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钻声波测井声系短节的研制与测试
一种随钻测井仪器的研制及应用

徐 凤 玲
( 利石 油 管 理 局 钻 井 工 艺研 究 院 钻 井 测 量 仪 器研 究 所 , 山 东 东 营 2 7 1 ) 胜 5 0 7
摘
要:随钻测 井是 电缆测井 、钻 井和 录井技 术的综合体 ,是迈 向 自动化 、智能化钻 井的重要环 节和 关键技 术。本文论
释模 型 ,能 够 实 现 地 质 导 向 。
关键词 :地 质导向 ;随钻测井 ; 自然伽 马; 电阻率 ;L D W
D I 1 .9 9 Jsn1 7 —6 9 . o .5o 9 O : 5 6 / .s.6 1 5 62 o2 .o 0 i 1
随着 石 油 工 业 的 不 断 发 展 和 油 气 勘探 开 发难 度 的不 断
量更大 、可靠性更 高、地面软件功能更强等 ,基本上能够满
足 各 种 井 型 的需 要 , 丰 要 用 于 随 钻 地 层 评 价 和 地 质 导 向钻
井。
层、确 定岩性 、进行泥岩含量评价等;在水平井 、大位移
井 中 , 随钻 测 井 能 够 及 时 分 辨 油 、 气 、 水层 及 其 界面 ,预
增 大 ,石 油 勘 探 开 发 工 业 已 逐渐 转 向 开发 规 模 更 小 、油 层 更 薄 、 物 性 更 差 、 非均 质 性 强 的油 藏 ,定 向井 、水 平 井 等
突破 了录井 、测井 、钻井 单项技术 的局 限性 ,打破 了原有行
业 界 限 ,形 成 了新 的技 术 体 系 和 新 的行 业 ,是 迈 向 自动 化 、
智 能 化 钻井 的重 要 环 逐 年 增 多 ,在 这 些 特 殊 工 艺 井 的 施 工 过
基于ANSYS的随钻声波测井隔声体强度分析

( )隔声 体三维模 型图 ( )凹槽横 截面示意图 a b
井 隔声体 的 隔声量 进 行 了数 值 分 析 .。钻 井 工程 o j 中因钻铤 上承 受轴 向力 、 擦 力 、 力 矩 等作 用 , 摩 扭 钻 铤材 料 缺 陷 、 构 缺 陷 等 都 会 导 致 钻 铤 疲 劳 损 结 坏 。 J因此 钻铤 上 刻槽 构 建 随钻 声 波 测 井 隔 声体 。 , 时, 对刻槽 参数 与截 面突 变 处 最 大等 效 应 力 间 的关
5 . m、 径 为 17 8 m 的 7 i 通 合 金 钢 钻 7 2m 外 7 . m n普 铤¨ , 忽略摩 擦 力 、 力矩 的作 用 , 声体 承 受 轴 向 扭 隔 力 载荷 为 1 0k 0 N。
摘
要 利用 A S S对周期性非轴对称 凹槽结构 随钻声波测井 隔声体上最大等效应力进行 了数值计算。建 立 了凹槽 参数与 NY
最大等效应 力之间关系。数值 计算结果表 明: 凹槽深度 、 渡弧半径 以及 凹槽 圆心角大小对 随钻 声波测井 隔声体 上最 大等效 过
应力影响较大。相关研究结果 对设计随钻声波测井隔声体有重要参考价值 。 关键词 随钻声波测井 隔声体 最大等效应力 凹槽参数
基金( R 0 9 L 0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Z 20 E06 及
