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梁穿钢棒计算书
中铁西一大桥盖梁穿钢棒法计算书(竹胶板)

盖梁穿心钢棒法受力分析计算书2一、设计荷载1、钢筋砼自重盖梁钢筋砼自重统一按15.15m×1.8m×1.8m计算。
每个盖梁设计砼方量V=45.9m³,钢筋砼每方按25KN/m³《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砼自重G=45.9×25=1147.5KN,盖梁长15.15m,均布每延米荷载为q1=1147.5/15.15=75.74KN/m2、盖梁组合钢模板及连接件重量为9吨。
组合钢模板自重G=9000×9.8/1000=88.2KN均布每延米荷载q2=88.2/15.15=5.82kN/m3、底模下横向10×10cm的方木单根长度按10m计算,6kg/m,纵向间距0.2cm,共9排。
方木自重G=6×10×9×9.8/1000=5.29KN均布每延米荷载q3=5.29/15.15=0.35kN/m4、[12槽钢按照30cm间距布置,需要44根槽钢,每根长1.8m。
[12槽钢自重G=44×1.8×12.318×9.8/1000=9.56KN均布每延米荷载q4=9.56/15.15=0.63KN/m5、I56a工字钢每个盖梁设置2根,单根长16m。
工字钢自重G=2×16×106.316×9.8/1000=33.34KN均布每延米荷载q5=33.34/15.15=2.2KN/m6、施工荷载(1)小型机具、施工人员、邻边防护按1500kg计算,G=1500×9.8/1000=14.7KN均布每延米荷载q6=14.7/15.15=0.97KN/m(2)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q7=4*1=4KN/m(按最大垂直模计算)(3)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q8=8*1=8KN/m(8为容量为lm³~3m³的运输器具)7、荷载分项系数P二、受力模型1、10×10cm方木10×10cm方木分布梁直接承受底模以上的自重,方木均匀分布在[12槽钢上,间距20cm布置,按简支梁计算,如下图:2、[12槽钢[12槽钢分布梁直接承受底模以上的自重,[12槽钢分布在圆柱两侧的56a 工字钢上,两工字钢主梁紧贴圆柱,间距按圆柱直径150cm,故[12槽钢分布梁计算跨径为150cm,盖梁底宽为180cm,分布梁两端各悬臂15cm,悬臂有利跨中受力,不计悬臂部分,按简支梁计算,实际偏安全,如下图:分布梁受力模型3、I56a工字钢工字钢主梁承受由每根[12槽钢分布梁传来的重力,按均布荷载考虑,两根工字钢各承受一半的力,工字钢搭在两圆柱预埋的钢棒上,故工字钢计算跨径为两圆柱中心的间距,取为9.05m,按两端外伸悬臂计算。
总工必备盖梁受力验算书(穿芯棒)实例

盖梁悬空支架结构验算书(穿钢棒法)盖梁悬空支架结构验算书(穿钢棒法)一、工程概况2#大桥上部构造采用9×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先简支后桥面连续,共三联。
基础及下部构造采取桩柱式,桩基直径1.5m,桥墩采用双柱式墩,直径1.4m,盖梁尺寸2.0m×1.6m×8.95m,全桥共计8个盖梁。
二、总体施工方案因本桥盖梁高度较低,拟采用在墩柱上预留孔穿钢棒搭设支承平台施工。
盖梁尺寸为2.0m×1.6m×8.95m(宽×高×长),底宽1.7m。
盖梁简图如下:三、支承平台布置盖梁施工支承平台采用在两墩柱上各穿一根2m长φ90mm钢棒,上面采用墩柱两侧各一根11m长I40b工字钢做横向主梁,搭设施工平台的方式。
主梁上面安放一排每根3m长的[10槽钢,间距为40cm作为分布梁。
分布梁上铺设盖梁底模。
传力途径为:盖梁底模——纵向分布梁([10槽钢)——横向主梁(40b工字钢)——支点φ9cm钢棒。
如图:四、计算依据及采用程序本计算书采用的规范如下: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五、计算参数1.主要材料1)[10槽钢截面面积为:A=1274.8mm2截面抵抗矩:W=39.7×103mm3截面惯性矩:I=198×104mm4弹性模量E=2.1×105Mpa钢材采用Q235钢,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σ]=215Mpa。
