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国际政治形势的认识与看法

合集下载

对当前国际形势的看法和调整对外政策的建议

对当前国际形势的看法和调整对外政策的建议

对当前国际形势的看法和调整对外政策的建议随着美苏关系走向缓和,整个国际形势发生了具有转折性的重大变化。

许多国家都在据此调整各自的政策,特别是对外政策。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我国对外政策也应不失时机地进行一些调整。

现将有关形势的看法和对策建议分述如后,以供参考。

一形势的变化和调整的依据1.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一是随着美苏关系的较大松动,国际形势已趋向缓和,而且由于缓和出自美苏的共同需要和国际形势发展的结果,这次缓和与过去不同,将是长期的,可能延续10到20年甚至更久。

二是国际竞争的重点转向经济技术、军备竞赛、军事安全、军事同盟和核战略的地位相对减弱和下降。

各国更加重视国家民族利益,特别是综合国力的加强,因而普遍内向化,认为解决国内问题(主要是经济技术的发展)更重要。

2.美苏关系从偏重于军事的抗变为全面竞争和增加对话,使对话成为一种格局,加以制度化,经常化。

4年间首脑会谈4次,外长会谈27次,现又增加了军方的定期互访。

两国间的气氛明显缓和,也开始解决一些问题。

美苏对抗的两个主要方面——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都在降温,出现了进一步裁军和政治解决地区冲突的趋势。

当然也要看到美苏缓和的脆弱性。

这除了制度不同外,还由于双方互为对手进行争夺的总战略尚无根本变化,加上利益冲突、历史积怨、互不信任,以及可能的偶发事件(如东欧发生的问题)等,因此仍会出现反复和曲折。

但是美苏对抗的减弱和国际形势走向缓和,将是今后的主要趋势或主流。

3.造成缓和的根本原因是美苏衰落和世界多极化近年发生了质的变化。

美国一前高级官员说,1981年美国在金融、工业、技术、军事上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在除军事外其他都已丧失,“成了没有资本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最大的债务国。

军备竞赛和海外义务已超过美国的承受能力,拉了经济的后腿,使美国不得不实行收缩。

苏联更认识到自己处于危机前状态,技术上同西方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面临沦为二三流国家的危险,因此提出新思维,大幅度调整内外政策,军备竞赛和对外扩张有显著收敛。

当前国家大事、宏观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认识与见解

当前国家大事、宏观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认识与见解

当前国家大事、宏观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认识与见解当前,中国在宏观政治经济方面面临着许多重要的挑战和机遇。

综观国内国际形势,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和见解。

首先,中国在经济领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中国的经济增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放缓。

国内产能过剩和高债务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这些问题不仅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性造成了影响,也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需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促进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政治领域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中国当前正面临着由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转型阶段,社会流动性增加、利益格局发生变化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

政府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同时,政府还需要提高反腐败的力度,加强执政能力和治理效能,保持党和政府的高度的纪律性和执行力。

再次,国际形势也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当前,全球化的进程遇到了一些挑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增加,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国际社会的利益。

最后,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也是当前中国宏观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中国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

比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等领域的问题引发了人民群众的不满和不安。

政府需要更加注重人民的生活质量,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总之,当前中国在宏观政治经济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政府需要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广的视野来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有效的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保持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推动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目标。

当前国际政治形势心得体会

当前国际政治形势心得体会

当前国际政治形势心得体会当前国际政治形势十分复杂且不稳定。

世界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各种冲突不断增多,给全球带来了很多困扰与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我对当前国际政治形势有以下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多极化趋势加剧。

过去几十年来,国际政治一直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格局为主导。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俄罗斯等新兴大国的崛起,世界格局正在发生着变化。

这些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以及它们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的日益重要的作用,都是多极化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

这种变化既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和摩擦,也为国际体系的平衡和稳定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其次,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全球化以来,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价值链更加分工明确。

然而,最近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表明了一些国家对全球化不满的情绪。

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以及英国脱欧等事件,都是这种矛盾的体现。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可能导致贸易壁垒的加剧,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阻碍。

第三,跨国问题亟待解决。

在当前的国际政治舞台上,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亟待各国共同应对。

例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等问题都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协调。