(0 X 4 4 A) 1 C 0 0 5 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 苏远大( 98 ) 男 , 17 一 , 吉林榆树人 , 士 , 究方 向: 硕 研
声波测井方法。
出其最大应力的结果 , 只能借助于数值计算或者物
构 声 波 的 原 理 。B k rH g e ae uh s公 司 的 Ei Mo , r l c z
随钻声波测井新技术

波和斯通利波 , 这些都可从声波信号中识别出来n 。
图1
很多物质都有各 自具体 的声波慢表 ( 见表 1 ) 。
国 外 测 井 技 术
2 0 1 3 年4 月
管和偶极子波有些相似 , 但 四极子波 的传播方式不
t
。
|
b
一
同, 且 难 以进 行 概念 化描 述 。 四极 子 波 还用 另 外 一
电缆声波测井仪在相对低噪音环境 中记录高质 量资料 , 但他们也有不足之处。钻井和测井作业直径
存在滞后 , 加上需要特殊方法传送 电缆测井仪器 , 使 得情况更加复杂。尽管近些年 已开发出了多种传送 技术 , 但是将测井仪器传送到大位移水平井的井底并
工程 师根据 声波测井仪 记录的声波 资料 以更 高的安全 系数提 高钻 井效率 , 优化 完井方式。 L WD声波测 井仪是在上世纪9 O 年代 中期问世 的, 能够记 录纵波资料 , 但不能记录所有地层的横波 资料。新型L WD声波测井仪 能记录以前无法得到的横渡资料 , 工程师正在利用横渡资料优化钻井 作业 , 确 定最佳 钻进 方 向 , 识别 具有 更好 完 井特 征 的岩层 。 井下钻井环境给 随钻 测井 ( L WD ) 仪器制造 了 个非常不利 的应用条件。一方面钻头随旋转钻杆 于深度的资料和地 面记录的基于时间的地震 资料 。 电缆声波测井仪采用了不同的声源 , 并且因为它们 能够高速处理和传播数据 , 其能力是早期 同类 L WD 测井仪无法比拟的。这种能力包括记录高质量纵波 和横波资料 , 用来估算松软地层的地质力学属性 , 以 及确定各向异性地层岩石属性走 向的能力。最近问 世 的L WD声波测井仪实时提供 的地层纵波和横波 资料是早期测井仪无法提供 的。
声频谱测井仪器的研制和野外实验

中成功 的进行 了野 外 实验.
关 键词 : 声频 谱测 井 ; 器研 制 ; 外 实验 仪 野
中图分类 号 : P 3 . 6 15 文 献标识 码 : A 5 0 m s的地 层 中 的探 测 深 度 进 行 考 察 , 择 出 00 / 选
0 引 言
现 有声 波 测井 仪 器 发射 和 接 收探 头 间 的距 离 ( 源距 ) 多 种 , 未 见 到 从 不 同源 距 的声 波测 井 有 但 资料 中识 别 出井 壁 径 向深 度 不 同处 地 层 声 学 性质
思路 引.
发双收, 源距 2 18 2 6 8 间距 0 5 有 激 .6 m,.6 m, .m,
发 和接 收低频 管波 功 能. 种频 率 的声 波都用 数字 每
记录, 采样 点 的 间隔是 声 波波 长 的 11 ( /0 每个周 期 采l O个数 据点 ) 每个 波 列 采 样 点 数 为 52点 , , 1 每 点记 录 1 2位数 据 .
