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上面层沥青砼
SMA-13施工交底

沥青混合料及其施工技术要求一、上面层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路面施工必须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执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各条文要求,质量检查标准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规定。
1、SMA的组成特点SMA是一种以沥青、矿粉及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马蹄脂结合料,填充于间断级配的矿料骨架中所形成的沥青混合料。
其组成特点为:a.SMA为一种间断级配的量混合料;b.SMA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多,比普通沥青混合料要高出1个百分点以上;c.SMA混合料中5mm以上的粗集料含量较高,占70%以上,且要求其特别坚硬,表面粗糙,针片状颗粒少;细集料用量比较少,应采用坚硬的人工机制砂;d.SMA混合料中的矿粉用量多,一般为8%~13%,必须使用磨细石灰石粉,不应使用回收粉尘;e.SMA混合料的孔隙率比较小,一般控制在2%~4%范围内;f.必须在SMA混合料中添加纤维作为沥青的稳定剂;g.SMA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要求严格。
2、SMA混合料对材料的要求⑴沥青SMA沥青结合料采用聚合物SBS改性沥青,且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下表(表一)技术要求。
制造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采用9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
⑵粗集料粗集料粒径规格、质量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要求,应使用石质坚硬,具有棱角,表面粗糙,形状接近立方体,有良好的嵌挤能力的破碎石料,其质量应符合我国沥青路面抗滑表层石料的技术要求,并应具有更高的抗压碎能力,采用玄武岩骨料,其指注:针片状含量最好小于10%,绝对不超过15%在生产用于SMA的粗集料时,必须采用锤击式或锥式碎石机破碎,严禁使用顎板式破碎机。
⑶细集料SMA使用的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一定的棱角。
细集料采用机制砂,并采用专用的细料破碎机生产制造,不得使用含有泥土、脏物的⑷填料填料必须采用由石灰石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的矿粉。
高速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SMA-13上面层)

XX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SMA-13上面层)XXXX高速公路总监代表处2010年8月4日目录一、原材料 01.说明 02.改性沥青 03.粗集料 (1)4.细集料 (2)5.填料 (3)6.稳定剂 (3)7.集料的生产加工 (4)8.堆放环境与现场保护 (4)二、施工机械 (5)三、试验仪器设备 (5)四、SMA-13混合料技术标准 (7)五、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8)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8)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11)3.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11)4.关于SMA混合料马歇尔室内试验中几点统一做法 (11)5.报批 (12)六、沥青中面层的清扫与检查 (12)七、铺筑试铺阶段 (12)八、沥青砼上面层施工 (13)1.把好原材料质量关 (13)2.关于改性沥青SMA-13配合比设计的统一规定 (14)3.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的拌制 (14)4.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5)5.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16)6.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成型 (16)7.施工接缝处理 (18)8.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18)9.监理处人员岗位安排及质量控制重点 (20)沥青面层是位于高速公路路面基层上最重要的路面结构层,它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和大气自然因素的作用,应具有平整、密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滑、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
本项目沥青上面层采用4cm SMA-13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改性沥青)。
根据部颁标准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XX关于沥青路面集料标准DB 37/T 1390-2009《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矿料技术标准》、SHC F40-01-2002《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设计施工指南》和《XX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招标文件》,为保证工程质量,对XX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施工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原材料1.说明本指导书所指原材料自检合格认可的首要条件是必须经监理抽检确认并签发使用许可证后方可使用。