在这些问题上,各国应当摒弃单边主义思维,加强合作与对话,共同应对挑战。

第四,国际组织的作用日益凸显。

尽管国际组织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但它们在维护国际秩序和促进全球合作方面的作用仍然不可或缺。

例如,联合国在和平与安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际社会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国际组织的支持和改革,提高其效能。

最后,国际合作与对话是解决当前挑战的关键。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各国之间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分歧,但这也是通过对话和合作来解决的。

各国应该摒弃零和思维,以合作为基础,通过对话找到共同利益,推动国际事务的解决和国际秩序的发展。

综上所述,当前国际政治形势充满挑战和机遇。

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矛盾、跨国问题以及国际组织的作用等问题都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应对。

当代国际政治局势分析与研究

当代国际政治局势分析与研究

当代国际政治局势分析与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当代国际政治局势也在不断变化和演化。

国际组织的崛起、经济实力的转移、地缘政治的变化等多种因素,都对当代国际政治局势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当代国际政治局势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国际组织的崛起与发展国际组织在当代国际政治局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不仅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推进全球治理、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加强各国之间合作与交流,推动国际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国际组织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尤其是当前国际体系面临的一些新型安全威胁,比如网络安全、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需要国际组织加强协作、保持共同行动。

二、经济实力的转移与变化当代国际政治局势中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经济实力的转移和变化。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已经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美国也越来越感到压力。

同时,欧洲的经济实力也在逐渐削弱,而且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崛起也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平衡的失衡。

经济实力的转移和变化,对当代国际政治局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其导致了世界格局的变化,促进了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加强了南南合作,扩大了南北合作的空间。

另一方面,其也导致了国际竞争和合作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挑战了国际体系的稳定和规则的制定。

三、地缘政治的变化在当代国际政治局势中,地缘政治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当前,世界各主要大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和博弈日益加剧。

美国、俄罗斯、中国、欧洲等主要大国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和地缘政治影响力的扩张。

这种地缘政治的变化,给全球治理和国际安全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

有些地区面临着地缘政治冲突和纷争,比如中东、朝鲜半岛、南海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各国在协商、对话的基础上,推动问题的解决。

对当前国际政治形势的认识和看法

对当前国际政治形势的认识和看法

对当前国际政治形势的认识和看法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世界还很不太平。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中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

以新的"炮舰政策"和新的经济殖民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新干涉主义"严重损害了许多中小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发展利益,也给世界和平和国际安全造成威胁。

与此同时,因种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起的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犯罪、环境恶化等跨国问题远未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还很多。

但从总体上看,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多极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中国周边地区是大国利益交汇之地,中、美、俄、日、印对地区总体形势发展影响举足轻重。

尽管上述国家关系有密有疏,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彼此利益相互交织,在竞争中力求保持合作,避免迎头相撞。

美国虽视中国为主要潜在对手,并采取措施对中国防范遏制,但双方在反恐、朝核、维持台海稳定及经贸合作领域存在共同利益,美国对中国仍采取两面下注的政策,并不希望与中国发生对抗。

美日同盟针对中国的一面虽有加强,但彼此亦心存防范:美借日制华,却不希望中日交恶而不可收拾;日傍美制华,并不甘心为美火中取栗。

遭受美国战略挤压的俄罗斯,在国力未得到全面恢复前,仍将是中国主要战略伙伴,中俄关系有望继续稳固发展。

印美关系虽发展迅速,但印度不会全面倒向美国,沦为美遏制中国的棋子。

在可预见的未来,只要自身策略得当,中国不会成为大国矛盾的焦点,在大国外交中仍有充分的回旋空间。

(二)、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

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越来越紧迫。

对当前国际政治形势的认识和看法

对当前国际政治形势的认识和看法

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但挑战日益增多。

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动荡、格局调整、体系变革的新阶段。

一、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社会加强应对。

美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世界经济金融体系,挫伤了各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前景的信心。

危机由虚拟经济加速向实体经济蔓延。

国际油价粮价大幅波动,原油价格跌破每桶40美元。

在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和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明显下滑,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

危机也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社会问题突出,失业率普遍上升。

美、欧、日、中、俄等多国政府纷纷出台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并在华盛顿举行首次20国集团金融峰会,国际社会表达出加强政策协调,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强烈意愿,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呼声日益升高。