2 k z 波信 号的 声 系有 一 个发射 和 四个接 收探 头 , 0H 声 源距 为 2 1~ . 6m, . 2 5 8 间距 为 0 16 发 射 .5 m;
和接收 4 k z 0 H 声波信号的声 系由一个发射和两个接收探头组成 , 源距 10— .m, . 15 间距 05 发 .m; 射和接收 1k z 0 H 声波信号的声系由一个发射和两个接收探 头组成, 源距 为 2 18— .6 间 .6 2 68m,
声波测井声速测井

第二节 声波速度测井
一 单发双收的测量原理 1 声系
T:发射探头-电能转化为声能。 R:接收探头-声能转化为电能;
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主要指声速、声幅和频率特性
井筒
TA
源 距
间 距
R2 岩石的声速特性及影响因素
(1)VP、VS与 、 、E间的关系
VP
E(1) (1)(12)
③ 当R1和R2都处于井径扩大或缩小井段时,t1、t2同时 增加或下降,或不变。
2 岩层厚度的影响
(1) 厚层(h>l间距),曲线的半幅点为层界面,曲线幅 度的峰值为时差。
惠更斯原理 介质中波所传播到的各点都可以看成新的波源,称 为子波源;可认为每个子波源都可以向各个方向发 出微弱的波,称为子波;这种子波是以所在介质的 声波速度传播的,新的波前就是由这些子波相互叠 加而形成的,这些子波所形成的包络决定了新的波 前。这就是惠更斯原理。根据惠更斯原理,利用已 知的波前可求得后来时刻的波前。
VS
E
2(1)
当=0.25,VP/VS=1.73, E VP(S)
(2) 传播速度与岩性的关系
岩性不同
弹性模量不同
VP、VS的影响
不同
VP、VS不同
(3) 孔隙度的影响 流体的弹性模量和密度都不同于岩石骨架,相对讲, 即使岩性相同,其中的流体也不同。孔隙度增大, 传播速度就降低。
(4)岩层的地质时代影响
一 折射波与临界角
二 产生滑行波的条件
折射定律:
Sin VP1 Sin1 VP2
VP2 > VP1时,折射角 = 90°时产生滑行纵波
第一临界角:1*=arcsin(VP1/VP2)
同理可得出:当折射产生横波时有
随钻声波测井隔声体性能评价实验研究

能器产生不 同主频的声波信号沿 隔声 体传 播 , 量并 计算 出不 同频 率 的钻铤 直达 波经 隔声体 前 、 的声 幅曲线 。 测 后
给 出了实 际随钻声波测井隔声体短节 的实验室测量实例 , 并确定出 了该结构 隔声体 的钻铤直 达波最佳 隔声阻带 及 最大 衰减 系数 。
关 键 词 : 随钻 声 波 测井 ; 波 隔声 体 ; 铤 波 ; 衰 减 ;衰减 系 数 ;实验 声 钻 声
S Yu n a ,Z U a d HUANG u M ,DENG n ,L xa Ch n Li2 IYu i ,QI Yu u N k n
( .S h o f o c n e ,C ia Unv ri fP toe m,Qig a ,S a d n 6 5 5 hn 1 c o l si c s hn ie s y o e r lu o Ge e t n d o h n o g2 6 5 ,C ia
r t e u t n o h o n v h o g h s l t r Th r n m i i g t a s u e s e e g z d y a t n a i ft e s u d wa e t r u h t e i o a o . o eta s t n r n d c r i n r ie t b s - l Po r Am p iir a a i u r q e ce n o d r t e e m i e t e i o a o ’ e — y a Pu h Pu l we l e t v ro s fe u n i s i r e o d t r n h s l t r S p r f f r a c sa f n t n o r q e c .Th ie twa e l n rl c l rb f r n f e h s l — o m n e a u c i ff e u n y o ed r c v sa o g d i o l e o e a d a t rt e io a l a t r a e r c r e n h m p i d u v s a e c lu a e . Th s p p r p e e t h a o a o y o r e o d d a d t e a l u e c r e r ac ltd t i a e r s n s t e lb r t r
声波相控阵在随钻测井中的应用思考

声波相控阵在随钻测井中的应用思考介绍了常规声波相控阵技术在声波测井中的应用,并提出如能将该技术与随钻测井技术结合,在声波测井过程中不仅可以利用相控阵声源模式抑制钻铤波,而且可以利用声波相控阵技术得到更加准确的地层信息,从而提高我国的测井技术水平。
标签:声波相控阵;随钻声波测井;声源模式1 引言人类对于地球内部的探索远远不及对于宇宙的探索,这是因为探索地层的难度远高于太空。
测井就是一门探究地层的科学,是人们了解地层的一种手段、一个渠道。
它广泛地应用于地层评价、地质应用、工程应用、动态监测中。
它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精确的地球物理信息,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准确地认识地层,为油藏开发制定科学的方案,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
如今测井已成为地层资源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测井技术发展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大体经历了模拟测井、数字测井、数控测井、成像测井四个阶段。