SMA-13沥青上面层施工方案-13页

SMA-13沥青上面层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福建省高速公路路面及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标准化指南;2、福建省福州至泉州高速公路扩建工程QB1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等工程第一册、第二册);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二、试验段概况本工程扩建新建路面设计为三层沥青砼路面:ATB-25密集配沥青上基层,设计厚度18cm,分两层施工;AC-20中粒式改性沥青中面层,设计厚度6cm;SMA-13玛蹄脂沥青上面层,设计厚度4cm。
为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经历了原材料选择,目标配比和生产配合比以及试拌等阶段的各项工作。
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相关设计及规范要求。
我部为了探索SMA-13沥青上面层混合料生产设备和施工机械的适应性,同时为以后SMA-13沥青上面层大面积施工提供经验及其相关数据,于2010年11月16 日在K354+560~K354+800右幅拼宽路段进行了SMA-13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施工,摊铺长度240m,宽度为9.5m,面积约2280m2,单层摊铺压实厚度为4cm。
试验段施工总结已获批准。
三、准备工作1、人员:管理人员、专项施工技术员、生产设备操作手、前场机械设备操作手、试验检测人员和普工等均已到位,投入试验段施工主要人员如下: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现场负责人:质检负责人:测量工程师:试验室主任:后场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前场操作手和普工:25人后场操作手和普工:10人现场技术员:4人试验人员:6人2、机械设备:SMA-13沥青上面层混合料生产设备、施工机械、小型机械等已安装调试完毕。
投入试验段施工机械设备:德基4000型沥拌站一座,纤维投放机一台,装载机两台,自卸车15辆,ABG423沥青摊铺机两台(配有非接触式平衡梁),BM203双钢轮压路机3台,小压路机一台。
3、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均已到位并已标定。
4、其他施工器具:都已购置齐全。
SMA沥青知识

SMA简介SMA是StoneMasticAsphalt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碎石沥青砂胶混凝土。
最早由德国在1968年研制成功;并于1993年北京机场高速公路在国内首次采用SMA做表面层,其后在国内逐渐推广应用。
SMA拥有两个重要的特性:一是大粒径集料互相嵌锁组成高稳定性和高抗变形能力的结构骨架;二是由细集料、沥青、和稳定添加剂组成的沥青砂胶将“骨架”胶结在一起,是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柔性和耐久性,同时改性剂的加入也改善了沥青混凝土的稳定性。
沥青玛脂碎石混合料(StoneMatrixAsphalt简称SMA)路面是一种新型的路面结构,SMA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脂结合料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骨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
所谓改性沥青是指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外掺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 matrix asphalt,简称SMA)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骨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
使用情况表明,SMA路面结构不仅在高温、重载时车辙变形量低,而且低温性能良好。
SMA路面集中了AC路面的空隙率小、水稳定性及耐久性好,和AM路面的集料嵌挤作用好、高温抗车辙能力强,以及AK路面抗滑性能等优点,同时克服了AC 路面的高温稳定性能不足、AM及AK的不耐裂、老化、抗水损坏性能差的特点。
沥青结合料主要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感温性(即高温稳定性和低温韧性)、防止混合料分散并提高路用性能,通常采用SBS改性沥青。
近年来,随着交通量的持续增加,超载重载、交通渠化等对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沥青路面质量,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中层出不穷。
SMA是由较多的沥青结合料、矿粉和稳定剂(一般为聚酯纤维或木质素纤维)填充于粗集料骨架中形成的间断级配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车辙性能和耐久性,同时雨天抗滑性能也较好,可降低车辆行驶的噪声等优点。
SMA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SMA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应用研究摘要:SMA改性沥青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抗滑性、高温稳定性以及低温抗裂性,主要应用在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的上面层。
但是其施工工艺尤为复杂,施工时必须制定科学、可行的技术方案,并高度重视施工质量控制。
本文以某公路工程项目为例,对SM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重点研究。
