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用印象笔记Evernote做什么(三)个人知识管理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年,我用印象笔记Evernote做什么(三)个人知识管理

在谈这个话题之前,有一个事情得明确,就是不是有了Eevrnote才做知识管理,而是做知识管理的时候,应用Evernote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这个顺序不能反。知识浩瀚无边,就说读书,这世界上的书,如果没个筛选的话,估计读到死也读不完,就更不要说能淹死人的各种信息了,微博、微信、网页、RSS订阅,即时通讯工具,所有东西都收集下来,感觉自己特踏实,但实际那都是浮云,骗自己而已。

@warfalcon 在谈读书的时候提到:“不把信息当作知识,不把收藏当作学习,不把阅读当作思考,不把储存当作掌握。”这么多信息,如果不能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些帮助,存了也没用。所以,在确定整理自己的笔记之前,最好先梳理一下自己的“知识结构”,针对我自己,我的知识结构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工作知识结构”之课程设计与开发我的职业是培训师,针对我的课程开发,需要及时更新课程案例、素材,以及课程的组织形式,无论是从书上,杂志上或者是网络上看到的消息,只要觉得对自己的课程开发有用,就会随时收集下来。如果从书上、杂志上或者是其他地方(例如某地方看到的广告牌子),那就直接拍张照片,传到笔记里。如果是从网页上看到的信息,一般是用“剪藏”、“悦读”插件,

直接收集到默认笔记本里。啰嗦一句,悦读里有一个智能加标签的功能,可以去掉,我宁愿大象笨一些,直接放到默认笔记本里是最好的,这样方便加工另外就是邮箱:每个Evernote账户都有一个邮箱,你可以把这个邮箱添加到你的邮件通讯录里,如果收到什么邮件,感觉可以进入知识库的,直接发个邮件就可以了。在结构的设计上,我的笔记本分类就是我所开发的课程,以及我所关注的课程。另外还单独包含了授课技巧、课程设计这样的笔记本,关注课程内容的同时,关注课程过程的设计。这是我的和工作相关的“知识结构”,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知识结构”点击看大图“成长知识结构”之博客订阅:最近大家都在纪念Google Reader,我是一直没有太用博客订阅工具,我的笔记里有一个“牛人博客精选”这样一个笔记本组,然后,如果我感觉谁的博客挺好的,我就用悦读插件收藏一篇文章,为他建立一个笔记本,这里全是这个作者的文章。在笔记的详细信息里有个链接,想访问这个网站,点击一下这个链接就可以了。点击看大图我还没用IFFFT或者是Weico.pro,这两个工具可以把你的博客订阅信息和微博信息直接收藏到你的Evernote中,我不是觉得这个功能不好,而是觉得他们太聪明了。把所有信息都自动存储进去,那不仍然没经过筛选吗?都放进去了,有用的和没用的基本分不清出了。所以,我还是顽固的用复制粘贴这个功能,主要是不承认自己太笨

了,搞不明白,咳咳。不过,倒是Doit.im的Chrome插件很好用,看微博上有什么消息,评论旁边就是一个Doit.im的按钮,点一下,就进入Doit.im的收集栏了,待看过的信息有用,就可以进行存储了。“成长知识结构”之拆书最近看到@拆书帮的微博,发现最近挺流行“拆书”,其实对于读书,我一直都是这样做的。最早是受李欣频和李敖的影响,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有着同样的读书方法。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中,介绍了李敖的读书方法,他读过的书,真会把书“拆”掉,然后放入不同的资料盒子里,这些资料盒子应该就是他的知识结构,他把读过的书拆的四分五裂的,然后放入到他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李熬说,自己的创意和灵感永远是源源不断的。李欣频在《14堂人生创意课》中提到:“你可以试着制作自己的个人秘笈,把平时吸引你的文句?DM、广告、电影对白、歌词…收集成你的私人宝典,以你自己的分类方式逐页补充,甚至把你突来的灵感奇想也列进去,这样做好几年后,就可以有你的私人的情报局与智库。”李欣频说,自己一般会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或者是便签本,无论有什么想法或者灵感,都会随时写在便签上。一般她会同时酝酿写几本书,写几本书就准备几个盒子,分别是书的名字,平时的灵感,觉得可以写进哪本书里,就把写好的便签扔到哪个盒子里。等真正开始写的时候,就把盒子里的纸条拿出来,这些都是随时捕捉的灵感和精华。而

我看到这个方法,立刻就联想到了印象笔记。当时用的Evernote International ,目录结构还没有现在这样的排序,但是那个简单的分类,却让我受益无穷。每当我备课的时候,我打开响应的文件夹,第一反应就是:“天,这些东西都是我从哪里看到的”,真感谢我当时的随时捕捉收集。其实,每个人都在打造属于自己的情报系统,而印象笔记在这方面可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有两个笔记本组分别是“读书库”和“电影库”,我会为我每看过的一本书建立属于自己的笔记本,然后做书摘,当然这个工作其实还是需要慢慢的积累,我也没有完全做完,但是每每这样读过一本书,收获就非常大。电影也是一样。看过的书和电影,对于有用的句子,可以选择摘抄下来,或者直接用手机拍下来,把图放入到笔记本中。(高级账户可以搜索图片或PDF里的文字,所以如果懒得摘抄,拍个照放笔记里就可以了,如果用New ipad 或者Iphone版本,对于一张纸的拍照效果非常好,只可惜我的安卓,没这个功能,而且用起来也不是很稳定,我忍,我ipad2总觉得像素低,怕识别不出来)对于摘抄的东西,不是光摘抄完了就结束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归纳总结,将书中的观点,进行抽象,我相信,你从同一本书,同一部电影里学到的东西一定是不一样的。这个过程需要为笔记加“标签”,为这个笔记增加一个维度。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写过一篇文章了,详见《大象的三个武器——浅谈印

象笔记的“笔记本分类”、“搜索”、“标签”的应用》书籍和电影的笔记本中,还可以收集很多非常精彩的影评,或者是其他人写的关于这本书的读书笔记,这样整理起来,可以让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点击看大图所以,无论是李敖的方法,还是李欣频的方法,具体的理念是一样的。就是在现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把自己从外界得到的信息,得到有效的利用,在用的时候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查询,提高工作效率。人的脑子是有限的,但是通过印象笔记就可以让我们的情报系统瞬间强大起来。有时候,不一定是信息的全部内容,是个索引或者提示也是可以的。例如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为中国电信系统集成公司做的有效宣讲课程中,运用了一段《民兵葛二蛋》里的视频,我认为这段视频比较适合呈现“视觉化思维”和PPT。其实当时是因为老公在看这个电视剧,看到这个桥段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这段很有意思,可以在不久的将来用在培训中,于是就赶紧问老公这是第几集,然后在自己的默认笔记本里加上了一条笔记,内容只有几个字“《民兵葛二蛋》第8集,交粮那段”,就这么简单,后来在清空Inbox的时候,我把这条笔记放在了我的“商业演讲”文件夹中,标签是#视觉思维#,#PPT#对于21世纪的知识工作者,个人知识管理尤为重要,而借用印象笔记这样的工具,可以让我们更加如虎添翼,效率大大提升。上一篇:这些年,我用印象笔记Everonte做什么(二)项目管理篇下一篇: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