测井技术主要分为声波测井、电法测井、核测井三类,这三类传统测井方法近几年涌现出大量新技术,体现了整个行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声波测井将相控阵技术应用到工程中,大大提高了接受信息数据的效率;电法测井如今已进入电成像测井阶段,将岩层电阻率或声阻抗的变化转化为色度,使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地层;核测井中的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和元素俘获测井技术也大量应用在工程中。
再加上几十年间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科研人员将计算机应用于测井,利用多类软件分析测井所得到的信息和数据,给出更准确地测井解释,使测井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
2 声波相控阵技术2.1 单极子声源在充液裸眼井孔中产生的对称声场上列各式中:f1、f2、y2分别为井内流体标势、井外固体标势、井外固体矢势;k1为声波在井内流体中传播时的波数;kc为声波在井外固体中传播时纵波的波数;kS为声波在井外固体中传播时横波的波数;k为声波沿着z轴传播时的波数;K0、K1为第二类零阶及一阶虚宗量Bessel函数;I0、I1为第一类零阶及一阶虚宗量Bessel函数;A(k)、B(k)、C(k)均表示与k相关的系数;C表示常系数;r、z表示柱坐标系中的坐标变量;ρ1表示井孔中流体密度;ρ2表示井孔外固体密度;a表示在井壁处半径;t表示时间。
基于ARM的声波测井仪发射声系测试方法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 国家重点实验室 , 京 1 2 4 北 0 2 9) 摘要 :设 计了一种 用于调试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仪 ( A ) MP L 发射声 系的工装测试 设备 。通过分 析 MP AL发射声
系 的 结构 , 出具 体 的测 试 要 求 。采 用 主 从 式 结 构 , 机 和 前 端 机 通 过 以 太 网 互 联 , 端 机 基 于 A 提 主 前 RM7技 术 , 理 处
b adb x a d dIo b s o to o o r ye p n e / u .C n rl mma d rn mi b a so eil i ee t l r e p c n s a s t yme n f r f rn i — i na — t s adf adv
Ab t a t A i d o o l g t s q i me tu e n t s o r n mit r m a d e fm u t p l a — sr c : k n ft o i e te u p n s d i e tf r t a s t e n r lo l — o e r n i r y a o s i o g n o l( P a c u tc l g i g t o M AL) i i to u e . Th p c f e t g r q ie n s a e p tf r s nrd cd e s e ii t s i e u r me t r u o — c n wa d a c r i g t n l zn r h t c u e o r n mit r ma d e f M PAL I y t m e i n r c o d n o a a y i g a c ie t r f t a s t e n r l o . n s s e d sg 。 p i cp la d s b r i a e s r c u e i s d t e h s n r n — o p t r a e i t r o n c e i rn i a n u o d n t t u t r s u e : h o t a d f o tc m u e r n e c n e t d va Et e n t Th r n — o p t r i a e n ARM 7 e h i u , a d t e ARM 7 r c s o r n h r e. e f o tc m u e s b s d o t c n q e n h p o e s r u s u i u ih i a k n fe e d d o e a i g s s e .Fii g i t ra e cr u t r i k d t o e Cl x wh c s i d o mb d e p r tn y t m n rn n e f c ic isa e l e o c r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钻声波测井声系短节的研制与测试一、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 研究进展和作者立场二、声波测井声系短节的原理和设计2.1 声波测井声系短节的原理2.2 设计方案与方法2.3 声波测井声系短节的制备过程三、声波测井声系短节的测试方法和实验设计3.1 测试方法的概述3.2 实验设计3.3 测试数据分析方法四、声波测井声系短节的实验结果4.1 实验结果的分析4.2 在实验时采取的优化策略4.3 实验结果的客观评价五、结论与展望5.1 主要结论5.2 不足之处与展望5.3 实际应用前景探讨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声波测井技术作为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石油勘探、开发、生产、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而声波测井声系短节作为声波测井装置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声波测井仪器的性能和测量精度。
传统的声波测井声系短节通常是基于声阻抗匹配的原理,由四个声阻抗相等的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采用机械紧固方法连接。
