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系统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调整及无功补偿装置研究与运用

合集下载

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优化及分析

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优化及分析

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优化及分析【摘要】无功补偿作为保持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降低网损、提高供电质量的一种重要措施,己在电网中得到广泛应用。

合理选择无功补偿点及补偿容量,能够有效地维持系统的电压水平,提高电压稳定性,避免大量无功的远距离传输,从而降低有功网损,减少发电费用,提高设备利用率。

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经过无功补偿优化后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配电网;无功补偿;降低网损;经济效益1.无功功率补偿原理电网中的变压器和电动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磁场所具有的磁场能量是由电源供给的。

电动机和变压器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建立交变磁场,在一周内吸收的功率和释放的功率相等,这种功率称为感性无功功率。

接在交流电网中的电容器,在一周内上半周的充电功率与下半周的放电功率相等,这种冲放电功率叫容性无功功率。

将电容器和电感并联接在同一电路中,电感吸收能量时,正好电容器在释放能量。

能量就在它们之间交换,即感性负荷(电动机、变压器等)所吸收的无功功率,可由电容器输出的无功功率中得到补偿。

无功补偿的作用和原理可由图1 解释。

图1 无功功率补偿作用和原理示意图设电感性负荷需要从电源吸取的无功功率为Q,装设无功补偿装置后,补偿无功功率为Q■,使电源输送的无功功率减少为Q'=Q-Q■,功率因数由cosφ提高到cosφ',视在功率S减少到S',如图1 所示。

并联电容器的无功补偿作用和原理,可以用图2 加以说明。

图2并联电容器补偿电流向量图图中的用电负荷总电流■可以分解为有功电流分量■■和无功电流分量■■(电感性的)。

当并联电容器投入运行时,流入电容器的容性电流■■与■■方向相反故可抵消一部分■■,使电感性电流分量■■降低为■■=■■-■■,总电流■由降低为■',功率因数由cosφ提高到cosφ'。

若补偿的电容电流■■等于负荷电流的感性无功分量■■,则cosφ=1。

这时,负荷所需的无功功率全部由补偿电容供给,电网只需供有功功率。

三相不平衡调节及无功补偿装置

三相不平衡调节及无功补偿装置

三相不平衡调节及无功补偿装置□杨嘉文1概述在中、低压配电网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单相,不对称、非线性,冲击性负荷,三相负荷系统是随机变化的,这些负荷会使配电系统产生三相不平衡,三相负荷不平衡会导致供电系统三相电压、电流的不平衡,引起电网负序电压和负序电流,影响供电质量,进而增加线路损耗,降低供电可靠性。

因此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规定,Y/Y0变压器的中线电流不能超过额定电流的25%。

由以上可知对负荷不平衡、无功短缺进行补偿对配电网来说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它可以降低线损,提高电能质量,增加配电网的可靠性。

由于负荷分配不均,负荷性质也不一致,造成低压供电系统无功不足,负荷不平衡。

尤其是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地区表现更为明显。

无功不足、负荷不平衡这两个问题已成为配电系统的两大难题。

针对无功不足的问题,国内解决的办法是:合理配置低压无功补偿电容器,其补偿的原则多数是共补与分补相结合,并采取可控硅投切、接触器运行的技术模式并附加电压质量监测系统,其采取手段多是通过远红外或GPRS通讯系统去实现。

目前这项技术已基本成熟,但它没有考虑到如何去改善配电低压系统三相不平衡的情况,投切不当时,反而增加不平衡的情况。

因此,三相不平衡的问题已成为当前配电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配电系统的技术空白。

2项目的实施的意义低压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末端,低压配电网采用三相四线制方式,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采用Yn0接线,电网的不平衡会增加线路及变压器的损耗,降低变压器的出力,影响电网的供电质量,甚至会影响电能表的精度,造成计量系统计费损失,由于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中线电流增大,会降低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影响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2.1中线电流带来的变压器损耗2.1.1附加铁损Y/Yn0接线的配电变压器采用三铁心柱结构,其一次侧无零序电流,二次侧有零序电流,因此二次侧的零序电流完全是励磁电流,产生的零序磁通不能在铁心中闭合,需通过油箱壁闭合,从而在铁箱等附件中发热产生铁损。