关键词:SMA改性沥青混凝土;木质纤维;配合比;碾压;引言:路面作为公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前阶段,大多数的公路路面施工采用的是沥青材料,而改性沥青混凝土能有效提高路面的质量,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因此,对改性沥青SMA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行研究与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1.市政道路SMA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概述市政道路直接接触车辆,承担着巨大的通行压力。
道路道路的强度、抗压性会直接影响通行的安全性。
因此,为了使市政道路的整体性能得到有效的提升,确保车辆可以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通行,必须对市政道路施工更加关注和重视。
针对于目前的市政道路现状来说,部分路段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彻底规避安全风险,从根本上提高市政道路的承载力,必须以SMA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施工的主要技术。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中的各项要点有正确的把握,确保市政道路中的SMA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发挥最大化的作用和价值,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从根本提高施工质量。
2.原材料2.1沥青SMA-13选择的是针入度较小、软化点较高、温度稳定性良好的SBS改性沥青。
通过试验检测表明,此沥青技术性能指标稳定,质量良好,能够直接拌和使用。
2.2粗集料粗集料选择的是辉绿岩碎石(规格范围为5~10、10~15mm)、石灰岩碎石(规格为3~5mm),工程项目现场的石场可以供应,但是必须选择大型反击式多级联合碎石机进行加工制作,同时在反击破碎与振动筛选时通过真空吸尘设备降低碎石粉尘量。
2.3细集料细集料选择的是石灰岩机制砂(规格为0~3mm),由表面干净、硬度坚硬的石灰岩制备而成。
sma-13s沥青砼(sbs改性)上面层施工技术方案

SMA-13S沥青砼(SBS改性)上面层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宁常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某标段起自胡家棚分离式立交,句容茅山隧道,终于磨盘山大桥,起点桩号K9+738,终点桩号EK26+600(FK26+595.627),全长16.862KM,采用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主线路面结构采用三层式沥青砼,主线上面层为4.5CM厚掺加木质素纤维(SMA-13S)细粒式沥青砼,上面层沥青采用改性沥青。
为确保沥青砼上面层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我部已经于某年七月五日在宁常高速公路主线K9+738-K10+095左幅357米进行(SMA-13S)沥青砼上面层试验路段的施工,取得本标段沥青砼上面层施工中的各项施工技术参数,确定了更合理的、有效的施工组织和技术方案,为进行大规模沥青砼上面层施工做好准备。
二、施工准备工作(一)人员准备为加强本项目面层施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项目部委派项目副经理某全面负责沥青砼上面层施工现场组织调度工作,某负责沥青砼摊铺现场组织调度,某负责沥青砼拌和现场组织调度。
施工前,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含技术员、技术工人、机械操作手)发放《SMA-13S沥青砼上面层施工作业指导书》,并进行详细的施工交底,明确岗位职责,做到五个明确:岗位明确、职责明确、施工程序明确、操作规程明确、技术质量要求明确。
详见上面层施工人员岗位职责表(附表一)(二)材料准备加强原材料的管理和控制,对进场的原材料,按相关规范及省、市高指下发的《沥青路面上面层(SMA-13S)施工指导意见(SBS改性沥青)》和有关文件精神进行试验检测。
确保进场原材料质量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集料堆放场全部采用砼硬化处理,对不同规格的材料分类堆放,并用砖砌隔仓以确保材料堆放不混料。
细集料料场搭设防雨棚,防止细集料淋潮结成团。
为确保宁常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的工程质量,设专人负责后场管理,做到有专人负责对石料进行覆盖防止集料二次污染。
1、沥青沥青上面层均采用路安特优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一。
sma-13上面层施工方案

SMA-13上面层施工方案1. 简介SMA-13上面层施工方案是对道路建设中使用的上面层材料——SMA-13进行施工的具体规划和步骤。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SMA-13的特性、施工准备、施工步骤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2. SMA-13特性SMA-13是一种常用于道路上面层的特殊混凝土材料,具有以下特性: - 耐久性强:SMA-13使用高质量的沥青混凝土作为基础材料,能够承受较高的交通荷载和使用寿命长。
- 抗剥落能力好:SMA-13表面密实,能够有效防止沥青层剥落、水侵入和裂缝扩展。
- 高抗滑性:SMA-13表面粗糙,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够提供良好的车辆操控和行驶安全性。
3. 施工准备在施工SMA-13上面层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 3.1 材料准备确保所有使用的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包括沥青、石灰石骨料、细砂等。