2)I40b工字钢横向主梁采用2根I40b工字钢,横向间距为140cm。
截面面积为:A=9411.2mm2,X轴惯性矩为:I X=22800×104mm4,X轴抗弯截面模量为:W X=1140×103mm3,钢材采用Q235钢,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σ]=215Mpa。
3)钢棒钢棒采用φ90mm高强钢棒(A45),截面面积为:A=3.14×452=6358.5mm2,惯性矩为:I=πd4/32=3.14×904/32=643.8×104mm4截面模量为:W=πd3/32=7.15×104mm3抗剪强度设计值[τ]=125Mpa。
穿心棒法盖梁施工计算书(工字钢)

托担法盖梁施工计算书一、工程概况盖梁设计尺寸:双柱式盖梁设计为长11.95m,宽2.1m,高1.6m,混凝土方量为38.35方,两柱中心距6.95m。
盖梁如图所示:1预埋直径110mm 硬质PVC管,较高立柱根据高差来进行标高调整,保证两预留孔处于同一个标高,施工时把有关主筋间距和上下层箍筋间距作微调;2)插入钢棒:柱顶插入一根直径为9cm,长度为300cm的钢棒,作为主梁工字钢支撑点,钢棒外伸长度一致;3)安装固定装置和机械式千斤顶。
4)吊装主梁工字钢,利用φ25精轧螺纹钢,夹紧主梁工字钢,上铺I12.6工字钢作为分配梁;5)拆除钢棒,封堵预留孔:盖梁施工完成后把预留孔用细石混凝土封堵。
三、受力计算1、设计参数1)I12.6工字钢截面面积为:A=1810mm2截面抵抗矩:W=77×103mm3截面惯性矩:I=488×104mm4弹性模量E=2.1×105Mpa钢材采用Q235钢,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σ]=215Mpa。
2)主梁工字钢横向主梁采用2片45b工字钢。
截面面积为:A=11100mm2截面抵抗矩:W=1500×103mm3截面惯性矩:I=33760×104mm4弹性模量E=2.1×105Mpa3)钢棒钢棒采用φ90mm高强钢棒(A45),截面面积为:A=3.14×452=6362mm2,抗剪强度设计值[τ]=125Mpa。
2、荷载计算1) 混凝土自重荷载(考虑立柱混凝土重量)W1=38.35×26=444.3kN;2)支架、模板荷载A、2片I45b组成主梁,长12m,纵向工字钢长4.5m,间距30cm。
W2=12×0.874×2+0.142×4.5×(11/0.3)=54.3kN;B、定型钢模板,重量由厂家设计图查询得到。
W3=6800×10=68kN;3)施工人员、机械重量。
盖梁穿心钢棒法受力分析计算书

一、设计荷载1、钢筋砼自重盖梁钢筋砼自重统一按15.15m×1.8m×1.8m计算。
每个盖梁设计砼方量V=45.9m³,钢筋砼每方按25KN/m³《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砼自重G=45.9×25=1147.5KN,盖梁长15.15m,平均每延米荷载为q1=1147.5/15.15=75.74KN/m2、盖梁组合钢模板及连接件重量为9吨。
组合钢模板自重G=9000×9.8/1000=88.2KN均布每延米荷载q2=88.2/15.15=5.82kN/m3、[12槽钢按照30cm间距布置,需要44根槽钢,每根长1.8m。
[12槽钢自重G=44×1.8×12.318×9.8/1000=9.56KN平均每延米荷载q3=9.56/15.15=0.63KN/m4、I56a工字钢每个盖梁设置2根,单根长16m。
工字钢自重G=2×16×106.316×9.8/1000=33.34KN平均每延米荷载q4=33.34/15.15=2.2KN/m5、施工荷载(1)小型机具、施工人员、邻边防护按1500kg计算,G=1500×9.8/1000=14.7KN平均每延米荷载q5=14.7/15.15=0.97KN/m(2)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q6=4*1=4KN/m(按最大垂直模计算)(3)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q7=8*1=8KN/m(8为容量为lm³~3m³的运输器具)6、荷载分项系数二、受力模型1、[12槽钢[12槽钢分布梁直接承受底模以上的自重,[12槽钢分布在圆柱两侧的56a工字钢上,两工字钢主梁紧贴圆柱,间距按圆柱直径150cm,故[12槽钢分布梁计算跨径为150cm,盖梁底宽为180cm,分布梁两端各悬臂15cm,悬臂有利跨中受力,不计悬臂部分,按简支梁计算,实际偏安全,如下图:2、I56a工字钢工字钢主梁承受由每根[12槽钢分布梁传来的重力,按均布荷载考虑,两根工字钢各承受一半的力,工字钢搭在两圆柱预埋的钢棒上,故工字钢计算跨径为两圆柱中心的间距,取为9.05m,按两端外伸悬臂计算。