10kV配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的影响与治理

10kV配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的影响与治理

10kV配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的影响与治理作者:万冬怡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14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持续进步,电力行业也在迅速发展。

配电线路是电力行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是,在10kV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进而产生三相电压不平衡故障,影响配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重点分析了10kV配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的影响和治理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10kV配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故障;安全运行;供电可靠中图分类号:TU7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4-0335-01引言供电可靠性是指城市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

统计表明,用户停电故障中80%以上由配网系统的故障引起,对用户供电可靠性有很大影响。

10kV配电网中三相电压不平衡现象是电网异常和故障的反映,值班人员若能根据三相电压不平衡现象准确判断故障,隔离故障,恢复运行,可以大大提高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反之,则可能导致配变烧毁、避雷器爆炸、线路短路,甚至大面积停电事故,因此加强对10kV配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故障的治理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影响1.1 对配电变压器的影响其一,10kV配电网,如果存在三相电压不平衡的情况,会损坏变压器。

一般情况下,变压器的损耗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负荷损耗,另一方面是空载损耗。

变压器运行电压一般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空载损耗是一个恒定值。

负荷损耗会随着变压器运行负荷的变化而改变,而且会和负荷电流的平方为正比例关系,当三相电压不平衡时,负荷损耗会加快,进而使变压器使用寿命缩短;其二,10kV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会使变压器烧毁。

当三相负荷存在不平衡的情况时,重负荷相电流会比原来增加三倍,此时超载过多,很有可能使变压器油和绕组温度过高。

而绕组温度过多,会导致其绝缘性能大大下降,加速其老化。

10kV变配电所无功补偿容量合理分布及运用

10kV变配电所无功补偿容量合理分布及运用

10kV变配电所无功补偿容量的合理分布及运用【摘要】从铁路地区变配电所的无功补偿容量在满足地方供电部门的要求下,如何合理地确定高压、低压电容补偿容量,使高压网络因无功电流而造成的有功损耗所增加的运行费用及高、低压补偿电容的基建投资费用两者达到最佳,综合经济效益最大。

【关键词】10kv变配电所无功补偿容量方式中图分类号: tu8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10kv变配电所作为终端变电所,是供配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设计质量的优劣对终端用户用电质量及其投资影响极大。

10kv变配电系统的设计量大面广,技术上看似不复杂,实际上对电气设计人员有相当高的要求。

另外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冲击性负荷和非线性负荷的大量增加,造成电网的电压波动、闪变,功率因数低下日趋严重,10kv配电网供电质量及可靠性关系到社会民生及经济发展,如何加强对10kv配电网的建设及管理,加强对10kv 配电网无功补偿方面的应用研究,通过提高配电网的整体无功补偿的应用水平作为提升lokv配电网供电质量及可靠性的有效手段。

一、10 kv 变配电所主要电气设备选择电气设备选择的原则:10kv变配电所是电力供配电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将一路或两路10kv电源分配成多路高压线路送至沿线各铁路远动箱变,再供给其他用电设备, 同时它也含10/0.4kv 变电部分。

电气设备选择是变配电所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应便于安装维修, 满足在当地环境下正常运行、短路和过电压状态等要求,满足10 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jb50053- 94)以及10 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9- 92) 等规范的要求,并遵循以下几项原则: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按短路情况来校验电器设备的动稳定和热稳定,按装置地点的三相短路容量来校验高压断路器的遮断容量。

电器设备的选择:高压断路器选择,在引进、消化并吸收的基础上,真空断路器所用材料及整机制造技术或产品技术性能均已过关,技术指标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无功补偿在10kV配电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无功补偿在10kV配电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无功补偿在10kV配电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摘要电力系统的发展和10kV配电网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因此,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10kV配电网控制系统占据着其中重要的地位。

本文先简要地介绍了无功补偿下的配电网装置以及现存的问题,再通过无功补偿下的10kV配电网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它的实际运用两个角度进行了简要的探究。

