的是端午节的场景。

(2)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

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

炼字赏析常见答题格式: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作用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

九年级下部编版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下列小题。

鲸落——一只鲸鱼最后一次拥抱大海的方式①2020年4月, 中国“深海勇士”载人潜水器完成本年度的首次科考任务, 并收获了一个重要成果一一在中国南海1600米深处发现了鲸落, 这也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该类型的生态系统。

②但你知道吗?鲸落其实是一个很残忍又悲壮的过程。

当一只鲸鱼预感到自己快死亡的时候, 它会悄悄寻一片深海域, 然后孤独地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

等到气息消绝之后, 鲸鱼巨大的身体便会沉落到漆黑的深海。

而此刻, 那些聚集在鲸鱼旁边的海洋生物便会蜂拥而至, 疯狂吞食鲸尸。

从鲸鱼停止呼吸的那一刻起, 到巨大的身体被分食干净, 大概需要4-24个月的时间。

而在这段时间里, 除了早就守候在鲸鱼旁边的海洋生物外, 还会有成千上万只海洋生物被鲸鱼血肉的腥味吸引过来, 等到它身上90%的皮肉被消解之后, 这群嗅着味道来的海洋生物才慢慢散去。

但这还只是开始, 在这些海洋生物离开之后, 一些体型较小的甲壳类生物便会在鲸尸上安家落户, 接着啃食鲸尸上残余的软组织, 它们会在鲸尸上停留大约两年的时间。

尽管鲸尸的最后一丝血肉也被蚕食干净了, 但鲸落的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等甲壳类生物离开之后, 食腐蠕虫和厌氧细菌开始进入鲸骨中, 分解并吸食其中丰富的脂类, 它们要在鲸骨中生活50到100年。

这样, 在鲸骨中的养料被吸食殆尽后, 鲸鱼的残骸便在海底迻渐化作礁岩, 成为一些海洋生物的寄居场所, 这场盛大且漫长的仪式才算画上了句号。

③所以, 鲸落不仅指死掉的鲸鱼缓缓沉入海底, 不断被分食、分解的漫长过程, 还指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中所含的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据不完全统计, 在北太平洋的深海中, 至少有43个种类的13490个生物体都是依靠鲸落而生。

鲸尸从海平面沉落至深海, 然后在长达上百年的被分食、分解的过程中, 成为海洋里最温暖的绿洲, 给贫瘠的深海带来了巨大的养分, 就像《禅定荒野》里面说的那样, “鲸落海底, 哺暗界众生十五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的沐浴》阅读答案
《最后的沐浴》阅读答案
最后的沐浴
方叶
(1)为母亲沐浴,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2)母亲躺在床上,眼睛微微闭着,嘴角含着一朵淡淡的笑容,仿佛刚刚睡去。

(3)哦,母亲即将远行,去那一片永远宁静的净土,作为儿女的我们来为她做临行前的梳洗。

(4)默默地松开蓬松的发髻,我的手在颤抖,心更无法平静。

沐浴过多少阳光风雨,堆砌过多少羞怯秀丽,编织过多少人生梦幻的秀发云髻,全都被漫漫的岁月漂
白了。

(5)我知道辛勤而省俭的母亲似乎从来都没善待过自己的头发,平日连香皂都舍不得多抹几下。

今天我们
特意煮了一锅清香四溢的檀木热水,掺合这飘柔香波。

轻轻搓揉,洗去发髻间每一颗结垢,剔去云髻上每一粒
沙尘,让她一尘不染地上路,去寻找等待他多时的夫君。

(6)骨骼本来就粗壮的手脚,因为肌肉萎缩,青筋暴涨,更峥嵘如古松了。

渔家女出身的母亲,三岁丧父,九岁失母,从小跟着叔叔在风波浪涛中淘海为生。

当过
童养媳,放过牛羊,后来,又随着逃荒大军躲过日本鬼
子的炮火,跋涉过万水千山。

看手掌上的每一朵茧花,
脚板上的每一道裂痕,无不在诉说着生命的艰辛和苦难。

(7)倏忽,脚踝上一道长长的伤疤,如同一团火焰灼亮了我的眼睛。

记得我考上中学那年,大哥正在读大学,弟妹又小,这对勉强糊口的我们家来说,无疑是雪
上加霜。

“再苦,孩子的书一定要念,我们眼睛瞎,可
不能误了孩子的前程。

”母亲斩钉截铁的对父亲说。


是父亲风雨无阻地奔波在乡间小路上。

母亲更是起三更
睡半夜,跑码头,摆地摊,种菜养猪,一有空闲就别了
柴刀上山砍柴卖。

一天傍晚,刚从溪边码头卸货回来的
母亲,顾不上满头汗水,拿起柴刀又要上山去。

我忍不
住跟了去,母亲去砍一棵高大的木荷树,那树长得东倒
西歪的,倒下时,一根粗壮的树丫打在她的脚踝上,顿
时鲜血如注……
(8)是的,这伤疤将永远被母亲带去了,我轻轻地用湿毛巾擦拭着,泪水又一次模糊了双眼。