盖梁支撑计算书

盖梁模板支撑(分配梁、纵梁梁)计算书本合同段盖梁施工采用Ф160mm穿心棒与型钢支撑进行施工,盖梁示意图如下。
I--I剖面说明:1.图中尺寸除标高外,其余均以厘米计。
Array盖梁支架示意图I--I剖面(一)、模板设计1、侧模与端模侧模板采用厚度为δ6mm的钢板卷制成节高2.2m的定型平钢模板,外用角钢或槽钢作肋,上、下两段及毗邻两块连接处用螺栓相连。
端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6mm。
2、底模底模为定型钢模,在底模下部采用间距0.6m I20a工字钢作横梁,横梁长4.0m。
盖梁悬出端底模下设三角支架支撑,三角架放在横梁上。
横梁底下设纵梁。
横梁上设钢垫块以调整盖梁底的横向坡度与安装误差。
与墩柱相交部位采用特制型钢支架作支撑。
3、纵梁在横梁底部采用单层两排I45b工字钢连接形成纵梁,长20.3m,两组工字钢纵梁位于墩柱两侧,工字钢之间采用拉杆连接。
纵、横梁之间采用U 型螺栓连接;纵梁下为千斤顶支撑。
4、托架在浇注墩柱时距柱顶以下110cm处采用内径为φ180mmPVC管埋置在墩柱钢筋上,拆模后形成预留孔洞,然后插入φ160mm钢销,两端各伸出55cm 作为工字梁的支承牛腿。
在牛腿上架设I45a工字钢,然后上铺盖梁支承平台。
5、防护栏杆与与工作平台(1)栏杆采用φ48×3.5的钢管搭设,在横梁上每隔2.4米设一道1.2m高的钢管立柱,横向设置两道水平栏杆,钢管之间采用扣件连接。
(2)工作平台设在横梁悬出端,在横梁上铺设2cm厚的木板,木板与横梁之间采用铁丝绑扎牢靠。
(二)、盖梁施工时发生的有效荷载(1)盖梁砼自重:G1=74.1m3×26kN/m3=1926.6kN (2)模板自重:G2=122.6kN (3)施工荷载与其它荷载:G3=20kN(4)分配梁I20a 工字钢:G4=4.2×27×27.9㎏/m ×10N/kg=31.6kN (5)纵梁I45a 型钢自重:G5=80.4㎏/m ×20.3×4×10N/kg =65.2kN (6)托架I45a 型钢自重:G6=80.4㎏/m ×20.3×2×10N/kg =32.6kN (三)分配梁受力计算盖梁施工分配梁采用I20a 工字钢,单根长4.2m ,共计27根,间距为60cm ,布设长度为16.2m ,计算跨度l=2.15m ,截面特性数据为:A=35.5cm2,Ix = 2370cm4,Wx =237cm3,Sx=136.1cm3。
穿心棒法盖梁施工计算书 工字钢

托担法盖梁施工计算书一、工程概况盖梁设计尺寸:双柱式盖梁设计为长,宽,高,混凝土方量为方,两柱中心距。
盖梁如图所示:1预埋直径110mm 硬质PVC管,较高立柱根据高差来进行标高调整,保证两预留孔处于同一个标高,施工时把有关主筋间距和上下层箍筋间距作微调;2)插入钢棒:柱顶插入一根直径为9cm,长度为300cm的钢棒,作为主梁工字钢支撑点,钢棒外伸长度一致;3)安装固定装置和机械式千斤顶。
4)吊装主梁工字钢,利用φ25精轧螺纹钢,夹紧主梁工字钢,上铺工字钢作为分配梁;5)拆除钢棒,封堵预留孔:盖梁施工完成后把预留孔用细石混凝土封堵。
三、受力计算1、设计参数1)工字钢截面面积为:A=1810mm2截面抵抗矩:W=77×103mm3截面惯性矩:I=488×104mm4弹性模量E=×105Mpa钢材采用Q235钢,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σ]=215Mpa。
2)主梁工字钢横向主梁采用2片45b工字钢。
截面面积为:A=11100mm2截面抵抗矩:W=1500×103mm3截面惯性矩:I=33760×104mm4弹性模量E=×105Mpa3)钢棒钢棒采用φ90mm高强钢棒(A45),截面面积为:A=×452=6362mm2,抗剪强度设计值[τ]=125Mpa。
2、荷载计算1) 混凝土自重荷载(考虑立柱混凝土重量)W1=×26=;2)支架、模板荷载A、2片I45b组成主梁,长12m,纵向工字钢长,间距30cm。
W2=12××2+××(11/)=;B、定型钢模板,重量由厂家设计图查询得到。
W3=6800×10=68kN;3)施工人员、机械重量。
