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八课《幼学杂字》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小学“传统文化”教科书共分六册,其中二年级学习第二册。

本学年学习第二册。

课本共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经典驿站;第二单元艺术乐园。

共分为18课。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共17课。

学习本单元,就要让学生明白,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当然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中国人。

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这不是想想就能做到的,需要很好地学习。

正所谓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

第二单元艺术乐园:只有18课,学习这一课,要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1、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2、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使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3、当学生知道这一切,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做一个中国人,真好!
三、学生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遇到问题能积极动脑思考。

总的来说学生学习风气浓厚,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动脑,主动大胆的回答问题。

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能够背诵课文,并能司出其中的道理。

四、教学措施: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自愿的学、主动的学。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优生帮助差生学习。

2、采取读、诵、记、背的方法,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

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笔记

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笔记

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笔记一、文学常识。

1. 作者。

- 陶世龙,科普作家。

2. 文体。

-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二、字词积累。

1. 生字。

- 掸(dǎn):用掸子或别的东西轻轻地抽或拂,去掉灰尘等。

- 踪迹(zōng jì):行动所留的痕迹。

- 装置(zhuāng zhì):机器、仪器或其他设备中,构造较复杂并具有某种独立功用的部件。

- 烘烤(hōng kǎo):用火或蒸汽使身体暖和或者使物体变热、干燥。

- 腐蚀(fǔshí):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

- 沙砾(shālì):沙子和碎石块。

- 山麓(shān lù):山脚下。

- 沟壑(gōu hè):山沟。

- 龟裂(jūn liè):裂开许多缝子。

(注意“龟”在这里的读音,不读“gu ī”)2. 词语理解。

- 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 楔形文字:公元前三千多年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笔画像楔子,古代巴比伦人、亚述人、波斯人等都曾使用这种文字。

三、文章结构。

1. 第一部分(1 - 4段)- 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 第1段通过提问“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引起读者兴趣。

- 第2 - 4段列举了人们记录时间的多种方式,如铜壶滴漏、日历等,然后引出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更为长久。

2. 第二部分(5 - 29段)- 详细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 岩石的破坏与新生(5 - 21段)- 岩石的破坏(5 - 18段)- 首先说明岩石被破坏的因素有“风吹雨打”“日晒霜寒”等自然因素(5 - 7段)。

- 接着阐述生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8 - 14段),如植物的根伸进岩石的裂缝,动物的挖掘等。

- 人类活动对岩石也有破坏作用(15 - 18段),如开采矿石等。

- 岩石的新生(19 - 21段):岩石被破坏后的产物又重新形成新的岩石。

金海岸小学必背古诗

金海岸小学必背古诗

金海岸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必背诗文(24首)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黄鹤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9.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0.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1.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2.明日歌(民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113.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4.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5.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6.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7.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8.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9.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ﻬ声律启蒙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配乐简介《声律启蒙》《声律启蒙》是清代车万育编著,文字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对于我们了解韵律、积累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几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2、背诵《声律启蒙》(节选一)。

3、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今天我们将学习《声律启蒙》(节选二)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书认真听,标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学习第一段.1、学生自由读第一段,模仿老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解析词语:晚照:晴空:宿鸟: 鸣虫:天浩浩: 日融融:佩剑:弯弓: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学习第二段1、学生自读,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读. 达成目标的策略教师范读教师带读学生指读释读、讲解重点点拨朗读背诵朗读评价分组朗读比赛师生对读练习背诵熟读课文收集课外资料2、根据注释,小组交流一起理解含义。

楼:阁:户:窗:巨海:长江: 泽:岌岌: 淙淙:故国: 他邦:3、师生共同放声齐读.4、尝试背诵.五、课外延伸:对对子游戏地球上有美丽神奇的自然现象,漂亮多变的花草树木,可爱有趣的小动物。

我们都很喜欢他们。

我们还把他们编成了有趣的对子.对对子很有趣,也很简单,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今天我们也来对对子。

先从最简单的一个字对起.山—水湖—海多—大- 天—先—晴—宽—易-横—前—文—教师归纳:只要词类相当的都可以对.2、对二字。

千山——七嘴——天南——鸟语—-万紫——山清——和风——花红教师归纳:为什么你们能脱口而出地对出来?去掉中间的连线,就变成了四字词语.我们的汉语就是这么神奇,有些四个字的成语拆开来就是两个字的对联,成语掌握多了,你们说起话来会出口成章,写起文来会下笔有神的。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合集5篇]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合集5篇]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合集5篇]第一篇: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第一单元经典驿站1《硕鼠》教学目标:1、学习《硕鼠》,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把握《硕鼠》中,复唱的特点。

2、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隐含的寓意。

3、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性。

4、熟读并背诵。

教学难点:1、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隐含的寓意。

2、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板书“鼠”,齐读,思考:看到这个字,你会想到什么?师在“鼠”字前加上“硕”字,齐读,思考:这个字什么意思?猜想题目的意思。

(大老鼠)二、新授:(一)、师范读,生听清字音,体会诗中节奏。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拍)(二)、生自渎,借助注音读通句子,读出诗的韵律来。

(三)、指读,生生互评。

(四)、默读思考: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生:在读的时候,我们发现它一共分为三章,三章结构上非常相似,句子大部分都是重复出现(重章、叠句、四言),只有几个词不同。