(9)大姐小心翼翼地揭开母亲身上的蓝布衫,啊,母亲裸露在我们的面前,蜡黄的肌肤,起伏的胸廓,那
丰满秀美的曲线哪里去了?母亲说过,我小时像羊羔一样,喜欢跪在地上吃奶,母亲曾很自豪地向左邻右舍夸我,说这孩子将来一定孝顺。

作为女儿的我,真的懂孝道,真的孝敬过父母吗?“古来父母多痴心!”母亲,
世上所有的母亲,都曾经用自己圣洁的乳汁哺育过子女。

那丰满的乳房却被我们一群兄弟姐妹吸干了,变得那么
干瘪、松散,紧紧贴在瘦骨嶙峋的胸脯上,我小时候吃奶,常常顽皮地用乳牙咬着喷香的奶头,让母亲痛的怜
爱地拍打着我粉嫩的脸蛋。

母亲,还能让我吸一口那甘
甜的乳汁,接受一次你怜爱的拍打么?
(10)岁月无情,人生如露。

母亲静静躺在灵床上。

没有花花绿绿的贡品,没有凄凄惨惨的挽联,甚至不敢
大放悲声。

佛云,悲啼会使死者的灵魂贪恋尘世,进不
了圣洁的天国。

眼前唯有三炷清香,一缕若有若无的诵
经声,和着两行无声的泪。

但人又怎能不依恋尘世?回
望生命的轨迹,无论甘甜还是艰辛,不值得回味、眷恋吗?
(11)我慢慢地跪下去,跪在母亲身旁,泪水滑过她的胸脯。

母亲即将去那矻矻(kūkū:勤劳不懈的样子)追求了一生的净土,此时此刻,我们在为她作最后一次梳洗,尽最后一次孝心。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
两项是(4分)
A.第(9)段写为母亲洗身,段末的问句实际上表达了希望能再次享受母亲的温存、抚爱的愿望。

B.第(11)段通过“跪下去”“泪水滑过她的胸脯”
的细节描写,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眷恋与负疚,深化了文章主旨。

C.文章不事张扬,不事浮华,语句流畅,语调轻快;但感情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深深的敬意和诚挚
的怀念。

D.文章所说的母亲“矻矻追求了一生的净土”,指的是不用忙忙碌碌、辛勤劳作,却能吃饱穿暖,且到平
平安安的生活境地。

E.唐代诗人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这篇文章所记所叙完全可以看作是对孟郊这
两句诗的诠释。

17.请用简短的语言写出第(2)段“眼皮微微闭合着,嘴角含着一朵淡淡笑容,仿佛刚刚睡去”一句所蕴
含的意味。

(4分)
答:
18.文章巧妙地勾勒了母亲的生命轨迹,请用简洁
的语言分析母亲的形象。

(6分)
答:
19.请从组织材料的线索、顺序方面对文本进行简
要赏析。

(6分)
答:
参考答案:
16.CD(C项“语调轻快”不对;D项“不用忙忙碌碌、辛勤劳作”不对。


17.母亲走完了值得回味的眷恋的一生,临终时安
详满足,坦然恬静,无憾无悔。

18.母亲一生坎坷,历经艰辛和磨难,尝尽人间酸
甜苦辣,但坚强勇敢,没有被苦难击倒;母亲勤劳节俭,善良无私,只知道为儿女付出,却从来都没有善待过自己;母亲宽厚仁慈,为儿女倾尽心血,无怨无悔,不求
回报。

(每点2分)
19.答案示例:文章以“最后的沐浴”为主线,以
替母亲沐浴的具体过程为写作顺序,在细节描写中传达
细腻真挚而深切的感情。

(3分)在主线的叙写中,顺势展开回忆,以插叙的方式串起表现母亲品格的材料,清
晰地勾勒出母亲坎坷艰辛、不断付出的生命轨迹,表现
出母亲坚强勇敢、善良节俭、宽厚无私的品质,歌颂了
母爱的博大无私,寄托了对母亲深深的敬意的诚挚怀念。

(3分)(答出“主线及其写作顺序”得3分,答出“在主线的叙写中展开回忆,以插叙的方式串连起母亲的一生”得3分。

线索方面亦可答明暗两条线,明线是“最
后的沐浴”,暗线是母亲的人生历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