### 3.2 设备准备确保施工所需的设备完好并符合安全要求,如沥青摊铺机、碾压机、振动器等。
### 3.3 施工人员准备培训并安排合适数量的施工人员,确保其了解施工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4. 施工步骤以下是SMA-13上面层施工的主要步骤: ### 4.1 底层处理 - 清理底层材料和表面垃圾,确保底层平整清洁。
- 如有需要,进行底层修补,处理局部损坏和裂缝。
### 4.2 沥青摊铺 - 使用沥青摊铺机将预先配好的沥青料均匀摊铺在底层上。
- 摊铺时要控制好厚度和坡度,确保沥青层平整光滑。
### 4.3 骨料摊铺 - 使用振动器将骨料均匀摊铺在沥青层上。
- 摊铺后要用碾压机进行初级碾压,使骨料牢固嵌入沥青层中。
### 4.4 SMA-13施工 - 使用沥青摊铺机将预先配好的SMA-13均匀摊铺在骨料层上。
- 摊铺时要控制好厚度和坡度,确保SMA-13层平整光滑。
###4.5 压实 - 使用碾压机进行二次压实,确保SMA-13材料充分密实。
### 4.6 表面涂覆 - 如有需要,对新施工的SMA-13层进行表面涂覆,增加防水和抗氧化性能。
高速公路改性沥青SMA_上面层施工技术及应用效果

智能施工NO.04 2024120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高速公路改性沥青SMA上面层施工技术及应用效果何明静(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日照 276800)摘要:文章通过室内试验确定了改性沥青密实-骨架结构(SMA )混凝土的材料优选,总结了改性沥青SMA混凝土施工效果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议,对压实度和平整度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充分研究改性沥青SMA混凝土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改性沥青SMA混凝土;上面层施工;压实度;平整度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936(2024)04-0120-03DOI :10.19301/ki.zncs.2024.04.038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effect of modified asphaltSMA upper layer of expresswayHE Ming-jing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aterial optimization of modified asphalt dense-skeleton structure (SMA) concrete is determined through indoor tests, the construction effect of modified asphalt SMA concrete is summarized, and targeted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he compactness and flatness are detected and compared, 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odified asphalt SMA concrete is fully studied.Key words : modified asphalt SMA concrete; construction of the upper layer; compaction degree; flatness 近年来,改性沥青SMA混凝土以其良好的防渗性能、耐久性及抗滑性,在交通道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至重庆公路通道
湖南省常德至吉首高速公路
路面P7合同段
(K176+233.68—K197+860)
SMA-13上面层沥青砼
配合比设计报告
编号:P700035
砼类别:SMA-13
施工单位:湖南路桥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正大监理咨询工程有限公司上报日期: 2008年8月15日
附件目录
1.监理处配合比批复
2.承包单位申请报表
3.SMA-13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4.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组成计算表
5.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汇总表
6.SMA-13上面层最佳沥青用量确定图7.交通科研所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8.监理处平行试验报告
常吉高速公路
第七监理处通用函件
发函单位: 湖南省常吉高速公路第七监理处 发函日期: 二ОО八年八月十八日 编 号: 529
常德至吉首高速公路
承包单位: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机械工程公司合同号:P7
注:本表用于没有专业表格,根据合同规定和监理要求又必须书面向监理工厂师提出的申请、报审、报批请示和报告等情况。
上面层SMA-13设计说明
一、依据及参考资料
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5
4、湖南省常德至吉首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指南》
5、湖南省常吉高速公路《路面P7合同段工程招标文件及设计文件》
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7、《SMA路面设计与施工》
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理论浅析
我标段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为三层结构,下面层为7cm厚AC-25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为6cm改性沥青混凝土AC-25、上面层为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
为满足沥青砼路面热稳定性、不透水性、耐磨耗性、抗滑性、耐久性、抗疲劳破坏等方面的要求。
所以各层沥青砼结构有各层的作用。