关键词10kV配电网;自动化控制系统;无功补偿引言电压质量关系到用电客户的正常生活需要,也是保证供电安全的关键,配电网作为直接向用电客户供电的电力网络,10kV配电线路的电压质量便具备了更加重要的意义。

在影响电压的因素中无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因此需要对其加强控制,做好补偿。

1 简述无功补偿下的配电网装置1.1 什么是无功补偿和配电网自动化控制系统无功补偿的全称是无功功率补偿率,它能最大限度地影响整个电力供电系统,为电力供电系统带来积极的作用。

例如提高供电效率的同时降低输送线路和供电变压器的耗损、改善供电环境。

因此,在电力供电系统中无功功率的补偿装置占据着其中较大的地位,它能使电力供电系统尽可能发挥出减少电网耗损的潜力。

但如果一旦不使用无功功率补偿或使用不准确的话,电压波动、谐波增大这些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就会相应的增加。

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电网输出的功率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有功功率,能直接性地将电能消耗,进一步利用由电能转变其他的热能、声能等做功的功率统称为有功功率。

二是无功功率,把电能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作为电气设备做功必要条件的能,但不会消耗电能。

同时这种能可以和电网之间进行周期性的转换,这部分功率和有功功率截然相反,被称为无功功率,如电容器建立电场所占的电能。

配电管理系统和馈线自动化构成了配电自动化,它是服务城乡配电网建设中的重要技术,配电自动化的核心是通信技术。

现在从我国的配电自动化较多试点中可以发现,子站、馈线终端、配电主站三部分组成的结构已经得到了广泛性的接受,大家也都基本上认可了在通信方式中将光纤通信设置为主干网,也完全能以光纤通信作为基础实现馈线自动化,使馈线终端之间能及时通信,这样能使高性能的馈线自动化功能成为可能。

10kV自动调压和无功补偿装置在配电线路上的运用

10kV自动调压和无功补偿装置在配电线路上的运用

10kV自动调压和无功补偿装置在配电线路上的运用【摘要】本文通过选取一条典型的10kV农网线路,通过采取在线路中后段安装自动调压装置来提高配电线路末端电压,延长10kV线路有效供电半径,并通过在线路上安装自动无功补偿装置实现了无功就地补偿,有效降低了线路损耗,提高了线路经济运行水平。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电压质量;自动无功补偿;自动调压1.引言经过近几年大规模的农网建设与改造,我局辖区10kV以及农村低压电网已得到极大的改善,绝大部分配电变压器已更换为S11及以上型号的低损耗变压器,配变低压侧无功补偿也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目前10kV系统及以下的无功补偿通常由变压器低压补偿与变电站电容器组组成,通过低压的随机、随器以及跟踪补偿,多数工业配变的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公共台区的功率因数也能达到0.85以上,加上变电站电容器的集中补偿,使10kV线路的平均功率因数通常都在0.90以上。

与无功补偿相比,电压调节也可以视为对电压的一种“补偿”。

传统调压模式是主变根据母线电压调节,是面向电源的一种调节方式。

近几年来发展的馈线自动调压器是一种只对线路调压的设备,它是面向负荷的,能在任何需要调节10kV电压的地方安装。

由于使用调压器改善电压质量工期短、见效快,近几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在改善电压质量的同时,调压器也延长了10kV的供电半径,有效降低了线路损耗。

笔者就10kV自动调压和无功补偿装置在我局一条典型农网线路中的运用情况做一介绍。

2.10kV自动调压和无功补偿装置在我局配电线路上的运用2.1我局典型农网线路介绍我局管辖的110kV三营变115杨郎线主干线路全长14km,线路总容量10766kV A,末端功率因数只有0.72,由于该10kV线路前段有较长分支线路,负荷较大,且功率因数较低,造成该线路末端供电电压偏低,尤其是在机井灌溉期和穆斯林斋月期等集中用电期时电压更加偏低(180~190V),无法满足用户正常用电的需求。