按每平米1kN,则该荷载为:W4=12×2×1=24kN;4)振捣器产生的振动力。
盖梁施工采用50型插入式振动器,设置3台,每台振动力2kN。
穿心棒法盖梁施工计算书(工字钢)

托担法盖梁施工计算书一、工程概况盖梁设计尺寸:双柱式盖梁设计为长11.95m,宽2.1m,高1.6m,混凝土方量为38.35方,两柱中心距6.95m。
盖梁如图所示:1预埋直径110mm 硬质PVC管,较高立柱根据高差来进行标高调整,保证两预留孔处于同一个标高,施工时把有关主筋间距和上下层箍筋间距作微调;2)插入钢棒:柱顶插入一根直径为9cm,长度为300cm的钢棒,作为主梁工字钢支撑点,钢棒外伸长度一致;3)安装固定装置和机械式千斤顶。
4)吊装主梁工字钢,利用φ25精轧螺纹钢,夹紧主梁工字钢,上铺I12.6工字钢作为分配梁;5)拆除钢棒,封堵预留孔:盖梁施工完成后把预留孔用细石混凝土封堵。
三、受力计算1、设计参数1)I12.6工字钢截面面积为:A=1810mm2截面抵抗矩:W=77×103mm3截面惯性矩:I=488×104mm4弹性模量E=2.1×105Mpa钢材采用Q235钢,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σ]=215Mpa。
2)主梁工字钢横向主梁采用2片45b工字钢。
截面面积为:A=11100mm2截面抵抗矩:W=1500×103mm3截面惯性矩:I=33760×104mm4弹性模量E=2.1×105Mpa3)钢棒钢棒采用φ90mm高强钢棒(A45),截面面积为:A=3.14×452=6362mm2,抗剪强度设计值[τ]=125Mpa。
2、荷载计算1) 混凝土自重荷载(考虑立柱混凝土重量)W1=38.35×26=444.3kN;2)支架、模板荷载A、2片I45b组成主梁,长12m,纵向工字钢长4.5m,间距30cm。
W2=12×0.874×2+0.142×4.5×(11/0.3)=54.3kN;B、定型钢模板,重量由厂家设计图查询得到。
W3=6800×10=68kN;3)施工人员、机械重量。
钢棒计算书

桥梁上构――盖梁支撑钢棒受力计算书一、静态荷载(一个盖梁的自重)一)、一个盖梁的钢筋总量约G钢=5000 Kg二)、砼的重量:一个盖梁的砼量约28.48m3,1 m3砼按2.5吨来计算G砼= 28.48×2.5×1000=71200 Kg三)、钢模板自重:查表得知每平方米约35Kg,一个盖梁的面积约57.006㎡,因此模板的自重为:G模板=57.006×35=1995.21 Kg四)工字钢自重:查表得知高40cm*厚1.55㎝*14.5㎝每米重约75 Kg,工字钢总长13.5米G工=75×2×13.5=2025 Kg五)其他其他包括工人、工具、钢管平台等,设定为1000 KgG其他=1000 Kg二、动态荷载:活荷载已经考虑到施工荷载里面三、风荷载:此处不考虑四、钢棒在此承载体系内所承受力的百分比两个墩柱的承重面积:2.262㎡两根工字钢承重面积:3.742㎡因工字钢所承受的力直接作用于两根钢棒上,所以也可以称为钢棒在此承载体系内所承受力的百分比为:62.3%五、一根钢棒所承受的力为:G总= G钢+ G砼+ G模板+ G工字钢+ G其他=5000+71200+1995.21+2025+1000=81220.21 K g×9.8N/ K g=795958.058N 一根钢棒所承受的力N=G总×62.3%÷2=247940.935 N查表得知HPB235的圆钢屈服强度为315.39N/㎜ 3直径80mm的钢棒屈服强度为N=402×3.14×315.39=1585323.051N﹥247940.935 N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直径80mm钢棒在此承载体系内满足要求钢棒支撑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计算书7.1墩柱系梁计算书本标段拟采用在墩柱上预留孔穿钢棒搭设支承平台施工。
在墩身预埋PVC管,拆模后穿设9cm的钢棒,钢棒上架设两组I40b的工字钢作为承重主梁,主梁上铺设I16的工字钢作为分配梁。
本标段墩柱系梁截面尺寸均为2.0m×1.8m,考虑最不利情况,按柱间距最大的墩柱作为计算模型,取王元大桥左线15#墩墩柱系梁。
墩柱系梁简图如下:7.1.1支承平台布置墩柱系梁施工支承平台采用在两墩柱上各穿一根3m长φ9cm钢棒,上面采用墩柱两侧各一根12m(墩心距为7.0米,墩柱直径为2.2米,总长36.8米,故选择两根6米长工字钢对接,在接头处的两侧及顶面、底面用2cm厚20cm长16cm 宽的钢板焊接,安装时接头放置在中墩支点处)长I56a工字钢做横向主梁。
