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负数的初步认识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让学生初步接触负数,了解负数的含义、性质及其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后续学习负数的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负数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负数,通过举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逐渐理解负数的含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负数的含义、性质及其应用,能够正确读写负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
2.难点: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性质,能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负数,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负数的实际例子,如气温、高度等。
2.准备一些负数的图片,如温度计、海拔计等。
3.准备一些负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初步接触负数,让学生感知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
2.呈现(10分钟)讲解负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负数的含义。
如气温下降3摄氏度,可以表示为-3℃。
引导学生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负数的书写、读取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如写出-5℃、-2℃等,读出这些负数。
4.巩固(10分钟)利用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第一单元整理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在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第一单元主要介绍了负数的初步认识。
这是一个对学生来说非常有挑战性的主题,因为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他们可能只接触过正数,而对于负数的概念可能感到陌生甚至困惑。
在本文中,我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负数的初步认识。
一、认识负数1.1 什么是负数负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代表着比零小的数字,用于表示欠债、亏损、负向移动等情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负数的概念也经常出现,比如气温为零下几度、银行账户出现透支等情况。
了解负数的概念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些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1.2 负数的表示方法在数轴上,正数通常位于原点的右侧,而负数则位于原点的左侧。
数轴上的每个点都对应着一个实数,这样就形成了整个数轴都可以表示实数的图像。
通过数轴,我们能更直观地理解负数的概念,比如-3表示比0小3个单位的数,-5表示比0小5个单位的数。
1.3 负数的性质负数和正数之间存在着一些特殊的性质,比如相反数的概念。
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当且仅当它们在数轴上关于原点对称。
比如-3和3就是互为相反数的例子,它们的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
以上是对负数的初步认识,通过简单的介绍和解释,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负数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一些特殊性质。
接下来,我们将对负数的运算、应用以及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行探讨。
二、负数的运算2.1 负数的加法在负数的加法中,我们需要注意符号的运用。
当符号相我们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加,并保持原符号;当符号不我们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减,并取绝对值大的数的符号。
比如-3+(-5)=-8,-3+5=2。
2.2 负数的减法负数的减法可以看作是加上相反数,比如a-b可以看作是a+(-b)。
我们可以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来进行运算,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负数的减法。
2.3 负数的乘法和除法负数的乘法和除法也有着一些特殊的规律,需要我们注意。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及板书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及板书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应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接触过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温度的高低、海拔的高低等,但对于负数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学生在学习本部分内容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如何理解负数的意义,以及负数与正数、0 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感受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从而更好地理解负数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收入与支出、盈与亏、上升与下降等。
为了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人们引入了负数。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理解正数、负数和0 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材通过温度计、海拔高度等实例,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负数,感受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情境中的实例,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负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
难点1.理解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借助数轴比较正数、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如温度的表示、海拔高度的表示等,让学生感受到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集体教研)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集体教研)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正数和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负数的概念。
本单元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负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规则。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负数,理解负数,逐步建立正负数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和零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感。
但在日常生活中,负数的概念并不常见,学生对负数的认识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负数的实际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读写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负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规则。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交流、探讨等方法,体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正负数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负数的意义,负数的读写方法,负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规则。
2.教学难点:负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规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知负数,理解负数。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负数的实际意义。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探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激励评价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鼓励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黑板、粉笔、学习单、小礼物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份学习单、笔、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天气预报、温度计等,引导学生感知负数。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负数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负数的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和运算规则。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课讲解负数的初步认识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课】负数的初步认识1. 引言在五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中,学生将会第一次接触到负数的概念。
对于许多学生而言,负数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可能会感到困惑和不适应。
但是,理解负数的概念对于日后学习数学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都是至关重要的。
2. 什么是负数?负数是指小于零的数,它在数轴上的位置位于零的左侧。
在实际生活中,负数常常表示欠款、温度下降、坐标轴中的左侧位置等。
3. 负数的加减法在初步认识负数的阶段,学生需要掌握负数的加减法。
负数和正数相加时,可以将其看作为正数的减法,而负数和负数相加时则不难理解为两个负的整数加起来。
同理,负数的减法也可以转化为加法来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负数的运算规则。
4. 负数的实际应用负数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比如天气温度的变化、银行账户的资金流动等。