但危机尚未见底,其对国际体系及格局演变的影响值得高度重视。

二、地缘战略竞争激烈,大国合作大势所趋。

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围绕南奥塞梯问题爆发武装冲突,表明国际关系中的传统地缘政治和军事安全因素依然突出。

俄与美欧关系一度趋于紧张,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出现一些困难。

此外,大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安全乃至软实力方面的较量依然存在,围绕深海、极地和太空的争夺正在逐步展开,战略利益竞争日益突出。

但金融危机的爆发客观上缓和了大国关系。

面对严峻的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各大国普遍认识到加强合作、共渡时艰是唯一的共同选择。

美、欧等传统发达国家加强彼此协调,并加大对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借重。

大国关系的合作面回升。

欧俄重启新伙伴关系计划,并将探讨建立新的欧洲安全机制。

大国间既合作又竞争的总体框架得以维持。

三、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新兴大国崭露头角。

世界各主要力量实力此消彼长,推动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深入调整演变。

美对外战略受到伊拉克、阿富汗局势影响,不断加大对盟国和多边机制的借重。

欧洲一体化推进遇到困难,日本政府更迭,内顾倾向加大。

新兴发展中大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格局演变的重要推手。

2024年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认识汇报

2024年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认识汇报

2024年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认识汇报随着时间的推移,2024年即将来临,对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认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2024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与展望。

一、全球政治形势展望1.1 中美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相应的实力提升,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愈发复杂。

2024年,中美两国在贸易、科技、地缘政治等领域的博弈将持续升级,可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双方需要加强沟通与对话,建立更加稳定与可持续的合作关系。

1.2 欧盟变革2024年,欧盟将面临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挑战。

英国脱欧后,欧盟需要加强内部稳定与一体化进程,改革旧有机构与政策,以应对来自全球的竞争和地缘政治压力。

1.3 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4年,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政治影响力将进一步壮大。

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格局将给国际关系带来新的动态。

二、全球经济形势展望2.1 经济增长趋势随着技术革新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增长呈现出新的趋势。

2024年,许多国家将继续追求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以适应未来的挑战。

2.2 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2024年,各国需要共同努力,推进自由贸易与全球化,维护开放的国际经济秩序。

2.3 数字经济的崛起数字经济将成为2024年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将进一步改变经济生态,创造新的增长点和商业模式。

三、全球风险与挑战3.1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仍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024年,各国需要加强全球合作,加大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措施的支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协定落地生根。

3.2 地缘政治风险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对全球经济与政治造成不利影响。

各国应加强对话与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推动区域与全球稳定。

3.3 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变革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

如何认识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三篇

如何认识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三篇

如何认识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三篇形势指人事上的强弱盛衰之势。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

"指事物的发展状况,区别于"形式"指行军的阵势。

本站今天心准备了如何认识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有所帮助!如何认识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1美国在两场战争的情况下变得开始有点动荡,特朗普的政策加剧了这种情况,全球的经济发展开始放缓,全球化的趋势,世界多极化,发展中国家的渐渐兴起,美欧关系危机,全球西方化战略关键词:合作,进步,机遇,全球化,多极化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基辛格将这种变化称作为"数百年来未有的大变局",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认为"是地质板块式的变化"。

世界迎来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和平发展的新时代xx指出,"国际体系进入加速演变和深度调整时期""这个大变局,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大变局"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世界战略格局演变的科学判断,是对我国安全环境的总体把握,也是对加速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的战略构想。