10kV配电变压器电压三相不平衡分析

10kV配电变压器电压三相不平衡分析

10kV配电变压器电压三相不平衡分析摘要:10kV配电变压器三相电压不平衡故障种类繁多,部分故障的特征相似,难以辨别,我们调度员只有努力学习理论知识,认真积累工作经验,并勤于对处理好的故障进行分析总结,才能提高自己处理故障的能力。

关键词:10kV电网;电压不平衡;故障处理;非短路故障;电力保护装置;电力系统一、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的概述配电变压器发生三相不平衡既与用户负荷特性、使用时间有关,同时也与电力系统的规划、负荷分配有关。

在农网系统中,由于用户多为单相负荷或单、三相负荷混用,并且千家万户电器不同、负荷不同、用电时间不同,所以造成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的现象难以避免。

三相负荷简单来说就是使用三根相线,让配电变压器进行工作,做功。

三相负载又分为三相负载平衡和三相负载不平衡,当三相负载平衡的时候电流比较相近,能够实现低损耗率和安全。

而三相负载不平衡是三条输电线路的电流不统一,在输送电能的时候很高的线损率并有引发火灾的危险。

二、相电压不平衡故障类型及影响1.测量回路故障测量回路故障主要是电压互感器一次或二次回路断线。

电压互感器故障将影响继电保护、测量和计量功能的正常使用,使调控员无法正常监控电网运行情况,对电网故障无法及时处理。

2.运行参数异常运行参数异常,比如谐振故障。

10kV系统发生谐振时,在谐振电压和工频电压的作用下,会造成电压互感器内部过电压,持续时间过长将导致电压互感器烧毁,甚至引起母线故障。

3.失地故障3.1单相失地故障,10kV配电网络一般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失地故障时,在故障点仅产生很小的电容电流,不影响系统各点对地电位变化,UA、UB、UC电压三角形未变,不影响用户用电,因此线路发生单相失地后,规程允许再继续运行1~2小时。

3.2两相失地故障,两相接地短路后,一般会导致开关保护动作,切除故障线路。

4. 断线故障断线故障,造成系统非全相运行,可能危及人身安全,一般不允许长期存在,调度应及时断开故障线路。

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不平衡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

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不平衡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
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不平衡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
摘要:三相负荷不平衡通常使得变电站络中产生负序电流,当配电变压器输出端引出零线时,三相负荷不平衡还会在系统中产生零序电流,不管是负序电流还是零序电流都会降低变电站络的电能质量,俨然,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己经成为电能质量治理中的一大问题,本文将针对变电站10kV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刘萌,王冰,孙翔,林小淳一种柱上三相四线制不平衡补偿新算法研究[J].山东电力技术,2018,45(01):14-19.
[2]蒋紫薇,倪周,任学蜻,杜静嵋.低压变电站三相不均衡的研究综述[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12):139-140.
(1)增加输电线路及配电变压器电能损耗在变电站中,由于线路阻抗的存在,电流在流经电线时,会产生与电流平方成正比的损耗。当三相负荷总的功率相等时,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可知,当相电流幅值相等的时候,系统的电能损耗最小。
(2)降低配电变压器出力以及增加铁损变压器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三相对称的关系,将每一相的容量额定值设计得相等,这样,变压器的出力受到相额定值大小的限制。当三相负荷不平衡时,由于配电变压器单相额定值的限制,轻载相不能完全使用配电变压器,从而使得配电变压器总的出力降低。对于一定额度的负载,负荷不平衡造成的发热更严重。
图3三相负荷不平衡补偿装置系统简图
组成,检测电路检测出电压电流信号,再由控制电路通过电流分序算法计算出不平衡分量,同时控制电路根据这些不平衡分量产生作用于主电路的驱动信号,主电路接收到驱动信号后,便按照指令产生补偿电流。该方案相较于方案一的优点是,响应快、补偿精度高、同时还能补偿无功电流。
结语
在实际电网运行中确实存在着母线三相不平衡的现象,它的存在对变压器、用电设备以及线损都造成了影响,分析研究并采取措施解决母线三相不平衡对提高电能质量提升用户满意度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KV配电系统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调整及无功补偿装置研究与运用
摘要:电力系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而配电系统就是电力系统的关键设备。