主梁上面安放一排单根长3m的I16工字钢,间距为50cm作为分布梁。
分布梁上铺设墩柱系梁底模,在I56a和I16工字钢之间安装木楔块调节底板标高偏差。
传力途径为:墩柱系梁底模——纵向分布梁(I16工字钢)——横向主梁(I56a工字钢)——支点φ9cm钢棒。
7.1.2计算参数计算依据及采用程序本计算书采用的规范如下:《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其他现行相关规范、规程主要材料1)I16工字钢截面面积为:A=2611mm2截面抵抗矩:W=140.9×103mm3截面惯性矩:I=1127×104mm4弹性模量E=2.1×105Mpa钢材采用Q235钢,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σ]=215Mpa。
2)I56a工字钢横向主梁采用2根I56a工字钢,横向间距为220cm。
截面面积为:A=13538mm2,X轴惯性矩为:I X=65576×104mm4,X轴抗弯截面模量为:W X=2342×103mm3,钢材采用Q235钢,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σ]=215Mpa。
3)钢棒钢棒采用φ90mm高强钢棒(A45),截面面积为:A=3.14×452=6358.5mm2惯性矩为:I=πd4/32=3.14×904/32=643.8×104mm4截面模量为:W=πd3/32=7.15×104mm3抗剪强度设计值[τ]=125Mpa。
7.1.3设计荷载1)砼自重砼自重统一取200cm梁高为计算荷载,砼方量:V=1.8×2.0×(7.0-2.2)=17.28m3,钢筋砼按26KN/m3计算,砼自重:G=17.28×26=449.28KN均布每延米荷载:q1=449.28KN/(7.0-2.2)m=93.6kN/m2) 组合钢模板及连接件0.95kN/m2,侧模和底模每延米共计18.24m2,q2=3.61kN/m3) I16工字钢: 3m长I16工字钢间距0.5m,每延米2根共计6米,工字钢单位重0.205KN/m,合计:q3=6×0.205=1.23kN/m4)I56a工字钢:共2根,单根长12米,共重:2×12×106.27kg=2550.48kg q4=2.125KN/m5) 施工荷载:小型机具、堆放荷载:q5=2.5KPa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q6=2KPa荷载组合及施工阶段系梁自重及支架自重均按恒载考虑组合系数1.2,施工荷载按活载考虑组合系数1.4。
1)I16工字钢分布梁计算模型:I16工字钢分布梁直接承受底模以上的自重,I16工字钢分布在圆柱两侧的I56a工字钢上,两工字钢主梁紧贴圆柱,间距按圆柱直径2.20cm,故I16工字钢分布梁计算跨径为220cm,系梁底宽为180cm,按简支梁计算,如下图:分布梁计算受力模型2)工字钢主梁计算模型:工字钢主梁承受由每根分布梁传来的重力,按均布荷载考虑,两根工字钢各承受一半的力,工字钢搭在两圆柱预埋的钢棒上,故工字钢计算跨径为两圆柱中心的间距,取为7.0m。
计算简图如下:主梁计算受力模型3)钢棒计算模型钢棒为悬臂结构模型,此墩柱为双柱墩,系梁砼强度达到设计值80%以上,卸载落梁,两个墩上的钢棒按照均衡受力考虑。
因工字钢紧贴墩柱放置,故只需验算钢棒的抗剪承载力。
受力简图如下:7.1.4计算结果1)I16工字钢分布梁计算荷载q=1.2×(q1+q2+q3)+1.4×(q5+q6)×1.8=1.2×(93.6+3.61+1.23)+1.4×(2.5+2)×1.8=129.468KN/mI16工字钢分布梁布设间距0.5m,单根承受0.5×129.468=64.734KN则单根槽钢在系梁底位置均布荷载q=64.734/1.8=35.936KN/M计算跨径2.2m跨中弯矩:M=ql2/8=35.936×2.22/8=21.758KN.Mσ=M/W=21.758/140.9×103mm3=154MPa<【215MPa】由结构力学均布荷载下的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f=5ql4/384EI=5×35.936×2.24/384×2.1×1127=4.631mm<[f]=l0/400=2200/400=5.5mm(满足要求)2)I56a工字主横梁计算荷载:q=1.2×(q1+q2+q3+q4)+1.4