但这种设计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如容易引入背景噪声、噪声幅度不可控制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声波信号的传输和采集效率,还会影响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而影响到声波测井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发展。
针对该问题,本研究旨在开发设计一种新型的声波测井声系短节,以替代传统的声阻抗匹配式设计,提高声波信号的信噪比,从而提高声波测井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声波测井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研究也随之涌现。
2015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王景新等学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声波测井声系短节,采用多级隔离、线性化接口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声波信号的传输性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在国外,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科研人员也积极研究声波测井装置的声波信号特性,提出了许多新的声波测井系统,如交流纵波多普勒装置、纵波交错测量装置。
其中,2009年美国硅谷公司推出的Full Range Acoustic System(FRAC)声波测井系统采用了多种特殊的计算方法和滤波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复杂地层中有效信号的获得和识别[2]。
不同于已有的声波测井系统,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声阻抗领域的声波测井声系短节设计方案,能够克服传统声阻抗匹配设计的各种缺陷,提高测量精度和有效性。
1.3 研究进展和作者立场本研究针对传统声阻抗匹配设计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动态声阻抗领域的分析和探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声阻抗的设计方法。
该设计方法能够识别并处理复杂地层中的有效声波信号,提高声波测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因此,本研究主张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探究新型声波测井声系短节的设计与制造,完善声波测井仪器的性能和测量精度,进一步推动声波测井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第二章声波测井声系短节的设计2.1 声波测井声系短节的原理声波测井声系短节是用于接收和传输声波信号的核心装置,其主要是通过匹配接收器和发射器之间的声阻抗来实现声波信号的传递。
那么,如何设计一种满足声阻抗匹配的声波测井声系短节呢?以传统的声阻抗匹配式设计为例,其核心设计理念是利用“不是全反射就是全传透”的原理,即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放置一定长度的声波传导介质,通过调节介质的密度和速度等参数,实现声波接收器和发射器相互匹配,使声波能够稳定地传输到目标介质内。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传统的声阻抗匹配式设计存在很多问题,如噪声抑制、信噪比优化等问题。
因此,本研究提出基于动态声阻抗领域的声波测井声系短节设计方案。
动态声阻抗领域是指在任意某点处细小水团对声场的作用。
通过设计可动态调节的前置接口,使得其能够自适应地匹配相邻介质的声阻抗,从而获得更高的信噪比和更优的声波传输性能。
同时,该设计方法还能够有效的抑制噪声,使得声波信号的有效性更加稳定和可靠。
2.2 设计方案与方法基于上述设计理念,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声阻抗领域的声波测井声系短节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更加灵活和高效,能够在复杂地层中自适应地匹配相邻的介质声阻抗,提高声波信号的传输性能和采集效率。
该设计方案具体实现步骤如下:(1)设计可动态调节的前置接口,将其放置于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
(2)通过动态声阻抗计算方法,将前置接口的声阻抗与相邻介质的声阻抗进行匹配。
(3)设计和制造前置接口,在介质相互匹配的前提下,将其固定于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
2.3 声波测井声系短节的制备过程(1)准备所需材料及工具,如前置接口、声波传导介质、连接导线等。
(2)将前置接口放置于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
(3)调整前置接口的位置,使其能够与相邻介质之间的声阻抗匹配。
(4)将前置接口固定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调试测试。
通过以上步骤的制备和测试,本研究得到了一种基于动态声阻抗领域的声波测井声系短节设计,这种设计能够自适应地匹配相邻的介质声阻抗,从而提高声波信号的传输性能和采集效率。
第三章声波测井声系短节的测试方法和实验设计3.1 测试方法的概述为了验证和评估该声波测井声系短节的设计效果,本研究采用了测试法和实验方法。
首先采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对所设计的声波测井声系短节进行模拟。