通过实际的例子来演示负数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并认识到负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5. 个人观点对于许多学生而言,负数的概念可能会带来一些困惑和挑战。
但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样的例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负数的知识。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耐心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对负数的正确认识和应用能力。
6. 总结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课讲解的负数的初步认识,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帮助学生逐步理解负数的概念和运用,从而为将来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思考与总结,我对负数的认识也更加丰富,认识到负数在数学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希望通过努力,学生们也能够轻松掌握负数的相关知识,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篇文章对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课讲解负数的初步认识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探讨,结构清晰,深入浅出,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现在我们来进一步探讨负数的概念和运用。
负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轴上的位置、数的大小以及数的加减法。
让我们回顾一下负数的概念。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讲义)五年级上册数学

负数的初步认识1.负数的意义及其应用【知识点归纳】(1)任何正数前加上负号都等于负数.负数比零小,用负号(即相当于减号)“﹣”标记.(2)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侧,没有最大与最小的数,所有的负数都比自然数小.2.正、负数大小的比较【知识点归纳】(1)正数>0>负数(2)负数大小比较就是看负号后面的数字,数字越大的反而越小,跟正数恰好相反(3)结合数轴比较大小3.自然数的认识【知识点解释】自然数:非负整数,是正整数和零.也就是除负整数外的所有整数.一、选择题1.下面的数中,最接近0的是()。
A.2-B.5-C.3D.42.如果电梯上升12层记作+12层,那么-7层表示().A.上升7层B.上升5层C.下降7层D.下降5层3.一袋零食包装袋上标有“净含量(200±5)g”的字样,这袋零食的净含量不可能是()。
A.194B.204C.199D.2004.下列各数中,与0最接近的数是()。
A.﹣1B.﹣3C.﹢2D.0.55.潜水艇甲的海拔高度为﹣50m,潜水艇乙的海拔高度比甲高出20m ,则潜水艇乙的海拔高度是()A.﹣20m B.﹣30m C.﹣70m D.30m6.我国的南极长城站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可能是()。
A.40℃B.﹣28℃C.5℃D.12℃7.北京市某天市内最高气温5℃,最低气温是﹣6℃,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
A.1℃B.5℃C.11℃D.10℃8.﹣3.14的相反数是()A.3.14B.πC.﹣πD.﹣3.14二、填空题9.如果王军跳绳135下,成绩记作﹢5下,那么李飞跳绳124下,成绩记作()下;江伟跳绳成绩记作0下,表示江伟跳绳()下。
10.据资料记载,安庆市城区历史最高气温是42℃,历史最低气温是零下12℃.两者相差()℃.11.在足球比赛中,进2个球可记作+2,那么失2个球可记作()。
12.填一填。
(1)﹣4更接近()(选填“0”或“4”)。
(2)数轴上与﹣1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1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1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负数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负数的概念,知道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例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负数,认识负数,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的概念,对于数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负数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负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意义。
2.难点:让学生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负数的概念。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正数和负数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练习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欠钱的情况?”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到欠钱是一种负数的概念。
然后,教师出示一些负数的例子,如-2元、-3千克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负数实例,如温度计、海拔高度等,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负数的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负数的大小,如“-2比-3大”。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正数和负数的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
如3+(-2)、-5+4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数轴表示这些算式的结果,帮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相对性。
新苏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含单元计划)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单元计划教学内容:1、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材第1 - 6 页。
例1 - 例4 以及练习一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第10 - 11 页教材分析: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含义刚好相反的两种数量。
如,向左边运动的路程与向右边运动的路程,温度的上升与下降,企业的盈利与亏损,人数的增加与减少,怎样区分两种含义相反的数量?人们往往用正数表示一种数量,用负数表示含义相反的另一种数量。
小学生经常会接触到像上述那些具有相反含义的数量,他们能够接受用正、负数区分具有相反含义数量的方法。
也就是说,学生具备初步负数的初步认识的需要与条件。
本单元只涉及负整数,不给负数下定义,不进行有关负数的计算。
教学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的含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量。
全单元编排四道例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负数的初步认识,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情感与态度: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课时安排: 3 课时教具准备:一张联系纸、一个信封、温度计1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1)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景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
会用正、负产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
2.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感受正、负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负数的初步认识
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开始接触和学习负数的概念。
负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初步认识负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数轴的引入、负数的定义、负数的运算和负数的应用等方面,对五年级负数的初步认识进行阐述。
我们引入数轴这个概念。
数轴是一个直线上标有0、正数和负数的线段。
通过数轴,我们可以直观地认识到正数和负数的区别。
数轴的左边是负数部分,右边是正数部分。
数轴上的每个点代表一个实数,正数在数轴的右侧,负数在数轴的左侧。
接下来,我们来定义负数。
在数学中,负数是指比0小的数。
我们用符号“-”表示负数。
例如,-3表示比0小的数3。
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例如,|-3|等于3。
负数的运算也是五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
对于负数的加减法,我们需要掌握以下规则:
1. 同号相加减,取绝对值相加减,结果的符号不变。
例如,-2+(-3)=-(2+3)=-5。
2. 异号相加减,取绝对值相减,结果的符号取绝对值大的数的符号。
例如,-2+3=3-2=1,-2-3=-(2+3)=-5。
3. 加上一个负数等于减去这个数的绝对值。
例如,2+(-3)=2-3=-1。
负数的应用也是五年级学习的一部分。
负数的应用广泛存在于日常
生活和实际问题中。
例如,温度的正负、海拔的正负、负债和负资产等等。
通过学习负数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负数的意义和作用。
在学习负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负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需要认真对待。
初步认识负数是为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在学习负数的过程中,要多做练习,巩固负数的运算规则和应用技巧。
3. 要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负数的应用练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在学习负数的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多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共同进步。
五年级是学生初步认识负数的阶段。
通过引入数轴、定义负数、学习负数的运算和应用,学生可以初步认识负数,并逐渐掌握负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在学习负数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对待,多做练习,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应用练习,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负数的初步认识,学生可以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