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质学与土力学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课件
土力学和土质学PPT课件

得出:流量Q与过水面积A和 水头(h1-h2)成正比与渗透路 径L成反比,即达西定律:
Q=KA (h1-h2)/L
达西渗透实验装置
达西定律的适用范围
达西定律是由砂质土体实验得到的,后来推广 应用于其他土体如粘土和具有细裂隙的岩石等。
(a) 细粒土的v-i关系 (b) 粗粒土的v-i关系
①砂土、一般粘土 ;②颗粒极细的粘土
到一定程度,土体将发生失稳破坏,这种现象称为渗透变形。
※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流砂与管涌。渗流水流将整个土体带走
的现象称为流砂;渗流中土体大颗粒之间的小颗粒被冲出的 现象称为管涌。
动水压力及流砂现象
3.流砂现象、管涌和临界水力梯度
※在粘性土中,渗透力的作用往往使渗流逸出处某一 范围内的土体出现表面隆起变形;而在粉砂、细砂及 粉土等粘聚性差的细粒土中,水力梯度达到一定值后, 渗流逸出处出现表面隆起变形的同时,还可能出现渗 流水流夹带泥土向外涌出的砂沸现象,致使地基破坏, 工程上将这种流土现象称为流砂。
渗透系数的确定
渗透系数k是综合反映土体渗透能力的一个 指标,其数值的正确确定对渗透计算有着 非常重要的意义。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因 素很多,主要取决于土体颗粒的形状、大 小、不均匀系数和水的粘滞性等,要建立
最新土质学与土力学精品课件

最新土质学与土力学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1. 土的物理性质:包括土的密度、颗粒分布、孔隙比等,以及这些性质对土的工程性质的影响。
2. 土的力学性质:包括土的抗剪强度、压缩性、渗透性等,以及这些性质在工程中的应用。
3. 土的工程特性:包括土的变形、破坏、流动等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对工程的影响。
4. 土的分类:根据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将土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便于工程师进行合理的土方设计和地基处理。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以及这些性质对土的工程性质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土的性质进行土方设计和地基处理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土的工程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对工程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以及这些性质对土的工程性质的影响。
难点:土的工程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对工程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土方工程和地基处理工程,引发学生对土质学和土力学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以及这些性质对土的工程性质的影响。
3. 示例:通过一些实际的工程案例,讲解土的工程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对工程的影响。
4.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些土方设计和地基处理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2. 土的工程特性。
3. 土的分类。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以及这些性质对土的工程性质的影响。
答案:土的物理性质包括土的密度、颗粒分布、孔隙比等,这些性质对土的工程性质有重要影响。
例如,土的密度越大,其抗剪强度越高;土的颗粒分布越均匀,其渗透性越好。
2. 请简述土的工程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对工程的影响。
答案:土的工程特性包括土的变形、破坏、流动等特性,这些特性对工程有重要影响。
例如,土的变形能力越强,其适应地基变形的能力越强;土的破坏强度越高,其地基承载能力越强。
土的抗剪强度

dlcos A(, )
1
圆心坐标[1/2(1 +3 ),0] 2 应力圆半径r=1/2(1-3 )
O
3
1
1/2(1 +3 )
土中某点的应 力状态可用莫 尔应力圆描述
抗剪强度的基本理论
2、极限平衡条件
三、莫尔~库仑破坏标准
1 f 3tg 2 45 2c tg 45 2 2 3 f
应力圆与强度线相离: 应力圆与强度线相切: 应力圆与强度线相割:
σ1<σ1f σ1=σ1f σ1>σ1f
弹性平衡状态
极限平衡状态
破坏状态
抗剪强度的基本理论
三、莫尔~库仑破坏标准 当3= 常数:
1,3 x z
2 z 2 x 4 xz 2
《土质学与土力学》 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第六章 土的抗剪强度
★ 概述 ★抗剪强度的基本理论
★抗剪强度的试验方法
概述
剪切破坏
沉降过大 土工建筑物(如: 路堤、土坝等) 土体破坏
强度破坏
建筑物事故
研究土的强度特性,就是研究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概述
土的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
概述
大阪的港口码头档土墙由于液化前倾
四、抗剪强度的试验方法
应变控制式
按控制方法分
应力控制式
抗剪强度的基本理论
1.直接剪切试验
四、抗剪强度的试验方法
试验仪器:直剪仪(应力控制式,应变控制式)
抗剪强度的基本理论
四、抗剪强度的试验方法
1.直接剪切试验
抗剪强度的基本理论
四、抗剪强度的试验方法
土质学与土力学绪论 第一章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构造