从而得到其声音传导特性、模态、频谱等物理参数,预测和分析声波传递时的性能和效果。
其次,选择恰当的实验样品,以实现声波测井声系短节的实际测试。
本实验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采用声波测井声系短节来获取实际介质中的声波信号,检测和记录中到的信号,分析和研究其特征,从而评估其测试性能和实用价值。
3.2 实验设计为了更清晰地展现实验设计和测试方法,本研究以打井探测实验为例,进行以下的实验设计和测试。
(1)实验装置设计实验装置既包括需要测量的样品(复杂地层介质)、声波测井声系短节,以及其他辅助仪器和设备等。
其中,声波测井声系短节需要设计和制造,保证其符合试验参数的需要,完成声波传输效果的测试。
(2)测试参数设置为保证试验的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代表性,需要设置一定的测试参数。
包括测试样品的类型、尺寸、密度、性质等;声波测试装置的参数、电压等外部参数;声波信号的测试模式、频率、幅值、采样率、滤波等参数等。
(3)实验流程在测试参数设置的基础上,本研究以如下流程进行实验:声波信号发射——声波信号接收——信号放大——数据采集和处理——结果分析。
3.3测试数据分析方法为了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本研究采用了多种参数分析技术,包括:(1)数据库分析通过对声波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将实验过程中的数据、信号等信息存储和分析,比较测试结果,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统计和分析比较。
(2)重复性测试分析在保持测试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声波测量系统进行多次实验测试,获得多次实验结果数据,对各参数变化的范围和偏差进行对比和分析。
(3)异常数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如发现声波信号的异常数据或其它异常情况,需要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和算法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方法,本研究能够对所设计的声波测井声系短节的测试效果和实用性进行准确得出结论。
参考文献:[1] 王景新, 陈聪, 王强, 等. 一种多级隔离线性化接口设计[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5, 50(4):401-406.[2] Zhao Xianqiong, Li Zhiming, Zhang Huarong. High-Resolution Acoustic Logging Data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for Far-Field Fractures in Changqing Oilfield, China[J]. Acta Geophys. Sin. (English Version),2019,61(4): 1421–1437.第四章结果分析4.1 实验结果统计本研究采用基于动态声阻抗领域的声波测井声系短节设计方案,对复杂地层介质进行声波传输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声波测井声系短节具有较好的测试性能和可靠性。
下面对实验结果进行具体分析和讨论。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得到以下结论:(1)所设计的声波测井声系短节相比传统的声阻抗匹配式设计,在声波信号的传输效率和信噪比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
该声波测井声系短节能够自适应地匹配相邻介质的声阻抗,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噪声和信号衰减,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有效性。
(2)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声波测井声系短节能够在复杂地层介质中对声波信号进行准确的传输和采集。
耐受较高的压力,能够在不稳定和险峻的工作环境中保持正常工作。
(3)所设计的声波测井声系短节能够满足声波测量系统对声波的直接接收和处理需求,对复杂地层介质中的声波信息进行可靠的采集和分析。
4.2 动态声阻抗领域建模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本研究采用了有限元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等方法对声波测井声系短节的动态声阻抗领域进行了建模分析,通过对模型各物理参数的数值计算,预测和优化声波测量系统的传输效率和信噪比。
(1)通过模拟实验,得到了所设计的声波测井声系短节的声音传导特性、模态、频谱等物理参数。
(2)通过分析和计算各物理参数,验证了动态声阻抗领域对声波传递效果的调节和优化作用。
(3)基于建模分析和计算结果,对声波测井声系短节的设计进行了优化和调整,确保其能够实现自适应匹配相邻介质的声阻抗,提高声波传输性能和采集效率。
4.3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以上的实验和建模分析,得出了本研究所设计的基于动态声阻抗领域的声波测井声系短节具有较好的测试性能和可靠性。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能够自适应匹配各种介质的声阻抗,显著提高了声波信号的传输效率和信噪比,弥补了传统设计的不足。
(2)能够有效地识别和处理复杂地层介。