面层是直接承受行车荷载作用和大气降水、温度变化影响的路面结构层,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良好的温度稳定性、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性。
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舒适高速地通行,沥青面层必须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
这就要求沥青面层不但要有较大的摩擦系数,而且要
有较深的表面构造深度(构造深度是高速行车减低噪音和减少水膜、溅水影响司机视线的主要原因)。
沥青面层的抗滑性能是由面层的级配形式决定。
本工程沥青砼上面层采用SMA-13沥青混合料,其配合比设计重点具有承载性能好、稳定性强,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性。
三、目标配合比设计
我部试验室以马歇尔试验为主进行了目标配合比设计。
根据交通厅路面专家组和长吉公司中心试验室意见,SMA-13目标配合比需经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试验。
最佳油石比6.0%,冷料配比为1#:2#:4#:水泥:矿粉=47:30:11:2:10,结果详见附件。
四、SMA改性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设计
1、原材料主要技术指标
按以下各表的试验检测指标对原材料进行检测
表1 矿粉质量技术要求指标
表2 机制砂级配要求
表3 上面层粗集料质量指标要求
表4 常吉高速公路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要求
2、拟采用施工的主要原材料
(1) 沥青:由交通国际合作公司提供的SBS改性沥青,基质沥青为进口壳牌70#;
(2) 粗集料:由江苏南京毛迪玄武岩碎石场提供的玄武岩,规格为: 9.5~13.2mm、4.75~9.5mm;
(3)机制砂:吉首百通公司生产石灰岩,0-2.36mm;
(4) 填料:a 矿粉:铺市水泥厂生产石灰岩矿粉;
b 水泥:华中水泥厂PO42.5;
(5) 纤维:武汉优呢克工程纤维有限公司提供的絮状木质素纤维。
按设计要求对以上各种原材料的各项指标进行试验检测,经试验检测,各原材料的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见附后的原材料试验检测资料。
3、确定矿料的比例
确定矿料级配,拌和场取热料进行筛分,采用图解法计算各种矿料的用量,使合成的矿料级配曲线基本接近规范级配范围中值线,并
应接近一条顺滑的曲线,其中特别注意控制好0.075mm、2.36mm、
4.75mm的筛孔通过量接近《施工指南》推荐级配的中值。
生产配合比设计考虑到0.075mm以下颗粒含量的控制精度。
为便于精确确定矿粉的掺量,集料级配检查全采用水洗筛分结果,精确确定合成级配的粉料含量。
否则,过量的粉尖颗粒粘附在矿料表面,既影响矿料与沥青的粘结,又增大了沥青用量,使设计配合比的空隙率较目标空隙率降低,形成软弱的混合料,造成路面高温稳定性能降低,引起高温车撤和泛油现象。
SMA-13沥青砼矿料组成级配见表5。
4、确定最佳油石比
用试验确定的矿料级配组成,按0.3%间隔变化,取5个不同的油石比,采用试验室的小型拌和机拌合成沥青混合料,按《施工指南》规定的方法制备五组马歇尔试件。
制件的拌和及成型温度见下表。
常吉高速公路SMA-13混合料拌和与成型温度参考范围
注:沥青用量的0.4%的木质素纤维在常温条件下掺入。
按规范要求,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计算法计算。
测定试件的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物理指标进行体积组成分析,进行马歇尔试验,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及流值等物理力学性质。
5、确定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
表6 SMA-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指标要求
注:SMA试验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的关键性筛孔为4.75mm
(1)空隙率是影响路面质量的重要指标,美国Superpave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空隙率指标控制在5%左右,路面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德国有项试验表明,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从7%降到5%,路面质量可以提高一倍,一些对沥青路面研究结果表明,一旦路面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低于3%就会出现明显的车撤及泛油现象.空隙率过低(混合料软弱)是造成高温车撤的主要原因。
根据《施工指南》的要求,空隙率控制在3%~6%之间。
(2)考虑到本项目处于1-4-1区,属夏天炎热,冬天寒冷、
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沥青用量既不能高也不能低,综合考虑决定采用油石比Pa=6.0%。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对SMA-13沥青砼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技术要求,确定本项目的SMA-13沥青砼生产配合比,具体指标见下表。
表7 SMA-13上面层最佳沥青用量确定图(生产配合比)
五、结论
我们通过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级配的具体分析,沥青混合料经过击实、检测认为粗细矿料级配是合理的,它是一种嵌挤紧密骨架型结构。
这种级配无论从结构承重能力、高温稳定性、抗渗水能力和通车后变形性都是有利的。
从下面图表中可以看出,油石比在5.8%~6.2%时空隙率、饱和度、矿料间隙率、流值、稳定度等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我们确定最佳油石比为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