师总结:正是因为它是重章、叠句。

所以读起来更有节奏感。

(五)、学生自己读,体会其节奏感,再全班齐读。

(六)、学习第一段:这篇诗经在讲什么?让我们一起先来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

2、逐句理解。

(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黍”:黍子,一种粮食;“无”通“毋”:不要,不。

B、将第一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生:大老鼠大老鼠,别在吃我的黍子。

(2)“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女”通“汝”:你。

“贯”:侍奉。

B、讲解句式:“莫我肯顾”:应为“莫肯顾我”(宾语前置)C、将第二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生:三年侍奉你,都不愿意对我照顾。

(3)“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适”:舒心;“逝将”:发誓要。

B、将第三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生: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的地方。

(4)“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幼学杂字

幼学杂字

《幼学杂字》一名《新增幼学杂字》、《四言便读》,不著编者名氏,而题“状元阁爵记鉴定”,无年月,李光明庄刻本。

是书分为上下两部分。

下部分一行文字,一行图像,文图一一对应,故又名《对相杂字》,颇与现在看图识字一类启蒙读物相似。

上部分题“四言便读”,四字一句,凡700余句,合计2800余字。

设置21个门类,依次包括天文门、地理门、人物门、时令门、身体门、人事门、衣冠门、首饰门、文事门,武备门、婚姻门、布帛门、银色门、五谷门、花木门、鸟兽门、饮食门、杂货门、百艺门、起盖门及农桑门。

其中一些生僻字,今后有时间我及时补上。

天文门鸿濛混沌,开辟穹苍。

两仪四象,八卦阴阳。

五行七政,二曜三光。

三垣列宿,牛女参商。

广寒月窟,皎洁蟾光。

滂沱霹雳,雾露霞霜。

淋漓甘露,宵汉河潢。

阴阳晓曙,宇宙四方。

地理门门墙宫室,京省府县。

州邑边疆,都图闾里。

(缺四字),镇市村乡。

五岳四渎,湖海河江。

潭滩溪涧,沟沼池塘。

阡陌圩陇,峦顶高冈。

丘陵窑窟,道路津梁。

九重宫殿,五凤禁门。

丹墀甬道,公署衙门。

敌台营寨,馆驿邮亭。

仓廪府库,局院场篷。

人物门状元榜眼,探花传胪。

生员贡监,进士举人。

九流三教,百姓人民。

高曾祖考,父母双亲。

公婆儿媳,岳母丈人。

伯叔姑舅,姨表婶妗。

哥嫂姐妹,甥婿侄孙。

妻妾妯娌,长幼卑尊。

夫人相公,朝奉孺人。

媒婆乳母,奴仆价伻。

时令门春夏秋冬,寒暑和温。

三元甲子,始定晨昏。

天干地支,配合纳音。

十二时辰,冷热晴阴。

昼夜长短,晌午黄昏。

朝夕旦暮,夜半三更。

时和世泰,谷熟年丰。

正月元宵,立春雨水。

二月花朝,惊蛰春分。

三月寒食,清明谷雨。

四月清和,立夏小满。

五朋端午,芒种夏至。

六月三伏,小暑大暑。

七月七夕,立秋处暑。

八月中秋,白露秋分。

九月重阳,寒露霜降。

十月小春,立冬小雪。

十一月数九,大雪冬至。

十二月腊八,小寒大寒。

除夕分岁,次早新年。

身体门三关四体,五脏六根。

头颅脑髓,额角天庭。

愢颊颈项,六脉浮沉。

人中下颏,眸子瞳人。

胸膛嘴脸,咽喉舌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2024年小学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小学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小学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小学“传统文化”教科书共分六册,其中二年级学习第二册。

本学年学习第二册。

课本共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经典驿站;第二单元艺术乐园。

共分为18课。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共17课。

学习本单元,就要让学生明白,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当然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中国人。

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这不是想想就能做到的,需要很好地学习。

正所谓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

第二单元艺术乐园:只有18课,学习这一课,要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1、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2、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使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3、当学生知道这一切,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做一个中国人,真好!三、学生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遇到问题能积极动脑思考。

总的来说学生学习风气浓厚,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动脑,主动大胆的回答问题。

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能够背诵课文,并能司出其中的道理。

四、教学措施: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自愿的学、主动的学。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优生帮助差生学习。

2、采取读、诵、记、背的方法,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

五、教学进度:教学进度课号内容课时周次一《声律启蒙》(节选一)21-2二《声律启蒙》(节选二)23-4三《续小儿语》(节选)25-6四《增广贤文》(节选一)27-8五《增广贤文》(节选二)29-10六《弟子规》(节选一)211-12七《弟子规》(节选二)213-14八《幼学杂字》(节选)215-16九《中华改良杂良》(节选)217-18十《千家诗》(一)219-20十一《千家诗》(二)21-2十二《千家诗》(三)23-4十三《千家诗》(四)25-6十四《神童诗·卷首诗》(一)27-8十五《神童诗·卷首诗》(二)29-10十六《随园诗话》(读书)211-12十七《世说新语》(王戎识李)213-14十八格言警句215-162024年小学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二)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地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2.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品质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