大变局呼唤大变革,大调整推动大发展。

世界,正在变化。

当今发达国家的发展已经开始减缓,发展中的国家愈发强大。

西方国家已经开始略显疲态。

而亚洲的很多地方,依旧在发展着,并且显示出自己雄厚的实力先从欧洲开始说起。

英国脱离了欧盟,这个联盟也在这次事件当中受到了一定的损伤。

加上经济危机的打击,很多欧洲地区的失业人口开始大幅度的增长,加上中东地区的恐怖主义威胁。

欧洲变得动荡不安而他们的"老大哥"美国又在做什么呢?特朗普上台前,美国打了两场持续了很久的战争。

同时美国当然也被经济危机波及,失业人口开始暴增。

而美国的战争,给这些国家带来的,除了战火与伤痛以外,还有大片大片的无政府区域。

这也就给恐怖主义的人足够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的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当前国际政治形势的认识与看法摘要: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关键词: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安全China's chemical safety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Xiong xiaochao(Chang'an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Safety Engineering and Survey xi'an shanxi710064)Abstract:At present,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s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Peace and development remain the themes of our times. World multi-polarization andeconomic globalization continue their development in zigzags. The overall peace,war, overall relaxation, local tension, and overall stability, local turbulence,will be henceforth a period is the basic trend of international situation.Key words: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rnational Security引言国际政治的本质就是一个不断追求权利与实力的过程。

几千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改变了人类生存的物条件,但人类群体间的关系却没有发生本质变化。

但是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在当今社会,国家间权利与实力的追求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一战时期国与国的军备竞争转变为综合实力的竞争,但其竞争本质是不变的。

当前的国际政治正逐步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应该说当前的国际政治是进步了的。

一、当前国际政治形势分析纵观当今世界政治形势,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大国之间关系逐渐朝多元化发展,自从美国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面对从小布什手中接手的美国:美国引起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巨大的财政赤字等等。

加上欧洲债务危机的发生使欧洲的经济和政治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大背景中,世界政治形势有以下几个特点: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当今世界,虽然美国仍然执意实行他的霸权主义,但由于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各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致使霸权主义逐渐减弱,加上其它国家诸如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一直都是以和平共处,互相尊重,共同发展为发展策略等因素,国际力量正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全球化和区域性合作掀起了高潮。

2.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各国现在都极力发展自己的经济,增强自身的实力,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来提升自身对世界的吸引力、影响力和作用力。

当然,也只有真正提高自己,才会为世界的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做出贡献。

而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现在的主要特征。

3.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

各国围绕国家利益,国际战略,依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政治的变化进行调整。

这在很多方面都是有所体现的:(1)各国朝多元化建立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的方向发展。

只有建立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国家才能在各个方面平稳发展。

(2)目前世界各国在极力探索构筑新型伙伴关系,朝着互相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彼此借鉴;增进了解,建立信任;互利互惠,优势互补;面向未来,共同发展的方向发展。

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日建立战略互惠关系等等。

(3)各国首脑外交比较活跃。

各国元首通过直接的沟通与交流,克服障碍,发展国家间的关系。

(4)各大国都把发展同美国的关系当作自己对外政策的重点。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国,搞好同美国的关系理所当然的成为各国的外交重点。

(5)美日欧之间的矛盾有所发展,但同盟关系近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6)中美、中美、俄美、俄日之间矛盾较多,关系只能在曲折中发展。

矛盾虽然仍然存在,但是,在世界各国和平发展的大环境下,矛盾搁浅,在曲折中逐渐发展经济,政治外交是目前的权宜之计。

4.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区域性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

5.经济因素增强,经济与政治的相互互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

如今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直接导致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升降。

经济全球化是各国争夺资源的斗争加剧,甚至导致地区的政治军事冲突。

而且国家的经济利益往往成为国家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

当然,当前世界政治形势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政治制度和单边主义还很严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再增加。

总之,从二战之后,世界各国都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经济对一个国家的地位和政治有了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在存在种种问题的情况下,各国本着发展自己,争取双赢的原则共同发展,在曲折前进。

二、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对目前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本来不准备发表看法。

(1)一些基本观点和形势预测,在过去的几本书中都已谈过。

近年的形势发展似在意料中。

(2)目前在国内传媒占据舆论主流地位的议论是庸俗经济学。

对这场金融危机,多数议论仍只是对美国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流经济思潮作出应声虫式的回应。

不值得对其作认真讨论。

但是,考虑到当前这场危机仍日益深化,对我国的经济前途影响日深,如对其走向与本质认识不清,可能导致国家命运的重大转折。

世界经济在90年代将面临二次大战后5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这一点,笔者在1990年前后的一系列研究中曾有预测:①“东欧事件后,有人认为世界资本主义正在进人其黄金时代。

而我个人的看法却正相反。

依我看,从现在起,向下看今后10-20年,整个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可以说正在遇到其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严重的总体性危机。