土质学与土力学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 土质学与土力学属于技术根底课,它在一般根底课 和专业课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 先行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理论初步、 工程地质学与水文地质学、水力学
❖ 后续课程:水工结构、地基及根底 ❖ 土质学与土力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所设计的自然
❖ Cu大
不均匀
压密度大
有细粒土填空
❖ Cu小
均匀
密度小
无细粒土填空 压
❖ 土粒的级配——颗分曲线分析
❖ 对于级配不连续的情况,有时Cu虽然大, 但渗透稳定性一样不好,故Cu虽大,但并 不说明土粒级配良好,还要用Cc来衡量, Cu和Cc描述了级配曲线整体特征,可描述 土级配的好坏。
Cc
d d 台阶分布在 10 30
成土矿物
砂粒
❖ 一般由石英构成,其次是长石、云母。
粘粒
❖ 包含由次生矿物构成的极细土粒,粘粒含 量增加,土的透水性减小,可塑性和压缩 性增高。
❖ 土粒的粒组
❖ 天然土由无数大小不同的土粒组成,逐个 研究它们的大小是不可能的,统称是将工 程性质相近的土粒合并成一组称为粒组。
❖ 漂石粒 ❖ 卵石粒 ❖砾 粒 ❖砂 粒 ❖粉 粒 ❖粘 粒 ❖胶 粒 ❖ 巨粒组 d>60mm ❖ 粗粒组 60mm~0.075mm ❖ 细粒组 d<0.075mm
毛细管压力 Pc hcw
负孔隙水压力
沙
坑
倒
可使土粒相互挤紧,可使无粘性土也象有粘 聚力似得。由毛细管压力所造成无粘性土间的
塌
连接力,称之为假粘聚力 。
❖ 重力水
❖ 重力水是在重力和水位差作用下能在土中 流动的自由水。它是土中其它类型水的来 源。重力水具有融解能力,能传递静水和 动水压力,并对土粒起浮力作用 。
土质学与土力学课件第九章 土坡稳定分析

DPi 不出现
注: (未考虑各条水平向作用力及各条力矩平衡条件,实际上条件不够: 缺 Hi,共(n-1)个条件 设Hi=0则条件够了——简化Bishop法,忽略条间切向力)
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二、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 (3)毕肖普法
3.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 求解条件
平衡条件:2n+1 未知数:6n-2
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一、基本概念
滑坡
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一、基本概念
香港1900年建市,1977年成立土力工程署 港岛1972 Po Shan 滑坡 (~ 20,000 m3)(67 死、20 伤)
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二、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 1.土坡失稳原因分析
内 部 因 素
(1)斜坡的土质:各种土质的抗剪强度、抗水能力是不一 样的,如钙质或石膏质胶结的土、湿陷性黄土等,遇水后 软化,使原来的强度降低很多。 (2)斜坡的土层结构:如在斜坡上堆有较厚的土层,特别 是当下伏土层(或岩层)不透水时,容易在交界上发生滑动。 (3)斜坡的外形:突肚形的斜坡由于重力作用,比上陡下 缓的凹形坡易于下滑;由于粘性土有粘聚力,当土坡不高时 尚可直立,但随时间和气候的变化,也会逐渐塌落。
T W cos tan cos tan tan Fs T J W sin J sin w sin sat tan
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二、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 (1)瑞典圆弧滑动法 假定滑动面为圆柱面,截 面为圆弧,利用土体极限 平衡条件下的受力情况:
3.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
d
O B
A
C
Mf f LR f LR Fs M LR Wd
土质学与土力学最新版精品课件第3章