×(q5+q6)×1.8=1.2×(93.6+3.61+1.137+2.125)+1.4×(2.5+2)×1.8=131.91KN/mI56c工字钢设两根,单根承受q=0.5×131.91KN=65.953KN/M计算跨径7.0m跨中弯矩:M=65.953×72/8=403.96KN.Mσ=M/W=403.96/2342×103mm3=172MPa<【215MPa】跨中挠度:f=5ql4/384EI=5×65.953×74/(384×2.1×65576)=14.973m<[f]=l/400=7.0/400=17.5mm3)钢棒切应力计算荷载:q=1.2×(q1+q2+q3+q4)+1.4×(q5+q6)×1.8=1.2×(93.6+3.61+1.137+2.125)+1.4×(2.5+2)×1.8=65.953KN/mQ={65.953×(7.0-2.2)+2.125×(24-(7.0-2.2)×2)/2}/2=165.937KNτ=4/3×Q/A=4/3×165.937×103/6358.5=34.796MPa<[τ]=125Mpa结论:综合以上计算得知,此墩柱系梁支架能满足施工受力要求。
7.2脚手架设计及受力验算首先对提升机脚手架材料进行初选择,并通过严格检算来验证所选材料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提升机脚手架拟采用2根I32a工字钢作为主梁,8根【14a槽钢作为纵、横梁,Φ40mm钢棒作为插入墩身的主要承购构件,纵、横梁上部布置12m高双排Φ48钢管脚手架,脚手架架上满铺脚手板。
1.荷载取值恒载:竖向钢管(Φ48mm×3.5mm)自重:g=3.14×(0.0242-0.02252)×7850×10=17.2N/mq=12×(12+3)×2×2×17.2=12384N=12.38KN横向及斜向钢管自重(共9层):Q=9×(9.1+4.6)×2×2×17.2+(12+8)×4×4×17.2=9859N=9.86KNΦ25连接钢筋自重:(8+3)×4×9×0.8×3.85=1219 N=1.22 KN扣件自重:按850个计,每个取重量最大的1.6kg共计1.6×850×10=11200N=13.6KN钢管脚手架等自重小计:12.38+9.86+13.6+1.22=37.06KN脚手板自重按满铺取0.15KN/m2×7=1.05KN/m2纵横梁自重:14.53×2×2×10=581.2N/m=0.6KN/m主梁自重:52.69×10=526.9N/m=0.5KN/m横载合计(转为线荷载):Q1=37.06/(9.1+4.6)/2+0.6+0.5+1.05×0.8=3.29KN/m活载:施工人员等荷载:1.0kpa×0.8=0.8KN/m荷载组合:横载分项系数取1.2,活载分项系数取1.4q=3.29×1.2+0.8×1.4=5.07KN/m,每根纵梁承受线荷载为2.54 KN/m 2、纵梁验算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差得:M max=0.125×q×l2=0.125×2.54×7.5×7.5=17.86 KN.m2[14a槽钢截面抵抗矩W=80.5×2=161cm3δmax= M max/W=17.86/161=110.93Mpa<[δ]=145Mpa 满足要求。
3.横梁验算纵梁将荷载传给横梁,其集中荷载为P=2.54×7.5/2×2=19.05KN只有在集中荷载作用下弯矩为:Wmax=19.05×1.2=22.86 KN.m。
只有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弯矩为W=1/2×q×l2=1.83 KN.m。
经叠加后支座处弯矩最大Mmax=22.86+1.83=24.69 KN.m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查得:2【14a槽钢截面抵抗矩W=80.5×2=161cm3δmax= M max/W=24.69/161=153.35Mpa>[δ]=145Mpa能够满足《钢结构》中[δ]=215 Mpa4.主梁验算每根I32a工字钢主要承受集中荷载:P=4.72×(9.1+4.6)/2=32.33 KNW max=32.33×1.4=45.26 KN.mI32a工字钢载面抵抗矩W=692cm3δmax= M max/W=45.26/692=65.4Mpa<[δ]=145Mpa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