”②“1991年以来,世界资金市场激发炽热的金融投机活动,再度形成股市膨胀的”金融肥皂泡“。

但是,全球性的生产能力过剩,导致工业利润率下降,失业率上升,正从深部损害着世界各国的产业经济。

从长远趋势看,在世界经济当前的表面活力下,潜伏着极其深刻的危机。

考虑到世界经济的全面态势和近十年来的基本趋势,有根据认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可能正在进入历史上第三次经济大衰退的下降低谷。

90年代很可能发生全球性结构性的金融危机,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大危机。

”因此,认识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应具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的眼光。

我个人认为这场危机远未走到尽头,我估计其在明年将深入到欧美地区,将进一步直接震撼美国。

这个危机能够在几年前被预测,说明其爆发不是偶然的,而具有某种客观的必然性。

现在可以说,当前这场危机,最初由美国跨国金融投机集团对东亚发动,但其结果,却是美国统治集团始料未及也不能控制的,而且已经引火自焚,严重地危及美国自身。

当前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二战结束以来资本主义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这一点,最近国际经济评论界已有共识。

以至一向以鼓吹经济自由主义著称的诺贝尔奖金得主萨缪尔森最近也对西方领导人发出严肃警告:“这场经济动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段历史时期中前所未有的,它使重要政治领导人及其经济学家们毫无思想准备。

他们几乎已经不知所措。

正如所有严重的经济动荡所带来的后果一样,这场经济动荡所造成的后果也必然是社会性政治性后果。

所有这一切意味着,我们所面临的已不再是少数国家或某一地区的孤立的问题了。

日本、亚洲其他国家、拉丁美洲和前苏联集团的经济都在放慢增长速度或陷入衰退。

这些地区加在一起,占了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将近一半。

除非它们的经济衰退被制止,否则崩溃局面将自行蔓延。

”但是,近几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应对措施,放慢金融领域的开放步伐,使上述前景得以避免。

然而,爆发危机的阴影并没有彻底消失。

中国并非本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打击和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为若干金融机构由于负债累累而破产,也表现为近一年来日益深化的产业危机和严重的失业问题——这种产业危机实际是金融危机在中国的表现形式。

因为许多企业就是由于呆帐、坏帐问后得不到银行资金支持而破产的。

当前产业危机的严峻性,可以说是建国5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

我们将进入的时代,是动荡的时代,而不是平静缓和的时代。

对国际经济形势未来的严峻性以及国际竞争的激烈性,应有足够充分的估计。

但是当前有人提出,有鉴于东亚各国外向型经济的失败,今后中国应采取闭关自守的战略而放弃谋取世界市场的战略,这是绝不可取的。

这种舆论的突然噪起,正与1988年—— 1992年前后鼓吹中国加速人关的噪动一样,理论似乎相反,但背后却有某种共同的意在误导国家经济方针的国际战略背景。

很显然,正如同美国近年竭力阻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体制以遏制中国的国际竞争,这种新理论在客观上有利于美国。

应当看到,不采取开放体制,中国无法解决自身人口过多、资本及资源不足、技术落后的问题。

中国应当利用当前国际原材料价格下跌的世界市场,吸纳国际资源,更快地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在金融上努力保护本国市场,在贸易上不断扩大在世界市场上中国制造品的占有份额(以提高本国过剩工业部门的产销出路,提高产业就业率),同时有计划地实施跨国资本输出和劳务输出,以谋取国际利润,扩增外汇积累,纤缓内部人口压力——这才是中国面对跨世纪发展所应采取的有远见的经济战略基本方针。

三、当前国际安全形势积极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趋利避害,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从中受益”。

对经济全球化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既要看到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为各国发展提供机遇的一面,又要看到新经济殖民主义和贫富差距拉大等国际经济领域不公平、不合理现象存在的一面。

只有继续发挥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减少其不利影响,才有可能实现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共赢共存的目的,建立真正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当前国际形势中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国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2002年,大国关系虽明显改善,但利益摩擦和冲突也在发展,突出表现在单边主义上升与国际社会多边合作加强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

大国关系的发展在新的一年将进一步经受伊拉克问题、朝鲜核问题等诸多考验,中美关系也将继续经受台湾问题等考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