3.1 土的毛细性
图3-2 土层中的毛细水带
(1)正常毛细水带(又称毛细饱和带) 位于毛细水带的下部,与地 下潜水连通。这一部分的毛细水主要是由潜水面直接上升而形成的, 毛细水几乎充满了全部孔隙。正常毛细水带会随着地下水位的升降而 相应移动。
性。因此,黏土中自由水渗流受到结合水黏滞作用产生的很大阻力,只
有克服结合水的抗剪强度后才能开始渗流。把克服此抗剪强度所需要
3.2 土的渗透性
的水力梯度,称为黏土的起始水力梯度(Threshold Hydraulic Gradient),用I0表示。在黏土中,应按修正后的达西定律计算渗流速 度。
如图3-7所示,绘出了砂土与黏土的渗透规律。直线a表示砂土的vI关系,它是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黏土的v-I关系是曲线b(图中虚线 所示),d点是黏土的起始水力梯度I0,当土中水力梯度超过起始水力梯 度后水才开始渗流。一般常用折线c(图中Oef 线)代替曲线b,即认为e 点是黏土的起始水力梯度I0,其渗流规律用式(3-8)表示。
r ——毛细管的半径(m); θ——湿润角,其大小取决于管壁材料及液体性质,对于毛细管 内的水柱,可以认为θ=0°,即认为是完全湿润的。
表3-1 水与空气间的表面张力σ
温度/℃
-5
0
5
10
15
20
30
40
表面张力σ/(N/m)
76.4×10-3
75.6×10-3
74.9×10-3
74.2×10-3
73.5×10-3
72.8×10-3
71.2×10-3
土质学及土力学

用GDS及其它动静三轴仪研究土的力学问题,用土工离 心机研究高土石坝、高路堤、桩与基础的相互作用、轻型支 挡结构等的受力变形及稳定问题,甚至有人提出了用大型的 振动台研究土工构筑物的动力效应问题。
地基土的不均匀性,地基中初始应力条件和荷载条件的 不确定性,土工试验的误差,使土工参数带有一定的随机性, 故在边坡稳定分析,地基基础的设计方面,应考虑可靠度和 风险分析。在路基工程中,存在土质改良问题。总之在以上 领域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四、土力学理论的发展
古典理论时期:土力学的基本理论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18世纪以前,在土建中许多土力学问题只凭经验解决, 1773-1776年法国库伦(coulomb)提出抗剪强度和土压 力的滑动土楔理论,土力学才进入古典理论时期。其后,彭
恩莱(Poncelet,1840年)对线性滑动土楔作了完善了解; 兰金(Rankine,1857年)在塑性应力场基础上提出新的 土压力理;布辛尼斯克(Boussinesq,1885年)提出一点 集中荷载下弹性地基中应力和位移计算;法国(Darcy, 1856年)通过水在砂中渗流试验,建立达Darcy公式,这 对以后研究渗流和固结打下了基础,芬兰纽斯(Fellenius, 1922年)在处理铁路路基滑坡问题提出土坡稳定分析方法。
土中的水
结合水 自由水
强结合水 弱结合水 毛细水
重力水
当土粒与水相互作用时,土粒会吸附一部分水分子,在土 粒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水膜,由于受表面引力作用,而不服 从静水力学规律,结合水的密度,粘滞度均比一般正常水为 高,冰点比O℃低。
在结合水膜以外的水,为正常的液态水溶液,它受重力 的控制而流动,能传递静水压力,为自由水。自由水又分为 毛细水和重力水。
土质学和土力学课件