由于供电设备的结构及功能不同,在我国电力系统中配网的类型、结构和功
能各异。

但是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配网都不可能做到随心所欲,能够做到统一规
划指挥。

如果不能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指挥和统一管理,就会出现大量的重复建
设和投资浪费;又由于配电网中运行管理系统不完善、故障处理效率低;又会造
成大量电能消耗;更严重会给供电设备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害。

配电网系统作为电
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有两种技术可
用于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调整及无功补偿装置的研究与应用[1]。

本文根据
本地区配电系统特点和故障现象对不平衡自动调整及无功补偿装置进行研究,并
提出了相应改进方案和安装调试方案。

关键词:配电系统;三相负荷;无功补偿
引言:通过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补强技术可以及时修正三相负荷不平衡并使
三相负荷不平衡值得到控制,保证用电质量。

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补强技术采用
直流电机转子补偿技术在运行中可将其投入正常运行模式,不影响正常运行时间
而降低运行成本。

通过对上述技术的研究可以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同时降低运行
成本。

1、配用电设备的特性
本地区的配电设备为双电源配电系统,一般分为三相配电箱、三相配电箱等。

配电箱是供配电系统中用电设备之间的连接,一般都设有隔离开关。

三相配电箱
一般是作为一个配电控制站。

三相负荷为一组单极进行调节,三相间隔由一台电
动机进行控制。

当系统受到突发故障时,该单孔或多孔设备可以自动切换单面运
行或切换双面运行模式。

三相配电箱作为一个配电控制站可将系统在不同时段的
各种不同功率负荷情况传送到不同用电设备处,为其提供电能。

由于用电设备为固定时间工作,所以往往不会出现三相负荷不平衡现象。

2、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补强技术
三相负荷不平衡补强分为补偿和调整两种方式,其中补偿是指通过控制装置将被不平衡负荷中的一相负荷加以自动补偿来达到补强的目的。

这种自动补偿方式通常采用微机来实现,微机一般采用单片机为控制核心。

由主控单元将被补偿设备动作后产生的信号发送给微机,其中包含了一组信号继电器和电流继电器,这些继电器动作后产生并联的电流继电器就可以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来完成输出电压的调整工作。

由于交流电机可以对三相负荷进行无功补偿,因此可将其投运直接接入三相负荷中进行实际调试工作。

另外由于交流电机转子的无功补偿效果好且相对体积小、运行维护成本低等优点使得被投设备成为理想的补偿方式。

由于交流电机本身的特性及转子电流特性决定了其补偿性能远不及转子无功补偿产品。

因此,利用电动机来对其进行无功补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

本文将在对不同三相不平衡自动补强原理和结构的基础上对三相负相用户进行分析研究,选择合适的补强点以及对应的补强器对该用户进行补强。

目前大多数无功补强装置采用直流电机转子对其进行补偿,但直流电机在进行补偿时会产生能量损耗和功率损耗,因此要保证电池组能量的循环使用才能保证电压和电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提高设备寿命和安全性。

3、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补偿及无功补偿技术原理
本文所要研究的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补强技术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在配电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控制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负荷时的流量,并计算负荷变化率。

(2)根据配电网负载运行参数进行负荷补偿工作。

(3)由微机控制无功功率与输出电流不平衡情况。

在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补强法中,采用了交流电机转子补偿技术,通过电流方向的变化来实现对三相负荷变化的精确补偿。

采用直流电机转子补偿技术有两个主要优势:
(1)在不影响正常工作情况下,利用转子补偿技术进行负载调整可以避免设
备功率损耗,提高设备可靠性;
(2)利用转子补偿技术调整电流输出能力可以解决由于设备存在负载而造成
的不平衡问题,保证用电质量。

而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补强技术采用微机直接计
算三相负荷状态时的电流变化率并在补偿工作完成后进行有效输出控制。