透水性很大,无粘性,毛细水上升高 度不超 过粒径大小
易透水,当混入云母等杂质时透水性 减小,而压缩性增加;无粘性,遇水不膨 胀,干燥时松散,毛细水上升高度不大, 随粒径变小而增大
粉粒 粘粒
粗 细
0.05~0.01 0.01~0.005
透水性小,湿时稍有粘性,遇水膨胀 小,干时稍有收缩,毛细水上升高度较大 较快,极易出现冻胀现象
土中水
土中水处于不同位置和温度条件下,可具 有不同旳物理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液 态水是土中孔隙水旳主要存在状态,因其受土 粒表面双电层影响程度旳不同可分为结合水、 毛细水、重力水。后两者也称为非结合水(自
由水)。
水的类型
主要作用力
结合水
物理化学力
毛细水 非结合水
重力水
表面张力和重力 重力
1.结合水
土力学与土质学
(第1章)
第1章 土旳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学习要求:
了解土旳成因和三相构成,掌握土旳物理性 质和物理状态指标旳定义、物理概念、计算公式 和单位。要求熟练地掌握物理指标旳三相换算。 了解地基土旳工程分类根据与精拟定名。
基本内容:
1.1 土旳形成与特征 1.2 土旳三相构成 1.3 土旳物理性质指标 1.4 土旳物理状态指标 1.5 土旳工程分类
化学风化——指岩石碎屑与空气、水和多种水溶液相接触, 经氧化、碳化和水化作用,变化原来矿物成份,形成新 旳矿物(次生矿物)。生成旳土为细粒土,粘性土。
生物风化——由动物、植物和人类对岩体旳破坏称~。
土旳构造和构造
1.定义: 指土颗粒旳大小、形状、表面特征, 相互排列及其联结关系旳综合特征。
2.分类:
水溶盐
●有有机高质岭石、伊利石和蒙脱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Ș什么是土?
土是指:
地球表面的整体岩石在大气中经受长期的风化作用而形成的、 覆盖在地表上碎散的、没有胶结或胶结很弱的颗粒堆积物。
岩石 地球
风化
颗粒堆积物 地球
第1页/共17页
绪论 土有哪些特点 土有哪些特点?
岩石风化 的产物
分散性
非连续介质
▽复杂性 ▽易变形 ▽分散性
第2页/共17页
绪论 土有哪些特点
第15页/共17页
答疑
1、课前课后并随时可去教师办公室答疑 2、视学生要求,每章安排一次集中答疑 3、期末集中答疑
第16页/共17页
感谢您的欣赏!
第17页/共17页
连续固体
连续流体 松散材料
第6页/共17页
绪论
土质学与土力学有何特点?
土的形成 与演化
土质学
三大特性的 理论和参数
连续介质力学 的理论与方法
土力学
分散介质力学 的理论与计算
土的变形、强度、稳定 以及与其有关的工程问题
第7页/共17页
Charles- Auguste de Coulomb (1736~1806) 法国科学家
̰建筑物倾斜 ̰建筑地基严重下沉 ̰建筑物地基滑动 ̰土坡滑动 ̰地基液化 ̰冻胀及其它事故
第14页/共17页
本课程安排和要求
教学环节 课堂讲授 (17 次 34 学时) 习题讨论课( 3 次 6 学时) 实验课 ( 8 次 16 学时) 课堂表现及作业
考核及成绩 70% (期末考试) 10% (小测验+表现) 10% (预习+操作+报告) 10%
土力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 重要标志Terzaghi是土力学的 奠基人(1883~1963)
土质学与土力学的主要发展历史
1776 Coulomb 强度定律,土压力理论(1736~1806)) 1856 Darcy 定律 1857 Rankine 新的土压力理论 1925 Terzaghi 有效应力原理及渗透固结理论 1936 第一届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会议 1949 中国土力学研究的兴起
Hale Waihona Puke 三相体系 多孔介质固相(土颗粒) 液相(孔隙水) 气相(孔隙气)
■受力后土颗粒和孔隙介质承受 ■土颗粒与土介质体相互作用 ■孔隙流体流动
第3页/共17页
绪论
土有哪些特点
自然历史的产物
相系组合体 分散体系
多矿物组合体
第4页/共17页
• 非均匀性 • 各向异性 • 结构性 • 时空变异性
绪论 土质学与土力学有何特点?
第8页/共17页
土力学之父
Karl Von Terzaghi (1883~1963)
1925年,《土力学》 1943年,《理论土力学》
第9页/共17页
绪论
本课程的任务?
任务
为保证各类建筑物既安全又经济,使用正常,不 发生任何地基基础工程事故.
第10页/共17页
绪论
本课程的内容与学习要求?
土质学内容
1. 天然介质:种类多 ,变化大,分布形态复杂。 2. 三相体:颗粒、水、空气,性质复杂。 3. 研究方法:理论+试验+经验。
第5页/共17页
绪论
土质学与土力学有何特点?
学科 理论力学 材料力学 结构力学 弹性力学 水力学 土力学
研究对象 质点或刚体 单个弹性杆件(杆、轴、梁) 若干弹性杆件组成的杆件结构 弹性实体结构或板壳结构 不可压缩的连续流体(水) 天然三相松散堆积物
1.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包括物 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2.土的工程地质性质的形成和 分布规律. 3.土的工程地质性质指标的测试 方法和测试技术. 4.土的工程地质分类. 5.特殊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第11页/共17页
绪论
本课程的内容与学习要求?
土力学内容
1.土的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2.土的强度及土的变形
和时间的关系 3.土在外荷载作用
下的稳定性计算
第12页/共17页
绪论
本课程的内容与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 注意搞清概念
掌握原理 抓住重点 理论联系实际 学会设计计算 重在工程应
第13页/共17页
绪论
为何要学习土质学与土力学?
土具有广泛 的工程应用
̰作为建筑物的地基 ̰作为建筑材料,修筑 堤坝与路基
存在大量与土 有关的工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