三相负
荷不平衡自动补强技术中采用一个主控装置对整个配电系统的三相负载进行控制,主控装置根据微机控制系统提供的信号判断出各个子系统的负载变化情况并计算
出各个子系统中负载变化率和所需的无功功率值。

若出现不平衡现象并持续1
min后进行手动调节则自动投入无功补偿或直接对其进行无功补偿。

4、配用电设备分析
本文研究的配用电设备是10 KV三相配电线路,包括1台10 kV开关、1台
10 kV母线、1台35 kV开关。

配电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三相配电线路;二
是35 kV用电系统;三是配电系统变压器。

1台10 kV开关安装于低压母线上,10 kV母线采用固定连接方式,变压器采用活动连接方式。

变压器端子箱采用活动端
子箱形式,端子箱下部设固定螺丝,端子箱上部设活动开关。

3台35 kV配电线
路使用固定接点方式,1台10 kV母线使用活动接点方式。

两台35 kV变压器均使
用活动接端方式。

上述配电线路均使用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调整及无功补偿装置
处理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故障。

5、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调整及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原则
由于配电网中的负荷分相电流大小受三相电能质量和三相电压高低、各电压
等级负载率影响,因此配电网中的负荷自动调整装置设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a)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通过分析配电网的配电情况,根据每个用户的电压等
级特点以及三相不平衡负荷情况合理选择相应的装置并实时控制其运行。

b)在各电压等级配网进行无功补偿后,通过提高系统电流补偿率来降低系统对无功耗损、降低损耗;同时通过增加容量补偿装置保证输出电压稳定并维持一定的功率因数。

c)对于配电网中存在较大局部电抗器容量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可通过新建或加装等方式使局部电抗器容量能够满足其安全运行要求。

d)在系统中没有进行有功功率平衡调节的情况下,需要加装无功补偿装置提高无功补偿率。

e.)根据配网中三相负荷不平衡现象较多的实际情况提出改造方案并在具体工程中实施。

f.)对于新建或改造变电所,根据本地区实际供电人口、电压等级及线路走向情况合理选择配电容量满足三相负荷不平衡需求[2]。

6、装置主要技术参数
为了减少因配电系统负荷不平衡造成的三相不平衡,需要通过补偿系统实现对供电系统无功的调节,通过配变柜将三相负荷进行平衡,以保证供电质量。

该装置主要由调速器、变压器主接线箱、三相负荷调节装置及控制系统等组成。

调速器通过旋转齿轮来带动调速器主传动箱内的电动机,带动离合器,带动转动齿轮,带动齿轮组转动,从而使整个配变装置实现负荷分配。

因此,可以通过调节主接线箱内电动机数量和转动齿轮数量实现对配变功率及负荷大小变化实时调节功能。

变压器主接线箱内,其中变压器主接线箱用于分配母线负荷,电动机通过定子线圈与变压器线圈相连。

在负载不平衡时,母线从变压器主接线箱至变压器各线圈引出线均呈正交分布,该配电系统设计为多相配用电侧,由于各个配电变压器内部结构不同,因此三相负荷分配会存在一定差别。

7、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配网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调整及无功补偿装置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该装置主要用于线路故障时对故障设备进行定位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自动进行补偿。

在线路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软
件进行定位和检测,然后根据数据进行相应处理与调整。

该设备具有快速判断和检测功能,当故障发生时可以及时准确地进行自动定位和调整,保障电力客户的正常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此外,还具有故障电流预警和报警功能,当出现异常电流时可以通过设备发出信号及时提醒用户进行处理或报警。

在运行维护方面:由于线路故障时可以自动调节故障点及负荷,所以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线路故障现象以及发生原因;此外还可以对故障信号进行处理,保证线路正常投入运行。

经过该系统设备在现场运行后,根据设备运行数据及测量数据对设备进行快速定位,确定故障点,并对故障原因进行了有效处理,保证了检修人员得到及时正确的反应方式和检修方式,保证了配电线路运行工作高效、稳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忠, 陈杭, 周道娟. 智能三相不平衡负荷调节和无功补偿系统的设计应用[J]. 低压电器, 2012.
[2]王铁军. 低压三相不平衡系统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D].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